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0条发明原理

40条发明原理

40条发明原理

1.分割原理(Segmentation)

☆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事例】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几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Extraction)

☆从系统中抽取出“干扰”的部分或特性。

☆从系统中抽取出需要的部分或特性。

【事例】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Local quality)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事例】瑞士军刀是一种非常便捷的工具,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Asymmetry)

☆将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事例】防撞汽车轮胎的外侧边缘具有很高的强度,用以抵抗人行道边缘的碰撞,而为了节约成本,其内侧不具备这样的性能。

5.联合原则(Consolidation)

☆把相同的物体或能完成相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事例】集成电路板能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的功能,并节约了空间。

6.多功能原则(Universality)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多个物体合成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物体。

【事例】现在的手机是移动电话、摄像机、数码照相机、MP3、掌上游戏机、记事本的综合产品。

7.嵌套原则(Nesting)

☆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

☆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_

【事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将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

8.反重量原则(Counterweight)

☆将物体与具有上升一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事例】调节转子风力机转数的制动式离心调节器安在转子垂直轴上,为了在风力增大时把转子转速控制在小的转数范围内,调节器离心片被做成叶片状,以保证气动制动(苏联发明证书167784 ) 。

9.预先反作用原则(Prior Counteraction)

☆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事先施加反作用,用以消除不利的影响。

【事例】杯形车刀车削方法是: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绕自己的几何轴转动,为了防止产生振动,应预先向杯形车刀施加负荷力,此力应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苏联发明证书536866) 。

10.预先作用原则(Prior Action)

☆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事例】灭火器应该在易于发生火灾的地点安放好,用来快速消除火灾发生时的不利影响。

11.预先应急措施原则(Cushion in Advance)

☆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事例】用等离子束加工无机材料如光纤时,为提高机械强度,预先向无机材料上涂敷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溶液或熔融体(苏联发明证书522150 ) 。

12.等势原则(Equipotentiality)

☆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上升或下降。

【事例】现在的大型工厂大部分采用流水线生产,传送带上的物品是不动的,而传送带旁的机械手代替了人的劳动,在不改变位置的前提下,可以上下左右自由伸缩,提高了生产效率。

13.相反原则(Do It Reverse)

☆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动的成为可动的。

☆将物体颠倒。

【事例】对液体或气体进行机械清洗的电磁过滤器包括有磁场源和颗粒状磁性材料制的过滤元件,为降低单位耗电量和提高生产率,将过滤元件放在磁场源的周围,以形成外部闭式磁路(苏联发明证书319325)。

14.球形原则(Spheroidality)

☆从平面过渡到球面。

☆从正六面体或平行六面体过渡到球形结构。

☆利用棍子、球体、螺旋等结构。

☆由直线运动过渡到旋转运动。

【事例」滚轮办公室座椅将固定的椅子腿变为可随意移动的轮子,方便移动。

15.动态原则(Dynamicity)

☆物体(或外部介质)特性的变化应当在每一工作阶段都是最佳的。

☆将物体分成彼此相对移动的几个部分。

☆使不动的物体成为动的。

【事例」用带状电焊条进行自动电弧焊的时候,为了能大范围地调节焊池的形状和尺寸,把电焊条沿着母线弯曲,使其在焊接过程中成曲线形状(苏联发明证书258490)。

16.局部作用或过量作用原则(Partial or Excessive Action)

☆如果难于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则应当取得略小或略大的功效。

【事例】用针管抽取液体时,不可能直接吸入准确的剂量,而是先多吸取而后在将多余的液体

排出。

17.向另一维度过渡的原则(Transition into a New Dimension)

☆从线性运动过渡到在平面上移动。

☆从平面上的运动过渡到在三维空间运动。

☆用多层结构替代单层结构。

☆将物体倾斜或者侧置。

☆利用指定面的反面。

【事例】冬天,圆木应该在圆形停泊场的水中存放,为了增大停泊场的单位容积,并减小受冻木材的体积,将圆木扎成捆,其横截面的宽和高超过圆木的长度,然后立着放(苏联发明证书2236318)。

18.机械振动原则(Mechanical Vibration)

☆使物体振动。

☆如果已经在振动,则提高它的振动频率。

☆利用共振频率。

☆用压电振动器替代机械振动器。

【事例】断开木材有不产生锯末的方法:为减少工具进入木材的力,使用脉冲频率与被断开木材的固有振动频率相近的工具(苏联发明证书307986)。

19.周期作用原则(Periodic Action)

☆从连续作用过渡到周期作用(脉冲)。

☆如果作用已经是周期的,则改变周期性。

☆利用脉冲的间歇完成其他作用。

【事例】警车的警笛利用周期性原理避免噪音过大,并且使人对其更加敏感。

20.连续有益作用原则(Continuity of Useful Action)

☆连续工作(物体的所有部分均应一直满负荷工作)。

☆消除空转和间歇运转。

【事例】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在回程也执行打印操作,避免空转,消除了间歇性动作。

21.紧急行动原则(Rushing Through)

☆高速跃过某过程或其个别阶段(如有害的或危险的)。

【事例】生产胶合板用烘烤法加工木材时,为保持木材的本性,在生产胶合板的过程中直接用300600摄氏度的燃气火焰短时作用于烘烤木材(苏联发明证书338371)。

22.变害为利原则(Convert Harm into Benefit)

