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蛙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0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东北林蛙生长与繁殖参数比较王维胜;马建章【摘要】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的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地区东南山地的亚布力地区、小兴安岭南部兴隆地区和小兴安岭北部乌伊岭地区对东北林蛙的生长与繁殖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3个地区各年龄的雌蛙繁殖度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繁殖度差异增加.雌蛙体质量的变化对繁殖产生显著影响:①亚布力、兴隆、乌伊岭3个地区雌蛙的繁殖度分别为(1.470±0.370)、(1.914±0.824)、(1.148±0.146)g/cm;②亚布力、兴隆、乌伊岭3个地区雌蛙的生长率分别为0.361±0.065、0.365±0.050、0.291±0.047;③亚布力、兴隆、乌伊岭3个地区林蛙生长与繁殖存在投资权衡,生长投入多的林蛙,繁殖能力下降,反之亦然.繁殖度可作为东北林蛙种质资源选择和优良品种培育重要参数之一.%Growth and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Northeastern China wood frog (Rana dybowskii)in three forest regions, Wuyiling Region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Lesser Khingan Mountains, Xinglong Region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Lesser Khingan Mountains and Yabuli Region in the Southea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2009-2010.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production degree of female wood frogs between different ages in all the three forest regions. The difference in reproduction degree increased with age. The change in body weight had a marked influence on the reproduction of wood frogs. The reproduction degrees of female wood frogs in Yabuli, Xinglong and Wuyiling were( 1.470± 0.370), (1.914 ± 0. 824) and (1. 148+0. 146)g/cm, respectively. The growth rates of the female wood frogs in the three regions were 0. 361 ±0.065, 0. 365 ±0. 050 and 0. 291 ±0. 047, respectively. Budget tradeoff occurred betwee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he re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ose wood frogs obtained more investment in their growth declined sharply, and vice versa. The reproduction degre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idioplasm selection and varietal breeding of northeastern China wood frogs.【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9)006【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东北林蛙;生长率;繁殖度;黑龙江【作者】王维胜;马建章【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旧称中国林蛙(R.chensinensis),俗名哈士蟆、黄蛤蟆等,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集食用、药用和保健三位一体的野生经济两栖动物。
林蛙的营养价值有哪些关于《林蛙的营养价值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蛙,是一种营养成分比较丰富的小动物,它的最关键的功效是做为药用价值,在中医学中应用较多,是一种较为宝贵的滋补品。
林蛙并不是一种一般的蟹类,是一种较为稀有的稀有种类,它所带有的营养元素远超别的蟹类,那麼,林蛙的营养成分究竟有什么呢?《本草纲目》记述:哈士蟆,《本草纲目》中称之"山哈",别称哈士蟆、雪蛤。
现如今被取名为我国林蛙。
关键产自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区,是东北三省独有的蛙种,其雌蛙胚胎的干躁物称作"雪哈油",具备滋阴养血润肺止咳、增强体质的作用,自古以来在民俗就被称作与东北三宝并称的热血传奇滋补养生上品。
自古以来广泛大家运用,其药用价值亦早就广为人知。
我国林蛙(雪蛤)是长白山特有的一种原始动物。
蛙油为林蛙之精粹,功效与作用极高,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天然翠绿色上品。
据清史《辽丛书》记述:"哈士蟆形近牛蛙腹有油如粉,可做羹,味极致,唯兴京一带(抚顺市东部地区区清原、新宾)有之,别称红肚蟾蜍;先祖用其拜祖,后变成皇宫供品,被称作八珍之首。
说白了林蛙油便是雌虫林蛙的双侧输卵管(类似胚胎)。
别名林蛙油或雪蛤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东北林蛙是食、药双用的宝贵蛙种,因为其营养成分高,"别名大滋补品"。
以其专摄入昆虫类食材别称"纯绿色食品",是防衰老、滋补养生健壮、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最好食补灵丹妙药。
