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整Word 文档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整Word 文档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整Word 文档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整Word 文档

韩城太史大街、黄河大街人防工程

陕西鑫悦建筑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主要参建单位 (2)

1.2工程主要内容 (2)

1.2.1 概况 (2)

1.2.2 .基坑周边环境、地下水位 (2)

1.2.3地质情况 (4)

第二章编制应急预案目的和依据 (5)

2.1编制应急预案目的 (5)

2.2编制依据 (5)

第三章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6)

3.1危险源分析: (6)

3.2 预防、应急措施 (6)

3.2.1基坑坍塌滑坡预防及应急预案 (6)

3.2.2支护桩及基坑位移预防及应急预案 (7)

3.2.3基坑坑底隆起预防及应急预案 (8)

3.2.4 涌砂涌水预防及应急预案 (9)

3.2.5高空坠落预防及应急预案 (9)

3.2.6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10)

3.2.7 人员伤亡事故 (11)

3.2.8 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12)

3.2.9 自然灾害 (13)

3.2.10 基坑汛期管理 (13)

3.2.11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15)

第四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 (16)

4.1项目应急组织机构 (16)

4.2应急预案机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16)

4.3 现场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措施 (17)

4.4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主要参建单位

1.2工程主要内容

1.2.1 概况

拟建工程由韩城龙门国际商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场地位于韩城市黄河大街与太史大街交汇处。黄河大街北起乔南路以北、南过太史大街以南约10米;太史大街西起黄河大街以西约30米、东至韩塬路西,呈倒“L”型。工程南北向总长638米,东西总长336米,宽度在20米左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含出入口及通风竖井)。拟建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丙类,主要为路下(人防、商铺)一层地下商铺,建筑平面布置基本上是中间为地下人行过街通道,两侧为对称式商铺。共设19个出入口。工程覆土1.8米,主题结构净高4.5米,设备吊顶层1.0米,底板顶面距地面7.5米。基础采用挤米灰土桩,桩顶距地面8.65米,灰土垫层厚度0.5米,因此基坑深度应按灰土垫层底考虑8.65米

1.2.2 .基坑周边环境

场地北侧、南侧均为商铺。场地西侧、东侧均为道路。

1.2.3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在部分勘探点见到地下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藏为

22.30~22.80米,相应标高为77.15~78.01m,属潜水类型。据区域资

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0~2.00M,因此基坑开挖基本上不受地下水影响,但基坑周边分布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地面及地下管道中

渗漏水对基坑边坡的影响不容忽视。

1.2.4地质概况

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99.89~100.31m之间,勘探场地地貌单元属为黄河右岸Ⅲ级阶地,据勘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 ml)、

上更新筒风积黄土(Q

32eol)、残积古土壤(Q

3

1el)、中更新统风积黄土(Q

2

2eol)、残积

古天壤(Q

21el))、粉质粘土(Q

3

al)及冲积细砂、中砂(Q

2

al)等构成。

地层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2.4.1杂填土(Q ml):

由大量黄土,少量粉煤灰、白灰和零星砖渣构成,成份杂乱。

1.2.4.2黄土(Q

3

2eol):

褐黄色,土质均匀,具大孔、虫孔,含少量钙质条纹,偶见蜗牛壳碎片。以竖硬状态为主,高压缩性土,具中等~强湿陷性

1.2.4.3古土壤(Q

3

1el):

棕红色,具针状空隙,含少量钙质条纹及结核,底部钙质结核较多局部富集成钙板。以硬塑状态为主,中偏高压缩性土,具中等湿陷性。

1.2.4.4黄土(Q

3

2eol):

褐红色至黄鹤色,具针状空隙,含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底部局部相变为粉土。以可塑状态为主,中等压缩性土,上部个别土具轻微湿陷性。

1.2.4.5粉质粘土(Q2al)):

灰黄色,该层夹层透镜体,含氧化铁条纹及少量结核,土质较均匀。以可塑状态为主。

1.2.4.6细砂(Q2al):

