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易名家协会-唐山市曹妃甸区举办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
- 格式:doc
- 大小:328.50 KB
- 文档页数:3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哪些?2、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如京剧、美食、剪纸、传统节日、传统风俗、书法等等,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统一构成了中国的整体文化气息。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多如繁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这里就分别举几个例子。
中华传统文化: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赡老爱幼的家庭规范传统、与人为善的社会处世传统、广交朋友、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传统、在艰苦磨炼中成长的传统、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传统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有: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
1、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2、民族戏剧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戏剧,主要有藏剧、白剧、壮剧、侗剧、傣剧、苗剧、彝剧、布依戏、毛南戏等。
3、曲艺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
中华易经协会专业文化机构易学精英殿堂易经协会周易协会作者:张光辉问:张老师能不能再进一步把三角外应通灵诀再解释一下?答:可以,其实我在书中已经讲了不少了,现在再进一步给大家讲解一下。
先讲第一、二诀:“三角定律妙无穷,外应融入更神通。
” 本门的外应通灵术,最大的特色是与万事三角定律的密切结合,我给人测事的时候,往往先取直接外应象意,然后再看数字群是什么象意,做到两象或多象定一象,这样做比较取一象而下断语,也许会慢一点,然而准确率却会提高很多。
?下面我再举例说明一下我是怎样把三角定律这些数字看作外应的。
?丙戍年6月21日,酉时,一位女士来电说她的孩子高考第一志愿没被录取,思想负担很重,在家里饭也不吃,摔摔打打,谁劝说也不听,现在盼着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二志愿是河南,第三志愿是济宁,不知是否能被录取。
要是录不着可就惨了,孩子恐怕思想受不住刺激,要出事。
?我对她说没问题,第二志愿一定能被录取,应该是河南,并且很快会来消息。
后来在26日申时,该女孩的姐姐打电话告诉我她妹妹考到了河南郑州。
?我为什么说是河南呢?一,是因为正当此时进来一个男士,“男”与“南”谐音,我取了“南”字,随即想“南”字取到了,“河”字的外应在哪里?我一想,该男士从8位过来(我的大门在坤宫8位),8在三角定律神数中代表河,河南的代号是8—7,所以我确定第二志愿应该在河南。
二,此男士进我屋后对我说:你接着回来了?(该男士问我的意思是:我昨天送你去的莱州,你今天立即返回来了?)这句话与该女孩第一志愿考不上曲阜,立即到了河南有一定的暗示。
为什么我说很快会有消息?因为该男士来的很急,我又是站着接电话,我还没放电话,他就走进来了,所以是急象。
我继续挖掘信息,忽然想到来的人名叫张光明(我的二弟),是木火通明之象,是成功的类象,既然木火通明了,就会很快来消息的。
我还在继续找信息,张字有什么信息?我忽然想到“张”与“望”通义,“张望”为“看”,“张”在三角神数中为12,为眼,眼为看,所以连起来为“看到了光明”。
中国周易协会中华周易文化协会是依法正式注册成立的协会组织,由国内外多位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界名流发起并注资全力支持。
2016年5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第七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华周易文化协会在名单中。
中华周易文化协会本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智慧文明、科学研究易学的思想,经过六年的精心筹备而立,是当今国际上最完善、正规、科学、严谨的周易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有着极为良好的影响,为推进周易行业发展和多领域的易学综合运用上取得了成绩,破除封建迷信、倡导唯物研究,为中华易学科学、良性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华周易文化协会作为中国较大规模的周易文化行业协会,迄今已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推动易学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协会结合现代社会之万象与易学充分参合,科学求是的慎诚发展,成功的在中国港澳地区和国内举办了多次规模不等的易学交流活动,并且运用中国易学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提供了良好实效的服务,在易学人才国际交流方面,通过协会平台,向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以及我国港澳地区的各界要人介绍了国内外易高智者,并成功的为他们提供了实效的易学服务,结果圆满喜人,达到了双赢,尤其是国外受益于易学服务的人士盛赞我中华乃智慧之源,叹服中国周易神异绝伦,中华周易协会将不断诚觅国内外优秀易学人才,使他们得以在国内外良性发挥,为中华易学的科学发展做出努力。
中华周易文化协会一贯秉承科学研易、求是用易之思想,不搞封建迷信、不故玄弄虚、不妄不欺,由此在国际上坚塑成口碑极佳的研究团体,协会顾问团成员也皆为厚德诚信之名士,他们有商俊政杰、有闲雅悟士,大都居我国大陆地区,也有众多国内外传统文化界名人,均淡薄名利,无意播名,却十分默默恭心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中华周易文化协会的建立和发展,乃他们缔结共力之果。
中华周易文化协会将努力不怠,遵从国家各项法规,科学研究易学,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有特色、更成功的完成协会各项研究目标,开拓易学交流空间,不断完善本协会作为易学学术展示舞台、易学人才国际交流窗口的功能,为现代社会尽绵薄之力。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我国存在三大核心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主张通过礼义教化实现治理;三晋文化圈,主张通过政刑法制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至于荆楚文化圈,既不主张礼义教化,又不主张政刑法制,而是采取一种相对消极的“与民自化”的措施,实现社会的自然进化。
这反映出()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强B.农耕文化相比游牧文化具有优势C.中华文化的多元色彩D.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发展方向2.在春秋时代,尚存在着“尊王攘夷”的呼声。
