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I(2007 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1-5讲

经济学原理I(2007 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1-5讲

经济学原理I(2007 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1-5讲
经济学原理I(2007 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1-5讲

经济学原理I(2007年秋季学期)

期中考试2(A卷答案)

(2007/12/5)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每题4分,共28分)

1.许多穷人因为“看病贵”而得不到充足的医疗服务;一个旨在降低医疗价格的价格上限

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错误。价格上限带来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从而导致短缺,反而减少了能够得到医疗服务的穷人的数量。

2.倒卖火车票是导致火车票短缺的根本原因。

错误。火车票短缺通常是因为存在价格上限;并由此导致倒票者出现。倒票者通过提高火车票价格,反而可以有效缓解火车票的短缺。

3.对一种物品的购买征税会引起无谓损失;但对一种物品的购买进行补贴则会增加社会福

利。

错误。对物品征税和补贴同样导致无谓损失。税收的无谓损失体现在产出小于社会有效率产量,补贴的无谓损失体现在产出大于社会有效率产量(作图说明也可)。

4.如果外国企业以低于自己生产成本的价格向某国出口(称为“倾销”),则该国政府应该

不允许进口,以保护本国利益不受损害。

错误。对于该国来说,更低的进口价格虽然损害了本国生产者的利益,但消费者利益的增加大于了生产者利益的下降,该国整体上仍然是受益的。(从总体上受到损害的实际上是进行“倾销”的国家——类似于出口补贴。)

5.Countries prefer a multilatera l to a unilateral approach as a way to remove international trade

restrictions because a unilateral approach hurts a country as a whole.

False. A unilateral approach to remove a country’s own trade restriction makes the country better off, because imports themselves are beneficial. However, a multilateral approach works better on balancing domestic interests and winning political support.

6.《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

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这一规定很有可能是无效率的。

正确。如果超标准排污费恰当地反映了企业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那么,企业排放一定数量污染物并交纳相应的排污费就是社会有效率的。反过来说,对这些污染物的治理成本高于了超标准排污费(否则企业会选择治理而不是交费)从而大于了节省的社会成本,导致社会无效率。(即使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低于了排污的社会成本,从而企业治理一定数量的污染是有效率的;但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通常不会恰好等于减少到社会最优污染物数量的企业成本。)

7.To achieve the social welfare maximization, a negative production externality calls for a

corrective tax on producers, whereas a 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y calls for a corrective tax on consumers.

False. It doesn't matter on whom the tax is imposed – the incidence of the tax will be identical.

So whether the externality is from production or consumption of the good, a tax on either producers or consumers will lead to the same reduction of quantity and change in the prices producers receive or consumers pay.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计划经济时代,许多商品经常短缺。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通常能够买到需要的商品。

这是因为:

A.计划经济时代比市场经济时代的生产能力更低

B.计划经济时代比市场经济时代的消费水平更高

C.市场经济时代生产者的道德更加高尚,处处为消费者着想

D.市场价格引导了生产者和需求者的自利行为,达到人们满意的程度

2.走路口渴的武松在路边以每碗5个铜板的价格买了15碗酒喝。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他支付的酒的价格表示了它喝第1碗酒的支付意愿

B.武松喝完第15碗酒才停止,表明前面14碗酒都没有带给他享受

C.武松喝每一碗酒的价格都相同,表明他对每碗酒的支付意愿是相同的

D.武松喝第15碗酒的支付意愿等于酒的价格

3.In the world wine market, Canada imports wine and the U.S. exports wine. Suppose an

unusual shift of the Gulf Stream leads to an unseasonably cold summer in Europe, destroying much of the grape harvest there and increasing the world price of wine. This event will make Canadian consumers , Canadian producers , and Canada as a whole ;

will make American consumers , American producers , and the U.S. as a whole .

A.worse off, better off, worse off; worse off, better off, better off

B.worse off, better off, better off; worse off, better off, better off

C.worse off, better off, worse off; better off, worse off, better off

D.worse off, worse off, worse off; better off, better off, better off

4.中国决定对出口美国的纺织品“退税”来鼓励出口,这相当于一种出口补贴政策。与不

进行“退税”相比,这将使中国的生产者变,消费者变,中国的整体经济福利;使得美国的生产者变,消费者变,美国的整体经济福利。

A.好,坏,好;坏,好,坏

B.好,坏,坏;坏,好,好。

C.坏,好,好;好,坏,坏。

D.好,好,好;好,好,好。

5.政府对餐馆的营业收入征收20%的营业税;营业收入以餐馆向顾客开具发票的总金额

来确定。法律规定顾客有权索取发票。假定发票对于顾客没有任何价值,因此顾客都不开发票。这时,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推出了发票抽奖的活动。每开具100元的发票,顾客可从政府那里得到的中奖收入为10元。根据科斯定理并运用供求理论,你预计政府引入这一做法的后果是:

A.顾客开发票;政府税收增加,餐馆收入下降

B.顾客不开发票,政府税收不变,餐馆收入下降

C.顾客不开发票,政府税收不变,餐馆收入不变

D.顾客开发票,政府税收不变,餐馆收入不变

6.For any given demand curve for the right to pollute, the government can achieve the same

outcome either by setting a price with a corrective tax or by setting a quantity with tradable pollution permits. However, suppose there is a sharp improvement in the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pollution. Under a given corrective taxes system, the quantity of pollution will ; and under a given tradable permits system, the quantity of pollution will .

