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82.21 KB
- 文档页数:5
作者简介袁歆贻渊1987-冤袁女袁甘肃庆阳人袁助理农艺师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遥收稿日期2014-05-26
摘要介绍了茶叶尧葡萄酒及可可中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尧性质和功能袁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多酚类物质在预防疾病方面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袁以期为多酚类物质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遥关键词茶叶曰葡萄酒曰可可曰多酚类物质曰生理功效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渊2014冤13-0311-02
ResearchAdvanceonPhysiologicalFunctionofPolyphenolsinTea袁WineandCocoaYUANXin-yi渊QingyangAgriculturalProductQualitySafety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tationinGansuProvince袁QingyangGansu745000冤AbstractThemaincomposition袁propertiesandphysiologicalfunctionofpolyphenolsinthetea袁wineandcocoawereexpounded袁theprogressof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ontheresearchinthepreventionofdisease袁physiologicalfunctionofthesepolyphenolsweresummarized袁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theapplicationofpolyphenolsinfood.Keywordstea曰wine曰cocoa曰polyphenols曰physiologicalfunction
茶叶和葡萄酒及可可中多酚类物质生理功效研究进展袁歆贻渊甘肃省庆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庆阳745000冤
doi :10.13570/ki.scc.2015.03.023甘蔗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唐云仙,杨丽涛1,2*,杨柳2,廖芬2,李杨瑞1,2(1.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5;2.广西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摘要:综述了甘蔗多酚类物质的成分、分布、代谢、降低酚害途径及遗传改良调节PPO 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甘蔗;多酚;褐变;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624(2015)03-0062-03植物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果实、皮、根和叶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鞣质、单宁[1]。
目前人们对茶多酚、苹果多酚、葡萄多酚等进行的研究比较多,因为植物多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而这些酚类物质的含量较其他酚类物质多。
研究人员在农业、林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对植物多酚进行了基础应用研究,也获得一些成效,如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及日用化学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2]。
多酚类物质又是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主要底物,为了减少褐变,研究者对多酚进行了很多研究,希望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褐变的发生,从而提高组织培养的成活率。
甘蔗是一类多酚含量很高的植物,甘蔗组织培养中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
本文就前人在甘蔗组织培养中的一些研究及甘蔗多酚的结构、代谢、降低酚害途径进行概述。
1甘蔗品种和组织的多酚含量甘蔗同某些食用植物如大豆、茶叶等一样,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化合物。
甘蔗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在酶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肉桂酸和黄酮类的前身衍生出来的,其分子结构包含了一个独特的共振电子体系,该结构具有一个重要特征是pH 敏感性[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第38卷第1期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崔艳平1,聂玮",迟晓君1,李泉1,岳凤丽!(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特色农产6采后6控与综合利用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被称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
多酚类化合物在抗诱变、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具有优良的作用,因其功效以及精细化利用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
食6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提法,超声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酶解法、体萃取法等。
通过对食6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多酚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
关键词:食6;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0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21)-01-0031-05Polyphenol Compounds in Food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raction MethodsCUI Yanping1,NIE Wei2,CHI Xiaojun1,LI Quan1,YUE Fengli1(1.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Post-harvest quality control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eatured agricultural products"key laboratory of shan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Jinan Shandong250100;2.Shandong Modern College,Jinan Shandong250100)Abstract:Polyphenols are a group of chemical substances in plants,known as the"seventh nutrients". Polyphenols compounds have excellent effects on anti-mutagenesis,anti-tumor,anti-aging,etc,and have been gradually concerned and studied by scholars because of their efficacy and refined utilization.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polyphenols in food include solvent extraction,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enzymatic extraction,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etc.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polyphenols from food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y of polyphenols.Key words:food;polyphenols;extraction method;research progress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物质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对茶多酚称,因其具有多个5基酚环而得名。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研究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首先介绍茶多酚的基本概念、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为后续的研究进展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重点阐述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以及新型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现代提取技术。
在提取方法介绍的基础上,文章将综述茶多酚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展望茶多酚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推动茶多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全面的茶多酚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信息,为茶多酚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茶多酚的提取方法茶多酚的提取是茶叶深加工的关键步骤,其提取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茶多酚的产量、纯度和活性。
目前,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酶法提取等。
溶剂提取法:这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利用茶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甲醇等。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提取时间较长,且易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增强溶剂对茶多酚的渗透能力和溶解能力,从而加速提取过程。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能够穿透物料内部,使物料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产生热能,从而加速茶多酚的溶解和扩散。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的控制,以避免破坏茶多酚的结构。
苹果多酚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苹果多酚是苹果中所含多元酚类物质的通称,多元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之中,苹果的多元酚含量因成熟度而异,未熟果的多元酚含量为成熟果的10倍,故提取苹果多酚采用未熟果为宜。
本文综述了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研究趋势。
