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 格式:docx
- 大小:15.03 KB
- 文档页数:2
猪的肠道菌群猪肠内菌群⼤致分为三类,即乳酸菌、厌氧菌和需氧菌。
(⼀)乳酸菌1.乳杆菌是猪肠道的最优势菌群,主要菌种有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等。
各菌种⼜可分为不同的菌型。
2.双歧杆菌 常见的有嗜热双歧杆菌,假长双歧杆菌以及猪双歧杆菌。
3.链球菌 常见的有粪链球菌,尿链球菌,⽜链球菌,坚忍链球菌和马肠链球菌等。
(⼆)厌氧菌1.拟杆菌科常见的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纤⽑菌属。
猪的肠道除猪拟杆菌属和化脓拟杆菌构成最优势菌群外,还有脆弱拟杆菌、多酸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多⽑拟杆菌、吉⽒拟杆菌、双歧拟杆菌、普通拟杆菌、两路拟杆菌、产⿊⾊素拟杆菌、中间拟杆菌以及坏死梭杆菌、普⽒梭杆菌、具核梭杆菌、死亡梭杆菌、坏疽梭杆菌、⼝腔纤⽑菌等。
2.厌氧弯曲杆菌 常见的有溶纤维丁酸弧菌、反刍⽉形单胞菌等。
3.真杆菌 有直肠真杆菌、产⽓真杆菌、迟缓真杆菌、纤细真杆菌、凸腹真杆菌、柱状真杆菌等。
真杆菌是猪肠内最优势菌。
4.消化球菌科是猪肠内的优势菌之⼀。
有5个属,即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瘤胃球菌属、粪球菌属以及⼋叠球菌属。
从猪肠道分离的有消化链球菌属、厌氧消化链球菌等。
5.韦荣⽒球菌 猪肠道内不是做为优势菌出现。
6.巨球形菌 猪肠道内检出率较⾼。
7.氨基酸球菌 猪肠道虽然能检出,但不是正常菌。
8.梭状芽孢杆菌包含有致病性的菌。
从猪肠道分离的有产⽓荚膜梭菌、多枝梭菌、⽭形梭菌、⽣孢梭菌、近端梭菌以及其他未分类的菌种。
9.密螺旋体是螺旋体的⼀种,从健康猪肠道中有时能检出。
(三)需氧菌1.肠杆菌科 主要是⼤肠杆菌,肠道后部出现的数量多,此外,做为肠道常住菌还有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和柠檬酸菌属等。
2.葡萄球菌 不是肠内优势菌。
3.芽孢杆菌 本菌属有的不在肠内定居,作为过路菌被检出。
4.棒状杆菌 是同饲料进⼊肠内的过路菌。
5.假单胞菌 健康猪肠内很少。
6.酵母菌 猪的肠内常能分离出来。
2005年第4期天津科技近年来,由于饲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而引起的药物残留,使动物肉蛋奶及水产品的质量日趋下降,抗药性致病菌的大量出现使畜禽等动物的抗病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尤其1986年英国发生疯牛病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官方强制措施,对饲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和配伍等方面严加限制,对进口的肉蛋奶和水产品设置严格的技术和贸易壁垒,限制有药物残留的畜禽、水产品的进口,同时积极鼓励和倡导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推广应用。
益生素(Prodiotics)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崛起的一类微生态制剂,它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畜牧和水产等行业。
因其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紊乱、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和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能够避免服用抗生素带来的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等问题的优点,一直受世人瞩目。
凝结芽孢杆菌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同时还具有抗逆性强、耐高温高压、易贮存等独特的生物特性,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是我国农业部2004年被批准使用的微生物级饲料添加剂品种之一。
本文就近年来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作一粗略叙述。
1概述饲用凝结芽孢杆菌是乳酸菌类的一种益生菌,即益生素。
益生素的概念首先由Lilly和Still-Well于1965年提出。
最初他们把益生素描述为一种微生物产生的可以刺激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与抗生素作用相反的物质。
1989年Fuller则把益生素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制剂。
1990年H.Sossard将益生素定义为“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到促进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效率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
1996年,由于发现菌体碎片、成分、代谢产物等同样有与活菌一样的生理效应,从而又对益生素定义不再强调活菌,泛指生理活菌和死细胞(包括代谢产物与细胞组成部分),摄取后能够改善肠道黏膜表面菌群或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的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
鸡消化道肠道微生物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微生物:
1. 双歧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帮助维持肠道酸碱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升鸡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2. 肠球菌属(Bifidobacterium):肠球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调节肠道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3. 肠杆菌属(Escherichia):肠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有益物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4.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常见的共生菌群,但在感染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
5. 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酵母菌是一类真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有益物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以上仅为鸡消化道肠道微生物构成的一部分,实际上鸡的肠道微生物构成非常复杂,还包括其他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在鸡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13类微生物菌种介绍一、枯草芽孢杆菌1、在芽孢状态下稳定性好,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 60℃高温,在 120 ℃温度下能存活 20 分钟以上;耐酸碱,在酸性环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
2、枯草芽胞杆菌以芽孢状态进入土壤中后,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菌量的优势种群,并能产生大量抑菌物质,建立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生长。
3、在快速繁殖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大量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活性产品,能降解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从而促进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4、安全高效,无药残,无毒副作用,能减少抗菌性农药的使用,增强植物免疫力。
5、对果树、瓜类、茄果类、姜、马铃薯、麻山药、三七、人参等作物的枯黄萎病、根腐病及马铃薯晚疫病、香蕉巴拿马病等土传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二、侧孢短小芽孢杆菌1、侧孢短芽孢杆菌可促进植物根部有益菌大量生长,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并能活化土壤养分(固氮、解磷、解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2、由于侧孢短芽孢杆菌具有耐高、耐盐、耐酸碱的特点,适合工业生产(与生产复合肥条件相同)。
