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海洋科学导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 试述世界大洋温度的表层分布特点。

【答案】表层分布特点①等温线沿纬度带大致成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南半球的高纬度海区,等温线几乎与纬圈平行。②从赤道海区开始,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不规则地下降。最高温度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③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在大洋东部则弯向赤道。在亚北极海区则恰恰相反。④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等温线密集,温度的水平梯度特别大。⑤冬季大洋表面温度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夏季相似,只是温度普遍降低,温度的经向梯度远大于夏季。

2. 海水盐度定义的发展过程。

【答案】(1)1902年盐度原始定义:1000克海水中的溴和碘全部被等当量的氯置换,而所有的碳酸盐转化为氧化物后,其所含无机盐的总克数。

(2)1969年电导盐度定义: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盐度为35.000‰的标准海水的电导率的比值。

(3)1978年实用盐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相同条件下浓度为32.4356‰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之比值。

3. 北半球有哪几支西边界流?有何主要特征?

【答案】北太平洋的黑潮;北大西洋的湾流。都是北半球主要反气旋式环流的一部分。与近岸流海水相比,具有赤道流的高温、高盐、高水色和透明度大等特征。

4. 上升流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何意义?

【答案】上升流的形成,主要是在沿岸海区,是风海流体积运输的副效应。在远离大陆的海面上,气旋中心(如热带风暴)也能形成上升流。由其他原因形成反时针环流时也能产生上升流(北半球),南半球相反。上升流可提高海洋生产力,形成良好的渔场。

5. 波高为2m 的二维小振幅重力波波陡1/3,以2m/s 的速度沿x 轴传播,求此波的波剖面方程。 【答案】

)323sin(ππ

ζ-=

6. 八月十八钱塘潮是如何形成的?潮水滚滚向岸而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潮汐静力理论,太阳于太阴引起的潮汐椭球在农历十五会重叠引起天文大潮,由于海水堆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滞后到十八发生。再加上钱塘江口特殊的喇叭口地形,使得大洋传入的潮水到了近岸后,能量聚集,波高递增。潮水滚滚向岸而来的理论依据是波浪自深水区传入浅水区,波锋线有与等深线平行的趋势。

7.何谓潮汐椭球?如何用它解释潮汐的发生?

【答案】由潮汐静力理论,是地球为一被等深海水覆盖的园球,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此时在考虑引潮力后,海面变成了椭球形,此为潮汐椭球,并且它的长轴指向月球。地球在潮汐椭球中自转形成潮汐

8.波浪传播至浅水和近岸有何变化?为什么海岬处波浪增大而海湾处波浪变小?

【答案】当波浪传播至浅水和近岸时由于地形影响将发生变化,如波向发生转折,出现折射现象;

波高增大,波面变陡、破碎以及绕射、反射等。这种现象可以用浅水区海浪的变化来解释。当海浪进入水深小于波长一半的浅水地带,波浪要素将发生变化,并逐渐显示出长波的某些特征。这时,波速与波长无关,只与水深有关。由于地形的影响,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深度变浅,波速变慢,使波向发生转折,出现折射现象。折射的结果使波峰线逐渐趋向与等深线平行,即波向与等深线逐渐垂直。在海岸附近,等深线大致与海岸平行。同样道理,海岬处出现波向线辐聚,从而使波高增加;海湾处则出现波向线辐散,因而波高减少。

9.南极环流带对大洋水呈层状分布有重要影响,试析之。

【答案】西风漂流区内,由于大洋锋的作用,海水辐聚下沉,形成南极辐聚带,此处形成为大洋中层水源地;在极地东风作用下,贴近南极大陆形成东风环流,有向岸的体积运输,形成南极大陆辐聚,此处低温海水沿海盆下沉,形成大洋底层水。在两个辐聚带之间形成南极辐散带。

10.画图说明太平洋环流的一般模式

【答案】北半球,顺时针的环流为北赤道海流,黑潮,北太平洋海流,加里福尼亚海流。逆时针环流为北太平洋海流,阿拉斯加海流,亲潮。南半球,逆时针环流为南赤道海流,东澳海流,西风漂流,秘鲁海流。另外,在赤道附近还存在北赤道逆流和南赤道逆流,南半球还有南极绕极流。图略。

11.浅析冬季太阳月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比夏季的更加明显的原因,为何夏季最大辐射量在副热带地区?

【答案】冬季太阳高度与日照时间呈同相变化,夏季相反。辐热带地区被高压控制,晴朗少云,而赤道多云导致辐射减少。

12.试用海洋光学现象解释大洋水和近岸水具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答案】清净的大洋水的光学性质:其散射主要是分子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负四次方成比例,因此散射光中的短波部分比例显著增大。而吸收系数又在短波部分最小,这在客观上增大了短波部分的散射强度,并使这部分光能较容易地射出海面,从而使海水呈现蓝色。近岸水的光学性质:随着与大陆的靠近,海深愈来愈浅,混合愈来愈强,海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悬浮颗粒的数目和粒度以及黄色物质的浓度等都在相应增大。由于这些物质对短波部分的强烈的选择吸收,散射光中短波部分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粒子的散射特性又与分子散射很不相同,随着粒子的增大,其散射的选择性愈来愈弱,与分子散射相比,在散射光中,波长较长的光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从而使近岸水水色降低呈现黄褐色。

13.释台风过境海域形成的“冷尾迹”现象。

【答案】台风为气旋,引起海面水体产生气旋式旋转,引起海水向外的体积运输,从而导致下层冷海水涌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