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管网监测系统方案书

智慧管网监测系统方案书

智慧管网监测系统方案书
智慧管网监测系统方案书

年的稳定性试验,累积误差小于使传感器在管道监控量测

(五)激光传感器:用于监测管片收敛

2、管道振动监测

4、燃气管道泄漏监测

通讯与数据组织3.5、系统优点

测量距离

测温范围

测温精度

空间分辨率度

定位精度

传感光纤类型通道数

光纤接口

多段线路的集中式监测。中间站设置两台温度传感系统,首末站各设置一台温度传感系统。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 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3)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5) 3.1管道定线 (5)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5)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5)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5)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6) 3.1.4污水干管定线 (6) 3.2水量计算 (7) 3.3水力学计算 (9)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9)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11) (四)图形绘制 (13) (五)管材设计 (14)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经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能 够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能够采用各自独立的分 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 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 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

杭州聚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2000说明书

杭州聚光科技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 操作说明书

目录 阅读说明 (3) 用户须知 (3) 概况 (3) 注意事项 (3) 危险信息 (3) 供货和运输 (4) 公司联系方式 (4) 一、系统介绍 (5) 1.1遵循标准 (5) 1.2系统简介 (5) 1.3各子系统原理及特点 (6) 1.3.1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 (6) 1.3.2颗粒物监测子系统 (7) 1.3.3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 (8) 1.3.4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 (8) 1.4系统特点 (8) 1.5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9) 二、系统常规操作 (11) 2.1操作区域概述 (11) 2.2系统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13) 2.2.1上电前的检查 (13) 2.2.2上电的顺序 (13) 2.2.3设置温度显示模块 (14) 2.3OMA-2000表的操作 (15) 2.3.1主要参数的设置 (15) 2.3.2系统报警参数与气态污染物浓度报警限值的设置 (16) 2.3.3在OMA-2000表上进行校准 (17) 2.4手动校准、反吹等的操作 (20) 2.4.1前面板的手动调零 (20) 2.4.2前面板的手动标定 (21) 2.4.3前面板的手动反吹 (21) 2.4.4调节标气流量 (22) 2.4.5样气流量的调节 (22) 2.4.6提速排空流量的调节 (22) 三、数据报表管理 (23) 3.1软件简介 (23) 3.2软件安装说明 (23) 3.3软件使用说明 (25) 3.3.1系统管理菜单 (26) 3.3.2数据测量菜单 (27) 3.3.3报表系统菜单 (31) 3.3.4参数设置菜单 (34) 四、维护标定 (39) 4.1日常维护 (39) 4.2故障和报警 (39) 附一:预处理机柜外观尺寸图 (42) 附二:参考资料清单 (43)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VOCs在线监测仪说明书

VOCs在线监测仪 操作手册 山东恩易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1系统介绍 1.1系统特点及优势 ●采用高精度、高性能的气象传感器,数据测量准确度高,误差率小; ●系统安全可靠,在可靠性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整机的防水、耐高温、抗严寒、防 腐蚀、防雷击等性能; ●支持2G/3G无线数据传输和有线网络数据可选,方便整个网络环境的搭建; ●主控板集成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而非采用DTU的方式,无线网络数据传输 可控,无需担心原来由于DTU故障导致的数据无法传输的情况; ●特有的视频字符叠加功能,将现场视频与检测数据完美融合,在现场的视频监 控画面上就能看到现场的检测数据,并能随视频一起存储,防止数据的篡改; ●主机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可将检测数据进行本地化存储,待网络恢复后,上传 至数据检测平台; ●可实现与数据平台的底层数据对接,方便介入省、市、区级监管平台 1.2系统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测单元、VOCS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LED屏显示单元、视频字符叠加单元组成,实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展示、数据上传、视频叠加功能,完美对接政府监测平台,从而实现VOCS的24小时监管; 1.环境监测单元 对环境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环境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程序统计和分析。环境监测包括PM10和PM2.5两个参数,并同时实时上传个数据中心和监控平台; 2.VOCS检测单元 VOCS检测仪是一款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准确监测的产品。采用原装进口高性能英国PID传感器,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使用寿命长;功耗低。此设备体积轻小,外形美观,安装方便,可根据现场进行校准,现场使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开发的数据端口协议,只需环保局给出平台端口,协议相互对接后,即可对接环保局平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2) 1.1 给水现状 (2) 1.2 规划用水单位 (2) 1.3 水源选择 (2) 1.4 水压要求 (2) 2. 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 管网设计 (4) 3.1 管网定线 (4) 3.2 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以及流量出分配 (4) 3.3 管网平差计算 (8) 4 泵站流量扬程计算 (9) 5. 管网设计校核 (9) 5.1 消防工况校核 (9) 5.2 事故工矿校核 (11) 第二篇污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2) 2. 管道定线及设计管段、面积划分 (12) 3. 设计流量、比流量计算 (13) 4. 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表 (14) 5. 污水干管水力和埋设深度计算 (14) 第三篇雨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6) 2. 雨水量计算 (16) 2.1 暴雨强度公式 (16) 2.2 综合径流系数 (16) 3. 雨水管网定线 (16) 4. 划分设计管段 (17)