☆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介质的有害作用)获得有益的效果。

☆通过有害因素与另外几个有害因素的组合来消除有害因素。

☆将有害因素加强到不再是有害的程度。

【事例】将可能污染环境的废旧物品回收,加工后重新利用。

23.反馈原则(Feedback)

☆进行反向联系。

☆如果已有反向联系,则改变它。

【事例】驾驶室中的各种仪器将车辆所处的行驶状态反馈给驾驶员,方便驾驶员操作车辆。

24中介物原则(Mediator)

☆利用可以迁移或有传送作用的中间物体。

☆把一个易分开的物体暂时附加给另一物体。

【事例】在稠密介质中测量动态张力仪器的方法是,在静态条件下装人介质样品及置入样品中的仪器,为提高精度,应利用一个柔软的中介元件把样品及其中的仪器装入(苏联发明证书354135)。

25.自我服务原则(Self Service)

☆物体应当为自我服务,完成辅助和修理工作。

☆利用废料(能量的和物质的)。

【事例】大部分计算机都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功能。这样能避免人们很多重复的工作,并减少错误,节约成本。

26.复制原则(Copying)

☆用简单而便宜的复制品代替难以得到的、复杂的、昂贵的、不方便的或易损坏的物体。

☆用光学拷贝(图像)代替物体或物体系统。

【事例】大地测量学直观教具是一个平面艺术全景,为进行地形图像全景测量摄影,教具按视距摄影数据制成,并在地形有代表性的各点上配备微缩视距尺(苏联发明证书86560)。

27.替代原则(Dispose)

☆用一组廉价物体代替一个昂贵物体。

☆替代时放弃某些品质(如持久性等)。

【事例】一次性水杯代替了陶瓷、金属水杯,避免了浪费。用塑料制作的盆景代替用鲜花制作的盆景,可以长期使用,利于清洗。

28.机械系统的替代原则(Replacement of Mechanical System)

☆用光学、声学、味学等设计原理代替力学设计原理。

☆用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同物体相互作用。

☆由恒定场转向不定场,由时间固定的场转向时间变化的场,由无结构的场转向有一定结构的场。

【事例】感应式水龙头利用光学原理替代力学原理,省力同时节约水源。

29.气压液压原则(Pneumatic or Hydraulic Construction)

☆用气体结构和液体结构代替物体的固体的部分。

【事例】高档球鞋的鞋底都使用了气垫,给脚部提供了很好的缓冲。

30.利用软壳和薄膜原则(Flexible Films or Thin Membranes)

☆利用软壳和薄膜代替一般的结构。

☆用软壳和薄膜使物体同外部介质隔离。

【事例】充气混凝土制品的成型方法是在模型里浇注原料,然后在模中静置成型,为提高膨胀程度,要在浇注模型里的原料上罩以不透气薄膜(苏联发明证书339406)。

31.多孔材料原则(Porous Materials)

☆把物体做成多孔的。

☆利用附加多孔元件(镶嵌、覆盖等)。

☆如果物体是多孔的,事先用某种物质填充空孔。

【事例】为了消除给电机输送冷却剂的麻烦,活动部分和个别元件应由多孔材料制成,渗入了液体冷却剂的多孔粉末钢在机器工作时冷却剂蒸发,因而保证了迅速、有力和均匀的冷却(苏联发明证书187135)。

32.变色原则(Changing the Color)

☆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

☆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透明度。

☆为了观察难以看到的物体或过程,利用染色添加剂。

☆如果已采用了这种添加剂,则采用荧光粉。

【事例】交通警察的警服通常添加明显标志和荧光粉,有利于警察在黑暗环境中的醒目和安全。

33.同质性原则(Homogeneity)

☆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

【事例】电源插头与插座外壳基本都使用塑料,便于绝缘,防止漏电伤人。

34.抛弃与修复原则(Rejecting and Regenerating Parts)

☆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剔除(溶解、蒸发等)。

☆消除的部分应当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再生。

【事例】检查焊接过程高温区的方法是向高温区加入光导探头,这个探头是可熔化的,它以不低于自己熔化速度的速度被不断地送入检查的高温区(苏联发明证书433397)。

35.改变物体性质原则(Transformation Properties)

☆改变系统的物理状态。

☆改变浓度或密度。

☆改变灵活程度二

☆改变温度或体积。\

【事例】降落跑道的减速地段被建成“浴盆”形式,里面充满黏性液体,上面再铺上厚厚一层弹性物质,这样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联邦德国专利1291210)。

36.状态变化原则(Phase Transition)

☆利用相变时发生的现象(如体积改变、放热或吸热)。

【事例】制作密封横截面形状各异的管道和管口的塞头时,为了规格统一和简化结构,塞头制成杯状,里面装有底熔点合金。合金凝固时膨胀,从而保证了结合处的密封性(苏联发明证书319806)。

37.热膨胀原则(Thermal Expansion)

