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各院系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0.97 KB
- 文档页数:12
哈尔滨工程大学试卷(2003)考试科目:通信原理一、填空(本题20分)1、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8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为3000B,则该系统的信息速率为。
2、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是、、。
3、为提高发送信号功率效率,通常采用直接法从数字信号中提取位同步,其基本方法有,和锁相提取法。
4、在模拟调制系统中,门限效应是指解调器门限值时,急剧恶化的现象。
能产生门限效应的调制方式有,。
5、在数字通信中,可以通过观察眼图来定性地了解噪声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30/32路PCM时分复用系统的基群速率为,每帧bit。
7、在增量调制系统中,当模拟信号斜率陡变时,阶梯电压波形有可能跟不上信号的变化,形成很大失真的阶梯电压波形,这样的失真称为。
8、载波同步包括插入导频法和,对DSB信号若采用插入导频法提取载波,则插入的导频与调制端载波的是关系。
9、调制信道可以分为和。
π”现象,可以对基10、为了防止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在相干解调时出现“倒带数字信号先进行,然后作BPSK调制。
二、(本题10分)Hω如下设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组成总特性()图,问:(1)若要以2/T S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该系统是否存在码间干扰,判断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若要以1/T S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该系统是否存在码间干扰?S S()H ω三、(本题20分)某数据代码为1 0 1 1 0 0 0 0 1 1 1 0,(1)画出相应的单极性归零码,差分码,HDB 3码波形;(2)画出对应的2PSK 信号,2DPSK 信号波形(自行规定参考相位)。
四、(本题15分)已知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限制在0~4000Hz ,其双边带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cos m c S t m t t ω=,接收端采用相干解调,(1)画出接收端解调的原理框图;(2)当接收端的输入信噪比为20dB 时,计算解调的输出信噪比。
五、(本题15分)采用移频键控方式在有效带宽为2400Hz 的传输信道上传送二进制数字信息,已知2FSK 信号的两个载频f 1=980Hz,f 2=1580 Hz ,码元速率R B =300B ,传输信道输出端的信噪比为6dB,试求:(1)2FSK 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2)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时系统的误码率; (3)采用同步检测法解调时系统的误码率;六、(本题15分)在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中,对模拟话音信号()m t 进行13折线A 律编码,已知编码器的输入信号范围为5V ±,输入抽样脉冲幅度为 3.984V -,最小量化间隔为1个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体育工作部东亚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体军部,思政部,MBA学院,国际学院,政府管制研究院,东方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嘉兴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医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城建学院人文学院信息科技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家扬书院(港澳台办、国际教育学院)...基础部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上虞分院,元培学院(独立学院),美术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社科部,外国语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温州大学·体育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瓯江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城市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国泰安创业学院,基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公共体育部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经管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幼师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传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化学院,地理环境学院,工学院、职教学院国际学院,中非商学院行知学院(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眼视光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体育部,仁济学院(独立学院)丽水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生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商学院,民族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数理与信息学院,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海洋体育发展中心,教师教育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海洋学院创新应用研究院,浙江海洋学院东海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法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标准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量新学院、体育军事部、成人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教学部)和1个独立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沈钧儒法学院,政治与社会学院,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护理、健康管理、基础医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杭州国际动漫学院),经亨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基础部,公共艺术教育部,钱江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艺术教育研究院),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实验室台州学院人文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药化工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思政部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公共体育部,实验教学管理部,附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卓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浙江保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和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理学院、中德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社会科学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国际商学院,西方语言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体育部、艺术部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哈工大校友及哈工大介绍政界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兆国政治局委员王勇国资委主任万钢科技部部长卢展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姜大明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子,山东省省长叶选平叶剑英元帅长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志军江苏省委书记栗战书贵州省委书记张春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蒋耀平商务部副部长冯健身甘肃省副省长宋恩华河北省副省长杨永茂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贾连朝河南省副省长齐骥建设部副部长王东华黑龙江省副省长刘琦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沈根荣