5. 汇水面积划分 (17) 6. 管段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 算 (18) 7. 各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 算 (19) 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 1. 概述 1.1 给水现状 目前镇区没有统一给水,居民用水多采用自发组织引山泉水及地下水,其水量不能满足镇区用水量的要求,此外,镇区给水管网不成系统,管径和管材都不能满足要求。 1.2 规划用水单位 镇区规划以居住生活用地为主,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建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规划可根据远期镇区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工业的性质及水资源的情况,同时参考国家有关规及相似城镇的用水标准,

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说明书

扬尘在线监测终端 操作手册

目录 目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1系统介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系统特点及优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系统组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系统拓扑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产品实物................................................................................................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系统配置及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2系统组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颗粒物监测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气象监测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噪声监测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LED显示屏单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太阳能供电单元及UPS....................................................................... 错误!未指定书签。3数据展示平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LED屏展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云平台数据展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视频监控融合展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4软件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初次登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登录设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传感器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相机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 第一部分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内容 (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1. 确定设计规模 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 》 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 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 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 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 $ 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张 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张 比例横 1:1000 纵 1:100 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 比例横 1:1000 纵 1:100 ~ 四、设计原始资料 1. 县城平面图(A图) 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85 %,远期 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2. 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 4. 绿地面积50万m 2 。 5. 其它按规范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 (5)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 m -3.8m 粘沙土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7 ..0) 22.8() lg 292.11(932++=t P q — (9)地面径流系数φ=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 (2)最低水位 (3)常水位 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 附表1 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1.设计城市概况 假设城市设计为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区与区,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 (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 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 (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 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 c.的顺序进行布置; 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泵站 7—出水口

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部管网的衔接; 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容 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区与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 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③.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 污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在总体规划中,只决定污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和平面布置。 定线时,应该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走向按照地面标高由高到低来进行,主干管敷设在地面标高较低的河堤处,管道敷设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和狭窄的道路下,一般设在两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带下。 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穿坊式,组成的一个污水排放系统可将该系统穿过其他街区并与所穿过的街区的污水管道相连接。管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管。 ④.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为两个工厂和每条管道的起点,这些点决定着管道的最小埋深,由于整个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埋深一直满足最实用条件,且对于将来的发展留有空间,所以不需要提升泵站,全部依靠重力流排水。 ⑤.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 充分协调好与其他管段的关系,污水和雨水管道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处理管道的原则为: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根据以上分析,对整个区域进行布管,干管尽量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沿河堤进行布置,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整个城镇的管道系统呈现截流式布置,布管方式见附图。(污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平面布置图)。 3. 管段设计计算: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范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14、《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昆明市规划管理局(年版) 15、《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屋建筑部分) 1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8、《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19、《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20、《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99-86 21、《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2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J116-2001 23、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24、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25、地质初堪报告 26、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昆明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27、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范、图集 28、设计合同 29、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1

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给定基础资料的分析完成对城区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通过设计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查阅资料和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二.设计题目 **万人城市给水管网规划设计(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补齐题目) 三.设计规划基础资料 某城市规划图见附图(比例尺1:10000),城区大部分房屋控制在6层,且大部分房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全市内有两家大型工业企业,其用水及其他情况见附表1。城区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见附表2。医院、公园每天用水量分别为1800、500吨,按均匀用水考虑。 近期规划人口数为:(10×k)万人,其中k为系数,k=本人学号后三位数/100。 道路长度按图纸考虑,宽度按四车道考虑,绿化率按38%计。 经勘测该市地下水埋深3.0米,冰冻线深度0.2米。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适当处理后排入水体下游。河流水量充足,能做给水水源。 经济因素F=0.95,管线造价指数α=1.8 ,a=14,b=375;m=5.33;投资偿还期取为10年;电费 0.68元/度。

