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灌设计计算书1

微灌设计计算书1

微灌设计计算书1
微灌设计计算书1

微灌设计计算书

1.水量平衡分析计算

1.1地块(1)-1 板栗需水量分析计算:

1.地块(1)-1板栗小管出流灌区的技术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1.1.1根据有关规定与调查资料和经验所取用的参数

(1)灌溉方式的选择

根据已有板栗种植栽培技术和农艺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选择板栗灌溉采用小管出流灌溉方式。

(2)灌溉系统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规范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如下设计参数

①设计保证率。依据《规范》不低于85%,此项目取90%。

②灌溉水利用系数。依据《规范》不低于0.85,此项目取0.90。

③系统日工作小时数。资料已给,此项目取18h/d。

④流量偏差率。依据《规范》规定,此项目取q=20%。

⑤计划土壤湿润层,依据《规范》,为80~100cm。取H=90c m

⑥设计土壤湿润比,依据《规范》,板栗灌区取30%~50%。P=40%

通过计算所确定的参数

①设计补充灌溉强度的确定

根据提供的气象资料,并查询灌溉手册资料,可知,板栗的作物系数取0.95,与土壤有关的损失系数取1.05,板栗生长盛期的地面覆盖率按P=75%考虑,则覆

E=6mm/d,因此,本项目区得板栗灌溉设计盖率影响系数取0.85,作物耗水量

o

耗水强度

)/(087.5685.005.195.0d mm E K K K I o c s r c =???==

该项目区的作物耗水全部来源于灌溉,此处c I =αI ,故设计灌溉补充强度

c I =5.1mm/

d 。

②土壤湿润比

%0.30%1003

40

.131%100=????=?=

r t w e s s D ns P P —土壤湿润比%

n —每颗作物的滴头数,n =1 e s —滴头间距,e s =3 m

w D —湿润带宽度,w D =1m r s —作物行距,r s =4m

t s —作物株距,t s =3m (3) 灌水器的选择

据灌水器的种类和水力性能拟选用:由1个流量调节器和1根长1.0m 的?4灌水小管组成,流量调节器工作压力为5~40m ,水压的变化对其出流量几乎没有影响,本工程设计工作水头为10.0m ,小管出水流量q =30L/h 。

小管出流系列环沟灌灌溉技术要素:

①确定灌水湿润区的灌水量I , 取θ0= 0.6θmax ,计划湿润层深z=0.9m

=10×(21.6-14.4)×1.5×0.9=97.2 mm

②确定入渗沟规格。取灌水土壤湿润比P= 40% ,沟内最大水深 :10cm ,沟的边坡系数 φ=0.75,β=2.0.则入渗沟规格b 0

=7.312 cm

③确定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取K 1=1.3mm /min .α= 0.28

=168 min ④计算人沟流量

=1.599L/min 为95.97L/h<110L/h 取D=2.5m h=10 cm b 0=10 cm ,则

=1.999 L/min 为120L/h>110L/h 取q=120 L/h (4)需水量计算

根据灌溉面积和设计耗水强度计算灌溉系统所需的最小供水流量。

式中:式中:Q ~需供水流量,m 3/h ;

A ~灌溉面积,hm 2; I a ~设计供水强度,mm/d ;

t

A

I Q a η10min =

E a ~设计耗水强度,E a =6mm/d ; t ~水源每日供水时数,t=16h ; 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

经计算得所需流量Q min =104m 3/h ,新打机井的设计流量依据附近已有机井的参数,选定水源井流量为120m 3/h ,能满足本设计中小管出流灌溉系统的流量设计要求。

(5)灌溉制度的确定

① 设计灌水定额

mm

38.88)4.14-6.21(90405.10.001)-(p z 0.001m min max =????=????=θθγ 式中:m ~设计灌水定额,mm ;

γ~土壤容重,1.5g/cm 3; z ~计划湿润层深度,90cm ; p ~设计土壤湿润比,40%;

θmax 、θmin ~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θmax =24%×90%=21.6%,θmin =24%×60%=14.4%;

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0; 经计算得到设计毛灌水定额:

mm 409

.038.88

m ==

=

η

毛m ② 设计灌水周期 d 48.66

38.88E m

T T d max ===≤ 式中: T ~设计灌水周期,d ;

m ~设计灌水定额,mm ; E a ~设计耗水强度,E a =6mm/d ;

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 取灌水周期T=6d 。 ③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h q S S m d L 1630

4

340t e =??=??=

式中: 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

m 毛~设计灌水定额,mm ;

S e 、S l ~灌水器间距与毛管间距,3m ×4m ; q ~灌水器流量,30L/h ;

④ 轮灌组个数 个616

6

16max =?=?=

≤t T C N N 根据灌溉系统的布置,为保证系统持续稳定的压力,分散水流,降低管道水头损失,运行时,一次灌水开启干管一侧1条分干管,每条分干管只打开两条支管,为55对毛管供水,同时打开的支管为一个轮灌组。对于187亩田块,划分6个轮灌组。每组灌16小时,每天工作16小时,连续工作3天,使全部地块灌完。详见典型区布置图。 (6) 灌溉系统流量推算

① 毛管设计流量

根据一区布置,毛管长度为39m ,滴头间距为03m ,所以每根毛管上小管数目为13个,灌水器设计流量取30L/h 。毛管的流量等于毛管上各小管流量之和,根据公式:

式中:Q 毛—单侧毛管的总流量;

N d —毛管小管个数;

q d —小管设计流量;

经计算Q 毛=390L/h ②支管设计流量

支管设计流量为支管上一次开启的支管流量之和。

h

L q N q Q

d

d n

i i

/39030131

=?=≈=∑=毛

42900L /

390552Q N 2Q =??=??=毛支 式中:N —支管上同时工作的毛管数目。 经计算Q 支=42900L/h ③ 分干管设计流量 Q 分干=Q 支=42900L/h ④ 干管设计流量

Q 干= Q 分干=1×42900=42900L/h 系统水力计算

a) 小管出流灌水均匀度 ①小管出流均匀系数

水利部行业标准《微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q v 应不大于20%,设计灌水均匀度不应低于0.95。

根据公式

式中:Cu ——均匀系数; q a ——灌水器的平均流量;

Δq——每个灌水器的流量与平均流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Q i ——每个灌水器的流量;

N ——灌水器个数,毛管长度39米,灌水器个数为13个; 经计算C u =0.977>0.95,满足要求。 ②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 小管出流工作水头偏差率h V :

式中:

q v ——灌水器允许流量变差率,q v 取0.2; χ——流态指数,χ为0.7; 经计算h V =0.315

315.0)2.07

.07.0112.01(7.02.0)112.01(h v =?-?+?=?-?+?=

v v q x x x q a

q q

?-

=1C u N

q q

N

i a

i

∑=-=

?1

q

③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按下式计算: [ΔH]= h V ×h d

式中:[ΔH]——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m ; h d ——设计工作水头4m 。 经计算[ΔH]=1.26m b)系统水力计算 1) 毛管水力计算

① 毛管的选型:根据有关设计资料,毛管选用Ф15。 ② 毛管极限滴头个数的确定

式中: N m ——毛管的极限分流孔数;

[H v ] ——毛管的允许水头差,m ,[H v ]=hv ×h d =1.26m D ——毛管内径mm ;取15mm

k ——水头损失扩大系数,一般为1.1~1.2; q d --毛管单孔出水量,取30L/h S —出水口间距,取3m

α—系数,α =1.006×10-5×D -(0.123LgD+4.885)=1.38×10-6 m —指数,m=1.753×(D/2.5)0.018=1.746; h d —设计水头,取4m 。 得: N m=37(个) >13 满足要求。 毛管允许的最大长度

则毛管允许的最大长度L m =N m ×S=38×3=114(m)。由于该地块毛管铺设长度为40m ,满足设计要求,故取D=15mm 符合设计要求。

9.3752

.03031038.11.1315.04)174.1(52

.0)1(1

74.1175

.161

1

75

.1=+????????????+=+??

