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楼梯设计-教学楼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2
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篇一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1.普通教室1.1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1.1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
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1.1.2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1.1.3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
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1.2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
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1.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3.1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1.3.2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1.4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2.实验室2.1 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
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2.2 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600mm。
2.2.2 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
2.2.3 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
教学楼楼梯间规范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但是,如今的教学场所,尤其是教学楼楼梯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师生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对教学楼的楼梯间规范进行探究和阐述。
一、保证楼梯间清洁教学楼的楼梯间是师生走路的主要通道之一,如果楼梯间杂乱无章、脏乱差劲,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情,还容易使人摔倒甚至受伤,影响安全。
因此,保持教学楼楼梯间清洁卫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校方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定期安排人员对教学楼楼梯间进行卫生清理,定期更换地毯或刷涂地坪、清理墙角,定期对楼梯扶手、栏杆、门把手等进行消毒。
二、保证楼梯间明亮如果楼梯间光线昏暗,容易使人看不清脚下,更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因此,保证教学楼楼梯间明亮度也很重要。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楼梯间的设计,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适当增加窗户或安装照明灯具,使光线充足,这样不仅使楼梯间明亮,还可以使楼梯间更加舒适。
三、保证楼梯间通畅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教学楼楼梯间人流密集,因此保证教学楼楼梯间通畅成为很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楼梯间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员流动,尽量保证楼梯间宽敞。
此外,应该注意楼梯口的设置,选择合适尺寸的楼梯口,能够向上或向下通行的同时不会阻塞人流。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指定区域禁止私自堆放物品,保证楼梯间、过道的宽度,以保证师生正常的通行。
四、保证楼梯间安全保证教学楼楼梯间安全是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关键。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隐患点,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楼梯间的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楼梯扶手、栏杆的连接是否牢固,地毯是否翻起,门把手是否坚固,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点。
总之,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教育和管理,保障教学楼楼梯间的清洁、明亮、通畅和安全,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教育学习环境。
初中教学楼建筑设计简介初中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教学楼作为学校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场所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教学楼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初中教学楼建筑设计的功能、布局、建筑风格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功能设计初中教学楼的功能设计应以满足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为核心考量。
在教学功能方面,应设置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演播室等,确保教学设备和资源的充足和便捷性。
在学生日常生活功能方面,应设有食堂、卫生间、体育活动场所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布局设计初中教学楼建筑布局设计既要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又要合理利用空间,实现高效运行。
在布局上,应根据教室的数量和大小,合理安排走廊、楼梯和电梯的位置,确保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性和便捷性。
同时,还应设置休息区和交流区,为学生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三、建筑风格初中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应既体现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又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可以选择简约现代风格、传统文化风格或折中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等。
建筑立面的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和时代感,用色应以稳重、自然的色调为主,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
四、环境设置初中教学楼的环境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室内环境方面,应注重采光和通风,保证教室空气清新和光线充足;同时还应配置适当的学习用具和设备,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在室外环境方面,应合理规划校园周边的绿化带和休闲区,营造宜人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安全考虑初中教学楼的建筑设计必须注重安全考虑。
在建筑结构方面,应采用抗震和防火的设计,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
在设备安装和布局方面,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避免因设备故障或不当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此外,还应设置应急设施和疏散通道,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初中教学楼建筑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通过充分考虑功能需求、布局设计、建筑风格、环境设置和安全考虑等方面,能够打造出安全、舒适、具有良好教育氛围的初中教学楼。