The quantity under which system will be more efficient now?

A.decrease; remain the same. Cannot judge

B.remain the same; remain the same. Both are same efficient

C.decrease; remain the same. Corrective taxes

D.decrease; decrease. Both are same efficient

7.远古时代,人类社会从从事采集和狩猎业纷纷转向种植和畜牧业,由此获得了生产率的

极大提高,很好地解决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问题。这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一次经济革命”。对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你认为合乎经济学原理的解释时:

A.种植作物和蓄养家畜比野生动植物具有更高的繁殖能力

B.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天生更善于从事种植和畜牧业而非采集和狩猎业

C.种植和畜牧业很好地解决了采集和狩猎业固有的“共有地悲剧”问题

D.人类对于种植作物和蓄养家畜的供给增加满足了对其需求的增加

8.The demand for food is quite inelastic. Compared with other goods, taxing food can often:

A.raise more tax revenue, cause less deadweight loss and improve vertical-equity

B.raise more tax revenue, cause less deadweight loss and worsen vertical-equity

C.raise more tax revenue, cause more deadweight loss and worsen vertical-equity

D.raise less tax revenue, cause more deadweight loss and improve vertical-equity

9. A lump-sum tax is a tax that is the same amount for every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two

objectives of tax system, this tax is:

A.very efficient but very inequitable

B.very inefficient and inequitable

C.very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D.very inefficient but very equitable

10.“负所得税”制度是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转移支付的税制。理想的方案应

该使得激励扭曲较小,对最穷的人补贴较多,以及政府总的转移支付较少。考虑以下三种负所得税方案(其中I代表家庭收入,T代表税收):(1)T = 0.5*I-10,000;(2)T =

0.25*I-10,000;(3)T = 0.25*I – 5,000。在这三种方案中,激励扭曲最大是方案;

对最穷的一些人补贴最少的方案是;政府总的转移支付最大的方案是。总的来看,最为理想的方案是。

A.1;3;2。均不够理想

B.1;2;2。3

C.1;3;3。2

D.2;2;3。1

三、问答题(共3小题,42分)

1. The Cost of Taxation (11 points)

Suppose that the market for tires is described by the following demand and supply equations (price is measured in dollar):

Q S = 2P

Q D = 300 – P

a. Solve for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of tires. (2 point)

P = 100; Q = 200.

b. Suppose that a tax of $T is placed on buyers of tires. Write out the new demand equation and solve for the new equilibrium, in particular, the price received by sellers, the price paid by buyers, and the quantity sold. (Hint: All expressions are functions of T.) (3 points) New demand equation: Q D = 300 – (P + T). (1 point)

New equilibrium: price received by seller is P = 100 –T/3; price paid by buyers is P +T = 100 + 2T/3; and the quantity sold is Q = 200 – 2T/3. (2 points)

c. Use you answer in part (b) to solve for tax revenue as a function of T. Graph this relationship for T between 0 and 300. (2 points)

T x Q = 200T - 2T2/3.

d. Solve for deadweight loss as a function of T. Graph this relationship for T between 0 and 300. (2 points)

As the following figure (not required) shows, the area of the triangle (laid on its side) that represents the deadweight loss is 1/2 x base x height, where the base is the change in the price, which is the size of the tax (T) and the height is the amount of the decline in quantity (2T/3).

So the deadweight loss equals 1/2 x T x 2T/3 = T2/3. This relationship is shown as the following figure:

e. The government now levies a tax on this good of $200 per unit. Is this a good policy? Why or why not? Can you propose a better policy? (2 points)

A tax of $200 per unit is a bad idea, because it is in a region in which tax revenue is declining. The government could reduce the tax to $150 per unit, get more tax revenue ($15,000 when the tax is $150 versus $13,333 when the tax is $200), and reduce the deadweight loss (7,500 when the tax is $150 compared to 13,333 when the tax is $200).

2. 美国的糖政策(15分)

美国是一个进口糖的国家;美国政府很早开始就对糖的进口实施限制。

(1) 早期,美国政府通过关税进行限制。用图形表示关税对美国糖市场的影响。与没有关税的自由贸易相比较,关税如何影响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如何影响国内生产者(美国种植糖作物的农民)的福利?如何影响美国政府的福利?美国整体上从关税中受益了吗?用图形说明。美国政府为何愿意实施关税政策而非自由贸易?举出至少两个理由。(3分)

如下图。关税使得消费者福利下降(面积C+D+E+F);生产者福利增加(C);美国政府福利增加(关税收入,E)。美国整体上受损(D+F)。(2分)

美国政府实施关税政策的两个理由:获得税收收入;保护生产者。(1分)

(2) 后来,美国政府将关税改为进口配额的政策,政府将给定数量的进口配额直接分配

....给自己当时的“友好”国家,如古巴等。进口配额导致的国内价格与原来征收关税时相同。与关税政策相比较,进口配额如何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如何影响美国政府的福利?美国整体上从进口配额中受益了吗?进口配额如何影响象古巴这样能够对美国进行出口国家?用图形表示。美国政府为何愿意将关税改为进口配额?(3分)