?

?

?

??????????+=+-+m d v d m q N S k H h m α

④ 毛管水头损失h 毛 (多孔管)

式中:k 、m 、α——水头损失扩大系数、流量指数和系数; α=1.38×10

-6

m=1.74 K=1.1;

S o —毛管进口到第一个出水口距离,1.5m 。

毛管选用φ15PE 管,经计算毛管水头损失为0.078m ,[△h 2]=0.55*3.4=1.87m ,h 毛<[△h 2]满足毛管水头偏差要求。

⑤ 毛管进口工作压力计算:

经计算毛管进口工作压力为11.58m 。

毛管工作参数计算表

表5.4.2

管 径 滴头间距

(mm) 毛管进口工作压力

(Mpa) 滴头流量 (L/h) φ16

300 11.58 2.18

2)辅管水力计算

辅管水头损失计算:

辅管选用?32PE 管,经计算辅管水头损失为0.78m ,辅管与毛管水头损失之和为1.96m<[ΔH]=3.4m ,满足灌水小区均匀度要求。

辅管进口工作压力计算:

经计算辅管进口工作压力为12.10m 。

辅管工作参数计算表

表5.4.3

管 径

辅管理论长度

(m) 辅管进口工作压力

(Mpa)

辅管流量 (L/h)

m

S q N h m d 078.05.1)3013(1038.11.1)(74.160=?????=????=-ακ毛()????

?

???? ??--++=

+S S N m N d fSq k h m m b

d

0175

.11148.0辅()b

m

b

m m

e d d Nq kfs d m N q

RkfS h h )()1(52.0010++-+=+毛()b

m

b

m m

e d d Nq kfs d m N q

RkfS h h )()1(52.0010辅辅

辅++-+=+

φ32 16.9 12.10 961.54

3)支管水头损失计算

L d

fQ h b

m 支

支k = 式中:Q ——管道流量,L/h

L ——管道长度,m d ——管道内径,mm

经计算支管水头损失3.07m 。

支管工作参数计算表

表5.4.4

管 径 支管长度 (m) 支管进口工作压力

(Mpa) 支管流量 (L/h) φ63

125 15.17 12564

4)干管水头损失计算

运行方案流量确定后,根据经济流速或经济水力坡度预选管径,然后计算系统各部分水头损失,校核各管段承压力,最后确定干管实选管径,干管直径初步确定为φ75。计算干管沿程水头损失

L d

fQ h b m

k =干

经计算干管总水头损失20.65m 。

综上所述,系统设计工况下产生水泵出口压力最大时各级管道水头损失见表5.4.5。

产生水泵出口压力最大时系统的水头损失计算汇总

表5.4.5

各级管网 管外径 (mm) 管内径 (mm) 管段长 (m) 流量 (m3/h) 总水头

损失(m) 毛管

16 16 66.5 0.96 1.18 辅管

辅管 32 28.8 16.9 12.5 0.78 进口压力水头 12.105 支管

63 61.2 125 12.56 3.07 干管

CD 75 73 133 12.56 1.37 BC 75 73 133 25.13 4.60 AB

75

73

133 37.69

9.34

OA 75 73 62.5 50.26 5.35 主干管进口压力水头(m)12.105+3.07+1.37+4.6+9.34+5.35=35.82

首部枢纽水头损失初估(m)24

水泵出口压力水头(m)59.82

5.4.4 首部枢纽设计

滴灌系统首部设计包括:水泵、水源过滤设备及施肥罐的选型。

1)水源过滤设备选型

水源为地下水,首部选用一组独立单体过滤器,其型号选择应根据其过流

量(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本系统设计流量为50 m3/h,因此选用过流能力大

于等于该值的水泵。

2)施肥罐选择

施肥罐的选型一般根据滴灌地的规划面积即系统流量选择,面积大的选用较

大容积的,面积小的选用较小容积的。本系统规划面积为200亩,应选用施肥罐

为50L。

3)水泵与动力选型

选型的原则:

本系统的水源为地下水,水泵应优先选用国优与部优产品以及获得国家生产

许可证的产品与节能产品。

所选水泵,其流量与扬程均与滴灌系统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基本一致,使水

泵保持在高效率区工作。

所选水泵工作稳定,便于操作、维修。并尽可能型号一致,便于管理和零件

配换。

扬程:H扬=h泵+ΔZ+f进=59.82+0.7=60.52m

流量:水泵流量根据滴灌系统设计流量选定。据以上最不利情况下的水力

计算,系统正常工作所需总扬程为60.52米,所需总流量为50m3/h。因此所选

水泵型号为:250QJ50-60/3。

由于运行为对称运行,所以其它灌水小区所需水泵扬程与上述计算相同。即:所有灌水小区正常运行时,水泵工作均处于高效状态。

(5)灌溉系统的管网布置

小管出流灌溉系统由管首工程、输水管网工程和田间配水工程三大部分组成。管首工程由水源工程、沉淀设施、动力水泵、施肥器、过滤器和管首配水系统等组成。水源工程、动力水泵及配水系统等, 与微喷灌等工程相同。过滤器的选择, 比滴灌要求低, 通常选择60~ 80?英寸的筛网式过滤器即可满足防堵要求。而滴灌则需要120~ 200?英寸的过滤器。在水源较清, 含沙颗粒小于0. 4 mm 时, 可以省去过滤器, 以减少水头损失, 提高经济效益。施肥器的选用, 可参照滴灌工程。由于小管灌抗堵塞能力较强, 因此不但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化学无机肥料, 也可以输送有机复合肥料。此外, 还可不通过管道施肥而将各种肥料(包括有机肥) 埋入小管出流口处的沟、畦或土壤中, 使其发醇、溶解后随水进入作物根部, 达到全面施肥之目的。输水管网的设计, 可参照微灌工程设计进行。为了降低管网工程造价, 应对管网进行优化设计。管网的优化设计除涉及到管径的合理选择外, 还要求对田间灌水单元进行合理划分,即对支毛管长度进行合理选择。当输水管网将灌溉水合理地分配到田间后, 在田间配水管网的最末一级毛管上, 接上53~ 5 6 的小管(灌水器) , 将灌溉水送到作物根部或蓄水沟、畦与坑塘中, 对作物进行灌溉。对于果树、林木的灌溉, 可在树棵周围开挖环形小沟或坑塘; 对于花卉、蔬菜、小麦等的灌溉, 可进行分畦灌溉; 对于其它条播作物的灌溉, 可在种植行附近平行种植行开挖小沟实施小管沟灌等。

