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

1 火力发电厂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性评价是对被评价单位的设备设施、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安全状况做出全面的、量化的分析和评估。安全性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其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由原来的事后管理转化为事先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在企业发生安全问题之前,经过全面分析、评估,找出问题,予以整改;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健全规章制度,深化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3年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加强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规范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行为。

现在新上马的火力发电厂,包括企业自备电厂,都必须在可行性研究以后进行安全预评价,由安全生产主管机关对安全预评价报告组织评审通过后,电厂才可以申请开工建设。

1. 安全预评价的程序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预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2. 发电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2.1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要求,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即构成重大危险源。锅炉是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受国家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监管。火力发电厂锅炉一般在较高压力下运行,其使用的燃料为煤粉,点火燃料使用易燃易爆的0#~20#轻柴油,工程配套设备、管线阀门多,工艺复杂。一旦设备、管线、阀门发生破裂,燃料泄漏,锅炉运行操作不当,极易导致自燃、火灾、爆炸、爆管等事故发生;供煤系统也有煤粉尘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同时,还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灼烫、烟气中毒等危险因素。

除了锅炉以外,新建电厂还要对启动锅炉/点火轻柴油灌区/氢冷机组氢气储罐(群)/灰渣库等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分析.

2.2 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和分析

根据发电厂工程设备的特点,存在锅炉、汽轮机、蒸汽管道、压力容器等高压设备,变配电等电气设备,以及煤粉、油类、危险化学品(如盐酸、烧碱、氨水等)等危险物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电站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电气一次系统;热工自控系统;化学制水系统(包括制氢站);除灰渣系统;脱硫系统;燃煤贮运系统;燃油贮运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

对电站锅炉系统,应重点对供煤系统火灾爆炸、点火油系统火灾爆炸、锅炉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进行分析;对汽轮机系统,应重点对润滑油

系统和抗燃油系统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灼烫、高处坠落、轴承振动、化瓦、动静磨擦、超速、大轴弯曲等进行分析;对电气一次系统,应重点对发电机火灾、密封油系统火灾、变压器火灾、电缆火灾、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发电机轴承振动、化瓦、动静磨擦、大轴弯曲、绕组变形烧毁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热工自控系统,应重点对由于热控系统(DCS、DAS、MCS、SCS、FSSS)故障可能引起火灾、爆炸、设备损坏,触电、静电、电磁辐射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还应对MIS、SIS系统等的网络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化学制水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应重点对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灼烫、中毒、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对除灰渣系统,应重点对触电、机械伤害、灼烫、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对脱硫系统,应重点对触电、机械伤害、灼烫、中毒、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对燃煤贮运系统,应重点对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燃油贮运系统,应重点对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空气压缩系统,应重点对触电和机械伤害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2 火力发电厂安全预评价报告

2.3 主要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生产过程中存在噪声、振动、高温、毒物、粉尘等有害因素。产生噪声和振动的主要部位有风机、管道阀门的节流、空压机、破碎机、振动筛、磨煤机、机泵、汽轮机、发电机以及励磁机等,作业人员长时间接触,会受到噪声职业危害;锅炉及汽轮机的部分区域,环境气温较高,有的部位甚至超过40℃,长期高温作业可能会高血压、心肌受损、消化功能障碍等病症;生产过程中,有毒危害部位主要是在化学水处理站中加次氯酸钠和给水系统中的加联胺、除氧加氨调整PH值,若操作不当或者防护用具使用不当,会对人员产生中毒危害;煤炭的运输、转运、制粉、输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石灰石粉尘,电除尘器放灰、出灰、灰渣的输送中的扬尘,以及在清扫燃烧室、烟道、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除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外,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吸入可能产生尘肺病。

3. 发电厂安全预评价单元的划分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根据电厂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以及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一般将项目划分为四个单元:即电站锅炉单元、汽轮机单元、电气设备单元、辅助单元。

电站锅炉单元主要包括锅炉、燃料供应系统、水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等。

汽轮机单元主要包括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等。

电气设备单元主要包括发电机、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供油系统、热工设备等。

辅助单元主要包括燃煤、燃油贮运系统、公用系统等。

4. 发电厂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安全预评价导则》中,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有13种,能够提供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有21种,可以提供事故后果的安全评价方法有26种。在电厂安全预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5.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 简称SCL)是系统安全工作的一种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是对分析对象进行详细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项目、要求等内容的表格。对系统进行评价时,对照安全检查表进行逐项检

