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涵洞的设计要点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涵洞的设计要点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涵洞的设计要点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涵洞的设计要点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8, 8(6), 540-543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10.12677/hjas.2018.86082

Discussion on Design Essentials of

Culvert in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Yong Sun, Songze Wu

Nantong Yuyuan Surveying & Designing Co., Ltd., Nantong Jiangsu

Received: May 20th, 2018; accepted: Jun. 5th, 2018; published: Jun. 13th, 2018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ulvert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building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umbers, small scale,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s, and relatively simple design work.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types of tunnels, over-current capacities, and typ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Several aspects have analyzed culvert design in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Keywords

Types of Tunnels, Over-Current Capacities, Import-Export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涵洞的设计要点

孙勇,吴嵩泽

南通禹源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收稿日期:2018年5月20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5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13日

摘要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涵洞是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物,其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工作相对单一,本文从洞身型式、过流能力计算以及进出口型式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标准农田中的涵洞设计。

孙勇,吴嵩泽

关键词

洞身型式,过流能力,进出口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涵洞是道路下的过水建筑物,是农田基础设施之一,具有沟通灌排水系的作用,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和田间排水不受道路修筑的影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涵洞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小,结构型式也较为简单,但其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往往覆盖整个项目区。因此,涵洞设计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一个小小环节,但仍然不可忽视。通过对如东县近几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的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涵洞的设计。

2. 洞身型式的选择

渠(沟)系建筑物中,路下的输(排)水建筑物称为涵洞。涵洞由进口、洞身、出口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进口建筑物由进口翼墙、防冲铺砌构成;洞身则位于填土下方,是涵洞的主要过水部分;出口建筑物由出口翼墙、消能设施、防冲铺砌构成。

涵洞按其作用,一般分为输水涵洞和排水涵洞两大类。其中,输水涵洞位于渠道上,与上下游渠道连接,用于输送渠水,为渠道穿越道路(或另一条渠道)时的交叉建筑物,一般称为渠道过路涵。而排水涵洞则位于排水沟之上,与上下游排水沟连接,用于排泄洪水或涝水,为道路(或渠道)穿越排水沟时的交叉建筑物。

涵洞洞身结构型式主要有圆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等。洞身建筑材料一般有钢筋混凝土、浆砌石、波纹管等[1][2]。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涵洞一般规模较小,结构较为简单,多采用圆管涵,当涵洞上部填土高度不足时,宜采用盖板涵。若涵洞流量及洞径较大,一般采用箱涵。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一般采用市场定型产品,标准直径有40 cm、60 cm、80 cm、100 cm、120 cm等。其优点是受力条件好,承载能力大,设计及施工都比较简单,可不进行结构设计,直接根据荷载条件,参照市场定型产品的性能指标,选用相应规格的涵管。双壁波纹管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柔性,能抵抗部分变形,施工简单,造价低,但由于波纹管寿命短,老化后呈脆性,负荷能力大大降低,一般只用于小规格涵洞。因此,管径60 cm以下的涵洞可采用双壁波纹管,管径60 cm以上的涵洞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圆管管径超过120 cm时安装难度较大,一般采用箱涵。

涵洞洞身长度则由上部路或渠的宽度并结合今后发展需要综合确定。

3. 涵洞过流能力的计算

在计算涵洞过流能力前,应先判定涵洞的流态,然后选取对应的流量计算公式。涵洞流态根据进口水深、出口水深与洞高的关系,可分为无压力流、半压力流、非淹没压力流和淹没压力流4种[1]。如东地区渠道一般采用宽浅式的弧底梯形渠,渠深大多不超过1 m,考虑洞顶填土高度,渠道输水涵洞采用

孙勇,吴嵩泽

竖井与上下游衔接,涵洞洞身在水面以下,为淹没压力流涵洞。而排水涵洞洞底高程同排水沟底高程,洞身亦埋于水下,也属于淹没压力流涵洞。因此,如东地区的涵洞流态一般均为淹没压力流,本文重点讨论淹没压力流涵洞的过流能力计算。

淹没压力流涵洞流量计算公式[3] [4]为:

3Q m = [公式

1]

3m = [公式2]

式中:Q ——涵洞设计流量(m 3/s);

m 3——流量系数;

A ——洞身断面面积(m);

g ——重力加速度(m/s 2);

H 0——以洞底为标高包括行近流速水头在内的洞上水深;

i ——洞底坡降;

L ——涵洞长度(m);

h ——出口水深;

∑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总和;

C ——谢才系数(m 1/2/s);

R ——水力半径(m)。

输水涵洞取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作为涵洞的设计流量,以渠道加大流量进行校核。排水涵洞的设计流量根据当地排涝模数和所在排水沟的控制排涝面积确定。因此,涵洞的过流能力计算一般为已知设计流量、进出口水深,计算确定涵洞的洞径尺寸。