①干管布置

灌溉系统干管采用DN110PVC-U塑料管道,分干管采用DN90PVC-U塑料,管道具体布置如设计图所示。

②支管布置

由DN90 PVC-U干管分出DN50 PE的支管引入灌溉小区内,支管首部设有控制阀,具体布置如图所示。

③毛管布置

灌溉小区内的毛管为DN25,灌水毛管采用沿种植方向单行单向布置,单条毛管长50~40m ,毛管间距为3.0m,灌溉小管间距为0.8m ,每棵树下设1个灌溉小管。

④保护设备的设置

为使灌溉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系统首部设置了变频器、进气阀、叠片式过滤器、水表等安全保护、量水装置。同时为防止冬季灌溉管道因气温低而冻坏,在管网最低处设置了排水设施。

1.1.2 灌溉制度 ⑴设计灌水定额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及示范区的实际条件,选用如下设计参数:

① 设计日耗水量:a E =6d mm ; ② 灌水有效利用系数:9.0=η; ③ 土壤干容重:1.5g/cm 3;

④ 土壤田间持水率:β=24%(占重量百分比);

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限取田间持水量(24%)的90%为21.6% 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下限取田间持水量(24%)的65%为14.4% ⑤ 计划土壤湿润层:H =0.9m ; ⑥ 土壤设计湿润比:P =40% 。

设计灌水定额采用田间持水量进行计算,对于果树适宜土壤含水率的上限

max θ,取田间持水量的85%-95%,下限min θ取田间持水量的60%-65%。根据本地区资料,max θ=90%田θ,min θ=60%田θ

则设计灌水定额用下式计算:

净m =0.1γHP (max θ-min θ)

式中: γ——土壤容重;P ——土壤湿润比;H ——计划土壤湿润层;

η——

灌溉水利用系数;

计算得 净m =0.001×1.5×90×40×(90-60)×24%=38.88mm =25.92亩3m

毛M =

η

净m =

20.439

.038.88

=mm ⑵设计灌水周期 天天,取净748.66

88

.38a ====

T E m T ⑶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t=m 毛×S e ×S l /q

式中: 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

m 毛——设计灌水定额,mm ;

S e 、S l ——灌水器间距与毛管间距,0.8m*3m ; q ——灌水器流量,18L/h ;

故 t=40×4×3/(100×1)=5.3 h 取t=6 h ⑷轮灌组的划分

轮灌组的划分:N≤CT/t 式中: N ——最大轮灌组;

C ——每天最大工作时间,18h ; T ——灌水周期,d ;

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 计算得:N≤18 。 ⑸管道设计流量

式中:I a ——日耗水强度,6d mm ;

A ——灌溉系统典型控制面积373.91亩,24.942hm ;

η——灌溉水利用系数,0.9;

t ——系统日灌水时间,18 h 。

t

A

I Q a η10min =

故 ()=???=189.094.24610Q 92.37h m 3 井的出水量Q=60h m 3 需要的井数n=92.37/60=1.54≈2 故该地块需要两口井。 1.2地块(1)-2 苹果需水量分析

1.地块(1)-2苹果管道灌区的技术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1.

2.1根据有关规定与调查资料和经验所取用的参数

①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宜不低于75% ②管系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95

③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灌区应做到田间工程配套齐全灌水。方法合理,灌水定额适当,其田间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5.

④ 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 1.2.2灌溉制度 ⑴设计灌水定额

① 设计日耗水量:a E =6d mm ; ② 灌水有效利用系数:9.0=η; ③ 土壤干容重:1.5g/cm 3;

④ 土壤田间持水率:β=24%(占重量百分比); ⑤ 计划土壤湿润层:H =90c m ;

m=1000γH (max θ-min θ) max θ=95%田θ,min θ=65%田θ

计算得:m=1000×1.5×0.9×(0.95-0.65)×0.24=97.2mm=952.56m 3/hm 2 ⑵设计灌水周期

取14天。

⑶设计灌溉流量

Tt

m A

Q ηα=

0 Q 0—灌溉系统设计流量,m 3/h ; α—控制性的作物种植比例,采用1; m —灌水净定额,m 3/亩; A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面积,亩;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T —设计灌水周期,d ; t —日工作小时数,h 。

计算得:Q 0=0.09525×1×19.13×15×666.7/(0.9×14×18)=80.3h m 3 井的出水量Q=60h m 3 井的数量n=80.3/60=1.3≈1 该地块需要一口井。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京杭运河特大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计 算 书 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京杭运河特大桥 防撞墩及助航设施施工图设计 证书等级:工程设计甲级 发证机关: 证书编号: 计算: 复核: 审核: 浙江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一、工程背景 京杭运河特大桥为宁杭高速铁路浙江段中重要桥梁。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为(84+152+84)m双薄壁连续刚构桥,桥址位于京杭运河崇贤港区附近,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大桥北侧约1公里处。由于受杭州市城市规划所限,桥轴线与航道夹角35°,双薄壁墩置于河道内,容易受到过往船只的碰撞,给铁路正常运营带来隐患。 受宁杭高铁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京杭运河特大桥主墩防撞设施及助航设施进行设计。 二、采用规范及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京杭铁路跨京杭运河防撞墩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设计》合同编号:2009-gl-24; 2、《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4月编制; 3、《关于宁杭铁路(浙江段)京杭运河特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报告的审查意见》浙港航函【2008】74号文件; 4、《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撞和助导航设施方案专家审查意见》2009.11.29。 2.2 技术规范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三、计算程序 本次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03分析软件对局部冲刷线处桩的作用效应进行建模计算。 四、防撞墩主体结构设计要点 防撞墩主体结构采用群桩基础加防撞承台的形式。 4.1设计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在满足防撞设施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防撞设施的尺寸,使其满足Ⅲ级航道通行的要求,并对航运的影响最小化,使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效益最大化。 3、以冲刷线下桩基的最大弯矩为控制指标,确定桩基直径及配筋的数量,根据地质情况及桩基承载力确定桩长。 4、此水域最高通航水位3.46m,最低通航水位0.6m(85国家高程)。 5、京杭运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选用1000t级机动驳船作为通航的代表船型。 6、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承台顶面高程控制为3.66m。 4.2 设计参数 1、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钢便桥设计计算详解

