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建七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建七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建七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建七局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说明了工程质量之重要性,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产生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具有常见性,多发性以及难以彻底根治性,被业内称之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长期困扰着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已引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次质检站开展此项工作,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树立公司信誉,根据本公司内部多年对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出如下防治措施:

一、主要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

1)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模困难。

2)防治措施: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模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3、墙柱模板

1)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2)防治措施:

CD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 校直与复

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斜撑要牢固。

②在浇筑楼层砼前,沿四周及筒体内侧@0.5?1M设置预埋锁筋,距砼水平面约

10-20 cm,用于加固侧模,防止砼在楼层水平施工缝处错台。

3)在浇完砼之前,将柱底、墙底模板与砼基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密

实,在浇完砼之前先铺一层水泥砂浆50?100伽,便于接浆。

4)侧模拆除时间不能太早,派专人先用小锤敲击柱身或墙身,一旦有空鼓

声,表示砼面与模板已脱离,方可拆模。

4、板模板

1)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砼面不平。

2)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木

方规格务必一致,60X 90,间距W 150 mm,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

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框架柱、剪力墙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①12 的钢筋头或①48的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墙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3)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在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墙高临时

绑扎间距不大于300的箍筋或水平筋2?3道,确保节点处柱、

墙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4)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管或整料斗的砼直接

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5)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墙的钢筋,绑扎箍筋,即安全,又能保证竖向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2、钢筋加工

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

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易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3)用于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及机械连接的钢筋头务必用切割切平、切直,不能倾斜和切断面存在较大的刀痕,以免影响连接质量。

4)剪力墙拉钩必须采用后弯,箍筋末端的1350弯曲角也必须采用后弯,否则无法施工。

3、钢筋帮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帮扎时,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竖向构件保护层宜采用已加工好的高强度砼垫层,板保护层采用带槽塑料垫块,垫块应准确,垫块步距取800X 800,否则导致平板悬臂面出现裂缝, 梁底柱侧露筋。

3 )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4)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

立即纠正。

5)浇筑砼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6)在绑扎板筋之前必须在板底模板上按设计间距先排位,并逐根弹墨线,方可绑扎板下钢筋。

7)砼输送泵管下宜用废汽车轮胎解间距支承在梁筋上,一便泵管的冲击力弄坏钢筋的正常位置。

8)梁板内预埋的水电暖管务必用小直径,增加数量,按设计位置安放在双层钢筋之间。

9)楼梯间的平台筋及楼梯板筋一般后安,以免踏坏。

10)空调板、飘窗板及阳台等悬挑构件的层筋必须在支座处加密马凳筋。三)砼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

度超过2.5伽,予以填缝,梁筋过密时选择相应的石子粒

2、漏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

1)钢筋成品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用自带扎丝牢牢地扎在竖向构件主筋上,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步距一密些,使

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砼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2)在绑扎之前应在梁、板内将偏位筋按1:6打弯校正竖向构件根部筋的正确位置

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

1)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2)不能拆模太早,拆模时间为砼面与模板面之间基本脱离时为准。

4、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

1)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先用砸扁的钢管将密筋撬开慢慢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夺取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2)也可以采用外部振捣,即在守模时及时敲打模板外侧,发现空鼓,及时用振动器从模板外面振捣。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接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

1)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2)竖向构件模板根部的水泥砂浆必须在梁、板上水电暖电锤钻孔结束之后施工,便于因钻孔积沉在梁内的木渣清理。

3)水电在梁、板、墙上预埋的线盒务必用钉子牢牢钉在模板上,不得有松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