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西周的封邦建国》(岳麓)

【教学设计】《西周的封邦建国》(岳麓)

【教学设计】《西周的封邦建国》(岳麓)
【教学设计】《西周的封邦建国》(岳麓)

《西周的封邦建国》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与商朝的灭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了解西周分封的对象和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提供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商纣王的残暴。

2.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3.通过提供文献、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信息,探讨分封制的影响。

4.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实行礼乐制度的目的和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讲述商纣王残暴失天下、周武王仁义得天下的史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朝代更替的原因。

2.通过学习,了解西周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天下共主观念,体会早期国家的发展。

3.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分封制、礼乐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制度创新。

【教学重点】

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一、知识回顾:“畅游历史长河”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夏朝建立到武王灭商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二、导入:以电视剧《封神榜》的图片导入

“同学们看过这部电视剧吗?(看过)那么谁可以说一说这部电视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举手发言)是的,《封神榜》讲述了商纣王统治时期,荒淫残暴,导致民不聊生。姜子牙等神兵天将辅佐西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消灭狐妖妲己的奇幻故事。在这之后,一个新的王朝——西周建立了。那么周王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天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周的封邦建国》。(板书课题)

三、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四、新课:

1.商亡周兴

(1)商的灭亡:纣王的暴政

教师讲述:正如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实施暴政一样,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也是一位暴君。同学们请看两张图。

(多媒体投影仪投影两张图片)从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商纣王是个怎样的君王?

(学生回答“暴君”、“昏君”等)是的,商纣王是个暴君,他好酒淫乐,不理朝政,还加重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和对他不满的王室大臣,以致众叛亲离。

(展示地图)而与此同时,崛起于渭水流域的周趁机起兵反商。

(教师简介周文王的个人信息和渭水求贤的故事。)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继承了他父亲的未竟大业,在其他部族和姜太公等贤臣的协力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那么商朝的灭亡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举手发言)

(2)武王灭商与西周建立

教师讲述:武王灭商,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牧野之战。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西周定都于镐京。

2.封建天下

展示夏朝、商朝、西周的形势图,教师提问: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学生回答:分封制。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封建天下”部分,思考封建天下的目的、分封对象、内容及作用。

(2)请学生回答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3)展示史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引导学生得出分封的主体是宗室。

(4)出示西周分封示意图,引导学生得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宗室(主体)、功臣和先朝贵族。

(5)出示史料二: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摘编自《左传》引导学生理解周天子把土地、臣民等授予诸侯。

(6)出示史料三: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引导学生明确诸侯有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的义务。除此之外,诸侯还需要向周王纳贡、朝觐。

(7)出示西周等级示意图。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最大的领主,全天下从理论上说都是周天子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贵族体制。

引导学生明确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层分封的格局。

(8)那么,分封制有什么作用呢?

请大家观察商、周的形势图和西周历史沿革表,思考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讲述:比较商周的疆域,我们可以发现,周的统治范围明显比商朝要大。说明受封的诸侯国起到了开疆拓土、巩固王室的作用。再看西周历史沿革表,西周的统治从公元前1046年延续到前771年,历时近300年,时间很长。这说明通过分封制,改变了夏、商时期的松散状态,西周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对周边民族影响巨大的国家。

学生齐读分封制的作用。

3.制礼作乐

武王死后,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还年幼,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摄政,周公发现光是实行分封制还不行,还必须有配套的措施来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于是,周公制礼作乐。

(1)学生阅读“制礼作乐”部分,结合图表《周朝使用礼乐的规定》,思考讨论问题。

教师讲述:第一问:不同等级使用乐器的数量和乐舞的规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等级越高,规格越高。

第二问:为了维系分封制的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乐制度的目的和内容。(强调“等级不同”)

(2)小游戏:教师讲述:在周朝什么人听什么级别的音乐都有严格规定。宫悬,即四面挂上编钟,此为王之特权;次之,为轩悬,即三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诸侯们的;判悬,即两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卿大夫享用的;特悬,即一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士享用的。平民百姓根本没有资格享受高级音乐。所以后来人们用“钟鸣鼎食”一词来形容人们过着富贵生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西周的礼乐制度。如果表演有“违礼”现象,请下同学大声喊出:“违礼!”,侍卫把违礼者押下台;如果表演符合礼乐制度,请台下同学对该表演予以热烈掌声!

(3)教师讲述礼乐制度的作用:

周礼使整个社会有了统一的行为准则,当然一切准则都是为了统治集团的利益服务。那些规模宏大而又庄严肃穆的乐舞,在祭祀典礼等仪式中时刻强化着统治者的权威。礼乐作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的外在表征,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对于稳定西周秩序起到了重大作用,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西周的封建国。商纣王因残暴而失国,西周建立后,采用分封制和礼乐制,很好的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地域辽阔的有影响力的大国。分封制和礼乐制都是当时制度的创新,反映了西周先民的治国智慧。但这种制度能够长期的延续下去吗?请同学们回去预习第6课西周的衰微。

六、随堂训练:(课件出示)

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