如下图。进口配额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与关税相同。美国政府福利下降,损失关税收入(E)。美国整体上受损(D+E+F)。古巴等对美国出口国家受益(E)。(2分)

美国将关税改为进口配额,理由应该是纯粹政治上的,特别是用作外交手段,“贿赂”

对美国“友好”的国家。(1分)

(3) 当美国和古巴关系恶化之后,美国将给予古巴的进口配额转给了其他国家。评价这一政策对美国的消费者、生产者和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整体的经济福利影响。(1分)对消费者、生产者和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整体没有任何经济福利的影响(但有政治影响)。

(4) 此后,美国出现了糖的化学替代物(俗称“糖精”),消费者可以用它来替代糖的消费。这一事件如何移动美国国内糖的需求和(或)供给曲线?给定原有的进口配额,如何影响国内价格?这一事件使得糖的消费者从进口配额中受到的影响加强还是减弱了?生产者呢?美国整体呢?对于那些拥有进口配额的其他国家呢?用图形表示。是否存在一种可能,糖替代物的出现,使得原有的进口配额完全失去作用?解释之。(4分)

需求曲线左移——对糖的需求减少;供给曲线不变。国内价格下降。(1分)

消费者受到的(不利)影响减少(面积C’+D’+E’+F’

拥有进口配额的国家受到的有利影响减少(面积E’

当需求曲线下移足够多,世界价格下的自由贸易进口小于进口配额,配额就会失去作用。(未在图中表示,1分)

(5)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糖的生产者在市场条件变得不利时,比原来想象的更容

易改种其他作物(如小麦、棉花等)。这一研究成果如何影响美国国内的需求和(或)供给曲线?这一研究使得人们对于进口配额政策的评价发生怎样的改变?分别从消费者、生产者和美国整体的福利进行分析,分析时使用图形。(3分)

如下图。供给变得富于弹性,供给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必须是围绕原来的均衡供给点旋转,因为这一研究没有改变市场的实际..

均衡点)。(1分) 消费者由于进口配额损失的福利不改变。生产者由此得到的福利下降(面积C”D’引起)。(2分)

(6) 上述糖替代物的出现以及关于美国糖生产者的研究,如何影响你最初认为的美国实

施进口配额政策的理由?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至今仍然没有取消这项政策,你能否想出实施进口配额的其他理由?(提示:考虑政策制定者本身的利益。)(1分)

总结以上的分析,这些事件或研究使得美国保护糖生产者的效果减弱、“友好”国家

从糖配额中获得的好处减少。而这两条正是实施该项政策的两个主要理由。因此,也许存在其他可能的理由,很可能是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形成了对糖进口配额政策的依赖。许多官员拥有了这一权力,不愿意放弃。

3. 私人信息与公共品提供(16分)

四位室友计划在宿舍中看老电影录像来共度周末,他们争论要看几部。下表是他们对每部电影的支付意愿:

奥森艾弗雷德伍迪英格玛总支付意愿第一部电影7 5 3 2 17

第二部电影 6 4 2 1 13

第三部电影 5 3 1 0 9

第四部电影 4 2 0 0 6

第五部电影 3 1 0 0 4

(1) 在宿舍内播放电影是一种公共物品吗?为什么?(1分)

是。因为在宿舍内播放电影具有非排他性(难以阻止其他人观看)和非竞争性(一人观看不影响其他人的观看)。

(2) 在表中最后一列填入所有室友对每一部电影的总支付意愿(注意:这一概念只在公共品下才有意义)。如果租一部电影录像带要花8美元,为使室友们的总剩余最大化,应该租几部录像带?(2分)

如上表。租3部录像带可以使得总剩余最大。

(3) 如果他们选择了这一总剩余最大化的录像带数量,而且决定平均分配录像带的费用,每个人从看电影中得到了多少剩余?哪些人从中受益?哪些人从中受损(如果有的话)?(2分)

注意到每人的支付都是3*2=6美元,则:

奥森的剩余为:(7+6+5)-6=12;艾弗雷德的剩余为:(5+4+3)-6=6;

伍迪的剩余为:(3+2+1)-6=0;英格玛的剩余为:(2+1)-6=-3。

因此:奥森与艾弗雷德从中受益;英格玛从中受损;伍迪无所谓。

(4) 现在他们决定改变录像带费用的分配方式。每部录像均按照每个人的支付意愿在总支付意愿中的比例来分配其费用(简称“按比例分配”)。假定他们选择了总剩余最大化的录像带数量。这一方案能使每个人都从看电影中受益吗?如果不能,哪些人仍然受损?(1分)

这可以使得人人受益(实际上每一部录像都使得人人受益):

(可列出计算每个人剩余的式子如下:

奥森:7*(1-8/17) +6*(1-8/13) +5*(1-8/9)>0

艾弗雷德:5*(1-8/17) +4*(1-8/13) +3*(1-8/9)>0

伍迪:3*(1-8/17) +2*(1-8/13) +1*(1-8/9)>0

英格玛:2*(1-8/17) +1*(1-8/13) +0*(1-8/9)>0)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支付意愿通常只有自己知道(即为“私人信息”),租入录像带的决策只能依靠每个人报出

