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
- 格式:pptx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1
林蛙油中国长白山林蛙又名蛤什蟆,,香港、广东人均称为雪哈,属于珍稀两栖动物,春天,林蛙从河里出来,到池塘里进行交配繁殖,之后,到树林里捕食昆虫。
直到深秋,逢雨天,它们返回河里冬眠。
是中国著名的集药用、滋补和美容于一体的经济蛙种。
秋天捕捉的林蛙肚子里的油就长成了,晒干后扒出来就是蛤蟆油。
现在也称为雪蛤油或雪蛤膏。
蛤什蟆油是雌蛙怀卵成熟期的输卵管,它含有18种氨基酸、13种无机元素、9种维生素和多种复合多肽等生物活性因子,特别富含三种性激素,即雌二醇、睾酮、孕酮。
其中雌二醇和睾酮分别是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中生理作用最强的激素,具有显著的滋阴强肾激发免疫功能和调节机理作用。
蛤什蟆油在国际保健食品资源市场上享有盛誉,价格一直在2000美元/公斤以上,资源极为稀缺。
早在明清时代即为贡品。
历来需求十分迫切,市场容量较大。
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产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生态恶化,滥捕穷捉,以至于中国林蛙濒临灭绝。
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故人工繁殖十分必要和迫切,而且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途广阔。
浸泡:干油必须经水浸膨胀松软之后才能食用。
取哈蟆油 2 克,加温水或冷水浸泡12 小时以上,至胀发,除去红黑色筋膜,用冷水清洗2-3次. 林蛙油泡好之后,颜色雪白,膨大,松软而有弹性。
浸泡林蛙油切不可用开水,一定要用凉开水或者温水。
浸泡水量要适量,不宜多也不宜少;浸泡时间长短与室温有关,温度高可以浸泡时间短些(6 - 8 小时),温度低,浸泡时间长些(8 -12 小时),中间可适当换一次清水;林蛙油要随用随泡,当日用完。
不可浸泡一次食用多日林蛙油功效:延缓衰老、抗疲劳、滋阴养颜其含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和健康强壮诸方面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林蛙油经充分溶胀后释放出的胶原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等物质,可促进人体特别是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保持肌肤光洁、细腻,保持肌体的年轻态、健康态。
林蛙性别形成特点与雌性诱变陈夷动物性别形成分两个层面。
一个是基因性别,另一个是性别的表达形式(生理性别)。
蛙类的性别染色体分为xy、zw两种类型(也有意见认为蛙类只有XY型)。
雌性携带X型染色体,而雄性携带X、Y两种型式染色体。
基因性别是在雌性X 型染色体卵子和含x、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的时候,由x或y染色体配对形式所确定。
xx组合的为雌性,而xy染色体组合的为雄性。
z、w型类似。
染色体配对所形成的基因性别并不是动物最终的性别。
动物最终的性别决定于生理性别,也就是性别的表达形式,具体说就是生殖腺和生殖器。
并不是所有动物性别形成都存在这种情况(比如人类就不是),但两栖动物中的蛙类,是具备这种特点的。
虽然最后决定林蛙性别的是性别表达形式,但并没有能够改变基因性别,基因性别还是原来的性别。
因此在林蛙体内,会存在性别基因和性别表达形式不同的情况。
这尤其是人为进行雌性诱变的情况下。
人工进行雌性诱变的原理,是利用林蛙存在着基因性别和性别表达可以脱离的特点。
贾云光等人(2004年)对东北林蛙卵胚胎所做的研究表明,东北林蛙性别的确定在卵胚胎发育期就可以完成,恰当的物理、化学因子作用于该阶段,能够对林蛙的性别产生显著影响。
李新红、赵文阁等人(2001年)的研究证明了东北林蛙在蝌蚪期中,蛙的性别依据定性进行了性腺的分化。
如果在这个阶段介入了环境或者人工的技术因素干扰,那么性腺的分化能够违反其原来的定性性别发展方向而出现向相反性别的分化(显著改变了常规的性别比)。
但是,笔者在由南至北不同地域和环境下(包括各种水质、温度)按自然条件养殖对比发现,雌雄比一般都在1:1.1--1.3范围并没有大的变化,个别显著超常的环境(比如高温、碱度很高)除外。
包括对碱度很高的水体实验使用离子法进行观察对比,证明可以改变原来雄性畸多的性别比,但最终雌雄比也落在常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超乎寻常的雌化效果。
这就说明,林蛙的雌雄比,存在着一定的自身规律的“顽固性”。
林蛙肉的功能主治与作用1. 林蛙肉的营养成分•林蛙肉富含优质蛋白质,易于人体吸收。
•林蛙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和血红素合成。
•林蛙肉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钙的吸收。
2. 林蛙肉的功能主治•温补作用:林蛙肉具有温补作用,对于体寒虚弱、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健脾胃:林蛙肉有健脾胃、增进食欲的功效,适宜于脾胃虚寒、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问题。
•滋阴补肾:林蛙肉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头晕耳鸣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强筋壮骨:林蛙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D,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补血养颜:林蛙肉富含铁和维生素B族,能够促进血红素的合成,具有补血养颜的作用,对于面色苍白、贫血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林蛙肉的食用禁忌•孕妇禁忌食用:林蛙肉具有温补作用,容易导致孕妇体内阳气过盛,不适宜食用。
•体内湿热较重者禁忌食用:林蛙肉性温,容易加重体内湿热的情况,不适宜食用。
•体质偏热者禁忌食用:林蛙肉具有温补作用,容易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容易导致热盛症状加重,不适宜食用。
•湿疹和皮炎患者禁忌食用:林蛙肉属于动物蛋白,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对于湿疹和皮炎患者不适宜食用。
4. 林蛙肉的食用方法•炖汤:将林蛙肉与适量的药材、调料一起炖煮,可以增加汤的鲜美度和营养价值。
•煎炒:将林蛙肉切块或切片,加入适量的调料和蔬菜一起煎炒,可以保持林蛙肉的嫩滑口感。
•烤炸:将林蛙肉沾上适量的调料和面粉,用油炸或者烤至金黄酥脆,可以增加口感和风味。
