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135.27 KB
- 文档页数:1
雀卵1《名医别录》味酸,温,无毒.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脑,治耳聋.头血治雀盲.雄雀矢,治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五月取之良.又,雀矢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目中肉赤脉贯瞳子上者,即消.2《新修本草》味酸,温,无毒。
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
脑,主耳聋。
头血,主雀盲;雄雀屎,疗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雀性利阴阳,故卵亦然。
术云∶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茎大不衰。
人患黄昏间目无所见,谓之为雀盲,其头血疗之。
雄雀屎,两头尖是也,亦疗龋齿。
雀肉不可合李食之,亦忌合酱食,妊身尤禁也。
〔谨案〕《别录》云∶雀屎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目中肉赤脉贯瞳子上者即或和少干姜服,悦人。
3《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服术人忌食。
发明雀属阳而性淫,故能强壮阳事,火衰阴痿精寒者最宜。
阴虚火盛者禁用。
雀卵治血枯,《素问》有四乌一茹丸,用之最妙。
如无雀卵,生雀肝代之。
头血主雀盲,脑用绵裹塞耳治聋。
雄雀屎名白丁香,去目中翳膜及面上黑。
但取直者即雄与鼠粪无异,入药有效。
4《本草从新》补阳益精.酸温.益精血.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陶宏景曰∶雀利阴阳、故卵亦然、和天雄服之、令茎不衰、素问云∶胸胁肢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骨、一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饮后药先为后饭、本草三药并不治血枯、而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尔、时珍曰∶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尔.)5《本草便读》甘温助肾.能益精以壮阳.酸暖补肝.治血枯之经少.当识白丁香.消痈破积.须求雄雀粪.退翳开光.溃脓治疝有成方.味苦咸温无毒品.(雀卵老而斑者为麻雀.小而黄者为黄雀.其性最淫.其卵系精血凝聚而成.甘酸性温.故能补肝血.助肾阳.治一切痿弱不振等证.○白丁香即麻雀屎.以形尖长雄者为良.苦咸温.善消化.治腹中疝瘕积聚.肝肾肠胃之疾.外治退翳膜.决痈肿.皆取其能消散之意耳.)6《本草新编》雀卵,味酸,气温,无毒,益男子阳道,易致坚强,常能固闭,补阴扶阳之妙药。
人胞1《本经逢原》即紫河车甘咸温无毒。
取浓小色鲜者,挑去血络漂净血水,入椒一握,沸汤去腥水,以蜂蜜和,长流水于旧锡器内,隔水文火煮烂如糜,绵绞去滓,代蜜糊丸药良。
发明紫河车禀受精血结孕之余液,得母之气血居多,故能峻补营血。
用以治骨蒸羸瘦,喘嗽虚劳之疾,是补之以味也。
自丹溪极言其功,而吴球创大造丸虽世所推重,然方中生地、黄、天冬、麦冬、龟版一派滋腻伤胃之品,虽有人参一味反助群阴之势,服之每致伤中、呕泄,未见其可。
惟《永类钤方》河车丸方用人胞一具、山药二两、人参一两、茯苓五钱,酒糊为丸。
近世改用鲜者,隔水煮,捣作丸,尤为得力,即虚人服之未尝伤犯胃气。
2《本草乘雅半偈》(拾遗)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诂因缘恐断肠,已有着脚处了。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主血气羸瘦,妇人劳损,面皮黑,腹中诸病,渐瘦者。
治净,以五味和之,如法,与食之,勿令妇知。
【核】曰∶古方不分男女,近世男用男胞,女用女胞,物各从其类也。
又云∶男病用女,女病用男。
欲其以阳与阴,以阴与阳则解也。
首胎者,正中甲拆,解孚之胞,胞蒂居中。
次胎者,侧生旁拆,便偏倚不正。
欲试男女,投水频搅,顷之水定,男覆女仰,仰以象地,覆以象天,亦阳抱阴者覆,阴抱阳者仰,诚阴阳自然之形体也。
修事,须择首胎者佳,次则健壮妇人者亦可。
先以米泔水摆净,贮竹器内,注长流水中,漂去恶血,以近世耽淫,胎尝有毒,恶血净,毒乃去也。
再以乳香酒洗过,篾笼盛之,烘干研末,蒸捣尤良,第蒸时勿令气走。
先人云∶精气之括囊,身形之刍狗,同体之别,别录之首。
【】曰∶人胞,一名混天母。
留爱为种,纳想成胎,便裹胞衣,范围神室,所谓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橐,铅汞之括囊,胚胎将兆,我则乘而载之,胞系系脐,中有枚子,名曰河车。
主吸呼胎息,辘轳任督,所谓龙虎两弦,嘘吹盈望,位育婴儿之一气也。
合而言之,实先天之郛廓,主培后天之形脏,非草木金石之比。
盖本其所自出,以从其类也。
脏器所陈诸证,皆属形脏化薄;吴球用治癫痫,为表气逆脏。
壶卢1《本草从新》
一名匏瓜、俗名葫芦、通利水、消肿胀.