..的支付意愿,这未必是他们真实的支付意愿。给定这一点,回答下列问题。

(5) 考虑第(3)问提出的平均分配录像带费用的方案。假定室友们正在考虑是否租入第4部录像带。此时,奥森是否愿意租入第4部录像带?为什么?如果愿意的话,他如何报出自己的支付意愿能使自己受益吗?具体说明。(2分)

是。因为第四部录像带给他的边际收益为4,边际成本为2;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他有

激励增加数量。

他可以通过高报自己的支付意愿,使得总支付意愿大于8,从而实现上述的边际收益;而这一高报丝毫不影响他的边际成本。具体的,报出一个大于8的边际支付意愿就一定

..能使自己受益(假定其他人最低能报零)。

(6) 仍然考虑第(3)问提出的平均分配录像带费用的方案。假定室友们正在考虑是否租入第3部录像带。此时,伍迪是否愿意租入第3部录像带?他应该如何报出自己的支付意愿?(1分)

不愿意。低报。

(7) 根据上两问的分析,在平均分配录像带费用的方案下,室友们会真实报出自己的支付意愿吗?录像带租入的数量会等于、低于还是高于总剩余最大的数量?(1分)不会。可能低于或高于。(支付费用低于支付意愿的室友倾向于高报支付意愿,导致数量过大;反之则反。总效应不确定)

(8) 再考虑第(4)问提出的“按比例分配”录像带费用的方案。假定室友们正在考虑是否租入第3部录像带。考虑奥森的决策,他要决定如何报出自己的支付意愿。假定所有室友总剩余等于零时的决策是租录像带。当他预计其他人报出的支付意愿之和

等于多少时,他报出真实的支付意愿刚好

..是否租入第3部录像带的决策?

..能够改变

此时报出真实的支付意愿带给他的总剩余是多少?如果他低报1单位的支付意愿呢?高报1单位甚至更多呢?(2分)

只有当他预计其他人的支付意愿之和至少等于3时,奥森报出真实的支付意愿(5)才会改变是否租入第3部录像带的决策。此时,他报出真实支付意愿的剩余为:5-8*(5/8)=0(自己对录像带的支付意愿减去其支付份额。)(1分)

如果低报一个单位(即报4),则录像带不能租入(7<8),得0。和真实报出总剩余相等。(0.5分)

高报1单位支付意愿(即报6),录像租入但支付比例增加,总剩余:5-8*(6/9)=-3/9<0。不如报出真实支付意愿好。高报越多损失越大(因为支付比例越高)。(0.5分)

(9) 当奥森预计其它人报出的支付意愿较低,使得他报出真实的支付意愿不能改变不.租入第3部录像带的决策,他应该如何做?当他预计其他人报出的支付意愿较高,使得他至少少报1单位支付意愿也能导致第3部录像带租入,他又应该如何做?(2分)

前者:他应该报出真实的支付意愿或者低报;此时录像带不能租入,自己得零。反之,如果他高报支付意愿以致录像带租入,则自己必定承担了较高比例的费用,导致受损。

(更具体的,假定其他人报出的支付意愿之和为a,a+5<8。假定奥森高报x (x>0)单位支付意愿导致录像带租入,即:a+5+x>=8,则其剩余为:5-8*[(5+x)/(a+5+x)]<0。这里利用了:(5+x)/(a+5+x)>5/(a+5)>5/8。)

后者:显然,他应该低报至少1单位的支付意愿,此时录像带租入,但自己的支付减少了,因而总剩余增加了。

(10) 总的来看,你认为奥森适当地低报支付意愿能给他带来好处吗?其他人有与奥森类似的想法吗?由此,你认为“按比例分配”录像带费用能够使得每个人报出真实支付意愿吗?录像带租入的数量会等于、低于还是高于总剩余最大的数量?(2分)适当低报支付意愿(至少,少报1单位)能给他带来好处(有些情况严格好,有些情况不变;但没有任何情况下变坏)。其他人类似(上述分析不依赖于被分析者支付意愿的大小)。(1分)

不能。低于有效率数量(因为所有人都倾向于低报真实支付意愿)。(1分)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作业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作业题(CZ组)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标准是( C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2、四种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错误的是(D ) A.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吻合的是(B ) A.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D.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5、降低贴现率的政策(A)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约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6、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C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B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8、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用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转移支出 9、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 10、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D ) A.贷款 B.利息 C.债券 D.存款 二、判断题 1.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反比,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F ) 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T ) 3.贴现政策中最主要的是贴现条件。( F ) 4.在经济学中,广义的货币是=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T ) 5.经济增长是指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有事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T ) 6.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三种,其中计价单位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F ) 7.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 T ) 8.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 F ) 9.商业银行性质和一般的企业一样,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代客结算。(T ) 10.提高劳动力数量的方法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F ) 三、简答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收入水平增加。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本身意味着总需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乘数的作用,扩张性财政会导致消费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进一步扩张。当然,在扩张财政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利息率会提高。这样,投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一般情况下,扩张性财政的产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终结果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2.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填写下表 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 财政政策(减少所 上升增加减少增加 得税) 上升增加减少增加 财政政策(增加政 府开支,包括政府 购买和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投资津上升增加增加增加