在淹没压力流涵洞的流量计算公式中,洞身断面A 及流量系数m 3都与涵洞的洞径尺寸有关,故涵洞的洞径尺寸无法直接求得,一般先拟定一个洞径,然后通过公式计算涵洞过水流量,如与设计流量相等,则拟定的洞径即为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可能第一次拟定的洞径即为所求洞径,需要多次修改拟定的洞径进行重复计算:若计算流量大于设计流量,则减小洞径;若计算流量小于设计流量,则增大洞径,重新计算直至流量计算结果与设计流量相等。

虽然《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对涵洞洞身段的纵坡提出了不小于渠道纵坡的要求,但如东地区地处平原,渠道纵坡为1:4000~1:5000,加上涵洞洞长一般较短,在实际设计时,进出口洞底高程相差极小,一般可不设置纵坡。

4. 进出口型式的选择

涵洞的进出口型式可分为竖井式、八字墙式、一字墙式和扭面式4种[1] [2]。

竖井式进出口是当涵洞底高程较渠道或排水沟的底高程落差较大时,为保证涵洞洞顶的填土高度,并能顺利控制水流进入洞内而设置的连接井。

八字墙式进出口由八字形斜降墙和底板组成,具有适应性强、水流条件平顺等特点。底板同时承担消能防冲的作用。

一字墙式进出口是在涵洞进出口的端部设置一道垂直于洞轴线的挡墙,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但水流条件不如八字墙式,局部水头损失大,且工程造价较高。涵洞采用一字墙式进出口时,其

孙勇,吴嵩泽

上下游连接段应采用素砼护砌或其他相应的防护措施。

扭面式进出口在洞口与排水沟之间设置的扭曲面墙,由首端的直立重力式断面渐变为末端与排水沟边坡系数一致的护坡式断面,具有局部水头损失小,水流条件最好等特点。扭曲面墙段的沟底应采用素砼等方式进行护砌。

从如东地区近年来建设的涵洞运行状况来看,涵洞损坏一种是洞身顶部填土高度不足,洞身负荷超过承载力极限,导致洞管损坏;另一种是发生在涵洞的进出口段,且多为一字墙式进出口,原因是一字墙式进出口一般采用重力式挡墙,为砌砖或砌石结构,当排水沟(或河道)口宽较大时,一字墙多采用底板高程逐渐抬高的方式节省造价,但沟坡填土压实度往往达不到要求,最终造成不均匀沉降导致挡墙断裂,底土流失后形成挡墙倒塌。

因此,对于渠道输水涵洞,特别是宽浅式设计的渠道应优先采用竖井式进出口以保证洞顶填土高度;对于口宽大于10 m的排水沟,或河道方向垂直于洞身轴线时,涵洞进出口建议采用八字墙式;而对于口宽小于10 m的排水沟,涵洞进出口一般采用一字墙式,且底板统一高程设计。

5. 总结

涵洞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设计流量和现场条件初步拟定洞身及进出口结构型式,并判别涵洞流态,在此基础上试算涵洞过流能力,选定洞径尺寸。从涵洞结构受力的情况来看,洞顶填土高度应尽可能取大一点,但填土高度定得过大时,要求洞身埋入地下过深,显然并不经济,建议洞顶填土高度一般不应低于70 cm。涵洞进出口段的型式选择也尤为重要,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参考文献

[1]管枫年, 洪仁济. 涵洞[M]. 第二版.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3.

[2]黄圣群. 涵洞设计中洞身和洞口形式的选择[J]. 河南科技, 2006(7): 75-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 [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482-2011) [S].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4-5507,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hjas@https://www.doczj.com/doc/e012554040.html,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镇宁县白马湖街道办事处民族村高标准基 本农田建设项目 施 工 实 施 方 案 建设单位:白马湖街道办事处 监理单位:贵州富友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镇宁荣力土石方工程承建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实施依据 三、施工进度管理 四、主要施工方法 五、施工质量管理 六、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 七、合同管理 八、经验与建议

一、工程概况 1、镇宁县地理位置 我司承建的项目区位于镇宁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隶属安顺市。地理位置处东经105°35'至106°1',北纬25°25'至26°11'。东与安顺市西秀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相邻;南濒北盘江与黔西南自治州望谟、贞丰两县隔江相望,西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普定县、六枝特区毗邻。 2、项目建设范围 项目区位于镇宁县白马湖街道办事处民族村,距县城10公里,距白马湖街道办事处政府约5km。 3、项目建设规模 为了将项目区耕地建设成为优质农田,在项目区主要建设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 3.1、田间道路工程 为保证项目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方便,助推项目区“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在项目区内改建田间道,进行路面硬化,田间道路尽量经过项目区村寨,在提高劳动效率。项目区主要田间道路工程如下:改建田间道3条,总长度2117.08m,其中改建田间道-1长403.35m,路面宽3.0m,改建田间道-2长度1189.50m,路面宽度4.0m,改建田间道-3长度374.45m,路面宽度4.5m。新建错车道8座,新