甘平滑.利水.治腹胀黄肿.(用亚腰壶卢、连
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
白汤下、十余日见效.)
2《本草撮要》
味甘平滑.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功专利水通小
便.治腹胀黄肿.以亚腰壶卢.连子烧存性.每
服一个.食前温服或白汤下.十余日必愈.一名
匏瓜.俗名葫芦.
3《本草纲目》
「释名」瓠瓜、匏瓜。
「气味」(壶瓠)甘、平、滑、无毒。
「主治」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疗心
淋,消黄肿。
4《饮食须知》味苦性寒,有毒。
有甘苦二种,俗谓以鸡粪壅
之,或牛马踏践,则变而为苦。
专题一科学探究概念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拟定探究计划科学探究过程准备材料用具制定计划选出控制变量(注意排除干扰因素)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观察、收集、评价数据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过程结论实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结构名称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流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动物细胞的液泡√××√含一些可溶性物质分裂过程分裂注:“√”即为有,“×”为没有植物细胞的消化系统分裂过程分化消呼化吸系统结肌神上皮缔肉经循环系统组织组织组织组织泌尿系统动物组织组成器官组成根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组成动物体运动系统组织茎植物组织组成器官叶花组成生殖系统植物体保营分输机果实护组养组生组导组械组种子织织织织织专题三、生物与环境阳光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空气水包括土壤非生物因素等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包括影响依赖、影响、适应环境生物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包括影响生物因素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CO2O2)等包括需要需要需要需要产生生产者是植物生态系统最大包括包括被吃包括被吃草食动物形成形成食物链食物链的生物部分消费者是动物被吃蕴含生物圈包括生态平衡产生包括被分解肉食动物被分解是分解者是细菌、真菌自我调节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能力有限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胚是完整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不处于休眠期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适宜的水分种子功能萌发成新植物体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果实花梗花托探究活动花萼花结构花药精子花瓣花丝雄蕊传粉柱头雌蕊花柱胚珠珠被卵细胞受精发育珠被种皮受精卵胚种子子房极核受精极核胚乳果实子房壁果皮功能传粉受精表皮细胞无色透明生表皮物保卫细胞形成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一般背面多圈中的结构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绿色植叶叶脉导管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有机物以上表达式包含了光合作物光合作用光照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叶绿体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诃子1《本草便读》诃子敛肺除痰.降逆温通能下气.固肠治痢.酸收苦泄各随方.大肠有湿热者忌投.肺部有火邪者勿用.(诃子苦降之力有余.酸涩之性不足.故能下肺气.除胸膈痰食结气.仲景以之治气痢.用之治气也.后世但用以敛肺涩肠.而忘其除痰下气.亦疏矣.总之此物同乌梅五味用.则敛.同陈皮浓朴用.则泄.各随其宜耳.以其性温.故宜寒病不宜热病.)2《本草分经》苦温酸涩,泄气消痰,敛肺涩肠,生用清金行气,熟用温胃固肠。