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黄清渠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刘亦铭台盟中央副主席李昌原中纪委书记陈焕友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忠德原文化部部长兼中宣副部长刘文甲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洪普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李春城成都市委书记任显文中纪委信访室处长孙怀山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孙峰广州政协副主席阎海旺原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孙运璿台湾行政前院院长,台湾经济腾飞之父李钟玉朝鲜政务院前总理奥尔默特以色列前总理宋梓韩国前副总理宋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中国国家科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铁农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邹家华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科技胡世祥载人航天实际总负责人刘竹生神州飞船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尚志神州六号总指挥张柏楠神州六号总设计师孙家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栾恩杰探月工程总指挥李静海中科院副院长李明树中科院软件所所长高文中科院计算所原所长朱芝松上海航天局副局长军界李继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委员胡世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元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胡永柱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吴年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谋长赵树义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戚庆伦二炮副总参谋长董庆福第二炮兵副参谋长刘庆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高校王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欧进萍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王晓锋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方滨兴北京邮电大学校长王祖温大连海事大学校长李培元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崔锐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姚郁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王琳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张英杰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张毅刚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爱林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孙伟民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顾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民嘉原台湾工学院校长罗云平原台湾成功大学校长黄文虎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杨士勤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管惟炎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物华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范绪箕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万钢原同济大学校长赵鹏大原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傅恒志原西北工业大学校长黄树槐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陆钟武原东北大学校长郝水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吴中福原重庆大学校长翁祖泽原湖南大学校长姜奎华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武哲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企业界马兴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许达哲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孙勤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吕华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凌文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苏树林中石化总经理、党组书记牛锡明交通银行行长罗熹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庞秀生中国建设银行CFO竺延风原一汽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耿昭杰原一汽集团总经理、董事长曲大庄国家核电副总经理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徐民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副总经理徐民筑张懿宸中信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熊焰北京产权交易所所长修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孔庆平中建总公司副总经理胡慧中建总公司CFO张思民深圳市总商会会长,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峰东芝(中国)研究开发中心首席研究员、研究部部长安玉杰大连泛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举泛华集团总裁、党委书记冯涛上海联创风险投资公司总裁张剑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学院院长胡亮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高文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明树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李晓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程旭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1、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校友饶芳权2、上海交通大学第三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陈善本教授3、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校友蔡伟民教授4、上海交大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校友刘正兴5、“汉芯一号”系统结构的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校友付宇卓博士6、上海交大热处理和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校友蔡珣7、上海交大自动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校友赵辉8、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兆华(1914—)9、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校友罗永浩10、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校友翁一武博士11、当年全国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曹珍富曹珍富教授简介12、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校友徐洲13、上海交大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饶柱石校友14、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赵言正校友15、连夺中国机器人竞赛冠军--校友陈卫东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陈卫东博士16、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研究室主任陆鑫达校友17、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校友刘兴钊教授18、1999年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交大王跃林校友19。