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夷夏”高下之分,已经不足辨。
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这说明,战国时代()A.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增强B.礼乐成为夷夏交往准则C.百家思想呈现争鸣态势D.汉化与胡化同时并存3.甲骨文中,“德”字写作“”。
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提到“惟王恭德裕天”,首次出现了带有“心”字的“德”字。
这反映出西周()A.敬天法祖思想流行B.人文主义思想发展C.遵循天人感应思想D.文字书写载体变化4.下面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的作品《高逸图》。
以下评价中,最贴近这一作品的是()A.突出传说故事及神仙形象B.画外蕴藏着人文主义精神C.趋向写意并侧重笔墨神韵D.笔下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5.汉光武十九年,洛阳县令董宣不畏权贵公正执法,不肯向包庇犯法奴仆的湖阳公主叩头认错,赢得了强项令的美名,后人将此事改编成京剧《强项令》,留下了“ 问万岁王法谁人来定,杀凶犯如万岁亲手判刑” 的经典唱词,影响很大。
对此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汉光武帝政治改革成效不佳B.董宣这样的官员在当时相当普遍C.后世改编重在传递浩然正气D.出现类似事件取决于官员的性格6.在古代中国,青铜器既是能够上通天地鬼神的宗教礼器,亦是受命于天的神圣象征。
周易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浅议中华文化,历时5000年而不衰。
到殷周之际,大体形成了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较为稳定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革故鼎新”相统一的民族精神,或者说,整个中华民族初步具有了这一共同的心理素质和认同感。
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产生于安阳羑里城的《周易》之中,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脊梁与载体,是中华儿女观察现实、指导未来的思想方法和参照体系,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基因。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与现代社会的实际形态紧密相连,但历史的维度也是不能忽视和割断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民族而言,历史既是社会主义“三观”的背景,更是构建的活水源头,离开优秀的历史文化,构建将走向断裂,成为空中楼阁,既没有了雄厚坚实的根基,也失去了本有的特质。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三观”离不开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下边就《周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谈谈粗浅的认识。
周易的世界观世界观或者宇宙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和宇宙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在每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世界观不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周易》正是我们的祖先为了解决“空濛天象、洪荒地险、紧迫人生”三大与人类生存紧密相连的问题而产生出来的,这三大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地、人”三才。
周文王在身陷囹圄中自强不息,发奋治学,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集先贤圣哲之大成,在《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演成不朽之作《周易》。
在《周易》中有“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研究“天、地、人”的方法,根据“天、地、人”的变化,又得出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结论,例如乾、坤、坎、离四卦,讲的是天、地、月亮、太阳,同时也代表了父、母、子、女。
传习“文化瑰宝”善养浩然正气南开大学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探索出了一条“古为今用,中体西用,学以致用”三位一体的特色传统文化教育道路。
古为今用,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统一。
打造“中国传统文化教室博物馆”,以中华饮食文化、中华武术、中华琴棋书画艺术和中华医药等主题布展,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组建“教室博物馆义务导游团”,选聘中外学生担任导游,开展多国语言讲解;邀请“泥人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文化漫谈,进行泥塑、篆刻、剪纸、中国结、风筝等艺术的欣赏与指导;举办“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庆典”,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祭扫先烈、手包粽子、制作月饼、登高赏菊等活动,将“爱国”、“感恩”、“团圆”、“孝行”等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通“南开好人网”,以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陶冶学生、感召学生;依托微信公共平台,开展“怡情养雅志立德树新风”中国传统文化养心育行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讲诚信、重孝道”的具象化认知和践行。
中体西用,民族襟怀与世界眼光并重。
南开大学与世界上290多所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选拔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美国伯克利、新加坡国立等海外名校辅修课程,获得全球大学认可的正规学分。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蒙代尔、杜赫提、夏普莱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被聘为名誉教授,定期为学生带来高端水准的学术报告。
学以致用,公德品格与实践能力相济。
指导学生成立传统文化宣讲团,赴高校、中小学、社区、农村进行主题教育、理论研讨、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