☆利用材料的热膨胀(或热收缩)。

☆利用一些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

【事例】温室盖是用铰链连接的空心管制造的,管中装有易膨胀液体。温度变化时,管子重心改变,此时管子自动升起和降落(苏联发明证书463423)。

38.氧化原则(Accelerated Oxidation)

☆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

☆用氧气替换富氧空气。

☆用电离辐射作用于空气或氧气。

☆用臭氧化了的氧气。

☆用臭氧替换臭氧化的(或电离的)氧气。

【事例】在利用氧化剂媒介中化学输气反应法制作铁箔时,为了增强氧化和增大镜箔的均一性,该过程应在臭氧媒质中进行(苏联发明证书261859)。

39. 惰性环境原则(Inert Environment)

☆用惰性介质代替普通介质。

☆在真空中进行某个过程。

【事例】为提高棉花贮存的可靠性,可在向贮存地点运输的过程中用惰性气体处理棉花(苏联发明证书270170)。

40.复合材料原则(Composite Materials)

☆由同种材料转为混合材料。

【事例】在热处理时,为保证规定的冷却速度,采用介质做金属冷却剂,冷却剂由气体在液体中的悬浮体构成(苏联发明证书187060)。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1. 电话,电话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声音转换成电信 号传输,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2. 电灯泡,电灯泡的原理是通过通电使灯丝发热,产生光线。 3.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原理是利用内燃机将燃料燃烧产 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4. 电视,电视的原理是利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产生图像。 5. 冰箱,冰箱的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原理,将热量从内部排出,达到制冷效果。 6. 电话,电话的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然 后再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7.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和物镜放大微小 物体的细节。

8. 空调,空调的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循环来调节室内温度。 9. 摄像机,摄像机的原理是通过光学镜头将图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存储或传输。 10. 飞机,飞机的原理是利用动力装置提供推力,使机翼产生 升力,实现飞行。 11. 电脑,电脑的原理是利用电子元件进行信息处理和存储。 12. 电梯,电梯的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和钢丝绳等装置,实现垂 直运输。 13. 钟表,钟表的原理是利用摆轮和发条等机械装置来测量时间。 14. 汽车制动器,汽车制动器的原理是通过摩擦力来减速车辆。 15. 火箭,火箭的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出,产生推力。 16. 电动机,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矩,驱

动机械运动。 17.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 转化为电能。 18. 高压蒸汽机,高压蒸汽机的原理是利用蒸汽压力推动活塞 运动,产生机械能。 19. 摩托车,摩托车的原理是利用内燃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 转动。 20. 水龙头,水龙头的原理是通过阀门控制水流的开启和关闭。 21. 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风力推动叶片旋转,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2. 电磁炉,电磁炉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实现烹 饪加热。 23. 汽车变速器,汽车变速器的原理是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不同 速度的转换。

40种基本发明原理

40种基本发明原理 1.分割原理 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 2.抽取(拆出)原理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 3.局部质量(性质)原理 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理 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合并(联合)原理 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普遍性(多功能)原理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嵌套原理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在苏联发明证书0462315中,也采用该解决方案来缩小变压器压电元件输出部分的外形尺寸。在苏联发明证书~304027中,金属拉制设备的"玩偶"是由拉摸组成。 8.配重(反重量)原理 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例:"调节转子风力机转数的制动式离心调节器安在转子垂直轴上。其特征是:为了在风力增大时把转子转速控制在小的转数范围内,调节器离心片做成叶片状,以保证气动制动" (苏联发明证书167784)。 有趣的是,在发明公式申明显地反映了发明所克服的矛盾.在给定的风力和给定的离心片质量的条件下,获得了一定的转数√为了减少转数(当风力增大时),必须增大离心片质量;但离心片在旋转,很难靠近它。于是矛盾这样消除,使离心片具有形成气功制动的形状,即把离心片制成具有负迎角的翼状。 总的设想显面易见:如果需要改变转动物体的质量,而其质量又不能按照一定的要求改变,那么应使该物体成为翼状的,改变翼片运动方向的倾斜角度,便可获得需要方向的附加力。 9.预先反作用原理 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例:杯形车刀车削方法是:在车削过程中车刀绕自己的几何轴转动。其特征是为了防止产生振动,应预先向杯形车刀施加负荷力,此力应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大小相近,方向相反" (苏联发明证书~536866) 。 10.预先作用原理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 b.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

发明原理与实例 一、分割 1、自行车由于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都以拆解零件的形式运输。 2、饮料瓶的瓶盖、瓶身、标签分开生产。 3、键盘的每个按键都是单独一个。 4、茶杯的杯体和盖子。 5、剃须刀的两个(或三个)刀头每一个都是分开的;到头上的刀片也是独立的。 二、分离 1、铜的电解提纯把纯铜和粗铜分开放置。 2、笔记本电脑的外置光驱。 3、台式电脑主机与显示器分开放置。 4、手机的电池与机体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 5、手机的机身与充电器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 三、局部质量原理 1、篮球的气垫缓冲跳跃时的冲击力。 2、自行车把手的副把手防止骑车者因手滑而手突然离开车把手。 3、运动版水杯上的小口径出水口,使用者在运动时不打开杯盖的同时也能很方便的喝到水。 4、水杯上的吊带,使使用者用手指代替了一只手拿水杯的动作。 5、电风扇为了增加安全性所增加的网罩。

