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中医中药范文.doc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5
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作者:王洪莲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2期摘要: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搽剂外涂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对比。
方法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用七叶皂苷钠搽剂涂擦,3~4次/d。
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4~5次/d;疗程均为5d。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72%(P关键词:七叶皂苷钠搽剂;硫酸镁;静脉炎静脉输液导致的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输液治疗的并发症[1],其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疼痛,条索状改变和硬结。
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易造成医患纠纷。
我科针对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使用七叶皂苷钠搽剂外涂,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输液性静脉炎的评判标准[2]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①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②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③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疼痛程度按WHO数字分级法:①0分为无疼痛;②1~3分为轻度疼痛;③4~6分为中度疼痛;④7~9分为重度疼痛;⑤10分为剧痛。
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52.1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7~70岁,平均49.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用药方案、护理方法等情况,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
2.2方法治疗组用七叶皂苷钠搽剂(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涂,具体方法是:于患处涂适量七叶皂苷钠搽剂,用食指指腹沿静脉方向以螺旋方式涂擦,涂层范围大于肿胀范围直径l~2cm,涂擦厚度要能完全覆盖病变部位,以药液不溢出为宜,不需覆盖纱布,每天涂药次数视红肿、疼痛、条索状改变、硬结的消退情况而定,3~4次/d。
金黄膏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陈鹃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2(025)011
【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膏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将96例化疗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静脉炎部位,3次/d;观察组先用金黄膏外敷,2次/d,再行微波照射,2次/d。
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金黄膏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285-286)
【作者】陈鹃
【作者单位】湖北省新华医院民航分院湖北武汉4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571.5
【相关文献】
1.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吴锦慧
2.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张密香
3.金黄膏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陈鹃
4.金黄膏联合消瘀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J], 王华;张英;王芙蓉;张璐
5.氢化可的松局部注射联合金黄膏、消瘀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J], 张琼芝;陈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β-七叶皂甙钠静脉外渗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8-31T12:53:26.3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月3期作者:左焕邱家英蔡红梅徐小梅[导读]左焕邱家英蔡红梅徐小梅(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四川内江641100)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封闭加红外线照射治疗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及静脉外渗的效果。
方法将89例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及外渗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后红外线照射理疗,实验组给予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后红外线照射理疗。
72 h后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
结果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后理疗治疗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外渗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敷后理疗(p<0.05)。
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后红外线照射理疗可迅速消除肿胀,促进炎症吸收,改善局部症状,起到良好的镇痛、消肿及抗炎作用,明显减轻症状,并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β-七叶皂甙钠静脉炎及静脉外渗局部封闭红外线照射β-七叶皂甙钠七叶皂苷钠为中药沙罗子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的钠盐,具有抗感染、抗水肿、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保护神经等作用,是临床常用药物。
它对黏膜和肌肉组织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仅供静脉滴注,禁止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并且静脉滴注时常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有酸、胀、痛等刺激症状,重者有静脉炎的表现,出现局部痛、红、肿及静脉条索样改变,可触及硬结。
部分病人出现同样静脉穿刺条件下,每次滴注七叶皂甙钠时均发生渗漏。
静脉外渗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治疗工作的连续性。
如何减轻和改善静脉炎,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或更有效地保护血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为了迅速改善静脉炎局部状况,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使治疗方案顺利进行,笔者在临床作中不断探索,发现利多可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后理疗的方法疗效显著,可迅速减轻七叶皂甙钠静脉输液时发生渗漏,疼痛、肿胀等症状。