经济学原理_试题(B)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2010级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B 卷)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关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国家利用资源所能生产出的最大商品集合的边界。 B 、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代表了增加某种商品产出的机会成本。 C 、 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D 、 生产可能性边界随着技术进步而向右移动。 2、对一种奢侈品征税,很可能使税收负担( ) A 、 更多的落在买者身上 B 、 、 C 、 更多的落在卖者身上 D 、 在买者和卖者之间平等的分摊 E 、 完全落在买者身上 3、假设可以购买三个一样的鼠标。买者1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60元钱,买者2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50元钱,买者3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40元钱。如果鼠标的市场价格是50元钱,将卖出多少鼠标,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值是多少( ) A 、 将卖出一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60元钱 B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0元 C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D 、 将卖出两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 4、如果一个竞争企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它的总收益( ) A 、 翻一番 B 、 翻了一番还多 C 、 翻了不到一番 D 、 不能确定,因为物品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 5、在能供给整个市场的产量时,其平均总成本一直下降到最小的企业称为( ) A 、 完全竞争者 B 、 自然垄断 C 、 政府垄断

E、受管制的垄断 6、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内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 A、市场上存在许多卖者。 B、虽然产品有差异,但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够大。 C、企业可以无成本的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 D、以上都是。 7、在以下商品中,提高价格最有可能使生产者的收入提高的商品是:() A、粮食。 B、》 C、高档服装。 D、汽车。 E、手机。 8、下列哪个事件影响了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2010年中国人的家庭劳动 B、201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承包的大型建设工程 C、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钢铁公司为另一家在中国的造船厂生产的特种钢材。 D、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汽车公司把生产出来的汽车封入库存,以便明年旺季销售。 . 9、X与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由去年的10元与2元上涨至今年的11元与元,如果一个篮子是由4个X和10个Y组成的,那么以去年为基期,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A、10% B、15% C、20% D、25% 10、下列情况中可能会降低社会的失业率的是() A、政府组织公共培训计划 B、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C、工会为其会员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 D、| E、企业实行效率工资 11、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操作 B、法定准备金 C、贴现率 D、发行或回购国债 12、假定货币供应量是万亿,真实GDP是5万亿,物价水平是2,货币流通速度则是()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导论 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 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 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 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二章开放经济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 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 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 二、多项选择 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 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 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 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 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 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 三、判断题

经济学原理试题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由于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当两个国家发生贸易时,一个国家的消费如果增加,另一个国家的消费必定减少。()2.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当苹果的价格升高时,苹果的供给就会增加。()3.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只能得到正常利润。()4.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的总满意度会随着所吃糖块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5. 当苹果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时,每个想得到苹果的人都可以得到。() 6.通货膨胀期间的所有价格都上涨。()7.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的力量而移动总供给曲线。()8.对经济学家来说,投资这个词表示购买股票。()9.当你把50美元存入你的支票账户的时候,M1仍然不变。()10.自动稳定器存在一个潜在执行上的滞后,因为萧条开始时,国会需讨论所面临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以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电脑B.用于创办新公司的100万美元C.工厂的工人D.在达拉斯的一块空地皮 2.我计划去看一场5美元的电影而不是复习准备考试,这场电影的总机会成本是() A.是我用这5美元所能买到的东西以及我所放弃的学习时间。 B.是5美元。 C.取决于电影好看与否。 D.是我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学到的东西。 3.市场机制是() A.依靠销售和价格来向生

产者传递信息。 B.消除由于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C.通过政府的中央计划得以实现。 D.是非常无效率的,因为无法通过直接的方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沟通。 4.一个社会必须关注生产什么这一问题,因为()A.政府失灵。 B.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资金是有限的。 C.生产可能性曲线。D.它不能生产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5.下面哪种情况能够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经济体中资金量的增加。 B.雇佣工人数量的减少。 C.技术的提高。 D.美国移民数量的减少。6.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A.87 B. 40 C.31 D.71 7.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D. 8.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B. C. 不变 D.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 富有弹性的 B. 缺乏弹性的C. 单元弹性的 D. 10.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2011秋运营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 1、5. 银行的储蓄业务除了提供传统的柜面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动柜员机、网上银行等多种渠道向顾客提供相同功能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的类别属于()。 A.装饰型服务 B.多样化服务 C.渠道开发型服务 D.创新型服务 2、2. 适用于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繁多,需求量很少,运作必须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的任务要求,这种流程的类型是()。 A.大量流水型 B.单件小批量型 C.成批轮番型 D.项目型 3、san1. 运营流程类型中对员工技能要求很低,但效率最高的是 ( )。 A.流水线型 B.单件小批量型 C.成批轮番型 D.项目型 4、5. 从运营角度看,服务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总体目标是()。 A.收益最大化 B.成本最小化 C.确保服务质量 D.确保顾客与工作人员的流入和流出的便捷性 5、3. 将工艺上同类或相似性能的设备集中在同一固定地点的设施布置类型是()。 A.工艺布置 B.产品布置 C.定位布置 D.混合布置 6、7. 服务业设计的焦点集中在()。 A.设计出好的服务产品 B.保证服务产品的质量 C.降低服务产品的成本 D.研究如何传递服务的运营流程上 7、2. 适用于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设施布置类型是()。 A.工艺布置 B.产品布置 C.定位布置 D.混合布置 8、4.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A.产品的成本 B.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 C.生产过程的管理 D.工人的技术水平