浅黄~褐黄色,长石、石英质,可见云母碎片,级配不良,湿~饱和,密实状态。

1.2.4.7中砂(Q2al):

灰黄色,长石、石英质,可见云母碎片,级配不良,饱和,密实状态。

第二章编制应急预案目的和依据

2.1编制应急预案目的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防范事故,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安全监理应急预案。

2.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

●《安全生产许可许可证条例》国务院397号令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第九章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

●相关规范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01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安全监理委托合同

●勘察、设计文件

第三章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新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 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7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新 版) 第一条工区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后制定,有发生下列事故或事件的风险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1.触电、火灾及爆炸; 2.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施工中挖断水管、热能管道、电缆等市政、铁路设施; 4.铁路营业线施工; 5.坍塌、倒塌、高坠事故; 6.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泄漏污染事故; 7.水上作业淹溺事故等。 第二条应急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

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2.事故可能发生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4.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和内容; 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情况; 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具体通信联系方式; 8.相关保障措施; 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 10.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和要求。 第三条根据实际情况,由工区经理组织、工区安全部门牵头,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

基坑塌方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危害等紧急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确保突发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正确有序开展救援活动,并确保不产生新的危害和损失。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对企业与社会造成的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2、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 投标文件、施工图纸、现场调查、物探成果。 2.2主要应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国务院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 《电力隧道建设技术标准》 Q/GDW02 1 3101-2010 《北京市市政工程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DBJ01-56-2001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9号) 《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9】211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 指导思想 在施工期间基坑坍塌应急防范工作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坍塌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为预防施工中的突发事故,要加强基坑坍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方针。针对施工现场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制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保证能迅速做出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3.2 应急区域范围划定 施工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划定: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半经以外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施工现场外应急区域范围划定: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在事故(危害) 发生后及时通报政府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 3.3 坍塌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事故对周边环境和相关的影响,避免救援人员伤害和二次伤害,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基坑失稳能及时得到处置,避免边坡变形过大引起周边建筑物的开裂或周围管线的破坏;坍塌事故发生人员能及时疏散或得到及时救护,周边管线因坍塌破坏时能及时得到抢救恢复,避免基坑的二次坍塌。 基坑开挖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触电,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等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有效自救,并杜绝二次事故引起救援人员的伤害或被救援人员的二次伤害。

档案安全保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XX 档案安全保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对各种档案安全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档案的损害,根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领导小组 为确保档案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作,成立XXXX档案安全保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XXX任组长,副校长XXX任副组长,各处室、年级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抢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抢险现场的组织指挥。 (二)工作小组 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通讯、抢险、档案抢救等四个工作小组,成员落实到人。各组其职责是根据分工,在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领导小组的决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指挥组:由校级领导成员组成,负责指挥、协调。 通讯组:由XXX负责,根据险情负责联络和现场记录工作。 抢险组:由处室、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干部职工组成,根据指挥组安排进行抢险。 档案组:由档案员组成,负责现场档案抢救及灾后整理工作。 二、险情种类和等级 (一)种类:引发档案室安全事故的险情主要有火灾、水灾、虫灾、地震、雷击和库房崩塌等。 (二)等级:一般险情:指校内险情不大,本校自己能处置,不会造成重大不良后果的;较大险情:若校内险情较严重,已危及档案安全,本校摸不清虚实或估计依靠自身力量不能处置的;重大险情:若校内险情致档案严重受损且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三、抢险目标和任务 排除灾情、险情,消除灾情、险情对学校藏档案、资料及设施设备的威胁,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四、抢险原则和顺序