四、不对称原理 1、为了方便提拿箱子,提手总是设计在偏离中心线离重量大的一侧稍远的地方。 2、为了使用方便一个插板上的既有三口的插口也有两口的插口。 3、为了方便使用螺丝钉起子的头往往较细而把手较粗。 4、电脑键盘没有平均分割而是把数字键、字母键、方向键、功能键不对称分割。 5、为了减少质量,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和机体本身的厚度不一样。 五、合并原理 1、能吹冷热风的吹风机和空调。 2、笔记本电脑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与一体。 3、集打印复印与一体的打印机。 4、电往往以高压来传送,然后经过变压器低压分流给用户。 5、为了提高安全性所产生的夹丝玻璃(汽车前挡风玻璃)。 六、多用性原理 1、智能手机集打电话、拍照、播放器等于一身。 2、镜片具有一定近视度数的太阳镜。 3、集螺丝刀、开瓶器等于一体的瑞士军刀。 4、可折叠的躺椅。 5、集文字传送与语音传送的微信软件。 七、嵌套原理 1、自行车、摩托车的减震。

40个发明原理详解(带详细案例)

40个发明原理详解(带详细案例) 1. 洛伦兹力原理 洛伦兹力原理是电场和磁场的交互作用的基础。根据洛仑兹力原理,当一个电流通过 一个带有磁场的导体时,将会受到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称为洛伦兹力。 案例:电动汽车中,通过驱动电机形成的磁场和动力电池产生的电场通过一系列的交 互作用,从而使得电动汽车能够动起来。 2. 布拉格衍射原理 布拉格衍射原理是关于衍射的一个基础定理,它可以用来解释X射线衍射产生的结果。布拉格衍射原理指出,入射光的衍射结果将依赖于样品中晶体间原子的间距、入射角度、 以及入射波长。 案例: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晶体的结构,这对于识别矿物、药物、化学品等 都非常重要。 3. 黏性原理 黏性原理描述了液体和气体的阻力和摩擦。这个原理告诉我们,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 速度将取决于流体的黏度和物体表面的形状。 案例:飞机在高速飞行时会产生很强的阻力和摩擦,而黏性原理用来设计飞机的机翼 形状,以减小这种阻力和摩擦。 4. 波动力学原理 波动力学原理描述了波的行为和性质,特别是当波与另一个波或者物体相互作用时的 效果。这个原理也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和原子在物理上的行为。 案例:在光学、物理、化学等领域中,波动力学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光 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并且还可以用来解释分子和原子的行为。 5. 光电效应原理 光电效应原理描述了当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释放和跃迁现象,这种 电子参与化学反应和电子传导的能力特别重要。 案例: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可再生的 绿色能源。

美托尔原理是关于流体的定压流动的基础定律。根据美托尔原理,在恒定的体积下,流体通过一个小管道的速度将会更快,从而导致压力降低。 案例:汽车内部的空调系统利用美托尔原理,通过压缩制冷剂来调节车内温度,使之达到舒适的状态。 7.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能量从一个热源流向另一个热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热能损失,导致系统的熵增加。这个定律也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的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案例: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能量的高效利用非常重要。例如,利用废热发电或热回收技术,将废弃的热能转化为有用的能量。 8. 波尔原子模型 根据波尔原子模型,原子中的电子将会围绕原子核心进行运动,而不是像传统的认识中,认为电子是在随机运动中。波尔原子模型也可以用来描述电子跃迁的过程,从而解释各种物理和化学的现象。 案例:波尔原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现象,并提出了元素周期表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9. 压力传导原理 压力传导原理描述了物体内部压力的传递过程。这个原理可以用来预测介质中的流动和在长管道中的压力降。 案例:水力发电站利用压力传导原理,将水流经过旋转涡轮生成电力,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10. 中子衍射原理 中子衍射原理是通过中子衍射技术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中子衍射可以提供原子尺度的信息,这对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软物质领域内的分子动力学非常有用。 案例:中子衍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材料,例如金属、水、蛋白质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引力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描述了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据此,引力原理可以用来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并解释行星轨道和银河系的演化过程。 案例:航天技术可以利用引力原理,将卫星和火箭送入轨道并进行导航。

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本节将对每个 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 分割 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l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l组合家具 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 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l 原理2. 抽取 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l l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 原理3. 局部质量 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 l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 l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 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 l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 原理4. 增加不对称性

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 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l l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 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l 原理5. 组合 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l l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 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 冷热水混水器l 原理6. 多用性 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牙刷的把柄装牙膏l l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 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l 原理7. 嵌套 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 俄罗斯套娃l 可伸缩电视天线l l汽车安全带 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 伸缩式天线l 原理8. 重量补偿 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 l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 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 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l l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 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l 原理9. 预先反作用 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 酸碱缓冲溶液l 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 l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 原理10. 预先作用

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分割 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I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I组合家具 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 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I 原理2.抽取 A从物体中抽岀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岀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I I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 原理3.局部质量 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 I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 I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 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 I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 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