序号考生号姓名拟录取专业总分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录取类别(非定向、定向、委托、自筹)44 1.02172E+14智豪机械设计及理论618.33342276.33非定向82 1.02172E+14马皎皎设计学619.5345274.5非定向9 1.02172E+14姜晓利机械电子工程623.5350273.5非定向43 1.02172E+14桂贯伦机械设计及理论623.33350273.33非定向54 1.02172E+14赵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27.67360267.67非定向3 1.02172E+14徐金随机械电子工程648.33384264.33非定向8 1.02172E+14陈志明机械电子工程627.17363264.17非定向51 1.02172E+14曹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45.83385260.83非定向17 1.02172E+14刘旭东机械电子工程610.5352258.5非定向1 1.02172E+14刘磊机械电子工程662.5404258.5非定向18 1.02172E+14杨柳机械电子工程609.5352257.5非定向20 1.02172E+14戴劲机械电子工程605.17348257.17非定向84 1.02172E+14原梦设计学595339256非定向2 1.02172E+14李维天机械电子工程653397256非定向69 1.02172E+14孙壮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5.83320255.83非定向65 1.02172E+14张大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85.83330255.83非定向6 1.02172E+14杨文成机械电子工程632.83377255.83非定向16 1.02172E+14赵飞机械电子工程611.33357254.33非定向42 1.02172E+14潘方冬机械设计及理论648.33394254.33非定向23 1.02172E+14朱海涛机械电子工程598344254非定向86 1.02172E+14彭楠设计学579326253非定向62 1.02172E+14谢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93340253非定向83 1.02172E+14赵婷婷设计学604.5353251.5非定向59 1.02172E+14隋智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06.17355251.17非定向10 1.02172E+14黄全机械电子工程622.67372250.67非定向68 1.02172E+14董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7.33327250.33非定向31 1.02172E+14吴旷机械电子工程583.33333250.33非定向29 1.02172E+14高昕机械电子工程584334250非定向33 1.02172E+14王云鹏机械电子工程579.5330249.5非定向5 1.02172E+14马林春机械电子工程634385249非定向15 1.02172E+14孙远航机械电子工程612364248非定向47 1.02172E+14张天目机械设计及理论574.67327247.67非定向32 1.02172E+14禹龙机械电子工程583.17336247.17非定向4 1.02172E+14杨恒机械电子工程640393247非定向87 1.02172E+14李想设计学575.5329246.5非定向27 1.02172E+14董一龙机械电子工程586.5340246.5非定向85 1.02172E+14徐新坤设计学589.5343246.5非定向19 1.02172E+14匡振骠机械电子工程608.17362246.17非定向21 1.02172E+14许怡贤机械电子工程604.17359245.17非定向76 1.02172E+14赵华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63.83319244.83非定向36 1.02172E+14王正铎机械电子工程576.67332244.67非定向12 1.02172E+14李松羽机械电子工程619.5375244.5非定向71 1.02172E+14张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3.17329244.17非定向56 1.02172E+14徐志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17.17373244.17非定向28 1.02172E+14于海军机械电子工程585341244非定向60 1.02172E+14吕晓晓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97.33354243.33非定向25 1.02172E+14张忠强机械电子工程594.17351243.17非定向24 1.02172E+14李永涛机械电子工程595.83353242.83非定向46 1.02172E+14商文秀机械设计及理论582340242非定向22 1.02172E+14王文杰机械电子工程603.83362241.83非定向30 1.02172E+14郭炳岐机械电子工程583.5342241.5非定向13 1.02172E+14张建楠机械电子工程619378241非定向53 1.02172E+14王鹏鹏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36395241非定向52 1.02172E+14韩浩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38397241非定向67 1.02172E+14徐燕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8.17338240.17非定向72 1.02172E+14李敏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2332240非定向26 1.02172E+14孙志起机械电子工程590.5353237.5非定向48 1.02172E+14鲁冠博机械设计及理论562.17325237.17非定向7 1.02172E+14张宝玉机械电子工程630.17394236.17非定向78 1.02172E+14张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57.67322235.67非定向74 1.02172E+14李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67.5332235.5非定向63 1.02172E+14付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92.33358234.33非定向35 1.02172E+14李新峰机械电子工程578.17344234.17非定向77 1.02172E+14王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63.83330233.83非定向34 1.02172E+14王丽霞机械电子工程578.83345233.83非定向14 1.02172E+14孙立波机械电子工程612.67379233.67非定向70 1.02172E+14车啸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5342233非定向80 1.02172E+14庞公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50.83318232.83非定向66 1.02172E+14周坤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79.33348231.33非定向45 1.02172E+14谢伟博机械设计及理论603.17372231.17非定向11 1.02172E+14狄成宝机械电子工程622.17391231.17非定向39 1.02172E+14温纯机械电子工程558327231非定向49 1.02172E+14吴念机械设计及理论558.58328230.58非定向79 1.02172E+14刘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57.5327230.5非定向50 1.02172E+14李正辉机械设计及理论549.5320229.5非定向64 1.02172E+14沈余飞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89360229非定向58 1.02172E+14郭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10381229非定向38 1.02172E+14张羽机械电子工程561.17333228.17非定向37 1.02172E+14王锡东机械电子工程565.67338227.67非定向55 1.02172E+14林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26.67399227.67非定向61 1.02172E+14张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96.5369227.5非定向57 1.02172E+14王光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614.17389225.17非定向40 1.02172E+14黄守刚机械电子工程555.83333222.83非定向75 1.02172E+14白晓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65344221非定向81 1.02172E+14张雪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45.75325220.75非定向41 1.02172E+14唐小强机械电子工程545.25327218.25非定向73 1.02172E+14郭华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69.75353216.75非定向351.075复试小组组长姓名保留资格年限(不保留资格者填否)是否国防生奖学金等级备注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二等 薛开否否一等 薛开否否一等 。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介绍目录船舶与海洋工程 (1)力学 (18)控制科学与工程 (2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 5信息与通信工程 (47)管理科学与工程………………………5 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部编2001年11月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一、概况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1989年设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三个二级学科,他们均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国内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学科建设主体任务分别由学校的船舶工程学院、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承担。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学校有关部门和和博士后所在学科及学院共同建设与管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十分宽广。
