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年高一化学联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鲁菜菜谱大全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参考答案:

B

【考点】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河虾中含有五价砷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有毒的3价砷,则河虾中的含砷物质为氧化剂,维生素C为还原剂;含有3价砷的物质有毒,五价砷的物质无毒.

【解答】解:A.由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

B.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河虾中含有五价砷,无毒,则能够食用,故C错误;

D.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2. 量取10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为()

A. 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黄色

B. 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

C. 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D. 液体分层,下层为水层,黄色

参考答案:

C

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水和四氯化碳混合会分层;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碘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分层后的液体上层是水层,无色,下层是四氯化碳层,呈紫色.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碘的萃取实验现象,难度不大,明确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两种溶剂不互溶;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 原子半径X<Y

C. 离子半径X>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参考答案:

D

4.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离子的是

A.B.C.D.

参考答案:

A

5.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NaOH溶解于1L水中配成NaOH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

C.将1L0.5mol/L的浓盐酸加热浓缩为

D.从1000ml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ml的溶液

参考答案:

D

解: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1L应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22.4L H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溶于水配成1L的盐酸溶液,所得溶液浓度小于1mol/L,故B错误;

C.加热浓缩,HCl挥发,盐酸浓度变稀,故C错误;

D.溶液是均匀的,取出溶液的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6. 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

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

参考答案:

C

7. 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A.硅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石灰水D.漂白粉溶液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Na2SiO3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故A不符合;B.BaCl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符合;C.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沉淀又会溶解,最终无沉淀生成,故C不符合;D.Ca(C1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溶于水,最终无沉淀生成,故D不符合;故选B。

8.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ClO4>H2CO3B.稳定性:H2S>H2O>HF

C.碱性:KOH>NaOH>Mg(OH)2D.还原性:Cl->Br->I-

参考答案:

C

10.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B.只有⑤

C.只有⑥ D.④⑥

参考答案:

C

11.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④2 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2. 在1 L 1 mol·L-1的氨水中

A.含有1 mol NH3分子

B.含NH3和NH4+之和为1 mol

C.含NH3·H2O 1 mol

D.含NH3、NH3·H2O、NH4+之和为1 mol

参考答案:

D

13. 关于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的颜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导致

B.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C. 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先充分干燥

D. 根据氯气能与碱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氯气的尾气吸收处理

参考答案:

B

【分析】

A. 氯气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溶液中含有氯气,次氯酸水3种物质,只有氯气为黄绿色。

B. 根据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与铁难以反应。

D. 氯气可以和强碱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氯气的吸收。

【详解】A.氯水中,只有氯气为黄绿色,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A正确。

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B错误。

C.潮湿的氯气与铁可以反应,为防止氯气腐蚀钢瓶,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干燥,C正确。

D.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氯气的尾气吸收处理,D正确。

14. 观察如图,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是()

A.0.5ml B.1.5ml C.1.6ml D.1.7ml

参考答案:

C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根据量筒的构造,量筒能精确到0.1mL,刻度按从下到上增大分布,每一刻度为0.1mL,据此完成本题.

解答:解:量筒能精确到0.1mL,量筒的刻度是按从下到上增大分布的,每一小刻度为0.1mL,

则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数为1.6m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构造及读数,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量筒的结构特点和精确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1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苯的分子式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氯化钠的电子式

D.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

参考答案:

D

【详解】A. 苯的分子式为C6H6,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氯化钠的电子式,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

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

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方法是:

(2)在该实验中,若用1mol乙醇和1mol 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原因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_______,

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_____。

(4)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

是。

参考答案:

(1)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2)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3)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蒸馏,蒸馏

(4)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新制氯水呈现______色,说明氯水中存在________,在氯水中滴入数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氯水中存在________,稍振荡,颜色_____,说明氯水中存在___ ___。将过氧化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溶液先变______说明溶液呈_______性,稍振荡现象是:_______说明________具有_______性。

参考答案:

__浅黄绿色, ____氯气分子, ___H+, __ 褪色, __ 次氯酸分子___。

先变_红__说明溶液呈__碱_性, ____褪色_说明___过氧化钠_具有__漂白_性。

18. 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加工可得到石油液化气,假设某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C3H8,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家欲将石油液气灶改为天然气灶,他应将空气进气管口调(填“大”或“小”);