(一)原则:先抢救珍贵档案,再抢救一般档案,最后抢救资料和设施设备。 (二)顺序:1、文书档案;2、会计档案;3、声像电子档案;4、资料5、设施设备。 五、抢险程序 (一)一般险情: 1、险情第一发现者迅速通知办公室主任和档案库房管理人员。 2、办公室主任和库房管理人员到现场查清险源后,能自己处理则处理,不能处理则立即报告学校档案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3、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报后立即到现场确认险情,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4、查明原因,堵塞漏洞,做好善后工作。 (二)较大险情 1、险情第一发现者在确认险情较重、自己不能处置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灾情,请示处置办法;得到报警指示后,迅速拉响电铃向校内职工报警(报警标志为电铃长鸣);若需向外界呼救,则迅速拨打119或110火警、匪警电话或其它与抢险救灾有关的外界联系电话,告知险情,请求抢险。之后立即打开通往险区的大门,为消防车或其它抢险车辆的靠近做好准备。 2、接到报告或听到警铃后,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应迅速组织抢险工作组成员实施抢险。校内成员自电铃拉响起2分钟内赶到现场,校外成员自接到通讯组的抢险通知起1 5分钟内必须到位。 3、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位后,立即按分工各就各位,投入抢险。外界专业抢险队伍赶到后,校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及时介绍情况,组织人员协助抢险。 4、相关人员要做好报案、施救、灾情等记录。 (三)重大险情 若发生危害档案、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灾害事故,则通讯组成员立即拨打120救护车,指挥组立即派人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余工作组成员参照上述较大险情的抢险步骤进行抢险。若险情危及到供水、供电、通信、下水管线等而自身不能处理时,则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予以抢险。 六、善后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正版)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深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深基坑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基坑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深基坑的概念及特点二、深基坑工程事故类型处理措施 三、以某项目为例如何进行土方开挖阶段事故预防 四、深基坑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五、深基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六、未来基坑支护的发展 一、深基坑的概念及特点 ●1、深基坑的概念 ●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成地下室三层以上 (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工程勘察、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控制、基坑监测、土方挖填等内容 由于岩王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城性,所以各地对于深基坑的定义也有所差别。 如上海、广东、山东、江西、南京规定5m以上为深基坑。 宁波、厦门、苏州规定4m以上为深基坑。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也有一些专家的建议,可采用稳定系数Ns来判定,但不常用: N=r·H/C H ●其中: (kN/m3); 开挖深度(m),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kPa)。对于27的基坑为深基坑 2、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1)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黄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因此,深基坑开挖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外地的经验。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或称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方面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深基坑塌方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 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4月

深基坑塌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预防或减少潜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给项目带来损失,使项目在面对重大突发事故危险时,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重特大事故的紧急情况,能迅速反应、快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理,正确救护,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消除事故影响,确保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针对基坑坍塌编制本事故应急预案。 1.2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工程深基坑施工可能出现的坍塌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援。 项目必须结合实际和工程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演练,熟悉、掌握预案要求和相关措施,并根据现场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容。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国建筑法》 3、《中华人民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 号)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8、《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 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GB/T28001-2001; 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JGJ120-2012:

12、基坑工程支撑技术规程DB11/940-2012: 13、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QGD-006-2005 14、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 1.4工程概况 我部承建的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污水处理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一座,管道工程12公里。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容等因素。 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深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有: (1)在基坑开挖和基坑中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遵守深基坑施工操作规程。 (2)基坑开挖及施工的《专项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未经过专家评审,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性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3)在施工前未邀集设计、施工、监理、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监测等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周边环境等造成破坏并形成重大后果。 (4)地下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出入较大,造成涌水、流沙等危害,导致基坑壁强度降低,发生坍塌现象。 (5)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既定方案施工,基坑支护的材料数量、质量、方式等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6)在施工过程中监控不力,没有地址水文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未对原安全防护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深基坑坍塌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 (1)基坑,大型土方开挖施工中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造成的人员伤害。 (2)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中或在使用过程中边坡可能产生坍塌,失稳及人员高处坠落,基坑支护施工及土方施工时机械作业造成的人员伤害等。 (3)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精选文档

