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态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对心理健康评价时,()是不合理的判断。

A)个体的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D)对环境压力耐受性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对成人心理健康的破坏,人本主义解释强调()。A)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 B)潜能发展受到阻碍

C)个体发展的早期挫折 D)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

3、幻听最常见于()。

(A)抑郁症(B)强迫症(C)躁狂症(D)精神分裂症

4、思维形式障碍不包括( )。

(A )思维贫乏(B)思维迟缓(C) 强制性思维(D)妄想

5、()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

(A)知、情、意之间保持协调(B) 个体经验系统层次清晰、运用得当

(C)合理运用以往经验处理当前的事务(D)能正确认识现在和适应环境

6、非器质性记忆减退不包括( ).

(A)对一般事务难以记住,对情绪性事件较好记住 (B)不承认自己记性不好

(C)经常诉说自己健忘 (D)对不感兴趣的事很难记住

7、木僵多见于( )? A 青春型分裂症 B 紧张型分裂症C单纯型分裂症D偏执型分裂症

8、目前意志行为障碍分为几个类型( )? A 三种 B 四种 C 五种 D 六种

9、在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原则中不包括( )。

(A) 待人是否诚实、守信 (B) 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稳定(C)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D)心理活动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

10、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 ).? A 对自我身体状态的反映指标 B 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C 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D “现实自我”的解体和丧失

11、潘菽教授认为“梦"是()。? A 心理“内驱力”活动的一种方式 B 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C“意识活动”的结果 D “潜意识"的活动和表达

12、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中不包括( )。

(A)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的原则(B) 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C)身心统一的原则(D)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实现自我原则

13、内感性不适,通常是指()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的感觉。

A身体内部 B 身体外部 C 大脑内部D精神状态

14、关于“注意狭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注意范围显著缩小B可见于激情状态 C 见于智能障碍患者

D 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15.癔症,多以( )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A)躯体疾病 (B)社会环境 (C)人格倾向(D)季节变化

16、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 )。

(A)是与心理健康无关的因素(B)是与

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

(C)只能与心理因素正相关(D)只能与心理因素负相关

17、外控型人格( )。

(A)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D)体验到压力强度较低

18、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A)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B)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C)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D)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19、( )不是“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A)强迫症 (B)神经衰弱(C)易性癖(D)躯体形式障碍20、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

(A)心理不健康状态(B)严重心理问题(C)心理问题(D)升学就业时的困惑

21、关于“注意减弱"的表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B)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

(C)多见于智力障碍群(D)见于意识障碍时

22、()不是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

(A)偏执型人格(B)内向型人格(C)反社会型人格(D)强迫型人格

23、癔症不包括()。

(A)转换性障碍 (B)分离性障碍(C)流行性癔症(D)双相障碍

24、“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 )。

(A)强迫观念(B)音联义联(C)妄想(D)超价观念

25、( )不符合“心理障碍"的涵义。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C)一般伴有人格障碍 (D)内容充分泛化26、在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

(A)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B)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事

(C)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D)与自我要求一致

27、关于“意志缺乏”,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生活极端懒散(B)行为被动

(C)多见于躁狂症患者中(D)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8、患者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A)被动性违拗(B)被动性服从(C)主动性违拗(D)主动性服从29、( )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

(A)病程演进迅速(B)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C)以意识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D)常有人格分裂样改变

30、关于“心境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B)是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

(C)常伴有意志减退(D)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31、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疾病预防和治疗中

的心理学问题(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C)生活方

32、精神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来自于( ).?(A)认知神经心理学(B)哲学理论(C)宗教理论(D)人本主义?

33、“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思维(D)内心被揭露感?

34、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35、“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A)思维缓慢(B)思维中断(C)情绪低落(D)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36、“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

(A)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明显减慢 (B)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中断(C)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加快(D)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37、关于“继发性妄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指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B)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C)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

(D)可以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38、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A)抑郁发作(B)躁狂发作(C)偏执障碍(D)强迫症39、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A)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B)被动服从、刻板动作

(C)缄默、模仿动作和语言(D)意向倒错、作态等

4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 )。?A在2个月~3个月内痊愈 B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C 在4周~6周内急性起病 D 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

41、对心理健康评价时,不合理的判断是()。

(A)注意力集中者,心理健康水平低(B)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

(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D)能动地适应环境者,心理健康水平高

42、从统计学角度,对心理异常的错误理解( )。

(A)智商在130以上偏离常模,属于异常心理现象。

(B)心理异常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C)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D)智商在70~130,属于正态分布.

43、在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原则中不包括( )。

(A)心理活动是否有内在一致性 (B)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C)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稳定(D)待人是否诚实、守信

44、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C “超我”与神经症绝对没有关系 D 心理过程主要是意识的

45、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 A 感知觉、注意力B记忆力、理解力 C 分析综合能力 D 计算能力、判断力

46、行为主义对心理健康破坏的解释强调()。

(A)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习得(B)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C)模糊意识对人的情绪影响(D)潜能发展受到阻碍

47、幻觉是指( )。

(A)由过去经验引发的联想(B)反复出现并非病理现象

(C)外界存在某一种事物,但个体感知到的是另一事物

(D)个体感知到外界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

48、对强制性思维,错误的是()。

(A)大量思维内容(B)并非是外力强加给自己的

(C)患者不主动控制(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49、对妄想,不正确的是()。

(A)是病态推断和判断结果(B)无事实根据(C)意识清晰下发生 (D)有事实根据

50、超价观念是指( )。

(A)一般无事实根据(B)逻辑上荒谬

(C)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无关(D)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51、( )不属于常见的注意障碍。

(A)注意涣散(B)注意增强 (C)注意缺失(D)注意减退

52、关于焦虑,不正确的是( )。

(A)紧张恐惧(B)过分担心自身安全威胁 (C)过度兴奋(D)多见于神经症性障碍

53、( )不属于意向行为障碍 .

(A)幻想(B)强迫动作 (C)强迫意向(D)意向倒错

54、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途径是( )。

(A)提供免疫和医疗措施 (B)加强体育锻炼

(C)发展人际关系能力(D)合理的休息和娱乐

55、患者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力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这叫做( )。

(A)注意涣散(B)注意减退(C)注意转移(D)注意衰退

56、“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理论的( )。

(A)发展观点(B)适应观点(C)结构观点 (D)客体关系观点

57、心理卫生工作的二级预防目标是().

(A)清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