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地工作原理

手机地工作原理

手机地工作原理
手机地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

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

主要电路组成:

1 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发送部分

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 接收部分

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

2 逻辑/音频部分

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 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

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1.2 接收音频处理过程

从中频输出的RXI、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 逻辑处理部分

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 输入输出部分

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

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射频部分

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

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的射频信号,经U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从U400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的TXON、RXON信号的控制。

经过天线开关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FL451的滤波,再送入高频放大管Q418进行放大,Q418的输出经FL452滤波后送Q420混频管进行混频。而本机振荡信号由RXVCO产生,并以FL453滤波后送Q420的基极进行混频,取其差额,从Q420的集电极输出153MHz的中频信号,经FL420滤波后得到153MHz纯净的中柴油机信号,现经Q421放大后送U201的31脚,153MHz的中频信号与153MHz的载波信号在32D53内解调产生RXI和RXQ模拟基带信号,经U201的46#和48#送U501的14#和15#。在U501内经A/D转换后送数字信号处理器做进一步的处理。153MHz的

载波由U201的41#、42#、43#接外围电路所构成的306MHz振荡电路,形成306MHz卉波信号,经二频后形成153MHz载波。

发送:

从501的21#、22#、23#、24#输出的TXIN、TXIP、TXQN、TXQP发射频带信号进入U201的61#、62#、63#、64#。U201的6#、7#、10#外接一个216MHz的VCO,产生216MHz的载波信号,该信号经U201内的分频器分频产生108MHz的发射中频信号。四路调制信号在U201内完成108MHz载波调制从第4脚输出到U300的4#。U300完成发射取样信号与TXVCO相温柔频,取其差额得108MHz信号与4#输入的TXIF鉴相,产生鉴相误差电压,从第8脚输出去控制变容二极管CR300的容量来改变TXVCO的振荡频率,从Q300的C极输出890-915MHz的发射信号经Q301前级放大和Q302推动后进入功放Q302,放大后的信号进入天线U400的第1脚,再从U400的4#送天线发射出去。

2.逻辑部分

在逻辑部分,接收的RXI、RXQ模拟基带信号在调制解调器U501内部完成D/A转换、解密及自适应均衡后将数字基带信号从U501的6#送入CPU的10#,在CPU内进行信道解码,去掉纠错码源以及取实控制信息以后,恢复的话音数据流经数据线和地址线,传送到语音器U801进行解码。产生的数字话音信号从U801的78#送到PCM解码器U803的8#。数字话音信号在PCM解码器内完成减压以及A/D转换,再通过数字音量定位器,对接收信号、音量进行调整,再由U803的4#,输出模拟音频信号到U900的6#和21#。6#输入的振铃信号,经内部的振铃驱支放大以后,从U900的4#、5#输出去驱动振铃器发间音频信号,从21#输入,经内部的音频放大器以后,从19#、20#

输出放大的话音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当我们用户在讲话时,话音经听筒的声电转换以后送入电源集成电路U0-的9#,经内部的音频放大以后,从10#输出放大的模拟音频信号。该信号在送到PCM编解码器U803的18#在U803内部完成PCM编码。从13#输出PCM信号送到语音编码器801的89#,在U801内进语音数据线和地址线将话音数据液流磅到中央处理器U701,话音数据流在U701完成信道编码以后,经U701的11#送到调制解庙器U501的4#,信号在U501内进行D/A转换,加密等处理以后,将产生的四路调制信号TXIP、TXIN、TXQP、TXQN送到收发中频电路U201,以产生发射中频ITX、IF信号。

3.电源部分

手机所需的各种电压一般先由手机电池供给,电池电压在手机内部需要转换为多路不同电压值供给手机的不同部分。手机的开机过程是:按下电源开机键后(一般需超过2秒),电源集成电路输出电压为CPU供电,输出复位信号供CPU复位,同时,电源集成电路还输出13MHz振荡电路的供电电压,使13MHz振荡电路工作,产生的系统时钟输入到CPU;CPU在具备电源、复位、时钟”三要素”后,若再得到软件的支持,则输出开机维持信号,送到电源集成电路,以代替开机键,维持手机的正常开机。

三、SIM卡

1. SIM卡的基本组成

——SIM卡是带微处理机的芯片卡,它由CPU、工作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和串行通信单元5个模块组成,这5个模块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

2. SIM卡的电气连接

——SIM卡在与手机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如下:

1、电源Vcc

2、时钟(CLK)

3、数据I/O (Data)

4、复位(RST)

5、接地端(GND)

——SIM卡通过读卡器端口与手机及GSM系统联系,使用时要小心,不要用手去摸上面的触点,以防止静电损坏,更不能折叠。如果SIM卡脏了,可用酒精棉球轻擦。

——SIM卡触点的功能如上所示:从其上缺角的一边开始,分别为I/O、Vpp、 GND;另边则为CLK, RESET,Vcc,其余两个点没有用上。

——每当开机时,手机都要与SIM卡进行数据交流,用示波器可以在SIM卡座上测到一些数据信号,没插卡时,这些信号不会送出。可谓“瞬间即逝”,但可以用示波器捕捉到,以此判别SIM卡电路有无故障。

3. SIM卡常识介绍

SIM卡背面上20位数码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它的前6位是898600,这是中国的代号

第7位是业务接入号,对应于135、136、137、138、139中的5、6、7、8、9

第8位是SIM卡的功能位,它一般为0,现在的预付费SIM卡为1

第9和10位是各省的编码

第11和12位是年号

13位是供应商代码

14到19位是用户识别码

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四、手机通信制式

业界通常将移动通信分为三代

1G(first generation)表示模拟的无线网络,实现了无线通话,但存在频率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且不兼容等局限。

