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冰箱制冷原理

电冰箱制冷原理

电冰箱制冷原理
电冰箱制冷原理

电冰箱制冷原理

电冰箱既美观又实用(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个低温的小空间(一般冷冻室温度在-6?,-30?(根据星级的不同),冷藏室温度在-1,12?,箱内外温差约在10?,60?(南北方有差别)(

根据热学知识,放入电冰箱内的食品降温就要放出热量+(要冷藏保+,放出由q=cmΔt决定的热量(注:这里的c是物质在冰点以上的比热)(要冷冻在冰点以下,还要放出q=λm,q=cmΔt的热量(这里的c 是物质在冰点以下的比热)(除此之外,还有50,的热量从箱体传入箱内,使箱内温度升高(这些热量是被电冰箱吸收了吗,还是它有致冷剂的作用呢,这些都不是,它是把热量从低温的箱内传给了高温的箱外空间(这不是违背了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自然规律了吗,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的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是,热量可以有条件地由低温的物体传向高温的物体,这个条件就是要消耗外功(电冰箱是靠它的制冷系统来实现的(电冰箱的制冷方

式有三种:机械压缩式、吸收扩散式和热电式(压缩式最常见,它是压缩机消耗电能而做了功,实现了热量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的转移(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压缩式电冰箱工作过程,来看一看热量在各处是怎样转移的(

附图为压缩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图(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组成(各部件以管道联接而成一个封闭系统(除用来吸热的蒸发器安装在箱体内部的上方外(此处温度最

低为冷冻室),其它部件均安装在箱体外部,便于散热和维修(系统内充注一定量(120g左右)的制冷剂作为传热的媒质——工质(家用压缩式电冰箱的制冷剂现多为氟里昂r12(压缩面压缩制冷剂r12在管道里循环,在流经各器件时进行不同的相态变化而达到热量从低温移向高温的制冷作用,下面按图示分段说明:

a—b段为制冷剂的压缩过程(压缩机将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氟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气,其压力由p0升至pk(大约10个大气压),这时压缩机温度接近高温制冷剂蒸气的温度(大约

60?左右)(它将以热辐射、传导,并使空气对流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因为热辐射在其温室高于绝对零度(-273?)时任何物体都可进行,且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它是电冰箱外露部分温度最高处(

b—c段为制冷剂的等压冷却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冷凝器的前半部分进行的,制冷剂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将显热(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只有温度发生变化;而物体状态不变,把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

为显热)放出(冷凝器里制冷剂蒸气温度在50,60?,温度比周围环境空气要高,所以在冷凝器和周围环境空气间能自发地进行热交换,热量被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制冷剂的热量被带走而被冷却

成饱和蒸气(装在封闭容器中的液体因吸收外界热量而部分蒸发,达到稳定状态时,液面上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

c—d段为制冷剂的等温等压冷却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冷凝器的后半部分进行,制冷剂放出冷凝潜热(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并无

温度的l降,只有物体的状态改变,则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一般潜热较比热大,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就是利用氟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蒸发吸收周围大量的热,在冷凝器中冷凝,放出制冷剂的热,作为潜热,使蒸发器所在的周围空间获得低温)而被冷却成为常温高压液体(这里的常温是指冷凝器外周围空气的温度,由公式q=cmΔt,因c、m为定值,所以q?Δt,即温差越大,放热越多(但冷凝器中制冷剂的温度只能为50,60?,如果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就可使Δt增大,所以电冰箱应尽量安放在温度低处使用,一般规定电冰箱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远离热源(

d—e段为制冷剂的过冷过程(在液态制冷剂通过毛细管时,因与温度较低的回气管进行热交换(毛细管一般缠绕在回气管上)而得到进一步冷却,使其成为“过冷”液体(液体的压力一定,温度低于该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称为过冷液体)(过冷能使制冷剂中残余蒸气充分液化(

e—f段为过冷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过冷的液体制冷剂从毛细管喷射进入蒸发器时,减压膨胀,制冷剂压力从pk降至p0(约为0.5个标准大气压)(物理学告诉我们,影响汽化的条件是压强(即本文所说

的压力,工业常用此表达压强)和温度(温度越高,越利于汽化;压力越低,蒸发越快(现在压力由很高(约10个大气压)一下降到很低,使得制冷剂的沸点也随之降低,所以此时制冷剂立即由液态变气态,吸收大量的热(r12沸点为在1个大气压下-29.8?),这些热量来自蒸发器周围的空间和存放的物品中,至使蒸发器周围温度很低(接近-29.8?)( f—g段为制冷剂的等温等压吸热过程(剩余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的后半段吸收冷却物质的热量而蒸发,成为饱和蒸气,制冷剂吸收的热量就是维持它蒸发用的潜热,正是在蒸发器的这一过程实现了对电冰箱的箱内空间和存放物品的制冷作用(

g—a段为气态制冷剂的等压过热过程(饱和的制冷剂蒸气从蒸发器出来后,经位于箱体外表面的回气管受到热作用,使其温度高于饱和温度而成为过热蒸气(这时的低温远远高于制冷剂的沸点,使制冷剂残存的液体充分汽化,可避免冲缸故障(