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档案管理安全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 档案的安全保管及险情处置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迅速消除突发灾害事件对重要档案造成的损害,提高对各种险情的应急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以达到快速有效救援,减少损失,根据《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档案室实际,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档案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档案抢险救灾工作队。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8888 副组长:888888 成员:8888888 抢险救灾工作队:办公室工作人员、总值班人员、消防值班人员 (二)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与会议精神,部署检查落实档案保存安全事宜;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三、档案安全救灾应急预案的目标 (一)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最有效行动消除对档案、资料的威胁。 (二)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四、应急灾害的种类 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引起,如地震、雷电、洪水等;人为灾害是指来自于人类的失误,如漏雨、跑水、起火(包括蓄意纵火、爆炸、战争等)。 五、抢险救灾的重点 (一)重点监控区:档案室。 六、备灾工作 (一)建立灾情预警联络系统:安全责任人负责与公安消防、水文、气象、地震、人防等部门联系,建立有关突发性重大事件报告制度。档案室列入我院重点安全管理部门,及时沟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灾情预警工作。 (二)完善抢险救灾的日常训练工作:所有人员均应熟悉自己的抢险岗位、职责、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抢救迅速。 (三)办公室要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

某隧道明挖深基坑突发事故应急预案secret

新建铁路XX至XX货运专线 XX隧道 明挖深基坑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XXX 审核: XXX 审批: XXX XXXXXXXXXXX 二零零九年一月

一、工程概述 XX至XX铁路货运专线XX标段XX隧道,为双线长大隧道,起讫里程DK109+410~DK118+600,全长9.19Km。其中暗洞长4685米,起讫里程为DK109+415- DK114+100;明挖段长4500米,DK114+100~DK114+590段共计490米为拱形结构,DK114+590~DK117+680段共计3090米为矩形结构,DK117+680~DK118+600共计920米为U型结构。该隧道途经XX市XX镇,穿越低山丘陵区及滨海堆积平原区,是本标段及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所经地区地质复杂,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地下水丰富;结构形式及支护形式复杂多样。 隧道明挖段地貌滨海堆积平原区。DK114+100~DK114+800段隧道主体结构主要位于冲洪积粉质黏土层及页岩全、强风化层,裂隙水发育地下水丰富;DK114+800~DK116+900段上部覆盖层主要为淤泥、粘土、砂层,工程性质差,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砂岩、泥质砂岩、含砾砂岩、沙砾岩,页岩;DK116+900~DK118+600段结构主要位于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中,且结构底板下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层。明挖段总长4500米,设计基坑开挖宽度10.7m~12.9m,开挖深度为6~22.8m;基坑从上到下设3~5道Φ609钢管支撑,支撑水平间距3.75m、竖向间距4.5m左右。围护结构顶端设置钢筋砼冠梁,冠梁施工安排在围护结构连续墙施工完成后分段组织施工。 二、编制目的、适用范围。 为使明挖段深基坑作业规范化施工,有效地预防基坑开过程中发生涌水、涌砂、坍塌等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保障施工现场的正常施工,特编制本明挖段深基坑开挖施工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隧道明挖段可能发生的深基坑开挖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性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范文最新推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条应急预案必须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本文来源:文秘114 http://***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情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具体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所 1 / 3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

天津临港经济区渤海五十六路(海河南道-辽河东道)、渤海 十七路(黄河道-淮海道)、珠江二街道路排水桥涵工程 深基坑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主要参建单位 (2) 1.2工程主要内容 (2) 1.2.1 概况 (2) 1.2.2 .基坑周边环境、地下水位与地质概况 (4) 1.2.3深基坑施工方案及支护方案 (4) 第二章编制应急预案目的和依据 (10) 2.1编制应急预案目的 (10) 2.2编制依据 (11) 第三章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11) 3.1危险源分析: (11) 3.2 预防、应急措施 (12) 3.2.1基坑坍塌滑坡预防及应急预案 (12) 3.2.2支护桩侧向位移预防及应急预案 (13) 3.2.3基坑坑底隆起预防及应急预案 (14) 3.2.4 涌砂涌水预防及应急预案 (14) 3.2.5高空坠落预防及应急预案 (15) 3.2.6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16) 3.2.7 人员伤亡事故 (17) 3.2.8 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19) 3.2.9 自然灾害 (20) 3.2.10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21) 第四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 (22)