金黄散与硫酸美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纳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比较目的探讨金黄散和50%硫酸镁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纳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比较。
方法将β-七叶皂苷纳所致静脉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金黄散加70%乙醇调成糊状外敷静脉炎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静脉炎处。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局部红肿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金黄散加70%乙醇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纳-所致静脉炎优于单独使用50%硫酸美外敷。
标签:β-七叶皂苷纳;静脉炎;金黄散;外敷β-七叶皂苷纳的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纳A和七叶皂苷纳B,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植酯键的三萜皂苷β-七叶皂苷纳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其药理作用是;①,通过曾加肾皮质类固醇类化合物的分泌,发挥类激素样的抗炎作用。
用药后可使血浆ACTH和氢化可的松水平提高,②.促进前列腺素PCF 的分泌。
拮抗前列腺素PCF,缓激肽,5-羟色胺等炎性介质造成的毛细血管淋巴管通透性的增加,③促进淋巴回流,降低水肿液胶体渗透压β-七叶皂苷纳可能通过上述药理机制扩张血管,增加静脉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静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使组织渗出减少,达到抗感染,抗渗出,消肿胀的治疗效果。
由于疗效确切,临床上使用广泛优其是骨科患者,骨折后多拌有患肢肿胀或神经损伤患者应用β-七叶皂苷纳效果显著。
但该药口服胃肠道不吸收,肌肉注射易引起组织坏死,故仅供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但临床上80%以上患者在使用本药3~5 d 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β-七叶皂苷纳血管条索状红肿,烧灼痛,对药物敏感者甚至用药当天就出现症状,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因为β-七叶皂苷纳得PH约为4.1呈过酸状态,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功能,β-七叶皂苷纳溶液的渗透压明显超出正常状态,也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状态所以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临床初探吕红梅;吴腊梅【摘要】目的研究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金黄膏进行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相比较常规治疗而言,可以有效的治疗静脉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08【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金黄膏外敷;静脉炎;临床疗效【作者】吕红梅;吴腊梅【作者单位】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 330000;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 330000【正文语种】中文静脉炎的全称为血栓性静脉炎,通常引起静脉炎的病因有很多,例如创伤、手术、妊娠、恶性肿瘤、久卧、久坐等[1],比较常见的静脉炎是由于外科手术引起,患者会出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加的现象,静脉炎分为三种,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和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2],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静脉压测定、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方式来检验患者是否患有静脉炎[3],在血常规中,主要通过白细胞和中性细胞的增高程度来判断感染炎症,而多勒普超声检查则是通过探测局部血液的变化来判断炎症的发生,当患者被查出患有静脉炎时,局部血流信号会表现出消失或者部分消失的现象,加压后管腔不能被压扁,而这种检验手段可以发现将近90%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结果,我国当前的医疗技术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病情,除了通过西医治疗以外,金黄膏作为中医调理的药方对于静脉炎的治疗也有着显著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还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所以本文研究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年治疗的100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100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用蜂蜜调和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50例用芒硝溶液湿敷治疗,并比较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金黄膏;中药外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年来我院就诊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
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18~55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诊断标准:静脉近期有损伤史,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结合沿浅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疼痛的索条状物等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1]。
12治疗方法蜜制金黄膏配制: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 g,南星、陈皮、厚朴、苍术、甘草各100 g,天花粉500 g,共研细末,以蜂蜜调和为膏状;治疗组以蜜制金黄膏外敷,1次/d,对照组以芒硝溶液湿敷,1次/d,两组患者均以活血化瘀药物静脉滴注,共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
2结果21疗效标准显效:浅静脉走行区红肿及索条状物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减轻或消失。
无效:症状无改善。
22结果见表1。
3体会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体表的血栓性、炎性病变。
临床表现以浅静脉走行处呈条索状突起、色赤、形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多发青壮年,以四肢为多见,次为胸腹壁。
属于中医“青蛇毒”“黄鳅痈”等范畴,外由湿邪为患,与热蕴结,与寒而凝滞,与内湿相合,困脾而生痰;内由经脉受损,气血不畅,络道瘀阻引起[2]。
治当清热利湿、活血散结。
金黄散源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该方用于“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肌肤赤肿,颠仆损伤,大头时肿,湿痰流毒,风热天疱,凡一切顽恶无不应手起效,诚疮科良药也” [3]。
海峡药学2020年第32卷第4期化瘀粉湿敷治疗儿童L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杨乃群,林成凤*,郑瑞真,吴玉瑜,郑英智,陈金虹(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观察化瘀粉湿敷治疗儿童因输注0-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4年6月〜204年6月因静滴0-七叶皂苷钠引起的静脉炎的儿童患者66例,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5〜14岁,平均3.2岁,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trave/oas Nuvos Society, INS)所定静脉炎标准:1级25例,2级25例,3级2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4例。
