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意城市理论的创意文化街区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6
基于创意城市理论的创意文化街区建设
——以大连机车厂厂址改造为例
1.时代背景
创意城市发展理念已经得到西方许多发达城市的广泛认可和采纳,创意城市中最重要的发展推动力就是创意经济。创意经济是建立在传统产业发达的基础之上,以实现城市文化资源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的经济形态,对所有城市生产都有着难以估量的经济推动力,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经常面临如何重塑形象、重获生机和重新定位等问题,创意城市突出了消费经济、文化生产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建设创意城市不仅能够吸引创意人才和产业机构,还能以创意的方法解决城市发展遇到的难题。
城市的旧城区的更新改造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旧城区通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造型多样的建筑。这些旧城区的功能置换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创新提供新的的储存空间,相对于新区建设,旧城区的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和成熟。国内外的许多城市也正是发现了这些优势,相继制定了针对于旧城区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创意园区规划,借此来推动城市的发展。
2.创意城市发展要素
2.1经济要素
从地域布局来看,创意经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而从其区位特点而言,创意集聚区既是文化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市场交易的中心。一方面,因为靠近市场,而且企业之间的互补性比较强,所以这些集聚区往往具有信息密集、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共享便利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这些许多创意经济集聚地大多是利用旧厂房、旧仓库以及旧民居改建而成,企业运营的低廉成本,对于同类企业的入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最终随着同类企业不断集聚,创意经济集聚区在空间规模上也会逐渐扩大。
2.2功能要素
历史街区环境的再生:创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乃至传统工艺的保护,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建筑物,实现风貌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并有利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对于解决城市再生过程中如何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难题将发挥重要作用,创意经济就在这种历史转换过程中与城市再生紧密相连。
产业类历史建筑再生:工业建筑代表了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史,记录了工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印记。这些老厂房、老仓库等拥有着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适宜内部改建,为发展创意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2.3空间要素 创意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空间重组提供了绝好的时机。把创意园区内不同区域相融合进行联动发展,有的依托教育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溢出效应;有的则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知识经济密集区和创意社区的发展。
创意园区的建设推动城市中心的空间改造。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工业建筑将被国际交流、旅游、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设施所取代,同时周边待改造的区域也会因为创意园区的发展而得到开发。待改造的危棚区将被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所取代,周边环境品质和土地价值也得到显著提升。创意经济的城市建设效应进一步推动居住和其他功能的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控制和引导,创意园区将发挥它的空间聚集和优化作用,促进城市的发展。
3.大连创意城市发展研究
3.1大连城市发展概况
大连市地处东北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是辽南城市连绵带的两大中心城市之一,东北地区最大的出海口、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地理中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连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工业交通布局战略的推动,成为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工业、旅游城市。
可以说,如今的大连正处于一个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内部也面临着大范围的更新改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实施,大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放度最高,活力最强,发展最快,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是辽宁省以及东北腹地开放的龙头城市。
3.2大连建设创意城市的基础条件
3.2.1经济基础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大连面临着来自区域内同级别城市的激烈竞争,城市内部产业也处于积极调整和功能转换的阶段,这对大连发展创意经济是一个难得的发展良机,同时也是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谋求发展的应对良策。如今,大连市积极兴建了国家动漫文化城、建设高新园区、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音乐节、文化展览、服装节和啤酒节等文化活动举办频繁;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涉及多个领域的设计专业,为大连乃至国际输送优秀的创意人才。
现阶段大连老城区的土地正逐步进行着功能转换,许多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优秀生产工艺的老工厂都搬迁到城市外围的工业园区。这些工厂往往占地面积可观,区位优势明显,有些工厂还掌握着当今先进的科技实力和生产工艺,有些这富含历史文化积淀,代表着大连的历史。通过抓住老城区土地更新和功能置换的契机,营造良好的创意环境,发展创意经济及其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实现地段的活力复兴和延续,而且可以推动大连创意城市的建设。
3.2.2政策基础 大连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龙头城市和开放港口,国家对于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视为大连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在如此发展契机下,如何对老的工业基地进行复兴是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意城市理念为大连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新时期的大连市发展规划己经明确提到了创意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大连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创意文化名城。