房屋建筑学教学楼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十二班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一、目的要求为配合《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部分的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建筑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了解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
二、设计条件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中小城市或工矿区新建的职工住宅区内,地段情况可参考图1,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见1)。
图1改为滨水公园总用地面积:4478平方米用地红线3.总平面设计(1)教学楼。
(2)运动场:设25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
4.建筑标准(1)建筑层数:1~4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
(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
(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8~1/6。
(8)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采用2号绘图纸、工具线,手工绘制完成下列内容:1.总平面图;比例为1:500,可根据情况由学生选做。
2.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为1/200~1/100。
(1)底层各入口要绘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6)注明房间名称。
(7)标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200~l/l00。
教学楼楼梯防火设计规范引言:在教学楼的建设中,楼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教学楼楼梯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楼楼梯防火设计的规范,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楼梯的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是确保楼梯防火性能的关键。
首先,楼梯的承重结构应选用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材料,如钢结构、耐火砖等。
其次,楼梯的踏板、扶手等要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如耐火玻璃、经阻燃处理的木材等。
二、楼梯的防火隔离为了避免火灾在楼梯间传播,楼梯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有效的防火隔离。
首先,楼梯间的门应是具有防火性能的,可以选择防火门或防火玻璃门。
其次,楼梯间的墙壁和天花板也需要采用防火材料进行防护,以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三、楼梯的紧急疏散设计楼梯是紧急疏散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楼梯的人员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楼梯的宽度应满足疏散人员的需要,可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计算。
其次,楼梯的下坡度和上坡度应符合相关的标准,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四、楼梯的疏散标识和照明为了帮助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找到楼梯并进行疏散,楼梯必须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标识。
这些标识应具有良好的可见性,采用防火材料制作。
此外,楼梯的照明也非常重要,照明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仍能正常工作,并提供足够的光照。
五、楼梯的防烟设计火灾时产生的烟雾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人员在疏散途中不被烟雾所威胁,楼梯必须进行防烟设计。
楼梯间应设置防烟门,防烟门应具备自动关闭功能,并能有效隔离楼梯间的烟雾。
此外,楼梯间的通风系统也应考虑防烟要求,确保能够及时排除烟雾。
六、楼梯的灭火设施在教学楼楼梯中设置灭火设施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
楼梯间应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并标明使用方法。
此外,楼梯间的消火栓和灭火器箱也应进行合理的布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
结论:教学楼楼梯的防火设计是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中小学建筑楼梯走道设计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小学建筑楼梯走道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中小学校建筑中疏散楼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2.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
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20m,并应按0.60m的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
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
3.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应少于3级,且不应多于18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类小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6m,高度不得大于0.15m;(2)各类中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得大于0.16m;(3)楼梯的坡度不得大于30°。
4.疏散楼梯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5.楼梯两梯段间楼梯井净宽不得大于0.11m,大于0.11m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宜为0.10m~0.20m。
6.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宽度为2股人流时,应至少在一侧设置扶手;(2)楼梯宽度达3股人流时,两侧均应设置扶手;(3)楼梯宽度达4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中间扶手两侧的净宽均应满足本规范第8.7.2条的规定;(4)中小学校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10m;水平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10m;(5)中小学校的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0.11m;(6)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止学生溜滑的设施。
7.除首层及顶层外,教学楼疏散楼梯在中间层的楼层平台与梯段接口处宜设置缓冲空间,缓冲空间的宽度不宜小于梯段宽度。
8.中小学校的楼梯两相邻梯段间不得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
9. 教学用房的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教学楼设计规范教学楼作为学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对于设计规范有着非常重要的要求。
以下是教学楼设计规范的一些要求:1. 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应该由多个楼层构成,每个楼层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应该布局合理,便于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室设计合理:教室应该宽敞明亮,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教室内应该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并且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和教师使用。
教室内还应该配备适当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白板等。
3. 实验室设计规范: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实验室的设计要求更高。
实验室应该具备严格的安全措施,如紧急关闭设备、防护设备等。