某大桥装配式公路钢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之一 设计计算书 二〇一六年三月六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4) 1.1 **大桥 (4) 1.2 钢便桥 (5) 2、编制依据 (5) 3、参照规范 (5) 4、分析软件 (5) 5、便桥计算 (5) 5.1 主要结构参数 (5) 5.1.1 跨度 (6) 5.1.2 便桥标高 (6) 5.1.3 桥长 (6) 5.1.4 结构体系 (6) 5.1.5 设计荷载 (6) 5.1.6 材料 (8) 5.2 桥面计算 (8) 5.2.1 桥面板 (8) 5.2.2 轮压强度计算 (9) 5.2.3 桥面板检算 (9) 5.3 桥面纵梁检算 (10) 5.3.1 计算简图 (10) 5.3.2 截面特性 (10) 5.3.3 荷载 (11) 5.3.4 荷载组合 (13) 5.3.5 弯矩图 (14) 5.3.6 内力表 (14) 5.3.7 应力检算 (15) 5.3.8 跨中挠度 (16) 5.3.9 支座反力 (17) 5.4 横梁检算 (17) 5.4.1 计算简图 (17) 5.4.2 装配式公路钢桥弹性支承刚度 (17) 5.4.3 横梁模型 (18) 5.4.4 作用荷载 (18) 5.4.5 计算结果 (19) 5.4.6 截面检算 (20) 5.4.7 挠度检算 (20) 5.5 主桁计算 (21) 5.5.1 分配系数计算 (21) 5.5.2 计算模型 (22) 5.5.3 截面特性 (22) 5.5.4 作用荷载 (24) 5.5.5 荷载组合 (25)

5.5.6 主要杆件内力及检算 (26) 5.5.7 支座反力 (33) 5.6 桩顶横梁计算 (33) 5.6.1 上部恒载计算 (33) 5.6.2 作用效应计算 (34) 5.6.3 荷载分配系数计算 (34) 5.6.4 荷载分配效应 (37) 5.6.5 横梁计算模型 (37) 5.6.6 横梁作用荷载 (37) 5.6.7 横梁荷载组合 (38) 5.6.8 横梁弯矩图 (38) 5.6.9 横梁应力图 (38) 5.6.10 横梁挠度 (39) 5.7 钢管桩计算 (39) 5.7.1 钢管桩顶反力 (39) 5.7.2 钢管桩材料承载力检算 (40) 5.7.3 钢管桩侧土承载力检算 (40) 6、钻孔平台计算 (41) 5.8.1 桥面板计算 (41) 5.8.2 纵向分配梁计算 (42) 5.8.3 墩顶横梁 (45) 5.8.4 平台钢管桩检算 (49) 7、剪力支承设计 (50) 7.1 水平支承系 (50) 7.1.1 2.3m水平支承检算 (50) 7.1.2 2.5m水平支承检算 (50) 7.1.3 5m水平支承检算(双根对肢) (51) 7.2 斜支承系 (51)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设计说明 1、试验目的: 云南省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A7合同段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使用于洞口坡面防护、喷锚支护等。 2、试验依据: 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试验的原材料: 1、水泥:采用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生产的堡垒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源石材场生产的5mm-1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3、细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元砂石料场生产的II类机制砂。 4、外加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 5、速凝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LZ-AP2液体无碱速凝剂掺量采 用% 6、水:昭通市鲁甸县都香A7标地下水。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在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时,则可由下式计算求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即 f cu,o= f cu,k+σ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σ=5 f cu,o= f cu,k+σ =25+×5 = 2-2、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Mpa),水泥实际强度f ce=(Mpa) 采用回归系数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得 a a=,a b= W/B=a a×f b÷(f cu,O+a a×a b×f b)=×÷+××= 注:f b=γf×γs×f ce= ××=(Mpa) 2-3、确定水胶比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无冻害地区,根据图纸设计及《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规定,允许最大水胶比为,计算水胶比为,不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经验水胶比 3、确定用水量(W0),掺量采用%,减水率为:20% 代入公式计算m wo=m′wo×(1-)=246×(1-20%)=197( kg/m3) 4.计算水泥用量(C0) C O=W O/W/C=197/=470kg/m3 5.确定砂率(S p) 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的规定,砂率选用50%,符合规范中混凝土骨料通过各筛经的累计质量百分率要求。 6.计算砂、石用量(S0、G0) 用容重法计算,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 -2015)的规定,喷射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可取2200~2300 kg/m3,取容重为2300 kg/m3已知:水泥用量C O=470 kg/m3,水用量W0=197 kg/m3

监控立杆基础计算

二、设计条件⑴.基本数据:灯塔距地面高度30m,方形基础平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灯杆截面为正十二边形,计算时简化为圆形,顶部直径D为280mm,根部直径D 为650mm,厚度自顶端至底端分三段。δ=6mm,长10m,δ=8mm,长10m,δ=8mm,长10m。材料为上海宝钢生产的低合金钢,Q/BQB303 SS400,屈服强度为f屈=245N/mm2,设计强度取f=225N/mm2,fV=125N/mm2,灯盘直径为3800mm,厚度简化为200mm,高杆灯总重为Fk=40KN。 ⑵.自然条件:当地基本风压Wo=m2,地基土为淤泥质粘性土,地承载力特征值fak=60 KN/m2,地面粗糙度考虑城市郊区为B类,地下水位埋深大于,地基土的容重γm=18 KN/m3。 ⑶.设计计算依据: 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③、《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④、《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135-90 三、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基本公式:WK=βz·μs·μz·ur·Wo 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r —高耸结构重现期调整系数,对重要的高耸结构取。 ⑴.灯盘:高度为30m,μz =,μs =,μr= βz=1+ 式中ξ—脉动增大系数; υ—脉动影响系数; φz—振型系数;

βz=1+ =1+()= WK=βz·μs·μz·ur·Wo =××××=m2 ⑵.灯杆:简化为均布荷载,高度取15m, μz=, μs=, μr= βz=1+ =1+()=, WK2=βz·μs·μz·ur·Wo =××××=m2 四、内力计算⑴.底部(δ=8mm) 弯矩设计值:M=M灯盘+M灯杆 M=γQ×WK1×××30+γQ×WK2× ×30×15 =××××30+×× ×30×15 =426KN·m 剪力设计值:V=V灯盘+V灯杆 V =γQ×WK1××+γQ×WK2× ×30 =×××+×× ×30 =27KN ⑵.δ=8mm与δ=6mm,交接处 弯矩设计值: M=γQ×WK1×××10+γQ×WK2×(+ )×10×5 =××××10+××(+ )×10×5 =51KN·m 剪力设计值: V =γQ×WK1××+γQ×WK2×(+ )×10

实验楼施工图计算书

一、概况 本工程位于黄山学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综合基地面积104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39.6平方米,建筑高度22.1米,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4.60,顶层地坪设计标高15.60相当于绝对标高150.20。本次设计为单体设计,范围为教学楼室内给排水、水消防系统、手提式灭火器及消防水泵接合器布置。单体周围给排水总平面设计由校园给排水总平面设计单位统一设计。 二、生活用水 最高日用水量为152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28.5m3/hr。 2.供水方式: 根据甲方提供有关资料:综合实验楼东侧有校园市政给水管接口,该处绝对标高134.10,最不利供水压力3.2Mpa,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本单体生活给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直供。3.水力计算 α=1.8,q=0.2×1.8×N+1.1=0.36N+1.1

