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 格式:docx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作者:杨秀来源:《黑龙江水产》2018年第05期随着水产业健康养殖理念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呈现出日渐增多的态势,对调节水质、增强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预防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对水生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具有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
按使用目的可分为水质改良剂、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等。
剂型有液体、固体和半固体。
菌种主要有芽孢杆菌类、光合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菌类。
一、微生物制剂使用方式从目前看,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方式有两種,一种是施用于养殖水体调节水质,另一种是作为水生生物的饲料添加剂。
1、微生态水质调控剂微生物可直接影响水质和养殖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水质。
枯草杆菌、多粘杆菌等制成的系列制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废物的分解。
蛭弧菌对净化湖水,清除致病性弧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作用。
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水质净化能力。
光合细菌对预防赤鳍病、烂鳃病、肠炎等疾病有显著作用。
2、微生态饵料添加剂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对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许多微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能被养殖动物利用。
光合细菌的活菌投喂孵化的鲤鱼苗,具有促生长作用。
微生态制剂投喂鲤鱼,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增多有益微生物。
二、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1、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是一群好氧生长、可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目前在养殖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等种类。
在养殖水生动物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会在水生动物肠道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
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的作用;将芽孢杆菌制剂施用于养殖水体,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大量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
山东畜牧兽医24微生态制剂应用注意事项牛可新赵方明刘芹吴士军邹平县畜牧局256200近10多年来微生态制剂在我县养殖业上被广泛应用由于微生态制剂是活菌类产品其使用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有关微生态制剂应用注意事项1微生态制剂本身的因素1.1制剂类别可供制作微生态制剂的菌剂约有40种但通常应用的主要是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由不同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由于各自性质不同作用效果不一如乳酸杆菌由于其耐高温高压的性能在粉料中使用效果较好而在颗粒料中使用效果较差芽孢杆菌能耐受较高温度高压及酸性环境在颗粒料中应用的微生态制剂多以芽孢杆菌为主或选用经过特殊材料包被的其他菌剂对某种特定的动物某一种微生态制剂可能比其他制剂更适宜微生态制剂在发挥作用时如果定植于肠道是必须的那么就应该注意到细菌总是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宿主特异性对猪是一种好的微生态制剂对鸡则不一定有效为了排除定植情况对微生态制剂效力的影响可通过连续饲喂使用不需在肠道中定植和增殖仍能维持高数量的微生态制剂菌1.2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浓度微生态制剂在储藏和在颗粒料粉料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氧气高温等因素使其大量失活微生态制剂的活性对其效力的发挥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加强对微生态制剂剂型的研究提高活菌浓度提高活菌剂中活菌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延长产品保存时间1.3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影响为了保证有益菌能够发挥作用适宜的添加量是重要的添加量不足或过量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4安全性检查对应用于生产的微生物一定要慎重对于新种或首次应用菌种一定要进行系统安全性毒理学实验确定无毒副作用的菌种也要进一步研究因为有可能因理化及毒素及菌种本身原因引起负性突变因此应该定期对生产菌进行安全性实验检测确保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2日粮中的营养因素试验证明日粮的蛋白质和限制性氨基酸的平衡程度影响着微生态制剂的效果在低蛋白或氨基酸不平衡的日粮中添加更为有效2.1抗生素各种抗生素对各类微生态制剂的抑制作用不一若是将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同时使用会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使用前需了解各种抗生素与所用微生态制剂之间的关系2.2畜禽的环境卫生状况若畜禽饲养环境卫生条件极差致使动物肠道中栖居着高浓度的微生物有益菌不能轻易竞争取代这些微生物则作用效果可能较差或需大大提高有益微生物的添加量卫生状况好的动物使用效果会好些2.3使用时期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而起作用的如果动物本身已自然获得大量微生物菌群再使用某些微生态制剂时就不会有显著的作用只有非自然生长方式或处于病态的畜禽才需要使用微生态制剂试验表明在以下一些时候使用微生态制剂会取得理想效果1新生畜禽肠道内基本是无菌的此时及时提供优良微生物可以抢先占领畜禽肠道对以后的健康起着巨大作用2在畜禽生长后期肠道功能开始退化此时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起到补充完善肠道有益菌群保证健康的作用3在食物改变时如断奶仔猪从吃奶到采食植物饲料改变过程中常会发生严重的消化问题此时适时地添加微生态制剂对防止腹泻提高增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4在经抗生素处理后抗生素经常会降低胃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尽快恢复这些有益菌的数量5在应激状态下如拥挤运输免疫接种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条件下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动物安全度过应激期收稿日期2006―04―25。