涉及各类舰船的设计与制造、船舶CAD/CAM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船舶操纵性、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预报、船舶动力装置总体性能、动力装置轴系振动、主动隔振、热能机械气动热力学、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海洋声学、水下声信道、声纳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水下目标探测与成像、水声定位导航、水下结构振动及减振降噪技术等。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最重要基地之一,具有博士后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优越环境。
流动站共有教授57名、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1名、博士后合作导师20名、副教授75名。
在硬件设施方面,流动站具有供博士后进行科学研究具备当代国内与世界先进水平实验环境。
包括:水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水声信息处理中心、声呐系统环境实验室、水声信道模拟实验室、重力低噪声水洞实验室等)、船模试验水池、水平循环水槽实验室、结构平台实验室、船舶振动与噪声实验室、柴燃联合动力实验装置、柴油机主动控制实验装置、柴油机电控实验装置、闭式循环柴油机实验装置及先进的大型软件,如:SAS、ANSYS、Pro/E、CFX、SYSNOISE等。
理科生必看:盘点14所最好的军工院校,附重点学科和专业介绍中国的军工大学最好的应该算是前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直属七所院校(国防七校),后08年国家部委编制调整,将国防科工委撤销,七所院校归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
七所院校自建国以来先后被国家定格为国防院校,科研主攻国家国防尖端项目,但其他一切与其它高校无异,故这七所高校又被称为“不穿军装的军事院校”,下面,就各校情况做下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前国家航天部直属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九校联盟”(简称C9)之一。
主要负责卫星,导弹,火箭,飞船等航天科研项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国家航空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985工程”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导弹,战机等航空科研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前国家兵器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985工程”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爆破,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等陆军科研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前国家航空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985工程”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战机等航空科研项目。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国家船舶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海军装备,船舶制造等科研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前国家兵器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大学之一,主要负责火炮,装甲等陆军科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之一,主要负责战机,直升机等空军科研。
一、还有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体系,现在被划分为: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哈尔滨工程大学3、南京理工大学4、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5、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6、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
二、此外部分专业划分入了1、西北工业大学2、空军工程大学3、海军工程大学4、解放军理工大学三、以及原兵器工业部下属的1、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2、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3、太原机械学院(中北大学)4、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5、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6、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7、重庆工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以下是14所最好的军工院校盘点: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一、英国留学本硕连读(3+1+1)项目简介根据国内合作院校与国外大学签署的学分互认协议,双方院校互相承认对方的课程和学分,进行本科及硕士层次的3+1+1校际合作。
项目采取“3+1+1”的模式,即学习分为3个阶段:(国内3年大专+国外1年本科+国外1年硕士)1.第一阶段国内学习修英国学分:在国内完成大专阶段学习,学制3年获得国内大专文凭,课程学分由英国合作大学认可。
2.第二阶段攻读学士:赴英国合作大学攻读学士学位1年,成绩合格者由英国合作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3.第三阶段“多国留学”(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获得英国大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可向多国大学申请攻读硕士学位。
二、英国留学硕本连读3+1+1项目定位1.培养国内紧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铺设通向海外留学的便捷之路;3.节约海外留学昂贵的教育投资(国内三年费用共10万元人民币左右,国外一年费用10-15万人民币,五年的总费用只需30-40万人民币);4.实现出国留学前得语言过渡和英式教学模式的过渡。
三、参加英国留学硕本连读3+1+1项目有何优势?★科学教育:双语授课,为学生打下结实的外语基础;案例教学,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
★国际文凭:学生获得英国大学学士、硕士学位证书为国际所认可,也为中国教育部所认证。
★国内文凭:国内学习期间,学生可以业余攻读网教课程,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
★留学保障:本项目为学分互认项目,学生入学后即可获得英国合作大学有条件录取通知书。
★学费合理:学分互认3+1+1模式,国内学习三年,节约大量海外留学成本,留学期间英国大学每年会向中国学生提供一定名额的奖学金,奖学金幅度高达3~5万元人民币。
★严格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专业班主任三级管理,班主任随堂跟班制,生活老师24小时负责制。
★学习生活:各学校本部学习住宿。
★多国留学:学生在校学习三年,英语水平达到国外大学要求或取得专科学历,可以选择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大学留学。
哈工大机械自动化研究生研究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广泛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哈工大机械自动化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一、哈工大机械自动化研究方向概述哈工大机械自动化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人技术2.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3.机电系统设计与优化4.机器人视觉与感知5.机器人控制与人工智能6.机械电子工程7.生物机械与康复工程8.高性能驱动与传动技术二、具体研究方向介绍1.机器人技术哈工大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服务机器人:研究服务机器人的设计、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2)工业机器人:研究工业机器人的性能优化、可靠性提升、系统集成等技术。