四.设计内容 1.给水系统的确定 (1)根据该市规划、地形、水源等情况确定取水水源、水厂的位置、给水系统的形式(统一、分区或分压); (1)确定管网的布置方式,完成管网的规划布置。 2.设计流量的计算。 (1)根据设计用水量的组成确定最高日用水量; (2)消防用水量(考虑室外消防用水和企业消防用水); (3)根据各用水量的变化确定逐时用水量; (4)确定一级泵站及二级泵站和管网的设计水量。 3.清水池(和水塔)容积的计算。 4.管网水力计算。 包括初始流量分配和管段流量、节点流量、水头损失的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流量、水头损失,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确定节点水压,绘制等水压线图。 5.水泵选型及管网核算。 本设计由于时间关系只进行消防时管网校核。根据最高用水时和消防时的流量、水压要求对二泵站选泵。计算消防时的水头损失和节点水压。 6.材料统计和管网的年折算费用计算 统计整个给水管道工程不同管径的管材和主要的附件,按市售标准附件统计(包括室外消火栓、泄水阀、排气阀和选用的不同类型的闸阀等)。计算管网的建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及年折算费用。 五.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字体工整,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内容完整,草图不草。 内容包括设计概述和设计内容所包含的一切内容。 2.设计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字体规范。 (1)给水管网布置图,3#图;(也可和节点详图合并到一起绘成2#图) (2)给水管网节点详图,3#图;(包括材料表) (3)最高用水时等水压线图(图上表示管段流量、水头损失及节点水压及自由水压等水压线),3#图; (4)消防时节点水压图,作为计算结果图直接绘在计算说明书上。((图上表示管段流量、水头损失及节点水压), 六.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为2周。 给排水教研室 2011.9.20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要点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 姓名 学号 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06 月2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3) 1.1用水量的计算 (3) 1.2管网布置图 (4) 1.3 节点流量计算 (4) 第二章管网水力计算 (5) 1.1 初始流量分配 (6) 1.3事故流量校正 (9) 1.2消防流量校正 (12) 第三章水泵的选取 (15) 第四章设计总结 (15) 4.1 设计补充 (16) 4.2 设计总结 (16)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一、用水量的计算 : 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 1 城区规划人口近期为9.7万,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属于中小城二区来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在100~160L/cap.d,选用Q=13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1。 故一天的用水量为Q1=qNf=130×9.7×104×1=12610m3/d 。 : 2、企业用水量Q 2 企业内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企业甲: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3000×25=75000L=7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700×40×3=84000L=8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2700×35=94500L=94.5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900×60×3=162000L=162m3/d 则企业甲用水量为75+84+94.5+162=415.5m3/d 企业乙: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800×25=45000L=4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800×40×2=64000L=6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400×35=49000L=49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700×60×2=84000L=84m3/d 则乙车间用水量为:45+64+49+84=242m3/d 则企业用水量Q =415.5+242=657.5m3/d 2 : 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量Q 3 ⑴、道路浇洒用水量: 道路面积为678050m2 道路浇洒用水量定额为1~1.5L/(m2·次),取1.2L/(m2·次)。每天浇洒2~3次,取3次 则道路浇洒用水量为687075×1.2×3=2473470L=2473.47m3/d ⑵绿化用数量 绿化面积为城市规划总面积的1.3%,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598300m2,

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调试手册

ES-2010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 使 用 手 册 第一章 基本说明 福州亿森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非常感谢您选用 ES-2010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为确保安全正确的使用本系统,请在使用前一定详细阅读本使用手册。阅读后请妥善保存,以便必要时查阅。 本使用手册在安全规程上采用如下三种方式强调一些重要事项: 警告 这种警示栏是指对生命和健康有一定危险的提示。忽视这种警告可能导致严重的或 致命的伤害。 1.1 规定用途 ES-2010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是用于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分析与故障诊断,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电弧炉变压器、电抗器以及互感器等油浸式高压设备。 当心 ES-2010系统是否只用于规定的用途,由用户负责。为了安全起见,在系统的安装、改进投入运行和更新过程中,事前未经本公司同意不能进行其他未授权的作业。 否则可能危害本系统和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在变压器油的处置上一定要遵守当地的 环境保护条例。 警告 必须严格遵守所有有关的防火规程。 当心 这种警示栏是指对本设备和用户的其他设备有一定危险的提示,但不会导致严重的 或致命的伤害。 注意 这种提示是对某一事项的重要说明。

1.2相关标准 本设备引用下列标准,通过引用标准中的相关条文构成本标准的条文。由此规定了本设备的技术要求、验收规则、检验方法、适用范围、包装要求、标志、运输及储存。 (1 )GB1094 -1996 电力变压器 (2 )GB2536 -1990 变压器油 (3 )GB7597 -1987 电力用油取样方法 (4 )GB/T507 -19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5 )GB/T7601 -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 (6 )GB/T14542 -93 运行中变压器油的维护管理规定 (7 )DL/T 596 -1996 (2005 复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8 )DL/T 572 -1995 (2005 复审)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9 )GB /T 7252 --- 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10 )GB/T17623 -1998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份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11 )GB/T 2423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12 )GB/T 17626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13 )GB/T 13384 -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要求 (14 )GB190 — 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15 )GB5099 -1994 钢质无缝气瓶 (16 )GB/T 9361 -19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17 )GB 4943 -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18 )GB/T 2887 -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19 )GB 4208 -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1.3安全规程 从事本设备的安装、投入运行、操作、维护和修理的所有人员 ◆必须有相应的专业资格。 ◆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使用说明。 ◆不要在数据处理服务器上玩电子游戏、浏览网页。 ◆不要在数据处理服务器上任意安装软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违章操作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 ◆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监测精度。 ◆损坏本设备和用户的其他设备。 ◆造成严重的或致命的伤害。