实验室内部的分隔区域应该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设计,以便于实验的进行和管理。
4. 办公室设计合理:办公室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地方,因此办公室的设计也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
办公室应该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并且应该有足够的储物空间。
办公室内还应该设有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且应该有适当的隔音设施,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5. 楼梯和电梯设计合理:教学楼的楼梯和电梯应该合理布局,便于学生和教师的出入。
楼梯的宽度和坡度应该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安全。
电梯的数量和尺寸应该能够满足大量人员的需要,并且应该具备相关的安全设施。
6. 设施设备齐全:教学楼应该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以支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
教学设备应该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等,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7. 绿化和环境保护:教学楼周围应该进行合理的绿化设计,以提供良好的室外环境。
同时,教学楼应该具备环保设施,如太阳能光伏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教学楼的设计规范应该考虑到师生的学习和工作需求,以及舒适和安全的要求。
合理的布局、合适的设备和设施、良好的环境都是教学楼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教学楼才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建筑,其功能性和美观性日益受到重视。
楼梯作为教学楼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墙面设计对于提升整体建筑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教学楼楼梯墙面设计提供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理念1. 简约大方:以简洁、大方的线条和色彩为主,突出楼梯的流畅性和空间感。
2. 艺术性:通过墙面装饰,展示校园文化,体现教育理念。
3. 实用性:考虑到楼梯使用的频繁性,墙面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磨、防滑、易清洁等特点。
4. 安全性:墙面设计应充分考虑楼梯的防滑、防撞、防跌等安全因素。
三、设计方案1. 楼梯墙面材质(1)瓷砖:瓷砖具有耐磨、防滑、易清洁等特点,是楼梯墙面常用的材料。
可选用深色系瓷砖,如灰色、黑色等,搭配白色线条,形成简约大方的视觉效果。
(2)文化石:文化石具有自然、古朴的质感,可选用米色、棕色等暖色调文化石,搭配白色线条,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3)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具有质感、耐磨、易清洁等特点,适用于现代简约风格的楼梯墙面。
2. 楼梯墙面装饰(1)图案设计:在楼梯墙面绘制或粘贴具有教育意义、校园特色的图案,如校徽、校训、名言等,彰显校园文化。
(2)艺术装置:在楼梯墙面安装艺术装置,如雕塑、壁画等,提升楼梯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3)照明设计:采用柔和的照明,为楼梯墙面增添层次感,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3. 楼梯扶手设计(1)扶手材质:选用不锈钢、铝合金等耐腐蚀、易清洁的材质,保证扶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扶手造型:扶手造型可参考楼梯风格,简约大方,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性。
四、实施建议1. 施工前,对楼梯墙面进行仔细测量,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
2. 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材料质量,确保楼梯墙面安全、美观。
4. 施工完成后,对楼梯墙面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五、总结本方案从简约大方、艺术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出发,为教学楼楼梯墙面设计提供了一种全面、实用的设计方案。
教学楼设计说明设计说明1.1 建筑物功能本工程位于某大学学校东区,该项目占地19250m2,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3200m2内,主要满足管理学院和法学院教学及行政办公要求。
建筑层数控制在多层,≤8层,建筑密度≤40%,绿地率≥35%。
1.2 概况:1.2.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文科楼2、工程地点:福州市某大学学校东区3、建设单位:4、工程规模:该项目占地19250m2,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3200m2内。
建筑层数为地上 6层。
建筑总高度25.2米;建筑占地面积:12422.0平方米;5、功能布局:南楼西侧分布80人教室24间,办公区位于南楼东侧,北楼均为120人大教室。
6、建筑等级二级;7、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8、建筑防火分类: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9、上部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7 度;10、室内标高±0.00米,室外标高-0.45米;11、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为毫米,角度为度,标高为米。
1.2.2恒、活荷载标准值恒载活载1、上人屋面: 3.5kN/m2 5.7kN/m22、教室、走廊、卫生间: 3.6kN/m2 2.0kN/m23、楼梯: 7.0kN/m2 3.5 kN/m24、内墙荷载(含粉刷): 2.6 kN/m25、外墙荷载(含粉刷及墙面砖): 3.0 kN/m21.3 墙体:1.3.1 墙体材料及厚度:1、外墙、内墙均选用加气砼砌块,规格为600*200*250,位置详建施图。
砌块应满足榕建[2005]综合42号文件有关规定。
砌块构造做法参国标《蒸压加气砼砌块建筑构造》(03J104)。
2、门边墙垛尺寸除图上注明者外均为100。
3、外墙靠花池一侧加抹20厚1:2水泥砂,刷一道1.5水泥基聚合物厚防水涂料;(设花池时采用)。
4、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拉结作法详结施,与构造柱拉结详结施。
5、所有墙柱之阳角均做1:2水泥砂护角线高1800,详闽85J1101-3a/12。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楼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座既符合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楼楼梯,以满足广大师生的使用需求。
二、设计理念1. 安全性:楼梯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确保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舒适性:楼梯设计应考虑人体工程学,使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舒适。
3. 美观性:楼梯设计应与教学楼整体风格相协调,体现现代气息。
4. 经济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三、设计方案1. 楼梯形式:采用直线型楼梯,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维护。
2. 楼梯尺寸:根据楼梯间尺寸和师生使用需求,确定楼梯宽度为1.2米,踏步宽度为0.3米,踏步高度为0.15米。
3. 材料选择:(1)楼梯扶手:采用不锈钢管材,表面喷塑处理,既美观又耐腐蚀。
(2)踏步板:采用防滑耐磨的环氧树脂材料,颜色可根据教学楼整体风格进行搭配。
(3)楼梯扶手立柱:采用不锈钢方管,表面喷塑处理。
4. 楼梯照明:在楼梯两侧设置LED节能灯具,保证夜间或阴暗环境下楼梯的照明需求。
5. 楼梯间装饰:(1)墙面:采用文化石或瓷砖,既美观又易于清洁。
(2)吊顶:采用铝扣板吊顶,简洁大方。
(3)入口处设置不锈钢门,方便师生通行。
四、设计特点1. 防滑设计:踏步板采用防滑耐磨材料,有效降低楼梯使用过程中的滑倒风险。
2. 节能环保:楼梯照明采用LED节能灯具,降低能耗。
3. 便于维护:楼梯材料易于清洁,维护成本低。
4. 美观大方:楼梯设计简洁大方,与教学楼整体风格相协调。