(3)特种机器人:针对特殊环境(如水下、太空、核辐射等)设计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的机器人。
2.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该方向主要研究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优化、调度与控制,以及数字化工厂的构建与运行。
包括:(1)制造过程智能优化与调度(2)制造装备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3)数字化工厂建模与仿真3.机电系统设计与优化该方向主要研究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优化理论及工程应用。
包括:(1)机电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2)机电系统结构优化设计(3)机电系统集成设计方法4.机器人视觉与感知该方向研究视觉感知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包括:(1)图像处理与目标识别(2)三维重建与场景理解(3)视觉导航与定位5.机器人控制与人工智能该方向研究机器人控制理论、方法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包括:(1)自适应控制与滑模控制(2)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3)智能优化算法6.机械电子工程该方向研究机械电子系统的设计、控制、集成等技术。
包括:(1)嵌入式系统与微电子技术(2)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3)电子封装与系统集成7.生物机械与康复工程该方向研究生物机械系统的建模、仿真、控制及其在康复工程领域的应用。
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导师简介1.刘志远2003-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1. 先进控制方法与应用。
主要研究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约束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混合系统及智能系统的控制与决策方法及应用。
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先进汽车电子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安全系统的控制,车辆稳定性控制,导航系统和基于网络的汽车控制系统。
3. 机器人控制。
主要研究行走机器人和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控制,自动超声焊缝检测中的小型爬壁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2.姚郁现为国防863某主题专家组专家、总装备部精确制导专家组专家、载人航天领域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1、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2、先进制导与控制方法3、先进机电控制技术4、飞行器半实物仿真技术3.陈兴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国防科工委教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飞行器控制与仿真;智能机器人;计算机控制HIT-I型飞行仿真转台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OUT型闭式仿真转台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在进行863和民用航天重点项目空间激光数字通讯、半实物仿真及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项目。
4.伞冶哈工大航天学院仿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系统仿真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1.复杂大系统控制与仿真2.系统仿真理论研究与仿真技术应用3.飞行控制研究歼五便携式飞行模拟器,获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J5QM-1球型飞行模拟器,获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大型复杂系统分布式仿真研究,获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模拟飞行应用软件研究,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
学校是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
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来有重视科研工作的传统,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
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
“十一五”以来,学校坚持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炼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
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
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和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
2011年科技经费到款6.3亿多元,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
当前,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内涵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船舶工程学院简介:船舶工程学院,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时期创办的海军工程系船舶设计专业,自1953年建立以来,一直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方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未招生)4个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学院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设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国家级重点学科、智能水下机器人国防重点实验室、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在岗教职工13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6人。
实验教学中心:1、船舶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学院下属的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作为开放的实践教学基地,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和轮机工程专业大三以上学生,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设计,使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够真正接触、参与实际课题,从而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工作经验的科技工作者。
设计院根据多年的积累,建设了本科生毕业设计题库,目前共有完整的船型资料300余项,港口与码头工程资料近百项,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数量占船舶工程学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现有两台激光雕刻机和两台机械切割机,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并制订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
中心由20余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涉及船舶设计、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新能源开发、深海工程、水下机器人、水利水电和港口航道等专业,确保有想法的学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指导教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以大学生“启航杯”、“五四杯”、“船舶结构物及水利设计竞赛”等创新竞赛活动为主导,开展本科生的自主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活动、制作竞赛类活动、以普及科技知识和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非竞赛类活动等。
2007年,举办了首届新船型设计大赛,该比赛是我院“一院一品”特色活动开展的探索项目,2008年10月开展了首届“太平洋造船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竞赛,全校88人次参与了本次比赛。