建回车道2座,新建生产路1条,长235.85m,宽1m,在改建田间道-2旁修建路边沟1条,断面0.5*0.3m,长310.28m。 3.2、灌溉与排水工程 为合理利用项目区现有水源,对项目区现有的农渠进行改建维修,共计改建农渠2条,农渠断面采用0.3*0.3m和0.8*0.4m,采用C15混凝土现浇渠道,共计修建农渠长度526.83m。 4、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属于山地丘陵地貌。 5、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涉及的镇宁县白马湖街道办事处民族村,属集体土地,土地四至明确,土地权属界线清晰,无权属争议。 6、项目设计目标 1、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设计,项目区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466.86亩。 2、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新建田间道路工程,提高项目区耕作区域道路覆盖面积,改建原有土质路面田间道路,提高和改善道路运输条件;同时新建和改建生产道路,为当地老百姓生活和生产提供方便,最后,通过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的道路通达度从项目实施前的70%达到90%以上,项目区土质路面改善为硬化水泥路面,路面情况得到改善,推动项目区机械化劳作的实现,逐助推项目区“精

毕业设计(纬地问题汇总)

马上又到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了,关于纸质图如何利用各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又将变成高频的问题出现于各论坛、QQ讨论群中,应多位朋友的要求,今天就纬地软件如何结合扫描地形图进行道路设计和出图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个整理和分享,供有需要的朋友作为参考。首先声明一点,这个和纬地软件其实没有任何的关系,完全就是cad的操作和对cad图形,扫描图形比例角度的换算和理解。就我个人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在这一块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下面将分别进行说明。 一、对纸质的地形图进行扫描,插入cad中利用cad操作把位置,角度 比例都调整好,然后依托该地形图进行设计和出图。 先说下思路:将扫描的图片导入CAD后,利用cad的参照缩放命令,将图片尺寸和方位调整合适。这里又分两种,一种只要比例对了就行,而另一种还需要准确的对上坐标,分别说下具体操作: A、不考虑坐标 1、导入图片:点击cad菜单,插入——光栅图像——指定文件、指定插入 点; 2、图片上找两点A、B(建议借助于坐标网格),这两点对应的实际距离(L) 必须是已知的(这里建议考虑下网格作为参考点,一般图上都会有网格的)。

3、在cad命令窗口输入命令SCALE(放缩),选图片,指定A为基点, 指定参照长度时,先选A点再选B点,提示输入新长度时,输入实际长度数值L。完成。这时用命令DIST,测量图上AB的距离,为实际长度L。至此,图片的比例就完全与实际相符合了。 B、考虑坐标 1、导入图片:插入——光栅图像——指定文件、指定插入点; 2、图片上找两点A、B(建议借助于坐标网格),这两点对应的实际坐标必须已知; 3、工具坐标,计算AB距离L,输入命令SCALE,选图片,指定A为基点, 指定参照长度时,先选A点再选B点,提示输入新长度时,输入实际长度数值L。完成。这时用命令DIST,测量图上A、B的距离,为实际长度L; 4、在根据A、B的实际坐标,在cad中画出A、B的实际位置,分别为AA 和BB。选中图片,输入命令move(移动),以A为基点,移动至AA点,; 以AA点位基点,输入命令ROTATE(旋转),旋转,使B点与BB点完全重合。 这样,图形的大小,方位都完全对了,现在可以按照纬地正常的流程去设计,最后出的图表中所有的距离,坐标,方位都是正确的了。有些朋友会按照插入的光栅图形用pline线去描地形图,最好也是从这里开始。 二、在低等级道路中,工程人员根据实测数据,利用纬地软件做完了平 纵横设计,在出图的时候,希望在平面图上插入扫描的纸质地形图

某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B、某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工期为20个月。根据我单位承建类似工程的经验和资源配臵情况,计划实用工期为1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30天)。详见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 1、工程所用施工设备全部由我方自备,拟配备先进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需要。详见表3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2、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合同工期要求,分三个阶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进场。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进行临时设施的施工,施工图等技术资料的审核,线路复测及建筑物的放样,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现场劳力投入约为300人。第二阶段:完成所有桥涵工程,对路基开挖及填筑、路基防护及排水和隧道工程等展开均衡施工,现场高峰期投入2200人左右,第三阶段:工程整理与竣工资料移交等工作,现场人数约200人左右。 3、人员设备均根据工程特点由我单位统一调配,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投入专业配套施工机械,抽调专业施工

