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设计方法之智能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之智能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之智能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之智能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之智能设计技术

摘要:智能设计技术就是对智能CAD理论和运用的研究。它除具有传统CAD功能外,更具有知识处理能力,能够对设计的全过程提供智能化的计算机支持,并具有面向集成智能化等特点。文章对现代设计之智能设计的产生发展,特点,和发展态势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智能设计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和革新,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设计实际上是对知识的处理和操作。智能化是设计活动的显著特点,也是走向设计自动化的重要途径。智能设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专家系统技术最初应用的时期,其初始形态都采用了单一知识领域的符号推理技术——设计型专家系统,这对于设计自动化技术从信息处理自动化走向知识处理自动化有着重要意义,但设计型专家系统仅仅是为解决设计中某些困难问题的局部需要而产生的,只是智能设计的初级阶段。

智能设计的发展与CAD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作为计算机化的设计智能,乃是CAD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CAD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CAD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活动中智能部分的承担者是不同的。传统CAD系统只能处理计算型工作,设计智能活动是由人类专家完成的。在ICAD阶段,智能活动由设计型专家系统完成,但由于采用单一领域符号推理技术的专家系统求解问题能力的局限,设计对象(产品)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受到限制,这样ICAD系统完成的产品设计主要还是常规设计,不过借助于计算机机支持,设计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在面向CIMS的ICAD,即I2CAD阶段,由于集成化和开放性的要求,智能活动由人机共同承担,这就是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它不仅可以胜任常规设计,而且还可支持创新设计。因此,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是针对大规模复杂产品设计的软件系统,它是面向集成的决策自动化,是高级的设计自动化。

设计技术及其说明

设计技术代表形式智能部分的承担

说明

传统设计技术人工设计/传统

CAD 人类专家智能设计的初级

阶段

现代设计技术ICAD 设计性专家系统智能设计的初级

阶段

先进设计技术I2CAD 人机智能化设计

系统

智能设计的高级阶段

智能设计的特点表现为:

1)以设计方法学为指导。智能设计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对设计本质的理解。设计方法学对设计本质、过程设计思维特征及其方法学的深入研究是智能设计模拟人工设计的基本依据。

2)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手段。借助专家系统技术在知识处理上的强大功能,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技术,较好地支持设计过程自动化。

3)以传统CAD技术为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工具。提供对设计对象的优化设计、有限元

分析和图形显示输出上的支持。

4)面向集成智能化。不但支持设计的全过程,而且考虑到与CAM的集成,提供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交换接口。

5)提供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使设计师对智能设计过程的干预,即与人工智能融合成为可能。

智能设计的层次综合国内外关于智能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智能设计按设计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常规设计、联想设计和进化设计。

(1)常规设计

即设计属性、设计进程、设计策略已经规划好,智能系统在推理机的作用下,调用符号模型(如规则、语义网络、框架等)进行设计。目前,国内外投入应用的智能设计系统大多属于此类,如日本NEC公司用于VLSI产品布置设计的Wirex系统,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标准V带传动设计专家系统(JDDES)、压力容器智能CAD系统等。这类智能系统常常只能解决定义良好、结构良好的常规问题,故称常规设计。

(2)联想设计

目前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工程中已有的设计事例,进行比较,获取现有设计的指导信息,这需要收集大量良好的、可对比的设计事例,对大多数问题是困难的;另一类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数值处理能力,从试验数据、计算数据中获得关于设计的隐含知识,以指导设计。这类设计借助于其他事例和设计数据,实现了对常规设计的一定突破,称为联想设计。

(3)进化设计

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进化机制的、高度并行的、随机的、自适应的搜索算法。20世纪80年代早期,遗传算法已在人工搜索、函数优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广到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遗传算法的研究在其基于种群进化的原理上,拓展出进化编程、进化策略等方向,它们并称为进化计算。进化计算使得智能设计拓展到进化设计。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

(1)在CIMS的推动下,设计技术发展到先进设计技术阶段,其代表形式是I2CAD;

(2)I2CAD的智能部分工作则是由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承担,它构成了智能设计(计算机化的设计智能)的高级阶段;

(3)以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为代表的智能设计乃是新世纪设计技术的核心。

近10年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向智能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CIMS这样的环境下,产品设计作为企业生产的关键性环节,其重要性更加突出,为了从根本上强化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制造业对市场变化和小批量、多品种要求的迅速响应能力,人们对设计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提供知识处理自动化(这可由设计型专家系统完成)的基础上,实现决策自动化,即帮助人类设计专家在设计活动中进行决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决策自动化决不是排斥人类专家的自动化。恰恰相反,在大规模的集成环境下,人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人类专家将永远是系统中最有创造性的知识源和关键性的决策者。因此,CIMS这样的复杂巨系统必定是人机结合的集成化智能系统。与此相适应,面向CIMS的智能设计走向了智能设计的高级阶段——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虽然它也需要采用专家系统技术,但只是将其作为自身的技术基础之一,与设计型专家系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设计型专家系统与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在内核上存在差异,由此可派生出两者在其他方面的不同点,例如,(1)设计型专家系统一般只解决某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比较孤立和封闭,难以与其他知识系统集成,而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面向整个设计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体系结构。

(2)设计型专家系统只处理单一领域知识的符号推理问题,人机智能优化设计系统则要处理多领域知识,多种描述形式的知识,是集成化的大规模知识处理环境。

(3)设计型专家系统一般只解决某单一知识领域范畴,相当于模拟设计专家个体的推理活动,属于简单系统。而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设计多领域多多学科知识范畴,是模拟和协助人类专家群体的推理决策活动,是人机复杂系统。