9、4. 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哪个阶段后,产量保持相对的稳定,生产流程也很少发生变动?()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0、yi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 A.工业 B.农业 C.制造业 D.服务业 二、多选题 1、3. 绿色产品设计包括()。 A.绿色材料选择设计 B.绿色制造过程设计 C.产品可回收性设计 D.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 E.绿色包装设计 2、3. 在服务性企业中,服务流程的方式有()。 A.流水线服务方式 B.项目型服务方式 C.自助服务方式 D.轮番服务方式 E.个体服务方式 3、4. 对于与顾客接触程度较低的服务来说,要求()。 A.员工具有良好的沟通判断能力 B.员工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能力 C.运作的重点是一般性介绍 D.运作的侧重点在于用户 E.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4、6.一个完整的质量屋包括()。 A.顾客需求及技术需求 B.关系矩阵 C.竞争分析 D.技术需求相关矩阵 E.技术评估 5、4. 影响服务业选址的因素主要包括()。 A.平均家庭收入 B.人口密度 C.顾客流量 D.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 E.基础设施条件 6、8.服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A.服务过程的设计 B.服务传递过程设计

经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1. 经济学原理的假定前提有哪些? 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定:第一,经济人的假定。经济人假定也称为理性人假定。“经济人”被规定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般的人的抽象,基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 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2.假设某学生有10小时的时间用于准备即将到来的经济学与英语的考试。在给定该学生时间资源的条件下,试画出其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该学生没有认真复习,而是去玩电脑游戏了,那么,相对于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言,他的分数“产量”在何处?如果该学生将学习时间从10小时增加到15小时,那么,他的分数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 给定10小时学习时间的条件下,该学生的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所示。缺乏效率的学习时间会导致其分数“产量”位于先前勤奋学习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下方。如果学习时间增加,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沿东北方向向外移动。

3.假定下表是供给曲线Qs= -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1)供给价格弧弹性的公式: 2)21(2)21(Q Q P P P Q Q P P Q P P Q Q E ++???=???=??= 6.12)37(2 )35(3537=++?--=E (2)供给价格的点弹性公式 1.6 5 4 2)'23(E 5 423Q 4P P ]P Q )[('=?=?+-==?+-==? =?==Q P P Q P Q Q P dP dQ P dP Q dQ E 时,当求导对表示 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 ;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Qd s Q 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14-3P=2+6P ,得出 10,34 == Qe Pe 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 4 .01034 31034 )'314()('=??=?--=?-=?-=P Q P P Qd Q P dP dQ Ed 供给价格弹性为:=?=Q P dP dQ Es 8.010******* )'62()('=?? =?+=?P Q P P Qs 5.运用供求图,说明下列事件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1)皮夹克价格下降。 (2)发明了新织布机。 a.皮夹克价格下降。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A卷)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民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情形中丧失继承权的是( ) A.过失杀害被继承人 B.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 C.遗弃被继承人 D.虐待被继承人但情节较轻 2.在遗产处理中,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遗赠发生冲突时,最优先适用的是( ) A.法定继承 B.遗赠扶养协议 C.遗嘱继承 D.遗赠 3.林某有子小强9岁,小强淘气异常。一日小强在邻居王某的鱼缸边玩耍时,另一邻居张某(成年人)对小强说:“把鱼缸砸了,里面的金鱼归你。”小强听完当即捡起一块石头将鱼缸砸破。对于王某的损失应由( ) A.张某承担 B.林某承担 C.小强承担 D.林某与张某共同承担 4.甲、乙是同事,因工作争执甲对乙不满,写了一篇丑化乙的短文发布在丙网站。乙发现后要求丙删除,丙不予理会,致使乙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承担全部责任 B.丙承担全部责任 C.甲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D.甲和丙承担按份责任 5.某小学组织春游,队伍行进中某班班主任张某和其他教师闲谈,未跟进照顾本班学生。该班学生李某私自离队购买食物,与小贩刘某发生争执被打伤。对李某的人身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应承担赔偿责任,某小学不承担责任 B.某小学应承担赔偿责任 C.某小学应与刘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刘某应承担赔偿责任,某小学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6.王某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交给班主任张某,张某又将该钱包交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发布招领公告满6个月仍无人认领。则该钱包所有权应当归( ) A.王某 B.张某 C.公安机关 D.国家 7.下列物权中属于附属物权的是( ) A.地役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土地承包经营权 8.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抵押物须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才能设立的是( ) A.房屋 B.汽车

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2015华工)