使用侧孢芽孢杆菌生产复合肥的无机养分可以达到30%,且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
3、它的抗病能力非常强,尤其对真菌性病害和线虫病非常明显。
有“抗重茬金刚”之美誉。
4、菌种在 12 个月之内衰减率低于 20%。
三、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可促进磷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溶解,有利于矿质元素从难溶态转化为可溶态,丰富土壤中有效态的磷和钾。
2、作为植物根及微生物,它能够产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
3、能够产生抗生素类物质,有效降低作物病害,胶胨芽孢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优势菌群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
4、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质地,改良土壤。
5、以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为主要成份的生物钾肥在缺钾土壤上对各种农作物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
蛋鸡饲料添加剂有哪些为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完善日粮的全价性,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鸡生长发育,防治某些疾病,减少饲料贮藏期间营养品质的损失或改进产品品质等,这类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
那么蛋鸡饲料添加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帮大家归纳了一些以供各位参考。
一、维生素添加剂鸡日粮中需要添加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及烟酸。
鸡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添加剂是用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工业化生产的,性质和作用与自然界存在的维生素相同,按照特殊的药物制剂生产,应用效果优于天然维生素,贮存期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这类添加剂可分为雏鸡维生素添加剂、育成鸡维生素添加剂、产蛋鸡维生素添加剂和种鸡维生素添加剂等多种,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含量,不予考虑。
鸡处于应激环境时,如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这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林地饲养,由于鸡在林地自由采食大量青绿饲料,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
二、氨基酸添加剂天然饲料中氨基酸含最不平衡,虽然尽量根据氨基酸平衡的原则配料,一般不同饲料搭配,只能改善日粮中氨基酸之间的比例,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氨基酸平衡。
工业合成氨基酸添加剂可以提高配合饲料质量,降低配合成本。
目前在配合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氨基酸添加剂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以大豆饼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可以节省动物性饲料用量。
豆饼不足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强化饲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在杂粕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可以提高日粮消化利用率。
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为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生产性能。
简介:所谓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
由于其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无论在婴儿,老人,还是新生畜禽可以防止和治疗腹泻,便秘。
优点:微生态制剂有其他药不可替代的优点,即“患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效果。
即使健康人也可以服用,以提高健康水平,而且腹泻病人可以服用,便秘病人也可以服用。
人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①米雅BM:为宫入菌(即酪酸菌)芽胞活菌制剂,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
②丽珠肠乐及金双枝:含有双歧杆菌,口服后在肠道定植,从而阻止有害菌的入侵。
③整肠生:为地衣芽胞杆菌无毒菌株活菌制剂。
④培菲康及贝飞达: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
⑤乳酸菌素:由无菌鲜牛乳经生物发酵制成。
另外还有一些口服液,如“昂立1号”、康必得等也是以活菌及其代谢产物,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目的。
⑥阿泰宁,宝乐安: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制剂,东海酪酸梭菌CGMCC0313-1菌株,可以分泌肠黏膜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从而达到修复肠黏膜,消除肠道炎症,营养肠道的目的。
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抑制痢疾志贺氏菌等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胺、氨等有毒物质对肠黏膜的毒害,恢复肠道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⑦爽舒宝:为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TBC-169菌株,可以分泌肠道蠕动促进剂乳酸,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
乳酸还是肠黏膜的营养物质,有修复肠黏膜、消除炎症的功能。
同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分泌抗菌凝固素,抑制肠道内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肠道有害菌,将氨、胺、粪臭素、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减少50%以上,消除肠道毒素对肠的麻痹作用,避免肠道毒素吸收入血对肝、脑、皮肤等造成损伤,并能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微生物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禽畜养殖也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然而,在大规模的禽畜养殖中,饲料中的添加剂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措施,以提高禽畜的生长速度和保证肉、蛋的品质。
而微生物作为一种天然而又安全的添加剂,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一、微生物在生物饲料中的种类微生物在生物饲料中的主要种类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细菌等。
其中,乳酸菌是生物饲料中最常用的微生物。
乳酸菌可以生产乳酸、乳酸脱氢酶等一些酶,可以促进饲料中糖分的转化,提高禽畜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此外,乳酸菌还可以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
酵母菌也是生物饲料中常用的一种微生物,具有强大的发酵能力,可以促进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转化和生长因子的合成,对禽畜的增重和肉、蛋的品质提升有明显的作用。
二、微生物在生物饲料中的作用1.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微生物可以生产各种有益的酶和代谢产物,可以将饲料中的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禽畜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分解饲料中的一些抗营养成分和抗生物质,使禽畜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