林蛙油从古至今被觉得是滋补养生强壮剂,可补虚强健壮阳,润肺滋肾益肝。
可医治肾虚肌肉劳损、神经衰弱、心慌失眠、溢汗不止、体质虚弱等一切活动性肝炎。
从古至今林蛙油出入口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药业和保健产品,生产制造的林蛙油(俗有软黄金之称)。
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东北林蛙到了饭桌,变成大家食补健壮的人间美味。
林蛙的价值在东北地区林蛙种类主要有:中国林蛙、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和黑龙江林蛙。
经多年市场验证,该3种林蛙是被市场接受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的蛙种。
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螟、红肚田鸡。
其雌性输卵管的干制品称之为“蛤蟆油” 又称林蛙油,是一种久负盛名的滋补中药。
独自具有雌二醇等天然性激素以及锡、锌、磷、硫等微量元素。
林蛙油性平,味甘,具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清神明目、健胃益肝等功效。
经常服用,可增强体力和记忆力,补充人体所需同的18种必需氨基酸,增强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
林蛙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性凉味咸,有养肺滋肾之功效,主治虚劳咳嗽。
长期以来,作为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被视为上等珍品。
养殖必备条件林蛙的生活习性--要有山,有水,有林。
只要你具备以下的条件就可以进行养殖。
1. 水质要求: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好的水质是无法养好林蛙的,首先要鉴定水质是否符合养殖林蛙用水标准,即:PH值介于5.5-7.0之间;具有无污染、清洁、水源充足的河流或山间小溪,并有1m~2m水深的小水湾,以利于林蛙的群居和冬眠2. 养殖区域要求:养殖区不可有污水和雨水大量流入或渗入养殖用的水源里;要选择两山夹一沟、高山连接形成的山梁作为养殖场地,坡向以东南或西南向为好3. 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比较湿润的环境;在养蛙场周围要有大面积的阔叶林,下面丛生灌木,并有适当的杂草,林内郁闭度大,枯枝落叶层厚,潮湿,以利于中国林蛙的陆栖生活4. 必须保证林蛙有足够的饵料:林蛙生长速度取决于食物是否充足及种类的多少,所以养蛙场内及周围要有大量的昆虫繁生,以保证林蛙生长捕食之需。
成蛙的食物有蜘蛛、蝗虫、蜗牛、蝽象、苍蝇、蚊子、蝼蛄、蛾蝶、金龟子、蚂蚁、蟋蟀、螟虫、瓢虫等;幼蛙和成蛙食物基本相同,只是捕捉12mm以下的小昆虫而已。
5. 最关键的是要有善于观察而且心细的养殖人员。
他可以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细心防疫及时发现疫情并加以准确的判断和及时的治疗,从而使死亡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药材:雪蛤名称:雪蛤别名:东北林蛙、雪蛤油、林蛙油、蛤蟆油、蛤仕蟆、蛤士蟆、哈仕蟆、哈士蟆性味:气腥、味微甘、性温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阴润肺、壮阳健体主治: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神疲乏力、肾亏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用法用量:可煲、可炖、可蒸,2--10克。
来源:雪蛤是东北林蛙去除内脏洗净晒干的全体。
功效作用雪蛤的功效与作用1、雪蛤有降血脂的功效;雪蛤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雪蛤有镇静、抗焦虑的功效;雪蛤有提高机体耐力的功效;雪蛤有增强性功能的功效;雪蛤有提高脑组织细胞的供氧及利用氧能力的功效;雪蛤有抗疲劳的功效。
2、哈士蟆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
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
3、雪蛤油最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另含有19种微量元素,胡萝卜素,核糖核酸,维生素A、B、C、D、胶原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只有4%的脂肪,而且还是不含胆固醇的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化合物、多种维生素、核酸、激素及人体必需及多种氨基酸和钾、钠、铁、锰、硒等微量元素。
此药材特殊之处在于含有大量的荷尔蒙。
这也是雪蛤名贵滋补,被称作为“动物人参”的原因。
4、林蛙油经充分溶胀后释放出的胶原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等物质,可促进人体,特别是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保持肌肤细腻,保持肌体的年轻态、健康态。
5、雪蛤油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的功效,雪蛤油最主要的成分为蛋白质,只有4%为脂肪,而且还是不含胆固醇的优质脂肪酸。
它的美颜功效,来自雪蛤所含丰富荷尔蒙,有人将雪蛤油的美容作用跟燕窝相提并论,因为两者都含有表面生长因子和促进细胞分裂因子,可令皮肤细致漂亮。
6、雪蛤可治疗精血不足、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乳汁不足。
7、雪蛤抗疲劳,提高肌体耐力及抗应激能力、镇静抗焦虑,提高脑组织细胞的供氧及利用氧能力、降血脂、增强肌体抗氧化能力、加血蛋白。
一、简介林蛙
林蛙又称雪蛤、哈仕蟆、蛤蟆。
伙伴们对蛤蟆很熟悉吧?(是){出示实物}。
蛤蟆是典型的水陆两栖动物。
(问:什么是两栖动物),真正的极品雪蛤,是产自我们吉林省长白山山脉地势高而寒冷的沟泽地带的一种珍贵蛙种,(同学们知道蛤蟆吃什么吗?)蛤蟆以野果和昆虫为主食。
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生活在水中:变形后的幼蛙及成蛙生活在森林中,进行陆地生活;而成蛙在冬季休眠时又是在水中度过,休眠时间长达五个月之久,因为它比较耐寒,所以又被称作雪蛤。
林蛙每年的活动非常有规律,整个生活周期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繁殖期、陆地生活期和冬眠期。