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数字通信,它是以传送语音和数据为主的。主要包括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等,它除了能提供语音服务还提供低速数据服务和短消息服务。但它存在着业务单一、低速数据通信及无法全球漫游等缺陷。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我国3G标准还没有颁布。第三代手机一般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2.5G是基于2G与3G之间的过渡类型。比2G在速度、带宽上有所提高。可使现有GSM网络轻易地实现与高速数据分组的简便接入。代表有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它是通过升级GSM网络来实现的。

手机工作原理

一、CDMA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为什么中国移动GSM手机饰品挂在中国联通CDMA手机上不闪光?这要从CDMA和GSM手机的工作原理谈起,GSM手机是采取将语音打包压缩后发射出去的,也就是说间隙脉冲工作的,工作时提高发射功率来保持语音清晰,其余时间不发射。而CDMA手机基台采用了定向天线系统,当基台发现有手机要工作时,便会启动定向系统指向手机所在的方向并计算手机最经济的发射功率,使手机发射功率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CDMA手机系统是充分利用基台的定向系统优势,而让手机工作在小功率状态(这就是大家看到的CDMA手机的电池容量可以比GSM手机容量小而使用时间长的原因)。这样CDMA手机系统便可采用连续工作的方式发射信号,而不像GSM手机脉冲工作方式那样工作时大功率发射。目前市面上手机饰品是为GSM手机设计的,也就是说利用了GSM手机脉冲工作时大功率发射信号来触发IC闪光的。但对于CDMA手机GSM手机饰品就不会闪光了。本公司在充分研究CDMA手机系统后,开发了CDMA手机闪光饰品,她能在CDMA手机工作时触发专用IC闪光。这是目前世界上真正的第一款CDMA手机来电闪光饰品。二、手机贴纸的闪光原理当手机向基台传送信号时,手机发射的是很强的电磁波。根据电磁理论,电磁波在空中遇到天线,在天线的中段就会产生电压和电流。闪光贴纸其实就是一根接收天线,它把手机的电磁波信号变为电压和电流导致发光。但是为什么只有NOKIA的手机使用贴纸效果最好呢?因为由于此类型的手机没有采用标准的高效率螺旋天线,为了达到通话清晰和不掉线的效果,此类手机设计时就增大了手机的发射功率。这也是此类手机电池不够其它手机电池使用时间长的原因。三、GSM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手机使用时,手机是一部信号发射接收器,不停地和基台进行接收和发射的交换。手机闪光饰品中有一块具有检测手机信号发射接收的专用IC,当接检测到手机有信号时,就启动IC工作―-发光或发声等等。早期的闪光吊饰采用的是通用IC,需要加外围电路来检测手机的信号,这样做体积大,不适用产品的小型化。而现在把检测手机信号的外围电路和闪光IC集成一起。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发布时间:2006-10-18 图1 FDMA、TDMA及CDMA之间的对照图 GSM是采用FDMA(频分)与TDMA(时分)制式相结合的一种通信技术,其网络中所有用户分时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在GSM900频段,25MHZ的频率范围划分为124个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0K,每个信道含8个时隙,即GSM900M频段在同一区域内,可同时供近1000个用户使用。而CDMA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一种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频率。FDMA、TDMA及CDMA的比较如图. 一、GSM的理论基础. GSM系统是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采用900MHz频段,在后期又加入了1800MHz频段及1900MHz频段,为便于区别,分别称为GSM900、DCS1800及PCS1900. 凌锐手机具有GSM900MHz及DCS1800MHz两个频段自动切换的功能. 初期的GSM的工作频率是890~915MHz(移动台发),935~960MHz(基站发)共25MHz的双工频率;后加入了EGSM(扩展GSM)其频段为880~890MHz(移动台发),925~935MHz(基站发),为与EGSM区别,把前者称之为PGSM。GSM900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45MHz,信道间隔为200KHz,可分为124个信道(EGSM加入了975~1023共49个信道);因此E-GSM共有174个信道。 DCS1800的频段为1710~1785MHz(移动台发),1805~1880MHz(基站发),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95MHz,频带宽度为75M,可分为374个信道(512至885)。 PCS1900的频段分为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80MHz,频带宽度为60M,可分为300个信道。 每信道分成8个时隙(半速率是有16个),每个时隙信道速率是s,信道总传输速率s,采用GMSK调制,通信方式是全双工,分集接收,每秒跳频217次,交错信道编码,自适应均衡.现在GSM向前发展开发了GPRS业务,作为2G向3G的过渡方式。 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是由英国BT Cellnet 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GSM Phase2+ (1997年)规范实现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面向用户提供移动分组的IP或者连接。 GSM手机的话音编码采用RPE-LTP(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方案,它每20ms输出260比特,因此速率是13Kb/s.每帧为120/26=,每时隙为577us,每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GSM是采用FDMA(频分)与TDMA(时分)制式相结合的一种通信技术,其网络中所有用户分时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在GSM900频段,25MHZ的频率范围划分为124个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0K,每个信道含8个时隙,即GSM900M频段在同一区域内,可同时供近1000个用户使用。而CDMA 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一种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频率。FDMA、TDMA及CDMA 的比较 一、GSM的理论基础. GSM系统是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采用900MHz频段,在后期又加入了1800MHz频段及1900MHz频段,为便于区别,分别称为GSM900、DCS1800及PCS1900. 凌锐手机具有GSM900MHz及DCS1800MHz两个频段自动切换的功能. 初期的GSM的工作频率是890~915MHz(移动台发),935~960MHz(基站发)共25MHz的双工频率;后加入了EGSM(扩展GSM)其频段为880~890MHz(移动台发),925~935MHz(基站发),为与EGSM区别,把前者称之为PGSM。GSM900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45MHz,信道间隔为200KHz,可分为124个信道(EGSM加入了975~1023共49个信道);因此E-GSM共有174个信道。 DCS1800的频段为1710~1785MHz(移动台发),1805~1880MHz(基站发),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95MHz,频带宽度为75M,可分为374个信道(512至885)。 PCS1900的频段分为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80MHz,频带宽度为60M,可分为300个信道。 每信道分成8个时隙(半速率是有16个),每个时隙信道速率是22.8kb/s,信道总传输速率270.83Kb/s,采用GMSK调制,通信方式是全双工,分集接收,每秒跳频217次,交错信道编码,自适应均衡.现在GSM 向前发展开发了GPRS业务,作为2G向3G的过渡方式。 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是由英国BT Cellnet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GSM Phase2+ (1997年)规范实现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面向用户提供移动分组的IP或者X.25连接。 GSM手机的话音编码采用RPE-LTP(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方案,它每20ms输出260比特,因此速率是13Kb/s.每帧为120/26=4.625ms,每时隙为577us,每比特宽度为3.692us. 但它还要加入纠错编码.因为话音编码的比特重要性不同,一种是重要的称为I类比特,必需加以保护,即规则脉冲编码与LPC参数比特共182个,加上3位奇偶检验比特,及4位尾比特共189比特.纠错编码使用1/2码率的卷积码,因此共编码为378个比特.260比特中的其余78个比特,则不加以保护.这样加起来,每20ms 的总输出是456比特. 为了防止抗衰落引起的突了误码,编码后的比特还须进行交织.交织的原理在此从略. 移动电话(以下均称手机)电路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无线部分、传输处理部分、接口部分、电源部分。其电路原理可归纳为两大部分:射频电路和基带电路。 1.无线部分 包括天线回路、发送、接收、调制解调和振荡器等高频系统.其中发送部分由射频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组成.接收部分由高频滤波、高频放大、变频及中频滤波器组成,调制解调器采用GMSK. 2.传输处理 2.1发送通道的处理包括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加密、TDMA帧形成. 1)语音编码:用户的话音通过MIC转化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通过ADC转化成数字的、代表语音的 13Kbitps的信息流。