队伍,按三个施工阶段组织进场。各阶段人员、机械设备用汽车直接运至工地。 4、工程所需的主要工程材料如钢材、钢绞线、锚具、水泥等统购材料由项目部统一计划采购。其他主要的工程物资,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经采样检验合格后确定最终的合格供应商,严把材料关,砂、碎石、片石、块石等地材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料场联系采购,经检验合格后,用汽车分期分批运至工地。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 1、工程设计概况 两隧道均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元墩1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0+875~K1+175,长300m,为3.685%上坡;下行隧道里程K0+853~K1+160,长307m,为 3.800%上坡。元墩2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1+267~K1+730,长463m,为3.681%下坡;下行隧道里程为K1+240~K1+593,长353m,为2.689%下坡。 两隧道设计净宽9.75m,净高5.0m。Ⅱ类围岩最大开挖宽度12.44m,最大开挖高度9.88m。隧道采用锚喷砼做初期支护,复合式衬砌。 2、工程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2.1工程特点 元墩隧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隧道短。两隧道长度都较短,最长的2号上行隧道只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一、建设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 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二、建设内容 主要由田间工程和田间定位检测点组成。 1、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 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建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增产能力。 A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与田面平整。田块调整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科技的应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 B 土壤培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耕作层土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C灌溉水源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 D灌溉渠道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 E排水沟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F田间灌溉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产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

隧道、桥梁、涵洞、通道、路基土方、排水及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工期为20个月。根据我单位承建类似工程的经验和资源配臵情况,计划实用工期为1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30天)。详见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 1、工程所用施工设备全部由我方自备,拟配备先进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需要。详见表3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2、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合同工期要求,分三个阶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进场。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进行临时设施的施工,施工图等技术资料的审核,线路复测及建筑物的放样,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现场劳力投入约为300人。第二阶段:完成所有桥涵工程,对路基开挖及填筑、路基防护及排水和隧道工程等展开均衡施工,现场高峰期投入2200人左右,第三阶段:工程整理与竣工资料移交等工作,现场人数约200人左右。 3、人员设备均根据工程特点由我单位统一调配,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投入专业配套施工机械,抽调专业施工队伍,按三个施工阶段组织进场。各阶段人员、机械设备用汽车直接运至工地。 4、工程所需的主要工程材料如钢材、钢绞线、锚具、水泥等统购材料由项目部统一计划采购。其他主要的工程物

资,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经采样检验合格后确定最终的合格供应商,严把材料关,砂、碎石、片石、块石等地材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料场联系采购,经检验合格后,用汽车分期分批运至工地。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 1、工程设计概况 两隧道均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元墩1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0+875~K1+175,长300m,为3.685%上坡;下行隧道里程K0+853~K1+160,长307m,为 3.800%上坡。元墩2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1+267~K1+730,长463m,为3.681%下坡;下行隧道里程为K1+240~K1+593,长353m,为2.689%下坡。 两隧道设计净宽9.75m,净高5.0m。Ⅱ类围岩最大开挖宽度12.44m,最大开挖高度9.88m。隧道采用锚喷砼做初期支护,复合式衬砌。 2、工程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2.1工程特点 元墩隧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隧道短。两隧道长度都较短,最长的2号上行隧道只有463m。 ②开挖断面大。两隧道单向行驶均为2车道,Ⅱ类围岩最大开挖宽度12.44m,最大开挖高度9.88m,开挖断面105.7m2。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标准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 (一)田。通过归并和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连片田块规模适度,耕作层厚度增加,基础设施占地率降低,丘陵区梯田化率提高。农田有效土层厚度达到1250px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500px以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下降到8%以下,丘陵区梯田化率不低于90%,形成一批1万亩、3万亩和5万亩以上的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土。通过土壤改良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农田耕作层厚度,促进良种良法的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以上,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应达到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或“高”值水平,土壤 pH值保持在5.5~7.5,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应降到最低限度。 (三)水。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节水增效灌溉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利化程度。灌溉保证率达到50%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1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

20年一遇,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明显提高。 (四)路。通过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解决农田“路差、路网布局不合理”问题,合理增加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促进农业机械化。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平原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五)林。通过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解决防护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打造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生态屏障。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 (六)电。结合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满足现有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设施应用的电力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 (七)技。通过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完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肥料利用率、农林有害生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农田监测网络,田间定位监测点覆盖率达到85%,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报告

2010年贵州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人民政府 规划设计单位:—— 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四月