•蒸煮:将林蛙肉切块或切片,加入适量的调料和蔬菜一起蒸煮,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
5. 林蛙肉的市场价值林蛙肉在中国传统药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具有滋补健身、补肾壮阳、益气血等功效。
目前,林蛙肉已经成为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高档食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林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是一种独特的养殖对象,它们具有高纪律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本文介绍了林蛙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的设定、饲养管理的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良好的养殖技巧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林蛙的生长率和繁殖成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正文:一、养殖环境的设定林蛙生活在比较特殊的环境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环境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
1. 温度和湿度:林蛙对温湿度要求较高,合适的温度为25℃至28℃,合适的湿度为60%至80%。
在养殖场中,可以设置温湿度调节器来控制养殖环境,保持恒定的温湿度。
2. 照明:林蛙偏爱暗淡的环境,因此在养殖空间中使用柔和的照明设备,并控制照明时间为每天6到8小时。
3. 水质:林蛙喜欢清澈的水质,建议使用过滤装置进行水质净化,保持水质清洁并控制水深在10至15厘米之间。
4. 掩体和栖息地:林蛙需要有适合的栖息地,可以放置树枝、岩石等供其隐藏。
此外,也可以设置隔板来划分养殖区域,使它们有个人空间。
二、饲养管理的要点1. 饲料:林蛙以昆虫和蛋白质为主食,可使用蛆虫、果蚁和杂虫等为其提供养分。
在喂食过程中,可以将食物喷洒水分后再喂给林蛙,以增加食物的湿度。
2. 喂食时间和频率:林蛙喜欢在夜间捕食,因此最好在晚上喂食。
喂食的频率一般为每周3至4次,每次保持适量,避免饥饿或过饱。
3. 饮水供应:林蛙需要长时间的浸水,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源。
可以准备适量的扁底容器,放置于栖息地中,并及时补充新鲜的水。
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 疾病防治:林蛙容易感染真菌病和细菌感染等疾病。
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2. 繁殖问题:林蛙的繁殖较为困难,需要模拟它们自然的繁殖环境,例如: 提供合适的产卵场所和温暖湿润的孵化条件。
3. 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林蛙有时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特别是食肉动物。
可以设置隔离网或屏障来保护林蛙,避免与其他生物的直接接触。
真假林蛙辨别方法
真假林蛙可以通过外观、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辨别。
1.真林蛙油外观含潮20%状态下是黄色或淡黄色块状半透明,无潮干品林蛙
油是黄色或黄杂褐色,蜡质明显半透状。
而伪品多以牛蛙肠子制成碎油,呈黄至浅黄色,色泽较真品浅,无真品特有黑色血管网。
2.真林蛙头部扁平,吻端尖圆;躯干部短而宽,略扁;肢短,前肢4指,后
肢5趾,无蹼;雄蛙略小,雌蛙略大。
伪品与此不同。
3.真林蛙蝌蚪体形较大,全长100mm左右,棕黑色透绿;眼位于头部背侧;
尾部侧扁;四肢有吸盘。
伪品与此不同。
4.真林蛙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在水边的杂草里或芦苇、苔藓上活动。
伪品
生活在远离水源的环境中。
5.真林蛙以昆虫为食,如蛾类、蝇类、蝉类、蝗虫等。
伪品以植物为食。
林蛙检验检疫证明一、林蛙到底是啥?说到林蛙,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那种在森林里呱呱叫的青蛙?可别急,林蛙可不是一般的青蛙!它是生活在高寒山区的珍稀物种,尤其是在中国的西北部、东北部一带,它们可是个顶个的稀客。
要知道,林蛙不仅长得与众不同,它的皮肤还可以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多人用它来做中药或者美容品。
所以说,林蛙不光是个“森林明星”,它还带着几分“神秘光环”。
可惜,这些年因为环境变化和过度捕捞,林蛙的数量越来越少,搞得不少人都开始担心这“森林之宝”会不会有一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检验检疫证明的重要性既然林蛙这么稀有,咱们要是想拿它做什么,得经过一番手续才行。
别小看这“检验检疫证明”,它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纸条那么简单。
这份证明,就像是一张通行证,能确保咱们不让珍贵的林蛙落入不法商人的手里,也能保障它们不会被随意交易,进而导致物种灭绝。
可想而知,林蛙的检验检疫可得走得十分仔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张证明,谁能保证这些林蛙是从合法途径得到的?更何况,很多地方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旦没有相应的证明,林蛙可就是违法的货物了。
这可不是小事,毕竟,谁敢轻易触碰法律的底线?三、如何获得林蛙检验检疫证明想要弄到这张检验检疫证明,首先得了解清楚,林蛙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管理办法。
一般来说,你得先证明自己是合法的养殖场或者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林蛙。
说白了,证据得拿得出来,手续得齐全。
如果是从野外捕捉的,那就更麻烦了,因为在很多地方,捕捉野生动物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你得提供详细的来源证明,比如捕捉许可、捕捉的地点和时间等等,哪怕是林蛙的父母也得有“身份证”。
还得经过相关部门的检疫。
林蛙可不是随便能放进运输工具里的,它们的健康状况必须得到确认。
这不仅关乎它们自己的生死,还关乎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万一被带到另一个地方,林蛙身上带着病菌,可就真是“祸从口出”了。
所以,检疫部门通常会对林蛙进行细致的体检,确认没有携带病害后,才能发放证明。
