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性格》
- 格式:ppt
- 大小:7.13 MB
- 文档页数:30
教案第10课画情绪画性格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情绪和性格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人物情绪和性格的观察力、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情绪和性格的特点及其在绘画中的表现。
2. 人物情绪和性格的绘画技巧。
3.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情绪和性格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情绪和性格的特点,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它们。
通过示例作品分析,让学生了解绘画中线条、色彩等元素的表现力。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描绘不同情绪和性格的人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画情绪画性格2. 内容:情绪和性格的特点绘画中的表现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描绘一位自己熟悉的人物的情绪和性格,要求运用所学绘画技巧。
2. 拓展任务:收集一些表现情绪和性格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评价,使学生掌握了表现人物情绪和性格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一、实践操作环节的重要性实践操作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0.画情绪画性格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画情绪画性格第一课时》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情绪和性格的定义、情绪的分类、情绪的描绘方法以及性格的描绘方法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并学会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颜色、线条、形状等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也一定经历过各种情绪和性格的表现,对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有一定的理解和经验。
但学生可能对于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还有些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情绪和性格的定义,知道情绪的分类和描绘方法,学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过程,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情绪和性格的定义,掌握情绪的分类和描绘方法,学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绘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案例,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案例等,引导学生了解情绪和性格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情绪的分类和描绘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情绪。
3.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课题11、画情绪画性格(1)授课日期第课时教学内容画情绪画性格主备人周红艳教学目标感受点、线、面、色表现的潜在意识,通过猜测、讨论、交流与启发,并结合语言与文字描述,提高辨析、审美能力。
尝试运用点、线、面、色等多样元素来表现抽象性格。
感受艺术大师“精神世界”的抽象表现,体验点、线、面、色表现过程中蕴含的情感,了解拥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点、线、面、色的丰富变化,感受不同元素的艺术表现力。
点、线、面、色的感受与组合,个性化地表现抽象的性格。
教具学具板书设计画情绪画性格点、线、面、色预习要求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第一课时一、感受与交流(一)谈话导入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师: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请来了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嘉宾,(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灰太狼图片)他是谁?师:你了解他吗?请你描述灰太狼的性格特点。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还是很了解灰太狼的。
那你们了解自己吗?或者,了解身边的同学吗?请你来说说他(她)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识的艺术造型营造熟悉自然的课堂氛围,以经过艺术加工的典型性格特点,减低学生对性格特征提炼的难度,并以此唤醒学生的日常生:灰太狼。
生:有点狡猾,有韧性(我还会回来的),比较温柔(对待红太狼)……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师:能再给老师提提意见么?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为学生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三)学生练习初步尝试师:(出示教具动画片《哆啦A梦》中的几位小主人公:小夫、静香、胖虎、哆啦A梦)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挑选一位作为小组的研究对象,探讨一下他(她)的性格特征,并尝试运用点、线、面、色块进行表现。
胖虎哆啦A梦小夫静香学生初步练习(3分钟),师生适当点评。
三、欣赏与提高欣赏课件与书本上图片,结合自己的作品,思考与讨论。
脾气火爆性格粗野活泼乐观的性格①比较,同样是蓝色调,点线面的表现区别。
扬州市竹西小学美术备课用纸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游戏--贯穿小学美术课堂的中轴线《画情绪画性格》教学片段案例一、案例背景“双减下”、“减负增效”、“促课堂效率”的教学要求已不再是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落到实地。
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教育教学观,迫在眉睫。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画情绪画性格》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该主题有些让人无从“下手”,既抽象孩子们又难以用具体的形式去表现。
本课以引导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会教学内容,运用点、线、面、色进行抽象感和学习表现。
五年级的孩子随着知识经验的沉淀和心理感知的深化,他们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除了观察客观物体的外在表现形式,已经偏向于意识形态的分析和主观感受的体验。
二、《画情绪画性格》教学游戏案例片段描述(一)游戏片段一:击鼓传花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营造恰当学习的氛围表达不一样的情绪。