观察组在血管穿刺点近心端19cm处湿敷化瘀胶囊粉末,次4〜20mif,I日2次,连续使用3d。
对照组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次5〜20mif,I日2次,连续使用3d。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静脉炎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1级静脉炎两组治愈率均为100%;级静脉炎观察组有效率为40%,对照组为240%,两者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5级静脉炎观察组有效率(40%),高于对照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瘀粉外敷治疗0-七叶皂苷钠静滴引起的静脉炎安全有效,起效快。
尤 其对于0-七叶皂苷钠静滴引起的5级静脉炎,化瘀粉外敷较硫酸镁效果更好,其使用简单方便,疗效安全可靠。
关键词:静脉炎;化瘀粉;七叶皂苷钠;硫酸镁中图分类号:R9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409-3773(2020)-19-0116-02儿童骨创伤发病率高,研究显示,平均每年有23%的儿童发生外伤,而其中骨折高达25%35。
0-七叶皂苷钠为骨折创伤常用药,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在儿童骨科中使用广泛。
然而,七叶皂苷钠静滴常常引起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中已得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视,使用各种方法来预防其发生。
金黄膏联合蜡疗对防治静脉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联合蜡疗对防治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发展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 100例肿瘤科发生静脉炎高风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金黄膏外敷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蜡疗。
2 组均以 10天为 1 个疗程。
观察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患者主诉。
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 25例,显效 10 例,有效 12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4.0%;对照组临床控制 21例,显效 11 例,有效 12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88.0%。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金黄膏联合蜡疗防治静脉炎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金黄膏外敷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便利,值得在临床应用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静脉炎,防治;金黄膏;蜡疗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主要的一种用药方式。
目前多数国家的医院输液比率占45% 左右。
据中国药协会统计我国输液比率,是发达国家的1.3~2.2倍,住院输液超过87%。
目前,反复、多次、大剂量药物静脉冲击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1]。
而肿瘤患者的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极易导致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常规金黄膏外敷联合蜡疗的方法,对50例静脉炎发生高风险的肿瘤科患者进行静脉炎的防治。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 2017 年 10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肿瘤科住院的静脉炎发生高风险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
治疗组男 23 例,女 27 例;年龄 63±8.73 岁;病程 0.5 ~ 7 年,中位数 3.2 年。
对照组男 25例,女 25 例;年龄 61±7.28岁;病程 1 ~ 7 年,中位数 3.7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应用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王世华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7(25)5
【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将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而引起静脉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以硫酸镁33g加生理盐水100ml,配成浓度为33%溶液外敷,实验组给予金黄膏外敷,分别在几个时间段内观察2种药物对局部静脉或周围组织红、肿、热、触痛症状改变的情况。
结果:在用药4h时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随使用药物后时间的延长,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效果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72h时χ2=12.334,P<0.01。
结论: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65-66)
【关键词】金黄膏;外敷;静脉炎
【作者】王世华
【作者单位】青海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3
【相关文献】
1.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吴芝梅
2.金黄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张密香
3.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孙苏苏;范卉;
4.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儿童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廖冬梅
5.自制金黄散膏外敷治疗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蒋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
疗效观察,中医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因输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实施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患处硫酸镁湿敷治疗。
2组治疗5 d。
结果治疗组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金黄膏;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静脉炎
临床上治疗骨折创伤或手术引起的肢体肿胀,常需要抗炎消肿药物。
β-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具有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因其疗效确定,被广泛使用。
然而临床上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很多患者在静脉滴注该药4~5 d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一旦发生静脉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致患者皮肤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血管会出现硬化甚至严重者引起皮肤溃疡或坏死等。