关键字:苹果多酚、药理作用、抗氧化性、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苹果多酚是苹果中所含多元酚类物质的通称,是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产生的次生代谢物, 下面就是其基本概况、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开发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1.苹果多酚的基本概况苹果多酚纯品为淡黄褐色的粉末,具有苹果的风味,略带一点苦味,但其苦味程度仅为茶多酚的1/3—1/5;它是一种水溶性的物质,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30%以上,其水溶液呈黄褐色或红褐色;苹果多酚具有耐热性和耐酸性,且保存性能好,经检测,纯品在室温保存一年,各项功能几乎保持不变。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位列我国四大水果之首。
近年来,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苹果产量逐年增加,苹果加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苹果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苹果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清除体内自由基,即可有充分的功效。
抗肿瘤、抗过敏等,因而其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制革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随着天然功能性成分研究的兴起,苹果多酚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各领域多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2.苹果多酚的化学成分熟苹果多酚主要成分分为单环酚酸( 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肉桂酸衍生物) 、黄烷-3-醇类和原花色素类化合物( 缩和型单宁类) 、黄酮醇类化合物、二氢查尔酮和花色苷等5 类化合物。
3.提取工艺目前,苹果多酚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3.1有机溶液提取法将苹果清洗干净,放入高速搅拌器中,加入适量Vc 和蒸馏水,组织捣碎,并分装于三角瓶(250ml)中,用塑料膜封口,放入水浴锅中搅拌提取。
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结合力关系、理论模型和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研究其结构-结合力关系,并构建相关的理论模型。
我们还将探讨这一相互作用在生物医学、药物设计以及营养学等领域的应用。
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茶、红酒、水果和蔬菜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血清白蛋白则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负责运输多种小分子物质。
因此,研究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两种重要生物分子的性质和功能,还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综述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结合机理、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方式等。
接着,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如光谱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等,深入研究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构-结合力关系,揭示其相互作用的本质和规律。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相关的理论模型,以进一步解释和预测这一相互作用的行为和性质。
我们将探讨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在生物医学、药物设计以及营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涉及分子识别、结合力形成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效应。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影响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分布,还可能对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依赖于两者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多酚类化合物通常具有多个酚羟基,这些酚羟基可以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堆积等方式与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
血清白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其表面含有丰富的极性和非极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这些氨基酸残基为多酚类化合物提供了结合位点。
为了深入理解多酚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们建立了一系列理论模型。
海藻多酚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李冰心1,李颖畅1,2,3*,励建荣1,2,3(1.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辽宁锦州121013;2.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121013;3.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锦州121013)摘要:海藻多酚是海藻中一种主要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而成为酚类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海洋天然药物及生物功能性制品的重要来源。
本文对海藻多酚的分类、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海藻多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海藻多酚;提取;纯化;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6X (2012)05-0012-0004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ra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of Algae PolyphenolsLi Bing-xin 1,Li Ying-chang 1,2,3*,Li Jian-rong 1,2,3(1.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Food Safety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China ;2.Food Safety Key Lab of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Liaoning 121013,China ;3.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Food preservation ,Processing and Safety Control of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Liaoning 121013,China )Abstract :Algae polyphenols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of algae ,it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polyphenols which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marine natural drug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al products due to its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recent advance on the classificatio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for algae polyphenols a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in this paper .Moreover ,the prospect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gae polyphenol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algae polyphenols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activities doi :10.3969/j.issn.1674-506X.2012.05-002海藻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主要由蓝藻、绿藻、红藻和褐藻四大类组成。
黄齐齐,房韬文,罗怡雯,等. 甘蔗多酚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9):389−398.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124HUANG Qiqi, FANG Taowen, LUO Yiwe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Sugarcane Polyphenol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9): 389−39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124· 专题综述 ·甘蔗多酚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黄齐齐,房韬文,罗怡雯,韦藤青,周晓晗,谢彩锋*,李 凯(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摘 要: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甘蔗中富含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文重点综述了甘蔗多酚的提取方法以及新型提取技术在植物多酚中的应用,介绍了甘蔗多酚纯化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其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癌、抗菌等重要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
总结发现甘蔗多酚提取纯化方法较为传统,虽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活性作用机制尚未明晰,应关注甘蔗多酚提取纯化新技术以及活性机制研究,以促进甘蔗多酚的开发利用以及甘蔗副产物的精深加工。