经过上述过程,制冷剂在系统中完成了一个制冷循环,如此不断重复,就可以对箱内空间实现制冷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到:每一过程都伴随着热量的交换,这里主要为一吸一放,“一吸”在箱内进行,这时的热源是箱内的食品或物品,它们将热量直接辐射给蒸发器,或者是经空气传导、对流给蒸发器,而蒸发器又经传导、对流的形式传给制冷剂,这一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后的制冷剂在压缩机的压缩下循环至箱外(“一放”在箱外进行,冷凝器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空气的温度,

热源,经过传导将热量传给冷凝器上的散热元件,又经辐射、对流将热量传给周

围的空气,完成放热过程(一般为了加大散热效果,特意加大了冷凝器的外表面和涂黑(制冷剂经过箱内吸热箱外放热的过程,完成了热量转移(实质上在整个循环中热量传递的各种方式往往是同时存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认识电冰箱和热学的联系,对我们合理使用电冰箱和学习物理都是有益的(

《电冰箱》练习题

院系:班级: 姓名:学号: 电冰箱练习题 一、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右边的括号内,正确写T,错误写F) 1、冷凝器的热负荷应等于蒸发器吸收的热量。() 2、冷凝器表面过脏,将使制冷系统运行压力升高。() 3、使用单相电源的制冷压缩机电动机,电源电压的波动对其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4、电冰箱制冷压缩机运行时,化霜加热器不发热是因串联的定时器阻值大。() 5、夹渣、气孔、熔蚀、裂纹和未焊透属于焊件致密性低的缺陷。() 6、制冷系统中含有过量污物,会使过滤、节流装置堵塞,形成“脏堵”。() 7、制冷系统制冷剂充注过量可使压缩机运行平稳。() 8、电冰箱制冷系统缺少制冷剂后,制冷压缩机会长期运转甚至不停机,且制冷效果差。() 9、在制冷系统中,可以用过滤器清除制冷剂里的水分是实用方法。() 10、电冰箱制冷压缩机电动机经常在满载或超载的情况下起动,必须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 11、基本自动化霜控制是将化霜定时器设定每12或24小时除霜0.5小时。() 1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化学性质很活泼,一般把激烈的氧化称为爆炸。() 1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R12的沸点为-26.5℃。() 14、制冷系统中含有过量水分会使节流装置堵塞,形成“脏堵”。() 15、电冰箱在正常的蒸发压力下,若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温度过高,则说明制冷剂充注过量。() 16、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用的蝶型保护器,发生保护动作是因温度过高或电流过大。() 17、电冰箱压缩机是采用压力润滑方式。() 18、单相异步电动机采用电容起动方式的特点是:起动电流较大,起动力矩较小。() 19、积算式自动化霜控制中的定时化霜时间继电器与电冰箱温控器串联在电路中。() 20、直冷式电冰箱的蒸发器设于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的夹层。() 21、间冷式电冰箱长期使用不必人工化霜。() 22、间冷式电冰箱通过温控器来控制风扇电动机的开停。() 23、电冰箱用普通压力式温控器的工作原理是:用感温包感温,将温度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 24、起动转矩小、起动电流大是电冰箱用电动机采用阻抗分相起动方式的特点。() 25、单相电动机的起动一般都不需要电容器和起动继电器。() 26、单相电动机起动时,如不在起动绕组中通电,它就能烧毁。() 27、电冰箱的制冷管路必须用割刀切断。() 28、喇叭口是为了两相同直径的纯铜管连接时,一个管接入另一个管内使用的。() 29、压力式温控器是利用气体或液体在温度作用下的膨胀或收缩来推动触点的。()31、热敏电阻式温控器是利用热敏电阻的正温度系数特性与平衡电桥相配合来控制箱内温度的。() 32、除霜时,蒸发器表面的霜层全部融化后,除霜温控器立即接通压缩机电路,开始制冷。() 33、家用电冰箱按结构可分为直冷式和间冷式。()

压缩机是怎么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压缩机是怎么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冷”来。那到底什么是冷,例:在寒冬腊月,气温降到-5℃,我们说今天天气真冷,可东北人说不冷;在大伏天,气温在+32℃时,我们会说不算热,但气温突然降到+25℃,我们会说太冷了;这冷是随着人的常识来定的,在物理学中没有冷的定义。在工程中冷是跟着生产需要而定的。如老总问,冷库打冷了吗?你说打冷了,这个冷是指-18℃;老总问,水果库温度稳定吗?你说很稳定,这回答的含义是水果库温度稳定在±0℃了,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冷的定义。但是我们还是把这种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出来,因为一公斤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热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热量。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大卡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水对钢板制冷。如果将水倒在钢板上,那就更直观了。 在上述的制冷过程中,如果钢板的大小一定,并排除外界空气的降温因素,那么钢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在这里所述及到的‘热量’、‘温度’、‘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学过物理的人都能理解。初中物理就讲到,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冷系统,将商品中和空气中的热量向比商品温度更低的制冷剂传递,达到降低商品温度的目的。 我们的制冷系统与锅炉的制热系统在热力学上来讲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热传导公式也完全一样,我们先以锅炉作比拟,进一步讲讲制冷剂在制冷时的作用。上面讲的烧水壶也可算是一只锅炉,不过水烧开了,我们就灌热水瓶了,如果我们在壶嘴上套根管子,通到浴室,那就可以洗桑拿了,水壶就成小锅炉了。要注意的是这时水壶中的水永远是100℃,水壶出口处的蒸汽温度也是100℃,为什么不是110℃,不是90℃?这是因为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这是水的物理性能所决定了的。在青藏高原,大气压力较低,水70℃左右就开了,没有高压锅就只能吃夹生饭,而在高压锅里,温度可达到110℃,因为高压锅排气阀的重量,刚好使锅内压力保持在1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一般小型锅炉可烧4Kg/CM2表压力蒸汽,蒸汽温度也接近140℃,锅炉中的水温也与蒸汽温度一样也是140℃。煤气炉的火头温度可达1000℃左右,火头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上升直达沸点,一公斤水从沸点到烧干(全部变成蒸汽),将从煤气火头中带走的热量与上面所讲水壶给钢板降温是一样的,接近壶底的火焰是一个降温过程。锅炉中的煤燃烧温度在1200℃左右,没有锅炉中水的降温,锅炉中的排管将被烧塌。

