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1章概论(第一节康复与康复医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65.00 KB
- 文档页数:28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康复医学概述一、康复1. WHO对康复的定义: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重返社会,以提高生活质量。
2. 康复的四个工作领域: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康复。
3. 教育康复:指通过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
4. 职业康复的内容:①职业评定②职业训练③选择、介绍职业④就业后的随访二、康复医学1.康复医学:具有独立的基础理论/功能评定方法和治疗技能的医学学科。
2.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康复、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3.康复医学的目标:预防性康复、矫正和治疗、教育和再训练。
预防性康复:指对一般无病或单纯病痛的患者最大可能的避免身体残疾的发生。
4.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
康复功能评定:客观地、正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并估计其发展、预后和转归,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科学基础。
5.康复医学的对象:①急性病后的患者②手术后的患者③各类残疾者④慢性病患者⑤老年人6.康复组成人员:康复医师/各科相关医师/各科相关护师和康复护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和矫形器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职业鉴定师/康复咨询师/其他人员等。
7.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WHO):①康复机构康复②上门康复服务③社区康复8.康复医学的重要性:1)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发生改变;医学的进步使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疾病谱发生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随着年纪增加,身体功能进行性衰变,60%的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工业、交通、文体活动等导致残疾者比例增加,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人数增加。
3)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战争:人类在目前还不可能控制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都有导致人类许多残疾的发生,这些残疾者就迫切需要得到积极的康复治疗。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康复医学概述一、康复(Rehabilitation)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它包括医学康复(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及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其最终目标提高残疾人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二、康复医学(由亚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
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区别:(1)临床医学是以疾病的主体,以治愈为主,以人的生存为主医生抢救和治疗疾病。
(2)康复医学是以病人为主体,以恢复功能为主,以人的生存质量为主使有障碍存在的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回到社会中去。
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采用协作组的工作方法,即以病人为中心,以康复医师为主,集体讨论决定。
病人是主动者,允许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功能状态,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医生起一个教师及促进者的作用。
联系:(1)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并为康复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及可能性:由于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外科医师对众多的重症损伤进行成功抢救,内科医师也抢救了大量濒于死亡的病人,造成慢性病人、残疾人、老年病人增多,因此他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及职业的康复需求增加,促使了康复医学的发展;由于显微外科、影象诊断学及急救学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外伤,急性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这就为后期康复提供了可能性。
(2)康复医疗贯穿在临床治疗的整个过程,使临床医学更加完善:①利用临床手段矫治和预防残疾,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术。
《康复护理学》第1章康复护理学概论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结合医学、护理和康复学的学科,旨在通过综合干预,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健康状况。
本章主要介绍了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和专业职责,以及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康复护理学的定义是:在获得医学康复团队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状态,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康复护理学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以促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功能恢复,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残疾人,人们开始重视残疾人的康复护理。
随着医学、护理和康复学的不断发展,康复护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
康复护理学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幸存,但需要长期护理和康复。
第二,人们对于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康复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第三,护理专业的发展,为康复护理的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协作性和社区导向性。
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综合性是指结合医学、护理和康复学的知识和技术,综合干预患者的身心功能。
协作性是指康复护理与医学、护理和康复学团队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康复护理计划。
社区导向性是指康复护理的实施应考虑到患者的社会环境和资源,以及促进社区康复的需求。
康复护理学的专业职责包括:评估患者的身心功能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计划,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和康复活动,监测和评估康复进展,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协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
康复护理学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益,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促进患者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师应秉持这些价值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示例:蓝色的字红色的字)第一节一、康复(rehabilitation)定义: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1981年提出:“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可能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
二、内容范围: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分别称为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而构成全面康复(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①医学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即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
历来医学领域内使用的一切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也包括康复医学所特有的各种功能训练。
②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通过各种教育促进聋哑儿童、智弱儿童、肢体伤残儿童等受到应有的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及中高等教育。
对能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人应创造条件使其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对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人,应开设特殊的学校,使其接受特殊的教育。
③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和保证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的进行,维持残疾者的尊严和公平待遇,使其适应家庭、邻里、工作环境,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④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使残疾人获得较合适的职业,并维持下去,这对于发挥其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取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并贡献于社会很有意义。
三、康复服务的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①IBR:康复机构的康复(Institution-based-rehabilitation,IBR),包括综合医院中的康复科(部)、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中心)、专科康复医院(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