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36 KB
- 文档页数:2
银杏叶的药用价值不可忽视来源:中国医药报2015年08月24日发布银杏药用价值极高,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银杏叶目前已知含有化学成分200多种,其中,有效成分银杏内酯最受关注。
银杏内酯是银杏叶的特有成分,迄今尚未在其他植物中被发现,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治疗价值。
银杏内酯是与多种疾病有关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拮抗剂。
PAF为内源性活性物质,能激活血小板使其形态改变和凝聚。
银杏内酯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能抗血小板及抗血栓,并防治动脉硬化、抗炎症、抗过敏、抗休克,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胃、肾均具有保护作用。
白果内酯是目前备受关注的又一种银杏化学成分。
动物实验显示,白果内酯具有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以及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髓鞘的作用,其神经营养、神经保护作用比较强。
白果内酯可防止脑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引起的改变,这种抗氧化应激对改善老年人记忆功能,防止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白果内酯还含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从银杏叶提取的M类与黄酮类物质,其活性有协同作用。
银杏叶中黄酮类物质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活化血管、松弛平滑肌、解除肌痉挛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银杏和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另一个显著特色是抗自由基。
自由基在人体衰老、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肝炎、肺气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导致心脏病和癌症等60多种疾病。
银杏叶是一种复合型抗氧化剂,它含有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种物质。
前者主要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硒、锌、铜等,后者主要有黄酮、苦内酯、多酚类等。
它们在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所致的氧化损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证明银杏同样有抗自由基作用。
我国是银杏的故乡,资源丰富。
目前,年产白果约1.1万吨,银杏干叶产量约2.0万吨,分别占世界各国产量的90%和70%以上。
开发银杏药物资源,除了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开发与利用这种不可替代的药物资源,能更多更好地为防治疾病、营养健身服务。
银杏树的作用银杏树是一种世界上重要的珍贵树种之一,也是中药材和观赏树种。
在中国,银杏树历史悠久,被誉为“活化石”,具有广泛的药用与观赏价值。
银杏树的作用有很多,下面就来介绍一些主要的作用。
首先,银杏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银杏叶是银杏的主要药用部分,属于中药材中的珍贵宝藏之一。
银杏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如银杏素和黄酮醇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
银杏叶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中风等,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对改善血液循环和大脑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次,银杏树还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银杏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的树种,其叶片清新如扇,叶脉呈星状放射状排列,秋季呈现出醒目的金黄色,给人一种优雅和庄严的美感。
银杏树还有着具有震撼力的大树冠和挺拔的树干,是园林建设和城市绿化中的常用树种,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银杏树更是被誉为“暴发户树”,因为它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和变化,可以达到巨大的体积,给人一种威武壮观的感觉。
此外,银杏树还有环境保护的作用。
银杏树是一种不易被污染的树种,能够在污染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银杏树对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能够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环境气氛;同时银杏树也具有良好的抗逆性,能够抵御干旱、寒冷、污染等恶劣环境的侵害,对保持生态平衡和净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银杏树在园林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银杏树具有栽培简单、生长迅速的特点,成本低廉,经济收益高。
它具有很好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在园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银杏树不仅能够修剪出美丽的造型,还可以用来修建绿篱、行道树等,为城市景观增添独特的风景线,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生态功能。
总的来说,银杏树的作用包括药用功能、观赏价值、环境保护和园林建设等多个方面。
它是一种具有极高综合价值的树种,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还能为城市增添美丽的风景,改善生态环境。
银杏研究报告
银杏研究报告是一个关于银杏植物的科学研究报告,通常涉及银杏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又名白果树、银杏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的古老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蕨类植物之一。
银杏具有极高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和恶劣环境中存活,并且能够抵抗病虫害。
银杏在药用价值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银杏叶和银杏果实。
