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殖:真菌寄生于人体浅表部位〔粘膜、皮肤〕。 如:鹅口疮、食道炎、阴道炎、甲沟炎、龟头炎、尿布疹
侵袭性感染:在血及无菌部位培养阳性 在体液中发现菌丝。
如:动静脉导管、脑脊液、无菌部位空腔穿刺液 痰液及尿液中有菌丝或培养阳性。
诊断
• 比较困难-病症体征无特异性,与细菌感染 不易区别
• 临床-当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3-7天用 广谱抗生素无效,应考虑有真菌感染存在。
prevent candidal infections in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 ANNALS OF SURGERY Vol 233 No.4. April 2001. P: 542-547.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预防性用药、经历治疗、早期积极治疗和确诊治疗
• 新一代抗真菌药物正在不断问世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宓卡芬净 棘白菌素等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 预防性用药的问题:
•
滥用氟康唑可增加耐药酵母菌的产生,
这些酵母菌既可以成为定植菌,也可以成为感
染的真正病原菌。
• 经历性治疗的合理性:
• 1.念珠菌在高危病人中发病率高。
• 2.定殖预测侵袭性感染很重要。
• 很多临床医师对深部器官真菌感染的危害未能 到达充分的认识。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
两高、两低、一快 两高: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两低:低临床诊断率和低实验室诊断率 一快:病情开展快
易感因素
• 长期不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 • 恶性肿瘤的化疗 • 激素的应用不合理 • 器官移植 • 艾滋病
诊断
定殖〔colonization〕和侵入性感染〔invasive infec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