蛋鸡饲料添加剂有哪些为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完善日粮的全价性,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鸡生长发育,防治某些疾病,减少饲料贮藏期间营养品质的损失或改进产品品质等,这类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
那么蛋鸡饲料添加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帮大家归纳了一些以供各位参考。
一、维生素添加剂鸡日粮中需要添加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及烟酸。
鸡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添加剂是用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工业化生产的,性质和作用与自然界存在的维生素相同,按照特殊的药物制剂生产,应用效果优于天然维生素,贮存期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这类添加剂可分为雏鸡维生素添加剂、育成鸡维生素添加剂、产蛋鸡维生素添加剂和种鸡维生素添加剂等多种,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含量,不予考虑。
鸡处于应激环境时,如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这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林地饲养,由于鸡在林地自由采食大量青绿饲料,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
二、氨基酸添加剂天然饲料中氨基酸含最不平衡,虽然尽量根据氨基酸平衡的原则配料,一般不同饲料搭配,只能改善日粮中氨基酸之间的比例,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氨基酸平衡。
工业合成氨基酸添加剂可以提高配合饲料质量,降低配合成本。
目前在配合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氨基酸添加剂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以大豆饼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可以节省动物性饲料用量。
豆饼不足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强化饲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在杂粕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可以提高日粮消化利用率。
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为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生产性能。
粪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安玉亭;胡浩;王智刚;周新秀【摘要】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乳酸菌的一类,属于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细胞呈球形,链状排列,无芽孢,兼性厌氧,为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重要菌群之一.粪肠球菌能够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与修复,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体生长.该菌容易在动物肠道中定植并发挥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3页(P115-117)【关键词】粪肠球菌;养殖业;微生态制剂【作者】安玉亭;胡浩;王智刚;周新秀【作者单位】江苏远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江苏远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1;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委员会,江苏盐城22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1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Entemcoccusfaecal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IndustryAN Yu-ting1, HU Hao2*, WANG Zhi-gang1 et al(1. Jiangsu Yuansh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ancheng, Jiangsu 22 4001; 2.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Key wordsEntemcoccusfaecalis; Breeding industry; Microecological agents近年来,我国畜牧水产业飞速发展,提高了居民营养水平,改善了人民生活。
我国是家禽养殖大国,养殖规模逐年不断增加,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随着抗生素长期广泛使用,家禽机体逐渐产生了免疫力下降、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等情况,使家禽产品中的兽药残留情况越来越严重。
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抗生素滥用和兽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减抗和无抗养殖已成为家禽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安全、无药物残留等优点在畜牧行业中已作为一种替抗的无公害绿色添加剂而被广泛重视和使用。
1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在饲料中添加或直接饲喂给动物的微生物或微生物及其培养物,能参与调节胃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微生物制剂。
按国际分类法将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元(prebiotics )、合生元(synbiotics )、后生素(postbi-otics ),其中益生菌又称益生素,常用菌种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杆菌、双歧杆菌等多功能菌类;益生元是指一类益于体内益生菌生长繁殖,从而有利于宿主动物健康的功能性代谢产物,包括低聚糖类物质等;合生元又称全生素,是指利用宿主动物的益生菌和功能性代谢产物同时存在时,联合发挥作用的微生态制剂;后生素是指由活菌代谢活动分泌(代谢产物)或细胞死亡溶解后释放的可溶性因子,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2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2.1提高生产性能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在家禽胃肠道内分泌多种消化酶,合成B 族维生素、VK 、叶酸等供机体利用,同时增强肠道对Ca 、P 、Mg 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加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摄入,提高饲料转化率,进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1]。
曹阳等[2]选取3个不同比例的新型(降解霉菌毒素)微生态制剂饲喂蛋鸡。
