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康复护理的概念关键信息项1、康复护理的定义与范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康复护理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康复护理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康复护理人员的资质与职责资质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责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康复护理的评估与评价指标评估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康复护理的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质量控制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险识别与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康复护理的定义与范围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围绕功能障碍者的康复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应用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过程。
康复护理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如骨折、关节炎等;心肺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以及烧伤、创伤后的康复护理等。
111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护理工作内容xx年xx月xx日•康复护理概述•康复护理工作内容•康复护理技术目录•康复护理管理•康复护理案例分享01康复护理概述康复护理是针对疾病或损伤导致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障碍,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和再适应的过程。
定义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目标定义与目标减轻患者痛苦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促进功能恢复康复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全面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及早介入康复护理,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历史康复护理起源于古代的医疗实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康复护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发展现代康复护理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到现代的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
同时,康复护理专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包括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康复护理的历史与发展02康复护理工作内容1康复评估23了解病人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等,以及当前的身体状况,为康复评估提供基础信息。
病人历史和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体尺寸、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以及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
体格检查和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病人的疾病进行诊断,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诊断和鉴别诊断康复计划制定制定康复计划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时间表、实施方式等。
确定康复设备和使用方法根据康复需要,选择合适的康复设备,并教会病人及其家属如何正确使用。
确定康复目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明确康复的目标,例如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重返工作岗位、提高生活质量等。
简述康复护理的特点
康复护理的特点
康复护理是一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病人个性化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它坚持护理的整体性,关注病人的身心平衡,强调护理及家庭参与,注重病人主体性,注重病人在护理过程中自主决策能力的培养,有效增强护理效果。
1.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康复护理注重病人的身心平衡,旨在帮助病人恢复减少因疾病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实现最大限度的生活质量提高。
2.个性化服务:康复护理重视病人的个性,以满足每个病人不同的护理需求为原则,充分考虑病人的个性特点,尊重病人意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策略,得到有效护理效果。
3.安全有效:康复护理要求实施护理活动的护理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护理策略,确保护理活动的安全有效性。
4.护理的整体性:康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全面考虑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护理效果。
5.参与家庭护理:康复护理要求家庭参与护理,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6.护理的主体性:康复护理重视病人的主体性,充分尊重病人的意愿,注重病人的参与,发挥病人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性,以达到护理的效果。
康复护理名词解释
康复护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个体化的专业护理,以恢复或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减轻疾病和损伤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困扰,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使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护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功能障碍、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康复护理的重点和目标。
2. 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措施和方法,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3. 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根据康复护理计划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包括生理治疗、心理支持、康复锻炼、教育指导等。
4. 监测和评估康复效果:对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功能改善、疼痛缓解、心理状态等指标,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5. 提供支持和教育:为患者和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包括康复知识的普及、康复技能的培训、心理疏导等,帮助他
们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6. 促进患者社会融入:通过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社交和职业技能,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
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和措施,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
具体应用于不同患者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取决于其疾病或损伤的性质、程度和个体差异。
康复护理广泛应用于各类慢性疾病、创伤伤残、康复期患者等,如中风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脊髓损伤患者、运动损伤患者等。
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生活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康复护理名词解释康复护理是指为患有各种疾病、事故或伤病的个体提供的综合护理服务。