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其发展

绿色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其发展走向 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每人制作任务: 查找资料,写论文 查找资,修改论文 查找资料,制作PPT

绿色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其发展走向 摘要:随着现实生活的需要,各种新技术渐渐浮出水面,以满足人类更好的生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盛夏之际,最具诱惑的当属从冰箱中取出一罐冰冻的饮料一饮而尽,瞬间进入清凉世界,所以电冰箱作为我国电器用品核心,其工作原理及其发展,不管在日常生活,甚至是企业发展,我国高科技新技术方面都是举足轻重。此次论文的目的,是在了解现有的电冰箱基础上,对其需要进行创新,提出新的改进方向,使电冰箱符合当代需要,更加智能化,更加具有实用性。所以我们就电冰箱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全面的了解了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及其发展,更结合现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可以改进的方面。比较明确的得到了电冰箱的发展趋势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制冷原理绿色实用发展趋势 前言:依据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了解了电冰箱的发展史,其制冷原理和基本工作的原理,讨论了当下电冰箱的使用性能,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工作点。比如使用寿命短,清洁不方便,电冰箱制作环节零散等问题,还有怎样改进技术让冰箱更绿色环保,从而得出了一些结论。 电冰箱的发明: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在中国古代早期就已经有了电冰箱的前身。虽然其实际功效与现代的电冰箱相比,相差甚远。但是其创造原因都是一样的——给食物保鲜。在原来如此落后的时代,能制造出如此精美,实用的东西,真心对我国古代的巧匠和发明家们感到由衷的敬佩之情。《周礼·天官·凌人》:“祭祀供冰鉴。”可见周代当时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时时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传世有不少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红木、花梨、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此件为红木制品,仿竹编式样,制作精致。在看古代剧的时候我们可能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遥远的边疆,各个藩国为了向中原示好,经常会给皇帝们,或者他的嫔妃们进贡珍宝,或在炎热的夏天,用非常精美的特制的盒子装上容易腐坏的新鲜水果,例如荔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吧,那可能就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可谓见识过的实实在在的“冰鉴”了。形制为大口小底,外观如斗形,铅叶镶里,底部有泄水小孔,结构类似木桶。冰

电冰箱的组成

冰箱由哪几部分构成 (2010-02-23 19:50:22) 转载▼ 电冰箱主要由箱体、门体、制冷系统、电气系统及附件五部分组成。 一.箱体和门体 箱体、门体根据不同的温度要求组成若干间室,与外界空气隔绝并分别保持一定低温。箱体、门体由箱壳、箱胆、门壳、门胆等结构件和绝热材料组成。 1. 箱壳、门壳一般由0.4-0.8mm的冷轧钢板作成,表面经磷化与喷塑(或喷漆)处理。为了美观,门壳多用彩板,有的冰箱已经使用拉丝板。 2.箱胆、门胆一般用厚1.2-5mm的ABS板或HIPS板经真空成型作成。箱胆也有用铝板作成的,这种箱胆强度比塑料好,但耐腐蚀性不如塑料。 3.隔热层 过去冰箱的隔热层都用玻璃棉充填,现在冰箱隔热层都用聚氨酯发泡塑料。聚氨酯发泡塑料是在异氰酸酯、聚醚的聚合反应中,加入发泡剂发泡而成。 发泡剂过去都采用R11,这种发泡剂对大气层的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现在的发泡剂逐渐改为R141b或环戊烷,这两种发泡剂都是环保发泡剂。 4.门铰链 箱体和门体由门铰链联接在一起。单门电冰箱有上、下两个铰链,双门电冰箱有上、中、下三个铰链。门铰链上一般都加一个限位机构和一个自锁机构。 5.门封条 为防止冰箱内冷气外泄和外界热气侵入,在门体的内壁四周装有磁性门封条,依靠磁条的磁力,将门封与箱体铁皮紧紧吸住。门封条是用软质聚氯乙烯挤塑成条,将磁性胶条穿入塑料门封条的空心管里,四角热粘合而成。康佳冰箱的门封条基本都可以进行拆卸,方便清洗。 二.制冷系统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组成,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的循环进行热交换,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冰箱外的空气中去,达到使冰箱内降温的目的。 1.压缩机 家用电冰箱用压缩机一般为全封闭压缩机。它的全称为“电冰箱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它实际是将压缩机与电动机全部密封在机壳内。 (1)压缩机的作用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输送和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制冷剂在系统中进行制冷循环。当压缩机电动机带动曲轴作旋转运动时,连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式运动。活塞在气缸中所作的往复运动,可分为吸气、压缩、排气和膨胀四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1、制冷系统原理介绍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压缩制冷系统循环见下图1-1。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