(4)从知识模型来看,设计型专家系统知识围绕具体产品设计模型或针对设计过程某一特定环节(如有限元分析)的模型进行符号推理。而人机智能化系统则要考虑整个设计过程的模型、设计专家思想、推理和决策的模型(认知模型)以及设计对象(产品)的模型。

设计型专家系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模式设计,方案设计可作为其典型代表。与设计型专家系统不同,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设计,这是因为在CIMS这样的大规模知识集成环境中,设计活动涉及多领域和多学科的知识,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CIMS 环境对设计活动的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很难抽象出有限的稳态模式。换言之,设计模式千变万化,几乎难以穷尽。这样的设计活动必定更多地带有创新色彩,因此创新设计是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核心所在。

智能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设计过程的再认识、设计知识表示、多专家系统协同技术、再设计与自学习机制、多种推理机制的综合应用、智能化人机接口等。

(1)设计过程的再认识

智能设计系统的发展取决于对设计过程本身的理解。尽管人们在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和设计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但从计算机化的角度看,目前的设计方法学还远不能适应设计技术发展的需求,仍然需要探索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模式。

(2)设计知识表示

设计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应用,因此单一知识表示方式不足以有效表达各种设计知识,如何建立有效的知识表示模型和有效的知识表示方式,始终是设计类专家系统成功的关键。一般采用多层知识表达模式,将元知识、定性推理知识以及数学模型和方法等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知识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在表达能力、推理效率与可维护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框架式的知识结构是目前采用的流行方法。

(3)多专家系统协同合作以及信息处理

较复杂的设计过程一般可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对应一个专家系统,多个专家系统协同合作、信息共享,并利用模糊评价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以有效解决设计过程多学科、多目标决策与优化难题。

(4)再设计与自学习机制

当设计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系统应该能够返回到相应的层次进行再设计,以完成局部和全局的重新设计任务。同时,可以采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方法获得新的知识,总结经验,不断扩充知识库,并通过再学习达到自我完善。

(5)多种推理机制的综合应用

智能设计系统中,除了演绎推理外,还应该包括归纳推理(包括理想、类比推理)、基于实例的类比推理、各种非标准推理(如非音调逻辑推理、加权逻辑推理等)以及各种基于

不完全知识的模糊逻辑推理方式等。上述推理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博采众长,更好地实现设计系统的智能化。这是

(6)智能化人机接口

良好的人机接口对智能设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复杂的设计任务以及设计过程中的某些决策活动,在设计专家的参与下,可以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从而充分发挥人与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7)多方案的并行设计

设计类问题是“单输入/多输出”问题,即用户对产品提出的要求是一个,但最终设计的结果可能是多个,它们都是满足客户要求的可行的结果,设计问题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设计型专家系统必须具有多方案设计能力、需求功能逻辑树的采用,功能空间符号表示,矩阵表示和设计处理是多方案设计的基础。另外,针对设计问题的复杂性,讲其分成若干个子任务,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进行并行处理,从而有效第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8)设计信息的集成化

概念设计是CAD/CAPP/CAM一体化的首要环节,设计结果是详细设计与制造的信息基础,必须考虑信息的集成。应用面向对象的处理技术,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模块化,是解决机械设计CAD/CAPP/CAM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各种现代设计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各类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中,划分结构模块时就蕴含有系统化思想,建立产品特征及设计方法知识库和推理机时,通常也需运用系统化和结构模块化方法,此外,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同时又是方案智能化设计的基础之一。在机械产品方案设计中,视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通用零件、部件或常用机构为结构模块,并将其应用到系统化设计有关层次的具体设计中,即将结构模块化方法融于系统化设计方法中,不仅可以保证设计的规范化,而且可以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成本。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异地协同设计与制造,以及从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设计→加工→装配→成品这一并行工程的实现成为可能。但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实现产品方案设计效果的三维可视化。为此,不仅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愈来愈多地应用于产品的方案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也在产品的方案设计中初露锋芒。目前,德国等发达国家正着力于研究超媒体技术、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EP,以及标准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Intemet 上基于虚拟环境的标准交换格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正朝着计算机辅助实现、智能化设计和满足异地协同设计制造需求的方向迈进,由于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能够达到上述目标的方案设计工具软件。作者认为,综合运用文中四种类型设计方法是达到这一目标有效途径。虽然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涉及的领域较多,不仅与机械设计的领域知识有关,而且还涉及到系统工程理论、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网络技术等各方面的领域知识,但仍然是产品方案设计必须努力的方向。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我国设计学者也已意识到CAD技术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应当采取的措施。

参考文献

钟志华周彦伟《现代设计方法》

藏勇.现代机械设计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1]李建平[1],徐林林[2],滕启[3].智能设计技术.起重运输机械,2003,(5);1-3