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 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I I为改善密封性,将0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 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I 原理5.组合 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I I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 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 冷热水混水器I 原理6.多用性 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I I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岀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 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I 原理7.嵌套 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 俄罗斯套娃I 可伸缩电视天线I I汽车安全带 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 伸缩式天线I 原理8.重量补偿 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 I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 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 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I I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 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I 原理9.预先反作用 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 酸碱缓冲溶液I 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 I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 原理10.预先作用 A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

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 以下是40个发明原理的介绍: 1.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指的是通过一个支点将力或重力分散到不同部位的原理。杠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机械设备中。 2.摩擦原理:摩擦原理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摩擦产生力的原理。减小摩擦可以提高机器的效率。 3.浮力原理:浮力原理指的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原理被用于制造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和潜艇。 4.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指的是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活塞行程的传动原理。螺旋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轰炸机和旋转梯的制造中。 5.水压原理:水压原理是指在封闭容器或管道中,水的压力在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这个原理被应用于制造液压机械。 6.压缩原理:压缩原理指的是通过将物体压缩来减小其体积的原理。例如,压缩空气被广泛用于驱动工业设备和汽车。 7.放大原理:放大原理指的是通过使用透镜、反射镜或电子设备等来增加输入信号的强度或大小的原理。放大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放大器和显微镜等设备中。 8.传动原理:传动原理指的是将力或动能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原理。传动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机械设备的制造中。 9.振动原理:振动原理指的是物体沿着一个固定轴线或平面来回运动的原理。振动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钟表和传感器等设备中。

10.反作用原理:反作用原理指的是当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受力物体会产生一个相等大小而相反方向的力。这个原理解释了为什么飞机可以在空中飞行。 11.热传导原理:热传导原理指的是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原理。热传导原理被用于制造冷暖设备和散热器等。 12.磁性原理:磁性原理指的是物体之间存在磁力相互作用的原理。磁性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发电机和磁共振成像等。 13.渐进原理:渐进原理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小步骤来逐渐实现目标的原理。这个原理被应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实现大项目。 14.反射原理:反射原理指的是光线在碰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的原理。反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镜子和摄影器材等。 15.回收原理:回收原理指的是将废弃物再利用的原理。回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废品利用和环境保护。 16.化学平衡原理:化学平衡原理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个原理被用于制造肥料和药物等。 17.光学原理:光学原理指的是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光学原理被应用于制造光学仪器和通信设备等。 18.自由能原理:自由能原理指的是自然系统倾向于追求最低能量状态的原理。自由能原理被用于研究能量的转化和节约。 19.锁定原理:锁定原理指的是在一个系统中只有一个物体可以占据一个位置的原理。锁定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门和汽车防盗系统等。

40条发明原理

40条发明原理 1.分割原理(Segmentation) ☆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事例】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几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Extraction) ☆从系统中抽取出“干扰”的部分或特性。 ☆从系统中抽取出需要的部分或特性。 【事例】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Local quality)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事例】瑞士军刀是一种非常便捷的工具,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Asymmetry) ☆将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事例】防撞汽车轮胎的外侧边缘具有很高的强度,用以抵抗人行道边缘的碰撞,而为了节约成本,其内侧不具备这样的性能。 5.联合原则(Consolidation) ☆把相同的物体或能完成相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事例】集成电路板能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的功能,并节约了空间。 6.多功能原则(Universality)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多个物体合成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物体。 【事例】现在的手机是移动电话、摄像机、数码照相机、MP3、掌上游戏机、记事本的综合产品。 7.嵌套原则(Nesting) ☆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 ☆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_ 【事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将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 8.反重量原则(Counterweight) ☆将物体与具有上升一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事例】调节转子风力机转数的制动式离心调节器安在转子垂直轴上,为了在风力增大时把转子转速控制在小的转数范围内,调节器离心片被做成叶片状,以保证气动制动(苏联发明证书167784 ) 。

四十条发明原理

四十条发明原理 四十条发明原理 一、简介 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之一。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人类发明了许多伟大的技术和工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本文将介绍四十个重要的发明原理,涵盖了机械、电子、化学、材料等领域。 二、机械领域 1.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最早被人们掌握和应用的物理原理之一。它是指在一个支点上施加力量可以使另一个物体产生力量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支点位置来实现不同的力量比例。 2. 滑轮原理 滑轮原理是利用滑轮来改变方向和大小的力量。通过使用滑轮,可以

减少需要施加的力量,但需要增加移动距离。 3. 齿轮原理 齿轮原理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之间的接触来传递动力和转速。不 同大小和形状的齿轮可以实现不同速度比例,并且可以用于转动方向 控制。 4. 螺旋线原理 螺旋线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线形状来传递力量和运动。螺旋线可以用于 传递转动和直线运动,例如螺旋桨和螺纹。 5. 曲柄原理 曲柄原理是指利用曲柄来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曲柄可以用于 发动机、泵和压缩机等机械设备中。 三、电子领域 6. 电路原理 电路原理是指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并联和混合连接。