中国林蛙的功能性作用摘要:林蛙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山区的重要药用经济动物。
雌性林蛙的输卵管俗称“蛤士蟆油” 既林蛙油,是强壮滋补佳品。
林蛙油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滋补品,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林蛙肉含有丰富的营养, 尤其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
现今,对林蛙油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市售的林蛙油产品主要有林蛙油软胶囊、林蛙油乳及林蛙油口服液、林蛙油罐头、林蛙油硬胶囊、林蛙油凉果、林蛙油软胶囊和林蛙油冲剂等。
林蛙皮主是用于提取林蛙皮抗菌肽,有企业使用林蛙皮抗菌肽生产了林蛙皮美容胶囊。
林蛙肉或是林蛙骨主要作为食品食用。
关键词:林蛙;功能性;林蛙油、林蛙皮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David),俗称田鸡、哈什蟆,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尤以吉林省居多,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是一种珍贵的两栖类药用、食用经济动物。
林蛙油(Oviduetus Ranae)为雌性林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因子。
[1-2]林蛙肉含有丰富的营养,尤其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
林蛙的肉质细嫩,适口性好,是长白山特产的珍贵美味食品。
现代医学、营养学和养生学等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林蛙,可增加人体优良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增强人体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尤其在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补充上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林蛙油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雌醇、孕酮、睾酮等激素。
具有明显的药理保健作用。
据初步研究认为,林蛙油有促进卵泡早熟及卵泡增殖作用,对性周期有明显的影响,可延长兴奋期,有良好的强精作用。
同时有补虚、增精、退热之功效,可治精血不足,体虚气弱、肺虚咳、神经衰弱、记忆减退、产后无乳、乳汁不足以及肺结核、肝炎等消耗性疾病,特别对老年人、久治失调的康复作用更佳[3]。
林蛙油的功效有哪些林蛙油可以说是大补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是老少皆宜的,且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可以起到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1、东北林蛙,简称林蛙,分布在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部、长白山山脉,,香港、广东人均称为雪蛤,属于珍稀两栖动物,春天,林蛙从河里出来,到池塘里进行交配繁殖,之后,到树林里捕食昆虫。
雌性林蛙的输卵管被称为林蛙油。
2、延缓衰老其含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和健康强壮诸方面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林蛙油经充分溶胀后释放出的胶原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等物质,可促进人体特别是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保持肌肤光洁、细腻,保持肌体的年轻态、健康态。
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与人体皮肤有较好的亲和力,极易被皮肤吸收,对防止手足皱裂、保湿、晒后修复、除皱、止痒、淡化色斑、头发护理以及促进伤口愈合都有较好的功效。
3、提高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和抗应激能力并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年感冒次数及减少其它疾病的发病率,使人远离亚健康状态。
4、利冠心病连续口服该产品一个周期(2—3个月)后,能明显降低血脂、磷脂结构中的亲水性基团和亲油性基团,可以清除血管壁沉积的脂类物质、增强血液流量、改善微循环、对于调节改善冠心病、心律不齐等血管疾病及各种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5、补肾益精补肾益精、润肺养阴。
对于病后、产后体质虚弱、肺痨咳血等症效果显著。
6、强性功能增强性功能,提高和延长性兴奋期,对性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对于调节更年期综合症有较好的效果。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作者:————————————————————————————————日期:东北林蛙养殖技术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
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
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
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
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
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二)养殖效益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等。
1.简介中国长白山林蛙又名蛤什蟆,香港、广东人均称为雪哈,属于珍稀两栖动物,春天,林蛙从河里出来,到池塘里进行交配繁殖,之后,到树林里捕食昆虫。
直到深秋,逢雨天,它们返回河里冬眠。
是中国著名的集药用、滋补和美容于一体的经济蛙种。