三、消防系统 1.消防用水量: 根据规划,校园北区设置一座集中消防泵站。利用图书馆内的消防泵房作为北区集中消 防泵站供校区北侧图书馆、教学楼等的室内消防、喷淋用水。 2.高位消防水箱 高位消防水箱容积V=15x10x60/1000=9m3 高位消防水箱储存10分钟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9m3,利用图书馆屋顶18m3高位消防水箱。 3.消火栓系统 最不利消火栓高度16.7m,栓口压力H1 = 18.5m(衬胶龙带长度为25米),管路损失H = 8 m H = 16.7+18.5 +8=43.2 m 室内消火栓系统入户处压力为0.44Mpa(以室内地坪0.00为基准,绝对标高134.60米),流量为15l/s。 4.手提式灭火器数量计算:

钢便桥计算书正文(最终)

一、验算内容 本计算内容为针对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上、下部结构验算。 二、验算依据 1、《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 2、《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设计图》; 3、《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便道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三、结构形式及验算荷载 3、1、结构形式 北侧钢便桥总长60m,南侧钢便桥总长210m,上部均为6排单层多跨贝雷梁简支结构,跨径不大于9m;下部为桩接盖梁形式,盖梁采用45A双拼工字钢,桩基采用单排2根采用529*8mm钢管桩。见下图: 立 面形式横断面形式 3、2、验算荷载 钢便桥通行车辆总重600KN,重车车辆外形尺寸为7×2、5m,桥宽6m,按要求布置一个车道。

横向布载形式 车辆荷载尺寸 四、结构体系受力验算 4、1、桥面板 桥面板采用6×2m定型钢桥面板,计算略。 4、2、25a#工字钢横梁(Q235) 横梁搁置于6排贝雷梁上,间距1、5m。其中:工字钢上荷载标准值为1、18KN/m;25a#工字钢自重标准值0、38KN/m。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截面抗弯模量分别为:I =50200000mm4;W =402000mm3。 (1)计算简图:

(2) 强度验算: 抗弯强度σ=Mx/Wnx=46580000/402000 =115、9Mpa<[f]=190Mpa;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τ=VSx/Ixtw=167362×232400/(50200000×8)=96、8Mpa<ft =110Mpa;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f=M、L2/10 E、I =35、8*1、32/10*2、1*5020*10-3 =0、57mm

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设计依据 (1) 3设计原则 (1) 4 设计基础参数取值 (2) 5支护工程设计方案 (2) 6设计计 算…………………………………………………… (3)

6.1开挖放坡稳定性验算 (3) 6.2挡土墙验算 (4) 地质工程勘察公司101贵州地矿凯里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6.2.1土压力计算 (4) 6.1.2稳定性验算 (5) 6.2.1墙身强度验算 (7) 6.2.4地基承载力验算 (7) 6.3墙脚排水沟设计 (8) 7算过程及结 果…………………………………………………… (9) 7.1开挖放坡稳定性验算(采用理正6.0软件 计 算) (9)

7.2挡土墙计算过程及结果(采用理正6.0软 件计算) ........................................................... 10 地质工程勘察公司101贵州地矿凯里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1工程概况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段挡土墙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全长20.0m,墙顶高程666.90m,墙底高程663.05m,该段挡土墙顶后缘为在建8层砖混结构民房(基础为桩基础),墙脚 前缘为已建的6层砖混结构民房。 2012年6月,发现该段挡土墙出现变形,并且变形在持续发展,目 前该段挡墙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墙体鼓胀。 根据现场调查和勘察,墙后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老回填土,填土层厚5.0~8.0m,挡墙基础持力层为老回填土,基底以下老回填土层厚度大于1.0m,下覆基岩为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n)碳质页岩。l2 设计依据 (1) 现场踏勘、勘察、调查、收集资料; (2) 现场实测工程区1:500地形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钢便桥计算书正文(最终)

本计算内容为针对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上、下部结构验算。 二、验算依据 1、《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 2、《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设计图》; 3、《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便道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三、结构形式及验算荷载 3.1、结构形式 北侧钢便桥总长60m,南侧钢便桥总长210m,上部均为6排单层多跨贝雷梁简支结构,跨径不大于9m;下部为桩接盖梁形式,盖梁采用45A双拼工字钢,桩基采用单排2根采用529*8mm钢管桩。见下图: 立 面形式横断面形式

钢便桥通行车辆总重600KN,重车车辆外形尺寸为7×2.5m,桥宽6m,按要求布置一个车道。 横向布载形式 车辆荷载尺寸 四、结构体系受力验算 4.1、桥面板 桥面板采用6×2m定型钢桥面板,计算略。 4.2、25a#工字钢横梁(Q235) 横梁搁置于6排贝雷梁上,间距1.5m。其中:工字钢上荷载标准值为1.18KN/m;25a#工字钢自重标准值0.38KN/m。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截面抗弯模量分别为:I =50200000mm4;W =402000mm3。

(1)计算简图: (2) 强度验算: 抗弯强度σ=Mx/Wnx=46580000/402000 =115.9Mpa<[f]=190Mpa;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τ=VSx/Ixtw=167362×232400/(50200000×8)=96.8Mpa<ft =110Mpa;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f=M.L2/10 E.I =35.8*1.32/10*2.1*5020*10-3 =0.57mm

广场高杆灯灯杆的标准要求(特选材料)

广场高杆灯灯杆的标准要求: (1)材质:灯杆钢材材质为宝钢、武钢、三钢、鞍钢等大厂特制SS400低硅低碳高强度钢(Si≤0.04%),厚度不小于6mm,底法兰厚度≥20mm。要求确保热镀锌底硬度和附着力,表面不发黑。符合国家或企业标准,并提供钢材供货合同及钢材质量证明书。投光灯安装支架为拆边槽钢,灯盘拆边槽规格为40 mm*80 mm,灯盘中间支架为40mm*60 mm,两者的厚度为3.5 mm,灯盘直径为18 00 mm。 (2)设计:灯杆结构及基础结构尺寸计算,依招标人确定的外观形状及厂家的构造参数按抗震7级、抗风力12级设防;主杆为十二边棱锥形,灯杆为运输方便,高杆灯杆采用插接式,每节一次成形,插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灯杆插接好后配合间隙不得大于3mm,并设有可靠的限位装置和坚固装置。灯杆的基础设计应和灯杆相匹配,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基础上留有固定灯杆法兰盘的地脚螺栓及固定地脚螺栓用的下法兰;基础内预埋进出电缆的穿线管,穿线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并标出基础的配筋、砼强度等级等施工图,基础符合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除基础螺栓以外的其余所有紧固件均采用不锈钢制造,可靠耐久易操作。各种螺母紧固,应加垫片和弹簧垫,紧固后螺丝露出螺母不得小于两个螺距。顶端设置独立避雷针,针长0.5米,灯具基础周围设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接地极采用2.5米长,50*5的镀锌角钢,地极连接线为2 5*4镀锌扁钢。接地体应与灯杆、灯盘、配电箱等可靠联接,形成可靠的导电通路。厂家提供根据灯杆造型图的杆体图及受力计算书,包括预埋螺杆、法兰等计算书,提供灯杆的技术图纸和基础大样图(基础剖面图、基础内预埋电缆管位置图、螺栓与高杆灯连接示意图、基础预埋件位置图等)。 (3)焊接工艺:应采用氩气保护焊接,整个杆体应无任何一处漏焊,焊缝平整,无任何焊接缺陷。焊缝符合GB/T3323-1987III级标准,熔深达80 5以上,要求提供焊接探伤报告。 (4)热镀锌工艺:灯杆内外表面、灯盘及所有金属配件表面均应热浸锌处理。要求镀锌层均匀、厚度不小于65μm;镀锌表面应光滑美观。符合GB/T1 3912-92标准,并提供镀锌测试报告。 (5)喷塑工艺:镀锌后应钝化处理,喷塑附着力好,厚度≥80μm(颜色为白色)。喷塑应采用进口优质塑粉。符合ASTM D3359-83标准,并提供喷塑测试报告。