经济学原理 第二章生产什么? 1.10.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A.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消费其他商品的总效用之比 B.等于该商品的价格 C.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该商品的数量之比 D.是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参考答案:D 2.11. 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A.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 B.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 C.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 D.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 参考答案:D 3.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 A.该商品的效用总量趋于递减 B.该商品的平均效用趋于递减 C.该商品的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D.该商品的总效用趋于递减 参考答案:C 4. 13.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参考答案:C 5. 14.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 B.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 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 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 参考答案:A 6. 15.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X的价格是20元,商品Y的价格是6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取最大效用,他应该()。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增购Y,减少X的购买量 D.同时增购X、Y 参考答案:C 7.1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参考答案:B 8.17.对于公共产品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因消费者人数增加而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B.因消费者人数增加则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增加 C.不因公共产品的增加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增加 D.不因公共产品的减少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减 参考答案:A 9. 18.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以下假设:()。 A.消费者是社会人 B.消费者对商品存在偏好 C.消费者是理性人 D.存在预算收入的约束 参考答案:BCD 10. 19.下面属于序数效用论观点的是()。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一种组合都能明确说出其偏好顺序 B.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 C.消费者均衡条件是:消费者使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D.消费者更偏好数量多的商品组合 参考答案:ABD 11.20.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消费的竞争性 参考答案:ABC 12. 21.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对公共产品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其原因有()。 A.消费者的增加不增加提供公式产品的生产成本 B.消费者的增加不对其他消费者产生拥挤 C.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 D.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对其他消费的非竞争性 参考答案:AB 第三章如何生产? 1.2 2.如果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 B.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C.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 D.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参考答案:B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总水平下降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2011会考试卷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试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宇宙的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 A.恒星和行星B.行星和卫星C.恒星和星云 D.行星和流星 2.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 A.耀斑B.黑子C.日珥 D.太阳风 3.下列水体中,水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河流B.湖泊C.地下水D.冰川 4.世界中大渔场中,成因有别于其它三大渔场的是()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宽度为() A.12 海里B.22 海里 C.100 海里 D.200 海里 6.通常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总量B.多年平均蒸发总量 C.多年平均补给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7.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A.巴西 B.中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 8.对沿岸荒漠环境有影响的洋流是() A.西澳大利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C.日本暖流 D.西风漂流 9.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A.华盛顿B.纽约 C.费城 D.芝加哥 10.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11.2011 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中首篇的撰写日期(5 月19 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喀斯特地貌,我国四大高原中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 12.全世界海底油气资源大部分集中在() A.海岭 B.海沟 C.大陆架D.海岸带 13.下列属于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区的是() A.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B.西欧工业区 C.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D.东欧工业区 14.我国沿海工业区中规模最大、技术和效益最好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A.珠江三角洲区 C.长江三角洲区 B.辽中南工业区D.京津唐工业区 15.上海市郊的许多现代农业园区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这种种植方式改变的是农业区位条件中()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 拟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本题共10分) 1.说明经济增长的含义,指出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含义的不同。(6分) 2.指出可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两种经济因素,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4分) 四、计算题(本题10分) 假定货币需求为L=—4r,名义货币供给M=600,价格水平P=3,消费C=150+,税收T=6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80(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收入和投资五、论述题(本题共10分) 试述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应对方法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何处生产 2、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整体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投入要素的增加 B、某种产品的技术进步 C、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D、所有产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3、下列表述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A、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政策无效 B、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下降 D、需求等于供给决定均衡的价格和产量 4、下列选项属于宏观经济学分析对象的是() A、家庭如何选择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 B、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如何制定价格 C、通货膨胀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 D、税收政策如何影响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 5、小李毕业时面临三个选择,可以选择去银行工作,收入20万;可以选择去证券公司工作,收入25万;还可以选择出国学习,学费10万。问小李选择出国的机会成本是() A、20万 B、25万 C、10万 D、35万 6、下列因素会导致对商品A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是() A、收入上升 B、商品A的价格上升 C、商品A的替代品B的价格下降 D、人们变得更加喜欢商品A 7、下列因素不会导致商品A的供给变化的是() A、商品A的价格上升 B、投入品价格上升 C、生产商品A的技术进步 D、人们预期A 的价格将上升 8、政府对商品价格进行限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最高限价一定会降低产量 B、政府最低限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C、政府最低限价政策只有在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D、政府的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社会无谓损失 9、一个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如下:当价格为4时,购买12个单位;当价格为6时,购买8个单位。那么该消费者对X的需求价格的弧弹性是() A、1 B、2/3 C、1.5 C、2 10、下列因素会引起商品价格上升的是()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 大于 1 B. 小于1 C. 等于1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 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 C. 消费增加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本题共10分) 1.说明经济增长的含义,指出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含义的不同。(6分)

2.指出可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两种经济因素,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4分) 四、计算题(本题10分)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名义货币供给M=600,价格水平P=3,消费C=150+0.6YD,税收T=6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80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收入和投资

五、论述题(本题共10分) 试述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应对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_经济学原理_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教学中心:专业层次: 学号:姓名: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B) A. 《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经济学原理》 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为负值切不断减少 3.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5. 如果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都有可能 6. 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 A.购买军需品 B.失业救济金 C.贫困家庭补贴 D.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7. 下面不属于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的是(D ) A.土地质量 B.土地的位置 C.土地的投资回报率 D.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的垄断性 8.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B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一弹性 D.难以确定 9.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是(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支出 C.从银行借款D发行公债 10.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A) A.公共物品 B.消极的外部性 C.交易成本 D.积极的外部性 11. GDP一般包括( D )