手机供电电路与工作原理

手机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池脚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手机电池脚有四脚和三脚两种:(如下图) 正温类负正温负 极度型极极度极 脚脚脚 (图一)(图二) 1、电池正极(VBATT)负责供电。 2、TEMP:电池温度检测该脚检测电池温度;有些机还参与开机,当用电池能开机,夹正负极不能开机时,应把该脚与负极相接。 3、电池类型检测脚(BSI)该脚检测电池是氢电或锂电,有些手机只 认一种电池就是因为该电路,但目前手机电池多为锂电,因此,该脚省去便为三脚。 4、电池负极(GND)即手机公共地。 二、开关机键: 开机触发电压约为2.8-3V(如下图)。 内圆接电池正极外圆接地;电压为0V。 电压为2.8-3V。 触发方式 ①高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VBAT,另一端接电源触发 脚。 (常用于:展讯、英飞凌、科胜讯芯片平台) ①低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源触发脚。 (除以上三种芯片平台以外,基本上都采用低电平触发。如:MTK、AD、TI、飞利浦、杰尔等。) 三星、诺基亚、moto、索爱等都采用低电平触发。

三、手机由电池直接供电的电路。 电池电压一般直接供到电源集成块、充电集成块、功放、背光灯、振铃、振动等电路。在电池线上会并接有滤波电容、电感等元件。该电路常引起发射关机和漏电故障。 四、手机电源供电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手机电源供电电路结构模式有三种; 1、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使用该电路供电) 2、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 电池电压 逻辑电压(VDD) 复位信号(RST) 射频电压(VREF) VTCXO 26M 13M ON/OFF AFC 开机维持 关机检测 (电源管理器供电开机方框图) 1)该电路特点: 低电平触发电源集成块工作; 把若干个稳压器集为一个整体,使电路更加简单; 把音频集成块和电源集成块为一体。 2)该电路掌握重点: 电 源 管 理 器 CPU 26M 中频 分频 字库 暂存

手机基本电路工作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T18机型逻辑电路原理 T18是一款支持双卡单待,实现G网双号转换待机,可以自由选用号码拨打电话,电路采用MTK 6226方案平台。(图1) (图1) 由于T18是采用MTK方案,在电路上原理有很多是与前期MTK电路相似,在这里不再一一讲解,具体介绍一下双卡待机电路的原理。 1、双卡电路工作原理电路 T18的双卡待机是指由用户选择性进行手动进行切换两张不同的SIM卡,其与前期A280双卡双待不同的,T18只有一个射频一个基带电路,其双卡转换主要是由软件和SIM转换控制器来完成,具体电路见图2