贝雷梁钢便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分工 (3) 3施工安全、质量控制重点、难点 (3) 4专项方案总体概况 (3) 4.1编制依据 (3) 4.2专项方案总体概况 (4) 5、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7) 5.1施工工艺流程图 (7) 5.2施工方法 (8) 6、安全保证措施 (14) 7、文明施工措施 (15) 8、钢便桥计算书 (17) 8.1、设计依据 (17) 8.2、主要技术参数 (17) 8.3、荷载分析 (18) 8.4、下部基础承载力计算 (19) 8.5、上部结构强度计算 (22)

跨xx、xx镇xx乡排洪槽 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特大桥(DK115+960-DK132+509.42)施工便道需经过xx和xx 镇与xx乡的排洪槽,需要设置便桥。 在DKxx+xx跨xx处设置一处便桥,长度42m,宽度5m,在DKxx+xxx 跨xx镇与xx乡排洪槽设置一处便桥长度21m,宽度5m。 跨xx便桥全长42米,净宽5米,跨径2-21m。该便桥两头桥台为C30钢筋混凝土,中间桥墩采用3根直径1.0m,桩长5m的人工挖孔桩,桩顶上设置7*2*1.5m钢筋混凝基础,在基础上预埋20mm钢板,然后安装直径630*10单排钢管桩,呈1*3排列,横向2米+2米,;上部为八排单层上下加强上承式贝雷结构,断面呈0.45米+0.9米+0.45米+0.9米 +0.45米+0.9米排列;贝雷弦杆上横向放置12#工字钢然后在上面铺设钢板,便桥两侧焊接直径48毫米钢管护栏。 xx镇与xx乡排洪槽设置一处便桥,便桥全长21米,净宽5米,跨径为1-21m。该桥两头桥台为钢筋混凝土基础,锥体护坡采用沙袋挡护,防止流水冲刷桥台。上部为八排单层上下加强上承式贝雷结构,断面呈0.45米+0.9米+0.45米+0.9米+0.45米+0.9米排列;贝雷弦杆上横向放置14#工字钢然后在上面铺设钢板,便桥两侧焊接直径48毫米钢管护栏。 钢桥设计有效荷载150T,限速15KM/h,便桥使用时间为2年。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组成材料: 水泥:盾牌P.O42.5级水泥; 砂 :细砂; 碎石:碎石5mm-10mm;碎石10mm-20mm; 水:饮用水。 二、设计要求 陕西省某桥梁工程桥墩盖梁用钢筋混凝土(受冰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强度保证率为95%。混凝土由机械拌和、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根据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计算得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为: 2、计算水灰比(W/C) 根据(JGJ55-2000)配合比设计规程 ; 混凝土所处环境为受冰雪影响,其最大水灰比为0.5,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的要求,故取计算水灰比W/C=0.49 3、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wo) 根据拌和物坍落度及碎石最大粒径选择单位用水量 4、计算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mco) 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泥用量 5、选定砂率() 根据水灰比0.49和碎石的最大粒径20mm,选定砂率为34%。 6、计算砂石及外加剂用量(mso、mgo) 质量法:

; 7、初步配合比: 四、进行试配、调整及确定配比 1、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40L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 泥:398×0.04=15.92(kg) 水:195×0.04=7.80(kg) 砂:651×0.04=26.04(kg) 碎石:1156×0.04=46.24(㎏) 碎石:小碎头:46.24*35%=16.18(㎏); 大碎头:46.24*65%=30.06(㎏) 2、试验中配合比 考虑到砂子中含有3%的水,故而需要做调整 水泥:15.92(kg) 砂子:26.04*(1+3%)=26.82(kg) 小碎石:16.18(kg) 大碎石:30.06(kg) 水:7.80-26.82*3%=7.00(kg)

钢屋架课程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图

一、课程设计名称 梯形钢屋架设计 二、课程设计资料 北京地区某金工车间,采用无檩屋盖体系,梯形钢屋架。跨度为27m,柱距6m,厂房高度为15.7m,长度为156m。车间内设有两台200/50kN中级工作制吊车,计算温度高于-20℃。采用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防水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1.5m×6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面积灰荷载为0.4kN/㎡,屋面活荷载为0.4kN/㎡,雪荷载为0.4kN/㎡,风荷载为0.45 kN/㎡。屋架铰支在钢筋混凝土柱上,柱截面为400mm×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 设计荷载标准值见表1(单位:kN/㎡)。 表1 三、钢材和焊条的选用 根据北京地区的计算温度、荷载性质和连接方法,屋架刚材采用Q235沸腾钢,要求保证屈服强度fy、抗拉强度fu、伸长率δ和冷弯实验四项机械性能及硫(S)、磷(P)、碳(C)三项化学成分的合格含量。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

四、 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 屋面材料为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采用无檩屋盖体系,平坡梯形钢屋架。屋面坡度。10/1=i 屋架计算跨度。mm l l 2670015022700015020=?-=?-= 屋架端部高度取:mm H 20000=。 跨中高度:mm i l H 335033351.02/2670020002H 0 0≈=?+=?+=。 屋架高跨比:0 .812670033500==l H 。 屋架跨中起拱,54500/mm l f ==取50 mm 。 为了使屋架节点受荷,配合屋面板1.5m 宽,腹杆体系大部分采用下弦节间水平尺寸为3.0m 的人字形式,上弦节间水平尺寸为 1.5m ,屋架几何尺寸如图 1 所示。 图1:27米跨屋架几何尺寸 五、 屋盖支撑布置 根据车间长度、跨度及荷载情况,在车间两端 5.5m 开间内布置上下弦横

72米钢便桥计算书

实用 文案钢便桥受力计算书 (1) 1.1概述 (1) 1.2计算围 (1) 1.3主要计算荷载 (1) 1.4便桥主要控制计算工况 (1) 1.5计算过程(手算) (1) §1.5.1活载计算 (2) §1.5.2桥面板计算 (2) §1.5.3 I12.6工字梁纵梁计算 (2) §1.5.4 I25a工字梁横梁计算 (3) §1.5.5 贝雷主梁计算 (5) §1.5.6 2根I32b桩顶横梁计算 (6) 6电算复核 (7)

钢便桥受力计算书 1.1概述 根据本便桥施工荷载要求,参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及《港口工程荷载规》(JTJ254一98)。由于本便桥使用时间较短,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所以直接计算工作状态下荷载,风、雨等影响条件忽略。便桥承受的荷载为自重、车辆荷载。 1.2计算围 计算围为便桥的基础及上部结构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桥面板→I12.6工字梁纵梁→I25a工字梁横梁→顺桥向贝雷梁→横桥向I32b工字钢→钢管桩。 1.3主要计算荷载 恒载:结构自重; 活载:9立方混凝土罐车荷载; 冲击系数:汽车(1.1) 荷载组合:1、恒载+汽车荷载