查,查找隐患。在电厂安全预评价中,利用安全检查表,对厂区地理位置、场地条件、工艺设备、土建、电气、综合安全卫生管理等进行检查,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以及未提及的项目逐一区分,最后进行统计汇总,以便在以后的工程设计中采取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对项目装置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分析,防止潜在危险发展成事故。在电厂安全预评价中,一般对锅炉、汽机、发电机等工艺单元的危险因素采用PHA进行分析,如锅炉供油供煤系统火灾、锅炉炉膛爆炸和四管爆漏、汽轮机油系统火灾、汽轮机超速、大轴弯曲、动静磨擦、化瓦、发电机氢冷系统火灾爆炸、绕组烧损、电缆火灾、变压器或互感器火灾爆炸、以及这些工艺中的触电、机械伤害、灼烫、中毒、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

事故树(Fault Tree Analysis,FTA)也称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逻辑树图形,它把事故作为顶上事件,分析与顶上事件有关的原因。在电厂安全预评价中,一般采用事故树法分析锅炉的四管爆漏事故、皮带运输机绞伤事故、汽轮机超速事故、触电事故、电缆火灾事故等。利用事故树计算出引起该事故的基本事件,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一种定量分析评价,求出对危险单元采取安全措施进行补偿后,爆炸的破坏力。一般对电厂制氢站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用于确定重大危险源。在电厂中,除锅炉外,一般危险物质的数量不会超过临界数量,不够成重大危险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通过分析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以及发生事故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计算出危险性分值,以便根据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事故案例分析,列举出各个评价单元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6. 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对照经过分析后提出的应该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经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提出应该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其中应该包括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其中,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应提出防火防爆及消防措施,防雷和保护接地措施,防机械伤害及坠落伤害措施,防中毒设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等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预评价中还应该提出编写事故应急预案的对策措施。对发电厂可能出现的严重事故,如火灾、爆炸、全厂停电、重大设备损坏、洪灾等,应明确提出编写事故预案的要求。

7. 结论

电力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又是公共服务行业,其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局。随着电力建设投资多元化的发展,从项目建设初期就进行安全预评价,以便未雨绸缪,采取适当的对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提升电力生产安全的新的要求。安全预评价,以及各项安全性评价的广泛开展,必将对电力安全生产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XXX铸造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前言 在我国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是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发展行业,能源消耗有保障,资源利用可就近转移并增加附加值,可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一大批老企业发展进步,催生了诸如铸件生产在内的新型工业企业的配套发展。 XX是西北工业重镇,机床制造工业基地雄厚且规模较大,对各类型优质铸件配套需求强烈。据估计XX市装备制造业铸锻件市场年需求量在10万t以上,而目前的配套生产能力不足5万t,并且锻造行业发展水平同本地区工业水平不相匹配,产能严重不足与市场需求较大形成巨大缺口,需要靠外省市区提供配套支撑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XX工业迫切需要建设铸造生产基地,提高铸件生产工艺水平,增强对机床制造产业的配套服务规模。 为此,XX有限公司为了保障机床核心业务的发展实施了XX建设项目。2010年10月,XX有限公司委托XX编制完成了《XX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使项目建成后符合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要求,XX有限公司委托XX 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评价机构接受委托后,立即组成评价组赴拟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认真查阅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技术资料及图纸,并听取了XX有限公司关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工艺过程的介绍。在广泛收集有关安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评价人员认真分析了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运用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提

出了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并按照AQ8001《安全评价通则》和AQ8002《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最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完整版)

目录 目录 (1) 编制说明 (5) 第一章评价依据及范围 (7) 1.1 评价依据 (7) 1.1.1 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或规范 (7) 1.1.2 评价依据的相关设计文件 (11) 1.1.3 评价依据的其他文件 (11) 1.2评价范围 (11) 第二章建设项目简介 (12) 2.1 项目概况 (12) 2.1.1 建设单位概况 (12) 2.2.2 项目背景 (13) 2.2.3 项目建设地点 (13) 2.2 项目建设方案 (14) 2.2.1 建筑物及构筑物设计 (14) 2.2.2 公共服务设施及附属工程设计 (15) 2.3 项目工程自然条件 (22) 2.3.1 地形地貌条件 (22) 2.3.2 工程地质条件 (23) 2.3.3 水文、气象条件 (23)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 3.1 工程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 3.1.1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 3.1.2 周边环境状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6) 3.2 项目施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7) 3.2.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7) 3.2.2 高处坠落 (28) 3.2.3 物体打击 (29) 3.2.4 机械伤害 (29) 3.2.5 触电 (30) 3.2.6 坍塌 (31) 3.2.7 火灾 (32) 3.2.8 车辆伤害 (32) 3.2.9 职业危害 (32) 3.3 生物示范中心功能运行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3) 3.3.1 生物示范中心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3) 3.3.2 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器材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3) 3.3.3 公共安全卫生设施及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6) 3.3.4 实验室危险物品使用与保管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8) 3.3.5 污染物排放 (38) 3.3.6 公共突发安全事故 (39) 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42)