秋天捕捉的林蛙肚子里的油就长成了,晒干后扒出来就是蛤蟆油。
现在也称为雪蛤油或雪蛤膏。
蛤什蟆油是雌蛙怀卵成熟期的输卵管,它含有18种氨基酸、13种无机元素、9种维生素和多种复合多肽等生物活性因子,特别富含三种性激素,即雌二醇、睾酮、孕酮。
其中雌二醇和睾酮分别是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中生理作用最强的激素,具有显著的滋阴强肾激发免疫功能和调节机理作用。
蛤什蟆油在国际保健食品资源市场上享有盛誉,价格一直在2000美元/公斤以上,资源极为稀缺。
早在明清时代即为贡品。
历来需求十分迫切,市场容量较大。
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产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生态恶化,滥捕穷捉,以至于中国林蛙濒临灭绝。
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故人工繁殖十分必要和迫切,而且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途广阔。
2药典记载编辑《本草纲目》记载:哈士蟆,《本草纲目》中称之"山哈",别名哈士蟆、雪蛤。
现今被命名为中国林蛙。
主要生长在中国东北山区,包括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地,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是东北地区特有的蛙种,其雌蛙输卵管的干燥物称之为"雪蛤油",具有补虚润肺、强身健体的功效,自古在民间就被誉为与东北三宝齐名的传世滋补佳品。
千百年来广为人们应用,其药理作用亦早已为人所知。
林蛙油的主要成分是蛙醇,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
《中国药典》收载:蛤蟆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
用于“阴虚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不止、劳嗍咳血”等正的治疗。
《中药大词典》记载:蛤蟆油具有独特的“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效。
用于治疗“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等症。
海鲜雪蛤的功效与作用雪蛤你们见过吗?它是出产于东北长白山林区的一种山珍,能与熊掌齐名。
很多人对它了解不多,也不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了解雪蛤,小编一会就对它的功效与作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雪蛤的功效与作用1、雪蛤能滋补身体雪蛤有明显的滋补功效,它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含有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氨基酸与矿物质,人们食用它以后能快速把这些营养成分吸收和利用,能加快身体正常代谢,提高身体各器官功能,可以有效减少身体虚弱和体倦无力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2、雪蛤能治疗皮肤外伤雪蛤对人类的皮肤外伤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在治疗时多会使用雪蛤体内的油脂。
像平时生活中高发的脚气和烧伤烫伤以及冻疮等,都可以用雪蛤油进行治疗,可以把它直接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二到三次,连用五到七天,就能看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雪蛤能美容养颜美容养颜也是雪蛤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也能减少皮肤氧化作用的发生,更能增加皮肤弹性,淡化色斑,让皮肤变得白嫩爽滑,另外雪蛤还能补益气血,对面色暗黄和皮肤暗淡无光,也有一定的调理功效。
雪蛤不但食用能美容,从它身体中提取的雪蛤油,还能直接制成各种化妆品,也能起到良好的美容养颜作用。
雪蛤简介雪蛤,学名“东北林蛙”,是一种珍贵的蛙科两栖类动物,生长在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张广才岭腹地地区,以野果和昆虫为食,因其在寒冬中可冬眠长达五个月之久,因此得名“雪蛤”。
雪蛤虽然是名贵的滋补品,但是吃得太多太频繁会有副作用,专家认为,一般来说,每次大概用10~15克已足够,一周食用一次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雪蛤的副作用因为雪蛤膏其实就是雌性雪蛤的输卵管,内含有较多的雌性激素,所以阳虚的人、患有感冒的人、大便稀烂的人,都不适合食用,否则会产生不好的副作用,加重症状。
雪蛤虽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美容养颜的功效,但是它含有雌激素,过度进补将造成雌激素摄入过量,会加剧内分泌紊乱,导致乳腺异常增生,增加癌变几率。
中国林蛙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1940年波进和宫林将我国东北、华北和华西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欧洲林蛙,中国亚种。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
在安徽、江苏、四川、湖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产区。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林蛙人工养殖管理和围栏养殖试验,到80年代末期,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半人工养殖体系,90年代以来,对全人工养殖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从而使林蛙生产进入了集约化、产业化、高密度、短周期的新阶段。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蛤蟆油的需求,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中国林蛙价值● 药用价值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