4.1项目应急组织机构 (22) 4.2应急预案机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23) 4.3 现场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措施 (24) 4.4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2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主要参建单位 1.2工程主要内容 1.2.1 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珠江二街道路全长约为3.75km,起点接嘉陵江道,终点至黄浦江道。路面宽度为25m,含4.5m(临时土路肩)、16m(机动车道)和 4.5m(临时土路肩)。拟建雨水管道位于道路设计中心线处,管径2.4m。此次涉及的深基坑区域范围为:道路里程K0+510--K2+780 区域。

深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南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 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南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一期工程 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编号:【隧-南东交-008】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审批:年月日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目录 1 指导思想 ------------------------------------------------------------------------------ 2 2 演练目的 ------------------------------------------------------------------------------ 2 3 演练的内容 --------------------------------------------------------------------------- 2 4 演练时间 ------------------------------------------------------------------------------ 2 5 演练器材 ------------------------------------------------------------------------------ 2 6 演练顺序 ------------------------------------------------------------------------------ 2 7 演练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 --------------------------------------------------------- 2 8 演练步骤 ------------------------------------------------------------------------------ 7 9 注意事项 ---------------------------------------------------------------------------- 14 10 演练评估--------------------------------------------------------------------------- 14

档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档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导读: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下面是关于档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迅速消除档案突发灾害事件,确保总监办档案资源安全,根据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总监办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档案为主、应急联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中所指灾害为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故。自然灾害包括:水灾、地震等。突发性事故包括:火灾、档案丢失、档案被盗、档案泄密、档案电脑系统崩溃。上述灾害如对管理处档案造成威胁,出现险情,应及时组织抢救。 三、组织领导 总监办成立档案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工作队,领导小组挂靠办公室,负责部署、检查档案安全工作;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工作队,调配应急资源,按程序实施应急抢险。 组长: 抢险救灾工作队:综合部人员、试验室人员、值班人员。 四、工作目标

(一)采取最有效措施消除对档案资料的安全威胁。 (二)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五、工作重点 (一)重点区域:1、档案库房;2、综合部;3、试验室办公室。 (二)抢救顺序:1、文书档案(先永久,后定期);2、会计档案;3、技术档案;4、声像档案;5、电子文件档案;6、实物档案; 7、档案目录和检索工具。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 (二)健全与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的联动机制。当灾害发生时,能够协助专业部门开展自救互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三)抢险救灾小组成员应熟悉抢险岗位、职责及救灾设备存放位置、使用方法。 (四)要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消防器材应每年更换一次,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五)档案存放区域均应配备两套钥匙,一套由档案员使用,另一套由办公室主任保管以备急用。 (六)每半年安排专业人员对档案室各类仪器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转。

基坑事故应急预案

安徽颍上瑞杰·御景三期1#、2#楼工程 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 事故应急预案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五月

施工方案审批表

目录 第一章编制目标 (4) 一、编制依据 (4) 二、编制目标 (4) 三、总则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5) 一、工程建设概况 (5) 二、工程设计概况 (5) 第三章应急组织机构 (6)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 (6) 二、应急救援装备 (7) 第四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 一、应急措施 (8) 二、应急救援方案 (9) 第五章条件保障 (15)