现有乙烯(C2H4)与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28千克,其中碳原子的质量

为千克。

参考答案:

C3H8+5O2 = 3CO2+4H2O ;小; 24 。

19. (10分)玻璃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1)普通玻璃又称为钠玻璃,试写出生产普通玻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于盛放碱性试剂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玻璃试剂瓶不能盛放氢氟酸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一种特殊玻璃为钾玻璃,其热膨胀系数较小,较难熔化,较难受化学药品的侵蚀,可用于制作一般的化学仪器。现以石英砂、苛性钾、熟石灰为原料,熔制钾玻璃,质量比为75:28:37(假定这些原料不含杂质),试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该钾玻璃的组成

参考答案:

(10分,每空2分)

(1)Na2CO3+SiO2 === Na2SiO3+CO2↑ CaCO3+SiO2 === CaSiO3+CO2↑

(2)2OH—+SiO2=SiO32—+H2O SiO2+4HF=SiF4↑+2H2O

(3)K2O·2CaO·5SiO2略

2018年高考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高考化学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2】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

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二】高考化学必修一必备知识点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 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铁盐: 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 )(价态归中规律)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 )(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硝酸等)氧化成铁盐: 2FeCl2+Cl2=2FeCl3 ( 2Fe2++Cl2=2Fe3++2Cl- )

2018-2019年考研数学一真题及答案

2018考研数学一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若函数1cos 0(),0x x f x b x ?->? =?≤? 在0x =处连续,则 (A )12ab = (B )1 2 ab =-(C )0ab =(D )2ab = 【详解】0001112lim ()lim lim 2x x x x x f x ax ax a +++→→→-=== ,0lim ()(0)x f x b f - →==,要使函数在0x =处连续,必须满足11 22 b ab a =?=.所以应该选(A ) 2.设函数()f x 是可导函数,且满足()()0f x f x '>,则 (A )(1)(1)f f >- (B )11()()f f <- (C )11()()f f >- (D )11()()f f <- 【详解】设2 ()(())g x f x =,则()2()()0g x f x f x ''=>,也就是()2 ()f x 是单调增加函数.也 就得到()()22 (1)(1)(1)(1)f f f f >-?>-,所以应该选(C ) 3.函数2 2 (,,)f x y z x y z =+在点(1,2,0)处沿向量(1,2,2)n =的方向导数为 (A )12 (B )6 (C )4 (D )2 【详解】 22,,2f f f xy x z x y z ???===???,所以函数在点(1,2,0)处的梯度为()4,1,0gradf =,所以2 2 (,,)f x y z x y z =+在点(1,2,0)处沿向量(1,2,2)n =的方向导数为 ()01 4,1,0(1,2,2)23f gradf n n ?=?=?=?应该选(D ) 4.甲、乙两人赛跑,计时开始时,甲在乙前方10(单位:米)处,如图中,实线表示甲的速度曲线1()v v t =(单位:米/秒),虚线表示乙的速度曲线2()v v t =(单位:米/秒),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0,20,3,计时开始后乙追上甲的时刻为0t ,则( ) (A )010t = (B )01520t <<

2018年山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山西省中考英语试卷一、听力部分(共20 分) 1.(1分) 2.(1分) 3.(1分) 4.(1分) 5.(1分) 6.(1分)A.June. B.July. C.August. 7.(1分)A.The museum. B.The square. C.The library. 8.(1分)A.By bus. B.By bike. C.By car. 9.(1分)A.A father and a daughter. B.A teacher and a student. C.A manager and a worker. 10.(1分)A.To try his best to complete the task alone.

B.To complete the task with Mrs.Brown's help. C.To work with group members to complete the task. 11.(5分)(1)When did the writer learn something from his grandfather?A.During holidays. B.As a kid. C.In his later life. (2)What did the writer like doing when he stayed with his grandfather?A.Telling stories. B.Playing with clocks. C.Asking questions. (3)How was his grandfather in the writer's eyes? A.Patient and wise. B.Kind and brave. C.Active and funny. (4)As for computers,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writer now?A.He knows little about them. B.He is afraid to open them up. C.He loves looking for their problems. (5)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hank his grandfather? A.Because his grandfather paid for his education. B.Because his grandfather changed his life forever. C.Because his grandfather helped him get a good job. 12.(5分)

