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论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论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论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学生姓名 窦宗儒

专 业 金融学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112

学 号 w610301112048

学习中心 宝鸡职业技术 学院

2012年 05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目录

1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 (3)

1.1表达理解能力 (3)

1.2人际融合能力 (3)

1.3解决问题的能力 (3)

2 人际交往能力由六方面构成 (4)

2.1人际感受能力 (4)

2.2人事记忆力 (4)

2.3人事理解力 (4)

2.4 人际想象力 (4)

2.4 风度和表达力 (4)

2.5 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4)

3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4)

3.1对社会情景的辨析能力 (5)

3.2提高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5)

3.3案例分析和解析 (5)

4 结论与建议 (7)

参考文献 (7)

论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摘要: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开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这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心理平衡和精神满足的需要。人际关系之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另外85%归结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足见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现在我就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字:社会群体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1: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

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1.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1.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1.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一些孩子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由六方面构成

2.1、人际感受能力

指对他人的感情、动机、需要、思想等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自己言行影响他人程度的感受能力。

2.2、人事记忆力

是记忆交往对象个体特征,以及交往情景、交往内容的能力。总之,是记忆与交往对象及其交往活动相关的一切信息的能力。

2.3、人际理解力

即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的能力。人际理解力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工作技巧,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人际理解力暗示着一种去理解他人的愿望,能够帮助一个人体会他人的感受,通过他人的语言、语态、动作等理解并分享他人的观点,抓住他人未表达的疑惑与情感,把握他人的需求,并采取恰如其分的语言帮助自己与他人表达情感。

2.4、人际想像力

从对方的地位、处境、立场思考问题,评价对方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2.5、风度和表达力

这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表现。指与人交际的举止、做派、谈吐、风度,以及真挚、友善、富于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是较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

2.6、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这是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企业团队合作的必要能力。

3: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呢?其中,社交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

人们不单可以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亦可以令自己和别人有更愉快的交往经验。有些人认为社交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社交能力实

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之,他们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社交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

3.1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但朝臣采取那种方法才可产生较理想的后果,却取决于他们身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之国。

3.2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又以杨修为例,他是个机智的才子,但他所服侍的主公曹操是个性格多疑的人。杨修自恃聪明而多次道破曹操的心意,故招来杀身之祸。若他的主公是个宽宏大量,知人善用的人,杨修不但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委以重任。虽然有人会慨叹杨修生不逢时,但若以"因时制宜"的说法,杨修似乎只顾一时言语之快,却忽略对方(曹操)的思想性格,因而说出一些合乎事实但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地把性命断送了。由此可见,要成功地达成社交目标,便要审裁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以适应各种各类的社交情境。

3.3案例分析和解析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处境,然后问受测者在这些处境中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个处境是:(1)你很怕见牙医,但现在却要到牙医那里修补牙齿。(2)你被一群持械的恐怖分子胁持在一所公共大楼内。人们在这两种情境中,均可以选择细心地观察周遭的危险讯号。譬如,在第二个处境中,可以留心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他们也可以尽量分散注意力,不去注意一些会

令自己紧张的危险信号。当然,在见牙医的处境中,主动地监察危险信号只会令自己更紧张,肌肉收得更紧,痛苦愈多。但在被胁持的处境中,留心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

接受测试的人当中,有些人较能辨析两种情境的不同,在见牙医的处境中选择分散注意力,在被胁持的处境中选择观察环境。有些人的辨析能力则明显较低,在不同的情境中也选择观察环境。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辨析能力愈高的人,社交能力也愈高。他们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较能完成交往目标,并较能改进双方的交情。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在这项研究中,也测量了受测者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的成果,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既然主动地作性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碍,而尝试了解虽人的内心感受对社交能力有利,那么如何可以降低前一种倾向而加强后一种倾向呢?我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性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有些人觉得怀可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素质,相信每个人也有固定不变的道德水平和性格。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注意力便集中于从别人的言行举止,来推断对方具备哪种性格。也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变数,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人和人在交往时,要善于主动的伸出你的友好之手。常用的交往有三步:首先,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交往情势:其次,自然就是魅力;最后,认为别人喜欢你别人就将真的喜欢你。

案例1:

有一个女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有一次公司领导让她去接待一位重要客户。她担心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会让客户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请教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自己变的外向。老师给的建议是,性格是天生的,既然不善于交谈就不要主动的提起话题,可以等对方找你交谈时再说。后来在接待的过程中,客户看女孩子一个人坐在那里没有说话,所以主动找她交谈,没想到越谈越融洽,吃饭气氛很好。

性格是天生的,轻易不要去改变,任何性格都有它的优点。内向的人给人感觉善于思考,外向的人让人觉得容易接近。作为管理者并不是什么都能够办到的,对于自己较薄弱的方面要找人才来替补。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就是自然性格的流露,跟任何人在一起保持自然状态。

4:总结

总括而言,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

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参考文献:

[1] 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朱启臻.打交道的学问[M].北京:科普出版社,1992

[3]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