1.4便桥主要控制计算工况 ①跨径为12m钢便桥在活载工况下的整体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1.5计算过程(手算) 本便桥主要供混凝土罐车、各种小型农用车走行,因而本便桥荷载按9立方米混凝土罐车荷载分别检算。 本便桥恒载主要为型钢桥面系、贝雷梁及墩顶横梁等结构自重。并按以下安全系数进行荷载组合:恒载1.2,活载1.3。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规定:临时结构容许应力可提高1.3(组合Ⅰ)、1.4(组合Ⅱ~Ⅴ)。本便桥弯曲容许应力取MPa ?,容许剪应力取 4.1= 145 203 ?。 4.1= MPa 119 85 §1.5.1活载计算 活载控制设计为9m3砼运输车(按车与载总重35t计),参考国混凝土运输车生产厂家资料及规汽车-20级荷载布置,单辆砼运输车荷载为3个集中荷载70kN、140kN和140kN,轮距为4.0m、1.4m,计入冲击系数1.1后,其集中荷载为77kN、154kN和154kN。 §1.5.2桥面板计算 (1)结构型式 本平台面板为10mm厚花纹A3钢板,焊接在中心间距300mm的I12.6工字钢纵梁上。

CCC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 C C C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计算书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横梁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fcu,o+*σ=50+*6= 2.计算水灰比: w/c=αa*fce/( fcu,k+αa*αb* fce) =*45/( +**45) = 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αb为 3.计算水泥用量: 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 Co /′=Wo/( w/c)= 170/=500 Co = Co/ *()=425 Ko= Co/-Co = 500-425=75 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 Co+So+Go+Wo+Xo+Ko=Cp

So/( So+ Go)*100%= Sp 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 Co+So+Go+Wo+Fo=2430 ① So/( So+ Go)*100%=40% ② 由①、②两式求得So=701,Go=1051 式中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 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 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 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 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 K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粉用量(kg);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 Sp ………砂率(%) 5.计算理论配合比:

Co:So :Go :Wo :Xo :Ko=425:701:1051:170::75 =::::: 6.确定施工配合比: 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31 kg/ m3 Co 1:So 1 :Go 1 :Wo 1 :Xo 1 :Ko 1 =425:701:1051:170::75 =::::: 依据标准:JGJ55-2000 批准:审核: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标号:C40 使用部位:墩身 7.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fcu,o+*σ=40+*6= 8.计算水灰比: w/c=αa*fce/( fcu,k+αa*αb* fce) =*( +** = 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αb为

施工临时贝雷梁钢便桥计算书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参考规范及计算参数 (4) 2.1.主要规范标准. (4) 2.2.计算荷载取值 (5) 2.3.主要材料及力学参数 (6) 2.4.贝雷梁性能指标 (8) 3.上部结构计算 (8) 3.1.桥面板计算 (8) 3.2.16b槽钢分布梁计算 (9) 3.3.贝雷梁内力计算 (10) 4.杆系模型应力计算结果 (15) 4.1.计算模型 (15) 4.2.计算荷载取值 (15) 4.3.贝雷梁计算结果 (17) 4.4.墩顶工字横梁计算结果 (25) 4.5.钢立柱墩计算结果 (28) 5.下部结构验算 (30)

6.稳定性验算 (32) 7.结论 (32)

1.工程概况 根据现状道路控制条件,李家花园隧道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跨径布置为6m+9m+24m (27m)+12m。桥面宽度每跨等宽,第一跨为12.629m,第二跨15.4m,第三跨20.4m(23.4m),第四跨28.673m。第三跨20.4m宽度跨径为24m,另外3m范围跨径27m。钢便桥上部结构选用贝雷梁,27m跨径选用单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梁,布置间距为0.25m+2×0.45m,24m 跨径选用单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梁,布置间距为0.25m+0.9m,其余跨径均选用双排单层标准贝雷梁,梁高均为1.5m;贝雷梁上等间距布置横向连接工字钢,型号I25b;工字钢以上等间距布置桥面板支撑槽钢;桥面板采用8mm厚花纹钢板,上铺9cm沥青混凝土。钢便桥下部结构为横梁立柱接桩(板)基础。横梁根据受力情况由3片或2片梁高1.0m的工字钢拼接而成。立柱为直径1.0m的钢管柱,与横梁、基础栓接,方便安装与拆卸。钢管柱之间采用横向钢管连接,加强横向稳定。基础分为承台桩基和板式扩大基础两种形式,平面位置受限位置用承台桩基础,桩基直径Ф1.2m;其他位置采用板式扩大基础。钢便桥桥型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及横断面图如图1-1至图1-4所示。

高杆灯

高杆灯的介绍 高杆灯:一般指15米以上钢制柱型灯杆和大功率组合式灯架构成的新型照明装置。它由灯头、内部灯具电气、杆体及基础部分组成。灯头造型可根据用户要求、周围环境、照明需要具体而定;内部灯具多由泛光灯和投光灯组成,光源采用NG400高压钠灯,照明半径达60米。杆体一般为圆柱型独体结构,用钢板卷制而成,高度为25—40米指25米以上钢制柱型灯杆和大功率组合式灯架构成的新型照明装置。它由灯头、内部灯具电气、杆体及基础部分组成。灯头造型可根据用户要求、周围环境、照明需要具体而定;内部灯具多由泛光灯和投光灯组成,光源一般采用高压钠灯和金卤灯。,照明半径达60米。杆体一般为圆柱型独体结构,用钢板卷制而成,高度为15—40米。 高杆灯配置 1.灯杆为八角或十二角锥形杆体,由高强度优质钢板经剪制、折弯、自动焊接成形,一般高度有2 5、3 0、3 5等规格,设计最大抗风能力可达6 0米/秒,每种规格由3至4节插接组成.配法兰钢底盘,直径1米至1.2米,厚3 0 mm至4 0 m m。 2.功能性以框架结构为主,也有以装饰性为主材料以钢通、钢管为主,灯杆、灯盘采用热浸锌处理。 3.电动升降系统由电动马达、卷扬机、三组热浸镀锌控钢丝绳及电缆等组成。灯杆体内安装,升降速度为每分钟3至5米。 4.导向、卸荷系统由导向轮和导向臂组成,确保灯盘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移动,保证灯盘上升到位时,能将灯盘自动脱落并由挂钩锁定。 5.照明电器系统设6—2 4盏4 0 0 w一1 0 0 0 w金卤(白光)、投光、泛光灯具,电脑时控器可自动控制开关灯时间及部分照明或全照明,6.防雷系统:灯顶加装1.5米长避雷针,地下基础装1根1米长接地线并与地下螺栓焊接。 高杆灯的使用场所 高杆灯的使用范围:城市广场、车站、码头、货场,公路,体育场、立交桥。 高杆灯的分类 一般可分为升降式和非升降式。升降式主杆高度一般是18米以上,电动升降操作方便,灯盘升至工作位置后,能自动将盘自动脱、挂沟,钢丝绳卸和。