肖人彬周济查建中智能设计:概念、发展与实践《中国机械工程》1997年02期

现代设计方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讲解

现代设计方法复习资料 1.设计是指通过认识和利用自然法则来弥补人类自身条件不足的创造性、能动性的活动。亦是围绕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主要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 2.设计发展史:直觉设计、经验设计、中间试验辅助设计、现代设计。 3.设计方法可化分为传统设计方法(直觉设计、经验设计、中间试验辅助设计)和现代设计方法。 4.现代设计所指的全新理论与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并行设计、虚拟设计、反求设计、网络设计、计算机仿真、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模糊理论及智能设计等。 5.传统设计方法主要指在计算机出现以前,设计者凭直觉和经验,借助一些推导出的简单公式和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做小规模且粗糙的实验,对类似的产品和设计进行类比等的设计方法。其特点:人工试凑、经验类比、以静态为假设条件、设计者和制造者分离。 6.现代设计方法是指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后,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设计领域出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神经元算法、遗传算法、智能工程、价值工程、工业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并行设计、模块化设计、相似性设计、摩擦学设计、三次设计、、反求工程。 7.现代设计方法特点有:①设计手段更新,“无纸化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主流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②产品的表示从基于投影原理的二维平面图样转变到三维实体模型。③以有限元法、优化设计、动态设计、可靠性设计等为代表的分析手段使得设计分析实现了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从零部件计算向整体计算转变、从手工设计计算向自动化设计计算转变。?以有限元法、并行设计、虚拟设计、反求设计、网络设计、计算机仿真、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模糊理论及智能设计等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出现和发展。⑤设计方法从传统的串行方式发展到并行方式。⑥实现了CAD、CAM、CAPP、CAE的一体化⑦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设计的远程化、网络化。 8.优化设计是借助于最优化理论和算法在计算机上寻求问题的最优设计方案,是在现代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9.动态设计是按照机械动态特性的要求对机械产品或构图(图形)进行动力学建模,并作动特性分析;根据对其动特性或预定的动态设计目标,进行结构修改,再设计和结构重分析,直到满足结构动特性的设计要求。 合各方面的因素,以人机配合方式或“自动搜索”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半自动或自动设计,以便选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设计方案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12.优化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数学模型。 13.机械优化设计就是在给定的载荷或环境条件下,在对机械产品的性态、几何尺寸关系或其他因素的限制(约束)范围内,选取设计变量,建立目标函数并使其获得最优值的一种设计方法。 14.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三要素: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15.设计变量: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其取值大小需要调整、修改并最终确定的参数。 16.目标函数:又称评价函数,是标量函数。用来评价设计方案好坏的标准。任何一项机械设计方案的好坏,总可以用一些设计指标来衡量,而这些设计指标可以用设计变量的函数的取值大小加以表征,

现代设计方法期末总结

1、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2、现代设计方法有六个特点,分别是:程式性、创造性、系统性、优化性、综合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把事物分解为许多独立的互不相干的部分进行研究。由于是孤立、静止地分析问题,所得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有局限性的。而系统工程的方法是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的系统来研究,从系统出发,分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及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较全面的综合研究方法。 4、设计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5、系统工程的观点,设计系统是一个由时间维、逻辑维和方法维组成三维系统。时间维:反映按时间顺序的设计工作阶段;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方法维: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6、设计工作阶段—时间维一般工程设计可分为四个阶段: 1)产品规划(明确设计任务);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产品规划过程中的调查研究,包括:市场调研、技术调研、社会调研、环境调研。产品规划阶段形成的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 原理方案设计形成方案原理图。技术设计阶段形成零件草图等。 施工设计阶段形成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全部生产图纸、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使用说明书。 7、产品设计的三种类型 (1)开发型设计针对设计任务提出新的功能原理方案,完成从产品规划到施工设计的全过程的设计,此类设计是创新设计。 (2)适应型设计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更换部分部件或结构,使产品更广泛地适应使用要求的设计。 (3)变参数型设计产品功能、原理方案、结构型式基本确定,通过改变尺寸与性能参数,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的设计。(测绘与仿制) 8、解决问题的合理逻辑步骤是:分析-综合-评价-决策。 评价是筛选的过程二、原理方案设计 1、系统功能分析法—系统化设计方法,它是将工程设计任务或机械产品看作技术系统,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分析和综合。 2、技术系统—以一定技术手段来实现社会特定需求的人造系统。 技术系统的功能就是将输入的能量、物料和讯号进行有目的的转换或变化后输出。技术系统是一个转换装置。随时间变化的能量、物料和讯号称为能量流、物料流和讯号流。 主要传递讯号流的技术系统—仪器。 主要传递能量流与物料流的技术系统—机器。 3、对输入和输出的变换所作的抽象描述称为系统。 技术系统的用途或所具有的特定能力称为系统的功能 4、分析系统的总功能常采用“黑箱法”。分析比较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物料和讯号,其差别和关系反映的就是系统的总功能。黑箱法要求设计者不要首先从产品结构着手,而应从系统功能出发设计产品。 5、功能分解分解到直接找到解法的分功能称为功能元。功能分析的结果用功能树的形式表达 完成分功能的技术实体是功能载体。 6、求系统原理解N=n1·n2······ni······nm 式中:m—功能元数;ni—第i 种功能元解的个数。 7、功能分析法的设计步骤

现代设计方法习题答案

3.用梯度法求下列无约束优化问题:MinF(X)=x12+4x22,设初始点取为X(0)={2,2}T,以梯度模为终止迭代准则,其收敛精度为5。 1)求初始点梯度▽F(X) ▽F(X)={2x1,8x2}T▽F(X(0))={4,16}T (2)第一次搜索 |▽F(X(0))|=16.5,S(0)=- ▽F(X(0))/16.5=-{0.243,0.97}T α(0)=2.157 X(1)=X(0)+α(0)S(0)={1.476,-0.923}T ▽F(x(1))={2.952,-0.738}T |▽F(x(1))|=3.043<5.0 故满足要求,停止迭代。 最优点X*={1.476,-0.0923}T 最优值F(X*)=2.21 4.

5.