通过“中华诵”经典诗歌朗诵会、“南开之光”文学艺术节、穆旦诗歌节、“国乐”相声演出、成语大赛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坚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精心打造“南开名人讲座”、“公能讲坛”、“周恩来论坛”等文化品牌,大力建设传统文化育人堂,不断丰富文化美育活动。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药王”孙思邈在谈及行医准则时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
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这反映出孙思邈的行医准则()A.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B.彰显了民本主义的色彩C.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观念D.体现出阴阳辨证的哲学2.如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义”的解释,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义”的实质是()出处解释《孟子·尽心上》敬长,义也《庄子·人间世》臣之事君,义也《墨子·天志下》义者,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商君书·画策》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3.下表诗词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诗词出处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A.追求家国情怀B.主张和而不同C.崇尚自强不息D.崇尚道法自然4.下图为元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所刊印的《金刚经注》的扉画,画中央的三人及相关物品均为红色,图上方的松树为黑色;正文经注也采用朱墨两色套印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套印本,兼具审美和史学价值。
该套印本可以用于佐证我国()A.汉代造纸技术的改进B.魏晋时期玄学的盛行C.唐代儒释道三教合流D.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5.下表为宋代一些学者的言论或典故,其共同反映的儒学主题是()学者言论或典故程颐颜子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张载“民胞物与(其意是百姓都是我的同胞)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国学大讲堂《国学大讲堂》的作者是蔡尚思。
《国学大讲堂》的内容提要: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有凝聚力。
凝聚力的基础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明确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机盎然。
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大讲堂》。
学习国学必先学习元典。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元典。
所谓元典,指较早产生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
元典是一种文化开始独立存在的标志,它塑造了该文化的核心内涵。
中华元典大多出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
因为时代久远,这些先秦典籍大多文字古奥,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探幽致远,自然谈不上反思和扬弃。
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出版《中华元典导读书系》,作为这套“大讲堂”丛书的第一辑。
本书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国学大讲堂》的作者简介蔡尚思,1905年生,福建德化县人。
七岁时开始读五经,先后向王国维、梁启超、陈垣、柳诒征、蔡元培等名家求教,得到诸多指点。
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等职。
蔡尚思先生平生治学,以古典文学为基础,以史哲结合为专业,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重点,成就卓著。
他的系列著作《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历史新研究法》、《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国文化史要论》、《孔子思想体系》、《王船山思想体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礼教思想史》、《周易思想要论》等,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唐山市曹妃甸区举办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
活动现场
齐声诵读弟子规
现场观众
5月14日上午,曹妃甸区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在冀东油田职工俱乐部隆重开幕,区委副书记韩建民、区人大副主任高树文、区政府副区长刘子阳、区政协副主席何宝云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讲座,韩建民为开幕式致辞。
本次大讲堂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切实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大讲堂邀请了吕明晰、倪敏达、王春来等4位多年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在全国有较高影响力的学者来我区授课。
他们围绕“孝”文化、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等主题,在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广大听众切实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大讲堂精彩纷呈、气氛热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广大听众深受教育和感染,许多人感动流泪。
本次大讲堂连续举办两天,共四场讲座,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包括机关干部、社区群众、教师、学生、企业家、工人、媒体在内的约3360人次参加了大讲堂的学习。
活动由区文明办、区工商联、团区委、区教育体育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电视台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