2010年11月开展了“熔盛杯”第二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及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此次比赛吸引了8个院系近40组130余人次参与。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办学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于1971年成立。
它的前身是由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战术导弹部分组成的航天工程系,1978年正式招收四个专业的本科生,即导弹结构设计专业、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和导弹制导专业。
现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及“质量与可靠性工程”7个本科专业。
学院每年承担面向全校的4门公共基础课,其中“材料力学”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理论力学”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
“工程力学”每年24个班,1100名学生,“材料力学实验”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
近三年来,学院始终立足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承担了多项国防及地方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共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20余项,军品纵向横向课题,民品横向课题118项,其中一半以上为“三海一核”领域的科研项目。
支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
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2项;获省专利6项。
船舶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舰船轻量化/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轻量化/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师资技术力量雄厚,实验设备丰富。
团队带头人邹广平教授,目前任全国复合材料设计应用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有影响的学术兼职。
团队目前有荣誉教授及技术顾问2人、教授3人、博导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博士生硕士生15人,是一支团结合作、充满朝气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术研究团队。
目前致力于普及舰船轻量化概念,并在舰船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基础理论、应用服役条件下环境模拟、材料与结构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轻量化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轻量化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优化设计、舰船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设计及模拟等方向开展研究。
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国内外同行建立广泛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舰船轻量化的发展。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源于“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是学校“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成为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2个本科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具有“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其中,“轮机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防及省重点专业。
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1个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院科研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国舰船动力的技术改良和舰船动力教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3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20余部;年科研经费到款额突破7000万元。
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73计划”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等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动力学院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在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改良科研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学院获得建设经费超过3亿元,建成了一大批舰船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及减振降噪等研发和试验平台;购置了PDA、PIV、PLF、振动噪声测量分析仪、内燃机排放测量装置、燃烧分析仪等一批国际先进的测试分析仪器;购买了PRO/E、UG、STAR-CD、FULENT、ANSYS、ANSOFT、GSE、NASTRAN、TG-SUIT等一批专用设计、分析软件;从事舰船动力技术研究、试验、测试和分析的软、硬件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008年,在工信部动力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学院投资1.2亿元建设的3.5万平方米动力楼、动力试验楼群已交付使用,学院的科研、教学及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可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良条件。
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起源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舰船装置动力专业的“蒸汽动力装置实验室”、“内燃机动力装置实验室”和“传热学实验室”,首任负责人是曾留学德国的国内动力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当时352动力教授会主任张稼益教授,国内工程热物理领域知名学者孔祥谦教授是“哈军工”“传热学实验室”创始人。
1972年至1996年,增加了“内燃机陈列室”、“燃气轮机陈列室”、“燃气轮机结构与强度实验室”和“轮机工程实验室”等;2002年,热工基础实验改为热工流体实验,单独设课;2000年9月,成立“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包括“热工基础实验室”、“轮机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和“燃气轮机实验室”等在内的3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1个学生创新实验室和19个综合实验室。
2004年到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和“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机构调整和功能重组,初步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三大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兴趣激发平台、科学素质培养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2006年6月,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了国家“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验收;2007年,中心依托的轮机工程学科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别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专业行列;中心是黑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动化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是在原“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船舶电器自动化”、“武备自动化”和“导弹发射装置”四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7月由原自动控制系、航天工程系导弹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研究室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是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