第一章编制目标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报告》(JGJ59-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施工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5、颍上瑞杰御景三期1#、2#楼及地下室工程施工图纸 6、颍上瑞杰御景三期1#、2#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0、安徽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编制目标 根据工地的生产实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六十八条和第六十九条的要求,为了做好本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抢险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应急救援方案。 三、总则 1、公司及工地现场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各级政府的有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共分三级,即:公司、分公司及项目部。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 - 韩城太史大街、黄河大街人防工程 深 基 坑 施 工 安 全 事 故 应 及 预 案 陕西鑫悦建筑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主要参建单位 (2) 1.2工程主要内容 (2) 1.2.1 概况 (2) 1.2.2 .基坑周边环境、地下水位 (2) 1.2.3地质情况 (3) 第二章编制应急预案目的和依据 (4) 2.1编制应急预案目的 (4) 2.2编制依据 (4) 第三章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5) 3.1危险源分析: (5) 3.2 预防、应急措施 (6) 3.2.1基坑坍塌滑坡预防及应急预案 (6) 3.2.2支护桩及基坑位移预防及应急预案 (6) 3.2.3基坑坑底隆起预防及应急预案 (8) 3.2.4 涌砂涌水预防及应急预案 (8) 3.2.5高空坠落预防及应急预案 (9) 3.2.6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10) 3.2.7 人员伤亡事故 (11) 3.2.8 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12) 3.2.9 自然灾害 (13) 3.2.10 基坑汛期管理 (13) 3.2.11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15) 第四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 (17) 4.1项目应急组织机构 (17) 4.2应急预案机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17) 4.3 现场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措施 (18) 4.4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主要参建单位 1.2工程主要内容 1.2.1 概况 拟建工程由韩城龙门国际商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场地位于韩城市黄河大街与太史大街交汇处。黄河大街北起乔南路以北、南过太史大街以南约10米;太史大街西起黄河大街以西约30米、东至韩塬路西,呈倒“L”型。工程南北向总长638米,东西总长336米,宽度在20米左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含出入口及通风竖井)。拟建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丙类,主要为路下(人防、商铺)一层地下商铺,建筑平面布置基本上是中间为地下人行过街通道,两侧为对称式商铺。共设19个出入口。工程覆土1.8米,主题结构净高4.5米,设备吊顶层1.0米,底板顶面距地面7.5米。基础采用挤米灰土桩,桩顶距地面8.65米,灰土垫层厚度0.5米,因此基坑深度应按灰土垫层底考虑8.65米 1.2.2 .基坑周边环境 场地北侧、南侧均为商铺。场地西侧、东侧均为道路。 1.2.3地下水位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深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土方坍塌倒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基坑边坡堆料小于安全距离或堆料荷载过大、基坑或隧道开挖放坡不合适、排水不当、基坑或隧道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不及时等。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在总预案的基础上设置隧道坍塌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下设应急物资设备组、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和突击队,各职责和总预案中的职责相同。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控制 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及时监测基坑及隧道维护支撑结构有无水平位移及变形情况,若有变化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于明显标志,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2 预警行动 (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道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

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一)编制目的 以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提高应对各种险情的应急救援能力,达到快速有效救援,减少损失,确保档案资源安全为目的。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 档案优先原则。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当面临其他财产损失和档案安全的选择时,要把保障档案的安全作为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档案的影响。 2. 预防为主原则。把灾害预防作为档案安全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完善防范手段,建立安全预报机制,提高对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的紧急处置能力。 3. 以人为本原则。档案室内应保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各类安全器材、安全设施要保持良好状态,发生灾情时,要组织好档案工作人员的疏散。 4 ?分级管理原则。在省局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 的原 则,局本部发生的灾害由局本部负责组织处置,分支局的档案由各分支局负

责。 5 .快速处置原则。提高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正确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灾害对档案资料造成的损失。 (四)适用范围凡在本系统内因人为、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因素等原因造成影响档案安全,经研究决定,成立我局档案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1. 档案管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分管局长 副组长:办公室负责人、科技处负责人 成员:办公室、法综处、科技处、人事处、计财处、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2. 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档案库房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时,具体组织事故处理,救灾管理和协调工作,及时统计受灾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向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做好情况汇报。 二、处置程序 (一)预案启动 1.发生重大档案管理突发事件,由办公室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并报档案管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或由局党组决定启动本预案。 2.请示启动本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概况、启动建议、参与处置的局机关部门名单。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公司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案,按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组织—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总经理 2、副主任:副总经理二人 成员:各部门经理、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 主要职责:(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批准人:审核人:拟制人: 日期:日期:日期