五、结论本方案充分考虑了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师生使用需求和设计理念,旨在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美观的教学楼楼梯。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把控质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浅谈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置问题作者:陈晨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05期摘; ; 要:在实际的建审、验收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5层或5层以下的多层学校教学楼楼梯间的设置形式有封闭楼梯间或敞开楼梯间,对于5层或5层以下的多层教学楼设置敞开楼梯间是否符合规范,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设置封闭楼梯间,在这里我谈谈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教学楼;防火分区;封闭楼梯间;敞开楼梯间;设置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法律法规法规的不断完善,新老规范对教学楼的封闭楼梯间设置要求发生了变化,每个人对于5层或5层以下的多层教学楼是否应该设置封闭楼梯间都有不同的理解,而楼梯间设置形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设计、验收和消防监督检查是否合格,而且部分建筑由于结构设计问题,增设封闭楼梯间的难度非常大,也会给建设方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搞清楚5层或5层以下的多层教学楼是否应当设置封闭楼梯间十分必要。
2; 封闭楼梯间设置的意义从封闭楼梯间的定义来看,封闭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是在火灾发生后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建筑构件。
3;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首先,我们一起看下2006年和2014年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封闭楼梯间设置的要求,现行的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13条规定,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
(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5条规定,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①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②旅馆;③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④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⑤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教学楼作为校园的重要建筑之一,其室外钢楼梯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日常通行,更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本方案旨在为某教学楼设计一款美观、实用、安全的室外钢楼梯。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钢楼梯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确保楼梯结构稳定,防滑措施到位。
2. 实用性:楼梯应满足日常通行需求,方便快捷,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
3. 经济性: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4. 环保性: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与建筑风格协调:钢楼梯设计应与教学楼整体风格相协调,展现校园文化特色。
三、设计内容1. 楼梯结构(1)楼梯采用双边楼梯形式,分为两部分:主楼梯和辅助楼梯。
(2)主楼梯位于教学楼入口处,宽度为1.5米,共12级台阶,每级台阶高度为0.15米,宽度为0.3米。
(3)辅助楼梯位于教学楼侧面,宽度为1.2米,共8级台阶,每级台阶高度为0.15米,宽度为0.3米。
2. 钢材选用(1)选用Q235B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焊接性能。
(2)楼梯扶手采用不锈钢管,直径为50mm,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增加美观度。
(3)楼梯踏步板采用花纹钢板,增加防滑性能。
3. 防滑措施(1)楼梯踏步板采用防滑花纹钢板,提高防滑性能。
(2)楼梯扶手与踏步板连接处设置防滑条,防止使用者滑倒。
4. 钢楼梯连接(1)楼梯与地面、楼面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2)楼梯与建筑主体连接处设置膨胀螺栓,提高连接稳定性。
5. 钢楼梯表面处理(1)钢材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确保防腐性能。
(2)钢材表面涂装防腐漆,提高耐候性和美观度。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积水等影响施工的因素。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步骤(1)搭建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
(2)焊接楼梯主体结构,包括扶手、踏步板等。
教学楼楼梯踏步宽度标准尺寸
教学楼楼梯踏步宽度标准尺寸
教学楼楼梯踏步宽度标准尺寸是指在设计和建造教学楼楼梯时,需要遵循的踏步宽度标准。
这个标准是为了保证教学楼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制定的。
根据国家建筑标准,教学楼楼梯踏步宽度标准尺寸应该是不小于28厘米,不大于32厘米。
这个范围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和安全性考虑而制定的。
如果踏步宽度太小,人们在上下楼梯时容易失足或者踩空,从而导致摔倒和受伤。
如果踏步宽度太大,人们在上下楼梯时会感到不舒适,从而影响他们的使用体验。
除了踏步宽度之外,教学楼楼梯的其他参数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
例如,楼梯的踏步高度应该不大于18厘米,踏步深度应该不小于28厘米。
此外,楼梯的扶手高度也需要根据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一般应该在85厘米左右。
总之,教学楼楼梯踏步宽度标准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楼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设计和建造教学楼楼梯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个标准,以保证教学楼楼梯的质量和安全性。
教学楼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第二章总平面布局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4.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6.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7.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第三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1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2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3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第二节普通教室1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2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3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4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第三节美术教室5 中小学美术教室宜设教具贮存室.中师、幼师美术教室宜由教室及教具贮存室、工作室、陈列室等附属用房组成.6 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二、对有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应考虑遮挡外界视线的措施.三、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四、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第四节语言教室1 语言教室宜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2 当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二室之间应设观察窗,窗的设置应能满足教师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3 语言学习桌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教室内设置控制台时,第一排语言学习桌前沿距前墙不应小于2500mm.