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
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
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
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
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 营养价值林蛙油的蛋白质含量为76%,其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
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钙5.75%、磷0.0525%、铁14.65%、钾16.52%、钠3.56%;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
第32卷第5期2011年 9月水生态学杂志JournalofHydroecology Vol.32,No.5 Sep., 2011 收稿日期:2011-04-0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计划项目(sgzj2010025)。
通讯作者:佟庆,1979年生,硕士,工程师。
E mail:lxixl@126.com作者简介:梁成斌,1986年生,助理工程师,从事生态学研究。
E mail:kahnaulyfo@126.com6种药物对东北林蛙的急性毒性梁成斌,佟 庆,崔立勇(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摘要: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强氯杀星、强力消毒粉、高锰酸钾、顶点、三九菌毒清和百菌杀等6种常用水产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显示,6种常用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24h的LC50分别为23 798、52 367、32 704、94 408、39 129和192 980mg/L;48h的LC50分别为15 433、40 669、25 088、53 740、26 361和119 580mg/L;96h的LC50分别为15 433、33 835、21 606、50 086、18 377和100 280mg/L;SC分别为1 5433、3 3835、2 1606、5 0086、1 8377和10 0280mg/L。
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强氯杀星、三九菌毒清、高锰酸钾、强力消毒粉、顶点和百菌杀。
关键词:东北林蛙;安全浓度;半致死浓度;毒性试验中图分类号:S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11)05-0114-05 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又称雪蛤、哈士蟆,隶属蛙科、蛙属,与中国林蛙是一个亲缘关系较近的有效种(谢锋等,1999),分布于中国东北山区。
东北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佟庆,2009)。
近年来,林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全人工养殖,林蛙养殖全技术逐渐成熟。
雪蛤是什么东西做的雪蛤的营养价值很多人都看过雪蛤这种食材,其颜色白色带有透明状,但是其实雪蛤是一种很特殊的食材,那么雪蛤是什么东西做的呢?一、雪蛤是什么东西做的雪蛤的输卵管组织。
雪蛤学名东北林蛙,是生活在中国东北的一种特殊蛙种,在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一种颜色为白色且带有透明状态的食物,就是指的是雪蛤的输卵管组织,也被称之为雪蛤油。
雪蛤油又称雪蛤膏、林蛙油,是将雌性东北林蛙的输卵管组织取出,将其进行干燥炮制之后而成为食物。
因为这种干制品呈现油脂的颜色,所以被称之为雪蛤油、林蛙油,该种干制品泡发之后呈现出膏状,所以又被称为雪蛤膏,而通常人们为了方便,慢慢的就直接将其简化称之为雪蛤。
二、雪蛤的营养价值雪蛤由于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组织,所以其中的营养成分是非常多的,雪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氨基酸,而且还含有19中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核糖核酸,维生素A、B、C、D、胶原蛋白等,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的。
其次就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含胆固醇的优质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多种滋养人体的营养成分,由此可见雪蛤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的食材。
三、雪蛤的食用方法和用量食用方法雪蛤的食用方法其是并不是很简单,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保留住其营养价值就需要多多注意,以下:1.先要将雪蛤用清水仔细的清洗干净,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放入到温水中浸泡,浸泡至泡发为止。
2.泡发之后将其中的丝状组织挑去,留下的剩余部分就可以制作了。
3.需要注意的在制作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烹饪,以免导致雪蛤的营养成流失。
用量若是长期食用的话,每日食用量在1-2g左右即可,若是不经常食用的话,雪蛤的食用量在3-5g左右即可,雪蛤的用量不宜过大,用量过大以免出现营养成分吸收不完全,从而导致营养流失的情况。
四、雪蛤怎么做好吃雪蛤炖木瓜食材:木瓜一个、雪蛤膏适量、牛奶、冰糖适量。
做法:1.将雪蛤用温水浸泡一晚泡发,将其中的杂质清洗干净后,放入沸水中煮一段时间,捞出控干备用。
雪蛤怎么吃
雪蛤,学名是“东北林蛙”,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该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因为它可以在寒冬中冬眠五个月之久,所以得名为“雪蛤”。
雪蛤食用时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雪蛤的吃法特别多,一般以甜汤居多!
