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文章编号:1671-3354(2008)05-0104-03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王小牛,男,高级工程师。
汉江集团信息化建设概况王小牛(汉江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湖北丹江口 442700)摘要:汉江集团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重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业务信息化应用程度、充实网络文化内容。
关键词:汉江集团;信息系统;互联网络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志码:BG eneral situation of infor ma tization in H anjiang G r oup Cor porationW A NG X iaoniu(In formation C enter of H anjiang G roup Corp.,D anjiangk ou 442700,Chin a )A bstr act :I nthe informatization course in Hanjiang G r oup C orp.,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building of basic facilities ofthe information netw ork ,raising the a pplication level of business informatization and replenishing t he netw ork culture sub 2stance.K ey w or ds :H anjiang G roup C orp.;i n formation system ;internetw ork 多年以来,汉江集团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业务信息化应用程度、充实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三方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汉江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关系型数据库结构为基础,畅通的网络通讯设备为依托,稳定的网络安全架构为保障,规范化的信息管理为指导的企业信息化平台。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召开水利部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会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12.20•【文号】办信息函〔2021〕1155号•【施行日期】2021.12.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召开水利部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会议的通知办信息函〔2021〕1155号驻部纪检监察组,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单位,重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定于2021年12月23日下午召开水利部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会议,水利部主要负责同志将出席会议并讲话。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落实部党组把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路径之一的决策部署,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二、时间地点时间: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下午15:00。
地点: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水利部机关南楼多功能厅;分会场设在部机关北楼202、203会议室,京外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三、参会人员1.部领导,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部机关各司局、在京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机关司局级干部,部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在部机关参会,具体会场安排另行通知;2.京外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单位,重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各自分会场参会,其他参会人员范围可参照部机关自行确定。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3•【字号】荆政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意见荆政发〔202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省级区域创新应用中心为引领,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优化全域创新体系布局,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强市,为“转型赶超、加快复兴、绘就新画卷”提供强支撑、增强新动能。
(二)主要目标。
到2021年,荆州市进入全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100名。
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迈上新台阶。
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成省级区域创新应用中心,全域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政府科技研发投入每年递增1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750家,力争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二、重点任务(一)聚力打造省级区域创新应用中心1.打造一条科创大走廊。
根据整体统筹、集聚带动、协同联动的原则,结合荆州实际,打造以长江大学为核心,向东延伸至荆州开发区,向西延伸至荆州高新区,辐射全市的荆州科技创新大走廊。
水利部关于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现场监管和日常巡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文号】水建管[2013]467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水利部关于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现场监管和日常巡查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3〕467号长江水利委员会,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省(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为进一步落实长江采砂管理责任制,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现场监管和日常巡查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维护长江干流河道采砂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保障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河势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落实长江采砂管理责任制各地要按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落实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长江采砂管理责任制。
要按照管辖权限,逐江段落实采砂管理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责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和现场监管责任人。
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导致偷采现象严重、采砂秩序混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影响防洪和通航安全的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沿江各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4月1日前在本地主要媒体上向社会公告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管理地方行政首长责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和现场监管责任人名单。
长江水利委员会每年4月30日前在《中国水利报》、水利部网站等媒体上公告长江干流河道采砂管理各责任人名单,并报水利部备案。
二、加强许可采区现场监管沿江各地要切实加强许可采区的现场监管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现场监管办法,按年度制定现场监管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对许可采区现场监管作出具体安排,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许可采区现场监管的重点是采砂船只是否持有有效的河道采砂许可证,是否按采砂许可证规定的要求采砂,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时限、超功率、超采量、超船数等违规采砂行为。
现场监管人员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采砂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相关水行政执法部门或水政执法人员,依照《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予以查处。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13•【文号】交办水〔2018〕10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8〕104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等要求,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加顺畅、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上海洋山集装箱江海直达比例达到20%.二、主要任务(一)着力补齐联运基础设施短板。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9.03.20•【文号】办信息〔2019〕59号•【施行日期】2019.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的通知办信息〔2019〕59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积极践行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快补信息化短板,着力支撑强监管,做好2019年水利网信重点工作,我部制定了《2019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水利部办公厅2019年3月20日2019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全面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实用、安全”水利网信发展总要求,通过深化水利业务需求分析、落实水利网络安全任务细化实化方案、推进智慧水利、实施水利网信水平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着力补信息化短板;通过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完善基础数据库和水利一张图、强化遥感应用,着力支撑强监管。