该服务旨在帮助个体恢复其最佳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护理名词解释:- 康复护理:指通过使用各种综合性方法和技术,为患有疾病或伤病的个体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医疗护理。
康复护理旨在帮助个体恢复其身体功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康复护理:指通过使用各种综合性方法和技术,为患有疾病或伤病的个体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医疗护理。
康复护理旨在帮助个体恢复其身体功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 物理治疗:指使用运动、热疗、电疗和其他物理手段,以增强患者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运动能力的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指使用运动、热疗、电疗和其他物理手段,以增强患者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运动能力的康复治疗。
- 职业治疗:指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工作适应性培训以及使用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自主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的能力。
职业治疗:指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工作适应性培训以及使用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自主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的能力。
- 言语治疗:指通过语言和沟通技巧训练,帮助患有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个体恢复其正常的沟通能力。
言语治疗:指通过语言和沟通技巧训练,帮助患有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个体恢复其正常的沟通能力。
- 心理康复:指通过心理咨询、行为疗法和支持团体等方式,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创伤和调整心态,提高其精神健康水平。
心理康复:指通过心理咨询、行为疗法和支持团体等方式,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创伤和调整心态,提高其精神健康水平。
- 社会康复:指通过社会适应技能培训、社交技巧训练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帮助个体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并恢复与他人的正常互动。
社会康复:指通过社会适应技能培训、社交技巧训练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帮助个体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并恢复与他人的正常互动。
- 康复评估:指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神经、心理和社会功能,确定康复护理计划和治疗目标的过程。
康复评估:指通过评估个体的身体、神经、心理和社会功能,确定康复护理计划和治疗目标的过程。
康复护理定义康复护理是指针对患有疾病、受伤或残疾的个体,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手段,促进其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的一种特殊护理方式。
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康复护理注重培养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个人卫生、穿衣梳洗、进食等。
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通过训练和辅助工具的使用,帮助患者逐步实现自理能力的恢复。
2.运动功能的康复:对于运动功能受限的患者,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康复计划,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运动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3.心理康复的支持:疾病或受伤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受到很大影响。
康复护理不仅关注身体功能的恢复,也注重患者的心理康复。
护理人员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4.社会功能的恢复:康复护理还关注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护理人员会帮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角色和社交环境,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建社会关系,增强社会参与能力。
康复护理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并定期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和康复手段,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康复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恢复,也注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重建自信,重拾生活的希望和乐趣。
总结起来,康复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手段,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
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运动功能的康复、心理康复的支持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和自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康复医学概述 一、康复(Rehabilitation)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它包括医学康复(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及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其最终目标提高残疾人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残疾人能在家庭和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为达到全面康复,不仅涉及医学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二、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Physiatrics ,physiatry(美国,加拿大),physical medicine (英国,南北美洲),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tition(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日本用rehabilitatio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区别:(1)临床医学是以疾病的主体,以治愈为主,以人的生存为主医生抢救和治疗疾病。(2)康复医学是以病人为主体,以恢复功能为主,以人的生存质量为主使有障碍存在的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回到社会中去。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采用协作组的工作方法,即以病人为中心,以康复医师为主,集体讨论决定。病人是主动者,允许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功能状态,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医生起一个教师及促进者的作用。 联系:(1)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并为康复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及可能性:由于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外科医师对众多的重症损伤进行成功抢救,内科医师也抢救了大量濒于死亡的病人,造成慢性病人、残疾人、老年病人增多,因此他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及职业的康复需求增加,促使了康复医学的发展;由于显微外科、影象诊断学及急救学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外伤,急性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这就为后期康复提供了可能性。 (2)康复医疗贯穿在临床治疗的整个过程,使临床医学更加完善:①利用临床手段矫治和预防残疾,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术。②把康复护理列为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之一,以利于患者身心功能障碍的防治。③从临床处理早期就引入康复治疗,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参与临床治疗计划的判定的实施。 