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7. 电容原理 电容原理是指利用两个导体之间的介质来存储能量。电容器可以用于 滤波、储能和调节电压等应用。 8. 电感原理 电感原理是指利用导体中的磁场来存储能量。电感器可以用于滤波、 振荡器和变压器等应用。 9. 半导体原理 半导体原理是指半导体材料中的载流子行为,包括P型半导体、N型 半导体和PN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放大、开关和控制信号等应用。 10. 集成电路原理 集成电路原理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中。集成电路可以 实现更高的性能、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功耗。 四、化学领域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1.电灯泡原理:电灯泡是通过通电使灯丝发热并发光的装置。当 电流通过灯丝时,流经灯丝的电子和正离子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灯丝 发热并发出可见光。 2.蒸汽机原理:蒸汽机通过利用蒸汽的压力来产生动力。当水被 加热到沸腾时,蒸汽形成并产生压力。这种压力被用来推动活塞和转 动轮子,从而产生机械动力。 3.马达原理: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它利用电 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矩,并使转子旋转。 4.燃油喷射器原理:燃油喷射器是在发动机燃烧室中将燃油雾化 并喷射的装置。它利用高压力将燃油喷射到气缸中,以实现燃烧过程。 5.超声波清洁器原理:超声波清洁器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来清洁物 体表面的污垢。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将污垢震动并分解,以实现清洁效果。

6.电磁炉原理:电磁炉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从 而加热食物。电磁炉中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使在磁场中的锅底发 生涡流,从而产生热量。 7.自动洗衣机原理:自动洗衣机通过水的循环来清洁服装。它利 用水泵将水从水箱中吸入洗衣机,并通过搅拌器和洗涤剂来清洁衣物。 8.手机通信原理:手机通信基于无线电波的传输。当用户拨打电 话时,手机会将声音转换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送到接收器中。 接收者将无线电波转换为声音,并传递到对方手机。 9.焊接机原理:焊接机通过电弧、摩擦或压力将两个物体连接在 一起。电焊机利用电流在物体之间产生高温,将其部分熔化并黏合在 一起。 10.电风扇原理:电风扇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产生风。电风扇中的电机带动叶片旋转,由于叶片形状和旋转速度的特殊 设计,使周围空气产生流动。 11.显微镜原理:显微镜通过利用光学原理放大物体的细节。物体 放在显微镜下,通过目镜和物镜中的透镜组合将其放大并成像。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1. 慢速抽取器:慢速抽取器是用于抽取空气中或其他介质中的微粒、有害气体等物质的一种装置。它通过使用慢速运动的导向板和高效滤网等组件,使微粒和有害气体被筛选和吸附,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压的装置。它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3.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悬浮运行的高速列车。它通过使用超导磁体和电磁悬浮系统,使列车脱离轨道,减小了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高速运行。 4.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传输信号的技术。它通过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信息编码成光信号,并在光纤中传输,实现远距离、高速、大容量的通信。 5.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使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 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飞机等设备的装置。它通过将燃料喷入燃烧室并点燃,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排出来推动设备。 7. GPS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

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信息的装置。它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接收点的位置,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导航。 8. 蒸汽机:蒸汽机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压力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蒸汽,使蒸汽进入活塞或涡轮等组件,产生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 9.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一种用于输送电能到各个用电设备的装置。它通过变压器和电缆等组件,将电能从电源输送到用户,实现电能的分配和使用。 10.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的折射和散射原理 观察微小物体的装置。它通过使用透镜和光源,将光线集中到样品上,从而放大和观察物体的细节。 1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制备新的物 质的方法。它通过将两种或多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实现特定的化学转化。 12. 算法:算法是一种有序的、有限的操作序列,用于解决特 定问题或实现特定功能。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计算步骤和逻辑,实现对问题的求解和处理。 13. 磁盘存储:磁盘存储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存储和读取数据 的技术。它通过使用磁头和磁性盘片,将数据编码成磁场,并在盘片上储存和读取数据。 14.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

40个发明原理范文

40个发明原理范文 1.电灯发明原理:通过通电使灯丝产生高温,从而发出可见光。 3.放大器发明原理:通过增加电信号的电流或电压,使其音量或能量 增大。 4.防腐剂发明原理:通过抑制或杀灭微生物,防止食物或其他物体腐烂。 5.蓄电池发明原理: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 6.汽车发动机发明原理:通过内燃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 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动。 8.相机发明原理:通过透过镜头捕捉光线并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实现 图像的捕捉。 9.电梯发明原理:通过抽水泵或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向上或向下移动平台。 10.高尔夫球发明原理:通过球头和杆上的力的作用,将球推入目标。 11.望远镜发明原理:通过透过物镜收集光线并通过目镜观察远处物体。 12.放大镜发明原理:透过透镜聚焦和放大光线,使物体变得更大。 13.空调发明原理: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将热量转移到外部环境, 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14.射击枪发明原理:通过压缩气体或化学反应,将子弹推出枪管。

15.钟表发明原理:通过机械、电子或原子振荡器来测量时间。 16.拖拉机发明原理:通过发动机驱动轮胎或履带,提供力以移动负载。 17.直升机发明原理:通过旋翼产生升力,并通过尾部反推器控制飞 行方向。 18.小型推进器发明原理:通过产生推力,推动船只、飞行器或其他 运输工具移动。 19.制冷机发明原理: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从空气或其他物体中 吸收热量,并将其释放到外部环境。 20.激光发明原理:通过物质的受激辐射,产生一束纯净、高能量的 光束。 21.磁共振成像发明原理:通过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得人体或其 他物体的内部图像。 22.电冰箱发明原理:通过电动机将热量从内部环境转移到外部环境,从而降低物体的温度。 23.飞机发明原理:通过机翼和发动机产生升力和推力,使飞机在空 中飞行。 24.太阳能电池发明原理: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25.电视发明原理:通过将音频和视频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 子装置展示图像和声音。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