2010年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人民政府 负责人: 规划设计单位:—— 负责人:戴恒勇 复核人:蔡仕忠 编制人:左光辉 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及依据.......................................... 1.2 综合说明................................................ 1.2.1项目规模........................................ 1.2.2 项目类型........................................ 1.2.3 项目性质........................................ 1.2.4 项目地点........................................ 1.2.5 项目区地貌类型.................................. 1.2.6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所有权、使用权) ....... 1.2.7 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比例 ................. 1.2.8 项目建设工期.................................... 1.2.9 项目投资预算.................................... 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情况 .........................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 ——简况................................................ 2.1.1 ——的地理位置 (4) 2.1.2 ——的自然条件.................................. 2.1.3水文、地质...................................... 2.1.4 ——的社会经济情况.............................. 2.1.5 ——的土地利用状况..............................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完整版)桥涵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录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三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四章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 第五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编制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08) 2.《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2009)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GTGB-2014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5.国家强制性条文及相关的国家、部颁施工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及验收标准。 6、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证、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要求。 二、编制原则 1、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科学合理,技术工艺先进可行而又经济适用为原则,认真研读招标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对本工程有关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编制。 2.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技术、方案、劳务、设备、材料、资金、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成本、质量及不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3.按照投标安排工期比招标文件规定工期略提前的原则,编制总体施工计划,并以此为前提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 4.坚持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安排具有丰富的桥涵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承担。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邱县雅馨公寓配套基础设施跨越北干渠桥涵工程,本工

程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雅馨公寓公租房附近,西起迎宾街,东至柳辛庄村,设计跨越北干渠采用2-6m箱型框架桥,该箱型桥顺北干渠河道布置,箱型桥与道路中心线斜交角度为20°。桥位处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为华北冲击平原地貌,根据钻孔勘探资料,拟建场地内的底层主要有第四纪新近堆积形成的粉土、砂土及粘性土组成。根据地勘报告查明,箱型桥基础作用在第四层粉土层上,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00Kpa。 合同工期:120日历天 计划开工:2017年02月12日 计划竣工:2017年06月12日 四、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我单位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施工队伍强大。我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按照投标书所承诺的人员、施工队伍、施工机械设备进入现场,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放样工作;并对中心实验室各种实验仪器进行检查、标定等,为以后施工等前期工作做好准备,确保按时开工。 五、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在我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天内全部到达施工现场,着手组建项目经理部、筹建临时设施等,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在中标3天后全部到位。本工程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及发电机组等均采用托运的方式进入现场。本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就近采购并符合招标文件和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进场后,进行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方可签订进料合同,并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检。材料运输主要以汽车为主,采用自行运输或雇用

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7108

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X062(省道317~省道316)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国家现行设计规、施工规、验收标准; 3、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7、其他相关依据。 第二章编制围 本桥涵工程施工方案具体针对X062(省道317~省道316)公路改建工程的小桥、涵洞施工。 第三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桥涵工程宽度41.5m,项目起讫桩号为K4+335.920-K9+449.302,全长5.113km,道路规划横断面尺寸为:41.5m(红线)=0.75m(土路肩)+4.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m(左侧路缘带)+8.0m(中央分隔带)+0.75m (右侧路缘带)+3×3.75m(行车道)+4.0m(硬路肩)+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1.5%,土路肩横坡3.0%。本项目路堤填土高度均小于5米,边坡采用1:1.5。当路堤边坡填土高度H≤2.0m时,采用植草护坡,填

土高度H>2.0m时采用植草灌防护。 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编号名称跨径桥长(涵长)备注 1 K4+408.3小桥1-8m 13.04 桩基础+钢筋砼空心板 2 K6+400小桥1-8m 13.04 桩基础+钢筋砼空心板 3 K5+400钢筋砼圆管涵1-1.5m 43.5 八字墙 4 K7+700钢筋砼圆管涵1-1.5m 47.0 八字墙 5 K8+420钢筋砼盖板涵1-4m*2.5m 41.5 八字墙 6 K8+988.5钢筋砼盖板涵1-4m*2.0m 41.5 八字墙 7 K9+317.5钢筋砼圆管涵1-1.5m 43.0 八字墙 8 14座线外圆管涵1-φ1.0m 5/4/7 一字墙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新疆兵团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为切实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投资目标,达到预期效益,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结合新疆兵团农业综合开发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建设标准。 凡国家立项投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须按照本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一、综合标准 (一) 高标准农田应达到田地肥沃、设施配套、道路畅通、林网适宜、生态优良、科技先进、全面节水、旱涝保收,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项目区产出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高产稳产标准。 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总体经济效益增加12%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显著提升,特别是单产达到较高水平(详见表1),实现团场增效、农工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农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1 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单位:公斤/亩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 项目按灌区或流域从源头上筹划,整体推进。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项目区必须集中连片,连片规模应不小于350公顷,使其显现规模效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平原地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丘陵山区基本实现园田化。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应通过严格筛选。 项目区应具备可持续稳定利用的水资源条件。干、支骨干渠系及相关外部水利设施配套完善;水源水质符合灌溉水质标准;水源水量能够满足

