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6
接地规范GB篇一: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计要求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
1.0.4 接地装置施工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1.0.5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1.0.6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作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1.0.7 各种电气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应为多点连接。
1.0.8 接地装置验收测试应在土建完工后尽快安排进行;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由设计确定采取相应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9 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 1 -2 术语和定义2.0.1接地体(极)grounding 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
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2.0.2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可利用作为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2.0.3接地线grounding conductor电力设备、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2.0.4接地装置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 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 2016条文说明修订说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8 月18 日以第1260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的修订。
本规范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电力建设一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设一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乐清市华夏防雷器材厂、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是陈发宇、李谦、孙关福、孙克彬、余祥、穆德龙、雷宗灿、朱有山、马庆林、章国林、汪海涛、屈国庆、宋美云、佟建勋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了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目次1 总则............................................................................................................................. - 4 -2 术语............................................................................................................................. - 5 -3 基本规定........................................................................................................................... - 6 -4 电气装置的接地............................................................................................................... - 8 -4.1 接地装置的选择..................................................................................................... - 8 -4.2 接地装置的敷设..................................................................................................... - 9 -4.3 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 - 10 -4.4 接地装置的降阻.................................................................................................... - 11 -4.5 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 - 12 -4.6 接闪器的接地....................................................................................................... - 13 -4.7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 13 -4.8 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 - 15 -4.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 - 16 -4.10 电力电缆金属于户层的接地............................................................................. - 16 -4.11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 - 17 -4.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 17 -4.13 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 - 18 -4.14 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 - 19 -5 工程交接验收................................................................................................................. - 20 -1 总则1.0.1 本条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原则: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定。
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一、引言电气装置接地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电气系统中的导体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良好的电流回路。
接地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并且在发生故障时提供迅速有效的过电压保护。
二、电气设备接地的基本原理电气设备的接地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人身安全保护:接地可以将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设备的人体上的电流迅速引向地面,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2. 过电压保护:当电气设备发生绝缘故障或雷击等情况时,接地能够迅速将过电压引入地面,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3. 稳定运行:电气设备的接地还可减少电气设备之间的电压差异,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三、电气设备接地的一般规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主要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气设备接地规定:1. 设备接地形式: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用可靠的接地方式,如通过接地线或接地引下线连接至接地系统。
(2) 高电压设备通常采用单点接地,而低电压设备通常采用多点接地。
2. 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要求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不超过一定的限值,以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国家标准规定的接地电阻限值为不超过4欧姆。
3. 接地导线的选择:接地导线的选择要根据电流负荷和接地电流计算结果来确定,以确保导线能够承受正常和故障工况下的电流。
4. 接地系统的布置:电气设备的接地应当遵循合理布置的原则,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一般而言,接地系统应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减少接地电阻。