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2、冷柜制冷系统设计 2.1、冷柜制冷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制冷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落实一款产品的整个制冷系统,需明确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一系列制冷件,但也要考虑其它零件,如感温导管、连接管等。简单来说,就是制冷人员要将整个制冷系统考虑一遍,并在明细表中确定下来。需要考虑的大原则是零件尽量通用,产品设计零件数量少,零件规格通用化,加工设备(包括外协厂制作加工)尽量少,生产效率高。 针对冷柜系统焊点要尽可能少,简单产品不超过10个焊点,最多不超过15个。压缩机物料号需技术副总审批,通用化高的制冷件物料审批需部长级审批,

制冷机的原理

制冷机的原理 冰箱并不是“制造冷气的机器”,而是一种用来吸收食品中的热量的装置。它利用称为“制冷剂”的液体,将食品中的热量“抽取”出来并转移到冰箱外面。致冷剂通过冰箱的一系列装置流动,主要包括3 个基本的部件: 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并不断重复同一个制冷循环(近似卡诺循环)。 除少数环保冰箱外,现在普通家用冰箱的制冷剂大多还是氟利昂,它储存在冰箱的专用容器中。当冰箱开始运转时,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开始工作,吸入处于低压和常温状态下的氟利昂蒸气,将其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 这些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氟利昂蒸气离开压缩机后被送往冷凝器。冷凝器是一种被多次弯曲的管子,称为“蛇形管”,一般是被安装在冰箱背后。由于进入冷凝器的氟利昂蒸气的温度比室温要高,热量就通过蛇形管的管壁向外散发,这样氟利昂蒸气的温度就降低了并从气态冷凝为液态,随后它离开冷凝器流向蒸发器。蒸发器由另一个蛇形管构成,同冰箱的内部接触。这个蛇形管比冷凝器的蛇形管要细一些,因此氟利昂的流动速度就加快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骤然下降这符合所谓的伯努利原理。 由于在蒸发器中压力急剧降低,氟利昂便剧烈蒸发,从液态变为气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温度降低。由于热量总是从较热的物体向较冷的物体上转移,所以冰箱中较热的食物就将热量转移到流动着氟利昂气体的蛇形管上,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目前所有制冷的几个典型方法: 1、液体汽化制冷: 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如: 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吸附式制冷。 2、气体膨胀制冷: 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

电子冰箱控制原理

电子冰箱控制原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子冰箱电控原理 一、主要部件工作原理 1、压机 (1)定速压机:由继电器驱动,继电器一端接L(棕线),另一端为压电驱动线(黑线)接压机过流保护器(压机配件),压机驱动另一端接N(蓝线),继电器闭合黑线带电则压机工作,继电器断开黑线不带电则压机停止工作。 (2)变频压机:变频压机由专用变频驱动器驱动,之间用压机驱动线连接(三相),转速控制由主控板经PWM连接线(两相)发送PWM信号给变频驱动器,不同频率的PWM信号对应一定的转速,变频驱动器接收到后则控制压机达到相应的转速,注意PWM线没连接即频率为0时,变频驱动器以1800RPM驱动压机。 2、电磁阀 为双稳态电磁阀,由光耦可控硅驱动,可控硅一端接L(棕线)另一端(红线或白线)接电磁阀一端(插片),电磁阀另一端(插片)接N(蓝线),驱动信号为电网半波信号(正或负),正半周电磁阀为一种状态,负半周为另一种状态。半周信号数量每次连续5个,每分钟重复一次(维持)。电磁阀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时有明显咔哒一声。 3、LED照明灯

由三极管提供5V电源地(黑线)接照明灯一端,照明灯另一端(红线)接主控板5V电源正。照明灯单独接5V电源(注意+、-)则亮。 4、显示板 显示板与主控板之间由8芯线束连接(5V电源和信号),液晶显示屏由专用芯片驱动,显示内容由主控板通过线束传递给专用芯片,按键信号直接通过线束由主控板进行采样。另显示板上还有一环境传感器,通过线束由主板板进行采样。显示板连接不好时,主控板照常工作,但环境传感器为故障状态。 5、主控板 电源一般由安全变压器提供,控制关键部件是单片机,完成传感器、按键、门开关采样,压机、电磁阀、照明灯、显示板驱动等功能。一句话拿掉主控板或坏掉则冰箱就不能工作。 6、传感器 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越低则电阻越大),在5度时约为5K 欧。每个传感器通过双线与主控板相连,且主控板上有一上接电阻以形成分压电路,分压信号由单片机的A/D(模/数)转换成相应的数字值,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数字值,则根据此数字值进行温度控制。

冰箱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冰箱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气体变为液体)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液体变为气体)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 作为制冷剂的物质通常常温下为气体,便于蒸发,而且沸点不能太低,否则压缩时液化不容易,还要要求无毒,无异味儿。常见的制冷剂为氨、氟里昂。氟里昂实际上就是卤代烷,常见的是卤代甲烷。例如一氟三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等。也就是甲烷的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你可以自己组合出不同的物质。当然了,这种卤代烷一定要有氯原子和氟原子存在,不能全是氯也不能全是氟,而且烷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物质,而是满足不了作为制冷剂的要求,例如四氯甲烷,常温下为液体,也就是四氯化碳,不能做制冷剂的。但是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被氟取代,就可以做制冷剂。 制冷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压缩机将蒸发器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于室温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当达到所需的压力后液化,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散热管、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热管、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吹着的散热片。