强烈推荐雪蛤和木瓜,既可以提高免疫力,又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有丰胸的功效。
此外,雪蛤还可与酸奶同食,可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丰胸。
木瓜炖雪蛤做法:
食材:木瓜1个,雪蛤20克,水500毫升,姜片10克,冰糖10克,枸杞10克
做法:木瓜中间对半切开,木瓜去籽,雪蛤泡发至两倍大小,锅中加水,加雪蛤,姜片,小火20分钟,木瓜加冰糖,雪蛤,水,隔水大火15分钟,加枸杞,出锅即可食用。
昆嵛林蛙与东北林蛙对比研究摘要:研究了昆嵛林蛙与东北林蛙的不同之处。
由于生境不同,因此二者在生活习性,尤其是骨骼方面有一定差别。
本文对二者的舌器和肩带做了重点比较。
关键词:昆嵛林蛙东北林蛙生境习性骨骼昆嵛林蛙和东北林蛙属于林蛙的两个不同种组,因此在生境、习性、骨骼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别,本文旨在将两种林蛙做一个对比,为昆嵛林蛙和东北林蛙今后的研究积累生物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东北林蛙和昆嵛林蛙观察样本为本实验室捕获,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雌雄兼用。
按照陈彬等的方法制作透明骨骼双染色标本,并拆分出舌器、肩带,在解剖镜下观察、测量,进行对比研究,并用数码相机照相。
2结果与讨论2.1生境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俗称哈士蟆,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蛙属(rana)。
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东北林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核心分布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
昆嵛林蛙(rana kunyuens)是近期在山东昆嵛山发现的蛙科(ranidae)林蛙群(wood-frogs)的一个新种(lu & zhang,2000;lu & li,2002)。
此种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蛙属,林蛙群在地理分布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2生活习性东北林蛙属两栖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
夏季常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冬季到山下河流中冬眠。
昆嵛林蛙常生活于山林、沼泽、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
蛙类生性胆小,稍微受到惊吓就会迅速逃离。
蛙类作为两栖类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温度较低、昼短夜长、饵料不充足等条件下,实现了其独特的一种越冬休眠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等的变化。
此外,蛙类具有较强的群居性,它们常常几只或十几只群居在一起,并且一般不会轻易迁移,若迁移也会群体共同迁向某一新环境。
2.3骨骼2.3.1舌器包括舌骨体、一对舌骨前角、一对舌骨后角、以及耳柱骨等多种硬、软骨共同组成的结构。
林蛙简介(一)林蛙的分类及形态学1、林蛙的分类林蛙又称雪蛤,在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Chordata)、脊柱动物亚门(Vertebrata)\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蛙属(Rana)。
与人类认识和研究的其他所有物种一样,有关林蛙的分类问题也有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正确识别林蛙、避免混淆。
迄今为止,分布在我国的林蛙经过动物分类学工作者深入细致的研究,分为13种。
分别为: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中亚林蛙(Rana asiatica)、阿尔泰林蛙(Rana altaica)、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恒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昆嵛林蛙(Rana kunyuensis)、峰斑林蛙(Rana chevronta)、峨眉林蛙(Rana omeimontis)、长肢林蛙(Rana longicrus)、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
以下不一一介绍只介绍人们有所耳闻的3种。
(1)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褐色斑。
体背多为土黄色,疣粒小而少。
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
雌蛙腹面黄白色或黄绿色;雌蛙有一堆咽侧下内声囊。
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阳光、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
以多种昆虫为食。
分布: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
(2)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体表较粗糙,体背和体侧的疣粒较多而显著;腹面有红色和灰色花斑、背中央有一浅色较宽的脊线;后肢较短,胫跗关节不超过眼部;胫长不到体长之半。
雌性第一指上有灰色婚垫,基部大,仅腹面略分;雌性无声囊。