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水利网信水平,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力驱动和有力支撑。
一、加强水利网信顶层设计1.出台水利业务需求分析报告。
编制完成《水利业务需求分析报告》,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有关业务需求分析工作,为推进水利业务应用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切实提升水利网信水平奠定基础。
2.全面推进智慧水利工作。
编制完成《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印发《关于推进智慧水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开展流域区域智慧水利试点和水利业务智能应用成果案例推广工作。
长江上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引言中国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之一。
然而,长江上游地区却存在着各种问题,威胁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本文将详细阐述长江上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二、水污染1. 问题描述:由于工业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长江上游地区日益面临水污染带来的挑战。
废水直排、工业排放物质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等现象普遍存在。
2. 解决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推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建立健全废水处理设施;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洪涝灾害1. 问题描述:长江上游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心高原背景下,在夏季容易发生强降雨天气并造成洪涝灾害。
这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 解决措施:全面加强抗洪减灾体系建设,包括完善防洪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改善山区排水条件等。
同时,提升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人民避险意识。
四、生态环境破坏1. 问题描述: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存在多种压力,如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等。
这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
2. 解决措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与恢复;加大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法规,并确保有效执行。
五、经济发展不平衡1. 问题描述: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口较多。
经济结构单一、产业转型难度大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 解决措施:制定差异化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投资,并促进本地产业升级转型;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积极推广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 问题描述:长江上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不完善。
交通、通信等方面的落差使得该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
2. 解决措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铁路、公路和通讯网络等重要交通及信息化项目;优化规划设计,确保项目可持续利用和拓展。
水利部关于印发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8.25•【文号】水三峡〔2021〕255号•【施行日期】2021.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三峡〔2021〕255号部机关有关司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重庆市水利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为切实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确保三峡工程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水利部制定了《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利部2021年8月25日附件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就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三峡工程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三峡工程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大时空、大系统、大担当、大安全”,着力强化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监督管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三峡移民稳定发展,全力保障三峡工程长期运行安全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目标导向。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围绕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目标要求,着力完善三峡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运行安全管理,积极推进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促进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坚持系统观念。
立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局,找准三峡工程的功能定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保障三峡工程充分发挥防洪作用的同时,统筹发挥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004号(经济发展类001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4•【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004号(经济发展类001号)提案答复的函你单位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提案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以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标准化+”作为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主抓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着力推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专项规划。
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同意,我委牵头制定、以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形式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规划》,对建立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具体安排。
二是夯实建设基础。
2021年4月,我委联合教育部、财政部等20部门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9个领域、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及牵头负责部门,为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加快试点推进。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我委、财政部共同印发《关于下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其中面向上海、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区域城市,共支持12个试点,涉及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社会救助等领域。
四是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卫生健康委于2017年、2019年先后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2019年版)》,推动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内容逐渐丰富、数量稳步增加、质量稳步提高。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月),2014,14(06):93-94.[2]李志江,段婓,李伟林.X型排在长江中下游护滩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7(4):88-89.[3]吴著建,曹波.软体排施工技术在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快报,2007,28(21):19-21.[4]刘晓菲,王平义,杨成渝.X型系混凝土块软体排模拟技术[J].水运工程,2011(2):102-107.[5]尉成海,王殿伍.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岸经济效益分析[J].水利管理技术,1994(02):52-53.[6]王莹.软体排抛石压重护岸施工技术[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S1):221-223.[7]李彪,徐晗,黄成涛,等.冲刷条件下D型软体排护
底破坏机理研究[J].水利学报,2015(S1):158-162.[8]程致道.充土织物长管袋软体排护底(根)在黄河
下游护岸工程上的尝试[J].人民黄河,1990(03):30-33.
