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程序.ppt
- 格式:ppt
- 大小:280.50 KB
- 文档页数:12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干部选拔任用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涉及到国家的发展和治理。
为了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正、公平、透明和有效性,我们需要按照规定程序来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一、确定岗位条件和候选人条件。
干部选拔任用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明确岗位条件。
制作岗位说明书、招聘广告等,宣传岗位和岗位条件。
同时,根据岗位招聘的条件,明确候选人的条件,包括学历、工作年限、专业素质、资历等方面。
候选人的条件需要与岗位要求一致,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筛选。
二、形成推荐名单和考察名单。
在明确候选人的条件后,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公开招聘并征集推荐人选。
推荐人应该基于候选人的实际表现、岗位匹配度及个人素质等因素来提名,推荐人需要对所提名的候选人进行基本了解。
收到推荐人提名的名单后,还需要对候选人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形成考察名单。
考察名单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将不符合岗位要求及个人素质等方面的人员予以淘汰。
三、开展考察和测试。
考察和测试环节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能够真实反映候选人能力和素质的环节。
考察可以采取面接、看岗、听取下属、社会关系调查等多种形式。
同时还可以采用笔试、作业、模拟演练等多种测试方式,考察候选人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考察和测试的结果需要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合适的人员。
四、制作报告和提交决策。
在考察和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需要对候选人的优缺点作出评价、制作干部选拔任用报告。
报告需要详细描述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考察情况、考察结论、推荐意见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根据岗位的要求和候选人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措施和建议。
最终,将干部选拔任用报告提交至各级领导机关,由领导机关依据报告综合评估,作出最终决定。
以上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程序,只有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公平、透明和有效性。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基本流程一、制定选拔计划根据组织需求和岗位分析,制定具体的干部选拔计划,明确选拔岗位、人数、任职资格等要求。
二、发布选拔信息通过组织内部通知、公告或官方网站等途径,公开发布干部选拔任用的信息,包括选拔岗位、任职条件、选拔程序等。
三、接受申请与推荐鼓励符合条件的员工积极报名申请或向组织推荐优秀人才。
申请者需提交相关材料,如个人简历、学历证明等。
四、资格审查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审查,包括审查申请者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等是否符合选拔要求。
五、笔试与面试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需参加笔试和面试环节,以进一步考察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六、考察与公示对通过笔试和面试的申请者进行深入考察,了解其思想品德、工作表现等情况。
考察合格的申请者名单需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讨论决定根据考察结果和选拔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讨论,确定拟任用名单。
八、任职与培训对拟任用的干部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正式任命。
同时根据岗位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
九、试用期评估对新任命的干部设置试用期,试用期间对其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十、任职情况跟踪与考核定期对干部的任职情况进行跟踪和考核,及时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同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激励,激励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十一、任职期满评估干部任期届满,对其在任期内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工作业绩、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等方面。
评估结果作为下一轮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二、反馈与调整根据任职期满评估结果,对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其认识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同时根据组织发展和岗位需求,对干部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人岗相宜。
十三、动态管理对干部队伍进行动态管理,根据组织发展和个人表现,适时进行选拔、任用、交流、调整等操作,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十四、建立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相关制度,包括选拔任用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培训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章,是党的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对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组织部门工作分为:一是组织建设;二是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干部选拔工作程序四句话: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充分酝酿集体讨论一、民主推荐,做到遵循程序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基础环节。
㈠工作程序⒈清理职数,做到心中有数。
干部选配不准超职数,必须以编委文件为准,县级班子职数按省上文件为准,县属机关单位、乡镇领导职数按县编委文件为准。
干部选配前,要对职数进行分析。
⒉职位分析,做到情况清楚。
①空缺原因②职位分析(结构、专业、非党需要等)③选配方向(职位人选从哪方面来考虑)⒊听取意见,做到广泛征求。
听取分管领导意见,听取部门主要领导意见(全面听取),同时听取对现有班子进行成员意见,听取意见情况作全面地分析。
⒋提出意见,做到方向明确。
做到综合分析,明确方向,向党委领导汇报,并制定考察方案。
㈡民主推荐,严格程序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全额定向推荐;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
民主推荐程序上不能创新,方法上手段上才能创新。
1、换届时。
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党委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纪委领导成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直属事业和驻澜单位主要领导,近几年退出体育场领导班子的老同志。
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当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参加。
①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选拔或缺额职位。