3.2.3文化基础
大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足球城市,时尚之都。大连的城市文化多元而开放,而创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确实需要一个相对宽容和开放的环境。大连也是购物的天堂,创意市场氛围也高度繁荣。城市景观充满着艺术气息,有着独特的城市形态,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众多,如啤酒节、服装节、各类会展活动,在体现城市文化魅力的同时也透露着现代的时尚气息。大连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众多,教育实力雄厚,每年都为大连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的创意人才,这对于发展创意经济十分有利。
4.大连机车厂地区相关研究
4.1区位与环境分析
4.1.1地理区位
基地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与西岗区的交界处,规划占地面积109公顷。北至疏港路,南至黄河路,东至中长街,西至新建东街。区域内为大连机车厂厂区,主要用于机车生产,周边业态也多服务业厂区。中长街毗邻西安路商圈,它是大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副中心之一、市级商业中心和公共文化活动中心。
4.1.2交通环境
(1)轨道交通
未来区域内有两条轨道交通通过,大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在先路交汇。1号线在西安路、兴工街、沙河口火车站均设有站点。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机车厂周边地区的交通环境状况,增强它的交通优势。
(2)公交交通
公共交通是目前该地区与周边地区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厂区内部仅有一条贯穿东西的道路成为联系两侧居民出行的唯一纽带,但只是早晨和傍晚才允许班车经过。中长街与新建东街则成为地区性的南北向的交通干道,承担着联系大连机车厂地区交通联系的任务。
(3)机动车交通
大连城市地处丘陵地段,地势特殊,不合适非机动车行驶,除去轨道交通,机动车成为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工具。由于大连机车厂的空间隔断,区域内交通通行状况并不理想。
4.1.3空间现状
(1)厂区空间
整体上,大连机车厂街区尺度过大、在空间上隔离感较为严重,同时厂区为了便于管理,筑以高墙隔离与外界的联系。厂区经过不同时期多轮的用地改造和扩建,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明确的功能分区,在用地上基本处于混合状态,但是混合并没有带来交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个用地之间的界限非常严格,条块分割严重。此外,还有部分废弃厂房在地段内割裂影响较为突出,如地区南侧厂房。厂区办公楼宇和研发机构分布于东侧道路沿线,但基本上都各自独立,研发机构和办公楼宇各有自身的出入口,它们之间没有共同服务的功能设置,也缺乏有机联系。厂区车行路也只有早晚才有开放,使得厂区内外在日常生活交流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空间环境不利于创新网络的形成。
(2)服务设施
生活服务设施对于设计创意经济发展比较重要,大连机车厂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生产需要,周边生活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沿街绝大部分是配合机车生产的服务机构。随着西安路商圈的不断繁荣,本来机车厂周边不多的生活服务设施也趋于向西安路靠拢。现代服务设施的配套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高层次服务设施
(3)公共空间
机车厂地区由于其生产作业的特殊性,其周边地区并没有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生产厂区更是筑以高墙与外界隔断,厂区内部仅有3处小型集中绿化供员工休憩之用,厂区周边只有住区绿化勉强算作供人集散的场所。
4.2发展优势
4.2.1商业环境
基地邻近西安路城市副中心,商业价值明显,可以为机车厂建设提供有力的商业支持,通过中心的辐射效应带动机车厂的繁荣。
4.2.2交通优势
虽然基地内部交通状况并不理想,但是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拓展方向,机车厂周边的交通将越来越便利。
4.2.3基础设施
作为国家级的大型企业,机车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其他被迫迁出的企业不同,机车厂仍然处于高效运作的时期,许多基础设施仍然具有使用价值。
4.2.4特色空间
机车生产的特殊性,使得机车生产建筑在空间上也有着其特殊的外观和特点。长时期的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生产也让机车生产带有神秘的特色,厂区公共空间也同样富有特色,如果能够通过富有创意的城市设计进行整合,必能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形成独特的空间效果。
4.3创意动力
4.3.1机车文化动力
大连机车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南满铁路与大连港是大连开埠的根基,伴随着大连的城市发展。现阶段,大连机车厂更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发展和积极进取,其先进的科技实力和机车制造水平为全国领先。机车厂在为国家输送一批批产品的同时也树立了大连机车的优质品牌。可以说,大连机车厂是大连城市的历史见证和城市骄傲,继承和发扬继承文化是机车厂地区复兴的动力之一。
4.3.2人才资源优势
机车厂地区毗邻大连两所高校,中小学校也极为众多。机车厂发展可以结合高校优势进行创意教育,为大连创意城市发展提供优秀的创意人才。
4.3.3城市发展契机
根据新时期的大连城市发展规划,机车厂地区处于大连城市的主要拓展方向。同时该地区有毗邻城市市级副中心,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大连地铁建设完成,机车厂地区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5.大连机车厂地区项目定位
5.1总体定位
结合大连自身发展情况,通过研究创意城市发展规律,积极寻求一条符合大连自身发展的创意城市之路。并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经济,积极推动大连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在城市地段更新过程中有效利用大连机车厂现有的空间资源,依托大连城市现有优势创意经济,依托机车文化和教育资源,依托西安路商圈,打造创意文化街区。
5.2核心理念
衍生:特殊环境决定了该基地的特殊肌理,在特殊的肌理下衍生出特殊的空间形态。
新生:由创意文化街区的定位,配置新的功能板块,使机车厂焕发新的生命。
共生:基地内现存诸多条件能够与创意文化街区定位相结合,本着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角度、文化角度、生态角度、创意角度等各方面的考虑,设计出广义共生的创意文化街区。
5.3功能体系
新的大连机车厂地区发展将分为创意区、生态休闲区、地域文化体验区、商务办公区、文化娱乐区、教育研发区六大功能区域,各功能区结合机车厂具体的空间现状进行。
6.结语
创意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我国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理念推广或国外经验介绍,而结合我国社会情景的实证研究还远远不够。创意经济发展和创意城市建设都还停留在初级的探索阶段,但二者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
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应该有意识的借其他一些国家发展创意城市的经验,制定创意经济政策,实现中国城市的创意化发展。本研究在研究创意城市理论的基础上,以大连机车厂为例,探讨文化创意经济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利用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创意基础,发展创意文化街区,助力大连的创意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