(图2) 其工作原理: 当手动切换时,控制中心会发出一个SIM-SWITCH的转换开关指令给到U505转换芯片,经内部的电子开关把VSIM与VSIM1、VSIM2,IO-SIM与SIMDA1、SIMDA2,CLK-SIM与SIMCLK1、SIMCLK2,RST-SIM与SIMRST1、SIMRST2进行转换连接,实现控制SIM卡的数据总线来控制SIM卡的正常工作。 2、充电电路 当外部充电器接到DC 插孔时,CHANGE电源分三路提供,第一路经R12、R14分压取得ADC3-VCH充电检测信号,第二路提供给U400的第1脚,第三路提供给U401经R413到电池正极。 其工作原理:当CPU检测到连接充电模式时候,CPU会输送CHG-CNTL控制信号给电源管理模块U400,电源管理模块从2# GATEDRV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控制管的导通,充电电压将通过R413限流给电池正极充电,同时CPU通过提供的ADC0-、ADC1+电量反馈信号,经电源管理模块U400(4#)ISENSE检测实现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经U400(6#)CHRDET送到CPU,当检测充电完成后,CPU 将撤销U400(5#)CHG-CNT的控制信号,从而导致充电管U401截止,停止充电。关机充电和开机充电原理相同,只是在关机状态下,CPU未执行其它程序,使手 机仍处于关机状态。如图3

手机的工作原理

精品考试资料 学资学习网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主要电路组成: 1 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 发送部分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 接收部分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 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2逻辑/音频部分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 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 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 1.2接收音频处理过程从中频输出的RXI 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行解

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 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 逻辑处理部分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 1 / 6 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 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 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 射频部分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 的射频信号,经U 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 从U400 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 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 的TXON RXON信号的控制。 经过天线开关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FL451的滤波,再送入高频

手机刷卡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分析

什么是手机刷卡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用手机刷卡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将银行与再常见不过的手机连起来,就能用银行卡支付各种费用,这就像当初POS刷卡一样,在很多人看来不现实也不靠谱。目前国外市场上,手机刷卡器在square的引领下已经是红遍半边天,各种场所均可看见手机刷卡器的身影。 手机刷卡器是做什么的: 手机刷卡器带给的体验了其查询、支付、转账、充值等多项功能。硬件及界面配件需插在耳机插孔上。使用手机刷卡器,需要先下载其客户端,苹果iOS与Android系统都有对应的版本。通过3.5毫米标准耳机接口与智能手机连接后,进入页面进行注册、激活,就可以使用了。 进入客户端页面可以看到九宫格形式的功能图标,页面比较简洁、直观,以蓝色为主色调,快捷移动支付项目中包含银行业务、生活服务、网络支付及娱乐休闲四大类别。体验功能使用较为方便。 巧用手机刷卡器换信用卡: 众所周知,信用卡还款有全额还款、最低还款、分期还款三种方式。如果资金充裕,选择全额还款肯定是最划算的;如果缺钱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低还款,但实际上最低还款不仅不会享受免息还款待遇,而且还会被全额罚息;第三种还款方式分期还款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持卡人只需支付一部分手续费便可继续享受免息待遇,并且可分期偿还欠款。目前大明世纪手机刷卡器可进行账单分期,支持的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用户无需拨打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只需在刷卡器上进行简单操作便可完成分期业务。 对于没时间的市民,可以选择在社区附近的便利店使用便民公共终端进行还款。目前刷

卡器支持近30家银行信用卡的还款业务,并且大多数银行实时到账且无手续费。在操作上也极为简单,用户只需输入手机号码、还款金额、分别刷信用卡和储蓄卡便可完成还款。 使用手机刷卡器的主要事项: 1.不能长时间将手机刷卡器插在手机上,这样手机刷卡器会持续消耗电池电量,很快没电,需要更换电池。 2.测试手机刷卡器时尽量平稳的插入手机刷卡器,并将手机音量开到最大。 3.使用手机刷卡器的时候必须输入正确的序列号。 4.如若使用不了的时候请检查是否电池电量已经耗尽。可到手表维修店铺购买CR2032纽扣电池替换。 5.刷卡器磁道较短,请确保刷卡时让整个磁条通过磁道中的磁头。 6.当第一次注册成功并输入刷卡器时,手机帐号和刷卡机序列号就会绑定在一起,只有这个刷卡器能使用账户充值功能。插入其他刷卡器不能使用。 7.应避免同一个刷卡器短时间内插入多个手机使用,公司后台可能会锁死刷卡器不能使用。 8.应避免同一个手机短时间内插入多个刷卡机使用,公司后台可能会锁死刷卡器不能使用。 9.注册成功后,确认刷卡器使用正常后,务必7天内点击软件里的“用户认证”,上传身份证原件到公司后台,否则7天后手机刷卡器会用不了。 那么手机刷卡器怎么使用呢,怎么样才能实现手机刷卡,缴费成功呢?其实手机刷卡器是操作非常简单,跟POS刷卡相似,再简单不过了。在说手机刷卡器只用之前,不得不说一下支撑手机刷卡完成的不大部分:智能手机、刷卡器客户端。手机刷卡器、刷卡器支持的银行卡。

手机的工作原理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主要电路组成: 1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 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发送部分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接收部分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 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2逻辑/音频部分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 1.2接收音频处理过程从中频输出的RXI、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