关键词:甘蔗多酚,提取,纯化,生物活性本文网刊:中图分类号:TS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24)09−0389−10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124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of Sugarcane PolyphenolsHUANG Qiqi ,FANG Taowen ,LUO Yiwen ,WEI Tengqing ,ZHOU Xiaohan ,XIE Caifeng *,LI Kai(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Sugarcane is the most vital sugar crop in China, with excellent nutritional, medicinal and economic value.Sugarcane is rich in phenolic compounds, which have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d hypoglycemic.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traction of sugarcane polypheno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extraction techniques to plant polyphenols. In addition, principles and properties of purification methods for sugarcane polyphenols are presented, and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 hypoglycaemic, anti-inflammatory, anti-cancer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re described.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ugarcane polyphenols is found to be relatively routine. Although sugarcane polyphenols have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mechanisms of their activity have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ere is a need to focus on new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sugarcane polyphenols and mechanisms of their activity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ugarcane polyphenols and deep processing of sugarcane byproducts.Key words :sugarcane polyphenols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activities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属禾本科甘蔗属,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1]。
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研究一、本文概述《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研究》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植物多酚的抗氧化性质及其在生物学、食品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强大的抗氧化性能。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抗氧化机制、提取方法、生物活性评价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等方面。
通过对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维护人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以及延长食品保质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植物多酚的提取与纯化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提取与纯化过程对于研究其抗氧化性能至关重要。
有效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能够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多酚成分,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
植物多酚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其中最常用的溶剂包括水、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
提取过程中,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固液比等因素都会影响多酚的提取效率。
一般来说,极性溶剂如甲醇和乙醇更适合提取极性较强的多酚类化合物,而非极性溶剂如丙酮和乙酸乙酯则更适合提取极性较弱的多酚。
提取后的多酚溶液往往含有多种杂质,因此需要进行纯化。
常见的纯化方法包括沉淀法、萃取法、色谱法以及超滤法等。
沉淀法通常利用多酚与某些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的络合性质,通过调节pH值或加入沉淀剂使多酚沉淀析出。
萃取法则利用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其从提取液中分离出来。
色谱法,特别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法,是分离和纯化多酚类化合物的有效手段,其通过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实现分离。
超滤法则是利用超滤膜的孔径大小来截留多酚分子,从而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
提取与纯化是植物多酚研究的基础步骤,对于保证多酚的质量和纯度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目标多酚的性质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植物多酚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植物多酚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生物活性、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使得植物多酚的研究与利用成为了植物化学、营养学、食品科学、医药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植物多酚的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介绍植物多酚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生物活性,阐述其在植物生长发育、抗逆性、食品营养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综述植物多酚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我们将展望植物多酚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新功能发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潜力,以期为植物多酚的研究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植物多酚的种类与性质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它们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壳、籽、叶等部位,是植物抵御环境压力、防止病虫害的天然防御物质。
根据其化学结构,植物多酚可以分为酚酸、黄酮类、单宁、鞣花酸等几大类。
酚酸类:这类多酚主要包括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等。
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黄酮类:黄酮类多酚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茶叶、红酒等食物中,如黄酮醇、黄酮、异黄酮等。
这类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单宁类:单宁是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类,主要存在于树皮、果实、种子等部位。
它们具有收敛性,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是制作鞣革、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鞣花酸类:鞣花酸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多酚,主要存在于某些果实和坚果中。
它具有强烈的抗氧化性和抗癌活性,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健康促进剂。
植物多酚的性质多样,包括抗氧化性、抗炎性、抗肿瘤性、抗菌性、抗病毒性等。
2021年第02期现代园艺莲子多酚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龙文静,余武(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莲子是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莲子中生物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化合物,健脾安神、润肺清心养生功效显著,且具有抑制低血糖和抗痢疾的作用,在降血压上亦具有一定效果。
除此之外,莲子含有生物碱、多糖类等成分,通过分析及总结国内外多酚药理功效研究,以期为莲子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应用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拓展其理论基础。
关键词:莲子;多酚;药理作用莲()属于睡莲科莲属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莲子为莲的成熟种子,其养生功效显著,如清心润肺、健脾安神、降血压、抑制低血糖等[1],而这些功效与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密切相关。
莲子中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多酚、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已有研究表明,在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等功能上,莲子当中的活性物质功效明显,在增强免疫、抗衰老、护心血管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等行业[2]。
1.1抗氧化作用酚羟基是多酚类化合物当中所含有的物质成分,是氢及中子的给予体,其物质抗氧化作用较为明显。
在清除过氧自由基(·OOH)和羟自由基(·OH)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抑制由生物组织膜过氧化作用而引起的结构和功能损伤,抗氧化作用明显。
国内外研究人员长期通过对比研究莲子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对莲子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和消除自由基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黄素英等[3]将建宁莲子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莲子多酚在清除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将其与茶多酚、Vc等进行多元化的对照试验。
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上,茶多酚及Vc的作用力不如莲子多酚;而在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上,莲子多酚作用力较弱。
刘伯康等[4]在莲子干品甲醇提取物的研究中,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更深一步研究。
在同等浓度的基础上,将莲子干品甲醇提取物与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E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发现莲子甲醇提取物的作用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