②初始推荐可采取组织部门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自荐等方式。
除组织部门根据平时民主推荐、测评和考核情况进行推荐外,其它推荐方式须填写导干部推荐登记表》。
③组织部门在汇总并分析推荐情况基础上,到有关单位开展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参加推荐人数须达到规定范围三分之二以上。
④民主推荐实行差额推荐,必要情况下可开展二次会议投票推荐;换届时实行全额定向推荐。
⑤民主推荐结果一年内有效。
⑥个别提拔任职的,经组织部门多方沟通研究后确定提名人选。
提名人选应多于拟任职位。
⑦提名人选属提拔任职或平级转任重要职务(含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的,由组织部门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常委会根据考察组反馈的情况,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人选,经与上级组织部门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⑧原则上选取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都比调整动议小推荐提名\7 \7 ①组织部门根据动议条件提出动议意见,经党委书记同意后启动推荐提名程序;或党委书记根据动议条件适时提出动议意见,要求组织部门启动程序。
②动议内容包括原则、职位、条件、方式等,一般不涉及具体人选。
③不得超职数配备干部,不得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
④一次性提拔超过职数的10%,或调整面超过职数15%,或一年内集中调整超过4次的,须提前书面征得上级组织部门同意。
⑤除换局、机构改革外,党委书记任期内调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㈠事前书面报批:①机构变动或主要领导已明确将离任时提拔调整干部O②越级提拔。
③不经民主推荐确定为考察对象。
④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调整的须报更上一级组织部门审批。
㈡决定前书面征得同意:①破格提拔,包括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缺少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或不具有大专学历提任副处级领导职务, 或提任正职领导耳R务(非领导职务)在副职岗位工作不满2年(4年),或提任上一级副职领导耳R务(非领导职务)在下一级正职岗位工作不满3年(4年)。
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
民主推荐由同级党委(党组)主持,党委成员、纪委成员、及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参加参加。
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书记与副书记、分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常委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本级党委常委会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经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个别提拔任职,由党委(党组)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组织考察组进行考察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
属于上级党委(党组)管理的,本级党委(党组)可以提出选拔任用建议领导职位出现空缺领导班子换届个别提拔任职动议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就选拔任用的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等提出初步建议形成工作方案民主推荐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个人推荐(适用于个别提拔任职)公布推荐职位、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写推荐材料并署名对推荐结果综合分析向上级党委汇报情况考察酝酿、确定考察对象、公示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走访、查阅干部档案和工作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根据需要进行民意调查、专项调查、延伸考察;综合分析考察情况,与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进行比较、相互印证,全面准确地对考察对象作出评价;向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者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反馈考察情况考察组研究提出人选任用建议,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经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
讨论决定党委(党组)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成员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其中涉及破格提拔的人选,应当说明破格的具体情形和理由;进行表决,以党委(党组)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任职任职前公任职试用任职谈话确认任职时间酝酿、征求意见、参加会议人员进行充分讨论。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一、制订方案,进行民主推荐(一)组成工作组,拟订民主推荐工作方案;(二)组织进行民主推荐;1、召开民主推荐动员会,公布推荐职务、任用条件、推荐范围,由所在单位提供参会人员花名册、符合推荐条件人员花名册。
参会人员范围一般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直属(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单位人数较少则可全体人员参加。
2、组织进行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表见附件1、2、3,谈话推荐表见附件4)。
3、工作组对推荐票进行分类统计,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4、工作组将推荐情况报人力资源部门研究后向党委汇报。
二、党委会议研究,确定考察对象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结合工作需要,提出意见报党委会议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三、组织干部考察(一)组成考察组,拟订考察方案。
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成立2人以上的干部考察工作组,制订考察工作方案。
考察组要由思想政治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同志组成;(二)沟通意见。
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三)考察预告。
考察前须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考察预告(附件5);(四)进行考察;1、召开会议,确定参会人员范围,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
对考察对象进行民主测评(附件6《民主测评表》),填写《干部民主测评汇总表》(附件7)。
2、组织个别谈话,详细了解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情况,征求谈话人对被考察对象拟任职的意见。
谈话人员范围一般为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单位中层及直属(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整个谈话过程须在封闭室内依次单独进行,并形成谈话记录(附件8)。
3、征求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分管领导、纪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计生部门等各方意见,纪检部门出具廉政鉴定(附件9),计生部门出具计划生育证明(附件10)。
除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方式外,还可结合实际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一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