提高压放出热量力,强制冷却,使制冷剂从气体转化为液体而放热。 液化后的制冷剂散热后,温度降低到接近室温,经过缓冲器后再通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毛细管很细,流着的是液体,到了蒸发器,空间突然增大,使得气体压力低,导致沸点降低,就不得不气化了,于是上演了气化吸热的一幕。然后蒸发器后面就是压缩机,压缩机会及时地抽取气体,制冷剂在蒸发器蒸发后变成了气体,再到压缩机压缩, 结果又放出热量变成了液体,成为一个循环。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制冷系统原理介绍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压缩制冷系统循环见下图1-1。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蒸发器和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分配器、、、易熔塞、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冰箱压缩机原理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冰箱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世界上的物质有三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在一定条件下三态可以相互转化。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很多热量,简称为“液体汽化吸热”,电冰箱就是利用了液体汽化吸热来制冷的,该种电冰箱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作功,制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汽化热的原理制成的。 电冰箱的喉管内,装有一种称为氟利昂:freon,俗称雪种的致冷剂。常用的一种为二氟二氯甲烷(CCL2F2),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的气体,沸点为29℃。氟利昂在气体状态时,被压缩器加压,加压后,经喉管流到电冰箱背部的冷凝器,借散热片散热(物质被压缩后,温度就会升高)后,冷凝而成液体。液体的氟里昂进入蒸发器的活门之后,由于脱离了压缩器的压力,就立即化为蒸汽,引致冰箱内部冷却。汽化后的氟里昂又被压缩器压回箱外的冷凝器散热,再变为液体,如此循环不息,把冰箱内的热能泵到箱外。 蒸气压缩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循环原理图见图。它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其动力来自压缩机,干燥过滤器用来过滤赃物和干燥水分,毛细管用来节流降压,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和蒸发器。 制冷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排入冷凝器中,向周围的空气散热成为高压过冷液体,高压过冷液体经干燥过滤器流入毛细管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状态,进入蒸发器中汽化,吸收周围被冷却物品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到所需值,汽化后的气体制冷剂又被压缩机吸入,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压缩机冷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行,保证了制冷过程的连续性。

冰箱制冷原理

家用电冰箱制冷原理 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实现制冷必须包括消耗能量(如电能,机械能等)的补偿过程。 借助制冷系统消耗一定的电能,利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液态→气态),放热(气态→液态)物理过程,强制热量由低温物体(冷柜内的食物)转至高温物体(室内空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冰箱的制冷是一个热泵的原理,就是利用机械能,在冰箱保温的条件下,将热量从冰箱里面移出,这些热量在冰箱外面散去。 家用电冰箱制冷系统循环过程,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R-600a或HFC-134a)气体吸入气缸,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R-600a或HFC-134a,并排到冷凝器内,在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R600a或HFC-134a气体与温度较低的环境进行交换,温度降低并冷凝为液体;液体R-600a或HFC-134a通过毛细管节流,降低压力后进人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热汽化,(未汽化的暂留在储液管里),汽化后被吸回压缩机,重新压缩。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使柜内温度降低。 整个制冷循环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1)绝热压缩:压缩机将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吸入,这时气体的理想状态是充分汽化,无液滴,稍微过热,经压缩机活塞的急剧压缩,对气体所做的机械功转换为热,使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此压缩过程很短,被升温气体的热量几乎没有传到外部,故此过程称为绝热压缩过程。 (2)等温压缩:压缩机将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送至冷凝器中冷却到其完全液化,这段时间放出冷凝潜热,在此过程中,因制冷剂温度不变,仅发生气一液状态变化,故称为等温压缩。在冷凝器末端,制冷剂全部液化后,温度有所下降,即为过冷。 在这一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活塞做功转换的热量已全部放出,这时已完成了将低温物体的热量送到高温的外界空气中的任务。 (3)绝热膨胀:液态制冷剂在毛细管中受到节流作用,使液体压力急剧降到蒸发压力,制冷剂在此过程中温度虽剧降,但因时间极为短暂,未能吸收外界的热量,故称绝热膨胀。 (4)等温膨胀: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迅速蒸发,不断从冷柜(冰箱)内吸收热量(蒸发潜热),直到液体完全汽化为止,在此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恒定,故称为等温膨胀。 海尔变频冰箱的制冷原理 普通家用冰箱中的电机起动频繁、噪声大、寿命短、温度稳定性差、能耗高。变频冰箱带来功能的增加、性能的改善,而且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和降噪效果,同时整机寿命有明显提高。近年来国内家电厂商都在竞相开发。 2000年4月,科龙首推BCD-348WA/HP变频冰箱,具有助动开门、制冰功能等,被业内人士誉为“最成熟、最稳定”的冰箱。随后,海尔推出007系列衍生239DVC系列变频冰箱具有控温精确、制冷分立、多循环技术结合变频技术的独立控温、节能高效等优点。以海尔BCD-239DVC为例,介绍变频冰箱的制冷原理。 变频冰箱制冷系统组成: 图1是海尔变频冰箱制冷系统原理图。全系统由变频压缩机、冷凝器、过滤器、电磁阀、毛细管、蒸发器及控制器等构成。管路系统中,在能够反映制冷剂状态的关键部位设置了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其温度。在制冷工作状态,制冷剂的工作流向如图2。