2019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3、有关概念 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被还原(还原反应)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

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 类型:一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一般缺水、酸、碱) 5、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 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 、o2等)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 金属单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 注意:(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非金属活动顺序 元素:f>o>cl>br>n>i>s>p>c>si>h 单质:f2>cl2>o2>br2>i2>s>n2>p>c>si>h2 (4)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 f2>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 h2so4>br2>fe3+>cu2+>i2>h+>fe2+

2018高一必修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8高一必修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每摩尔物质含有()。 A.6.02×1023个分子 B.6.02×1023个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 2、下列说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 B.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 C.1mol气态水比1mol液态水所含的分子数多 D.3molO2与2molH2O中原子数相等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g氮气所含原子数为NA B.1mol水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 C.32gO2与32gO3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NA和3NA D.0.5molNa2CO3与1.5molH2O所含氧原子数目均为1.5N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2×1023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g

B.钠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g C.HCl的摩尔质量等于6.02×1023个HCl分子的质量 D.Na2O2的摩尔质量为78g/mol 5、在0.25molNa2O中,含有的氧离子数约为()。 A.1个 B.0.25个 C.1.5×1023个 D.6.02×1023个 6、在一定量的NaHCO3中,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3:1 D.2:3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 B.1molNaOH的质量是40g/mol C.1gH2和1gN2所含分子数相等 D.等质量的N2、CH4、CO、H2O中CH4所含分子数最多 8、下列物质中,含有0.4mol氯离子的是()。 A.0.4molKClO3 B.4/30molFeCl3 C.3/40molFeCl3 D.0.1molKCl 9、下列表述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氢 B.3molH2 C.2mol氢分子 D.1molH 10、已知amolH2和bmolH2O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则a:b的 值为()。 A.1:1 B.1:3 C.3:2 D.任意比 11、一定量的氧气中含有1mol电子,这些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0.5mol C.0.125mol D.0.0625mol

2018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计算的结果等于() A. 5 B. C. 9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 详解:(-3)2=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比较简单,注意负号. 2. 的值等于() A. B. C. 1 D.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cos3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情况.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熟练掌握. 3. 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某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77800人次,将778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将77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 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判断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旋转180°后能够重合. 5. 下图是一个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即可得到它的主视图. 详解: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要循序渐进,通过仔细观察和想象,再画它的三视图.

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2018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3、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 瓜、黄瓜、生菜的种植。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 A. P2O5 B.KOH C.NH4Cl D. CaCO3 4、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你认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CO2 C.O2验满 D.滴加液体 5、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 +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 H2S B.S C.SO2 D. H2SO3 6、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 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内含四种元素 B.它含有氮分子 C.它共含有27个原子 D.其中的碳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7、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 ClH C.HCl D.ClO2 8、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 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9、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盐酸 D.ZnCl2溶液 10、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 D.将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Zn-65 三、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 分。) 【关注生活现象】 21、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 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22、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 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3、当你漫步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丽斯时,会被这里精美绝伦的雕塑所吸引,“花之魂”就 是世界10大奇异雕塑之一(图甲),它是由钢和铝(6% ~16%)加工而成的巨型“花朵”。 傍晚时分“花朵”霓虹闪烁,将城市的夜晚打扮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初步学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同类化合物找出性质的差异性、相似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对比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善于合作的科学品质,树立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Na2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同学们,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来灭火,那水可不可以用来生火呢?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实验演示】滴水生火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引入】奥妙是什么?——过氧化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学习钠的氧化物 【提问】(1)钠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化合价是怎样的? (3)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书写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种钠的氧化物,接下来继续学习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 【问题引导】过氧化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实验3-5:探究Na2O2和水反应 操作+现象 初步结论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现象_____________;