2.增强免疫力微生物可以降低肠道pH值,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从而调节和增强禽畜的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禽畜的免疫力。
3.提高生长速度和肉、蛋的品质微生物可以产生多种生长因子,促进禽畜快速增重和骨骼、肌肉等器官的发育。
同时,微生物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有机酸和糖分,使禽畜肌肉中的pH值降低,肉质更加鲜美,蛋白质含量和酸度也得到了提高。
三、微生物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微生物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微生物作为一种天然而又安全的添加剂,可以在保证禽畜健康和饲料品质的同时,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降低了饲料中污染物的含量,符合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微生物研究的深入扩展,微生物在饲料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禽畜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肉、蛋等畜产产品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和期望。
微生物菌剂名录微生物菌剂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菌剂名录:1.芽孢杆菌属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等。
这些菌剂能够产生芽孢,具有抗逆性强、存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对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
2.假单胞菌属菌剂:如荧光假单胞菌、嗜铁素假单胞菌等。
这些菌剂能够产生抗生素、嗜铁素等物质,对土壤中的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作物对铁元素的吸收。
3.放线菌属菌剂:如链霉菌、弗兰克氏菌等。
这些菌剂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
4.真菌属菌剂:如木霉菌、哈茨木霉菌、毛壳菌、淡紫拟青霉、厚垣孢子轮枝菌等。
这些菌剂能够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增加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同时还能够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线虫等有害生物。
5.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益微生物组成的菌剂,如EM菌剂(有效微生物群)、复合芽孢杆菌、复合乳酸菌等。
这些菌剂能够综合发挥各种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微生物菌剂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环境,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微生物菌剂的使用也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芽孢杆菌(Bacillus)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其特点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形成芽孢,一种休眠体,从而抵抗外界压力。
当环境条件变得有利时,芽孢可以萌发成新的细菌细胞。
芽孢杆菌的种类非常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芽孢杆菌种类: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体表。
它可以产生多种抗生素,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因此在农业上常用作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
2.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这种芽孢杆菌也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体表。
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在养猪生产中要大力提倡在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可使用微生态制剂、
中草药制剂、新型抗菌药物及细胞因子制剂等,既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又无药物残留、
不产生耐药性,能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这是养殖业今后的用药方向。本文向养猪户介绍了
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一、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出大量的有机酸、溶菌酸及过氧乙酸等,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多种氨基酸、合成维生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给动物增添营养物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促进宿主代谢,克服腐败过程,分解与转化有害物质,保障动物健康的生理状态;能刺激肠
道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数量,诱导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动物机体免疫力与抗
病力。
二、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
好氧的芽孢杆菌可消耗肠内氧气,使局部氧分子浓度下降,抑制有害大肠杆菌与沙门氏
菌繁殖,其代谢中产生的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对有害菌也有强大的杀伤能力;抑制腐败菌生长,
进而减少氨、胺有害物质的产生;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B 族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及各种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给动物提供营养,帮助消化食物,大幅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
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能分解纤维二糖,为动物提供营养;并改善免疫力与抗病力等。
三、 肠球菌类(粪链球菌、尿链球菌、禽链球菌、鸟链球菌、乳链球菌等)
能产生乙酸、甲酸,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维持肠道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
调节菌群平衡;还能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多种
维生素。
四、酵母菌类(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
酵母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的有效养分;能产生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物
质,有利于乳酸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改善动物免疫力与抗病力;还能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
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 C、氨基酸及多种酶类。
五、光合细菌类
代谢中产生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对饲
料的转化效率;以太阳能或紫外线做能源,利用有机物和有害气体为基质,净化水质与土质。
六、 丝状真菌类
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分解有机物,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转化与分解,
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