电冰箱工作原理

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附件构成。在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其中蒸发器安装在电冰箱内部的上方,其他部件安装在电冰箱的背面。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叫“氟里昂12(CF2Cl2,国际符号R12)”的物质作为制冷剂。R12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变成气态的R12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R12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汽化,吸热降温。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R12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电冰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冰箱的结构 外形 组成部件 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附件构成。在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控制系统中主要有温控器、热继电器、过载保护器、门碰开关等。 二、工作原理 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叫“氟里昂12(CF2Cl2,国际符号R12)”的物质作为制冷剂。R12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变成气态的R1 2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R 12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汽化,吸热降温。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R12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 三、故障维修检查三要素

电冰箱的原理与设计

毕业论文 编号:02 科目名称: 冰箱结构原理及控制系设计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09541-07 姓名:叶英军 指导教师:薛桂娥

摘要 近几年来,科技不断进步,很多高科技产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电冰箱更为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人们对电冰箱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电冰箱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但面对形形色色的电冰箱,我们如何抉择,什么样的冰箱才是适合的。我们要对电冰箱做一个深刻的了解,明白电冰箱是如何工作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电冰箱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设计等领域。第二章论述了冰箱对人类的贡献及作用。 电冰箱是目前所有家庭必备的电器,特别是生活中离不开,不仅仅提供对食物的保鲜、除味、降温等,在其它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人们对电冰箱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电冰箱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但面对形形色色的电冰箱,我们如何抉择,什么样的冰箱才是适合的。我们要对电冰箱做一个深刻的了解,明白电冰箱是如何工作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从而才能生产出来更好更环保的节能型电冰箱。 关键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结构、组成部分。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1.1 本课题研究的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正确评价电冰箱对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1.3 电冰箱的发展史 (2) 1.4 电冰箱的基本常识 (5) 1.5 电冰箱的结构原理 (7) 1.6 电冰箱的电路控制系统原理图 (8) 1.7 电冰箱的控制系统设计 (9) 1.8 电冰箱的元器件 (16) 第二章电冰箱对人类贡献的机理分析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冰箱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冰箱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 那么怎么能实现制冷剂液化-气化呢?我们知道,气体物质在它的临界温度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液化。所谓的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采用多高的压力都不能使他液化。当温度高于气体物质在某个压力下的沸点之上时就会发生气化,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从环境中获得,从而实现制冷。 用于上述实现制冷的气体物质就是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物质通常常温下为气体,便于蒸发,而且临界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压缩时液化不容易。还要要求无毒,无异味儿。常见的制冷剂为氨、氟(这个字念服笨蛋才念佛呢里昂。 氟里昂实际上很多种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系列产品。那么他是什么物质呢?实际上就是卤代烷,常见的是卤代甲烷。例如一氟三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等。也就是甲烷的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你可以自己组合出不同的物质。当然了,这种卤代烷一定要有氯原子和氟原子存在,不能全是氯也不能全是氟,而且烷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物质,而是满足不了作为制冷剂的要求,例如四氯甲烷,常温下为液体,也就是四氯化碳,不能做制冷剂的。但是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被氟取代,就可以做制冷剂。 制冷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压缩机将蒸发器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于室温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当达到所需的压力后液化,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散热管、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热管、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吹着的散热片。

通俗易懂的制冷原理

制冷原理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③节流阀;④蒸发器;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 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 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冷”来。那到底什么是冷,先举例说明:在寒冬腊月,气温降到-5℃,我们说 今天天气真冷,可东北人说不冷;在大伏天,气温在+32℃时,我们会说不算热, 但气温突然降到+25℃,我们会说太冷了;这冷是随着人的常识来定的,在物理学 中没有冷的定义。在工程中冷是跟着生产需要而定的。如老总问,冷库打冷了吗? 你说打冷了,这个冷是指-18℃;老总问,水果库温度稳定吗?你说很稳定,这回 答的含义是水果库温度稳定在±0 ℃了,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冷的定义。但是我们 还是把这种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 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出来,因为一公斤 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热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热量。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 大卡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水对钢板制冷。如果将水倒在钢板上,那就更直观了。在上述的制冷过程中,如果钢板的大小一定,并排除外界空气的降温因素,那么钢 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在这里所述及到的‘热量’、‘温度’、 ‘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学过物理的人都能理解。 初中物理就讲到,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 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冷系统,将商品中和空气中的热量向比商品温度更低的制冷 剂传递,达到降低商品温度的目的。 我们的制冷系统与锅炉的制热系统在热力学上来讲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热传导公 式也完全一样,我们先以锅炉作比拟,进一步讲讲制冷剂在制冷时的作用。 上面讲的烧水壶也可算是一只锅炉,不过水烧开了,我们就灌热水瓶了,如果我们 在壶嘴上套根管子,通到浴室,那就可以洗桑拿了,水壶就成小锅炉了。要注意的 是这时水壶中的水永远是100℃,水壶出口处的蒸汽温度也是100℃,为什么不是110℃,不是90℃?这是因为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这是水的物理性能所决定了的。在青藏高原,大气压力较低,水70℃左右就开了,没有高压锅就只能吃夹生饭,而在高压锅里,温度可达到110℃,因为高压锅排气阀的重量,刚 好使锅内压力保持在1 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一般小型锅炉可烧 4Kg/CM2表压力蒸汽,蒸汽温度也接近140℃,锅炉中的水温也与蒸汽温度一样也是140 ℃。煤气炉的火头温度可达1000℃左右,火头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上升直达沸点,一公斤水从沸点到烧干(全部变成蒸汽),将从煤气火头中带走的热 量与上面所讲水壶给钢板降温是一样的,接近壶底的火焰是一个降温过程。锅炉中