行解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 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逻辑处理部分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 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 1 / 6 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 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射频部分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的射频信号,经U 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 从U400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 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 的TXON、RXON信号的控制。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 #1 一、CDMA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为什么中国移动GSM手机饰品挂在中国联通CDMA手机上不闪光这要从CDMA和GSM手机的工作原理谈起,GSM手机是采取将语音打包压缩后发射出去的,也就是说间隙脉冲工作的,工作时提高发射功率来保持语音清晰,其余时间不发射。而CDMA手机基台采用了定向天线系统,当基台发现有手机要工作时,便会启动定向系统指向手机所在的方向并计算手机最经济的发射功率,使手机发射功率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CDMA手机系统是充分利用基台的定向系统优势,而让手机工作在小功率状态(这就是大家看到的CDMA手机的电池容量可以比GSM手机容量小而使用时间长的原因)。这样CDMA手机系统便可采用连续工作的方式发射信号,而不像GSM手机脉冲工作方式那样工作时大功率发射。目前市面上手机饰品是为GSM手机设计的,也就是说利用了GSM手机脉冲工作时大功率发射信号来触发IC闪光的。但对于CDMA手机GSM手机饰品就不会闪光了。本公司在充分研究CDMA手机系统后,开发了CDMA手机闪光饰品,她能在CDMA手机工作时触发专用IC闪光。这是目前世界上真正的第一款CDMA手机来电闪光饰品。二、手机贴纸的闪光原理当手机向基台传送信号时,手机发射的是很强的电磁波。根据电磁理论,电磁波在空中遇到天线,在天线的中段就会产生电压和电流。闪光贴纸其实就是一根接收天线,它把手机的电磁波信号变为电压和电流导致发光。但是为什么只有NOKIA的手机使用贴纸效果最好呢因为由于此类型的手机没有采用标准的高效率螺旋天线,为了达到通话清晰和不掉线的效果,此类手机设计时就增大了手机的发射功率。这也是此类手机电池不够其它手机电池使用时间长的原因。三、GSM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手机使用时,手机是一部信号发射接收器,不停地和基台进行接收和发射的交换。手机闪光饰品中有一块具有检测手机信号发射接收的专用IC,当接检测到手机有信号时,就启动IC工作―-发光或发声等等。早期的闪光吊饰采用的是通用IC,需要加外围电路来检测手机的信号,这样做体积大,不适用产品的小型化。而现在把检测手机信号的外围电路和闪光IC集成一起。 GSM手机工作原理简介 图1 FDMA、TDMA及CDMA之间的对照图 GSM是采用FDMA(频分)与TDMA(时分)制式相结合的一种通信技术,其网络中所有用户分时使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通信。在GSM900频段,25MHZ的频率范围划分为124个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0K,每个信道含8个时隙,即GSM900M频段在同一区域内,可同时供近1000个用户使用。而CDMA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的一种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频率。FDMA、TDMA及CDMA的比较如图2.1. 一、GSM的理论基础. GSM系统是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采用900MHz频段,在后期又加入了1800MHz频段及1900MHz频段,为便于区别,分别称为GSM900、DCS1800及PCS1900. 凌锐手机具有GSM900MHz及DCS1800MHz两个频段自动切换的功能. 初期的GSM的工作频率是890~915MHz(移动台发),935~960MHz(基站发)共25MHz的双工频率;后加入了EGSM(扩展GSM)其频段为880~890MHz(移动台发),925~935MHz(基站发),为与EGSM区别,把前者称之为PGSM。GSM900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45MHz,信道间隔为200KHz,可分为124个信道(EGSM加入了975~1023共49个信道);因此E-GSM共有174个信道。 DCS1800的频段为1710~1785MHz(移动台发),1805~1880MHz(基站发),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95MHz,频带宽度为75M,可分为374个信道(512至885)。 PCS1900的频段分为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上行与下行频段的间隔为80MHz,频带宽度为60M,可分为300个信道。 每信道分成8个时隙(半速率是有16个),每个时隙信道速率是22.8kb/s,信道总传输速率270.83Kb/s,采用GMSK调制,通信方式是全双工,分集接收,每秒跳

手机各功能模块工作原理

一、手机下载工作原理: 1、手机主板加电,插入下载数据线; 2、开机信号使手机电源管理芯片工作,并产生复位信号; 3、启动IBOOT CODE引导程序; 4、运行内置在CPU System ROM内的Factory Programming程序; 5、CPU检测到通用异步串行端口UART1有效信号,用来配置下载所需参数; 6、CPU通过UTXD1、URXD1引脚将下载数据存入System RAM或者外部FLASH中。 7、完成程序文件下载。 二、手机开机工作原理: MT6305开启工作的三种方式: 1、将PWRKEY信号置为低电平; 2、将BBWAKEUP信号置为高电平; 3、CHRIN信号电平超过充电检测门槛电平Chr_Det; 开机的三种方式:按开机键开机、 <1>、按开机键开机: 1、手机装上电池,正常连接以后,电池电压VBAT 供至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 2、此时按下开/关机键时,启动MT6305N(U400)工作,输出VCORE- 1.8V、VDD-2.8V、VMEM-2.8V 、VRTC-1.5V、 AVDD-2.8V等供电电压,供电给手机各部分电路; 3、VRTC电压加至CPU,使得外接的X1晶体配合CPU内部的振荡电路起振,产生32.768K实时时钟信号; 4、当CPU的各路供电电压正常时,其输出信号VCXOEN将拉为高电平,控制MT6305输出VTCXO电压信号,该 电压加至U603(系统时钟振荡器)上,产生26M系统时钟信号,并经过中频IC MT6219、滤波电路送往CPU,以提供其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时钟信号; 5、MT6305N 由开机信号和内部的部分LDO输出电压触发产生复位信号RESET,复位信号送往各芯片使其复 位; 6、在电压、时钟均正常的情况下,CPU由于复位信号触发,运行开机引导程序; 7、CPU进行部分软硬件的自检,自检合格后送出电源IC维持信号BBWAKEUP,维持电源IC的正常工作,此时 可以松开开关机键。 8、完成开机过程。 <2>、充电开机:见充电原理部分。 三、手机充电原理: 电池的充电由手机充电程序和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U400) 控制。 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 1、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该信号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 2、CPU接受中断请求,转而执行充电程序,显示充电图标,输出充电控制信号CHRCNTL给MT6305; 3、MT6305输出控制信号GATEDRY,开启U405,使其对电池进行充电; 4、MT6305通过电流检测信号ISENSE检测充电电流和电压检测信号VBATSENSE检测电池电压,来对充电的状 态进行控制; 5、当检测到电池已充满时,MT6305通过GATEDRY输出关闭充电信号,终止充电过程,充电结束。 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 1、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 2、MT6305检测到该信号后,与充电门槛电平相比较,当充电信号电平高于门槛电平时,该信号将触发MT6305正常工作,输出各路电压,并产生复位信号; 3、CHRIN信号将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送往CPU; 其它步骤同开机状态充电时的2-5步。