林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林蛙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中国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而是“三有”动物。
也就是有重大经济效益、重大科研价值、重大生态意义的动物。
目前允许进行养殖和经营利用。
林蛙在我国野外十分常见。
林蛙的简介
林蛙又名雪蛤,属无尾两栖动物。
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生活时体色随环境而异。
背面灰褐色、棕褐色、深褐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上面多散以黑褐色或黑色斑点,有的个体却无斑点,背侧褶色略浅,为棕红色、浅褐色或棕色两眼间通常有一深色横纹。
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
以多种昆虫为食。
林蛙的生活习性
林蛙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主要栖息于山林、沼泽、水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水域及其附近,以林间草地为多。
主要以多种昆虫为食,例如苍蝇、蚊子等。
在寒冷冬季会冬眠,将体内新陈代谢活动降到最低水平来抵御寒冬。
我国林蛙的种类
中国境内共有17种林蛙,除东北林蛙、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外,还有阿尔泰林蛙、中亚林蛙、峰斑林蛙、昭觉林蛙、桓仁林蛙、徂徕林蛙、寒露林蛙、借母溪林蛙、长肢林蛙、高原林蛙、昆嵛林蛙、峨眉林蛙、镇海林蛙、猫儿山林蛙。
我国林蛙的数量
人工养殖林蛙大概100万只,野外林蛙数量大概60万只
林蛙数量增长的原因
1、人工养殖具有规模,人为的捕抓野外林蛙的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
2、林蛙的天敌数量减少。
3、大家都林蛙的保护意识提高。
林蛙养殖条件和方法林蛙是一种常见的水生两栖动物,其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业。
林蛙的养殖条件和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蛙类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林蛙的养殖条件和方法。
一、养殖环境1.水质条件:林蛙适宜生活在清澈、无污染的水质环境中。
水质的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水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
此外,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也是关键,应保持在5-7毫克/升。
2.养殖池塘:林蛙养殖池塘的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和农药污染区域,同时也要避免选择过于阴暗或过于开阔的地方。
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和防渗性能,避免因为积水过多或渗漏导致蛙类生活环境恶化。
3.水生植被:林蛙喜欢栖息在水生植被丰富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殖池塘中适当添加一些水生植物是有益的。
水生植物不仅能提供蛙类栖息的场所,还能吸收一部分废物,净化水质。
二、养殖管理1.种苗选购:养殖林蛙的首要条件就是选购健康的种苗。
种苗的体型要健壮,皮肤光滑无损伤,眼睛清澈明亮,肛门周围无肿胀等异常现象。
2.合理密度:林蛙养殖密度的选择要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和水质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亩养殖面积可放养2000-3000只林蛙。
3.饲料供给:林蛙的饲料主要包括活饵和人工饲料。
活饵可以选择小鱼、虾、蚯蚓等,人工饲料则可以选择蛙用颗粒饲料。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蛙类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条件进行调整,避免过多或过少。
4.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和调整养殖池塘的水质是保障林蛙健康的重要措施。
及时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残渣,避免水质积累过多废物。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如PH值偏高或偏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疾病防治: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红腿病、白点病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防治,可以采取隔离病蛙、清洁池塘、合理饲养和定期检查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三、养殖技巧1.合理投饲:根据林蛙的饮食特点,可以采取定时定量投喂的方式,避免过度饲养或饥饿。
在投喂时要注意将饲料均匀撒开,避免出现食物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情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雪蛙(林蛙)概述雪蛙,学名“中国长白山林蛙”,亦称“林蛙”, 香港、广东人均称为“雪哈”。
古时,女真人(满族)称之为哈什蚂hàshímǎ,意为圣洁。
民间传说哈什蚂(雪蛙、林蛙)以人参为食,吃灵芝草而冬眠,是一种能赐福、消灾的吉祥物。
雪蛙(林蛙、哈士蟆)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
雪蛤是我国东北长白山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物,长年生长在长白山林海雪原之中,自然生态情况下生长3-12年,饮清泉甘露,食百种昆虫,经历雪霜,在10月上旬,天气变冷,潜入河川底,便开始冬眠;耐寒能力极强,在-30摄氏度以下四肢都已经冻硬,但胸腹部没有冻实,放在温水中就会苏醒,由于其冬天在雪地下冬眠100多天(近5个月),因它比较耐寒故得“雪蛤”之名。
雪蛤(中国林蛙)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顽强的生命力。
钟毓灵秀的长白山赋予雪蛤天地之精华,严冬酷寒的自然环境造就雪蛤极强的生命力。
