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陶艺的关联性
- 格式:pdf
- 大小:614.92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贾慧华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11期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环境设计行业逐渐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饰材料具有环保、无污染的优点。
因此,在提倡绿色装修的今天,现代陶艺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审美要求,又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将现代陶艺融入整体环境设计之中,对于烘托当地人文环境,打造地域特色,提升整体城市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陶艺;环境设计;陶艺雕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使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开始繁荣起来,推动了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各大高校也纷纷设立了环境设计专业。
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比较知名的环境设计师,产生了一些比较优秀的设计案例。
但是在环境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设计方案缺乏创新点、材料环保性及地域特色雷同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国陶瓷艺术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极具实用及欣赏价值。
而现代陶瓷因其装饰价值高等优点频繁出现在设计师的方案构思当中。
现代陶艺注重人的精神情感真实传递,追求个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介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之间的一种新文化表达方式,是传统陶艺的延伸、扩展和蜕变[1]。
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现代陶艺又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
将现代陶艺融入整体环境设计之中,对于烘托当地人文环境,打造地域特色,提升整体城市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目前阶段,如何把现代陶艺与室内外的环境更融洽的结合,如何设计出具有灵感、创意的设计方案成为目前陶艺应用于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一、现代陶艺在环境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一)现代陶艺的发展与我国相比,国外的现代陶艺很早之前就开始发展起来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名的前卫陶艺艺术家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
例如日本的八木一夫、美国的彼得·沃克斯等,推动了陶艺设计从简单的实用价值向审美价值的转换,并引领了人们对于陶艺作品审美价值的精神层面的追求。
表达保护环境的陶艺作品
保护环境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
作为世界最大的陶艺家,陶艺作品可以成
为一种引导和唤醒大众的力量,传达保护环境的理念。
近年来,许多陶艺家都在努力创作创意保护环境的陶艺作品,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非凡陶」即是其中一代代表性的例子——由陶艺家狄昂宁创作,通过这件作品,他体现出大自
然中脆弱性以及要保护自然环境的迫切性,表达敬畏自然、了解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精神。
作品中以植物纹样细密为主,仔细绘制出每一棵树和每一朵花、以及更多植物。
木盒上的
树木好似发出满腔勇气,象征着要以自然和谐相处,不能有破坏,以争取更好的自然环境。
「非凡陶」的展现出的精神不仅仅用消极的语言表达,而是要重新赋予自然以新生的一面,让生命重拾自然的情感,传达让大家在环境保护这段路上默默奔跑,这就是这件作品所要
表达的内容。
以「非凡陶」为例,让世人看到了用陶艺来表达环保理念有多么的有意义,让更多的人意
识到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珍惜每一点绿意,好好爱护我们的家园。
而从这些
陶艺作品中,更能证明陶艺的重要性在表达保护环境的理念方面,彰显出它的威力。
保护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陶艺作品正是号召人们投身环保的有力工具和一种有
效的表达语言,希望有更多的陶艺家为维护环境而努力,用陶艺作品来激励和帮助响显生
命的声音,保护我们有限的地球。
环境陶瓷艺术是指利用陶瓷艺术作品作为传播媒介,在城市的公共建筑区、公园、道路绿化带及其他多种场所进行艺术创作和展示。
这种艺术形式强调陶瓷作品与其所处环境的和谐融合,创造出动态且富有生命力的视觉效果,并深深植根于丰富的人文内涵之中。
因此,在环境艺术领域,陶瓷材料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环境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核心在于将艺术创作与特定的环境相结合,追求艺术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
这种艺术不仅仅是单纯地在空间中摆放艺术品,并且能让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体验。
环境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开放性。
不同于传统的画廊或博物馆中的艺术展示,环境艺术往往是在更加开放的空间中进行,如公园、街道、乡村或城市的其他公共空间。
这种开放性使得艺术作品更容易被公众接触和体验,从而拉近了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此外,环境艺术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艺术家在创作时会考虑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使观众能够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这种互动不仅限于物理上的互动,如触摸、走动等,也包括心理上的互动,如情感共鸣、思想交流等。
最后,环境艺术具有场域特定性。
这意味着艺术作品是为特定的地点创作的,与其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
艺术家在创作时会深入考虑作品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使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实体,还是与特定环境相结合的整体。
陶瓷艺术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其发展轨迹从最初的实用功能逐步演变扩展到拥有深刻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起初,陶瓷主要被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目的,如制作餐具和储物容器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重陶瓷在美学和艺术层面的价值,它逐渐成为表达创意和艺术思想的重要媒介。
在现代,陶瓷艺术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最初的实用性功能,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陶瓷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传统技法和风格的局限,他们勇于实验,将陶瓷与绘画、雕塑、数字艺术甚至是环境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前卫的作品。