四、康复医学领域内的分类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在50年代提出了需要的理论.残疾人也有同样需求有能停留在中间某个阶段、因此对残疾人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仅需要进行功能训练,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最终重返社会。 全面康复也就是整体康复: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五、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 残疾人和恩有某些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 六、康复医学的组成和工作内容 康复医学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康复护理学。 康复医师中医、中西医结合师;康复护师;物理治疗师;体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装配师;康复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康复工作者;社会工作者。 第二节 康复护理学 一、康复护理的对象 康复护理对象是残疾人和恩有某些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患者。近年来,已将一些病、伤、残者的急件期及手术前后期的患者列入康复对象范畴,接受一定的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等全面康复措施。 二、康复护理的内容 (一)评价患者的残疾情况 不同程度的伤、病原因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和心理方面的功能障碍,患者经过康复治疗以后其功能和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和恢复。康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残存功能、康复后残疾程度的变化和功能恢复信况进行不同阶段的评价,并提供给康复治疗小组.同时倍定自己的护理内容和计划,协助并指导患者完成康复功能训练。 (二)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或减少残疾的发生和二次残疾的发生是康复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患者残疾后由于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压疮、关节挛缩、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及废用性综合征等并发痘。通过康复护理,如为长期卧床的患者设计摆放残损体位、定时翻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早期离床运动等措施可以减少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功能训练的护理 康复护土要学习并掌握综合治疗计划的各种有关的功能训练技术与方法,以配合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对思者进行康复功能评定和残存功能的强化训练,如坐、站、走等.使病房康复护理工作成为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指导患者自主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由康复治疗师(oT、n、5?等)实施的,由于各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只靠康复治疗师有限的时间训练,患者不再自主练习.是根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康复目的的。因此,康复护理人员就承担了指导和协助患者在病房内尽快熟练地将训练所获得的内容,具体应用和体现在日常生活活动当中的任务。 (五)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康复的枢纽。由于突发的伤、残,甚至造成残障的事实,会给患者以极大的心理打击和心理创伤,由此带来患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成为其实现康复目标的最大阻碍。因此,心理护理就成为康复护理所持有的护理内容。 (六)指导使用辅助器具及训练 康复治疗中利用矫形器、步行器、自助器或安装假肢是康复治疗的需要,康复护土要熟悉和掌握其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器具,利用辅助器具进行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七)营养护理 营养护理指及时对伤、残、病、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确认患者营养方面的健康问题,判断造成营养缺乏的不同原因、类型,结合康复功能训练中的营养需求,制定适合的营养护理计划。如合理有效的营养成分补充,指导与协助患者进台,恢复或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以保障康复患者的营养,不因营养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康复功能的训练与恢复。 三、康复护理的原则 (一)早期介入 康复护理应从急性期开始,早期预防、早期介入,应与临床护理同步进行,这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如偏瘫患者急性期体位的护理,可以预防或减轻关节挛缩的发生。 (二)患者的主动参与 临床护理一般采取的是。替代护理”或称之为被动接受他人护理。其目的是解除患者阶段性的体力不支,减轻疼痛*促进尽快恢复健康。但是康复护理的目的却是要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早日实现生活自理,重返家庭,重返社会。患者出现功能障碍会不同程度的长期甚至是终身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康复护理不能靠“替代”完成患者受限的功能活动,而是让患者由被动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协同护理”。自理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患者的浴能,防止息者的功能退化,增强患者的自信与自尊,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激发他们的独立性,使他们部分或全部地照顾自己,才能实现生活质量和牛命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患者主动进行自我护理,主动积极地完成康复训练计划,才能实现康复的目标。 (三)功能训练贯彻始终 恢复患者机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并保存现存机体的残存浴能,预防残疾和继发性残疾的发生是康复护理的中心任务.患者在接受各种各样的康复治疗时,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各种康复治疗师在治疗室内利用有限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的恢复与训练.但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很难很快实现康复对象的生活自理,而患者回到病房后的功能训练则成为康复治疗的延续。因此。康复护土要督促并指导患者把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贯彻始终,才能达到康复的效果。 (四)加强心理护理 因为残疾会带给患者木良的心理反应,产生抑郁、焦虑、悲观及急躁,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康复效果,治疗心理障碍,克服心理问题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原则。康复护士要理解、同情、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激励患者勇敢面对现实,鼓励并协助患者树立面对现实的目标追求,重新安排新的生活,建立起生活的信心,摆脱不良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各种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康复计划的实施与完成,促进患者康复。 (五)团队协作 康复护理是康复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康复护士是康复团队中与康复对象接触机会和时间最多的康复专业人员.康复护十不仅要配合和协调安排好各种康复治疗的时间、内容和顺序,保证患者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而且还要与康复治疗小组其他成员保持合作,严格执行康复治疗计划,落实好康复护理的内容,及时反馈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反应,才能保证患者康复治疗的完成。因此,康复护土在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不仅是护理员,还是康复流程的协调员、调度员,也是患者了解和掌握康复知识的宣传员,所以康复护土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康复小组成员共同实施对患者进行的康复指导。 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
一、脊髓的代偿: 当高级中枢的功能出现缺损后,最容易出现的代偿就是低级中枢活动增强,这首先表现在最早恢复的“运动”是脊髓控制的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它是以一些固定的异常运动模式出现的,以异常姿势反射和痉挛为基础的,主要是由于高级中枢对下位中枢的调控能力丧失而下位中枢的活动被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