所以,雪蛤有自然界“生命力之冠”之称。
每年的秋季,正是雪蛤储存能量准备冬眠的时候,也是雪蛤(中国林蛙)生命力最强之时,尤其是雌雪蛤的输卵管(中国林蛙油)更是聚集了来年繁殖后代的所有营养,此时的雪蛤(中国林蛙),其滋补功能更是无与伦比。
原生态雪蛤(亦称中国林蛙、哈士蟆、哈什蚂)是长吉林长白山独有的一种原始野生两栖动物。
早在明清时代即为贡品,自明代始,被列为“四大山珍”(熊掌、林蛙、飞龙、猴头)、宫廷食谱中的“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和“新三宝”(哈士蟆、红景天、不老草)之誉。
是集药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享誉国内外。
野生中国林蛙油,俗称哈士蟆(哈什蚂)油,广东人称“雪蛤膏、雪蛤油”。
所谓林蛙油就是雌性林蛙的卵巢及输卵管(类似于胎盘)外部的一种半固体物质。
雪蛤(林蛙)油为蛙之精华,药用价值极高,是我国著名的集药用、食疗、滋补和美容于一体的纯天然绿色补品。
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滋补强身、抗疲劳、抗衰老美容润肤、延缓更年期的神奇功效。
林蛙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又称为白蛙,是一种常见的养殖动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林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饮食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这些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助于从事林蛙养殖工作的朋友提高养殖效益,并减少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正文:一、饲养环境1. 水质管理:林蛙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较低。
然而,水质清洁、新鲜仍然是保证其健康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饲养场所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更换水源。
2. 温度控制:林蛙适合在温暧湿润的环境下生长。
理想的温度范围是20℃-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蛙的正常生长发育。
3. 适宜的光照:林蛙喜欢较暗的养殖环境,过强的光线可能导致蛙类的厌食和压力反应。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柔和的光照,降低光照强度。
二、饮食管理1. 合理的饲料配比:林蛙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蚯蚓、蝗虫、蛐蛐等。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体重变化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喂养量,确保其营养需求的平衡。
2. 饲养计划的制定:建议制定一套完整的饲养计划,对林蛙的饲料和喂食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律的饲养习惯有助于蛙类的生长和发育。
3. 检查食物质量:为了避免给蛙类带来疾病或感染,必须检查所供应的饲料质量和卫生状况。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饲料,定期检查购买来源,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三、疾病防控1. 养殖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饲养场所的污物,保持环境干燥清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同时,要隔离新引进的蛙类,避免可能带来的传染病。
2. 疾病早期识别和预防:及时观察林蛙的行为表现、饮食状况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于疾病的防控,可以使用预防性药物或接种疫苗,但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3. 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控制林蛙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四、其他注意事项1. 合理选择养殖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当地养殖的林蛙品种。
了解并关注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品种选择,提高养殖效益。
林蛙人工养殖简介林蛙(学名:Rana ridibunda)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也是人们常见的食用蛙类。
林蛙在许多地方都有人工养殖的历史,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人工养殖林蛙有助于缓解野生资源压力,同时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知识林蛙是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其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蝌蚪和成蛙两个阶段。
林蛙蝌蚪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而成蛙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林蛙的养殖需要模拟其自然生境,提供合适的水质、温度和饲料,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林蛙人工养殖的养殖技术林蛙人工养殖的基本技术包括选址、养殖池塘的建造、蛙苗的投放、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1. 选址选址是林蛙养殖的重要环节。
合适的选址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质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林蛙的生长和繁殖。
选址时需考虑到地势、水源、土质、气候等因素,选择平坦的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2. 养殖池塘的建造养殖池塘的建造需要考虑到林蛙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池塘的大小应适中,水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蛙类生长所需的水生态环境。