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精神上压力,而且增加了护理和治疗的难度,影响了患者的愈后。
关于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引起静脉炎报道也有很多,可能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大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
笔者对本科骨折患者使用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所引起静脉炎患者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骨科的患者因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Ⅰ级静脉炎12例,Ⅱ级静脉炎20例,Ⅲ级静脉炎18例,采用金黄膏外敷。
对照组:Ⅰ级静脉炎13例,Ⅱ级静脉炎24例,Ⅲ级静脉炎13例,采用50%硫酸镁治疗。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血管情况、病房环境、医疗护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静脉炎的评价标准输注七叶皂苷钠24 h后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静脉炎分级标准[1]:0级:穿刺点无疼痛,无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Ⅰ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予以本院自制的金黄膏外敷。
组方:天花粉500 g,姜黄1000 g,白芷500 g,苍术500 g,南星500 g,生半夏500 g,生甘草500 g,生黄芩500 g,生大黄500 g,黄柏500 g,厚朴500 g,木香500 g,陈皮500 g,黄连250 g,丹皮400 g,小磨麻油2500 mL。
以上中药研成细末过筛,用麻油调制成膏状,灌装于盛膏缸中,备用。
使用时先清洁局部皮肤后根据病变大小取适量黄金膏敷于病变部位,有破溃化脓处应将破溃处避开,涂药厚约3 mm,直径以超出静脉炎范围1~2 cm 为宜,外用3~4
层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妥善固定,每天更换1次,5 d后观察治疗效果。
1.3.2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3~4层纱布以浸透纱布而不滴水为宜)湿敷静脉炎处,以超出静脉炎直径范围1~2 cm为宜,纱布外用保鲜膜包裹,用胶布固定,每日3~4次,每次1 h,外敷过程中保持纱布湿润。
5 d后观察治疗效果。
1.4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红肿热痛症状消失,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硬结软化,弹性恢复。
显效:红肿热痛症状减轻,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变淡,硬结变软。
无效:治疗后炎症无明显改善[2]。
痊愈加显效视为总有效。
1.5统计学处理采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护理
3.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β-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理解与配合。
一旦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立即停止患侧肢体输液及七叶皂苷钠药使用,防止静脉炎恶化,以免造成血管不可逆损伤,同时采取外敷金黄膏等的措施并耐心解释静脉炎的防治方法,消除患者的焦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预防静脉炎的措施①穿刺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开静脉窦、关节、神经、肌腱表面,避免使用骨折、瘫痪及有病变的血管。
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于同时输入多组液体,前后输入无刺激性的液体、
中间输入七叶皂苷钠。
如果是单一输入七叶皂苷钠,则输注前后使用0.9%氯化钠冲管,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③经常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同一部位连续输液,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④提倡使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穿刺,以避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损伤。
⑤拔针时动作轻巧,拔出针头后,指导患者在针尖处及针尖上方按压3~5 min,避免搓揉穿刺点。
⑥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若患者输液部位红、肿、痛等立即停止输液,并外敷金黄膏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4讨论
因为β-七叶皂苷钠具有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临床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骨科常用消肿抗炎药。
由于静脉炎是它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防治静脉炎对于骨科来说尤为突出。
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主要是利用其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促进局部组织液水肿消退。
其中镁离子能直接舒张外周血管,降低毛细血管血压,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痉挛,稳定膜电位,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局部组织水肿状态,有利于细胞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从而起到治疗静脉炎目的。
因此临床上常用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各种刺激性药物的外渗,局部组织水肿等引起的静脉炎。
虽然硫酸镁湿敷因其高渗作用能促使组织水肿消退,但是其疗效慢,尤其是对Ⅱ、Ⅲ度静脉炎患者效果差。
另外,硫酸镁在湿敷过程中,有一定的刺激性,疗效不佳,操作繁琐,容易弄湿患者床单、衣服等,容易在病人皮肤表面形成无色结晶,造成皮肤干燥甚至脱皮等反应,致使患者感到不适。
中医认为静脉炎症属气滞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活
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消炎为原则。
自制金黄膏中天花粉清热排脓消肿;姜黄行气破瘀止痛;白芷有活血排脓、生肌止痛;南星和生半夏散结消肿;生甘草、黄柏清热解毒;生黄芩消痈肿疔疮;生大黄解毒消痈;厚朴、陈皮、苍术燥湿理气止痛;木香行气止痛;黄连抗炎镇痛;丹皮抗炎抗菌。
正是自制金黄膏具备了以上药效,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活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修复受损血管的弹性,因此为本科治疗静脉炎的验方。
外敷金黄膏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起效快,药性温和,渗透性强,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便捷,疗效优于硫酸镁,特别是对Ⅱ、Ⅲ度静脉炎疗效极佳。
金黄膏是膏状物,具有一定的黏度,容易附着于皮肤表面,能滋润皮肤,其操作方法简单,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外敷金黄膏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引起的静脉炎不管是从治疗效果,还是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硫酸镁湿敷。
金黄膏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因其见效快,效果好,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可以更好的为病患服务,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