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不变的规律评课

商不变的规律评课

商不变的规律评课
商不变的规律评课

《商不变的规律》评课

听了《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收获颇深。因此,很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听课感受。

“商不变的规律”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张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能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比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主线明朗清晰,目标定位准确,训练扎实有效,很好的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和谐结合,整节课呈现出许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来自于教者的亮点

(一)合理处理教材,抓住重难点。

课本中本节课的题目是《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这两个例题要求学生算一算观察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却不变;这个例题要求学生算一算,找出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如果对三个例题平均用力,一节课肯定完不成,即使勉强上下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过的知识是不牢靠的。这节课张老师很好的把握了教材,舍轻就重,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通过猜测——验证——结论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商不变性质,渗透举反例证明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程序设计严谨,教学过程思路清晰

1、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张老师能创设《猴王分桃》的情境,引人入胜,铺垫充分,自然引出教

学重点,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中心问题积极思辨。

2、教学民主,面向全体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能够恰如其分地设计课堂情景,使师生之间能和谐融洽地交流,使学生之间能团结合作,使探究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无论是准备题的环节,还是学习例题,训练巩固,拓展延伸,处处可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准备题图表中的规律,得出结论;小组合作互相检查对方做题的准确率等。整节课自始至终都呈现出浓郁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使得他们能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3、教学方法灵活,学法指导有效

在整堂课中,教师的问题有的放矢,简单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围绕观察比较算式,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时,只是简短地提示和亲切的笑容,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体现了教师的匠心,尤其是教师把规律延伸到“是不是这条规律适合所有的运算呢?”让学生通过验证得到“0除外”,“不能在加减法运用”,通过“猜测——验证——结论”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商不变的性质,渗透举反例证明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及创新精神。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教师教学基本功过硬,综合素质高

主要表现在:

(1)语言。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始至终一直保持微笑,用鼓励、欣赏的眼神注视学生、用轻松愉悦、鼓励性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2)教态。《标准》呼唤课堂上民主、平等的氛围,呼唤教师转变角色,走下讲台到孩子中去,俯下身来与孩子双眸对视,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张老师的教态自然、端庄大方,富有亲和力,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使课堂成为孩子们

灵感涌动的空间。

(3)板书。板书设计是教学基本功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张老师的板书设计比较用心,做到工整美观、层次清楚、科学规范。而且能针对学生总结出来的商不变的规律,抓关键词进行强调,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商不变的这一规律。

二、来自于学生的亮点

张老师除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数学素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学生的表现更加引起了我的关注,整堂课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积极热烈地开展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下面就选取学生突出表现的三点做个点评:

1、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整节课中,张老师设计了许多的问题,频率较高,面较广,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作出及时准确地回答,没有重复发言和言不答题的,而且当一个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时,其他的学生能及时地判断和修改,对于表达不完善的发言,更能加以补充说明。包括当学生听出1600÷40= 这道题学生说错得数的时候,教师没听出来,学生能提醒老师及时进行纠正。

2、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整节数学课中,学生的回答充分体现出数学的特点,语言的表达科学,简练。如:在新授课的准备题汇报小组讨论出的结论时,学生能不同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得出的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的品质。学习数学除了有良好的习惯更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从而培养优良的学习的品质。比如,从听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见实效;再比如,对他人的负责态度方面,能及时发现并指出同学答题的错误,会向老师争取意见,不但反应出其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同时也反应出做人的品质——对老师的尊重。“冷水泡茶慢慢浓”这与平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细微的数学学习品质的养成是分不开的。

二、不足与建议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这也正应验了“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的确,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

现就本节课教学提出来几个观点与各位共同商榷。

1、新课前的口算训练时间过长。

建议公开课的情况下,口算训练可以适当地训练一两个小组,或放在课前进行。

2、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课堂上,一些学困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和上课的节奏。因此,我建议在问题的回答和习题的处理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便于学生消化。另外,建议教师的语速要适当地放慢节奏。

