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测试卷

(考试内容:第二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A.氧化剂B.反应物C.催化剂D.生成物

15.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30分。)

16.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钠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

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顷刻间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 (2)

(3) (4)

1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

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

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A是;B是;C是;D是。

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

回答下列问题:

⑴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②,

③,④……(只答四点即可),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

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⑵甲进行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⑶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白烟产生的那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9.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⑴假设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

20.右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________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_____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21.右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

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B部分:,例:;

C部分:,例:;

22.下面这则短文是某科普杂志上一篇文章的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种物质? 。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

三、实验题。(10分)

1、通过本章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

________(填字母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再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B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液体药品

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C装置制取氢气,在有孔塑料板上

放置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中也可通过加热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中

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叁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

1

1

1

1

2

1

3

1

4

1

5

A A A C D C

B D B B

C

D B C C

二、非选择题

16.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17. (1)金属钠颜色为银白色 (2)密度比水小 (3)熔点低 (4)硬度不大

18.⑴都是燃烧,都放热,都有氧气参加,生成物都是一种,都是氧化反应等;甲的实验有蓝紫色火焰或乙的实验有白烟等;⑵液态;⑶略。

19.假设大明的正解,答: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气体试样,将其打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包装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0.⑴a⑵b⑶a,导管口向水中冒出的气泡的速度。

21.B: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

C: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22.(1)不是同种物质 (2)木条燃烧,并且比在氧气中更剧烈 (3)减少含碳或氮气体的排放,禁止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 (满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 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2--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 2 )五 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2P2O5 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点燃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 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 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 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 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 、红磷燃烧,冒出白烟,放出热量。 B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在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 A 红磷量不足; B 装置气密性差;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 、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二、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有固定组成和化学符号。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 性质。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 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 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2、污染来源: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点燃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5分)(2016?晋江市校级模拟)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A.干冰气化B.金属冶炼C.炸药爆炸D.食物腐败 2.(5分)(2016?金山区一模)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故CO2与SiO2的晶体结构也相似 B.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可以先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热,充分反应后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则检验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也可以用该方法,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则向饱和碳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也会有碳酸氢钾晶体析出 3.(5分)(2016?淮安校级模拟)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吸收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4.(5分)(2016?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D.Ba(OH) 2?8H2O与NH4Cl固 体混合 A.A B.B C.C D.D 5.(5分)(2016?新干县模拟)未来清洁能源﹣﹣纳米金属.如纳米铁可作为发动机的燃料,那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铁器时代”.有一些专家也曾经指出,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重新组合的构想能够实现(如图),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 6.(5分)(2016?巴中校级模拟)2015年8月12日23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民群众的公安消防战士的重大伤亡.据悉,瑞海公司在前期出口量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检测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 B、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 ; B ; C ;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 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臭氧。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化学第二章测试题(20201012102636)

初三化学第二章考试卷 第二章分子、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12 0:16 P:31 S:32 K:39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酒精挥发 C.锅炉爆炸 D.矿石粉碎 2、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氧碳氢氮 B.氧硅铝铁 C.氧铝氮铁 D.氮氧铝铁 3、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4、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 B.相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氮Ar B.钙Cu C.氟 F D.锌Zn 6、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能分割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7、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被圧缩 C.10厘米3大豆和10厘米3小米混合后,体积小F 20厘米3 D.10厘米3水和10厘米3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厘米3 8、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子数最少的是() A. CO B. C02 C. CH4 D. S02 9、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 一种单质 B. 一种化合物 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10、元素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A.质子数 B.中子数C电子数 11、下列物质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NH4) 2SO4 B. NH4HC03 C. NH3. H20 D.CO(NH2)2 12、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两元素质量比为7:8,则该氧化物是() A. NO B. N02 C. N203 D. N205 1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0张则该氧化物是() A. NO B. N02 C. N203 D. N205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绿 B.空气 C.矿泉水 D.氯酸钾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加热生成氧气的剩余物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 ①、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④、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差;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 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点燃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五岛湖景区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 B.21% C.11% D.58%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3.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过滤C.二氧化碳验满D.点燃酒精灯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A.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硬度大建筑材料 C.钢快熔点高金属导线 D.过氧化氢易分解制取氧气 6.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白酒B.黄河水C.蒸馏水D.洁净的空气