纬地5.88版教程

经过纬地公司的整体升级,让我们看到了纬地的一些新功能,和软件在不断完善中体现出的生命力,所以纬地才能成为道路行业持久不衰的软件之一。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纬地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希望纬地公司会把这些不足之处修改完毕,至少对得起咱们买软件花的大笔银子。 先说纬地路线5.83 初级 上手非常快,从一点不会,到熟练的用纬地完成一个公路项目一个星期足够了。但如果真正的了解其个个环节的操作和应用,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的。学习纬地,最好看纬地的教学视频,这样又直接又方便,比看说明书要好的多,如果大家想要教学视频,我以后可以发上来。但我是看说明书学的,学会之后才弄到的教学视频,在看说明书学习的时候就拿“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教程( HintCAD V5.0~6.0 )”来说,“3.11 十三种交点法曲线设计计算方式”这之前的内容完全可以不用看,用处很少,并且这些内容在别的软件里面会有更好的处理方法,纬地的又繁琐又不容易掌握。从“3.12 平面曲线导入/导出”开始学,按照路线的设计流程开始学“平”、“纵”、“横”这三方面学完了,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路线了,纬地路线的设计核心也就学的差不多了。 中级 用纬地一段时间了,原来认为做条公路,就按照正常的软件操作就可以了,但通过别人的指点,要想让你的项目尽如人意,就要手动修改数据,比如.sup(超高文件).wid(宽度文件)等等,好在纬地的数据文件都比较简单,除了.jd和.pm看起来比较乱之外,其他都还好。 高级 (怎么来写这段呢,我本来就不是高手,还是留着以后写吧!) 纬地挡墙2.83 1.主要功能是生成挡墙的平立面图和计算挡墙的标高,这个功能可谓意义重大,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也是挡墙这个软件最优秀的地方。 2.如果买的是挡墙专业版(附带验算功能),这样就更加方便了,可以进行基本的挡墙验算,但对于多土层,复杂的挡墙计算起来仍然不如理正的挡墙软件。可以说这个功能当作参考还是不错的,但由于计算功能有限,还不是很抢眼。 3.生成挡墙工程数量表,很不错的想法,也是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但表里面的工程量个个单位所给的都不太一样,所以仍然有一部分需要手算后输入,当然会纬地二次开发的各位兄弟就可以自己弄出适合自己的了。 4.可以把生成的挡墙段落储存成纬地格式,也就是说达到了和纬地路线的完全互通,这样就意味这我们可以完全在挡墙里面建立你所需要的挡墙类型,而不再用纬地路线中的支挡物录入功能了。并且也因此可以直接在横断面2次戴帽子的过程中扣除挡墙的土方量,很方便。可谓意义重大。 说了这么多,但挡墙这个软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绘图的时候线性比例会有问题,标高的数字位置会有问题,等等。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总之软件生成的图,还是需要我们手工来修改的。 5.挡墙在生成平立面图之后大家会发现在平曲线范围内的挡墙的段落的墙长不是大家所设置的整数墙段,这是因为大家在设置强段所输入的桩号是对应路线设计线的桩号,但在设置挡墙的时候是在路两侧,在路线横断方向与设计线是有距离的,因此按类似同心圆的现象,就出现了墙长是个非整数的现象。

桥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施工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和各种技术资料。 二、标前会议精神,答疑及补疑书等各种资料。 三、国家路桥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四、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 五、我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技术实力、现有的机械设备以及近年来参加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六、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编制原则 一、严格遵循《施工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达到设计文件的标准,充 分体现业主的要求。 二、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书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地 考虑了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及气候情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物资 进场,科学组织施工。 三、成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就近调集本单位优秀的专业施工队伍 和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建好桥梁建设。 四、严格按照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使 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本标段工程优质、高效、顺利进行,创造 良好的社会信誉。 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干好 一项工程,造福一方人民的宗旨。 六、积极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七、充分发挥和利用上场机械设备的效能,努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第三节:施工区段划分及施工队伍部署 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我公司拟成立“大马线桥涵建设项目经理部”,全面组织本标段工程的施工,项目部设施工技术科、测试中心、质量管理科、安全管理科、计划财务科、物资设备科和办公室等。拟上场的施工队伍土方机械施工队、桥涵一队、桥涵二队、桥涵三队、房建队。详见《施工队伍组成、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表。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为了构建最大粮食产能,自2000年开始,依靠现有技术,注重加大投入,有规划、有组织的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在无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都能高产的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细致总结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通过总结提炼我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以一万亩为一个基准单位叙述如下: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主要由田间工程、田间定位监测点、农技服务和农机服务构成。 (一)田间工程 我县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方田规划、排灌体系、路林体系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增产能力。 1、方田规划 网格化建设方田42个。每个方田呈长方形,长450米,宽350米,约240亩。方田之间由斗(农)沟相隔。 2、排灌体系 农田以井灌为主、黄河水灌溉为辅,排水与灌溉相结合,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井灌工程的井、泵、输变电设备和井房等配套率达到100%。机井工程质量年限20年,斗、农沟工程质量年限15年。打机井126眼,配变压器12台,埋设节水管道60公