3、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有质疑的能力。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本节课,课堂上没能很好地体现出知识的生成,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给学生大胆质疑的机会,教师应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使学生由感性问题的质疑逐步过渡到理性问题的质疑,进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4、要合理利用教材,教材上有的题目课件不需要再出示。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商不变的规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商不变的规律》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一:《商不变的规律》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在建构、运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小黑板、计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注意了,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很精彩,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他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他对身边的两只猴子说:“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2只猴子吧!”这两只猴子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外面的猴子听说后又进来一些猴子。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猴子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点行不行啊?”所有的猴子都听到分桃子了,一起跑到孙悟空身边。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探究规律,发现规律。 ㈠师:同学们,小猴子和孙悟空都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到4个桃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幼儿园听评课记录

小松鼠的礼物(语言)大班 一、问好二、导入。①音乐,欣赏后知道这首音乐说的是谁?(关于爸爸、妈妈) ②出示挂图,引出“松鼠”一家。③老师讲述故事,边讲边出示小图片。④讲述第一遍后,提问:故事的名称?故事里有谁?⑤提问:自己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给自己过生日送什么礼物?如果爸爸、妈妈过生日你会送什么礼物?⑥再次讲故事。 ⑦出示字词“美丽”“礼物”。⑧游戏:吹泡泡。请小朋友从小声到大声读字词、直到泡泡“破了”。⑨让幼儿复习字词。教师将字宝宝写在“花朵”背后,放在花篮里,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字词让幼儿认,认对了,把字卡送给宝宝。⑩以游戏形式结束课堂。 优点:①教师语气柔和,富有吸引力。②运用多种游戏法学习字词。缺点: ①个别字发音不够准确。②活动环节衔接不过准确,活动重点难点不够突出。 建议:①能设置情境,让幼儿感受父母对宝宝的爱以及给予父母的馈赠。②对故事加以熟悉。 复习2、3的相邻数中班 一、律动进入活动室。二、复习上节课内容。①教师带上“小兔“头饰,引导幼儿复习数字宝(1—10),知道“顺数”、“倒数”②让幼儿说出单数(1、3、5、7、9);双数(2、4、6、8、10)③猜谜,引出“小白兔”。④律动“开火车”。⑤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2、3。△说出任意一个数字,引导幼儿说出比比数字少1,多1的数,如:1 、2 、3 ⑥游戏:找朋友。给幼儿发数字卡片,请拿到数字的任意一个宝宝,请他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如:数字“3”去找“2”。⑦律动走出活动室。⑧户外游戏结束活动。优点:课堂秩序好,活动环节衔接紧凑,结合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教具。缺点:操作教具时不够规范,疏忽一些细节;教师语气生硬,不够温和;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镜面”教学。 建议:①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做到每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②本次教学活动容教师采用的是“坐”的教态效果会更好。 小壁虎结尾巴(语言)大班 一、随音乐拍手进场。二、引入主题。①森林里举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尾巴最有用。②出示图片,问:谁来参加比赛?(观察图片)③谁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怎么办?三、讲述故事。①边讲述边提问。②提问:故事内容。③帮助幼儿巩固故事内容。四、出示盒子,让小朋友猜猜。①出示字卡,“壁虎”、“小鱼”、“老牛”、“燕子”②学习字词。△以动作加深印象。△教师做动作,幼儿猜。 △检查幼儿掌握情况。五、小结:教育幼儿懂的爱护动物。 优点:①教师教态较好。②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气氛较好。缺点:①没有更好地掌握本次语言教学活动的重点。(学习礼貌对话,知道小壁虎尾巴的作用以及与其他动物尾巴的区别) 建议:①故事第一遍,教师要完整地讲述。②加强故事中的礼物对话,教育幼儿平时向别人借东西时要有礼貌。③让幼儿知道不是所有动物的尾巴断了都可以长出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P61—62《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分的数,叫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教材需要教师的合作,新教材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的课时教案,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分数的意义》教学前设计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挥了数学组各位教师的集体智慧,先由我对本节课按自己的思路设计,然后在教研活动中集体研讨本节教学设计,我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推敲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选择课件。在选择学法上每位教师都提出了宝贵意见,特别是如何揭示单位“1”,同级的两位王老师仔细琢磨,充分利用课件和实物演示来揭示,并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本节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知抽象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根一米长的绳子、12根小棒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本小节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发现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入手,探索怎样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类推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4页至7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