银杏叶中富含的银杏内酯和银杏酮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降压、改善记忆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银杏果实则具有抗龋齿、抗菌等功效,可以用于口腔护理和治疗口腔疾病。
除此之外,银杏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特殊的叶片形态和优雅的姿态赢得了众多园艺爱好者的喜爱。
银杏树还具有固土保护、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是城市绿化的常见树种之一。
在银杏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通过分离提取银杏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药理学实验,临床观察等研究方法,探索银杏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许多研究证实了银杏对改善记忆力、增强脑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银杏研究报告对银杏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
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银杏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银杏在保健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于银杏叶的研究报告
银杏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
以下是关于银杏叶的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 化学成分: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银杏黄酮、酚酸和皂苷等。
其中,银杏黄酮是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2. 抗氧化作用: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并对已生成的自由基进行清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这些化合物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 抗炎作用: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能够减轻实验性动物模型中的炎症症状,并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4. 抗肿瘤作用: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银杏叶还能够增强化疗和放疗对肿瘤的疗效。
5. 其他生物活性:银杏叶还具有其他一些生物活性,如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抗衰老和抗菌等。
这些活性使得银杏叶在中医药学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银杏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其他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对银杏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并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开发与应用。
银杏的作用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又称为白果树、银杏树,是一种古老而有神奇药效的植物。
银杏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拥有多种作用和功效,下面将对其主要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1. 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银杏叶中富含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酮可以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改善脑功能。
多项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改善注意力和思维灵活性。
2. 抗老化和延缓衰老:银杏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延缓老化过程。
此外,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加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皮肤的皱纹和色斑,保持皮肤的年轻和健康。
3. 改善血液循环: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改善血液循环。
它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4. 缓解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增强神经细胞的功能,促进脑细胞的代谢,降低有害物质的积聚,预防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减轻痴呆症状,改善认知功能。
5. 抗炎和抗癌作用: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癌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改善炎症症状。
此外,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具有抗癌作用。
总结起来,银杏具有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抗老化和延缓衰老、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抗炎和抗癌作用等多种作用。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不同,使用银杏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银杏叶的药理与临床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
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银杏在我国分布很广,资源十分丰富。
1 银杏叶的化学成份银杏叶的有效成份主要有黄酮甙和二萜内酯两类。
银杏叶黄酮甙主要有槲皮素甙、山奈酚甙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份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
到目前为止,从银杏叶中共提得6个萜类化合物:银杏苦内酯A、B、C、M、J和银杏新内酯,它们都具有二萜或半萜结构,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6个5元环,包括一个螺(44)壬烷,一个四氢呋喃环和3个内酯环,常见代号BN52020、BN52021、BN52022、BN52023、BN52024,分别代表银杏内酯A、B、C、M、J其中BN52021在银杏中的含量为0.2%,它的抗PAF(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磷脂)选择性和活动性最强。