里;开挖疏浚沟渠40公里,衬砌渠道20公里,建过生产路管涵280座。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10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75%以上,每亩年节水240方,节水32.87%。 (1)、机井。每个方田内距一侧地边5米处横向平均排列3眼机井,单井出水量每小时45立方米,每眼机井配置5.5kw潜水泵、IC卡射频控制器和一座2.5米×2.5米井房。10眼机井配置1台100KVA变压器,每台配输高低压线路2600米(低压电缆埋深60厘米),5.5米×5.5米变压器房一座。变压器房与机井房一条线设置。每个方田沿机井“工”字型纵向平均排列6条直径110毫米、承压0.32MPA的PVC节水管道,每隔50米设一个40厘米高的玻璃钢材质节水出口。 (2)、沟渠。①斗、农沟。兼有引黄灌溉和排水防涝双重作用。斗沟横向排列于方田之间,口宽12米,底宽1.5米,深2.5米,边坡1:2;农沟纵向排列于方田之间,口宽8米,底宽1米,深1.5米,边坡1:2。斗、农沟沟坡全部实行衬砌,衬砌为厚度6厘米的预制板,每30米设一道2厘米的伸缩缝,预制板下面铺设两膜一毡防渗土工膜。②毛沟。每个方田内纵向平均排列6条排水毛沟,一端建过路排水涵。口宽5米,底宽1米,深1米。管涵直径60厘米,长4米,基础及出水口均为M10浆砌石。 3、路林体系 斗(农)沟两侧为林带;林带与方田之间修建道路,纵横双向,柏油路与砂石路间隔布局;跨斗沟建盖板桥,跨农沟建涵管桥。修建柏油路、砂石路各20公里、桥120座,植林网600亩(折实)。机耕路通达度达到1,生产路的通达度为0.2,道路密度最少6公里/平方公里。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方案74750

第一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组织措施 本工程若我公司中标承建, (详见后附表)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梯田工程施工方案 一、新建梯田 (一)梯田的类型 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二)梯田的施工形式 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三)梯田的施工 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1、测量定线

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2、表土处理 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 本方法适宜在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2)横坡蛇脱皮法 本方法适宜在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 把地块顺埂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3、田面整平 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度

市政道路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工期为20个月。根据我单位承建类似工程的经验和资源配置情况,计划实用工期为1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30天)。详见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 1、工程所用施工设备全部由我方自备,拟配备先进的、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需要。详见表3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2、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合同工期要求,分三个阶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进场。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进行临时设施的施工,施工图等技术资料的审核,线路复测及建筑物的放样,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现场劳力投入约为300人。第二阶段:完成所有桥涵工程,对路基开挖及填筑、路基防护及排水和隧道工程等展开均衡施工,现场高峰期投入2200人左右,第三阶段:工程整理与竣工资料移交等工作,现场人数约200人左右。 3、人员设备均根据工程特点由我单位统一调配,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投入专业配套施工机械,抽调专业施工队伍,按三个施工阶段组织进场。各阶段人员、机械设备用汽车直接运至工地。