2008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规划设计任务书 题目:大冶市火车站片区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1、已知工程设计资料 1.1 规划区自然概况 火车站片区位于大冶市主城的西北部,东距规划中的黄石市副中心约5公里,南距大冶老城区约6公里。本片区位于大冶城市空间的主要拓展方向上,黄石火车站位于本区内,交通及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大冶市重要的城市功能区。 规划区用地多为丘陵岗地,地形起伏较大,总体来说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间低,平均地面高程多在20--30米之间。规划区地势最高点位于基地西部的万家窝村南侧,地面高程约44.4米,地势最低点位于基地南部的现状排水沟两侧,地面高程约16.7米。 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9.2℃,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3.9℃,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1.0℃。区内降雨量为1260-1446mm,多集中在4-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6%。日最大降水量261.7mm,最大降雪厚度15cm。年平均蒸发量为1546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静风频率20%。地质条件较好,地震烈度为六度。 1.2 基础数据及资料 (1)规划区1:1000路网规划图,道路设计高程如图所示; (2)按规划区规划人口为6万人计算生活用水量; (3)规划区规划工业年产值为15亿元(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50m3/万元产值,按360日均匀用水计); (4)市政、公建、绿化用水量按照生活、工业用水量的35%计; (5)管网漏损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生活、工业、市政、公建及绿化用水量的20%计; (6)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由港湖加压站供水,加压站位于站前大道以东1公里处,其地面标高为18.25m,吸水井最低水位为15.23m; (7)规划区中集中用水点如表一所示; (8)规划区服务水头按照保证6层楼供水设计,6层以上应通过局部加压供水;(9)给水管材:采用当地生产的承插式球墨铸铁管,最小管径d100。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谭水成宋丰明张奎刘萍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3日 河南城建学院 2013年12月27日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字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任委员签字设计成绩 年月日

前言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了城镇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排除的系统,可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是有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等构成,根据类型分为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管网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系统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分为直排式、截流式、完全式,分流制分为完全式、不完全式、半完全式,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体制选择、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做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学习和设计是我们自身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最好环节。学生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能使我们具有掌握查阅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产品目录的方法,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的水平,作好一个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练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详细计算和培养一定的理论

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提高方案的比较、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 Forewor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of urban life, production, municipal and fire water supply and sewage, industrial sewage,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说明书

输电线路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微风振动--安装说明书 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1) 2 编制依据 (1) 一组织措施 (2) 1.1 人员分组 (2) 1.2 各岗位人员职责 (3) 1.3 车辆安排 (3) 二安全保证措施 (3) 2.1 现场安全要求 (3) 2.2 资质证书 (4) 2.3 产品安装过程中安全控制措施 (4) 2.4 行车安全措施 (4) 2.5 安装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 (5) 2.6 流程安全控制 (5) 三技术措施 (6) 3.1 具体安装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安装技术要求 (7) 3.3 产品安装后的技术性能 (11) 3.4 验收标准 (12) 3.5 产品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2)

前言 1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作业。 2 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符合下列规程、规范最新版本的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89-2006 ·其它有关的上级规定、要求以及专门电业标准的条文规定等。

一组织措施1.1 人员分组

1.2 各岗位人员职责 塔上安装:塔上安装人员负责塔上设备电池主控箱.太阳能板.监测传感器及与它对应的太阳能板的安装及接线。该岗位由电力 系统人员担任。 塔下配合:塔下配合人员负责将监测分机及传感器用传递绳和滑轮安全完好传递给塔上安装人员。由电力系统人员担任。 技术指导:厂家人员负责在地面指导塔上安装人员正确安装设备及相关传感器、按照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完成安装,与后台调试 人员及时沟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后方可与安装人员离开现 场。该岗位由厂家技术人员担任。 组长:负责人员调配和安装过程监督,确保安装正常进行和安全操作,该岗位由电力系统人员担任。 1.3车辆安排 每组安排一辆车负责人员、监测设备及工器具运输。 二安全保证措施 2.1 现场安全要求 2.1.1上塔时应边登塔,边检查脚钉是否牢靠,塔上所有工作人员必 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构件上,扣环要封口,工作换位时不得推动安全带的保护,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1.2本项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听见雷声、看见闪 电)、雪雹、雨雾不得进行此相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本项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