6. 用外点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12211221min ..0()0 f X x x s t g X x x g X x =+=-≤=-≤ , 收敛准则:(1) ()0.10.01k k X X εδ+-≤=,约束容限= 解:(1)利用外点法惩罚法构造无约束优化问题 () ( ) 12()22()212121(min ,()() k k k x x X r x x r x x r x +??Φ=?++-+-??可行域内)(可行域外) (2)此例只是为了说明外点法的思路,用微分法求解上述无约束优化问题。 用极值条件求解: 在可行域内:偏导数不可能等于0,即可行域内无极值 在可行域外,令: ()2()11211 ()2122 14()2012()0k k k r x x x r x x r x x x ?Φ =+-+=??Φ =--=?

2016现代设计方法复习全资料(题+问题详解)

现代设计方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CAD 使用中,为了方便定义图形通常采用不同坐标系,在以下坐标系中,坐标系的定 义域是连续且无界的是 【A 】 A.世界坐标系 B.显示器坐标系 C.规格化设备坐标系 D.绘图仪坐标系 2.CAD 系统中不是按其存储容的特征划分的几何模型 【 D 】 A.线框几何模型 B.表面几何模型 C.实体几何模型 D.曲面几何模型 3.在单峰搜索区间[x1, x3](x1x4,并且函数F(x4)>F(x2),则取新区间为 【 D 】 A. [x1, x4] B. [x2, x3] C. [x1, x2] D. [x4, x3] 4. 函数F(X)为在区间[10,30]有极小值的单峰函数,进行一维搜索时,取两点15和20, 若F(15)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感想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感想 11材料2班夏万林学号20110410210234 现代设计方法,用英文取名为“Modern Design Technique”,是当今时代为产品制造或工程项目完成到实体化全过程而制订的技术上的方案、图样与程序。“现代设计方法”是对应于传统设计方法而提出与发展的,为一种大概念,有大的范畴,其下位可有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现代模具设计方法等。 进入大三,迎接我们的是真正的专业课,不再是以前的公共课或者是专业基础课,而《优化设计导论》作为专业课中的必修课,即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同时也是一门结合机械类各科目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近一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仅是学到了比较多的综合性设计方法同时也很好的认识了我们的好老师-卢老师。卢老师的课堂教学非常幽默且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卢老师基本上是每节课都会要求同学自己动手画画做做,不要总是这样听着而什么是事都不做,尽量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多学点,让同学愿意听,想去学。 这门课程给我们讲解了有限元设计、优化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创新设计、生命周期设计、虚拟设计、稳健设计、并行设计、智能设计等十种现代设计方法。其中前面四种为较成熟应用正普及类,后面六种为较新颖内容正发展类,可以说是设计学的一个大综合。广义最优化方法有解析法、数值法、图解法、实验法、情况研究法等,工程技术问题中的最优化方法主要是指解析法和数值法,且以数值法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因此、本书主要讲述数值法。

纵观世界机械类设计发展历史,从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至今,机械工业不断革新其要求也不断改变,现今对各个设计员的要求不断提升,由以前的单一机械结构设计到后来的机电一体化再到如今的机、电、计算机三位一体的设计要求,这样对于我们大学生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大学生,本身基础较薄弱,学习现代设计要求也不断提高、相应的难度也在提升。 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自己对现代设计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掌握。我觉得开设本课程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解析法、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法、数值法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对工程设计实例分析的了解和熟悉,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设计意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解决机械优化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校的图书馆也有许多相关的书籍期刊,通过课本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学习以及《机械设计》课程学习的基础,我对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相关基础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其过程主要为首先是任务的提出,确定需求和潜在的需求;然后是可理解的形成,即概念设计,包括扫描技术可能和产生矛盾统一设想;最后是对可能解的评估、优选和确认,并产生最终解。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对机械设计的现代设计方法的相关类型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课程中的优化设计、解析法、数值法等方面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现代设计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四个类型开展设计方案的。主要是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系统化设计方法、智能化设计方法四个方面的设计方法,我的学习提

现代设计方法复习题1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f(x)在区间[x 1,x 3]上为单峰函数,x 2为区间中的一点,x 4为利用二次插值法求得的近似极值点,若x 4-x 2<0,且f(x 4)≥f(x 2),则新的搜索区间为( D ) A. [x 1,x 4] B. [x 2,x 3] C. [x 1,x 2] D.[x 4,x 3] 2.对于平面桁架中的杆单元,每个节点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位移分量个数为(B ) A1 B2 C3 D4 3.应用四节点等参数单元时,由整体坐标系到自然坐标系单元的映射关系是(C ) A 任意四边形→任意四边形 B 正方形→任意四边形 C 任意四边形→正方形 D 正方形→正方形 4.在任何一个单元内( D ) A 只有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B 只有边界点符合位移模式 C 只有边界点和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D 单元内任意点均符合位移模式 4.若强度r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 r (r)=λr e r r -λ,则知其分布为( C ) A 正态分布 B 对数正态分布 C 指数分布 D 威布尔分布 6.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离差为( D ) A μ=1,σ=0 B μ=1,σ=1 C μ=0,σ=0 D μ=0,σ=1 7.若组成系统的诸零件的失效相互独立,但只有某一个零件处于工作状态,当它出现故障后,其它处于待 命状态的零件立即转入工作状态。这种系统称为( C ) A 串联系统 B 工作冗余系统 C 非工作冗余系统 Dr/n 表决系统 8已知方程组5611327121 2x x x x +=+=??? ()()12,用高斯消元法对式(2)进行向前消元一步运算后,结果为( C ) A. -=245652x B. x x 122373+= C.-=85252x D. -=-243343 2x 9.Powell 修正算法是一种( D ) A 一维搜索方法 B 处理约束问题的优化方法 C 利用梯度的无约束优化方法 D 不利用梯度的无约束优化方法 10.某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若知其失效率λ=0.002,则该产品的平均寿命为(C ) A.200 B.1000 C.500 D.2000 11.下列优化方法中,不需计算迭代点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的是( B ) A 可行方向法 B 复合形法 C DFP 法 D BFGS 法 11.表示机电设备的一般失效曲线(浴盆曲线)中,偶然失效期的失效密度f(t)服从( B )

