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音乐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音乐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理论教学 2019.07

电脑乐园

388

小学音乐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雷靓敏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中心小学,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音乐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素养,能够更好的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能舒缓人们身心,传递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通过多种方式并用,让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是一棵参天大树,让学生倚靠在身旁,聆听快乐;也可以是一颗幸福小草,与学生一同随风舞蹈,共享生长。艺术培养,在现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开始,我一直努力在我的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孩子们通过我的音乐课,不仅能够身心愉悦,丰富情感和认知,传递高尚精神品质,也能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使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本文仅就我在课堂中的几个实践做讲解。

第一,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他们自身发展能力的限制,我的课堂以教师引导为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并能通过游戏,让全员参与。比如《拔萝卜》,很多孩子都会唱了,是一首从小就听的歌曲,所以我把这堂课设在了学校的操场上,并提前准备了沙袋。伴随着拔萝卜的歌曲,孩子们开始了“拔萝卜”,先是一个小朋友,拔不动啊,然后又加一个,还是拔不动,又加一个……终于,“萝卜”动了,孩子们欢呼雀跃。接下来,我开始代领孩子们开始“拔萝卜”,伴随着音乐的律动,我们一起左一摇,右一摇的拔萝卜,还喊着“嘿哟嘿哟”……一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音乐热情和课堂参与度,也加深了孩子们对音乐节奏、力度的感知,无形中提升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也告诉了孩子们团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我们小朋友在一起一定要团结。

第二,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感知物质的基本特征,自我意识也很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趋于完善,因此对于此时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我开始转变为学生自主表达,让他们在我的“编排”中不知不觉学会丰富的音乐知识。比如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也是很多孩子都会的。刚上课,我带着

孩子们一起唱,然后我就让孩子们听我唱,我指着教室窗户外面的一棵大槐树“阿门阿前一棵大槐树”,孩子们先是扭头看,然后哈哈笑,“**背着那重重的包呀,一步一步地上学来”(此处隐去学生的名字)……就这样,学生感受了旋律的轻松活泼,歌词的生动有趣。然后,我让孩子们自己唱唱,“阿门阿前一根国旗杆”、“**背着那轻轻的包呀,一蹦一跳地回家去”……轻松愉悦的一节课又结束了,孩子们对乐谱的掌控力就这样提升了,而且他们也懂得了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第三,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外界的感知能力、物质的认知能力、语言组织、思维逻辑等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因此我更注重他们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让他们能够具备储备充足的知识和素质。比如某天上课,我问孩子们,咱们每周一的升旗中,放的是什么歌啊?国歌。那谁知道它的名称呢?孩子们瞪着我,疑惑的小声说,不就是国歌吗?我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现在简称《国歌》。除了学校的升旗,我们平时在哪里还能听到国歌呢?“天安门升旗”、“奥运会”、“我看新闻也有过”……我为你们鼓掌,大家说的都对。我们都看过电影《战狼》,大家还记得吗?在国外,遇到了困难,不要害怕,我们有强大的祖国为后盾。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堂课,纯粹的音乐知识并不多,但通过我对歌曲来历的解释和歌曲意境的讲解,激发了孩子们浓浓的爱国热情,陶冶了道德情操,学科素养的培养提升,又岂是一点呢?

音乐教育,虽不是考试必备科目,但它能舒缓人们身心,传递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对小学生而言,吸引他们的兴趣是课堂效果保证的有效手段,虽然很多时候他们还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但在我的音乐课中,通过多种方式并用,让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