【收稿日期】2015-06-22【作者简介】陈鹏(1982-),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航道工程技术工作。
2016·428长江上游东溪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审会顺利召开7月6日,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重庆组织召开了《长江上游东溪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工可”)内审会。长江航道局、长江泸州航道局、重庆市交委、重庆交通大学的代表和专家共20余人参会,重庆工程局勘察设计院项目组作成果汇报。重庆工程局勘察设计院项目组从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项目的重点及难点,充分论证该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进行了认真审议,一致认为汇报内容全面,研究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思路清晰,项目的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实施方案基本可行,并对《工可》成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会议结束后,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相关参会领导根据内审会的有关要求,对后续工作做部署安排,勘察设计院项目组将根据专家及代表意见完善报告后上报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有关执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4.01•【文号】办政法〔2021〕87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行政执法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有关执法工作的通知办政法〔2021〕87号长江水利委员会,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按照《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有关执法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开展执法。
长江委、沿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各单位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原则,2021年4至12月在长江干流河道及通江支流、湖泊开展执法行动。
长江委要会同沿江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省际边界执法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沿江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定本区域执法行动方案,组织本区域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及负有行使水行政执法职责的机构开展执法行动,并与省际边界执法行动统一协调,强化省际间协同配合和联防联控。
二、严格查处案件。
长江委、沿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负有行使水行政执法职责的机构要根据职责职权,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违法问题,符合立案条件必须立案查处,禁止有案不立,保持打击非法采砂高压态势。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采取行政处理措施、实施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在统一执法行动期间从严从重从快依法查处非法采砂行为。
落实水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进行裁量,杜绝执法随意、执法不公。
长江经济带实施方案长江经济带实施方案。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支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经济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我们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加大水域环境治理力度,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
我们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经济带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
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江经济带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
我们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发展。
五、深化改革开放。
长江经济带地区改革开放水平相对较低,体制机制不够灵活。
我们将深化改革,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地区改革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开放步伐,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推动长江经济带地区对外开放。
六、加强科技创新。
长江经济带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新驱动发展不足。
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七、促进人才培养。
长江经济带地区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们将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推动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长江经济带地区人才结构优化和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长江经济带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严格管控长江干线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7.09•【文号】交办规划〔2019〕62号•【施行日期】2019.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严格管控长江干线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的通知交办规划〔2019〕62号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省(市)交通运输厅(委、局)、发展改革委:长江干线港口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优化已有岸线使用效率,破解沿江港口岸线无序发展问题,提高长江干线港口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促进沿江地区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经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牢固树立集约高效利用港口岸线理念,坚决防止非法码头现象反弹,坚持控总量、调存量、优增量、提效率,引领长江干线港口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提供有力支撑。
二、严防非法码头现象反弹(一)依法打击违法利用港口岸线行为。
加大非法码头治理和整改力度,严防未批先建、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港口岸线现象反弹。
未取得港口岸线许可或超出许可规模和范围建设的码头设施,当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对业主进行约谈,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行政强制决定书应纳入本级或上一级相关信用管理平台。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2.08•【文号】办水保〔2024〕54号•【施行日期】2024.02.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办水保〔2024〕54号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和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24年度水土保持工作,现将《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2月8日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2024年水土保持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在健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构建“大水保”工作格局上下功夫,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面强化预防保护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1.划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的意见》及划定技术指南要求,组织开展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等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划定工作,12月底前完成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划定落地并按要求将划定成果报送水利部。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一、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长江委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一是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成效。
水雨情信息已实现及时采集,实时传输。
自2005年7月1日起,水文局118个中央报汛站全部实行自动报汛,长江流域率先在全国实行了雨量和水位报汛自动化。
与传统人工报汛方式相比,自动化报汛具有时效快、差错率低、效率高三大优点。
徐六泾水文站实施流量实时监测,具有流速、流量及测站位置在线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显示及储存的特点,其流速、流量测验成果达到整编要求。
二是长江水利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初步建设了覆盖委机关和委属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大院局域网和覆盖委在汉单位和主要住宅小区的宽带网,统一了因特网出口。
通过VPN实现委机关与汉江集团和陆管局的广域网连接,初步实现移动与外业用户的接入。
2004年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流域级的网络平台、异地会商系统和安全系统。
宽带网有用户1200户左右,程控交换网现用户4400多户。