最新安全评价师鉴定题型汇总

2010年安全评价师鉴 定题型

2010年鉴定题型(三级) 情景题: 某建设项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进行初步设计前,已具备了进行安全预评价的条件。一安全评价机构通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采用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中某评价单元进行了安全预评价。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得到该单元中存在Ⅳ级危险等级的火灾、爆炸危险,Ⅲ级危险等级的中毒、高温灼伤危险和Ⅱ级危险等级的车辆伤害等危险。 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该单元存在20

几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如表2和表3. 表2 企业各种危险化学品及其储存量 表3 其他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表3(续) 其他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情景题: 办公室的照度标准值为500Lx,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活动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最低平均照度值。某新建办公室,现场实测工作参考平面上的8个照度数据为:527Lx、448Lx、518Lx、551Lx、549Lx、546Lx、498Lx、532Lx。试用“Q值检验法”判别其中是否有极端数据应该舍去。计算该新建办公室的平均照度值,并说明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观察8次的置信因素Q0.90=0.47) 案例题

最新合成氨项目安全评价常用资料

合成氨项目安全评价 常用资料

合成氨项目安全评价常用资料 一、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8)《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01]39号文件) (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安监局联合下发的发改投资[2003]1346号) (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 (12)《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办字[2005]48号)

(1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1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 1.3评价规范、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06)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l04-2005) (5)《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6)《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J87–85) (7)《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3017-1999) (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98) (10)《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 (1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 20571–95) (14)《石油化工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H3004-1999)(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7)《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1999) (1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1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12-01实施 1 总则 1.0.1 为加强施工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科学地评价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能力,实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施工企业及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业绩的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综合评价。 1.0.3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的要求制定。 1.0.4 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时,除了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施工企业 construction company 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发装工程、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各类资质等级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 2.0.2 安全生产 work safety 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2.0.3 安全生产条件 condition of work safety 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

2.0.4 安全生产业绩 performance of word safety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测量的结果。 2.0.5 安全生产能力 capacity of work safety 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业绩的组合。 2.0.6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 评价内容 3.0.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价、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及由以上两项单项评价组合而成的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 3.0.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和设备与设施管理4个分项。评分项目及其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3.0.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的控制、安全生产奖罚、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4个评分项目。评分项目及其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3.0.4 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和安全生产能力综合评价记录,应采用本标准附录C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汇总表》。 4 评分方法 4.0.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分符合下列原则: 1 各分项评分满分分值为100分,各分项评分的实得分应为相应分项评分表中各评分项目实得分之和。 2 分项评分表中的各评分项目的实得分不应采用负值,扣减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评分项目应得分分值。 3 评分项目有缺项的,其分项评分的实得分应按下式换算:

安全预评价工作流程

安全“三同时”评价工作流程 第一步: 项目合同签订后,评价公司组成项目组,5个工作日内进行项目现场勘查和资料的收集,现场勘查所需时间一般为一天(建设单位应指派一个了解工艺人员和一个具体负责安评工作的人员,配合评价公司项目组进行项目勘查。主要勘查工作为:附件资料收集、工艺过程的详细了解和项目周边环境的勘测)。 第二步:项目现场勘查完毕后,项目组进行评价报告的编制(编制和审核时间一般为15个工作日)。此阶段,如有必要项目组人员会因项目问题与建设单位联系人进行电话沟通。 第三步:报告文件编辑工作完成及附件齐全后,将送审报告装订成册,上报区安监局,区安监以会议的形式组织专家进行报告的审核(评审会)。建设单位需参会。(具体会议时间由安监决定,评价单位可帮助进行协调) 第四步:评价单位项目组根据会议专家意见进行报告修改,修改完毕后,上报安监进行备案。(7个工作日)。 第五步:安监部门出批复文件。 (资料清单见附件) 附件: 安全预评价资料清单

1营业执照; 2建设项目立项批复; 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入园证明 5、厂房租赁协议; 6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设计文字说明; 7地质勘测报告; 8建设工程总平面图,施工图; 附件: 安全验收评价资料清单 1.成立安全生产科和任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 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4.安全投入清单 5.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的证明文件 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批复 8.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页和资质页 9.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 10.项目施工设计图 11.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12.消防检查

