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

【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原文改用简化字。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

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

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

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

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

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

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

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

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

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

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

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

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

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阴(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

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

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

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

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

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师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

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

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

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

阴得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

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

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

发其汗也。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

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

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

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

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

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

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

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

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

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

知何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

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

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

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

热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

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音噎,下同。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

汗,其身必痒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

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

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

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

郁,藏气相熏,口烂食齗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

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热气所过,

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乙骨切。咽塞,

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一

作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

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者:张机,字仲景 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 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 首次校正:宋朝林亿 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 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 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 病邪:寒邪 八纲:表、实、寒——阳证 病位:在表 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纲要】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 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2、桂枝汤煎服法: 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针药并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灵活运用) 4、桂枝汤类方 方证名主症药物组成桂枝汤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加葛根汤+项背强几几+葛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下之微喘+厚朴、杏仁 桂枝加附子汤遂漏不止+附子 桂枝去芍药汤脉促胸满-芍药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 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余聆训之下,始亦疑之,及读至伤寒例一卷,见其于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法,尽载其中,于六经已具之条为并不重引,法律谨严,始知坊间所刻之辨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以及发汗吐下后各卷,盖后人以读书之法,错杂其间,而未计及编书之法固不如是也,不然孔氏之徒,问仁者众,问政者繁,何不各类其类,而惮烦若此耶!吾师讳学正,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自晋以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自岭南复迁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吾师虽承家学,不以医名,亦不轻出此书以三示人,余得之受业者,殆有天焉。余宿好方术,得针灸之学于永川邓师宪章公,后随侍先严游宦岭南,与吾师同寅,朝夕相过从,见余手执宋本伤寒论,笑问曰:“亦嗜此乎?”时余年仅弱冠,答曰:“非敢云嗜,尚未得其要领,正寻绎耳。”师曰:“子既好学,复知针灸,可以读伤寒论矣,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向不示人,得人不传,恐成坠绪。”遂历言此书颠末,及吾师家世滔滔不倦。先严促余曰:“速下拜。”于是即席拜之,得师事焉。今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人士,从习针灸历有年所,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三月桂林左盛德序

伤寒论原文(洁本)

《伤寒论》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12]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13]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三。[14]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四。[15]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五。 [16]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7]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六。[18]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七。[20]

伤寒论 精校原文-精校版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12]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13]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三。[14]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四。[15]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五。[16]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一枚过汗致阳虚汗漏,表未解 020.太阳病,发热,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校注 (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 内容提要 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 字古朴,为 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 劉渡舟 主编 錢超塵 副主编 毛雨澤 郝萬山 写 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编 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 李克紹湯萬春审定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 孫志潔

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 《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 《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 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 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

伤寒论序原文 译文

《伤寒论》序 【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 【原文】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原文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

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温病脉证并治。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 【条目差异】《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 【争议】现代中医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 【方剂差异】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 【药名差异】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以木通为名。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故桂林古本的着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 【方名差异】玄武汤在宋真宗年间,因避讳而改称真武汤。唐本及康平本伤寒论皆称玄武汤,但是桂林古本则沿用传统真武汤之名。 【病名差异】大量使用温病学派的病名。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举出的八种温病病名及分类,全部被承袭使用。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温病脉证并治。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 【条目差异】《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 【争议】现代中医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 【方剂差异】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 【药名差异】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以木通为名。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故桂林古本的著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 【方名差异】玄武汤在宋真宗年间,因避讳而改称真武汤。唐本及康平本伤寒论皆称玄武汤,但是桂林古本则沿用传统真武汤之名。 【病名差异】大量使用温病学派的病名。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举出的八种温病病名及分类,全部被承袭使用。

伤寒论复习重点打印版

伤寒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 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 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 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 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 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 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 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霍,有迅 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 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 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 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 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

伤寒论原文(一)

伤寒论原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他、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着重发汗,复加烧针者,

宋版伤寒论原文

宋版《伤寒论》 【说明】以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底本,并对照恽铁樵先生1923年影赵刻宋版《伤寒论》、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原文改用简化字。原文方后“右×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改为“上",为了保持原貌,不予改动。条文序号依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以“[]”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列。 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矑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

(完整word版)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4)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9)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3)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6)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9)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 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主表 例如: 浮脉 主热 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 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 112方 第15篇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 水执水然, 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第18篇 辨可吐病脉证并治 (以下简称《可吐篇》) 第19篇 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第20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第21篇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 第22篇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 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通常我们学习的是《伤寒论》

伤寒论原文-可直接打印版20200304

名称:伤寒论条文398条 作者:张仲景 朝代:东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伤寒论总结终极版_

概述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并兼述杂病的辨证论治的临床医著,目前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为通行本,共10卷,22篇,其中太阳病3篇,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共5篇,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2篇,这是全书核心内容,是理法方药、六经辨证最核心的体现,共398条原文,113方(如包括有名无方则有115方),也称中十篇(或洁本)。此外前有八篇,后有四篇,具体包括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暍、辨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发汗吐下后等12篇。 (1)学术成就 1.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典籍。《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精华,确立了临床治疗的多种原则,开创八法应用和多种疗法综合治疗的先河,载方112方,用药76味。 2.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辨析了外邪伤人后所导致病证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详察病情变化,细析邪正盛衰,确定病变部位,辨明病证性质,并据此确定治法,选择方药。既适用外感病辨证论治,也适合杂病的辨证论治。《内经》六经局限在热证、实证,治法局限在清法、下法。张仲景借用《素问.热论》六经概念,利用这一模板对当时疾病重新归纳、提炼、整理,其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证型方面有热证、实证、寒证、虚证、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3.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这些治则包括:治病求本,本于阴阳;调

和阴阳,以平为期;祛邪扶正,分清主次;明确标本,分清缓急;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注重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治疗方法包括:八法,药物、针刺、艾灸、饮食疗法,针药、药灸、药食并用,内服外用等。 4.创制和保留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剂,称为“方书之祖”。这些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配伍优化,药量恰当,疗效可靠,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5. 剂型丰富,为制剂学做出一定贡献。具体包括汤剂、丸剂、散剂、含服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 (2)伤寒内涵 1.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古人将一切外感热病均称伤寒,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日本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寒字在古代有邪之意,伤寒就是伤邪。 2.狭义伤寒,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在致病邪气方面,强调风寒,发病特点,强调感而即发。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虽也是感受寒邪,却伏而后发,则不属于狭义伤寒。 3.更狭义伤寒,指太阳伤寒表实证。即原文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病,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六经辨证 1.六经是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经的简称,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是一个整体网络。六经实际总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以及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功能,是将人体分为六大功能体系,虽用六经命名,非专指经络。自然界昼属阳,夜属阴,昼分三阳,夜分三阴。少阳言阳气弱小,为一阳,主时寅卯辰,正值清晨,阳光初照,其阳气不亢不烈;太阳言阳气强大,为三阳,主时巳午未,阳光当头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