电冰箱保护电路原理图

电冰箱保护器的设计 李典文 (AP0305241) 一、概述 电冰箱对电源的波动范围有一定的要求,而供电电源,其波动幅度有时会超出电冰箱的允许波动范围。当电冰箱压缩机在运转时,如遇电网意外断电又迅速恢复供电,会使压缩机承受压力过高而受损。为了保证电冰箱能安全工作于规定的电源范围内,并且防止压缩机受损,在其的供电电源端接入保护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本电路主要应用LM339、NE555、继电器等元器件进行设计的。 二、电路设计 1.电路原理 本设计的电路图如下页所示,其中LM339的两个比较器和RP2、RP3等组成过电压、欠电压检测电路;VT1构成电子开关,其中LED为电压指示灯,当电压在市电正常范围内(180V~280V),该灯发亮,否则会熄灭;NE555时基电路组成延迟记忆电路。组成框图如下。 V上限 Ui V下限 电路的组成框图 其工作原理如下:接通电源后,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的降压、整流桥的整流、稳压器7812的稳压后,在RP2和RP3两端可获得约12V直流工作电压。根据变压器的变压系数,调整电位器RP2和RP3,使市电电压在正常范围内,上、下比较器都输出高电平,此时VT1导通,电压指示灯LED 保持发亮。因为C1两端初始电压为0,555时基电路的阈值端6脚为高电平,555时基电路复位,三极管VT2截止,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保持吸合,电冰箱电源被切断。然后电源向C1充电,使2、6两脚电位不断下降,约经过5min,可使电位降至12V电压的1/3,555时基电路才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VT2导通,继电器K1通电吸合,其常闭合触点K-1断开,电冰箱通电工作。当交流电网意外断电时,C1储存电荷通过R2、D5迅速泄放,当电网恢复供电时,电路又要延迟5min左右才向电冰箱供电,从而确保电冰箱压缩机不受损坏。当市电电压升高到280V以上,上比较器输出低电平; 市电电压下降到180V以下,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只要两者之一输出低电平,VT1截止,LED熄灭。 此时6脚为高电平,555时基电路复位,输出端3脚为低电平,电冰箱电源被切断,从而使电冰箱在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自动停止工作,保证了电冰箱能安全工作于规定的电源范围内。当电压恢复正常时,电路要延迟5min左右才向电冰箱供电。

电冰箱制冷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

第一部分家用电冰箱基础知识 一、含义 家用电冰箱:即一个供家用的具有适当容积和装置的绝热箱体,用消耗电能的手段来 制冷,并具有一个或多个间室,它包括冷藏箱、冷藏冷冻箱、冷冻箱。 二、构造 家用电冰箱是由箱体、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附件四大部分组成。 箱体包括门体和箱体,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储物空 间,保持箱内冷量尽可能少的散发到箱外。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干燥过滤器以及制冷剂组成。 制冷系统的作用就是保持稳定不断的从冰箱箱体内吸收热量,排放到大气 中去,以使家用电冰箱内长期处于低温状态。 电气控制系统由温控器、定时器、启动继电器、过载保护器、电加热器、照明灯以及其它电气部件构成。通过这些零部件控制压缩机的开停,从而使冰箱制 冷系统间歇性的制冷,并使电冰箱内温度控制在用户所需要的低温范围内。 附件包括搁物架、果蔬盒、瓶座、瓶栏杆、制冰盒、储冰盒、刮霜铲、接水盘、蒸发皿、铰链、底脚等附属零部件。 三、分类 1、电冰箱按外形(即其所含箱门的多少)可分为单门电冰箱及双门、三门、四门等 多门电冰箱,多门电冰箱中又增设有对开门式、抽屉式等结构。 2、电冰箱按用途可分为: 1)冷藏箱(以汉语拼音字母C表示) 2)冷藏冷冻箱(以汉语拼音字母CD表示) 3)冷冻箱(以汉语拼音字母D表示) 3、电冰箱按使用时的气候环境可分为: 1)亚温带型(以SN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0---32℃; 2)温带型(以N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6---32℃; 3)亚热带型(以ST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8---38℃; 4)热带型(以T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8---43℃; 4、电冰箱按冷却方式可分为: 1)直冷式(即冷气自然对流式)电冰箱; 2)间冷式(即冷气强制对流式)电冰箱,又称为风冷电冰箱、无霜电冰箱; 3)风直冷电冰箱,即包括直冷、风冷两种制冷方式。 四、型号命名 产品型号及含义如下: □□-□□□ 改进设计序号,用汉语拼音顺序表示(A、B、C……) 型式,无霜冰箱(W) 规格代号(有效容积L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用途分类代号:冷藏箱(C)、冷藏冷冻箱(CD)、冷冻箱(D) 产品代号:家用电冰箱(B) 例如:BCD-191WA:表示第一次改进设计的191L的风冷式冷藏冷冻箱。