2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2.1 对血小板聚集和止血作用给兔灌注人血出现超急性排斥,加入了BN52021,灌注前后均不出现聚集。
离体和活体实验表明,BN52021能完全阻止PAF引起的兔、鼠、猪等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但不能干扰肾上腺素引起的聚集。
2.2 对心肌功能及心肌梗塞的作用BN52021能阻止静注丁呱卡因引起的雄鼠心肌衰退,抑制缺氧引起的人和猪冠状动脉收缩及清除PAF引起的狗心脏心律不全。
实验证明麻醉兔经冠状动脉闭塞90min和再充血180min后导致心肌组织严重损伤,给予BN52021后能明显地抑制心室纤维化作用和减少梗塞程度。
2.3 对血管的作用豚鼠动脉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的黄酮叮能舒张后肢血管,对心脏注射作用更强。
后经实验证明槲皮素、山奈酚及异鼠李素三个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和解除痉挛作用。
此外能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
2.4 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法国学者报道银杏标准提取物对三乙基锡中毒的大鼠有恢复大脑清醒的作用。
它也能促进成年雄性大鼠穿透性大脑损伤的恢复。
银杏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杨慧萍;高睿【摘要】归纳总结了银杏药用成分的种类、含量变化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银杏药用成分主要存在于银杏叶、外种皮及种仁中,其含量因品种、性别、季节等不同有所差异,目前从银杏中共分离到5类药用成分,包括黄酮类、内酯类、有机酚酸类、聚戊烯醇类和多糖类.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银杏具有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血脂、改善循环、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抗衰老等作用.银杏除已开发利用的银杏叶外,其种仁、外种皮中也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08【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银杏;药用成分;药理作用【作者】杨慧萍;高睿【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6银杏(Gingo biloba)是银杏属多年生乔木,是第四纪冰川后幸存的古老树种,属于世界上著名的孑遗植物,其叶、种仁和外种皮都含药用成分,被称为“全身都是宝的活化石”。
银杏作为药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祖国医学认为银杏叶和果味甘、苦、涩、性平,叶具有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的功效;种仁具有润肺、平喘、止咳、利尿、止白浊、杀虫、解酒等功效;银杏外种皮味甘、性温,有益气补虚的作用[1-8]。
近年来现代医学对银杏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银杏药用化学成分种类多样,古川周二于1932年首次从银杏叶中提取出了黄酮类物质,随后中泽浩一从银杏叶中分离出了银杏黄素,Borker等分离出异银杏黄素和白果黄素,中西香尔分离出了银杏内酯,到目前为止,已从银杏中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学成分,药用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内酯类、有机酚酸类、聚戊烯醇类、多糖类等,其中黄酮类和内酯类是银杏叶发挥独特药理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2-6]。
银杏的功效与作用北纬38度黄金地带的银杏树,造就了与众不同的银杏系列产品银杏茶利用银杏树的叶子采取先进技术生产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经常饮用,能增强人体体力,提高免疫功能。
1、消除血管垃圾、预防脑血栓与中风。
2、改善脑供血3、抗心肌缺血4、调节血脂、减低血粘稠5、调节血压6、改善糖尿病7、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恢复血管弹性8、保护心脏9、预防老年痴呆症10、改善尿频症11、保肝银杏茶的饮用方式1.用开水熬煮,第一遍熬制沸腾后过水,把水倒掉,第二遍熬制可加入红枣、红糖等。
2.用煮茶杯:在煮茶杯中加入冷水和一袋(6g)银杏茶,水沸腾后继续煮2-3分钟,然后将煮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具中(茶、水分离),即可饮用,每3-6克银杏茶可煮2-3遍。
3.沸水冲泡: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次放入3-6g银杏茶,可冲泡3遍。
4.用热水瓶:将3-6g银杏茶倒入热水瓶中,然后加入刚烧开的沸水(加水量根据自己每天饮水量添加),盖好塞子,一小时后即可饮用银杏叶茶银杏叶茶不能与茶叶和菊花一同泡茶喝。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
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形态特征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银银杏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因其枝条平直,树冠呈较规整的圆锥形,大量种植的银杏林在视觉效果上具有整体美感。
银杏叶在秋季会变成金黄色,在秋季低角度阳光的照射下比较美观,常被摄影者用作背景。
银杏价值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应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治疗脑缺血、缺氧的动物发现,EGB-761可升高动物脑组织葡萄糖浓度,大脑皮质磷酸肌酸和ATP的含量,降低乳糖浓度。
EGB-761对小鼠局部缺血缺氧脑组织ATP酶有保护作用。
这些都有效地调节了脑组织能量代谢[6]。
阻断小鼠双侧颈动脉10min后恢复灌注,小鼠记忆力受到明显损伤。
预先给予EGB-761(50,100mg/kg)的小鼠组织记忆力明显优于一般小鼠。
提取物中黄酮醇可能是增加记忆力的主要成分,提取物EGB-761对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记忆力下降有临床应用价值。
EGB-761可提高成年Swiss小鼠学习和行为能力,该作用与海马的组织结构,特别是苔藓纤维有密切的联系[7]。
钙拮抗剂作为神经元保护剂,长期使用造成神经元损伤,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B-50的免疫活性和细胞内Ca2+浓度在维拉帕米作用于神经元48h后均降低。
EGB-761可减少维拉帕米对神经元的损伤,推测EGB-76l这种作用以减轻维拉帕米引起的细胞内钙阻断作用和轴突延长部分的抑制作用有关。
因此,建议临床上维拉帕米和EGB-76l联合用药。
