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222.08 KB
- 文档页数:1
石长生1《名医别录》味苦,有毒.下三虫.生咸阳.《本经》原文∶石长生,味咸,微寒.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一名丹草.生山谷.2《吴普本草》《御览》卷九百九十一神农∶苦。
雷公∶辛。
一经∶甘。
生咸阳或同阳。
3《新修本草》味咸、苦,微寒,有毒。
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
下三虫。
一名丹草。
生咸阳山谷。
俗中虽时有采者,方药亦不复用。
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
南中多生石岩下,叶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
〔谨案〕今市人用KT 筋草为之,叶似青葙,茎细劲紫色,今太常用者是也。
4《本草经集注》味咸、苦,微寒,有毒。
主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
下三虫。
一名丹草。
生咸阳山谷。
世中虽时有采者,方药亦不复用。
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
南中多生石岩下,叶?二八○页)5《神农本草经》味咸微寒。
主寒热,恶创,火热,辟鬼气不祥(《御览》作辟恶气,不祥,鬼毒)。
一名丹草(《御览》引云:丹沙草)。
生山谷。
《吴普》曰:石长生,神农苦,雷公辛,一经甘,生咸阳(《御览》)。
《名医》曰:生咸阳。
6《证类本草》味咸、苦,微寒,有毒。
主寒热,恶疮,大热,辟鬼气不祥,下三虫。
一名丹草。
生咸阳山谷。
陶隐居云∶俗中虽时有采者,方药亦不复用。
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
南中多生石岩下,叶似蕨,而细如龙须草大,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
唐本注云∶今市人用KT (音零)筋草为之,叶似青葙,茎细劲紫色,今太常用者是也。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石长生皮,臣。
亦云石长生也。
味酸,有小毒。
治疥癣,逐诸风,治百邪鬼魅。
唐本余下三虫,谓长虫、赤虫、蛲虫也。
苗高尺许,用茎、叶,五月、六月采。
刺皮1《本草便读》
刺皮
味苦气平疏胃逆.宽肠疗痔散瘀邪.(刺皮处处
有之.即俗所谓偷瓜.其皮如毫猪有刺.人近之
则藏头足于内.能刺人.苦平无毒.入胃与大肠
血分.能疏胃中逆气瘀滞.治肠中痔漏下血.考
其功不过逐瘀滞.除漏管为最.平胃逆次之.如
是而已.)
2《本草分经》
苦平,开胃气治胃逆,凉血。
肉甘平,理胃气治
反胃。
脂滴耳聋。
胆点痘后风眼。
3《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甘,性平有小毒,不载经络,主五痔肠风泻
血,翻胃鼻衄,腹痛,积疝阴肿痛。
酒煮熬用,
畏桔梗、门冬。
按∶?亦有数种,惟苍白色脚似猪蹄者佳,此外
并不宜用,其骨切忌入口,令人消瘦。
中药进补不能乱来,看懂这份中药学思维导图,你就是半个中
医,不用怕
中药进补不能乱来,看懂这份中药学思维导图,你就是半个中医,不用怕被坑了,少走点冤枉路,少花点冤枉钱!
人参,除了红参、生晒参等,还有一个比较让人喜欢的类型——保鲜人参!
顾名思义,就是用塑料袋密封的,白白的、嫩嫩的、大大的,而且价格低廉,这种保鲜人参真的有效果吗?
有用肯定是有用,只不过,作用会逊色很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懂了,泡了4、5个小时后的茶叶,封装起来,请问,还是那个没有浸泡过的茶叶吗?
此外,还要格外警惕,现在很多中药的味道也是可以模拟的,比如,很多不好的人参,为了增加人参味道,会用到人参香精。
做商人,赚钱,无可厚非,但,昧着良心赚钱,真不应该!
最后,我整理了一份中药学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