电冰箱工作原理

一, 电冰箱致冷的原理和种类 共有下列9种致冷的原理 (1) 压缩式电冰箱: 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致冷系统作功. 致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致冷剂(或称冷媒),蒸发时,吸收汽化热的原理制成的. 优点:寿命长,使用方便, 目前世界上91~95% 的电冰箱属於这一类. (2) 吸收式电冰箱: 该种电冰箱利用热源,如煤气,煤油,电等作为动力. 利用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致冷的目的. 其缺点是效率低,降温慢. 现已逐渐被淘汰. (3) 半导体电冰箱: 利用PN型半导体通以直流电,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的原理来实现致冷的电冰箱. 现许多电子电路和微型仪器常采用此方法散热. (4) 化学冰箱:

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的冰箱. (5) 电磁振动式冰箱: 用电磁振动机作本动力来驱动压缩机的冰箱.其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6) 太阳能电冰箱: 利用太阳能作为制冷 能源的电冰箱. (7) 绝热去磁制冷电冰箱 (8) 辐射致冷电冰箱 (9) 固体致冷电冰箱 二,压缩式冰箱的组成 压缩机 冷凝器-热交换管 乾燥筛检程式 毛细管-气体膨胀阀

蒸发器. 制冷系统由五各基本单元所组成 二, 压缩式冰箱的组成: 压缩机的功用: 用以补充能量,把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媒(Freon,氟利昂)经蒸汽压缩机被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而后送入冷凝器中. 冷凝器的功用: 是把高温高压的蒸汽冷凝成为高压常温的液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乾燥筛检器的功用: 吸收氟利昂中的水分,防止冰堵,并过滤制冷系统中的杂质,防止脏堵. 毛细管的功用:有两个功能, 其一是节流,控制制冷系统的氟利昂回圈量; 其二是降压,保证冷凝器中的压力满足冷凝压力,而蒸发器中的压力满足蒸发压力. 蒸发器: 是制冷系统制取冷量的地方,是液态氟利昂蒸发汽化为气体,吸收大量汽化热的场所. Five basic parts of any refrigerator (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所有致冷机必需具备的五大基本单元 Compressor (压缩机) Heat-exchanging pipes (热交换管) or Condensor (冷凝器) -

冰箱制冷剂是什么

制冷剂是什么 起到什么作用都有哪些产品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冰箱制冷剂。首先先看看冰箱的运行原理: 一般冰箱是由四大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工作时气态冰箱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相当于一个换热设备,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冰箱制冷剂换热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冰箱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所谓膨胀阀就是一个节流装置,因流出膨胀阀的制冷剂受到遏制,因此出来后冰箱制冷剂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成为气液两相,再进入蒸发器,此时的冰箱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进行换热气化,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冰箱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 下面把常见的冰箱制冷剂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冰箱制冷剂R22: 制冷剂R22同义名称: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CHClF2,分子量。冰箱制冷剂R22在常温下为无色,近似无味的气体,不燃烧、无腐蚀、毒性极微,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为HCFC型制冷剂。制冷剂 R22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很高,特别是在没有水份存在的情况下,在200℃以下与一般金属不起反应。制冷剂R22在水存在时,仅与碱缓慢起作用。但在高温下会发生裂解。 冰箱制冷剂R22特点: 制冷剂R22是一种低温制冷剂,可得到-80℃的制冷温度。适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和其它商业制冷设备;冰箱制冷剂R22也可用作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原料和灭火剂1121的中间体;制冷剂R22适用的冷冻机油有:烷基苯合成油AB、多元醇酯合成油POE、环烷基矿物油MO;制冷剂R22包装:瓶。 冰箱制冷剂R134a R134a的标准蒸发温度为一26.5℃,凝固点为一101oC,属中温制冷剂。它的特性与R12相近:无色、无味、无毒、不燃烧、不爆炸;汽化潜热比R12大,与矿物性润滑油不相溶,必须采用聚酯类合成油(如聚烯烃乙二醇);j丁腈橡胶不相容,须改用聚丁腈橡胶竹=密封元件;吸水性较强,日易与水反应生成酸,腐蚀制冷管路及压缩机,故对系统的十燥度有较高的要求,压缩机线圈及绝缘材料须加强绝缘等级;击穿电压、介电常数比R12低;热导率比R12约高30%左右;对金属、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及渗漏性与R12相同。冰箱制冷剂R134a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但仍有一定的温窜效心(GWP值约为0.27),日前是R12的替代工质之一。 冰箱制冷剂R152a/R22共沸制冷剂 R152a/R22共沸制冷剂易燃,和R12制冷系统通用。替代后,原有制冷系统不必做重大变动。泄漏对R152a /R22共沸制冷剂的组成成分影响较小,在配比为50/50的质量分数下,臭氧消耗潜能值 ODP(OzoneDepletionPotentia1)O.05,全球变暖潜能值GWP(GlobalWamaingPotentia1)=105,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在选择合适配比后,具有较优良的热工性能,冷却速度快,耗电量略有下降。 冰箱制冷剂R600a R600a的标准蒸发温度为一11.7℃,凝固点为-160oC,属中温制冷剂。它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尤温室效应,尢毒,但可燃、易爆,所以有1L600a存在的制冷管路,不允用气焊或电焊;它易与矿物油溶;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