现代设计方法试卷1及答案

现代设计方法试卷1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无约束优化问题求解算法中的直接法是( C ) A. 梯度法 B.牛顿法 C.POWELL法 D.变尺度法 2.按类型划分,惩罚函数法属于( D ) A.一维优化方法 B.无约束优化方法 C.直接法 D.约束优化方法 3.对于只含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满足每一个设计约束的设计点,称为 (D) A.边界点 B.非可行点 C.外点 D.内点 4.坐标轮换法以为搜索方向。(C) A.梯度方向 B.共轭方向 C.坐标轴方向 D.负梯度方向 5.一个多元函数F(X)在点X*附近偏导数连续,则该点为极小值点的充分条件是( B ) A.▽F(X*)=0 B. ▽F(X*)=0,H(X*)正定 C. H(X*)=0 D. ▽F(X*)=0,H(X*)负定 6.在有限元分析中,将构件分割成单元的方法称之为( C ) A.有限化 B.单元化 C.网格化 D.分割化 7.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材料的( D) A.弹性模量有关,泊松比无关 B.弹性模量无关,泊松比有关 C.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无关 D.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有关 8.当零件材料的强度均值小于应力均值时,零件的平均安全系数为n,等效概率为F,则(A ) A.n<1,F>50% B. n>1,F>50% C. n<1,F<50% D. n>1,F<50% 9.串联系统的失效模式大多服从( D )

A.正态分布 B.对数正态分布 C.指数分布 D.威布分布 10.抽取100只灯泡进行实验,灯泡工作到50小时有12只损坏,工作到70小 时又有20只损坏,从50小时到70小时这段时间内灯泡的平均失效密度为( C ) A. 0.006 B. 0.004 C. 0.01 D. 0.12 二、填空题 11.单元刚度矩阵具有对称性、 分块 性和奇异性。 12.机电产品零件失效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 早期失效区域 、正常工 作区域和功能失效区域。 13.函数()223212221+-+=x x x x x F 在点(1,0)处的梯度为 [6,-2]T 。 14.组成并联系统的零件的可靠度与该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相比较, 并联系统 的可靠度高。 15.一批产品从投入运行到发生失效的平均时间称为 平均寿命 。 16.可靠度是对产品可靠性的 概率 度量。 17.设某系统由10个零件串连组成,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为0.95,系统的可靠度为 0.599 。 18.根据处理约束条件的方式不同,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方法分为 直接法 和间接法。 19.根据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可以将设计点分为:可行点和 不可行点 。 20.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信息构成搜索方向的方法称为 导数法 。 三、名词解释 21、(定义)可靠度: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用R 表示。 22、(定义)失效率:又称故障率,产品工作t 时刻时尚未失效(或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

现代设计方法复习题集含答案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现代设计方法》(编号为09021)共有单选题,计算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单选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计算题 1.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342)(m in 2+-=x x x f ,给定初始区间[][]3,0,=b a ,取1.0=ε。 2.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32)(m in 2+=x x f ,给定[][],1,2a b =-,取1.0=ε 3.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432+=x )x (f min ,给定[][]40,b ,a =,取10.=ε。 4.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12)(m in 3+-=x x x f ,给定初始区间[][]3,0,=b a ,取5.0=ε 5. 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以下问题(缩小区间三次)。 107)(m in 2+-=x x x f ,给定初始区间[][]3,0,=b a ,取1.0=ε 6. 用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 168)(m in 22221+-+=x x x X f ,取初始点[]T X 1,1)0(= ,计算精度1.0=ε。 7. 用梯度法求解96)(m in 12221+-+=x x x X f ,[]T X 1,1)0(= ,1.0=ε。 8. 用梯度法求解44)(m in 22221+-+=x x x X f ,[]T X 1,1)0(=,1.0=ε 。 9. 用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1364)(m in 222 121+-+-=x x x x X f ,取初始点

现代设计方法3000字总结

现代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元交叉学科。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及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和工艺等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和知识群体的总称。 现代设计方法有: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智能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模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设计、人机学设计、摩擦学设计、反求设计、疲劳设计。 一、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设计制造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强调产品开发人员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把一切可能产生的错误、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及早地发现和解决,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二、虚拟设计 在达到产品并行的目的以后,为了使产品一次设计成功,减少反复,往往会采用仿真技术,而对机电产品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又属于是虚拟设计的范畴。所谓的虚拟制造(也叫拟实制造)指的是利用仿真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发现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真实制造以前,解决这些问题,以缩减产品上市的时间,降低产品开发、制造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以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的设计过程,其基本思想就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人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为:市场调研--草图构思--方案设计。 四、可靠性设计 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可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设计是以概率论为数学基础,从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偶然事件,并从偶然事件中找出其某些必然发生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一般反映了在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发生的可能性(概率)之间的关系。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模型很多,如正态分布模型、指数分布模和威尔分布模型。 五、智能优化设计 随着与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我们面临的将是越来越复杂的机电系统。解决复杂系统的出路在于使用智能优化的设计手段。智能优化设计突破了传统的优化设计的局限,它更强调人工智能在优化设计中的作用。智能优化设计应该以计算机为实现手段,与控制论、信息论、决策论相结合,使现代机电产品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其创造性在于借助三维图形,智能化软件和多媒体工具等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 六、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CAD)技术,是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上,对所设计的机械零、部件,输入要达到的技术参数,由计算机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校核,然后输出标准的机械图纸,简化了大量人工计算及绘图,效率比人工提高几十倍甚至更多。 七、动态设计 动态设计法是在计算参数难以准确确定、设计理论和方法带有经验性和类比性时,根据施工

