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型线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14.48 KB
- 文档页数:4
活塞式流量计的非线性特性研究及优化方法活塞式流量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流量测量设备,具有测量范围广、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然而,活塞式流量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非线性特性,这种特性可能对流量测量的准确度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和优化活塞式流量计的非线性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塞式流量计的非线性特性表现活塞式流量计非线性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动力学非线性和几何学非线性。
1. 动力学非线性:活塞式流量计的动力学特性受到流体的粘性、惯性以及内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流量与压差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 几何学非线性:活塞式流量计在流体通过时,由于内部几何形状的限制,导致流体在流道内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流量测量误差。
二、活塞式流量计非线性特性研究方法为了准确测量流量并消除非线性误差,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方法和技术。
1. 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活塞式流量计的数学模型,在考虑流体动力学特性、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基础上,对非线性特性进行理论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理论的参考,但需要做大量的假设和理论推导,对于实际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实验测试:通过针对活塞式流量计的实际测试,记录压差和流量的变化,进一步研究非线性特性。
可以采用不同工况、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全面的非线性特性信息。
3. 计算仿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活塞式流量计的工作过程,进一步研究其非线性特性。
仿真可以快速、准确地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流量计行为,为优化方法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活塞式流量计非线性特性优化方法为了提高活塞式流量计的测量准确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线性特性优化方法:1. 传统补偿方法:通过模型识别和参数补偿的方法,对活塞式流量计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补偿。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建立非线性补偿模型,通过调整流量计输出信号来消除非线性误差。
2. 智能化方法: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技术,对活塞式流量计进行智能化优化。
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表面微裂纹检测研究综述Su Chunyang;Sun Xiaobang;Wang Tianli;Su Chengli;Wang Suyan【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常常被人忽略的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电镀表面微裂纹的形成原因、作用以及较为落后的微裂纹密度检测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又节省企业用工支出的一种方法建议,即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随着机器视觉飞速的发展,解决此问题以不在是难点.未来的一年,本人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减振器活塞杆;电镀表面;微裂纹;检测方式【作者】Su Chunyang;Sun Xiaobang;Wang Tianli;Su Chengli;Wang Suyan 【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765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目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如今人们在购买车辆时,不仅考虑汽车的动力性,而还会考虑汽车的舒适性,汽车悬架决定着汽车的舒适性。
然而在汽车悬架系统内,减振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汽车活塞杆表面的微裂纹也会对汽车减振器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舒适性以及减振器活塞杆的使用寿命,如果微裂纹密度过大,则会影响活塞杆使用寿命,如果微裂纹密度过小,则会影响减振器所发挥出来的舒适性。
因此各大活塞杆采购方对活塞杆制造企业在微裂纹密度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的微裂纹检测方式极为费时费力。
本文针对汽车减振器活塞杆表面微裂纹密度的检测方法进行阐述,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展望。
1 减振器活塞杆表面微裂纹研究现状及形成1.1 减振器活塞杆表面微裂纹研究现状近30年来,国内外对金属微裂纹的研究约有68篇。
如图1,为相关文献在国内各大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变化曲线图,而国外在30年内与此相关的文献仅有3篇,且相关度较低。
因此就不对国外的研究进行着重的说明。
试验报告与思考组合活塞环装车试验报告Technology Summar y of G a soline Engine Composit ive P iston Ring鞠抗利(郑州白鸽集团公司)〔摘要〕作者总结十余年研制开发车用汽油机组合活塞环的实际,并根据与美、日、港汽车行业专业人员技术咨询、探讨,汇总成文。
从理论上分析了汽油机汽车性能变化的成因及组合活塞环的工作特点,供读者参考。
组合活塞环(气环)与搭口环或称叠口环、封口环都是以提高密封性为目的。
现将作者十余年间所做的台架试验,汽车实地测试整理如下:1 实测报告报告1:1997年1月10日,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长春汽车研究所),CA6110柴油机活塞环对比试验,编号WW-CA6110A活塞环,02-02 (见表1)。
表1序号检 验 项 目检验结果原发动机对比发动机对比结果(%)1动力性额定功率(kW)最大扭矩(N m)最低油耗率(g/kW h)最大烟度(FSN)110.8406.0234.02.8111.6419.0231.02.80.73.2-1.22负荷特性1200(r/min)最低油耗率(g/kW h)平均油耗率(g/kW h)常用段平均油耗率(g/kW h)228.0251.0233.0229.0251.0236.00.41.31800(r/min)最低油耗率(g/kW h)平均油耗率(g/kW h)常用段平均油耗率(g/kW h)234.0256.0237.0238.0254.0238.01.7-0.80.42900(r/min)最低油耗率(g/kW h)平均油耗率(g/kW h)常用段平均油耗率(g/kW h)263.0302.0272.0249.0290.0260.0-5.3-4.0-4.43活塞漏气量(L/min)72.540.0-44.8 4机油燃油消耗比(%)0.60.5-16.6 5气缸压缩压力平均值(kPa)2206.62412.59.3 6额定转速机械损失功率(kW)43.041.0-4.6 7额定转速机械效率(%)71.073.0 2.8 报告年月日,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化油器桑塔纳测试(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