四、电气设备接地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电气设备接地的实践案例:1. 住宅接地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电气设备的接地通常采用接地线连接到建筑物的地下金属部件(如水管、金属桩等),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工业设备接地系统:在工业领域,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通常采用多点接地,以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电压稳定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1. 引言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与人身安全、设备保护以及系统的可靠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地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接地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2. 接地设计原则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性原则接地系统应能有效地排除或减小接地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在设计中需考虑到人身安全,包括正常情况下的操作安全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
2.2 可靠性原则接地系统应能保证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接地,确保电力装置的正常运行,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3 经济性原则接地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节约用地、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接地系统的经济效益。
3. 接地设计的基本要求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3.1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一定的限值,以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可靠保护设备。
接地电阻的测量应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
3.2 接地方式和接地网结构接地方式可以是单点接地或多点接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接地网结构可以是单极接地、两极接地或多极接地,要根据电力装置的额定电压、工作条件和系统要求进行设计。
3.3 接地导体的选择和布置接地导体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布置合理,以确保接地电阻的要求。
接地导体的材料可以是铜、铜包铝、镀铜钢等,其截面积和长度应根据计算和实际情况确定。
3.4 接地体的选择和布置接地体用于与土壤接触,起到将故障电流分散到土壤中的作用。
接地体的选择可以是接地棒、接地网或接地网+水平接地体等,具体选择要考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和设备的具体要求。
3.5 土壤特性和处理土壤的电阻率、湿度和温度等因素会影响接地电阻的大小,应对土壤进行测试和分析,采取适当的土壤处理措施。
4. 接地设计的测试和验证接地设计完成后,应进行接地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接地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测试手段包括接地电阻测量、接地体电位测量、接地网等效电路检测等。
1 总则1.0.1 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计要求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
1.0.4 接地装置施工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1.0.5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1.0.6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作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1.0.7 各种电气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应为多点连接。
1.0.8 接地装置验收测试应在土建完工后尽快安排进行;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由设计确定采取相应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9 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精品文档2 术语和定义2.0.1接地体(极)grounding 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
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2.0.2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可利用作为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2.0.3接地线grounding conductor电力设备、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2.0.4接地装置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2.0.5接地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电气装置、设施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l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
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1总则1.0.1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计要求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
1.0.4接地装置施工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1.0.5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1.0.6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作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1.0.71.0.8接地装置验收测试应在土建完工后尽快安排进行;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由设计确定采取相应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9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术语和定义2.0.1接地体(极)grounding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
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2.0.2自然接地体naturalearthingelectrode可利用作为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2.0.3接地线groundingconductor电力设备、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2.0.4接地装置groundingconnection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2.0.5接地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电气装置、设施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2.0.6接地电阻groundresistance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电气装置接地的规定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在电气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接地具有多种目的,例如保护人员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保障现有的电路设备等。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电气装置接地规定。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介绍。
一、电气装置接地的定义电气装置接地指将电气设备与地之间设置电气连接器,将设备与地相连,以达到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等目的的接地方式。