现代设计方法总结

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元交叉学科。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及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和工艺等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和知识群体的总称。 现代设计方法有: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智能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模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设计、人机学设计、摩擦学设计、反求设计、疲劳设计 一、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设计制造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强调产品开发人员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把一切可能产生的错误、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及早地发现和解决,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行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范畴,目前已形成的并行设计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l)基于人员协同和集成的并行化。就是把组成与产品方面有关的,针对给定设计任务的专门的、综合性的设计团体(企业)协同起来。 丰田的产品开发过程有四个主要内容: ●一个产生主要设计的概念论文的规划阶段 ●同步设计的系统设计阶段 ●一个具有设计标准的详细设计阶段 ●一个精益生产的样机模具阶段。 ●广泛地协调,不仅仅在设计而且还有生产以及销售 ●协调从概念到市场完整的项目 ●概念创造以及概念支持者 ●规格、成本目标、设计以及主要部件选择,确信产品概念精确地被转换为车型的技术细节 ●直接地、经常地与设计师以及工程师交流 ●建立与顾客直接接触(产品经理办公室实施它自己的市场调查,除了通过市场营销进行的定期市场调查)。 前端设计 设计环节与供应商实现设计的集成 多部门协调研发 以客户为中心 降低批量规模 (2)基于信息、知识协同和集成的并行化。该方法基于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各零部件的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机电产品进行设计,并进行可制造性、经济性、可靠性、可装配性等内容的分析及时的反馈信息,并按要求修改各零部件的设计模型,直至整个机电产品完成为止。可以采用面向制造(DFM)和面向装配(DFA)的设计方法,涉及CAX技术、产品信息集成(PDM)技术以及与人员协同集成有关的信息技术。 当然,这两种机电产品并行设计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实例:

现代设计方法第3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现代设计方法》(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7分) 1.对于平面桁架中的杆单元,每个节点在整体坐标系中的位移分量个数为()A.1 B.2 C.3 D.4 2.机电产品的平均失效率 (t),它表征了该产品工作到t时刻后() A.单位时刻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B.单位时刻内发生失效的产品数 C.的累积失效数与受试产品总数之比 D.的累积失效数与仍正常工作的产品数之比 3.应用四节点等参数单元时,由整体坐标系到自然坐标系单元的映射关系是()A.任意四边形→任意四边形 B.正方形→任意四边形 C.任意四边形→正方形 D.正方形→正方形 4.图示弹簧系统的总体刚度矩阵为()

5.现抽出60个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 (小时) 50 100 150 200 250 失效数?N f(个) 3 2 4 3 1 累积失效数N f(个) 3 5 9 12 13 仍正常工作数N S(个)57 55 51 48 47 则该产品的存活频率(200)为() A.0.00125 B.0.8 C.0.001 D.0.2 6.轴对称问题中,值等于零的应变是() A.γrθB.γrz C.εθD.εr 7.在任何一个单元内() A.只有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B.只有边界点符合位移模式 C.只有边界点和节点符合位移模式 D.单元内任意点均符合位移模式 8.表示机电设备的一般失效曲线(浴盆曲线)中,偶然失效期的失效密度f(t)服从()A.威布尔分布B.指数分布C.正态分布D.泊松分布 9.若强度r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r(r)=λr e r r -λ,则知其分布为()

现代设计方法答案

环境变量 一.用牛顿法求函数 2214121)2()2(),(x x x x x f -+-= 的极小值点坐标(迭代二次)。 解 初始点T x ]2,3[0 = 则初始点处的函数梯度、海森矩阵及其逆矩阵为 ?? ????=??????---+-=?42)2(4)2(2)2(4)(21213 1 0x x x x x x f ????? ?--=??????--+-=?844148442)2(12)(21 02x x f ???? ??? ???=?=487241241121 )]([1 02x f 代入牛顿法迭代公式,得 T x f x f x x ? ? ? ???=??-=34,38)()]([0 1 2 1 - ??? ?????=??????---+-=?02732)2(4)2(2)2(4)(212 1311x x x x x x f 代入牛顿法迭代公式,得