2018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

山西省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2018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面有理数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02<- B .53-< C .23-<- D . 14<- 2.“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期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下列四部著作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的是( ) A .《九章算术》 B .《几何原本》 C .《海岛算经》 D .《周髀算经》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6()a a -=- B .222236a a a += C .23622a a a ?= D .3 26 328b b a a ??-=- ???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 实数根的是( ) A .220x x -= B .2410x x +-= C .22430x x -+= D .2352x x =- 5.近年来快递业发展迅速,下表是2018年13月份我省部分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统计结果(单位:万件): 13月份我省这七个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中位数是( ) A .319.79万件 B .332.68万件 C .338.87万件 D .416.01万件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我省吉县城西45千米处,是黄河上最具气势的自然景观.其落差约30米,年平均流量1010立方米/秒.若以小时作时间单位,则其年平均流量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聚焦 1.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2.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操作。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4.物质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7.有关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数、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之间转化的计算。 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二、知识网络 本章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其知识框架可整理如下:1.实验安全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 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创伤急救 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 (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 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 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 (3)眼睛的化学灼伤 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 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 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 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 冲洗。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 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 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着火。 ②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 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③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 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高一化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1)各章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1 / 11 蒸馏和萃取(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仪器:分液漏斗, 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8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 第I卷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图片所示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酒器、乐器、舀水器等:反映出当时青铜器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图片中青铜制品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文化、青铜制造业有很大帮助,反映出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示青铜器外形多样、外现精美,反映出当时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所以B,C,D三项由图片信息均能体现,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由图片无法体现,但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商周时期青钢铸造业的发展。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命,不再按照血缘关系袭表继承,故选C项;禅让制、分封制均与材料中“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不符,故A,B项排除;科举制与题意无关,D项排除, 【考点】郡县制。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可知,这一现象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以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A,C,D三项均可排除。故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征。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这属于公元前3世纪晚期,而不是早期,A项排除;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甲午年,而不是戊戌年,C项排除;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49年,而不是1950年,D项排除。贞观八年属于年号纪年,表述正确,故选B项。 【考点】年代计算与纪年方法。 5.【答案】D

【解析】图片所示四个明代(秦、汉、元,清)均为中国古代统一集权量不断强化趋;A项项除,四个朝代分别通过几次战争,实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内容与 中外交往无关C项排除。材料中秦朝至清朝疆域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故选D项。 【考点】中国古代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国与发展。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慈禧表示后悔进攻外国使馆区,并在1501年是在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战败的背景下提出的。结合医学知识可知,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 说明清政府已完全论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 三项所述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D项。 【考点】人国联军侵华。 7.【答案】A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文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而“公车上书”并没有体现反封建性质,因此④并不是一者的共同之处,排除。故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得解放军进人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域,减 轻了华北解放军的压力,揭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序幕,平型关大捷、百团大 战均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A,B项排除;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在中国 大陆的统治,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 【考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故A,C,D三项表述 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合协商会议上颁布了《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B项。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0.【答案】D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范文.doc

【一】 一、选择题 1. 表示式 2760Co中的“ 60”表示 () A. 钴的一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 B. 钴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是60 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 D.钴元素的质量数是60 【解析】 60Co表示钴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60。 【答案】 B 2.23He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23H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3He 和 13H互为同位素 B.23He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 C.23H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 D.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和 3 个中子的氦原子 【解析】 23He核内质子数为 2,13H 核内质子数为 1,两者质子数不等,不是同位素,A 不正确。23He核内中子数为1,B不正确,C正确。 23He代表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 He原子, D 不正确。 【答案】 C 3. 下列粒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D2O B.Li+ C.OD- D.OH- 【解析】分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 A 项排除 ;B 项阳离子的电子数小于质子数,所以 B 项排除 ;C 项 OD-的质子数为 9 而中子数也 为 9。所以正确答案为 D项。 【答案】 D 4.对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认识是有关原子结构研究中的重 大成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作无规律运动的 B.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个规律已经被人们 认识到了很高的程度 C.可以近似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D. 原子核外电子是清晰而又严格的分层排布的 【解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这个规律不同于宏 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分层排布” 是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作近 似描述的方法,这种描述与电子运动的实际状态还有一定的差别。 【答案】 AD 5.某元素 R 的阴离子 R2-核外共有 a 个电子,核内有 b 个中子,

2018年山西省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山西省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数学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有理数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 A.02 <B.53 -<C.23 -- <D.14- < 2.“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期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下列列四部著作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 的是( ) A.《九章算 术》 B.《几何原 本》 C.《海岛算 经》 D.《周髀算 经》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326 () a a -=-B.222 236 a a a += C.236 2=2 a a a g D. 26 3 3 () 28 b b a a -=-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 A.22=0 x x -B.2410 x x +-= C.22430 x x -+=D.2352 x x =- 5.近年来快递业发展迅速,下表是2018年1—3月份山西省部分地市邮 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晋中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 3 303.78332.68302.34319.79725.86416.01338.87

