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水分生理生态
- 格式:ppt
- 大小:495.00 KB
- 文档页数:42
1 .水分代谢( water metabolism )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 .水势( water potential )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符号为ψw。
3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 :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用负值表示,符号为ψπ,亦称溶质势( solutepotential,ψs)。
4 .压力势( pressure potential )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大的水势值,一般为正值,符号为ψp。
初始质壁分离时,ψp为0 ;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5 .衬质势: ( mat rix poten tial )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符号为ψm。
6 .重力势(gravitational potential )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符号为ψg。
7 .自由水( free water) :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8 .束缚水( bound water) :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9 .渗透作用(osmosis)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0 .吸胀作用( imbibition) :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1 .代谢性吸水( metabolic absorption of water) :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2 .水的偏摩尔体积( par tial molar volume ) :在温度、压强及其他组分不变的条件下,在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1mol水时,对体系体积的增量。
其符号为珡Vw。
13 .化学势( chemical poten tial) :一种物质每摩尔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4 .水通道蛋白( water channel protein) :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 aquaporins , AQPs)。
亲水基在外部。
外部的亲水基对水分子有很大的亲和力,容易起水合作用,所以细胞质胶体微粒具有显著的亲水性,水分子距离胶粒越近,吸附力越强,距离胶粒越远,吸附力越弱,从而使水分子在细胞内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距离胶粒越近的被吸附着的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子叫做束缚水;一种是距离胶粒较远的不被吸附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子称为自由水。
自由水参与各代谢活动,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代谢的强度,自由水含量越高,植物的代谢活动越旺盛。
束缚水含量越高,植物的代谢活动越弱,越冬植物的休眠芽和干燥种子里所含的水基本上都是束缚水,这时植物以微弱的代谢活动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因此植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含量与植物的抗逆性大小密切相关。
通常把自由水与束缚水的比值作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植物抗逆性大小的指标之一。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理作用: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生态作用:调节环境温度湿度,调节植物体温,提高光的通透性等。
二、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我们知道植物在生命活动中要不断的从外界吸收水分,并运输到各个部位,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那么植物细胞是怎样吸收水分的呢?水分是通过什么方式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地方去的呢?经过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其中渗透吸水占主要地位。
(一)扩散扩散是一种自发过程,指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适合短距(如细胞间)离迁徙,不适合长距离的迁徙。
(二)集流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例如水在水管中的流动,河水在河中的流动等。
植物体内也有水分的集流,如水分从土壤溶液流入植物体。
与扩散作用相反,水分集流与溶质浓度梯度无关。
植物体的水分集流要借助于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来完成。
水孔蛋白的活化依靠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作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