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口分布集中,海洋资源开发过度
B.海域环境较封闭,海水自净能力较差
C.重化工业发达,工业污染源排放量大
D.海岸线长,污染物扩散面积较大
答案:1.D 2.B 3.C
解析:第1题,图示阶段②时,海域利用数量多,面积大,故由阶段①向阶段②转变时 海域利用强度增强,阶段③时海域利用的数量减少,面积也较大幅度下降,所以由 阶段②向阶段③转变时海域利用强度减弱,故①②③阶段反映出海域利用的强 度变化是先增强,后减弱。第2题,由题干“入海河流污染物超标使海水富营养化 程度明显”可知,河流挟带大量的污染物注入海洋,在河口处污染源更集中,威胁 更大,且直排海污染源的污水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进行排放,题目信息材料中并 没有说明其他海域污染情况严重。第3题,渤海西部经济圈工业类型以重工业为 主,工业污染源排放量大,由陆地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较多,是治理的重点;“治海先 治陆”说明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陆地,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过度与陆地污 染源无关;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来自陆地,治理的重点应是控制陆地污染源排 放,而海域环境和海岸线是自然环境,很难改变,而且也与主要的陆地污染源无关。
核心考点二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归纳提升·学技法]
1.主体功能区的建设
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
地理背景
发展方向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 优化产业结构,促
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 进城镇群的协调
境的承载力接近饱和
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较为密集,城 支撑全国经济增
镇体系初步形成
长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 一体化
加强区域间产业规划与合作;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与扩散;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设产业带、构建区域间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