(2)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3、安全管理委员会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将现场人员 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部门安全员(部门经理)--公司后勤安全主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3)安排现场保护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对事故现场拍照,(4)安排就医陪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就医,陪同人员与司机(或夜班值班司机)一起带伤者就医,或陪同伤者与到现场救治的120车到医院救治。 (5)事故调查处理 按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执行。 (6)巡视督查 必要时安排保安员牵头,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管理秩序,保证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三、预警预防机制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四、平时应急方案 (一)加强对各部门员工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

深基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韩城太史大街、黄河大街人防工程 深 基 坑 施 工 安 全 事 故 应 及 预 案 陕西鑫悦建筑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主要参建单位 (2) 1.2工程主要内容 (2) 1.2.1 概况 (2) 1.2.2 .基坑周边环境、地下水位 (2) 1.2.3地质情况 (4) 第二章编制应急预案目的和依据 (5) 2.1编制应急预案目的 (5) 2.2编制依据 (5) 第三章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6) 3.1危险源分析: (6) 3.2 预防、应急措施 (6) 3.2.1基坑坍塌滑坡预防及应急预案 (6) 3.2.2支护桩及基坑位移预防及应急预案 (7) 3.2.3基坑坑底隆起预防及应急预案 (8) 3.2.4 涌砂涌水预防及应急预案 (9) 3.2.5高空坠落预防及应急预案 (9) 3.2.6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10) 3.2.7 人员伤亡事故 (11) 3.2.8 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12) 3.2.9 自然灾害 (13) 3.2.10 基坑汛期管理 (13) 3.2.11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15) 第四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 (16) 4.1项目应急组织机构 (16) 4.2应急预案机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16) 4.3 现场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措施 (17) 4.4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主要参建单位 1.2工程主要内容 1.2.1 概况 拟建工程由韩城龙门国际商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场地位于韩城市黄河大街与太史大街交汇处。黄河大街北起乔南路以北、南过太史大街以南约10米;太史大街西起黄河大街以西约30米、东至韩塬路西,呈倒“L”型。工程南北向总长638米,东西总长336米,宽度在20米左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含出入口及通风竖井)。拟建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丙类,主要为路下(人防、商铺)一层地下商铺,建筑平面布置基本上是中间为地下人行过街通道,两侧为对称式商铺。共设19个出入口。工程覆土1.8米,主题结构净高4.5米,设备吊顶层1.0米,底板顶面距地面7.5米。基础采用挤米灰土桩,桩顶距地面8.65米,灰土垫层厚度0.5米,因此基坑深度应按灰土垫层底考虑8.65米 1.2.2 .基坑周边环境 场地北侧、南侧均为商铺。场地西侧、东侧均为道路。 1.2.3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在部分勘探点见到地下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藏为

基坑坍塌应急预案

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针对基坑坍塌能迅速反应、快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理,正确救护,编制本事故应急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项目范围内深基坑施工工程可能出现的坍塌事故情况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组织有关人员演练,熟悉、掌握预案要求和相关措施。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速” 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XX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XX任组长,项目总工XX安全部经理XX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综合办、工程部、物资部、安全部、商务部、财务部、技术部等部门成员组成,担负相应应急职责。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风险的监控和应急准备、响应、救援、恢复、演练工作。对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实施应急救援。 3.2.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全面部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快速有效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抢险救灾,救治伤员。并对应急行动中发生的不协调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二)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对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人员,及时指挥、组织疏散工作。 (三)密切注视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做好信息处理,同时协调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四)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安全部。 3.2.2组长的主要职责 (一)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全面指挥、开展应急救援。 (二)负责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根据事故灾害与发展情况,决定停止初始扑救,紧急撤离等措施,依据事态扩展状况,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3.2.3副组长的主要职责 (一)协助组长,具体负责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向应急小组组长提出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救援对策和建议。 (二)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迅速有效的组织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影响。 (三)负责与项目外部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与沟通,协调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故影响区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3.2.4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 安全部:负责事故报告工作;执行、传达应急救援命令,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