1—3月份我省这七个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中位数是 ( ) A .31979.万件 B .33268.万件 C .33887.万件 D .41601.万件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45千米处,是黄河上最具气势的自然景观.其落差约30米,年平均流量1 010立方米/秒.若以小时作时间单位,则其年平均流量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46.0610?立方米/时 B .63.13610?立方米/时 C .63.63610?立方米/时 D .536.3610?立方米/时 7.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两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随机从中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袋子中,充分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 ) A .4 9 B .13 C .29 D .19 8.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60A ∠=,6AC =,将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B C ''△,此时点A '恰好在AB 边上,则点B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 ) A .12 B .6 C .62 D .63 9.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89y x x =--化为2()y a x h k =-+的形式为 ( ) A .2(4)7y x =-+ B .2(4)25y x =-- C .2(+4)7y x =+ D .2(+4)25y x =- 10.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e ,O e 的半径为2,以点A 为圆心,以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 .4π4- B .4π8- C .8π4- D .8π8-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省2018年中考试题 、读?书(12分) 1 ?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 行书等。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 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地书写在田字格。(2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关关雎 鸠, (《诗经?关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携玉龙为君 死。(《雁门太守行》贺) (3),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 (4)马作的卢飞 快,。(《破阵 子》辛弃疾) (5),衣冠简朴古风 存。(《游村》陆游) (6)但知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据理臆断 欤?(《河中石兽》纪旳) (7)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 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9)树木丛生,。(《观沧海》曹操 (10),独怆然而泪下。(《登幽州台歌》 子昂) (11)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诸葛亮 (12)陆游的《游村》中 于景物描写中富含哲理,被人们广为传颂。 (13)《爱莲说》中,作者用莲花的 “,”比喻不 与恶浊的世俗同流合污。 、读?思(38分) Ttc*V* +.■■比an 科邯人&十r r “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请积极参与 “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 3 ?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两段 “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1)图一“解说”中“”改成“”(2)图二“解说” 中“”改成“”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 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 Mt

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范文

【一】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2018年考研数学三真题与解析

2018年考研数学三真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在 0x =处不可导的是() ().sin A f x x x = ( ).B f x x =().?C f x cos x = ( ).D f x = 答案:() D 解析:方法一: ()()() 00sin 0lim lim lim sin 0,x x x x x x f x f x x x x A →→→-===可导 ()()( )0000lim lim 0,x x x x f x f x x B →→→-===可导 ()()() 2 0001cos 102lim lim lim 0,x x x x x f x f x x C x →→→- --===可导 ()()( ) 0001 02lim lim x x x x f f x x D x →→→- -==不存在,不可导 应选()D . 方法二: 因为()(1)0f f x == ()( )0001 02lim lim x x x x f x f x x →→→- -==不存在

()f x ∴在0x =处不可导,选()D 对()():?A f x xsinx =在 0x =处可导 对()( )3 2 :~?B f x x x =在 0x =处可导 对()():x x C f cos =在 0x =处可导. 2.设函数()f x 在[0,1]上二阶可导,且()1 00,f x dx =?则 ()()1'0,02A f x f ?? << ??? 当时 ()()1''0,02B f x f ?? << ???当时 ()()1'0,02C f x f ?? >< ??? 当时 ()()1''0,02D f x f ?? >< ??? 当时 答案()D 【解析】 将函数 ()f x 在 1 2 处展开可得 ()()()()()2 2 2 1 1 10 00''1111', 22222''1111111''', 22222222f f x f f x x f f x dx f f x x dx f f x dx ξξξ????? ???=+-+- ? ??? ?????? ???? ?????? ?????? ?=+-+-=+-?? ? ??? ? ? ?????? ?????????? ? ? ??故当''()0f x >时,()1 011.0.22f x dx f f ?? ??>< ? ??? ???从而有 选()D 。 3.设( ) (2 2 2 222 22 11,,11x x x M dx N dx K dx x e π π π π ππ---++===++???,则 A .? .M N K >> B ..M K N >> C..K M N >> D..K N M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