二、电气装置接地的目的1、防止人员触电。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壳外及导电部分与地相连,可以将漏电的电流泄漏到地上,从而保护人员安全。
2、提高设备性能。
利用接地可以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避免电气设备因为漏电或短路等问题而造成故障。
3、保障现有电路及设备。
在一些系统中,接地还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保护,例如对于地电源等电气设备的运行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电气装置接地的原则1、地线应符合标准。
接地电线应采用符合要求的电缆或导线,线路的绝缘等级应达到接地环境的要求。
2、接地电线应足够粗。
接地电线应足够粗,电流能够流动,在地的电势差不同的区域电线的截面积也不同:如果电势差较大,则地线截面积应较大,避免接地电阻太大。
3、接地电线和地之间应建立可靠连接。
接地电线和地之间的连接应坚固可靠,以方便对于电气系统的监测和维修。
四、电气装置接地的分类1、保护接地。
即将电气设备的导体与地电路连接起来,以防止电器漏电带来的危险。
2、工作接地。
即将电气设备接地,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例如,对于引雷针等设备,因为需要导电而必须接地。
3、信号接地。
即将电气设备的信号导线与地电路相连,以确保其信号的稳定传输。
五、电气装置接地的标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规定了电气装置接地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例如,对于公共安全设施、电力补给系统,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防爆电气接地和插接装置、防爆照明电器、矿灯要求及标准一、接地装置要求:(一)、检查周期:1、每年至少要对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详细检查一次,并作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或更换。
2、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定,要有专人负责,局部接地极接地电阻每月摇测一次(每季度一次),主接地极每季度摇测一测。
3、井下新安装的接地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测其接地电阻值,并做好检测记录。
(二)、接地装置符合下列标准,否则属于失爆: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2、任一组主接地极断开时,井下总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3、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4、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当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主接地极应当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
5、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主接地极应当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厚度不得小于5mm。
6、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和地面直接分区供电的电缆,不能与井下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当单独形成分区总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7、下列地点应当装设局部接地极:(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带式输送机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未独立设置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6)、局部接地极可以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者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7)、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当用面积不小于0.6㎡、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者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平放于水沟深处。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earthed device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50169-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电机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线路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三章和二个附录。
静电接地标准静电接地是指将静电荷通过接地装置引导到地面,以防止静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静电接地标准是指在静电接地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接地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静电接地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标准的制定依据、执行范围、标准要求等。
静电接地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静电防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静电接地装置的设置、接地电阻的要求等。
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则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了静电接地的要求,以适应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
静电接地标准的执行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静电防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化工、医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静电可能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因此静电接地标准的执行范围非常广泛。
静电接地标准对接地装置的要求包括接地电阻、接地导体材料、接地导体的安装方式等方面。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标准对接地电阻的要求一般是在一定范围内,要求接地电阻不能过大,以确保静电荷能够有效地引导到地面。
接地导体材料一般要求导电性能好、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以确保接地导体的长期稳定性。
接地导体的安装方式也是标准所关注的重点,要求安装牢固、连接可靠,以确保接地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静电接地标准是为了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止静电对其造成危害而制定的规范和标准。
执行静电接地标准对于各个领域的生产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能有效地防止静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确保生产和工作的安全进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静电接地标准的相关内容,增强大家对静电防护工作的重视,促进静电防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对静电接地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保障生产和工作的安全进行。
设备接地电阻要求标准是多少啊?如外壳接地要求一、设备接地电阻要求标准为4—10欧姆,最高不能大于10欧姆,4欧姆以下更好; 1、专门用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MΩ。
但如与其他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时,则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各接地中最小值的要求。
2、计算机等房间一般采用接地的导静电地板。
当其与大地之间在1MΩ以下时,则可防止静电危害。
3、在有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房间里,工作人员应穿导静电鞋,并应使导静电鞋与导静电地板之间的电阻保持在0.01~1MΩ以下。
4、为了防止静电危害,在某些特殊场所,工作人员不应穿丝绸或某些合成纤维的衣服,并应在手腕上戴接地环以确保接地。