9.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B.蒸馏C.吸附D.静置沉淀 10.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 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b 11.有A、B、C、D、E五种物质,暗紫色的固体A受热会产生一种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银白色金属D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 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符号:A ,B ,C ,D ,E ; (2) 写出C在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12.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 日至28 日为“中国水周”。 (1)下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 ___,该实验 证明水是由___ __组成的。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检验试 管b中气体的方法。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区别硬水和软水,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 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3.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 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 1.3和5 混合物:空气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 3 B C A 4 氧气:支持燃烧可供呼吸氢气:可燃烧,清洁能源 5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6 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课题2---氧气 1 将带火星的本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2 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铝+氧气氧化铝: 3 CCDCD

课题3--- 制取氧气 1 文字表达式(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 气(3)碳+氧气二氧化碳 2 (1)C (2)B (3) (3)A(4)D 3 在集气瓶先装入少量水,一是可以防止燃烧物落下时炸裂集气瓶,二是可以用水来溶解吸收产物,如硫燃烧的产物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加水就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硫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先放少量水,不宜用细沙来代替,而铁丝、铝条燃烧时,在集气瓶用细沙来代替水是可 4 (1)不同,思考如何得到平稳气流。把催化剂放在试管里,塞好带导管的瓶塞,用注射器向逐滴加入过氧化氢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也便于收集。、(2)探究报告 目 标 1.寻找新的催化剂 2.制取氧气 3.试验氧气性质 仪 器, 药 品 注射器,点滴板,红 砖粉末,过氧化氢 溶液,木炭 注射器,带导管的试管,大 试管,过氧化氢 一试管氧气,木炭 方 案 (可 画 简 图) 带火星的小木条 步 骤 将红砖粉末放到点 滴板的一个孔中, 用注射器往上滴加 过氧化氢溶液,再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 迅速地放在上面 将红砖粉末少许放入试管 底部,塞好瓶塞,将注射器 吸满过氧化氢溶液,插入 瓶塞,往里逐滴加入,导管 插入试管中 将烧红的木炭伸 入盛满氧气的试 管中 现 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气泡放出 木炭燃烧比在空 气中燃烧的更旺, 产生的气体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 结 论 红砖粉末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第2章知识点归纳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氮气的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用途: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 SO 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 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Fe 3O 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3、 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 2MnO22H 2O +O 2↑ 2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 2KClO 32KCl+3O 2↑ 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收集方法:a.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b.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3)催化剂 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4、灭火和火灾自救 (1)可燃物燃烧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跟氧气充分接触 (2)灭火方法: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略) 5、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C(2)分解反应:A B+C △ MnO 2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考试内容:第二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 、 (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 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 、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 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 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点燃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H 2 2H 2 2H 2H 2O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分,每小题1分。)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加热使水沸腾 B .向石灰水中通 入二氧化碳 C .向玻璃片呼气 玻璃片变潮湿 D .干冰升华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有机合成材料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维生素 B .蛋白质 C .合成橡胶 D .合金 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会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从微观角度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是可分的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6.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元素 B .钙原子 C .钙单质 D .钙离子 7.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26 B .88 C .50 D .38 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地热能 D .天然气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雪碧饮料 B .石灰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 10.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 原子经过放射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优选.

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测试卷 (考试内容:第二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 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 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用气球泡收集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A.氧化剂B.反应物C.催化剂D.生成物 15.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第二章浩瀚的大气知识总结及训练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 第一节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1、空气的组成 气体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78%21%%%体积分 数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上表表示的是体积分数,而非质量分数 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1)拉瓦锡在曲颈甑中用加热汞的方法测定。 原理: O2 + 2Hg ═加热 HgO 装置:

现象:部分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 (2)在集气瓶中用点燃红磷的方法测定 原理: P + O2 ═点燃 P2O5 装置: 操作要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 中,用手紧握集气瓶外壁,如果在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可打开弹簧夹。 现象:产生黄白色火焰,冒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打开弹

簧夹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瓶子容积的 1/5。 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 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略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不活波,一般情况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较 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以 和某些物质反应。例如:合成氨、制氮肥、生物 固氮等。 用途:a、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b、用作保护气(保存食品)

c、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 d、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4、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但在一定条件下也 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 a、用作保护气(电焊) b、电光源(霓虹灯——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用于激光技术 d、氦气可作冷却剂 e、氙气可作麻醉剂 f、充热气球 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烟尘和有害气体。他们主要来自矿物燃料 的燃烧,石油化工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