二、纵向走道宽度不宜小于600mm;教室后部横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600mm.三、语言学习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m.四、前后排语言学习桌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4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第五节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1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宜设教师办公室、资料贮存室等附属用房.2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的平面宜布置为独立的教学单元.二、微机操作台宜采用平行于教室前墙或沿墙周边布置.三、微机操作台前后排之间净距离和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700mm.四、微机操作台应设置电源插座.当微机操作台平行前墙布置时,楼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五、室内地面宜采用能导出静电功能的材料.六、当室外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教室内应有屏蔽措施.3 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窗帘杆及银幕挂钩.第六节合班教室1 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2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3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4 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三、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中师、幼师不应小于850mm.四、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五、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六、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5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6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7 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二、安装透射幕洞口的宽度应为教室长度的1/6;洞口的高宽比应为1:1.34;洞口的底面标高与讲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200mm.三、放映室的墙面及顶棚面宜采用无光泽的暗色材料.8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二、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第七节图书阅览室1 图书阅览室宜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管理员办公室兼借书处.2 阅览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二、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三、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四、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中师、幼师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6.3 书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小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20--3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700册.二、中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30--4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600册.三、中师、幼师藏书量宜按每学生80--10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400--500册.四、书库设计应采取通风、防火、防潮、防鼠及遮阳等措施.第八节教师办公室、休息室1 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2 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教师休息室.3 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宜设洗手盆、挂衣钩、电源插座等.第四章行政和生活服务用房第一节行政办公用房1 行政用房宜设党政办公室、会议室、保健室、广播室、社团办公室和总务仓库等.2 广播室的窗宜面向操场布置.3 保健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保健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保健室的大小应能容纳常用诊疗设备和满足视力检查的要求.二、小学保健室可设一间;中学、中师和幼师保健室宜分设为两间,根据件可设观察室.三、保健室应设洗手盆、水池和电源插座.第二节生活服务用房1 生活服务用房宜设厕所、淋浴室、饮水处、教职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自行车棚.I厕所、淋浴室2 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3 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4 当有件时,学校厕所应采用水冲式厕所.学校水冲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设排气管道.5 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6 学校厕所卫生器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小学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 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二、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三、厕所内均应设污水池和地漏.四、教学楼内厕所,应按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600mm长盥洗槽计算.7 寒冷及严寒地区的淋浴室、更衣间内应设排气管道.II饮水处8 教学楼内应分层设饮水处.宜按每50人设一个饮水器.9 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第五章层数、净高和建筑构造第一节层数、净高1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2 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表5.1的规定:主要房间净高表5.1注:1. 合班教室的净高根据跨度决定,但不应低于3.6m.第三节建筑构造1 教学用房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实验室靠后墙的门宜设观察孔.二、有通风要求的房间的门,均应设可开启的上亮.三、门宜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宜设置固定门扇的定门器.2 教学用房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mm,并不宜高于1000mm.二、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但距地面2000mm范围内,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使用、走廊宽度和通行安全.三、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四、风沙较大地区的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药品室等,宜设防风沙窗.五、二层以上的教学楼向外开启的窗,应考虑擦玻璃方便与安全措施.六、炎热地区的教室、实验室、风雨操场的窗下部宜设置可开启的百叶窗.3 严寒地区教室、实验室的地面宜采用热工性能好的地面材料.语言教室应做防尘地面.舞蹈教室宜做有弹性的架空木地板地面.4 学校用房墙裙的高度应符合表5.2的规定:主要房间墙裙高度表5.25 三层以上的教学楼,宜设垃圾管道.6 采暖地区教学用房的散热器宜暗装,并宜设散热器罩.