3《本草择要纲目》(梵言诃黎勒.凡用以酒浸后蒸一伏时.刀削去皮.取肉锉焙.用核则去肉.)【气味】苦温无毒.又苦酸平苦重酸轻味浓.阴也降也.【主治】冷气心腹胀满.下食.破胸膈结气.通利津液.止水道.黑髭发.下宿物.止肠久泄.赤白痢.消痰下气.化食开胃除烦.治水调中.止呕吐霍乱.心腹虚痛.奔豚肾气.肺气喘急.五膈气.肠风泻血.崩中带下.怀孕漏胎.及胎动欲生.胀闷气喘.并患痢人肛门急痛.产妇阴痛.和蜡烧烟熏之及煎汤熏洗.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数枚殊胜.实大肠.敛肺降火.诃子同乌枚五倍子用则收敛.同橘皮浓朴用则下气.同人参用则能补肺治咳嗽.东垣云.嗽药不用者非矣.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骤用.4《本草求真》(乔木)收脱止泄仍降痰火除滑诃子(专入大肠胃)。
味苦酸涩。
气温无毒。
虽有收脱止泻之功。
然苦味居多。
服反使气下泄。
故书载能消痰降火。
止喘定逆。
(杲曰。
肺苦气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
以酸补之。
诃子苦重泻气。
酸轻不能补肺。
故嗽药中不用。
)且于虚人不宜独用。
(震亨曰。
诃子下气。
以其味苦而性急。
气实者宜之。
若气虚者似难轻服。
如补肺则必同于人参。
补脾则必同于白术。
敛肺则必同于五味。
下气则必同于橘皮。
)至于嗽痢初起。
用最切忌。
以其止有劫截之功耳。
(东垣云。
嗽药不用者非矣。
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骤。
)服此能调胃和中。
亦能消膨去胀。
使中自和。
用非脾胃虚弱。
于中实有补也。
波斯国人行舟。
遇大鱼涎滑数里。
舟不能行。
投以诃子.其滑即化。
(番船今多用此以防不虞。
田鸡1《得配本草》
甘,寒。
消水肿,治疳瘦。
捣烂加麝香贴脐,治
毒痢噤口。
2《本草从新》
一名蛙.解热毒、利水.
甘寒.解劳热热毒.利水消肿.馔食调疳瘦.补
虚损.尤宜产妇.捣汁服.治虾蟆瘟病.(戴原
礼证治要诀云∶凡浑身水肿、或单腹胀者、以青
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则自消也、嘉谟云∶天
行面赤项肿、名虾蟆瘟、以金丝蛙捣汁、水调、
空腹顿饮、极效、曾活数人.)
烧灰涂月蚀疮.
3《本草分经》
甘寒,解热毒,利水消肿,补虚损,产妇尤宜。
4《本草撮要》味甘寒.入手足太阴经.功专解劳热热毒.利水
消肿.馔食调疳瘦.补虚损.尤宜产妇.捣汁
服.治虾蟆瘟.凡浑身水肿或单腹胀.以一二枚
去皮炙食自消.烧灰并涂月蚀疮.治毒痢噤口.
以田鸡一个捣烂.瓦上烘热.加麝香少许.作饼
贴脐上.气通即能进食.一名水蛙.
5《药性切用》小者名青蛙。
性味甘寒,泻热解毒,利水消肿。
生捣绞汁,治虾蟆瘟。
草子1《本草从新》
救荒.
甘平.补虚羸损乏.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
人.轻身不饥.(博物志云∶东海洲上有草、名
曰、有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熟、民敛获至冬乃
讫、呼为自然谷、亦曰禹余粮、李南海药谱曰
∶实如球子、八月收之、彼民常食、中国未曾见
也、方孝孺逊志斋集、有海米行、盖亦草之类
也、其诗云∶海边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
荠、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摘仍于海中洗、归来涤
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莫辞苦涩咽不下、
性命聊假须臾时.)