目前建成并使用的防汛专网有荆江微波、江汉微波、环洞庭湖微波、长江委—湖北省水利厅数字微波,武汉地区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系统等。
㈡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取得实效
一是积极配合水利部,全面推进长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2003年3月完成政务外网网络系统升级改造。
通过水利部统一招标,采购了身份认证系统,确定了应用平台软件产品,软硬件设备目前设备已到货,安装调试和培训等工作也已经完成。
除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的项目外,长江委还完成了公用门户平台和公文共享检索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二是配合部项目办,积极促进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面有序地实施,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发挥效益。
建成连接水利部到长江委的计算机骨干网和视频会议系统。
正在建设攀枝花、沙市、岳阳、洞庭湖、重庆、涪陵、三峡及南京8个水情分中心,各分中心土建已基本完成,分中心设备已开始全面安装调试。
《长江防洪调度系统建设方案》经过委项目办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已正式上报部项目办;根据部项目办要求,委项目办正在对长江流域防洪工程数据库积极组织实施。
通过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分别成功地承担了2005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电视电话会议(分会场)和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会场)的信息传输。
三是全面启动长江河道采砂实时监控系统建设。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武汉监控中心子系统、鄂赣省际边界监控子系统(含雷达监控系统)、江西湖口监控子系统、8套持证采砂船船载监控子系统、4套执法船船载监控子系统,购置5套执法车和4套执法艇监控设备。
鄂赣省际边界监控子系统中的雷达设备已通过国际公开采购招标,确定意大利GEM公司为供应商,雷达设备于2006年7月底到货,软件也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开发商。
四是大力推进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
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建成和基于WEBGIS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的开发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从数据监测、传输、入库到发布、查询,实现了全程自动化,为实现“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新时期治江思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平。
开通了长江委英文网站,委机关有关部门和委属有关单位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水利信息服务,促进了信息沟通,加强了水利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05年6月,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网站正式开通。
截至今年9月,一共收到了流域内用户346项申请,已经办理完毕220项,其余正在办理过程中。
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网站的开通,对促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水利政务透明
度、提高办公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㈢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初步改善
一是有序地推进水利信息化规划。
积极完成《长江流域水利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正式上报水利部。
二是健全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长江水利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5年11月在委内正式颁布,还将出台《长江委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
三是成功地召开了长江委首届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建设成果交流展示会。
水利部信息办主任蔡阳亲临大会指导,委副主任王忠法也作了重要讲话,委信息办副主任吴道喜作工作报告,还表彰了“汉江集团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等8个优秀应用系统和“长江118个中央报汛站报汛自动化系统”等8个优秀开发成果。
这次大会明确了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促进了水利信息化技术交流。
四是开通了水利信息化专题网站,建立了水利信息化通信员联络制度,并积极向部信息办报送长江委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动态,为水利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长江委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初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江委历来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家、水利部和我委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开展,大家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仍显得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投入的力量不够,对信息化综合体系架构缺乏清晰的认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轻管、重复建设等问题,有限资金的投资效益还不高,对标准化、信息安全、运行管理体制和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不够。
㈡信息共享困难
长期以来,长江委在各项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在流域管理和规划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数据资源的整合离信息共享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局性的数据库很不完善,特别是缺少规范化的数据,支撑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还很不足。
由于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信息资源难以实现综合利用,共享困难,整合难度较大。
㈢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建设任务艰巨,而长期以来国家对全局性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渠道不畅,一方面,规划或计划中的建设内容往往难以落实,导致水利信息化建设长期形成不了规模,缺乏系统性,建设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一些系统建成后,运行维护费落实难,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㈣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从长江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上看,全局性的应用支撑平台正在建设之中,信息化的总体效益尚未能有效发挥。
从已经建成的一些项目上看,注重硬件的较多,应用范围偏小,服务目标较单一。
由于缺乏对水利业务流程的统一分析和规范,存在系统开发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低、生命周期短等问题,各应用系统相互独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尚未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维护的应用软件资源。
三、几点建议
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大部分建设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包括应用支撑平台、综合办公、人事教育、科技外事和规划计划系统,各项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工作将等待水利部正式部署后才开始实施。
由于前期开发工作流域机构参与的少,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
希望水利部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多让流域机构参与,为系统部署和二次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于政务内网的规模问题。
长江委即将迁入新的办公大楼,内网原来是按普通内网建设。
如果政委内网全部按涉密来建设,需增加大量投资,在电子政务系统尚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使用率低。
能否首先在小范围内(包括委领导和委机关各部门领导)按涉密网来建设政务内网,待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再全面建设政务内网。
㈡政务内、外网信息交换
根据长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初步设计报告,电子政务系统主要满足委机关办公的需要,没考虑委属二级企事业单位。
水利部已经明确规定,电子政务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要运行在政务内网(个别子系统还需运行在政务外网),而委属二级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是不能接入政务内网的。
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初步设计报告中也没有考虑内外网的信息交换问题。
因此,随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深入,内外网信息交换的问题必将最终显露出来。
相信其它流域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水利部是否统一考虑内外网信息交换问题,也按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来共同解决。
㈢加强水利信息标准建设,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推动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
水利部加强了水利信息标准的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标准,但是切实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标准加以规范和指导,特别是信息共享与数据资源整合数据接口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