多栖居于山林、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域或其附近。
4月中旬出蛰产卵;9月下旬入蛰,多群集潜入塘、坑底部的泥土中越冬。
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俄罗斯、朝鲜。
(3)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体大而粗壮,皮肤较光滑,疣粒较少;体色雌性腹面棕黄色,雌性腹面灰白色;后肢胫关节超过眼或吻端;雌性有一对咽侧下声囊。
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北部)、朝鲜。
在这些林蛙中,东北林蛙的体型最大。
《中国药典》(2005)上记载地道林蛙油(雪蛤)药材是指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林蛙(原名一直称为中国林蛙、哈士蟆或雪蛤)的输卵管干制品,其他林蛙则未被列入。
东北林蛙的生产区在长白山系和小兴安岭山系。
东北林蛙体长(不包括后肢)一般57-78毫米,平均63毫米,雌性略大于雄性。
当年的蝌蚪变态后经过3个月左右的生长期,从12-15毫米可以长到30-37毫米。
当然,各阶段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
2、东北林蛙的外部形态从外形来看,林蛙的身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头、躯干和四肢。
(1)头部三角形,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而略尖;头部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
在形态学上,其头长是指从吻端到上下颚颌关节后缘的距离或至鼓膜后缘的距离,头宽是指左右颌关节之间的距离。
鼓膜明显,口为其捕食器官,口裂宽阔,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张开。
头部有三对感觉器官:眼、鼻和耳。
眼位于头背部两侧,有上、下眼睑及瞬膜保护眼球;鼻孔位于吻与眼之间,一般具鼻瓣,可随时关闭,以控制气体进出,完成呼吸过程;鼓膜(耳)位于眼后方,圆形,能传导声波而产生听觉。
(2)躯干部林蛙的颈部不明显,鼓膜之后至泄殖腔孔为其躯干部,短而宽。
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体侧有分散排列不规则的小疣粒,有的个体在肩部有疣粒排列成“八”字形。
背侧褶不平直,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身体末端偏背侧有一泄殖腔孔。
生活时,体背多为灰褐色或土黄色,散有黄色及红色小点,鼓膜处有三角形黑斑,体侧近跨部暗黄绿色,四肢背面有棕黑色横纹,股内侧黄绿色,股外侧肉红色。
雌腹面一般为红棕色,有事再咽胸部散有深色斑点,雄性大多腹面为灰白色。
(3)四肢前肢粗短,只要起支撑身体前部、协助捕食及游泳时平衡身体的作用,前肢四指;后肢发达,五趾,趾间有蹼,起水中游泳和陆地上跳跃的作用。
黑龙江林蛙是与北林蛙的近似的物种,林区一般将此种称为哈士蟆,又叫红肚蛤蟆、臭迷子等,而将东北林蛙称为林蛙。
黑龙江林蛙与东北林蛙一样在我国也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数量较多,适应性强,其输卵管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人曾将其与东北林蛙统称为哈士蟆。
经研究发现,黑龙江林蛙的雌性输卵管干制品的药学成分与东北林蛙有明显差别,应注意区分这两个种类。
注:黑龙江林蛙为林蛙的一个种类并不是指黑龙江地区的林蛙。
3、东北林蛙的内部解刨及生理功能(1)皮肤东北林蛙属于典型的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并富含腺体,其皮肤除了保护、感觉作用外,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呼吸。
由于两栖动物(包括林蛙)肺的构成过于简单,不能完全满足在正常情况下生命活动对氧气的需求,必须由皮肤辅助呼吸,尤其是在水中冬眠时必须全部由皮肤来完成呼吸功能。
林蛙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是皮肤的外层,含有多层细胞,最外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轻微角质化,角质层细胞有从皮肤表面脱落的现象,即脊椎动物常见的蜕皮现象。
经观察研究发现,林蛙的蜕皮顺序是从身体后部向前逐渐脱落。
林蛙在整个生活期可不定期多次脱皮。
林蛙真皮层较厚而致密,靠近表皮的部分较为疏松,称疏松层,下面比较致密,称致密层。
真皮层内分布有丰富的腺体,分泌大量的粘液排至体外,是皮肤表面经常保持湿润,有利于呼吸。
真皮层内的毛细血管丰富、淋巴间隙发达,具有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
由于东北林蛙的皮肤能够渗透水和气体,故皮肤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即随着水分和气体的渗透,环境和体内温度可达到一种平衡,因此其体温变化受外界环境影响颇大。
另外,在其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中均有色素细胞分布。
色素细胞的生理生化变化,使东北林蛙个体间存在体色差异,色素细胞的颜色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从而使东北林蛙的皮肤也随之改变,形成保护色,可更有效地防御敌害。
(2)骨骼系统骨骼使东北林蛙能保持一定的形态,同时还具有保护作用。
骨骼也是造血的重要场所。
东北林蛙的骨骼系统可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①中枢骨包括头骨和脊柱。
A、头骨扁而宽,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由脑颅和咽颅组成。
骨化程度不高,保留有较多的软骨。