智能手机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2、试详细解释智能手机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并绘出其传感原理图)? 答: 1、手机装入软件能分出东南西北是因为手机中内置了电子指南针,电子指南针又称作电子罗盘。电子罗盘的原理是测量地球磁场,按其测量磁场的传感器种类的不同,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罗盘可分为以下有三种:磁通门式电子罗盘、霍尔效应式电子罗盘和磁阻效应式电子罗盘。 (1)磁通门式电子罗盘。根据磁饱和原理制成,它的输出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还可以是时间差,主要用于测量稳定或低频磁场的大小或方向,其代表产品是美国KVH工业公司的一系列磁通门罗盘及相关附件。从原理上讲,它通过测量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来感知外界的磁场大小,为了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必须要增加线圈横截面积,因而磁通门式电子罗盘不可避免的体积和功耗较大,易碎、响应速度较慢,处理电路相对复杂,成本高。 (2)霍尔效应式电子罗盘。霍尔效应是1879年霍尔首先在金属中发现的。当施加外磁场垂直于半导体中流过的电流就会在半导体中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霍尔效应原理 如果沿矩形金属薄片的长方向通一电流I,由于载流子受库仑兹力作用,在垂直于薄片平面的方向施加强磁场B,则在其横向会产生电压差U,其大小与电流I、磁场B和材料的霍尔系数R成正比,与金属薄片的厚度d成反比。100多年前发现的霍尔效应,由于一般材料的霍尔系数都很小而难以应用,直到半导体的问世后才真正用于磁场测量。这是因为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数量少,如果通过它的电流与金属材料相同,那么半导体中载流子的速度就快,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就更大,因而霍尔效应的系数也就更大。 我们可以把地球磁场假定为和地平面平行,而如果在手机的平面垂直的放上两个这样的霍尔器件,就可以感知地球磁场在这两个霍尔器件的磁感应强度的分量,从而得到地球磁场的方向,有点类似于力的分解。 霍尔效应磁传感器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价格便宜,接口电路

手机软件工作原理

手机软件工作原理 手机的雏形十分类似于对讲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用于军事通话,是后来的“大哥大”的前身。哪个时候还没有手机软件的概念,手机上也没有任何增值的服务。后来手机逐渐从军用转为商用`民用,随着手机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充,手机几其软件技术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手机软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其实他造就存在于我们的手机中。有没有想过,我们手机中各式各样的游戏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小小的软件!甚至,简单的查询一个电话号码,也依*软件来实现。现在网上就有许多下载手机软件的地方,这些软件花样繁多,功能不一,可以满足我们同的需求。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来设定手机的开几或待机的界面,相信你一定看过一些手机的显示屏上有一些好看的图片或着是自己的名字,这都是软件的功劳;其次,你可以下载一些游戏软件来丰富手机中的游戏;听惯了一成不变的铃声,你一定想别出心裁的加进你喜爱的音乐吧!没问题,时尚化手机音乐编辑软件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梦想。当你自己编辑的铃声引得别人侧耳时,你是否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呢软件在手机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以上只是为应有层服务的,真正技术的飞跃还是要从地层做起。现在,就有许多手几制造厂商以及软件提供商上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作为维修人员,当然好应该知道许多写字库软件`解锁软件`升级软件等,这些软件都是针对不同品牌的手机服务的。手机软件技术也可按技术含量高低分为三层:技术含量低的是人机界面软件,稍高一些的是接口软件和模块软件,最高的是基础通信软件。。第一次层次是OperatingSystem(OS,操作系统),主要与RF(射频信号)芯片进行沟通与指令处理,它基于一些基础的网络协议(如GSM`GPRS或CDMA`WCDMA)等;第二层次是内置的手机本地应用,例如电话薄`短信息等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再一些手机上已经集成J2ME的开发平台,即它可以运行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第三次是在J2ME平台上开发的一些Kjava平台上开发的一些Kjava应用程序(如各种游戏`图片浏览等),还有一些API 的借口函数,可以同外部的PC通过线缆进行数据串送,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外界的应用服务提供商进行传递数据。目前,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应用已经成为高端手机功能的卖点,手几开始与PDA相融合,也开始告别话音时代走向移动办公。现代新手机具体功能的扩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交互性;在当前的手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中,动画与图案都被引入界面设计,这在早期几乎是看不到的。 .个人助理及娱乐功能;个人助理指电话本`名片夹`日历`日程表`闹钟`声控拨号`录音等功能;娱乐功能体现在MP3播放功能`FM调频收音机功能`游戏等。 .软件可扩展性;在手机上装载KVM,解释JAVA程序,用于括宽应用软件的来源,同时也可以方便用户自己增删一些较简单的附加功能。手机的软件就是放在逻辑系统里,而逻辑系统基本上是由一个单片机系统组成的。众所周知,GSM手机逻辑系统的核心元件是中央处理器,大家把它叫CPU。它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微控制(MCU)的功能。 CPU 是根据指令来工作的。一连串的指令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CPU)工作程序,程序的运行与计算机往往还需要相关的数据参数,比如:射频控制参数,包括频率和成器参数`接受参数`发射参数`功率控制参数等;逻辑控制,包括显示参数`语言参数`串号`电池门限参数`放大器增益参数;而软件就是控制程序和工作数据参数的总和。在电子学中,单片微型计算机(One Chip Microcomputer)就是是微型控制器,简称单片机。单片的含义是这种微型计算机中只有一块主芯片(集成电路)。由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控制上的需要,它具有独立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和多种输入/输出功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控制上的需要,它具有独立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和多种输入/输出功能,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控制功能,所以称之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非常广泛,发展速度也很快,现代凡含有数字电路的家用电器中,包括移动电话几乎都不少不了微控制器。

