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述评——基于深化民办高校变革的视角
- 格式:pdf
- 大小:285.44 KB
- 文档页数:4
第8卷第1期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Vo8.1 No.1 2013年3月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rch.2013
我国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述评
——基于深化民办高校变革的视角
刘 佳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务处,湖北武汉430415)
摘 要: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现状,梳理出较为流行 的学科专业导向、教学系部导向、教务处导向、教学方法导向、产学研导向、订单培养模式导向等六大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总结出研究中尚存在中国特色实践教学管理谱系尚未得以梳理、研究的整体意识适切意识缺失以及民办高校相关研究的 滞后等问题,最后提出强化民办高校、中国特色相关研究以及管理问题应急机制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 管理模式 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2013)01— 0●00●00●o0◆00●00◆00●O0●0O●00◆00◆00◆O0◆00●00●00●O0●O0●O0●0O●00●00●0o●Oo●oO●oo●oo●O0.。c●OO川O ⅢO。.。cO.00.o0.O 。0.00.0c… ●OO……●OO……●O
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民办高校
突出实用性、应用性办学方针的重要策略是民办高校强化
生存发展、实现错位竞争、完成战略转型的有效途径。实践
教学的实施需要依托科学和高效的管理体制,因此探讨实
践教学管理模式问题,不仅有助于统筹和完善民办高校实
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行为,而且有助于民办高校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最
终有助于促进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变革和实现质量化、特色
化的变革效应。
然而,新一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突出了民办高校变革 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变革却面临着严峻的形
势。以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为例,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实践教
学管理还存在着欠规范、欠科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
学管理人员匮乏、专业素质不强;实践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相
互掣肘,没有形成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合力;实践教学管理
缺乏有效的问题预防机制,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实践教学管
理模式改革与创新之后,改革热情低落,自主管理改革意识
没有形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没有理清,两者在管
理边界上相互僭越,没有形成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联动机
制;有些民办高校没有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及其管理的重要
性,一度模仿地方重点大学或国家重点大学的管理模式,造
成办学特色、专业发展特色的迷失。 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我国相关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及其
管理模式研究的实际,总结这些研究在所揭示的实践教学 管理方式上的成绩,并从民办高校变革的大背景下,提出这
些成果对于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能的参考价值以及研
究的适切性的角度,批判这些研究还存在的理论的或实践
层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研究的可能的策略或建 议。
一、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之得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高校相关研究者开展了系列的研
究,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探讨。笔者以“实践教学”、“实践教
学管理”为检索对象,CNKI数据显示,近年来大约有38700
余篇相关研究文献。特别是2003年、2007年作为两个节
点,研究文献在数量上有了成倍的增加。这一方面说明高
等教育大众化(2003年)、民办教育大发展(2007年)以来,实
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亟待加强实践教
学管理研究。分析这些研究数据,研究的对象主要关注地
方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等注重应用性的学校为主,这
些研究对反思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具有启发价值。这些
研究分别站在各自学校、各自专业、各自学科发展的现实之
上,试图提出符合各自实际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相关研
究者的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 学科;其学校背景则涵盖普通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高
职高专等,这些研究者既有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也有从事 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人员,也有相关专业的在校研究生等。
因此,这些研究的现实必然决定了研究类型的多样以及成
收稿日期:2012—08--28 作者简介:刘佳(1984一),女,山西临汾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教务处,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教育原理。 基金项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11年教研课题“特色与实效: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编号 2011J21)。
・ 18 ・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3)
果的丰富。已有的实践教学管理研究在研究类型上涉及实
践教学管理理论研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与调查研究,以及
实践教学管理相关的应用研究。总结这些丰富的研究成
果,可以梳理出我国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上大致存在着如 下的管理模式:
(一)学科专业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学科专业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比较流
行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之一,相关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
该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立足于学科和专业的属性,突出相关
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围绕学科专业的内在发展与
建设,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从现有研究成果的
分布状况来看,该模式所涉及的学科专业大多是那些与市
场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或专业,例如酒店管理、物流管理、
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药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会计、审
计等金融专业,以及教育学、经济学、医学、农学等学科专
业。近年来也开始有人探讨理论性、政治性较强学科的实
践教学及其管理问题,如高校思政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与
管理模式的研究。[ ] “ “
(二)教学系部管理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系部管理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指的是,实践 教学的管理权力在各个一线的教学部门,各个教学部门有
专门的岗位、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本教学部门日常实践教
学管理工作。在实际办学中,经常要涉及一线教学系部与
教务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该模式认为,学校教务行政部门
没有实质的实践教学管理权利,它的角色主要是为一线教
学系部的实践教学管理提供服务和协调。实践教学设备的
选择、维护,实践教学文件的拟定,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以
及相关学分的设定等,都要根据教学系部的实际需要,由教
学系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该模式普遍适用于那些具
有较大规模的教学系部,或者具有市场特色与强势专业的
教学系部的高校。
(三)教务处管理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与教学系部管理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相对应,教
务处管理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指的是,实践教学的管
理权力在教务处,教务处有专门的科室负责全校实践教学
文件的拟定,实践教学任务的安排以及实践教学成绩的汇
总、表彰,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等工作_2],各个教学系
部接受实践教学任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该模式是当前
较为普遍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之一,与教学系部管理导向 相反,它强调教务处在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而
教学系部是实践教学的执行部门,并按时按要求向教务处 汇报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教务处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制
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下发管理文件等。该模式适用于那些 办学规模较小、或者具有集权式的实践教学管理传统的高
校。
(四)教学方法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方法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指的是,实践教
学管理的存在需要依据相关的教学方法,当相关的教学方
法没有得以运用时,实践教学管理便失去了意义和存在的
合理性。该模式涉及的教学方法大多与实践教学具有直接
的关系,例如,参观法、田野调查法、实验法的教学
等。[3](P91-94)在实施这些教学方式时,需要有配套的管理程
序或模式。相关教学人员在该模式中扮有重要角色,他们
往往既是实践教学人员,也是实践教学管理人员,他们对实
践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负有直接的责任,例如该模式需要有
专人(实际上大多是相关教学人员或教学辅助人员)负责人
员组织、安全监督、仪器设备检查与维护等。
(五)产学研导向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产学研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新兴的实践教学管理方
式,指的是依据学校产学研的需要而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
实践教学及其管理围绕产学研的相关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瞄准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之间的
互动关系,探讨产学研相互促进的有效模式。相应,产学研
相关的管理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4] ’该模
式支持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过管理支持科研型教学工作
的开展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支持科研、教学成果的产业转
化,注重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职能。该模式
的建立需要得到包括当地政府、企业等的支持,需要相关配
套政策的支撑,需要企业积极性的参与等。因此该模式较
为适用于那些具备政策优惠的、市场意识敏感的高校。
(六)订单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订单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兴起的管理
模式,它指的是学校的实践教学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围绕订
单培养的实际而进行,当一个订单培养任务结束时,实践教
学及其管理便也同时结束。该模式产生于高校与企业之间
的战略性合作关系的建立。企业就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的素
质结构与有关高校达成合作培养协议,一般企业提供实践
场所和机会,高校提供文化知识学习的场所和机会。该模
式还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两种模式:模式一,企业安排员
工进入高校学习相关文化知识;模式二,企业按之前的协议
挑选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因此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管理类
型,即高校为主体的管理、校企共管、和企业为主体的管理。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