环境艺术在陶瓷艺术设计的应用关键词:环境艺术;当代陶艺;应用1陶瓷艺术设计的概述陶瓷艺术是艺术家们借助不同的陶瓷材料,或者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载体,远离传统物质的实用性质,来表现现代人的理想、情感心理和审美价值等内心世界的作品形式[1]。
其中现代陶艺的审美价值,并不是主要挖掘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着重体现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文化世界,表现人的物质和意识流动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陶艺打破传统设计中的平衡、规整的艺术设计模式,更强调陶艺本身的内涵在新环境陶艺环境下的运用,以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现代陶艺的材料丰富,且可塑性强,易于被加工,肌理效果丰富,材料造型变化无限,可以塑造出任何可以想象出来的形态,刻画的意境优美,且材料所呈现的表面形态与实体物质呈现出内在的和谐。
另外,现代陶艺也具有普遍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的材质塑造出的陶艺面貌风格也不同。
2环境艺术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环境艺术在当代陶艺中的具体应用,也即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新的环境艺术观念。
现代陶艺用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体现着环境艺术[2]。
陶瓷艺术设计通过环境艺术,利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向现代人们传达不同的思想观念。
现代陶艺通过自身独特的内涵来传递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是对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也为环境艺术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3]。
首先,现代陶艺通过物质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以此为跳板与环境艺术和谐共融,以此来体现人们的生活情趣、愿望。
例如,随着现代家庭装饰行业的发展,陶艺也成为设计者主要利用的艺术品。
许多家庭都认为,陶艺装饰品用在装修中,更加能够体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品位[4]。
另外,在室外环境空间的装饰艺术设计中,陶艺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更是展露无遗,充分体现着环境艺术。
总之,无论是在室内装饰环境中,还是在室外装饰环境中,陶艺都能体现现代环境装饰艺术。
3环境艺术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形式3.1室内环境中的陶瓷艺术设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对艺术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被重视。
目•引言•环境陶艺的历史与现状•环境陶艺的设计理念•环境陶艺的应用场景•环境陶艺的材料与工艺•环境陶艺的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案例分享01引言123主题简介主题特点环境陶艺强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陶瓷作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强调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主题名称环境陶艺方案主题定义环境陶艺是一种将陶瓷艺术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陶瓷作品的设计和布置,提升环境的审美价值和氛围。
通过实施环境陶艺方案,提升城市或特定场所的审美品质和文化内涵,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的环境陶艺方案对于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和谐共生。
意义目的和意义02环境陶艺的历史与现状古代文明时期,陶艺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日常生活用品,如古希腊和罗马的陶器。
历史背景古代环境陶艺当前发展状况多元化发展现代环境陶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家们运用各种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与科技结合现代技术如3D打印等在环境陶艺制作中得到应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
跨领域合作环境陶艺与其他艺术领域如雕塑、绘画、装置艺术等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陶艺将更加注重使用可持续性材料和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性交互性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未来环境陶艺将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艺术作品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交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陶艺将更加深入地与科技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030201未来趋势03环境陶艺的设计理念环境陶艺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尊重自然环境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利用环境陶艺作品对受损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和美化,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功能性设计环境陶艺作品应具备一定实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陶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王娜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陶艺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语言正在被大量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愈来愈多的陶艺作品出现在环境艺术之中,不仅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内容,而且使自身有所发展。
现针对陶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为今后多学科艺术体系相融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陶艺;环境艺术;相融性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3-0165-01中国具着浓厚的陶艺文化,作为火与土的完美结合体,将其塑造可视性的艺术语言回馈大众,帮助人们接近自然和感受自然,同时也成为人与自然最好、最富有感情的媒介,使文明传承得以延续。
在古老的陶器中透露着前辈的思想和感情,也正是这样的情感表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设计资源。
当今,陶制品不在是简单的实用品,而是与人类环境密切相关不可缺少的一件艺术品。
