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囊炎健康教育指南

胆囊炎健康教育指南

胆囊炎健康教育指南
胆囊炎健康教育指南

胆囊炎健康教育指南

【教育评价】

1、身心状况了解病人是否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是否出现黄疸、腹部压痛、腹胀等体征。

2、学习要求了解病人对胆囊炎的认识程度,是否清楚合理饮食、休息的重要性,是否掌握疾病的饮食要求,喜欢何种教育方式、方法。

【与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

1、疼痛:与胆囊炎症刺激及未掌握减轻疼痛的技巧及缺乏合理饮食的原则有关

2、体温过高:与胆囊炎及未掌握合理降温方法有关

3、有处理治疗计划不当的危险:与缺乏胆囊炎的饮食原则及预防复发的知识有关

4、潜在并发症:胆囊穿孔

【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能够:

1、简述胆囊炎的病因、治疗、护理的方法。

2、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复述饮食要求。

4、演示物理降温的技能。

5、复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教育内容】

1、疾病简介: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因是胆囊阻塞(结石、蛔虫等阻塞)、胰液返流人胆道,其中的消化酶腐蚀胆囊壁、细菌感染等。一般表现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和压痛、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和血白细胞增多等。慢性胆囊炎腹痛常发生于饱餐后,呈持续疼痛,发作间歇期可有右上腹不适或噯气、反酸等胃肠道症状,并于进油腻多脂食物后加重。

2、心理指导:因本病发作时腹痛加剧,伴寒战、高热,病人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护士应安慰病人,告之本病经过及时治疗,妥善护理,预后良好,使病人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饮食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酒,忌食肥肉、油煎等高脂食物。因高脂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粘膜分泌缩胆囊素,引起胆囊收缩,易发生胆绞痛。保证蛋白质的摄人,有助预防胆囊结石的产生。讲究饮食卫生,防止肠内蛔虫感染。呕吐严重者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4、作息指导: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恢复活动保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用药指导:

①解痉、镇痛:给予阿托品、山莨菪碱,解除奥狄氏(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阿托品用后可出现口干、脸红等症状,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②抗感染: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抗生素,常用有氨苄青霉素、灭滴灵等。

③严重呕吐者以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补充体液量。

6、行为指导:

①高热时可采取降温措施,如行温水擦浴,冰敷头部及

大管行走处,或用25一35%酒精擦浴降温,必要时可使用药物降温。退热期往往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体液量不足,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防止着凉感冒。

②疼痛时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用松弛法,如利用按摩促进松弛,利用枕头支撑疼痛部位以减轻肌肉张力。

7、病情观察指导:配合测量体温,观察腹痛情况,注意有无腹痛突然加剧,伴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胆囊穿孔的表现,观察黄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8、出院指导:

①合理饮食,避免肥腻食物。

②肥胖者予以减肥。

③按医嘱服药,积极治疗病因。

④如有发热,畏寒,右上腹疼痛不适,及时回医院诊治。

【教育评价】

病人及家属能叙述胆囊炎的病因及其治疗护理的方法,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能演示一定的自我护理技能,清楚

复述疾病的预防方法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