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明星照,想不想看看是谁?(点击课件)哇!王老师!大家看想我吗?如果拍照时,老师的眼睛变小了,嘴巴不变,嘴巴还变大了,那么拍出的照片还像我吗?不过,这张照片太小了,我想拍一张大一点的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家价格便宜的照相馆: A照相馆:“30元可以照6张!” B照相馆:“60元可以照12张!” C照相馆:“90元可以照18张!” D照相馆:“10元可以照2张!” 照相馆:“15元可以照3张!” 二、探索规律 1、让学生自主看信息列出四个算式,指名板演四个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幼儿园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

幼儿园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和评课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第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听课 一、听课前准备: 1.熟悉相关教育活动内容的准备(听课前了解活动领域,活动名称、目标、具体内容)。一是通过听课前看看相关的教材,熟悉有关内容;二是利用课前短暂的时间,查阅教师的文字教案,熟悉内容和目标的根本目的在于听课时,能较好的了解教师是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2.进一步了解教育活动的组织类型(集体教学、分组教学、游戏)。 3.思想准备,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以儿童知识经验、发展水平为中心,以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素质能力为目的。 4.熟悉所听班级的幼儿人数,活动室环境。 二、听课角色定位: 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进展。在一节课中,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因此,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应从四个角色介入: 1.进入“幼儿”角色。听课者首先要转变角色,认认真真的充当一名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才能了解教师的“教”是否符合儿童的需要。 2.进入“教者”角色。听课者如果从指导者的角度来听课,就要做到: ①从专业的高度,运用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对教育活动做出分析与判断;②对教育活动细心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或亮点,以便评课时及时给予肯定;③准确的发现指导者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3.进入“管理者”角色。听课者如果将自己置身于管理者的角度,就要统观全局,发现教师在教育活动指导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联系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反思,才能有的放矢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我们幼师各学科教师下幼儿园听课的最终目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公开课商不变规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公开课《商不变规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技能目标: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定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商不变规律。 教学的难点:理解商不变规律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狐狸图,这是什么动物?想不想听听狐狸四兄弟的故事?狐狸四兄弟为了卖香蕉谁卖得便宜都吵了起来了。 老大说:2千克卖了8元钱; 老二说:20千克卖了80元钱; 老三说:200千克卖了800元钱;

老四说:XX千克卖了8000元钱. 师:你认为谁卖得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列出算式后说一说为什么? 师:细心的观察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发现规律 说一说 师:追问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写一写 2、举例验证 经历猜测——思考——验证——总结的过程 (评:教育家认为儿童的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锻炼。让学生立足体验,立体化的感受教学,学习就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 三、设问解疑深化新知 通过“你认为在商不变规律中哪几个词最重

要?”让学生内化刚刚探索发现的商不变规律。 生认为:同时、相同、0除外、乘或除、商不变这几个词最重要。 师:再抛出一题: 你会解决吗? (60÷11)÷(20÷11)= [评析:通过计算吸引学生,体现教师的组织作用;尤其在“算式设疑”中,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习行为中遇到障碍,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评:在数学教学中过程化比结果更重要,数学的思想方法就蕴含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应该能力放慢学生认知的速度,让他们停下来反思,静下来调整,沉下来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技能目标: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定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2020年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听课