伴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陶艺制品被环境艺术大量使用,并根据设计师的需要营造各种室内外环境,成为室内外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环境艺术与陶艺术环境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人们为了改造生活所需的环境,从功能和审美上有了自己的追求,虽然那时这种追求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它一直在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在北宋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林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充分体现了环境艺术的美学与视觉变化,展示了中国古代环境艺术观念:天、地、人三位合一体的主张,在这种主张不难看出,人们希望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但由于世俗的不得以,人们通过室内外装饰以寄托人们对自然的向往,表达对事物原真性的欢喜,而陶艺就是装饰品之一。
陶艺是人类心智、情感思想的反映。
透过陶器制作我们看到了人类通过大脑与双手的和谐,由自主控制天然材料,使之按照本体意志和想象塑造可视艺术。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陶制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还有简单的装饰作用,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陶瓷水管的出现,使当时夯土结实的城市建筑地下排水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优化了建筑内部环境结构;西周时代板瓦、筒瓦;战国时代,各种砖型大量涌现,浮雕地砖、透雕提杆砖等都制作得十分精美;汉代画像砖装饰,题材广泛,制作精巧;自北魏开始,有琉璃瓦问世,使琉璃由昔日价值连城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史上的一件大事。
环境陶艺的相关介绍环境陶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产物,是反映人们城市文化归属感的载体之一。
那么,你对环境陶艺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环境陶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环境陶艺设计与城市文化特色1、历史文脉是环境陶艺体现城市文化的最基本特征历史文脉是一种延续和积累的历史过程,是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支撑起来的城市个性和气质,具体可以表现为城市历史、民族历史和区域历史文化的综合。
城市历史文脉也反映着一个城市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国民品格等属于深层结构的东西,反映着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反映着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环境陶艺设计植根于具体的城市文化环境中,对传统的继承和扬弃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环境陶艺往往可以通过特定城市的特定历史文化来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首先,城市历史内容直接和直观地体现于环境陶艺作品。
历史文化对环境陶艺设计所起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很多体现历史文化的环境陶艺作品,点缀着城市环境,对城市风貌及特色的形成起着重大辅助作用。
此类环境陶艺设计往往是通过截取历史的一个点或面来呈现出有关城市历史、区域等方面特征。
唐小禾、程犁创作的《楚乐》是以楚文化题材为背景的环境陶艺壁画,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和乐器编钟来体现一个历史生活场景。
城市历史文化对环境陶艺的影响可以通过此类具体生动的画面体现出来,成为城市文化特色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法。
其次,城市历史文化符号在环境陶艺中的体现。
城市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会积淀成一些公众所认同的符号。
同时,设计师也可以通过对城市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出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符号。
环境陶艺可以通过这些富有城市历史、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意象性符号、标志、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来记载、提示、纪念或反映历史信息。
日本横滨的步行道公园中的环境陶艺,利用几十种有历史代表性的图案,铺砌于步行道或镶嵌于墙壁中,给当地居民以历史的回忆和乡土的教育,并向游人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浅谈环境陶艺,诉说现代生活摘要:从八万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原始彩陶到宋元明清的青瓷、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色釉艺术都充分体现了陶瓷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重大转变。
在现代生活中“环境陶艺”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对各个领域的介入和影响,使我们更加“情感自然化”,环境陶艺诠释着现代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环境的和谐和统一。
关键词:现代陶艺;环境陶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中国环境陶艺的出现“环境陶艺”,由意生文,望文生义,也就是处于环境中的陶瓷艺术的展现方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优秀的陶瓷艺术形式的出现与发展横跨大洋深深的刺激了中国陶瓷艺术家们的神经,穷则思变,变则通;然而中国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在西方“新思潮”的陶瓷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发展相对迅速,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逐渐进入现代化,进而介入公共环境和景观设计的领域。
环境陶艺应运而生。
二、环境陶艺在现代家居装饰材料上的广泛应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今以身处高科技的数码信息化时代。
尤其近十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白热化,继而催生建筑行业装饰材料的多样化发展。
每个人都在追求个性化,身处钢筋坏凝土冷冰冰的包围之中,在深深体会到社会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的同时,我们的审美已经悄然提高到“挑剔”的程度。
面对古板而沉闷的装饰手法难免感觉失落。
然而这时环境陶艺在装饰材料上面的广泛应用“走心”的迎合了广大人们的内心世界,其多变的形式美,古朴的内涵美,五彩斑斓的釉色展现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环境陶艺是现代社会公共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环境陶艺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生力量,是现代艺术家从艺术领域亲近自然、改善自然的拓展行为,陶艺作品在建筑行业和公共环境的的应用顺应了艺术应为大众服务的民心,环境陶艺作品材质----泥土,来源于环境,回馈于环境符合自然规律。
因此环境陶艺成为公共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个真命题。
再者,环境陶艺作品的呈现不只具有纯粹欣赏性的形式美,同时也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造型艺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领域担任着独特的角色。
环境陶艺总结简介环境陶艺是一种注重自然环境与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运用陶艺技术和材料,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艺术品或装饰物。
本文将对环境陶艺进行总结和介绍。
环境陶艺的特点环境陶艺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环境陶艺作品通常运用自然材料和自然元素,如木材、石头、植物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具有自然美的艺术效果。
