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中人际交往教学案例

网络中人际交往教学案例

网络中人际交往教学案例
网络中人际交往教学案例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案例设计

双庙明德学校肖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认识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知道网络的优势,懂得如何利用其优势。

2、能力目标:掌握正确运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具有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恰当把握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原则,形成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无限性与两面性

三、教学难点:清楚意识到网络是一种工具,要具备看清网络某些陷阱的分辨能力。

四、学生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五、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法、情景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总结法。

六、教材分析: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共分两目。

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主要讲网络的神奇,具体表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改变了交往领域、交往对象的扩大与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的特点有:超越空间、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选择。

第二目,讲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主要讲网络的两面性,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很多优势,如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网络也有可能造成造成很多的伤害。

网络的两面性表现为:网络的正面意义:快捷、方便、更好地被人们利用,实现人生价值……

网络的负面意义:诱惑欺诈、丧失公德、违法违纪行为蔓延……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网络的两面性特点。要让学生感受网络作为现代发明为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增强热爱科学技术的情感;要通过分析网络的负面影响,了解只有心理健康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现代文明,从而激发起完善自我的愿望。

在本框内容讲完之后,老师要注意归纳,以给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价值导向。网络是先进的,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的速度、节奏、方式,网络使我们过上了古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网络是危险的,网络上随时有陷阱,到处有诱惑,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网络吞噬。

作为青少年,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把网络作为先进的工具,作为生活的一种补充,立足健康成长。

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我们必须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尽自己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让其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方空间。

七、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从一些网络语言谈话引入

你熟悉这些网络术语吗?

[提问]:看来大家对这些术语很熟悉,它离我们很近,那么它们都和什么有关呢?——网络。

[归纳]:可见,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障碍,网络交往成为了一种时尚,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②新课教学: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活动一:你的上网经验。

出示幻灯片“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1、你有网友吗?

2、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子?你知道他们的国籍、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

3、谈谈你与网友交往的有趣故事?

4、除了交网友,你上网还做哪些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最后出示一组幻灯片,我们可以利用网络阅读新闻、查询信息、收发邮件、聊天讨论、展示自我、玩游戏、看杂志、购物、下载音乐影视等。

师:(小结)什么事都可求助于网络,可见网络生活的确很丰富。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网络交往经验。那有没有想过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有何不同?

活动二:议一议。

出示幻灯片“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不同”。

学生结合书本内容思考回答。教师在黑板上作适当记录(交往对象、领域扩大,交往方式改变)。

师:(小结)网络生活内容丰富多样,网络交往对象、领域无限扩大,这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网络的无极限,那么网络无极限好吗?

学生思考回答。

师:刚刚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其实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任何问题,网络沟通无极限有利也有弊,我们先来看看“利”。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一)、畅谈网络的优势

活动三:见书本68页的案例。

分析小桓利用网络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的什么弱点?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活动四:小波的故事。

问1:网络游戏能满足人们的什么心理?什么样的同学容易沉迷网络?

问2:沉迷网络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导致的吗?还有什么其它原因?

问3:小波沉迷网络带来了哪些危害?(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问4:小波该如何处理网络与学习的关系?——引出活动五

问5、什么样的同学容易沉迷于网络?

(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家庭生活缺少亲情的,比较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的人;感情受过打击的;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

师生重点探讨和分析三方面:一是通过动画欣赏,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

间接性和隐蔽性;网络环境难以管理与规范,它的复杂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三是帮助学生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发展任务,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网络游戏上。真正做网络主人,不做网络俘虏。

这一环节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我充分运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还挖掘了本校的典型故事进行剖析。

师:网络是先进的,改变了我们生活的速度、节奏、方式,使我们过上了古人无法想象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网络也是危险的,网络上随时有陷阱,到处有诱惑,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网络吞噬。我们来看看小波的故事。

活动五:出谋划策。

师:心理学家提出网痴的10条网痴的10条标准(见书第71页)。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远离网痴,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争做网络的主人。

[议一议]:我们应如何发挥网络的优势,争做网络的主人呢?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向你的同龄人提出建议。

师:网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成为网络的主人。

我们应如何发挥网络的优势,争做网络的主人呢?(板书)

一是要用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二是注意“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三是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

四是利用网络为社会服务,实现个人价值。

③新课小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网络的无限性和两面性,在看到网络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来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

八、板书设计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二、网络交往有利有弊

1、网络生活内容丰富 1、正面优势

2、新空间:交往领域、对象扩大 2、负面影响:原因:(1)个人原因

交往方式改变(2)网络环境的复杂

九: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路。坚持了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统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地基础。基本上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