4、工程所需的主要工程材料如钢材、钢绞线、锚具、水泥等统购材料由项目部统一计划采购。其他主要的工程物资,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经采样检验合格后确定最终的合格供应商,严把材料关,砂、碎石、片石、块石等地材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料场联系采购,经检验合格后,用汽车分期分批运至工地。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 1、工程设计概况 两隧道均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向行驶2车道隧道。元墩1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0+875~K1+175,长300m,为3.685%上坡;下行隧道里程K0+853~K1+160,长307m,为 3.800%上坡。元墩2号隧道上行隧道里程为K1+267~K1+730,长463m,为3.681%下坡;下行隧道里程为K1+240~K1+593,长353m,为2.689%下坡。 两隧道设计净宽9.75m,净高5.0m。Ⅱ类围岩最大开挖宽度12.44m,最大开挖高度9.88m。隧道采用锚喷砼做初期支护,复合式衬砌。 2、工程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2.1工程特点 元墩隧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隧道短。两隧道长度都较短,最长的2号上行隧道只有463m。 ②开挖断面大。两隧道单向行驶均为2车道,Ⅱ类围岩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 计与评审要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规划设计与评审要点 1、绪论 高标准农田(well-facilitate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耕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技术、经济、效益及环境、法律法规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可行,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因此,高标准农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项目立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高度重视。 2、项目规划要点 现状情况要明确 (1)注意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定位,项目区现状基础不能太差。 (2)厘清项目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灌溉排水、道路交通等问题,针对性要强,不出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问题。 (3)对于拆建、改建、维修的工程,要阐明其现状和建设的必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一般应包括代表年选择、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溉水质情况分析等。 (2)保证方法的科学性,灌溉需水量——以灌溉定额为依据,灌溉水利用系数取值要合理,可供水资源量增加要有依据,可供水资源量≠水资源量。 规划布局 (1)基本要求 内容充实、全面、科学,作物布局、水利工程布局、道路布局要合理合规,林网布局须注意其功能定位。 工程布局要与“项目建设必要性”部分相呼应,阐明工程解决的问题。 工程覆盖度要高,避免建成核心区。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水沟的规划设计往往重视不够,应加强。 (2)建设标准应符合规定 水利措施应符合规范指标,如灌溉保证率、排涝标准、灌水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道路标准应符合政策规定,田间道路(机耕道)3~6m,生产路不大于3m。 防护林,一般不用景观树种,以乔木为主。 (3)水利工程布局注意问题 单体工程规模要符合规定,特别是桥、泵站的规模,单座泵站的控制面积要适宜。 灌溉、排水应兼顾,一般地,若农渠灌排结合,则斗渠、斗沟应分开。 渠道衬砌形式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充分论证。

纬地涵洞设计系统教程v

第五部分 纬地涵洞设计系统教程( HintHD V1.X )

第24章纬地涵洞设计系统(HintHD V1.46) 24.1 系统简介 纬地涵洞设计系统(HintHD)是纬地软件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开发完成的一套专业涵洞设计软件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 各种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快速设计; 多种洞口处理能力(八字墙、锥坡、跌水、跌水井、急流槽、挡墙、倒虹吸竖井等); 快速生成涵洞布置图、钢筋图,并计算输出每个部件的工程数量表; 各类型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结构计算,并生成计算书; 自动计算工程数量,并输出各类涵洞(明板涵、暗板涵、箱涵、圆管涵、拱涵)的工程数量汇总表,和整个项目的工程数量汇总表。 该系统不仅可以独立运行,更可以与纬地三维道路CAD软件完全配套应用(效率更高也更方便),与以往的涵洞设计软件相比,纬地涵洞设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和亮点: 1)与HintCAD集成,据桩号直接提取相应路线信息(路基标高、路基宽度、横断面地面线、边坡等), 解决了其它涵洞软件需重复输入路线信息的问题; 2)与HintCAD集成,并不依赖HintCAD,使用和不使用路线数据时,可随时切换,更方便的解决实 际问题; 3)方便的参数修改,可视化的结构参数修改,涵洞间的数据交换,涵洞类型的随意切换,结构部分 间的拖动数据交换等; 4)首次实现了图形自动排版技术,参数修改图形自动刷新,自动调整页码、图号,自动排列图形, 成图技术比其它软件更先进; 5)批量生成布置图、钢筋图,所有涵洞的工程数量全汇总表,各类涵洞的工程数量分类汇总表。 24.1.1 系统版本划分 ①标准版:直接基于纬地路线设计的基础资料,快速高效完成多种形式涵洞的设计绘图与工程数量统计输出。 ②专业版:在标准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涵洞结构验算模块和涵洞三维化设计、修改、浏览等功能。 24.2 程序安装说明 24.2.1 程序安装要求 (1)硬件要求 计算机:台式或笔记本式计算机均可。 CPU:PII200以上。 内存:64M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详细)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详细)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以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和规范XX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以整体连片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以“节约集约、统一规划、统筹资金、整村推进、集中建设”为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总规模XX万亩,总投资XXX万元,涉及XX个乡镇、XX余个行政村。主要布置在XXXXXXXX,共分四个区域:一是XXXXXX;二是XXXXXXX;三是XXXXXXXXX;四是XXXXX。项目建设主要工程为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项目建设必须在XXXX 年XX月X日前竣工并通过验收。 三、工作安排及相关单位职责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要求,结合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具体责任分工如下:县国土资源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论证、工程质量、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对项目实行“七公开”:一是项目立项前期工作公开。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年度补充耕地计划、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要求,拟定土地整治项目的项目区范围,公开征求项目所在地群众意见。二是项目资金来源与立项公开。征求同级财政部门意见,依据有关规定公示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立项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国土资源局负责在公开栏公开项目预算情况、立项情况。三是项目招标管理公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由监察局、检察院、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