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单位:陇县南道巷中学

姓名:赵晓明联系电话:

内容提要:

本文从思想品德课“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特点、作用、效果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合作及体验学习的三大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阐述了在“三环六步”教学中实现学生三大学习方式转变应该注意的策略和问题。文章指出:“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贯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情感体验的相互渗透这一主线,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充分实现,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一个互动发展、情感体验深化的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以适应思想品德课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三环六步”自主合作互动体验

三大学习方式转变方法策略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之一,学习方式的设计将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占据主体地位。在思想品德课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将成为最具实践价值的三种学习方式,因此在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设计时,就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而设计。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尝试性运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将实现学生三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思想品德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下面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和策略作以探析,以供商榷。

思想品德课“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围绕学生三大学习方式的转变,具体指课前的预习、实践,课堂的探究归纳和课后的反馈、再实践这三个环节与课堂探究归纳这个环节中的六个具体步骤。

1、“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基本步骤(流程图解)

2、“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

(1)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实践。以广泛挖掘课外教学资源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带着预习任务,至少两人为一组,自主进行合作,自学预习课文。通过参观、访问、调查、问卷、交流等活动形式充分了解现实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获得感性认识和体验,形成观点、建议、设想等,为课堂教学打下伏笔。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神圣的生命健康权》教学中,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任务:一是本框的知识点主要是什么?二是你周围有哪些侵害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表现?请说出具体的人和事?对此你会怎么办?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首先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然后通过和同学、家长的交流或深入社会生活了解生活中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表现。这就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好了准备。学生既提前熟知了课文要点,又对生命健康权有了最直接的认识和体验。这一过程学生既了解了书本上的“死”知识,又了解了生活中的“活”知识。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他们适应他人、适应生活的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这一环节的长期实践使“静态”的教材资源和被动、机械的学生资源展现出活性、变为“动态”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得到培养,他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索动机和新的创造欲望。

第二个环节:课堂探究归纳。这个环节强化学生资源的充分

利用和动态的教学,学生带着生活实例、情感体验和观点,对教学问题充满信心,有的放矢的去对照、印证、从而做出合理的、全面系统的理性探究结果。这个环节分为六个具体步骤。

第一个步骤:创设情景,氛围。首先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和探究氛围,如在《神圣的生命健康权》中,老师可通过讲述一生活中具体而又典型的侵权事件,创境导课,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自我明确本堂三维目标,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发兴趣,产生探究欲望。

第二个步骤:情感体验,设疑。就是学生带着课前已获得的有关资料和情感体验细读教材,加以印证和对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记下了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和新观点。如老师引导学生把在课前实践中了解到的家长虐待子女,同学因互殴而受伤,饲养的家畜咬伤他人等等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和案例加以对比,就会对侵权行为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体会,从而也就会质疑,如:非法使用童工是不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饲养的家畜咬伤他人谁来承担责任?该怎么办?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究欲望,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去讨论、询问、交流。

第三步骤:组内合作,交流。就是学生在自读自学的基础上,小范围的组内合作探究。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等形式,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人人谈看法、说问题,个个讲理由、作评议,提出

更多的设想和假设,让每个学生得到表现和体验,强化了他们的自主合作意识。如学生在第二个步骤中产生的质疑就会在这一步骤中得到初步解决,同时还会产生更多的设想和质疑:杂技团录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表演是不是侵权行为?家畜咬伤他人为什么要追究其主人的责任?等等。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学生,更多的问题,更深的体验得到展现,教学互动由课外延伸到课内,由个别学生延伸到众学生,且贯穿教学的始终。

第四个步骤:班内讨论,解决。就是在全班大范围内进行研讨。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间问、答、辩的形式和展示、表演等手段,解决各小组内的设想和假设,澄清模糊认识,获得正确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这一主体资源,进一步强化情感体验,为他们的课后践行奠定基础。通过这一步骤的教学,学生在第三个步骤中产生的新的设想和疑问就会圆满解决。他们的自主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且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第五个步骤:生归纳,师总结。就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从宏观上提纲挈领地归纳总结,强化知识体系,明确知识内在联系,拓展迁移,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一步既有学生的自主归纳,又有老师的精讲总结。师生在互动中完成对课文知识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

第六个步骤:课堂反馈,矫正。就是老师依据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探究认识程度,出示相关的资料和问题,检验和考察学生自

主探究学习结果深化课本知识的过程。如在《神圣的生命健康权》中,老师可出示提前准备在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读本,并提出问题: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学生带着情感体验重新通过讲、说、谈、议、写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是课本知识的深化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合作发展得怎么样。这是对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及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检验和考察,以便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和补充。

第三个环节:课后的反馈、再实践。这个环节是学生自主应用和检验知识,体现能力,践行和完善品质、行为的过程。学生带着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和获得的各种能力,以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重新认识现实生活。如关于《神圣的生命健康权》,学生可依据课堂上的体验,重新再认识现实生活中侵害生命健康权的种种行为表现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对此做出正确的界定和评判,进一步涉猎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而这一课后的实践过程,又使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维权意识,与他人、与社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并得到升华,从而体现了知识、情感、能力、行为、品质的完善和统一。这一过程以学生获得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实践活动而完成。老师可利用问卷、交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