40个发明原理对应的例子 1.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支持物体在液体中浮起。例如,潜水艇利用浮 力原理控制浮沉。 2.波恩定律:压力与流体速度成反比。例如,气缸发动机中,燃烧气 体的速度增加并引发压力。 3.卡诺循环原理:理想的热机循环具有最高效率。例如,内燃机通过 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 4.《用微分法求极值》:例如,当需要找到一个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 值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微积分。 5.量子力学:描述微观领域中粒子的行为。例如,电子在原子中的行 为可以利用量子力学解释。 6.热动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熵增加。例如,热能无法完全转化 为机械能,总会有一些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 7.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磁场改变产生电流。例如,发电机通过转动磁 场和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力。 8.偏振原理:光波功能振动与传播方向垂直。例如,偏振镜可以将振 动方向限制为特定方向。 9.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界中,事物总是选择相对时间上最小的路径。例如,光线在空间中传播时,总是选择路径最短的路径。 10.阿贝尔原理:光线经过二个平面镜反射后,光线将会垂直于两个 镜面的对称面。例如,利用平面镜可以反射光束。

11.相对论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恒定不变。例如,相对论解 释了光速不受观察者相对运动的影响。 12.斯涅尔定律:描述光线在介质中的折射。例如,光线从空气进入 水中时,角度将发生变化。 13.拉氏原理:物体沿使动力学动作或系统最小。例如,在物体运动中,拉格朗日力学是描述最小作用路径的数学体系。 14.磁感应定律: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例如,电动机中,电流流经 线圈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 15.高斯定律:电场或磁场通过闭合曲面的总量正比于该曲面内的电 荷或磁通量。例如,高斯定律解释了电场和磁场如何与电荷和磁体相互作用。 16.相对电动势法则:通过闭合电路的电动势等于该电路内的磁通量 的变率。例如,变压器上的电圈定律解释了电流如何通过变压器传递能量。 17.新顿定律:一个物体上的加速度等于施加力除以物体的质量。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解释了施力如何导致物体加速或减速。 18.法拉第电磁感应法则:磁场的变化产生电场。例如,电动机的转 子中通过绕组变化的磁场导致电流产生。 19.比奥-萨伐尔定律:描述了介质中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规律。例如,电磁波的传播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时解释。 20.光的干涉和衍射:当光波通过物体或孔径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例如,干涉和衍射的现象解释了光是如何以波动性传播的。

40个发明原理范文

40个发明原理范文 1.电力传输原理:通过导线将电能从发电站传输到需要使用电能的地方。 2.程序控制原理:通过编程控制电脑、机器人等设备的运行。 3.能量守恒原理:能量在系统内的总量不会改变,只会转化形式或转 移给其他系统。 4.动力学原理: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5.流体力学原理:研究流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6.相对论原理:描述质量、能量、速度等与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的理论。 7.电磁感应原理:当导体中的磁场变化时,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8.量子力学原理: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是描述原子和分子行为 的基础。 9.热力学原理:研究热能与其它形式能量相互转化时的规律。 10.光学原理: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 11.电磁力原理:描述了带电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12.气体扩散原理:描述气体在压力差驱动下的扩散行为。 13.弹力原理:研究弹性物体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规律。 14.变压器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交流电能从一个线圈传输到另 一个线圈。 15.震动原理:研究物体在固有频率上的振动行为。

16.共振原理:当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等时,会引起共振现象。 17.控制系统原理:研究如何通过反馈控制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优化。 18.大气压力原理:描述大气中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19.液体压力原理:描述液体压力与深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20.机械平衡原理: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规律。 21.电子自旋原理:描述电子具有自旋角动量的特性。 22.微波效应原理:利用微波加热原理加热食物。 23.直流电机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直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4.太阳能利用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可利用形式的能量。 25.静电原理:研究电荷在静电场中的行为规律。 26.逆变器原理: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27.超导原理:材料在低温下呈现出无电阻和完全排斥磁场的特性。 28.显微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放大显微物体的方法。 29.红外线原理:研究物体在红外辐射下的特性。 30.核裂变原理:利用重核裂变时释放的巨大能量。 31.磁共振原理:研究物质在外加磁场下的共振现象。 32.导电性原理: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质。 33.振动降噪原理:通过振动反相或其他方法将噪音降低的技术。