手机天线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内、外置天线比较 目前手机天线主要就内置及外置天线两种,内置天线客观上必然比外置天线弱。天线的架设都是尽量远离地面和建筑物的,天线接近参考地的时候,大部分能量将集中在天线和参考地之间,而无法顺利发射,所以天线发射,需要一个“尽量开放”的空间。而手机电路版就是手机天线的参考地,让天线远离手机其他电路,是提高手机天线发射效率的关键。 但受到实际环境限制以及大家追求携带方便的要求,手机的设计就必须在电气方面做出妥协。实际上,所有的GSM手机的接收发送电路的增益都是是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自动调节的,能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会自动补偿有关的损失。所以,就手机整体而言,在信号比较好情况下,内天线和外天线并不能看出差别。 差别是有的,在信号很弱的情况,外天线尤其是长天线的信号死点门限将高于内天线,也就是理论上内天线手机比较容易在弱信号环境丢失信号。 手机天线的制造生产 手机外置天线,我们接触比较多,大概可以知道制造的程序及材质。对于手机内置天线。这类天线主要都在手机内部,手机外观上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其实包括NOKIA,索爱等知名品牌手机里面的天线主要都是FPC材质制造的FPC手机内置天线。FPC即柔性线路板,手机内置天线设计出来,使用FPC制作,贴在手机壳内侧,用支架和顶针与其他部件相联。 辐射问题,天线效率的下降必须以大的发射功率补偿,相同条件下内天线的辐射会比外天线大。但人体实际受到的辐射和整机结构有关,内天线手机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天线位置,抵消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问题 手机的辐射主要是手机的天线发射模块带来的,手机的天线做得十分粗大,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小发射的阻力。 可以说手机天线是手机的辐射源,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面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的磁场,使得天线的信号发生变化,使得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多数设计公司将手机天线设计外发,当然大牌公司自己有天线设计团队。 因为较大的天线测试投资和天线设计高手同时具备的公司不多。无论如何,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一、手机下载工作原理: 1、手机主板加电,插入下载数据线; 2、开机信号使手机电源管理芯片工作,并产生复位信号; 3、启动IBOOT CODE引导程序; 4、运行内置在CPU System ROM内的Factory Programming程序; 5、CPU检测到通用异步串行端口UART1有效信号,用来配置下载所需参数; 6、CPU通过UTXD1、URXD1引脚将下载数据存入System RAM或者外部FLASH中。 7、完成程序文件下载。 二、手机开机工作原理: MT6305开启工作的三种方式: 1、将PWRKEY信号置为低电平; 2、将BBWAKEUP信号置为高电平; 3、CHRIN信号电平超过充电检测门槛电平Chr_Det; 开机的三种方式:按开机键开机、 <1>、按开机键开机: 1、手机装上电池,正常连接以后,电池电压VBAT 供至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 2、此时按下开/关机键时,启动MT6305N(U400)工作,输出VCORE- 1.8V、VDD-2.8V、VMEM-2.8V 、VRTC-1.5V、AVDD-2.8V等供电电压,供电给手机各部分电路; 3、VRTC电压加至CPU,使得外接的X1晶体配合CPU内部的振荡电路起振,产生32.768K实时时钟信号; 4、当CPU的各路供电电压正常时,其输出信号VCXOEN将拉为高电平,控制MT6305输出VTCXO电压信号,该电压加至U603(系统时钟振荡器)上,产生26M系统时钟信号,并经过中频IC MT6219、滤波电路送往CPU,以提供其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时钟信号; 5、MT6305N 由开机信号和内部的部分LDO输出电压触发产生复位信号RESET,复位信号送往各芯片使其复位; 6、在电压、时钟均正常的情况下,CPU由于复位信号触发,运行开机引导程序; 7、CPU进行部分软硬件的自检,自检合格后送出电源IC维持信号BBWAKEUP,维持电源IC的正常工作,此时可以松开开关机键。 8、完成开机过程。 <2>、充电开机:见充电原理部分。 三、手机充电原理: 电池的充电由手机充电程序和电源管理芯片MT6305N(U400) 控制。 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 1、当充电器插入充电I/O 口后,VCHG信号送到电源管理IC MT6305,该信号触发产生充电中断信号CHRDET; 2、CPU接受中断请求,转而执行充电程序,显示充电图标,输出充电控制信号CHRCNTL 给MT6305; 3、MT6305输出控制信号GATEDRY,开启U405,使其对电池进行充电; 4、MT6305通过电流检测信号ISENSE检测充电电流和电压检测信号VBATSENSE检测电池电压,来对充电的状态进行控制; 5、当检测到电池已充满时,MT6305通过GATEDRY输出关闭充电信号,终止充电过程,充电结束。 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