2.强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陶艺作品通常采用可再生材料,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艺术家会选择环保的釉料和清洁工艺,以确保作品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行动:环境陶艺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一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引起观众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这种艺术形式起到了教育和启发人们的作用。
环境陶艺的应用领域环境陶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常常使用环境陶艺作品来美化环境,提升人们对环境的感受。
这些作品可以是具有功能性的座椅、雕塑等,也可以是装饰性的花坛、石凳等。
它们不仅美观,还能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室内装饰环境陶艺在室内装饰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家庭中可以使用环境陶艺制作的花瓶、挂饰等物品,让整个房间充满自然和艺术气息。
同时,由于环境陶艺作品通常使用可再生材料,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城市景观城市景观建设中,环境陶艺作品可以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使城市更加美丽和宜居。
例如,在街头巷尾设置环境陶艺雕塑或立体装饰,使整个城市充满艺术氛围。
这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吸引游客和居民的注意力。
环境陶艺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陶艺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环境陶艺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1.创新材料的应用:科技的进步将会使得新型材料的出现,例如可降解材料、纳米材料等,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环境陶艺的发展。
环境陶艺调查报告环境陶艺最基本的要求是具有公共性。
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为特征。
环境陶艺也具有恒久性,它不是瞬间艺术,一件作品可能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它存在于公共环境中,并强迫公众接受,陶艺成了联系人和环境的天然纽带,环境陶艺是带有某种特殊情感化的历史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与公众亲近,与环境融合,环境陶艺作为比较新兴的公共艺术形式,在设计创作时更要考虑到它的恒久性。
一、基本情况介绍陶艺作为一种“土”与“火”的艺术形式有无限的魅力,令人着迷、倾倒。
人们从泥土、火焰的乐趣中获得艺术气质的培养,陶冶性情,忘却烦恼,舒畅,满足,向往。
陶艺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通过陶艺创作,抒发情感,表达意念,具有真实的创造力。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
现代陶艺,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瓷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由于现代对于化工原料知识的进步,与釉烧技术的发展,加上工业化后机器的制造与发明,陶瓷艺术已经渐渐分家,实用陶瓷与艺术陶瓷各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而釉上彩与釉下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绝对,所以硬要用任一种分类的原则来规范陶艺的种类,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二、环境陶艺的具体应用(一)户外小品一直以来,雕塑就是我们认识、记住一座城市的切入点,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城市,如罗马、雅典。
而随着公众参与的增加,城市小品成为讲述城市历史、当地民俗的重要方式,起着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
同时,也是建筑更加融洽。
雕塑作为一种强制植入视觉艺术,让我们对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城市,感到了一种交织着历史情怀和平民情结的惊喜、依恋,以及亲切。
浅论论环境陶艺中的自然意识的论文艺术理论论文论文关键词:环境陶艺自然自然意识论文内容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设以及环境陶艺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自然意识在环境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自然观,提示出自然意识将有助于环境陶艺更好地把握人文与生态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公共艺术到来的时代。
随着公众参与到公共事物中去的主动性大大加强,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近。
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正积极参与到公共艺术建设中。
艺术理论家皮道坚先生在《拓展眼界的当代陶艺》中指出:“在当代艺术的诸多方式中,现代陶艺是唯一具有原始性、现代性和公共性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他在文中还指出,由于陶艺语言的“天然公共性”,使陶艺成为当代艺术联系社会和公众的一个重要通道。
由于陶艺在历史上具有的“天然的公共性”如普及性、日常生活化,以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公众所产生的亲和力,使它更容易地介入公共空间,介入环境艺术。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热潮,公共艺术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态势。
陶艺由于材料的独特与艺术语言的多样化,使它更容易参与到公共艺术中,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环境陶艺”也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环境陶艺和环境雕塑一样成为目前公共艺术中,运用较多的艺术形式。
然而环境陶艺的出现与其他环境艺术形式一样,由于受到创作者现代主义观念以及城市建设中决策者公共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环境陶艺并未像想象的那样健康的发展。
审视当前的环境陶艺的现状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然意识,有些决策者和创作者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少对城市的人文、历史、生态等多方面考虑。
一些景观的设置完全属于权宜之计。
在公共艺术中增强自然意识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延续。
一、自然意识在现代环境陶艺创作的重要性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西方现代陶艺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它也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
现代主义崇尚科学与理性,张扬了人作为世界主宰的“主体性”价值和意义,在承认现代主义对于推动文明进步和创造舒适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主义在不懈的创新激情支配下,在不断地向自然攫取的过程中,使自己陷入重重的自然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