2 抗炎作用银杏叶中黄酮衍生物在体内及体外有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
目前体内研究的报告较少。
其中已证实双黄酮类及银杏叶黄素为大鼠血小板分泌的Ⅱ型磷酯酶,A2(SPLA2)抑制剂。
银杏黄素及其酮酚异构体异银杏黄素可抑制二萜甾醇酯或钙离子载体(A2318)诱发的大鼠腹膜巨噬细胞中花生四烯酸或代谢物的释放,也可抑制T或B细胞促细胞分裂原诱发的淋巴细胞增殖,表明银杏黄素具有体内抗关节炎活性。
穗花粉黄酮和其他一些双黄酮局部或腹膜内注射给药,对急性炎症动物模型有抗炎活性,但未见报道双黄酮对慢性炎症的抗炎活性。
因此,Kim H K等首次研究了银杏黄素在体内对慢性炎症的抗关节炎和止痛活性对佐剂诱发的关节炎动物模型(大鼠)腹膜内注射银杏黄素5、10、20mg/(kg·d)。
摘 要:银杏是中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药用、经济、园林和美容价值。大量的科
学研究表明,银杏浑身是宝,银杏果、银杏叶、银杏外种皮和银杏根等均含有大量活性物质,
且具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因此,将深入探讨银杏不同部位药用价值的开发现状,为临床上
更有效、更全面的利用银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银杏; 药用价值; 研究
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为银杏科、
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药用、经济、园林和美容价
值,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长寿树”。
中国是银杏的故乡,也是银杏资源大国,拥有的银杏资源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自20
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银杏果、银杏叶、银杏外种皮和银杏根等均含有
大量活性物质,且具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因此,深入研究银杏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开发
其药用价值,将会为进一步研究银杏提取物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1 银杏各部位的药用价值
1.1 银杏果 银杏为裸子植物,通常所说的银杏果,确切的说应该是银杏的种子,是除去外
种皮的种核,白色,故又名白果。银杏果营养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
消毒杀虫”。《滇南本草》中记载:“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
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现代实用中药》中提到:
“核仁治喘息,头晕,耳鸣,慢性淋浊及妇人带下。果肉捣碎作贴布剂,有发泡作用;菜油
浸一年以上,用于肺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杏果作用于呼吸系统,具有松弛气管平滑
肌,止咳定喘、清肺祛痰的功效;作用于循环系统,具有扩张微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功效;
抑菌杀菌作用,可用于肺结核,可利尿、用于女性带下等[1]。
银杏果具有一定的毒性,《三元延寿书》记载:“昔有饥者,同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
死也”。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根本方法。医药界认为,生白果应控制在10 粒/d
左右,防止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
1.2 银杏叶 银杏叶为银杏树的干燥叶,又名白果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是一
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但生时有毒。
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具有益心、敛肺、平喘、化湿止泻、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历
史上最早记载银杏叶药用的医书是明代刘文泰的《本草品汇精要》,其中记载:“黄叶为末,
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中药志》中记载银杏叶可“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食
疗本草》中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症。银杏叶中化学成分非常丰富、复
杂,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游离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杏叶中含
有200多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
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管、营养脑细胞等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动脉
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缺血、脑功能障碍等症状。
银杏叶提取物虽然能够改善血管条件,但不能同服其它治疗心血管的药物。因为黄酮类
化合物是一种强效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可能会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并相应增
加脑出血的危险。因此,不能盲目长期服用该类药物,服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测凝血情况。
1.3 银杏外种皮 银杏的种皮分为:肉质的外种皮、骨质的中种皮、膜质的内种皮。银杏外
种皮俗称白果“衣子”,肉质较肥厚,约占种子总重的75%,成熟的外种皮腐烂后味臭,不能
食用,但据最新研究报道,银杏外种皮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科学家发现银杏外种皮中含有
氢化银杏酸、银杏酚、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抗炎、提
高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镇咳祛痰、抗衰老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等作用。
我国是银杏的故乡,银杏外种皮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其利用率仍然很低,通常会被作
为废弃物丢弃,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若对银杏外种皮加以利用,相信可以变废为宝、造福
人类,应用前景广阔。
2 结语
我国的银杏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银杏浑身是宝,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