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原理 1分割11事先防范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31多孔材料 2抽取12等势22变害为利32颜色改变 3局部质量13反向作用23反馈33均质性 4增加不对称性14曲面化24借助中介物34抛弃或再生 5组合15动态特性25自服务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6多用性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26复制36相变 7嵌套17空间维数变化27廉价替代品37热膨胀 8重量补偿18机械振动28机械系统替代38强氧化剂 9预先反作用19周期性作用29气压和液压结构39惰性环境 10预先作用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0柔性壳体或薄膜40复合材料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本节将对每个 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 分割 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l 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l组合家具 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 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l 原理2. 抽取 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l l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 原理3. 局部质量 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

l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 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 l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 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 l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 原理4. 增加不对称性 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 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l l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 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l 原理5. 组合 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l l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 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 冷热水混水器l 原理6. 多用性 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l l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 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l 原理7. 嵌套 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 俄罗斯套娃l 可伸缩电视天线l l汽车安全带 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 伸缩式天线l 原理8. 重量补偿 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 l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 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 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l

40个发明原理的举例

技术创新方法作业:〔四十个创造原理举例〕 1、分割:①一个火锅分割成鸳鸯火锅;②电脑主机由多个部件拼装 而成;③整体床分割成可折叠床;④整个水龙头分割成左右移动 水龙头 2、抽取:①用狗叫作为报警声,而不是养一只狗;②高速公路上的 隔音屏蔽;③手电筒中的灯泡;④从废物中抽取的有理物质 3、局部质量:①带橡皮擦的铅笔;②快餐盒中设置不同的间隔区分 热,冷和汤;③带灯光的钥匙扣;④带有刷眉毛刷的眉 笔 4、增加不对称原理性:①握剪刀的手柄不对称;②相机不对称适合 单手照相;③衣服不对称,追求形式变化;④茶壶不对 称 5、组合:①钉子和螺丝合并为螺丝钉;②电热器和茶杯合并为电热 杯;③水和熨斗合并为喷水熨斗;④将冷热水龙头合并为一个水 龙头 6、多用性原理:①多功能;②MP4;③多功能刀;④可视频 7、嵌套:①望眼镜;②折叠伞;③伸缩式教鞭;④行李箱的拉杆 8、重量补偿:①救生圈;②热水袋;③氢气球;④充气轮胎 9、预先反作用:①防盗装置;②汽车刹车;③防滑地板;④防 辐射衣服 10、预先作用:①双面胶;②带有粘性的海报;③水热后会响的电炉子; ④会跳闸的电饭煲

11、事先防范:①灭火器;②紧急出口;③体育课的保护垫子;④报警 装置 12、等势原理:①电视桌与沙发等势;②天平;③滑轮;④火车站与火 车的台阶等势 13、反向作用:①人反着跑有益身体健康;②双向火车;③磁铁; ④弹 簧沙发改成空心沙发,实心改为空心 14、曲面化:①流线型汽车;②圆形建筑;③拱形桥;④可弯曲的台灯 15、动态特性:①电脑屏保的移动;②移动门;③自动调焦相机; ④动 态壁纸 16、未到达或过度的作用:①商场电梯的不停运动;②声控灯每次是等 量的时间工作;③饮水机一直由加热到保温;④冲厕所装置,每次等量的水冲洗 17、空间维数变化:①胶卷;②三维扫描仪;③房屋加层变楼房; ④通 过一维图做出三维可视图 18、机械震动:① 震动提醒来电;②利用共振到达破坏桥的作用; ③闹铃震动;④震动运输机 19、周期性作用:① 中周期性闹铃;②杂志;③电视节目;④传送 带 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①手表;②电梯;③ 关机后, 时间仍不 停运动;④电饭煲的保温功能 21、减少有害作用:① 电量少要及时充电,由于此时辐射最大;②使 用体温计是注意温度量程;③验血,用针快速的扎手指;④快速

TRIZ发明创造40原理各个举例

TRIZ发明创造40原理各个举例D

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多种) 4) 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料. 5) 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 7套装 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 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 3) 雨伞的伞柄 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的 5)消防车和起重机 8 质量补偿 1)气垫船,内充空气,使船漂浮。 2)液压千斤顶 3)潜艇使用排放水来实现升浮 4)风筝利用风对其向上的升力而升到空中 5)将气球内部充入氢气(而不是空气),可以使气球飘起来9 预加反作用 1)降落伞 2)手机按钮按下后,能自动恢复原位 3)汽车减震器 4)船利用水对船的反作用力(浮力) 5)儿童蹦蹦床利用反作用力将儿童弹起 10 预操作

1)易拉罐的开口 2)注射药品按量与品种放在固定瓶内,并贴标签。 3)食品袋的切口,方便人们撕开 4)印刷时先将要印刷的内容排版 5)在打字时先将电脑打开 11 预补偿 1)洗衣机、微波炉等在未关舱门之前,无法进行工作,以保证安全。 2)保温杯上的软皮套,可以防止被子打滑或烫手 3)摩托车前的保险杠,防止车体滑倒时损坏车子 4)飞机起落架有三种起落方式(自动、机械、人工),后两者是对前一种方式的补偿 5)摩托车有点子打火启动和脚动启动两种,互相补偿。 12 等势性 1)椅子多了占用空间,设计成折叠椅 2)现在的公交系统中提倡讲公交车的车门底部与候车亭地面相平,方便残疾人上下车 3)有些门让人们搞不懂是推还是拉,这样的场合可设计成推拉门 4)用来吹气球的充气仪 5)台式风扇可以旋转,可以吹到不同方向的人们 13 反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