同时,池塘的底部需要倾斜,以便蛙类在需要时离开水体。
3. 蛙苗的投放蛙苗的投放是养殖的起始环节。
蛙苗的选取应选择健康、活跃、无损伤的个体。
在投放蛙苗之前,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投放后需要适当调节养殖环境,提供足够的饲料和适宜的水温。
4. 饲养管理林蛙的饲养管理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应、水质管理和温度控制等。
合理的饲料供应可以满足蛙类的营养需求;水质管理主要包括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维持适宜的水质和氧气含量;温度控制则需要根据林蛙的生理需求,保持适宜的水温和环境温度。
5.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林蛙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蛙苗的健康状况、保持水质清洁、合理饲养、定期消毒等。
东北林蛙,是中国东北山区,包括长白山脉,小兴安岭大部,宽甸东部山区,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
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
唯中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
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
东北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
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以东北地区的林蛙体格大、产油率高、体制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
林蛙皮研究表明,林蛙皮胶原蛋白含48%,多肽类含量10%以上。
具有增强皮肤弹性、抗皮肤衰老,保湿、祛斑、减皱等作用。
林蛙骨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等,是骨粉、钙片的理想原料,可促肌肉及骨骼生长。
对降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作用明显。
林蛙肉林蛙肉,易消化吸收,对久病体虚、精血不足、阴血内燥、虚劳烦热、咳嗽痰血、食欲不振等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可增进食欲,强身少病。
林蛙卵富含各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DHA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物活性成分。
具有降低胆固醇,去除血管壁上积存的胆固醇,疏通血管,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增加免疫,调节血脂和防治更年期综合症,改善亚健康状态,恢复青春润泽等功能,尤其适合女性服用。
林蛙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物学》、《中药大词典》注明:林蛙油:富含,动物蛋白49.4%,脂肪4%,含糖10%、淀粉4%。
每100克林蛙油含347千卡热能,含19种氨基酸,总量为43.56克。
微量元素含量:钙5.75%、磷0.052%铁0.46%、钾16.5%、钠3.56%、镁13.5%、锌0.017%,尤其是锰的含量高达0.6%,(对人体有抗衰老的作用),含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油酸28%,亚油酸13.2%,亚麻酸17.6%。
具有,滋补、润肺、生津、补虚、强体、补肾益精、养阴之功效。
对病后、产后体虚、肺痨咳血、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益汗不止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林蛙油食用方法:将林蛙油水发1-2小时后,可以将木瓜、蜂蜜一起在蒸锅蒸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
中国林蛙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1940年波进和宫林将我国东北、华北和华西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欧洲林蛙,中国亚种。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
在安徽、江苏、四川、湖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产区。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林蛙人工养殖管理和围栏养殖试验,到80年代末期,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半人工养殖体系,90年代以来,对全人工养殖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从而使林蛙生产进入了集约化、产业化、高密度、短周期的新阶段。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蛤蟆油的需求,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中国林蛙价值● 药用价值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
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
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
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
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
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 营养价值林蛙油的蛋白质含量为76%,其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
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钙5.75%、磷0.0525%、铁14.65%、钾16.52%、钠3.56%;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