手机地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电路结构 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射频处理部分、逻辑/音频部分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部分 主要电路组成: 1 射频部分一般指手机射频接收与射频发射部分,主要电路包括:天线、天线开关、接收滤波、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1.1发送部分 发部分包括带通滤波、中频、发射本振、射频功率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天线开关、天线等。 1.2 接收部分 包括天线、天线开关、高频滤波、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滤波和中频放大等电路。对接收信号进行一级一级处理,最后得到推动听筒发声的音频信号。 解调大都在中频处理集成电路(IC)内完成,解调后得到频率相同的模拟同相/正交信号,然后进入逻辑/音频处理部分进行后级的处理。 2 逻辑/音频部分 包括逻辑处理和音频处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 音频处理部分 2.1.1发送音频处理过程 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音频放大集成模块放大后进行A/D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调制,最后送到射频发射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1.2 接收音频处理过程 从中频输出的RXI、RXQ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之后进行信道解码、D/A变换,再送到音频放大集成模块进行放大。最后,用放大的音频信号去推动听筒发声。 2.2 逻辑处理部分

手机射频、音频部分及外围的显示、听音、送语、插卡等部分均是在逻辑控制的统一指挥下完成其各自功能。顺着前面讲的三种线中控制线的流向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逻辑部分怎样对各部分进行功能控制。 3 输入输出部分 输入输出部分在维修中主要指:显示、按键、振铃、听音、送话、卡座等部分,有时也称界面部分二、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 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是因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 1.射频部分 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 接收: 从天线接收的935-960MHz的射频信号,经U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从U400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的TXON、RXON信号的控制。 经过天线开关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FL451的滤波,再送入高频放大管Q418进行放大,Q418的输出经FL452滤波后送Q420混频管进行混频。而本机振荡信号由RXVCO产生,并以FL453滤波后送Q420的基极进行混频,取其差额,从Q420的集电极输出153MHz的中频信号,经FL420滤波后得到153MHz纯净的中柴油机信号,现经Q421放大后送U201的31脚,153MHz的中频信号与153MHz的载波信号在32D53内解调产生RXI和RXQ模拟基带信号,经U201的46#和48#送U501的14#和15#。在U501内经A/D转换后送数字信号处理器做进一步的处理。153MHz的

手机工作原理详解

手机工作原理详解 一般来说,我们普通用户只要学会如何使用好手机就可以了,对于其具体的工作原理不必仔细深究;然而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手机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故障,如果每次遇到故障哪怕是最微小的,都送到专业维修店去修理,您可能会觉得麻烦。如果您有相当的电器知识的话,您可能想自己学着修理,但要学修理,必须先熟悉手机的工作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发生的故障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可以作为一种知识的储备。为了能帮助这些喜爱手机的用户快速学会修理,笔者就以摩托罗拉手机为例,来详细介绍一下手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手机之所以能相互通信,笔者认为它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这三部分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要了解手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只要了解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下面笔者就对这三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分别地介绍。 射频部分 通常射频部分,又是由接受信号部分和发送信号部分组成。手机在接受信号时,首先利用天线把接收到的935-960MHz的射频信号,经U400、SW363,将发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分开,使收发互不干扰。从U400的第四脚输入第五脚输出,进入接收前端回路。U400的工作状态受第三脚电位的控制,而第三脚电位又受到来自CPU的TXON、RXON 信号的控制。经过天线开关的射频信号首先经过带通滤波器FL451的滤波,再送入高频放大管Q418进行放大,Q418的输出经FL452滤波后送Q420混频管进行混频。而本机振荡信号由RXVCO产生,并以FL453滤波后送Q420的基极进行混频,取其差额,从Q420的集电极输出153MHz的中频信号,经FL420滤波后得到153MHz纯净的中柴油机信号,现经Q421放大后送U201的31脚,153MHz的中频信号与153MHz 的载波信号在32D53内解调产生RXI和RXQ模拟基带信号,经U201的46#和48#送U501的14#和15#。在U501内经A/D转换后送数字信号处理器做进一步的处理。153MHz的载波由U201的41#、42#、43#接外围电路所构成的306MHz振荡电路,形成306MHz卉波信号,经二频后形成153MHz载波。对于发送部分,从501的21#、22#、23#、24#输出的TXIN、TXIP、TXQN、TXQP发射频带信号进入U201的61#、62#、63#、64#。U201的6#、7#、10#外接一个216MHz的VCO,产生216MHz的载波信号,该信号经U201内的分频器分频产生108MHz的发射中频信号。四路调制信号在U201内完成108MHz载波调制从第4脚输出到U300的4#。U300完成发射取样信号与TXVCO相温柔频,取其差额得108MHz信号与4#输入的TXIF鉴相,产生鉴相误差电压,从第8脚输出去控制变容二极管CR300的容量来改变TXVCO的振荡频率,从Q300的C极输出890-915MHz的发射信号经Q301前级放大和Q302推动后进入功放Q302,放大后的信号进入天线U400的第1脚,再从U400的4#送天线发射出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