试验结果显示与饲喂基础日粮的蛋鸡相比,3个试验组蛋鸡的平均蛋重均显著提高(P <0.05),破蛋率和料蛋比均显著降低(P <0.05)。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作者:夏蒙等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3年第2期夏蒙李朋富(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涵义、作用机理,阐述了所涉及的微生物制剂种类及其作用,总结了其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前言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养殖的品种已由一般品种向名特优品种过渡,养殖方式也由粗放向精养、半精养过渡。
水产养殖走向集约化、高密度化和规模扩大化,但仍沿袭以往的静水、不排污的池塘养殖为主,造成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由此引发的疾病增多,极大困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以往治理的方法一般是换水和清淤,但由此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水资源浪费、养殖区域使用年限缩短等负面效应。
20世纪70年代,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在防病治病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长期的使用不仅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易导致二度感染,而且抗生素在水产品内残留、富集,最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就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微生态学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水体中存在着大量有益微生物菌群,利用这些有益菌群不但可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防治鱼虾蟹类疾病,而且具有投入小、收益大、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业主所接受。
2、微生态制剂的定义及概念所谓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益生素、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活菌制剂等,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从微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分离的有益微生物,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
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微生态制剂不仅包括有益微生物,还包括能产生生物效应的生理活性物质以及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而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微生态制剂只包括益生菌。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载体和加工工艺可分为水剂、粉剂、片剂等;根据含微生物种属数量可分为单菌种制剂、复合菌种制剂(由同一属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混合菌种制剂(由不同属多种微生物混合而成);根据用途可分为水质净化剂、饵料添加剂、病害控制剂。
盘锦河蟹养殖技术(一)扣蟹培育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浮萍等优质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1.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乳酸菌
有10多个属、100多个种。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出大量的有机
酸,溶菌酸及过氧乙酸等,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抑制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多种氨基酸,合成维生素
(VB1、VB2、VB6、VB12、VC),给动物增添营养物质,帮助食物
的消化及吸收,促进宿主代谢, g服腐败过程,分解与转化有害物
质,保障动物正常健康的生理状态;能刺激肠道的免疫细胞增加局部
免疫抗体的数量,诱导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与抗病力。
2.芽胞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
好氧的芽胞杆菌可消耗肠内的氧气,使局部氧分子浓度下降,抑制有
害的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繁殖,其代谢中产生的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对
有害菌也有强大的杀伤能力;抑制腐败菌生长,进而减少氨、胺有害
物质的产生;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B族,促生长因子及各种
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给动物提供营养,帮助消化食物,
大大地提高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能分解纤维二
糖,为动物提供营养;并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等。
3.肠球菌类(粪链球菌,尿链球菌、禽链球菌、鸟链球菌、乳链
球菌等)。能产生乙酸、甲酸、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维
持肠道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调节菌群平衡;还能产生VB1、VB2、
VB6、VB12、VC 等多种维生素。
4.酵母菌类(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目前已知的酵
母菌有500多种,酵母菌与真菌、细菌等互生、共生培养,其代谢产
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是动物的有效养分;还能产生促进细
胞分裂的活性物质,有利于乳酸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提动物机体的免
疫力与抗病力;还可产生VB1、VB2、VB6、VB12、VC 、氨基酸及
多种酶类。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可作为动物饲料的调节剂、
粗饲料的发酵剂、营养剂及治疗剂使用,可部分取代抗生素的应用。
5.双歧杆菌。目前已知双歧杆菌属中有30多个种,其中使用最
多的是:双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
假双歧杆菌等
6.光合细菌类。光合细菌在代谢中能产生糖类、氨基酸类,维生
素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被动物利用后,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提高对饲料的转化利用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可净化水体、净化
饲养环境,通过太阳能或紫外线做能源,利用有机物和有害气体为基
质,净化水质与土质。因为光合菌能直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氨态氮
和硫化氢,通过反硝化作用除去水中的亚硝酸铵,还能分解池塘里的
残饵和粪便等。光合细菌在水中繁殖释放出酵素,能抑制病原菌生长。
7.丝状真菌类。丝状真菌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
等,能分解有机物,可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转化与分解,提高动物对
饲料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