安全预评价依据

安全预评价依据 化工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 ●预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实施)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 3、《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第3号令) 4、《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第10号令) 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办字〈2001〉39号) 6、《安全预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9年5月) ●预评价标准及规范 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2、《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3、《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SH3017-1999) 4、《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 5、《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及1999年局部修改条文) 8、《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 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版) 13、《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设计规范》(SY0007-1999)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史上最最完整版AQ规范

即将实施的AQ: 通用类AQ 其他类AQ 石油行业类AQ 化工类AQ 金属非金属矿山类AQ 烟花爆竹类AQ 煤矿类AQ 2015年9月1日即将实施的AQ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 3051-2015 液氯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AQ/T 3052-201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AQ 3053-201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AQ/T 3054-2015 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应用导则 AQ 5217-2015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AQ 4241-2015 纺织工业除尘设备防爆技术规范 AQ 4242-2015 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3-2015 石棉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4-2015 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5-2015 卷烟制造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6-2015 建材物流业防尘技术规范 AQ/T 4247-2015 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8-2015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49-2015 制鞋企业防毒防尘技术规范 AQ 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51-2015 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2-2015 黄金开采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AQ/T 4253-2015 箱包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 4254-2015 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技术规范

AQ/T 4255-2015 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6-2015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7-2015 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8-2015 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9-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0-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1-2015 石棉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2-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3-2015 石棉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4-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6-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7-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AQ/T 4270-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通用类AQ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AQ8007-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 AQ/T 8008-2013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 8009-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AQ/T 8010-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900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入技术规范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危险场所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J/T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 77—2010 现批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77—2010,自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同时废止。 1 总则 1.0.1为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的评价。 1.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施工企业construction company 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的企业。 2.0.2安全生产work safety 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2.0.3安全生产条件condition of work safety 满足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 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日常的监督、检查记录等资料,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常态进行复核、追溯。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

状态。 3 评价内容 3.1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1未建立以企业法人为核心分级负责的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未建立各部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考核的制度及未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3未实行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计划、落实责任和责任人及未落实考核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4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1制度未建立且每年未对与本企业施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进行预算和决算,未专款专用,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未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金使用、监督及考核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1未建立制度且每年未组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专职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企业年度安全教育计划的编制,职工培训教育的档案管理,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1未建立制度且未对所属的施工现场、后方场站、基地等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1未建立制度且未及时、如实上报施工生产中发生伤亡事故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对已发生的和未遂事故,未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3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事故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1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

水利工程安全预评价导则

附件1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指导意见 一、总则 (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水规计〔2012〕112号),为规范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工作,明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报告编制要求等,提出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河流、湖泊上新建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 (三)安全预评价对象为生产设备、作业环境、监控设备、安全设施等有关工程安全、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项目,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拟建工程推荐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预测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四)安全预评价依据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水利部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国家和有关行业技术标准,以及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安全预评价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划分评价单元、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六)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应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评价对象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安全预评价结论。 二、资料收集及现场查勘 (一)应全面收集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包括项目前期审查及批复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专题报告及技术审查意见,安全预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和数据,以及其他类比工程资料。 (二)可收集类似工程资料及相关事故案例。 (三)安全评价机构可组织相关安全评价人员对评价项目的地形地质、工程总布置、施工环境等进行必要的现场查勘。 三、评价单元划分 (一)应根据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特点和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单元划分。 (二)安全预评价应从自然条件、建筑物功能和位置、道路交通、设施设备、施工布置和方案、运行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将整个工程项目分为若干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特征界限的评价单元。 (三)评价单元一般可划分为工程选址、枢纽总布置、水库近坝库岸、挡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过坝建筑物、电站(泵站)厂房、开关站、机电设备、金属结构、特种设备、

铁路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专用线安全评价导则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铁路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专用线安全评价导则正式版

铁路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专用线安全评 价导则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前言 为保障铁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专用线、专用铁路运输和装卸作业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 安全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安全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保障铁路运

输危险化学品专用线(专用铁路)安全,提高其本质安全程度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评价基本原则是指具备化学品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业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3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内铁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专用线(专用铁路)及附属设施(以下简称铁路专用线)的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 本办法规定了铁路专用线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4 评价依据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标准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txt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你在看别人的同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Standard of the work safety assessment for construction company)JGJ/T77—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8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77—2003,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年10月24日 目录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 3 评价内容 4 评分方法 5 评价等级 附录A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分 附录B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评分 附录C 施工企业安全生主评价汇总表 本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2003]22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 1、评价内容; 2、评分方法; 3、评价等级。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的解释,由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邮政编码:200032) 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上海市建筑业联合会工程建设监督委员会