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市政行业乙级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45001099 工程号:SS2014-03-01 大明山保护区汉江桥工程 K0+162.240桥结构计算书 计算:包文文 校核:李大尉 审核:明士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二〇一五年一月

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一、概述 1.结构概述 K0+162.240桥为道路跨越河道设置的一座中型桥梁,上构采用2×20m连续空心板桥,桥梁全长46.04m,宽7.0m。结构形式为2×20m预应力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桥。 2.设计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 ●国家相关规范及部颁行业标准 3.计算参数 1)恒载 混凝土容重:26.25k N/m3 二期恒载: 边板:14.09kN/ m 中板:11.99 kN/ m 2)活载 汽车活载:城-B级 3)温度荷载: 按规范《JTG D60—2004》考虑均匀温度变化,平均温度25℃,最高温度34℃,最低温度0℃,本次计算考虑升温9℃,降温25℃。 4)地震烈度:地震加速度峰值0.05g,地震动反应特征周期0.35s,按VI

贝雷梁钢便桥计算书

峃口隧道钢栈桥计算书 1、工程概况 本施工便桥采用321型单层上承式贝雷桁架,栈桥0#桥台与老56省道相连,6#桥台位于峃口隧道起点位置,横跨泗溪。便桥孔跨布置为10m+5*15m,全长85米,桥面净宽6米,人行道宽度,纵向坡度+3%,桥面至河床面净高10米,至水面净空为米(图 1 为钢栈桥截面图)。钢栈桥桥面系主体结构由δ=10 mm 花纹钢板、I10 工字钢纵梁(间距 m)、I20 工字钢横梁(长,间距 m)组成。桥面板与工字钢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连接,桥面系布置于贝雷桁梁之上,与贝雷桁梁之间用U 型螺栓固定。贝雷桁梁由贝雷片拼制而成,横向设置6片,间距,贝雷片之间采用角钢支撑花架连接成整体。 本桥基础为明挖基础,基础为7××的钢筋砼,扩大基础必须坐落于河床基岩上,且基础顶标高低于河床。基础上部墩身均采用φ630 mm(δ=8 mm)钢管,采用双排桩横桥向各布置 2 根,钢管桩之间由平联、斜撑连接。钢管桩顶设双I32 工字钢分配梁。 本桥基础设计为明挖基础,基础采用C25钢筋砼,钢管桩位于砼基础上与预埋钢板焊接牢固,在此不做计算。 图1 钢栈桥截面图(单位:mm)

2、计算目标 本计算的计算目标为: 1)确定通行车辆荷载等级; 2)确定各构件计算模型以及边界约束条件; 3)验算各构件强度与刚度。 3、计算依据 本计算的计算依据如下: [1] 黄绍金, 刘陌生. 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4、计算理论及方法 本计算主要依据《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黄绍金,刘陌生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等规范中的相关规定,通过MIDAS/Civil 2012结构分析软件计算完成。 5、计算参数取值 设计荷载 5.1.1 恒载 本设计采用Midas Civil 建模分析,自重恒载由程序根据有限元模型设定的截面和尺寸自行计算施加。 5.1.2 活载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汽车荷载按公路-Ⅰ级荷载

理论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华东交通大学第二届双基大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设计书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班级:10级土木二班 指导老师:赵碧华 小组成员:祝波王富民 冷伟林薛亮 2011年11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3) 二:原材料基本信息 (3) 三:仪器设备 (3) 四:设计过程 (4) 五:价格计算 (6) 六:参考资料 (7)

一:设计要求 以设计C4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标准,应满足100年、T2、H2环境的使用要求,该混凝土主要用于在建的高速客运专线高架桥桥墩的墩身,该桥墩墩身一次性需浇筑的混凝土量约为350立方米左右。要求以最新的相关技术规程为原材料、设计、试验依据,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mm;;需要列举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设计试验过程中所需测定的相关试验项目。另外,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硬化后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密度值为最小;7d强度值以最接近试配强度值为最优,以最低造价成本,最简便的操作及成型工艺为佳。 二:原材料基本信息 现场施工材料为:粗骨料是江西省丰城段赣江产的卵石,最大粒径为25mm,粗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00 kg/m3,堆积密度1600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680 kg/m3,价格定位100元/ m3;细骨料是江西省南昌段赣江产的中砂,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20 kg/m3,堆积密度1610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700 kg/m3,价格定位80元/m3,细度模数为2.6;胶凝材料为水泥为PO 42.5级,密度为3100kg/m3,价格定位420元/吨;可提供的化学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率为28-30%;推荐参量为0.8~1.2%,含固量为22%,价格定位4500元/吨;矿物外加剂为Ⅱ粉煤灰,密度为2100kg/m3,价格定位200元/吨 三:仪器设备 坍落度及捣棒,拌板,铁锹,小铲,钢尺,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21.5米高杆灯受力计算书

21.5m升降式高杆灯受力计算书 一、设计条件 ⑴.基本数据:灯盘距地面高度约20m ,方形基础平面尺寸为3m ×3m,基础埋深2.5m ,灯杆截面为正十二边形,计算时简化为圆形,顶部直径D 为200mm ,根部直径D 400mm ,厚度自顶端至底端分两段。δ=6mm,长10.9m ,δ=6mm,长10.9m 。材料为上海宝钢生产的低合金钢,Q/BQB303 SS400,屈服强度为f 屈=245N/mm2,设计强度取f=225N/mm2,fV=125N/mm2,灯盘直径为2200mm ,厚度简化为200mm ,高杆灯总重约为Fk=40KN。 ⑵.自然条件:当地基本风压Wo=0.75KN/m2,地基土为淤泥质粘性土,地承载力特征值fak=60 KN/m2,地面粗糙度考虑城市郊区为B 类,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5m ,地基土的容重γm=18 KN/m3。 ⑶.设计计算依据: 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③、《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④、《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135-90 二、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基本公式:WK=βz·μs·μz·ur·Wo 式中: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 —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r—高耸结构重现期调整系数,对重要的高耸结构取1.2。⑴.灯盘:高度为0.2m ,μz =1.42,μs =0.5,μr=1.2 βz=1+ 式中ξ—脉动增大系数; υ—脉动影响系数; φz —振型系数; βz=1+ =1+()=2.04 WK=βz·μs·μz·ur·Wo =2.04×0.5×1.42×1.2×0.75=1.30KN/m2 ⑵.灯杆:简化为均布荷载,高度取10.9m , μz=1.4, μs=0.59, μr=1.2 βz=1+ =1+()=2.16, WK2=βz·μs·μz·ur·Wo =2.16×0.59×1.14×1.2×0.75=1.31KN/m2 三、内力计算 ⑴.底部(δ=6mm) 弯矩设计值:M=M灯盘+M灯杆 M=γQ×WK1×0.2×2.2×21.5+γQ×WK2×21.5×10.9 =1.4×1.3×0.2×2.2×21.5+1.4×1.31×21.5×10.9 =447KN·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