孩子们能明确情绪的高低变化,能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为创作实践环节做铺垫。
游戏开始,教师面向讲台背对着学生击鼓,学生传递手中的花朵,教师的鼓声停止,停在了一位男同学(学生1)桌上。
师:此刻,你是什么心情呢?有一些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学生1:传的时候很开心,又很害怕传给自己,现在有一些紧张。
师:结合四年级学习的色彩相关的知识,看屏幕上哪几种颜色能代表你此刻的情绪呢?学生1:红色,红色代表兴奋,热烈。
橙色,橙色代表温暖,开心。
结合四年级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中穿插用色彩表达情绪心情的颜色倾向,为接下来的孩子们的创作实践指明方向。
短短的游戏时间内,就有这么多种情绪体验。
师: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轮“击鼓传花”。
第二轮“传花”比第一轮更激动,更兴奋,更活跃。
随着鼓声的骤停,花停在的一位女孩子桌上。
(学生2)师:来吧,孩子。
先到讲台来,请问你此刻什么情绪体验呢?学生2:老师。
我太激动和紧张了,传到我这的时候我有点懵了。
师:根据色盘里的颜色,你会选择哪几种颜色来表达?学生2:因为我的心情有些复杂,选择靛色和红色相混合,表达出我的内心很纠结。
扬州市竹西小学美术备课用纸包的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2、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一款包。
3、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包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包的设计新颖有趣。
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导入:你们看这是谁呀?(小朋友)他叫明明。
他要和他的爸爸妈妈去北京旅游,他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衣服啊,裤子啊,照相机,还有很多吃的呢,可是那么多东西怎么拿啊?谁来帮他们想个办法?2、学生回答(引出包)3、师过度:对呀,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包里,就轻松多了。
好!那么我们一起去找个包包店,来给他们每人选个包包吧!(二)看看,选选,认识各种各样的包,了解包的用途1、(无颜六色包店):看!那有个无颜六色包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请小朋友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包?那包是用什么做的!2、(学生欣赏)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包?他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用什么做的?(布的,皮的,塑料的,线的……)3、师过渡:无颜六色包店的包可真多,明明一家看的眼睛都花了,不知道选什么包好,小朋友快帮他们选选吧!4、提问:你想给谁选包?选哪个包?为什么选那个包?5、学生讨论,回答爸爸:旅行包,有轮子的包因为大,放得东西多拿起来方便妈妈:拎包,斜挎包,因为安全,漂亮明明:各种儿童用包6、请学生分别问问明明,爸爸妈妈小朋友选的这个包满意吗?(设问:明明爸爸,这个包你满意吗?答:这个包又大拿起来又方便真好!我就要这个包了,谢谢小朋友。
问:妈妈这个拎包你喜欢吗?答:这个包真漂亮,可是我想要一个斜着背的包,这样会方便一点问:明明。
你喜欢这个包吗?答:喜欢,喜欢谢谢小朋友!)7、道别:谢谢小朋友帮我们选到了这么好的包,我们就买这些包了,小朋友们再见!(明明再见!)(三)说说分分,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1、过渡:小朋友真能干,帮明明一家都选好了包了,你们开不开心啊?(开心)哎,这个店里的包实在是太多了,要想选个包还真不容易呢,小朋友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才能让顾客一进包店就能选到自己想的包呢!2、学生回答(引出给包分类)提问:那你想怎么分呢?3、学生讨论回答按材料,布的,皮的,线的……;按款式,按大小,…..(四)总结延伸1、过渡:这下这里的包就变得整齐多了,再有客人来买包就不会那么麻烦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几乎每个人都会用到包,包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画情绪画性格教案教案标题:画情绪画性格教学目标:1. 了解情绪和性格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元素来表达情绪和性格。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2. 不同情绪和性格的图片或插图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4. 学生绘画纸或画板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一些具有强烈情绪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图片或插图,引发学生对情绪和性格的讨论。
探究:2. 解释情绪和性格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情绪是暂时的,而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3. 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析作品中表达的情绪和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绘画技巧和元素,如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实践:4. 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并给予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指导,如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情绪和性格。
5. 提供一些情绪和性格的关键词,让学生选择一个词来表达,并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来展示所选词的情感和特点。
6. 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可以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
分享与评价:7. 学生完成绘画后,鼓励他们互相分享作品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
8.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自己成功地表达了所选词的情绪和性格吗?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9.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情绪和性格的表达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绘画素材和题材,如人物肖像、风景等。
11. 可以邀请艺术家或美术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技巧。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情绪和性格的概念,并通过绘画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情感和特点。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