第六章交通与疏散第一节门厅1 教学楼宜设置门厅.2 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楼门厅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挡风间或双道门的深度,不宜小于2100mm.第二节走道1 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二、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2 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3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第三节教学楼楼梯1 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2 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3 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4 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当超过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5 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第四节安全出口1 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2 教学用房及其附属用房不宜设置门槛.第七章室内环境第一节采光1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玻地比应符合表7.1.1的规定: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玻地比表 7.1注:1.全年阴天数在200天以上,早上八时的云量在七级以上地区,教学及教学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其玻地比不应低于1:4.5;临界照度为4000Lx.2.走道、楼梯间应直接采光.2 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当教室南向为外廊,北向为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3 房间内各表面应采用浅色的装修.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符合表7.2的规定:房间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表7.2表面名称放射系数%顶棚 70-80前墙 50-60地面 20-30侧墙、后墙 70-80课桌面 35-50黑板 15-20。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楼道作为连接各个教室、功能室的重要通道,其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要体现校园文化、提升审美价值。
本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美观大方、安全舒适的校园教学楼道。
二、设计原则1. 功能性原则:教学楼道应满足师生通行、疏散、休息等功能需求,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 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楼梯、扶手、地面等安全设施,确保师生安全。
3. 舒适性原则:营造温馨、舒适的通行环境,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
4. 文化性原则:融入校园文化元素,展示学校特色,增强校园凝聚力。
5.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三、设计方案1. 整体布局教学楼道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部分为公共通道,连接各个教室和功能室;地下部分为师生休息区,设有卫生间、饮水机、休息座椅等设施。
2. 楼梯设计楼梯采用不锈钢扶手,地面铺设防滑耐磨地砖。
楼梯宽度充分考虑师生通行需求,同时兼顾美观和实用性。
楼梯间设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3. 地面设计地面采用防滑耐磨地砖,色彩搭配简洁大方,易于清洁。
在楼道拐角处设置导向地砖,方便师生识别方向。
4. 墙面设计墙面采用环保材料,颜色搭配和谐。
在墙面适当位置设置校园文化墙,展示学校历史、荣誉、优秀师生事迹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5. 窗户设计窗户采用双层玻璃,隔音隔热效果好。
窗户设计美观大方,既满足采光需求,又体现建筑风格。
6. 休息区设计地下休息区设有舒适的座椅,墙面设置装饰画,营造轻松愉悦的休息环境。
卫生间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使用。
7. 照明设计楼道内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照明,亮度适中,满足师生通行需求。
同时,设置应急照明,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照明需求。
四、总结本教学楼道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因素,旨在打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校园教学环境。
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生活体验,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浅谈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置问题【摘要】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置对于学校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从安全性、通行流畅性、环境舒适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等方面分析了学校教学楼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置问题的重要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设置,以提升学校教学楼楼梯间的整体品质。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教学楼楼梯间的设置不仅关乎学生和老师的安全与便利,更与学习环境的质量和学校形象息息相关。
学校在设计和建造教学楼楼梯间时,应该注重细节,注重整体规划,从而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美观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置,重要性,设计目的,安全性,通行流畅性,环境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综合考虑,整体品质。
1. 引言1.1 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置的重要性学校教学楼楼梯间的设置对于整个教学楼的功能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楼梯间是连接各层楼层的重要通道,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安全和便利。
一个合理设计的楼梯间可以提高灾难时的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楼梯间的设置也影响到学生和员工的通行流畅性,如果楼梯间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拥挤和堵塞,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
楼梯间的环境舒适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个明亮、通风、干净的楼梯间可以提升整个教学楼的氛围。
功能性和美观性也是楼梯间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结合实际需求和审美标准,打造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楼梯间。
学校教学楼楼梯间的设置不容忽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充分重视楼梯间的设计和设置,才能提升整个学校教学环境的整体品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1.2 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计的目的学校教学楼楼梯间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效率的通行空间,使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够方便地在教学楼内上下楼梯。
设计合理的楼梯间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楼的使用效率,减少拥挤和堵塞现象,确保人员安全和舒适。
楼梯间设计还应考虑到节约空间、环保、便利维护等因素,为学校教学楼的整体品质和形象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