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第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听课 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 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 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探究→新知识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幼儿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幼儿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幼儿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 运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幼儿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识。 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幼儿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幼儿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识。这更要求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细心揣摩。 (三)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积极 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幼儿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创设幼儿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学习能力。 (四)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说课稿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单元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节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重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和节本性质。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教法、学法:老师将讨论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等实施于课堂中,引导并放手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经历“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释应用”的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动手操作并归纳分析等。下面我就《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课,具体谈一谈教学设计过程。《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抽象概念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教学程序是:(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屏幕)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非要4块,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块,分给第三只小猴4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2.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圆,通过师生分,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有分得那么平均呢?同学们知道有什么规律吗?课进入第二个环节;(二)合作探索,获取新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课后发给每个小组(三人组)3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操作标准(屏幕)(1)把三张纸条分别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2)用笔分别涂出它的一半,并用分数表示;(3)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4)你有什么发现;(5)能举例验证你的发现吗?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总结: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并板书,如果同学们对于性质总结得不够完善,如(0除外)应引导同学们发现0作分母无意义,所以应在性质的末尾补上“0除外”三个字(三)深化概念,及时反馈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设计了如下练习第1题判断题,使学生通过判断,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意义的理解;第2题填空题,是一道综合巩固分数意义和基本性质的题目;第3题是两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具有一定难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 == 性质:这样设计,简单明了,使人一目了然。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45.46页《分数的意义》。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学好本单元有关知识的前提,也是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3点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子、分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辩证观。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及单位“1”的理解。教学难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的理解。 二、说教法:为了是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往对分数的认识和了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型素材来组织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引导探究,观察比较,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效运用启发性谈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概念的生成与建构,逐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明确单位“1”的含义。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有知识和表象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课堂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是对一个具体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的感知,而本课的单位“1”,还可以指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这种由个体到群体的变化,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我让学生经历:细致的观察、主动的操作、及时的归纳、不断地反思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这样,伴随着一次次的发现、综合、归纳,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操作、学会了分析比较的方法,还学会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

2016-2017苏教版数学上册商不变规律公开课-教案

《商不变的规律》第一课时 执教者:四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推算。 2、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 (1)在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合理解决得到的结论。(3)能通过探索活动的反思体会探索熟悉规律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况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以及商不变规律的合理性和确定性,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探究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探索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正确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能又快又准的口算出下面各题? 10÷2= 30÷5= 100÷20= 300÷50= 观察算式,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出(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学实施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演示观察。 胜利小学举行团体操表演,红队100人,绿队20人,红队的人数是绿队人数的多少倍?列式:100÷20=5 表演过程中,每人举出两面和衣服同色的旗子,红旗是绿旗的多少倍?列式:(100×2)÷(20×2)=5 每人举起四朵和衣服同色的鲜花,红花是绿花的多少倍? 列式:(100×4)÷(20×4)=5 队形变化时,每2个同学拉手成一颗心形,红心形是绿心形的多少倍?列式:(100÷2)÷(20÷2)=5 最后,每4位同学组成十字形,红十字是绿十字的多少倍? 列式:(100÷4)÷(20÷4)=5 (2)问:为什么结果都是5倍呢?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的?商又是怎样变化呢?你有什么发现? 2、提出猜想。 (1)老师把它们整理成一张表格。请看:。 被除数除数除法算式商 100 20 100÷20 5 100×2 20×2 200÷40 5 100×4 20×4 400÷80 5 100÷2 20÷2 50÷10 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平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46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评课稿之幼儿园听评课心得体会

幼儿园听评课心得体会 【篇一: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从不同的课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纲要的 引领下,老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 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基本功素质经得起考验,也是对教师课堂驾御 能力的考验及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一次听观摩课是我园周晓老师上的《有趣的按摩》,经验丰富的周 老师,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 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 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活动中,所有在坐的老 师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 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特别 喜欢且兴趣浓厚。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当中,与孩子们一起表演, 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 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 周老师的课使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 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 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 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

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 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 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是一般教师常范的弊端,但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创新教 学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 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 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 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我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我园 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是权威的化身, 老师总是对的。要求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转变自己的幼儿观 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 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 的平等,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教学设计有创意。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 每一位老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 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 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师这 样的骨干教师多多请教、不耻下问,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更要 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篇二:幼儿园听课评课稿】 幼儿园优质课《看谁躲得快》评课 一、一节好课应该是“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因为兴趣是学习发展 的动力,幼儿是否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