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 8002-2007 2007-01-04发布2007-04-01 实施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安全预评价程序 4安全预评价内容 5安全预评价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件)安全预评价程序框图 附录B(资料性附件)安全预评价应获取的参考资料

前言 安全预评价对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制订工业园区建设安全生产规划、降低生产经营活 动事故风险提供技术支撑。本标准对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等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对 确保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为制定各行业安全预评价的具体细则提供 基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浩、阴建康、任建国、鲁顺清、刘正伟、陈兵、陈立元、王雷。

安全预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工业园区规划或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预评价。 各行业或领域可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和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制订实施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 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 3 安全预评价程序 安全预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4安全预评价内容 4.1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安全预评价参考资料目录见附录B。 4.2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4.3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4.4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4.5为保障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应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APJ-(国)-444 二0一五年一月

编号:

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评价项目负责人:

前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及国家和甘肃省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建设单位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委托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该公司道路沥青拌合站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我公司项目评价组,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结合建设项目的特性和运行方式,依据国家现行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以及定性、定量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和减弱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给出预评价结论,编制了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本报告将为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设计提供依据,为建设期安全施工提供参考。同时,还将为建设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设施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酒泉新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目录 1 概述 (1) 1.1评价对象 (1) 1.2评价范围及性质 (1)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 1.4评价依据 (2) 1.5评价程序 (4) 2 建设项目概述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 2.2自然条件 (7) 2.3原辅材料及产品 (7) 2.4技术方案 (8) 2.5生产设备 (11) 2.6总图布置 (12) 2.7工程方案 (12) 2.8公辅设施 (13) 2.9人力资源配置 (14) 2.10管理机构 (14) 2.11安全投入 (15) 3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7) 3.1物料危险性分析 (17) 3.2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1) 3.3建构筑物危险性分析 (22) 3.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3)

安全预评价、设计专篇、安全验收依据

安全预评价、设计专篇、安全验收依据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1]第5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28号主席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3年73号主席令) 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第4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第6号 二、政府法规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第393号令)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2009]第549号令) 3.《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2011]第586号令)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2007]第493号令)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2004]第394号令)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1]第591号令) 7.《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2005】第38号,) 8.《河北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冀政[2006]69号) 三、部门规章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化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4、《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 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2010]36号令 6、《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 [2011]第40号令) 8、《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安监总局等十部委公告[2015]第5号 9、《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总局令2015第76号 10、《特种设备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规定》(质监局第13号令) 1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10]第30号令)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2006]第3号令)

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 8002-2007 前言 为促进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规范安全评价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对有关安全评价的管理、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富、王浩、陈江、阴建康、任建国、陈兵、陈立元、王雷。

目录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安全预评价程序 (3) 4安全预评价内容 (3) 5 安全预评价报告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工业园区规划或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预评价。 各行业或领域可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和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制订实施细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本(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安全预评价程序 安全预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4安全预评价内容 4.1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安全预评价参考资料目录见附录B 4.2 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4.3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建议的一种安全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评价中心的业务范围包括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金及压延加工业,船舶制造业,武器弹药、烟花爆竹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火力发电、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水电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港口业,机场及航空运输辅助业,管道运输业,仓储业,电信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商贸业,旅馆业等。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预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为保障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应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评价结论应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

安全预评价导则(标准)

法规: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标准号】AQ8002-2007 【发布日期】2007-01-04 【实施日期】2007-04-01 【标题】安全预评价通则 前言 安全预评价是安全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业园区建设安全生产规划的技术支撑与保障。本标准对安全预评价的程序、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报告格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为进一步制定各行业安全预评价细则提供了基础依据,对确保安全预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是在《安全预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9]77号)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所有安全预评价行为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预评价的内容、程序和基本要求,以及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和社会活动的安全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项目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3.2社会活动 由活动的组织者按一定的目标、方案,在某一固定地点、场所或区域空间组织实施的,由社会公众参与、合法的商业、社会活动或集会等行为。 3.3工业园区 是指由政府统一规划批准建设的集中工业产业区域,主要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化工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 4 内容和程序 4.1 安全预评价的内容 a)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最新】高速高炮广告画面验收报告-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速高炮广告画面验收报告 篇一: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牌预评价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 预评价目的、原则、范围及工作程序 1.1.1 预评价目的 预评价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促进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水平,以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预评价的目的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预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 2、为建设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 3、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特对武汉市和平至左岭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进行了安全预评价。 本项目预评价的目的是在对《武汉至鄂州快速出口公路武汉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已发相关安全事故特点,分析和预测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 固有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分析,以求明确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作为该工程初步设计中安全专篇的设计依据,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本质安全,同时也为项目单位今后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