?? ? ???=??-=26.152.2)()]([1 1 12 1 2 x f x f x x - 二、分析比较牛顿法、阻尼牛顿法、共轭梯度法、变尺度法和鲍威尔法的特点,找出前四种方法的相互联系。 比较牛顿法:牛顿法收敛很快,对于二次函数只需迭代一次便达到最优点,对非二次函数也能较快迭代到最优点,但要计算二阶偏导数矩阵及其逆阵,对维数较高的优化问题,其计算工作和存储量都太大。 阻尼牛顿法:可以看出原始牛顿法就相当于阻尼牛顿法的步长因子取成固定值1的情况。阻尼牛顿法每次迭代都在牛顿方向上进行一维搜索,避免了迭代后函数值上升的现象,从而保持了牛顿法二次收敛的特性,而对初始点的选取并没有苛刻的要求。 这类方法的主要缺点计算复杂,工作量大,要求计算机存储量大 共轭梯度法:共轭方向主要是针对二次函数的,但也可以用于一般非二次函数。共轭方向法是二次收敛的,计算程序简单,存储量相对较少 变尺度法:只需用到函数的一阶梯度;下降算法,故收敛全局;计算量小(不需要求矩阵逆);一般可以达到超线性收敛(速度快) 鲍威尔法:多维无约束优化算法是在无约束优化算法之一,首先选取一组共轭方向,从某个初始点出发,求目标函数在这些方向上的极小值点,然后以该点为新的出发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获得满意解,其优点是不必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就可以在有限步内找到极值点。 三、已知约束优化问题minf(x)=(x 1-2)2+(x 2-x 1)2

设计概论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全

设计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赵平勇主编 填空题: 1、设计的艺术性包含设计物象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材料肌理特征。 2、设计应遵循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原则 3、艺术设计的方法有分散法,形象法,对比法,逻辑法。 4、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意图,这是形象的设计方法。 5、将大量的设计问题化整为零、选择主要矛盾予以解决。这是一种分散设计方法。 6、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7、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利用丰富的纸莎草资源,发明了莎草纸。 8、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金字塔。 9、古代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的设计与建成。雅典卫城是多利亚柱式的典型,其余两种柱式称为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10、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总结,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著作。 11、古中国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的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并将其进一步12、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13、陶器是“火为精灵土为胎”的产物,陶器的设计发明标志着人类设计由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彩绘是我国新大哭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14、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饕餮纹,商代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 15、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著作 16、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17、现存北魏时期建造的河南嵩岳寺砖塔,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佛塔。 18、隋唐时期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劵大石桥。 19、北宋李诫编著的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经验,是我们和 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我国明代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全书《天工开物》。 20、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是大的古建筑群。

现代设计方法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 现代设计方法 一、 单选题 ( 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 参数化绘图在定义图形时关键是利用了图形的( ) A .相似性 B .多样性 C .个别性 D .特殊性 2. 下列设备不属于CAD 作业输入设备的,有( ) A .绘图仪 B .键盘 C .数字化仪 D .光笔 3. 二维图形比例变换矩阵中?? ????=d a T 00,可有( ) A.a=0,d=1 B. a=1,d=0 C. a=d=1 D. a=d=0 4. 内点罚函数法的特点是( ) A.能处理等式约束问题 B.初始点必须在可行域内 C. 初始点可以在可行域外 D.后面产生的迭代点序列可以在可行域外 5. 对于极小化F(x),而受限于约束g μ(x)≤0(μ= 0,1,2,…,m)的优化问题,其内点罚函数表达式为( ) A.∑=-=Φm k k X g r X F r X 1)()()(/1)(),(μμ B.∑=+=Φm k k X g r X F r X 1)()()(/1)(),(μμ C.∑=-=Φm k k X g r X F r X 1)()()](,0m ax[)(),(μμ D.∑=-=Φm k k X g r X F r X 1)()()](,0m in[)(),(μμ 6. 设F (X )为区间(0,3)上的单峰函数,且F (1)=2、F (2)=1.5,则可将搜索区间(0,3)缩小为( ) A .(0,2) B .(1,2) C .(2,3) D .(1,3) 7. 标准正态分布是定义为( ) A.μ=1,σ=0.5的正态分布 B.μ=1,σ=1的正态分布 C.μ=0,σ=1的正态分布 D.μ=0.5,σ=1的正态分布 8. 抽取100只灯泡进行实验,灯泡工作到50小时有12只损坏,工作到70小时有20只损坏,从50小时到70小时这段时间内灯泡的平均失效密度是( ) A.0.006 B.0.004 C.0.01 D.0.12 9. 当转换开关的可靠度为1时,非工作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为R1, 工作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为R2,则R1与R2之间的关系为( ) A. R1<R2 B. R1>R 2 C. R1= R2 D. R1≤R2 10. 设试验数为N 0,累积失效数为N f (t),仍正常工作数N s (t),则存活频率是指( ) A .0) (N t N f B .0)(N t N s C .)()(t N t N f s D .) ()(t N t N s f