2011年秋季公务员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秋季公务员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11.15上午 一、为了缓解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某市规定个人或者单位必须通过摇号的方式获得机动车购置指标,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 1、能认识到这一措施的积极意义,比如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有效缓解交通堵塞等。 2、能认识到这一政策的弊端,比如影响正常消费需求,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3、能再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加大发展公共交通,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等。 二、为了缓解城市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某市考试试点将部分中小学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半年后如果让你对这一试点实施的情况做一个调查,你如何获取有效信息? 1、能够结合调查的内容,确定关键信息,如中小学体育设施利用率,城市居民满意度,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以及学校的态度等 2、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并合理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式如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等;调查对象应全面,具有代表性等,如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来学校锻炼的人员等 3、能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总结试点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三、加入你是负责组织单位应于培训班的一名工作人员,开课一周后,有不少参加培训班的人员向你反映,说某位老师教学效果不好,你打算与这位老师沟通一次,加入我是这位老师,请问你要怎么跟我沟通? 1、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与老师进行沟通,激发老师的积极性 2、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指出效果不好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3、态度诚恳,易使人接受;表现沉着冷静,自然得体,语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内

容具有较强情景针对性和感染力 四、同时接到以群众上访案件,因其还有其他工作任务要完成,领导把这一案件交由你处理,据说这一案件比较麻烦,你从来没有处理过类似的问题,没有经验,你该怎么办? 1、了解上访案件的基本情况 2、向领导和同事请教,掌握处理上访案件的基本政策 3、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安抚群众 4、对上访案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领导同意后反馈 2011.11.15下午 一、某小学退出“校园限速令”,如果有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跑得过快,校园监督员就会上前题型,严重的还会开出“不文明行为罚单”,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1、能够辩证分析“校园限速令”一事,出发点是为保护学生,维护校园安全,但也确实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2、能够看到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校为了免责,制定的一些政策或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没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惩罚性措施不利于学生成长等 3、能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比如加强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等;对学生的不合理行为正确引导,少采用惩罚性的措施,学校正确看待自身责任 二、某单位近三年来的离职率都比较高,领导让你负责了解原因,你打算如何获取有效信息? 1、能够对近三年的离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离职人员集中的离职岗位、离职的时间、离职人员基本状况、离职的去向等 2、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方式包括与离职人员进行面谈、走访,与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座谈等 3、能够对同行业离职情况进行了解,并加以比较分析 4、能够从上诉调查结果中总结处离职率高德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经济学十大原理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十大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习题一、名词解释 1、稀缺 2、自由物品 3、经济物品 4、机会成本 5、理性人 6、市场失灵 7、通货膨胀 8、生产率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正误题(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______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 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 及到权衡取舍。 2、______只有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 成本时,理性人才行动。 3、______公共财政支持高等教育的不合意结果 是降低了学费,为许多原本不想再学 习的人提供了上州立大学的激励。4、______即使增加的汽车产量的成本大于所得 到的价格,只要企业有利可图,汽车 制造商就应该继续生产增加的汽车。 5、______对一个学生来说,看一场篮球赛的机 会成本应该包括门票的价格和可以 用于学习的时间的价值。 6、______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人时, 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7、______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描述了公司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 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包中。

8、______如果美国取消了与亚洲国家的贸易, 美国在经济上就会获益。因为美国将 被迫生产更多的、我们自己的汽车和 衣服。 9、______当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头上飞过时,噪 音引起了外部性。 10、______酒类的税收提高了酒的价格,井提 供了消费者多喝酒的激励。 11、______Sue更擅长,打扫卫生,Bob更搜 长做饭。如果Bob专门做饭而Sue 专门打扫卫生,这将比他们平等地分 摊家务所需要的时间少。 12、______高而持久的通货膨胀是由经济中货 币的过度增长引起的。 13、______在短期中,降低通货膨胀往往会引 起失业的减少。 14、______单个农民在玉米市场上可能拥有市 场势力。 15、______美国工人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因为 美国有较高的最低工资。 16、______把你工资的一部分储蓄起来的机会 成本是现期消费。 17、______如果政府发行了两倍的货币,如果 经济已经在最高能力时生产,则支 出翻了一番,但由于产量仍保持不 变,物价也翻了保持不变。 18、______气囊所减少的汽车车祸的死亡小于 你所希望的,因为一次车祸的成本 是低的。这改变了激励,使人们开 车更快,而且车祸更多。 19、______清新的空气不是稀缺的。因为为了得到它,你不必放弃任何东西。 20、______所谓理性人是指决策一直正确的人。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政府为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采取税收、国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3、货币政策: 就是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 4、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或仅存在最少量)非自愿失业。 5、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数量而引起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的上涨。 页脚内容1

二、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 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 C. 消费增加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C.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三、计算题 页脚内容2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为I=60,政府购买G=180,政府转移支付TR=50,税率T=0.3,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二部门: a是自发总需求 b是边际消费倾向 三部门: 均衡收入公式变为: y = c + i , c = a + by. 联立求解得: y = (a+i) /1-b 页脚内容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