二、外壳接地要求: 1、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2、高压配电间隔阂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铰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3、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网、滤波器、电源装置的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外露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所有屏蔽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并宜与接地干线连接。
4、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
变电所、配电所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有固定的电源或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这些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金属的连接;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可小移动式机械附近装设接地装置,以代替敷设接地线,并应首先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体。
所有容积大于50m3和直径大于2.5m 的储罐,接地点应不少于两处。
且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30m。
当润滑油的电阻大于1MΩ时,顺便的旋转部分必须接地,否则应采用接触电刷或导电润滑剂。
移动的导电容器或器具有可能产生静电危害时应接地。
接 地 装 置
一、目的:
规范接地装置的安装工艺,提高接地装置的安装工艺质量水平。
二、范围:
适用于在建火电机组接地装置施工。
三、基本要求:
需要接地的工程部位
1.电机、变压器、电器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图
一)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砼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
属门;
4.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
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
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
5.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配
电柜(配电箱、端子箱)、保护、控制屏可开启的门应用金属挠线与金属框架跨
接。
6.电缆桥架、支架、吊架和井架(竖井);
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9.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10.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
部分;
11.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
箱体;
12.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3.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图一
1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15.国标及相关规范需要接地的工程部位;
16.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符制造厂家的接地工艺要求。
17.消防系统的接地应符合消防部门的有关工艺规定。
18.易燃油、可燃油、天然气和氢气等贮罐。装卸油台、铁路轨道、管道、
鹤管套筒及油槽车等防静电接地的接地位置,接地线、接地极布置方式等应符合
下列要求:
a)铁路轨道、管道及金属桥台,应在其首端、末端、分支处以及每隔50m
处设防静电接地,鹤管应在两端接地。
b)场区内的铁路轨道应在两处用绝缘装置
与外部轨道隔离。两处绝缘装置间的距离应大于
一列火车的长度。
c)净距小于100mm的平行或交叉管道,应
每隔20m金属线跨接。
d)不能保持良好电气接触的阀门、法兰、
弯头等管道连接处也应跨接。跨接线可采用直径
不小于8mm的圆钢。(见图二)
e)油槽车应设防静电临时接地卡。
f)易燃油、可燃油和天然气浮动式贮管顶,应用可挠的跨接线与罐体相连,
且不应少于两处。跨接线可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钢绞线或软铜线。
g)浮动式电气测量的铠装电缆应埋入地中,长度不宜小于50m。
h)金属罐罐体钢板的接缝、罐顶与罐体之间以及所有管、阀与罐体之间应
保证可靠的电气接地。
19.电动起吊设施的轨道。
四、工艺质量标准
1.镀锌材料外观应无脱落,表面镀锌层厚度均匀、光滑,材料顺直、无扭
曲变形,无弯折起皮,采用热镀锌工艺(或按设计要求),材料长度应尽量整齐
划一,无边角、短材。
2.接地材料不准采用气割方式,应采用锯割工艺。
图二
3.接地线搭接长度不小于接地扁钢宽度的2倍,且不少于三面焊接。焊逢
应成型美观,无焊渣、药皮,防腐漆涂刷均匀完整,防腐漆端线整齐。(见图三)
4.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毫米内
应做防腐处理。(见图四)
5.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适宜的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
套,套管的安装应牢固,套管两端长度宜超出建筑物100毫米为宜。(见图五)
6.不得利用蛇皮管、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卡套
接头,且两端应采用适宜规范要求的软黄绿铜线挂锡线鼻连接,并与蛇皮管固定
顺滑。(图六)
7.接地材料应采用钻孔,不准采用电、气焊割孔。
8.各室内、运转层的主接地网的安装应在建筑细化地面或装修地面以下,
且不会对建筑细化地面造成影响。(见图七)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9.接地线的平面弯应采用专用工具喂弯,不准采用电、气焊加热喂弯和锤
击加工。(见图八)
10.接地线的水平直线布设应顺直,不能出现随意弯曲、起伏部位。(见图
九)
11.明敷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检查,不防碍设备检修和运行巡视。
(见图十)
12.垂直接地线不能安装在空心填充墙体上。
13.垂直接地线支持件的间距宜为1.5—3米,同一部位(或区域)的支持件
间距应一致;支持件的安装应牢固,固定螺丝的直径不宜超过接地线宽度的1/4,
螺丝露出2-3扣为宜;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为10—15毫米,同一处(或
区域)的间隙应一致。
14.明敷接地线,在导体的全长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处,应
涂以15—100毫米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同一地域或区段的标识宽
度应一致,标识宽度应与接地线宽度的几何尺寸成比例,应观感良好,标识漆的
涂刷应完整、清晰光亮,无滴流、毛刺,标识漆宜选用磁漆。(见图十一)
15.接地线在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应涂刷白色底漆并涂以黑色接地标识。
16.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使用镀锌螺栓连接(采用设备自带接地螺
栓为宜);用镀锌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帽或防松垫片;螺栓接触面积应符合国家
标准----“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的规定处理;接地线的布设应美观,
图九
图十
固定牢固,无串联情况,不防碍设备的运行巡视和操作。(见图十二)
17.电缆桥架、支吊架应全线不间断敷设接地线,接地线的位置不能影响电
缆敷设的排列和桥架的固定件的安装;电缆桥架全长小于30米时,不应少于2
处与接地干线相连;电缆桥架全长大于30米时,应每隔20—30米增加与接地干
线的连接点;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于接地网可靠连接。(见图十三)
18.金属电缆桥架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桥架连接部位宜采用两端压接镀锡铜鼻子的铜绞线跨接,跨接线
的最小面积不小于4平方毫米。(见图十四)
(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时,连接板
每端应有不少于2个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螺栓固定。
图十一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二
图十五
19.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禁止在一个
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见图十五)
20.重要的电气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
下线。
21.电缆保护管出线端需要接地的应在穿电缆前焊接接地镀锌螺栓,接地螺
栓的安装不能防碍金属软管卡套的安装,镀锌螺栓的焊接方位应统一,防松垫圈
和螺帽应齐全,焊接部位油漆应完整。
23.仪表盘、接线盒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人体有可能接触到危险电压的裸
露金属部件应做保护接地。(见图十六)
24.断线卡或接地检查井的施工,应便于检查拆卸、复装,观感应良好。
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