头骨具有保护大脑和支撑咽部的作用。
B、脊柱已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四部分。
颈椎与其他脊椎骨不同,椎体比较小,没有横突和前关节突,但前面的两个关节凹分别于头骨的两个枕髁相关连。
荐椎的横突发达,与腰带的骼骨相接,从而使后肢获得了稳固的支持。
②附肢骨东北林蛙的附肢骨包括带骨和肢骨两部分。
带骨包括肩带和腰带;肢骨包括前肢骨和后肢骨,前肢骨与肩带相关连,后肢骼接于腰带的髋臼。
A、肩带由上肩胛骨、肩胛骨、锁骨、无喙骨等组成。
肩胛骨、锁骨、乌喙骨的汇合处各形成一个凹窝,称为肩臼,与前肢相关连。
B、腰带包括髂骨、坐骨以及耻骨。
髂骨为棒状,前端与荐椎的横突相接,后端与坐骨、耻骨相互愈合,形成左右两个关节窝,称为髋臼,与后置相关连。
C、前肢骨由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指骨组成。
D、后肢骨由股骨、胫腓骨、跗骨、跖骨、趾骨组成。
(3)肌肉系统东北林蛙的肌肉组成了体壁、运动器官和多种内脏器官,这些器官的活动依赖于相关肌肉的收缩来实现,尤其是依靠骨骼的收缩产生协调运动。
东北林蛙的背部和腹部肌肉发达,四肢肌环绕带骨及肢骨,其后肢肌肉非常发达,增强了四肢的运动和跳跃能力。
内脏器官的管壁由平滑肌构成。
构成心脏的肌肉是特殊的心肌。
此外,还有头肌、眼肌等。
(4)消化系统东北林蛙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摄食、消化、吸收及排遗。
①消化管东北林蛙的消化管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泄殖腔等部分。
A、口腔是指上下颌之间宽阔的空间,与外界相通。
口腔内有唾液腺,其分泌物可湿润食物,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上颌生有小而尖锐的细齿,齿端向口腔内斜生,有利于防止食物脱落。
在犁骨上生有犁骨齿,齿端尖而向內倾斜,犁骨齿的作用和上颌齿相同,即有助于咬住食物和防止食物脱落或逃脱。
口底前端生有肉质舌,其着生的方式与一般动物有所不同,舌前段生于下颌前段内侧,后端游离,呈叉状;舌体富有粘液腺,不断分泌粘液,使舌头表面经常保持粘滑而有弹性,并能翻出口外。
东北林蛙在捕食昆虫时,舌能伸的很长,扩大捕食范围。
此外,口腔内还有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和食道的开口。
雄蛙在口腔靠近两口角处还有一对声囊的开口。
B、食道短而粗,呈管状,食道位于蛙体背部的正中线上。
前部与咽相连,后端与胃相连。
C、胃是东北林蛙消化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食道的膨大部分,能对食物暂时性储存。
胃壁的皱褶是由纵横交错的平滑肌组成的。
胃壁的肌肉收缩时胃产生蠕动,从而对胃内事物进行搅拌和研磨。
胃壁内层的许多腺体能向胃内分泌胃液,主要含稀盐酸和胃蛋白酶,有利于食物消化。
D、肠可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
小肠的前段与胃连接的部分称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段较短,比胃稍长。
小肠的后段叫回肠,回肠经几个弯曲后与大肠连接。
大肠粗而短,与回肠的界限明显,不想小肠那样弯曲,比较直、故又称直肠。
大肠的后端通入泄殖腔,一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②消化腺东北林蛙的消化腺主要是肝脏和胰脏。
A、肝脏位于东北林蛙体腔的前半部,外呈红褐色,块状,分为左叶、中叶、右叶3部分,其中左叶最大,右叶次之,中叶最小。
肝脏的腹面稍凸出,背面凹陷。
胆囊位于肝脏的背面左右叶之间,呈圆球形,绿色。
胆囊有两条胆囊管,一条与肝脏相连,肝脏分泌的胆汁由此输入胆囊,并贮存在胆囊中;另一条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胆总管的末端与十二指肠相连接,胆囊中的胆汁即由此输入十二指肠中。
B、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外形狭长,呈不规则的叶状,具胰腺管。
胰腺管与胆总管汇合后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即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在东北林蛙食物消化过程中,口腔内有唾液腺,其分泌的唾液可湿润食物,便于吞咽;通过胃壁的蠕动,可将食物磨碎;胃液的作用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胨,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转化成疏松的食物块;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大肠除吸收水分外,还能聚集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再通过泄殖腔孔将其排出体外。
(5)呼吸系统东北林蛙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时期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即肺呼吸、皮肤呼吸、口咽呼吸和鳃呼吸。
成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
呼吸道很短,无明显气管,仅有一个短的气管室。
肺不发达,位于心脏的两侧,是一对中空、壁薄、富有弹性的椭圆形囊状物,通过肺壁上的毛细血管壁进行气体交换。
由于东北林蛙肺内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表面面积不够大,肺呼吸还不够完善,通过肺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尚不能满足机体代谢对氧的需要,因而还要靠另一种辅助呼吸方式——皮肤呼吸来满足机体对氧代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