2《本草分经》
甘平,补虚温肠胃,止呕逆。
3《本草撮要》
味甘寒.入手足阳明经.功专去热.利肠胃.益
气力.久食忘饥.一名守气生.
4《本草撮要》
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虚羸损乏.
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人.轻身不饥.
5《药性切用》性味甘寒,作饭去热,亦可充饥。
6《药性切用》性味甘平,扶虚益损,亦可充饥。
鹑1《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发明鹑主腹大如鼓,解热结,疗小儿疳。
按∶鹑乃蛙化,气性相同,蛙与蛤蟆皆解热结,治疳利水消肿。
则鹑之消鼓胀,盖亦同功,食后下如鹅脂,数次即愈。
2《本草衍义》鹑有雌雄,从卵生,何言化生?其说甚容易。
尝于田野屡得其卵,初生谓之罗鹑,至初秋谓之旦秋,中秋以后谓之白唐。
然一物四名,当悉书之。
小儿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有效。
3《药性切用》俗呼鹌鹑。
性味甘平。
雌者,时人以供食品;雄者善斗,世皆借以赌输赢。
4《证类本草》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温,消结热。
小豆和生姜煮食之,止浅痢。
酥煎,偏令人下焦肥。
与猪肉同食之,令人生小黑子。
又不可和菌子食之,令人发痔。
四月已煎未堪食,是虾蟆化为也。
(新补)杨文公谈苑至道二年夏秋间,京师鬻鹑者,积于市门,皆以大车载而入,鹑才直二文,是时雨水绝无蛙声,人有得于水次者,半为鹑,半为蛙。
《列子·天瑞篇》曰∶蛙变为鹑。
张湛注云∶事见《墨子》,斯不谬矣。
又田鼠亦为鹑,盖物之变,非一揆也。
月令云田鼠化为。
《素问》云∶,鹑也。
衍义曰∶鹑有雌雄,从卵生。
何言化也,其说甚容易。
尝于田野屡得其卵。
初生谓之罗鹑,至初秋谓之早秋,中秋以后谓之白唐。
然一物四名,当悉书之。
小儿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有效。
鱼甲1《名医别录》
有毒.主治五邪生南海,取无时.(
《本经》原文∶鱼甲,味辛,微温.主心腹症
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
阴中相引痛
2《新修本草》
味辛,微温,有毒。
主心腹症瘕,伏坚,积聚,
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阴中引相
痛,疮疥死肌。
疗五邪涕泣时惊,腰中重痛,小
儿气癃溃。
肉,主少气吸吸,足不立地。
生南海
池泽,取无时。
蜀漆为之使,畏狗胆、芫花、甘遂。
,即今鼍甲
也,用之当炙。
皮可以贯鼓,肉至补益。
于物难
死,沸汤沃口入腹良久乃剥尔。
鼋肉亦补,食之
如鼍法。
此等老者,多能变化为邪魅,自非急勿
食之。
3《本草经集注》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心腹症瘕,伏坚,积
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阴中引
相痛,疮疥死肌。
治五邪涕泣时惊,腰中重痛,
小儿气癃溃。
肉∶主少气吸吸,足不立地。
生南
海池泽,取无时。
(蜀漆为之使,畏狗胆、芫
花、甘遂。
)
,即今鼍甲也,用之当炙。
皮可以贯鼓,肉至补
益。
于物难死,沸汤沃口入腹良久乃剥?