现代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M ac hi neBuil di ng Auto m atio n,D ec2007,36(6):5~6,9 现代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基维1,熊伟2,李会玲1,汪振华3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2.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6; 3.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优化设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 法。优化设计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或最适宜的设计 方案。对现代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望了现代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优化设计;机械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 H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5276(2007)0620005202 Develop ing T rend on M odern O pt im a l Design M ethods WANG J i2wei1,XI ONG W ei2,LI H u i2li ng1,WANG Zhen2hua3 (1.Ni ngbo Voca ti on Te chno l ogy C o ll e ge,N i n gbo315800,C h i na; 2.Huna n B i o l ogy Me c ha ni c a la nd E l e c tri c a lP ro f e ss i ona lTe chno l ogy C o ll ege,C ha ngsha410126,C h i na; 3.Na n ji ng Un i ve rs ity o f S c i e nc e a nd Te chno l o gy,Na n ji ng210094,C h i n a) Abstr ac t:As a new d i s c i p l i ne,o p tm i a l de s i gn p rov i de s an m i p o rtan t sc i en tifi c de s i gn m e t h od f o r e ng i nee https://www.doczj.com/doc/dc2325938.html, i ng op tm i a ld es i gn, t he y can fi nd o ut a nea rl y pe rf e ct o r op tm i um des i gn s ch em e fr om l o ts o f feas i b l e ap p r o ache s.T he p ape r s um m a ri ze s t he de ve l o p i ng trend a nd d ir e cti o n o f t he m ode rn op tm i a l des i gn m e t hod s. K ey word s:op tm i a ld es i g n;m a ch i n e des i gn;de ve l o p t re nd 0引言 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工程领域中最重要的内容,而机械设计又是机械制造的前提。优化设计(opti m a l de2 si g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优化设计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1]。实践证明,在机械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机械设备质量,降低材料消耗与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性能[2]。文中初步论述了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3]是数学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将设计变量表示为产品性能指标、结构指标或运动参数指标的函数(称为目标函数),然后在产品规定的性态、几何和运动等其它条件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的范围内,寻找满足一个目标函数或多个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设计变量组合的数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法已成为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1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现状 优化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是优化理论和算法。迄今为止,己有上百种优化方法提出,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优化方法[4,5]。 a)线性逼近法:线性逼近法SLP是将原非线性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线性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线性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近似解。根据形成线性优化的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逼近法。常用的线性逼近法有近似规划法和割平面法; b)遗传算法[2,6,14]:遗传算法GA(genetic a l gorith m s)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算法。它是1962年首先由美国密执安大学的J.H.H olland教授提出、随后主要由他和他的一批学生发展起来的[7],并在1975年的专著中作了介绍,首先提出了以二进制串为基础的基因模式理论,用二进制位串来模拟生物群体的进化过程。进化结束时的二进制所对应的设计变量的值即为优化问题的解。GA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很强的通用优化能力,它不需要导数信息,也不需要设计空间或函数的连续性条件,其优化搜索具有隐性并行性,可以多点同时在大空间中作快速搜索,因此有可能获得全局最优解。由于G A有着其他优化算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GA的应用非常广泛,取得大量研究应用成果。在结构优化设计方面的如离散结构的遗传形状优化设计[8]、悬臂扭转结构和梁结构的优化设计[9]、桁架和薄壁的结构优化问题[10]等。在文献[11]中对平面四杆机构的遗传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献[12]介绍了一个用于ZL40装载机的直齿圆锥齿轮差速器的优化设计问题,用GA中的实数编码进行优化求解,取群体大小为50,交叉率为0.2,变异率为0.5,经过120代的进化并经圆整后得到最优解。文献[15]中通过把机械方案设计过程看作是一个状态空间的求解问题,用遗传算法控制其搜索过程,完善了新的遗传编码体系,为了适应新的编码体系重新构建了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并利用复制、交换和变异等操作进行一次次迭代,最终自动生成一组最优的设计方案。 此外,G A还应用在函数优化、机械工程、结构优化、电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自适应控制、故障诊断、系统工程调度和运输问题等诸多领域中[13]; #5 #

现代设计方法部分习题与答案

第1章 1.何谓产品生命周期,简述其各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PLC分为介绍期(Introduc- tion)、增长期(Growth)、成熟期(Mature)、衰退期(Decline)四个阶段. 2.简述现代设计所指的理论与方法有哪些。 3.简述产品开发的一般流程。 产品基本开发流程的6个阶段: 阶段0,计划:规划经常被作为“零阶段”是因为它先于项目的达成和实际产品开发过程的启动。 阶段1,概念开发:概念开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识别目标市场的需要,产生并评估可替代的产品概念,为进一步开发选择一个概念。 阶段2,系统水平设计:系统水平设计阶段包括产品结构的定义、产品子系统和部件的划分 阶段3,细节设计:细节设计阶段包括产品的所有非标准部件及从供应商处购买的标准部件的尺寸、材料和公差的完整明细表,建立流程计划并为每一个即将在生产系统中制造的部件设计工具。 阶段4,测试和改进:测试和改进阶段包括产品的多个生产前版本的构建和评估。 阶段5,产品推出:在产品推出阶段,使用规划生产系统制造 第2章 1.简述功能分析法的设计步骤。 总功能分析、功能分析、功能元求解、求系统原理、解求最佳系统原理方案。

2. 什么是技术系统?举例说明技术系统应具有的分功能单元。 技术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是完成技术过程的根本特性。 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技术系统应具有下列能完成不同分功能的单元: ① 作业单元,完成转换工作; ② 动力单元,完成能量的转换、传递与分配; ③ 控制单元,接受、处理和输出控制信息; ④ 检测单元,检测技术系统各种功能的完成情况,反馈给控制单元; ⑤ 结构单元,实现系统各部分的连接与支承 切削加工中心的功能构成 第3章 1. 产品创新的概念是什么?产品创新在哪些诱导机制下完成的,举例说明。 产品创新:新产品在经济领域里的成功运用,包括对现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新的产品的活动。全面地讲,产品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就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也包括新产品的商业化扩散过程。 产品创新活动常常是在一定的诱导机制下完成的。通常,人们把这些机制归为两类: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前者是先有技术突破,然后出现创新;后者是先有市场需求,进而引导人们去从事某种创新。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可用图3-1表示。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机制:在有些产业领域,产品创新活动常常在本产业高潮之后才出现,即产业的需求在先,发明创新在后。市场拉动机制可用图3-2来概括。 2. 新产品开发组织和一般管理组织有哪些差异? 1. 新产品开发工作必须和现有的程序化工作分离,即应单独组织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活动,尽量使它们在组织结构上、在权责上与现有的程序化工作发生较少的联系 2.从事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必须具有充分的决策自主权 图3-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