十一,《政和》四三一页)。
蝌蚪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拾遗》:虾蟆儿生水中,有尾如鮽鱼。
取青胡桃子上皮和为泥,染髭发一染不变。
(其)卵主明目。
2.《纲目》:蝌蚪生水中,虾蟆、青蛙之子也。
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
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拼音名】Kē Dǒu【英文名】Tadpole【别名】活师、科斗、活东、玄鱼、虾蟆子、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水仙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金线蛙或泽蛙的幼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2.Rana plancyi Lataste3.Rana limnocharis Boie.采收和储藏:春季于水中捞取,除去杂质,洗净,开水烫死,烘干或晒干。
【原形态】1.黑斑蛙,体长约70-80mm,雄蛙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吻棱不显;鼻孔距眼距吻端为近,眼间距窄,为上眼睑宽之1/2;鼓膜大,为眼径的2/3-4/5,犁骨齿两小团,左右不相遇。
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长顺序3,1,2,4,指侧有窄的缘膜,第2指的最显着。
关节下瘤明显。
后肢较短而服硕,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不相遇,趾间几为全蹼,第5中餐上侧缘膜发达;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外跖突小,内路跖突小,内跖突窄长,有游离的刃状突出。
皮肤不光滑,背面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二脊侧褶间有四行至六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变异颇大,侧褐到体侧的皮肤也不光滑,腹面皮肤光滑。
雄蛙有1对颈侧外声囊,第1指基部有精肥的灰色婚垫,满布细小白疣。
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的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贿有1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的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部;北方的雌性蛙多有深酱色或黑色者;背侧褶处色较浅,为金黄或黄或浅棕色,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
2.金线蛙,体长50mm左右,雄蛙略小,头略扁,头长宽几相等,吻钝圆,吻棱不显,眼间距小于鼻间距或上眼睑之宽,鼻孔在吻与眼之间;鼓膜大而明显,几与眼径等大,紧接在眼后;犁骨齿两小团。
中草药:蝌蚪的功效与作用
蝌蚪
(《本草拾遗》)
【异名】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蟆儿(《本草拾遗》),聒子、虾蟆台、虾蟆粘(《尔雅翼》),悬针、水仙子(《纲目》)。
【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金线蛙或黑斑蛙等蛙类的幼体。
动物形态详"虾蟆"、"青蛙"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
治热毒疮肿。
①《本草拾遗》:"主火飚热疮及疥疮,并捣碎敷之。
"
②《本草蒙筌》:"烂捣为火疮敷药,绝无瘢痕。
"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经埋藏化水后搽敷。
【选方】①治火飚热毒.一切疮疖:蝌蚪一升,淘净,加旧石灰半斤,稠成水,日晒,调加三黄散搅匀,再晒至干收藏,临时加冰、麝,水(化)开搽。
(《本草求原》)
②治无名大毒,一切火毒、瘟毒:寒水石、净皮消、川大黄各等分,研极细末;用蝌蚪水(初夏时,捞取蝌蚪,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即化成水)一大碗,入前药末各二两,阴干,再研匀,收磁罐内,每用时,以水调涂患处。
(《医宗金鉴》蝌蚪拔毒散)
③治流行性腮腺炎:蝌蚪一斤,冰片一钱。
将冰片加入活的蝌蚪内,待溶化成水后涂患处,每天三、四次,连涂二至三天。
(苏医《民间偏方选集》)
历史新知网提醒您:蝌蚪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蝌蚪1《得配本草》
即虾蟆儿
治火热疮及疥疮,并捣敷之。
配黑桑椹,各半
斤,瓶密封,悬屋东百日,化泥,取染须发,永
黑如漆。
2《本经逢原》
发明蝌蚪生水中,蛤蟆子也。
有尾如鱼,渐大则
脚生尾脱,因其所禀之毒未化,故藏器取治火热
毒及肿疡疮,并捣碎敷之,或化水涂之,或配入
敷药中并效又得效方,多用蝌蚪阴干,待桑椹
熟,等分置瓶中密封悬屋东,或捣汁浸埋东壁
下,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
3《本草新编》
蝌蚪,蛤蟆子也。
治火伤与汤火伤,捣烂敷之即
止痛,如皮破,且无伤痕,同桑椹汁染须亦佳,
但必须加入冰片耳。
4《本草纲目》「释名」活师、活东、玄鱼、悬针、水仙子、蛤
蟆台。
「主治」
1、热疮、疥疮。
用蝌蚪捣烂敷涂。
2、染须发。
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
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