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里巴人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25
太冲、行间两穴位能补足心血,去额痘痘,针刺后,要及时揉太冲和行间穴为心脏及时补血下午3点多钟,膀胱经气血正旺肝经不能直/补,一补就上火,减少肝脏的负担就是补了导引法怎么解释?泄金补水推动阳陵泉将浊气引入肠道肺经的鱼际穴定喘,太渊穴补气,肺经原穴尺泽穴补肾最好,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膀胱、大小肠三焦经的原穴阳池刮痧补虚驱寒的效果最好委中穴还有通气治疗鼻炎的作用三阴交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活血又止血,即滋阴又可利湿膀胱经是排毒要穴,可泄而不可补,针刺为首选一切慢性病都可用推腹法来解决按摩太冲穴既能解郁散结又能疏肝健脾火大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三焦经的中渎穴,小肠经的养老穴园林景观设计园艺创意济南阳光旭日集团公司规模:500人以上公司类型:国企公司行业:房地产开发/建筑与工程∙性别要求:请选择∙招聘人数:4人∙年龄要求:不限∙雇佣形式:全职∙截止日期:2014-06-29∙学历要求:本科以上∙薪资待遇:4001到6000∙工作经验:∙工作地点:山东济南市职位描述1、组织落实景观工程设计工作,控制图纸及变更的交付进度、深度及合理性;2、编制、审查景观工程计划、,制定设计标准,完善景观设计,控制景观实施效果;3、主管景观方案、施工图等文件的编制及审核;4、负责景观工程相关技术问题。
★应届毕业生,愿意在公司长期发展者公司着重培养任职条件1、园林、园艺、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具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熟悉苗木特性,善于现场布景,能独立组织景观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工作,能有效的控制工期和景观实施效果,熟练使用电脑办公软件及绘图专业软件;3、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沟通能力,有责任心,工作热情积极,能吃苦耐劳;4、服从公司统一安排;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相关福利:提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年终奖员工旅游员工培训其它福利待遇:按照本公司规定,新进员工必须先行试岗1-2个月,介时将统一安排到公司在建的大型项目上进行试岗。
一定要闭上眼睛做,每次不少于1分钟,可多做10分钟以上。
推腹法重点推胸窝,一般有硬结,推开,然后从两肋向中间推,这是推肝胆经。
每天推3-5分钟。
力量要从脚跟发出,否则容易头晕。
向前后左右和斜侧撞,开始闭眼撞,时间长了将眼睛瞪大,把眉毛立起来可以明目。
睡觉前不要练,每次1-3分钟就可以。
敲带脉减肥,减肚子两旁的赘肉。
也要将肋骨下的章门穴(疏肝健脾)和肋骨侧面的京门穴(利胆补肾)一起敲,还可以预防乳腺和妇科疾病。
每天300-500次将气血很快的引到脚低,使身体微微出汗,全身毛孔放松,心情放松。
非常好的身心调治方法。
每天3-5分钟。
补肾法起立时吸气,下蹲时吐气,下蹲后略挺一会儿再吸气起立。
每天10-20次。
引血下行的功效,治疗膝盖痛关节炎等,每天5-15分钟。
撞丹田功效显著,增强肠胃,肝胆和肾的功能,想身体更加强壮的很有效。
从轻到重,肚子一定要放松,不要绷劲。
四肢不要用力,锻炼五脏,消除火气(锻炼任脉)。
对于身体很虚弱的人,有很好的增强五脏功能的效果,不会耗费我们的气血,而是很快地增长我们的气血。
叩首法迅速增加脑部供血,对腰椎、颈椎、老花眼、头痛、耳鸣等有好处。
其中撞揉的动作对面部美容和治疗各种鼻炎有好处。
锻炼整个脊椎,也就是整个督脉(阳经之海),阳气最盛,治虚寒证,关节痛。
不仅改善脊椎情况,更能增强脏腑力量。
震动尾闾法撞击督脉长强和任脉会阴之间,瑜伽海底轮的位置。
震动这个位置可以激活人体的先天元气,对治疗男科病、妇科病和肛肠病有特效。
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揉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
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
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的养生保健招数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的养生保健招数身心的协调才是治病之本对待自己的身体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应该关心它、帮助它、引导它、锻炼它,不要漠视它、压抑它、强制它、仇视它。
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是孩子野性的一种宣泄,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动力。
任何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患者天然的自愈潜能。
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
体质不重要,阴阳平衡才健康。
(寒性体质:阳气不足。
畏寒怕冷、喜暖喜热、不爱饮水或只爱喝热水、腹泻便溏、四肢不温、早晨起来就犯困、一到秋天便咳嗽流清涕、爱吃葱姜、不喜梨藕、舌淡苔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身体稍虚胖、喜安静独处、脉搏较缓慢。
热性体质:阴虚火旺。
喜冷喜寒、爱喝水、爱喝绿茶、爱吹风、喜空调、爱吃冷饮,口苦、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目赤、发热、失眠、脉搏多较快、舌红苔黄、面色发红)人的气血在夜里3-5点钟开始冲击肺经,此时若出现症状,要考虑到肺是不是有问题。
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
肺主皮毛,皮肤有问题,多从肺经入手根治。
1. 揉肝经的太冲和行间两穴可以补足心血,消除女性脸上的痘痘。
丛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可以发汗、舒缓紧张、唤醒、解痉,对于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尤其合适。
2. 每天按摩脾经的大都、商丘两穴各3分钟,腿抽筋消失。
3. 坚持按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可以治痛风。
(缓解肝脏的负担,达到补肝的目的。
而痛风就是肝脏解毒的功能弱了。
)4. 胆经的丘墟穴治外脚踝隐痛。
(崴脚其实都是胆经阻塞造成的。
)5. 附子理中丸,专治胃寒。
(一次两丸,一日三次,连服一周。
)6. 山药薏米粥最宜健脾祛湿,增长气血。
(在药店买山药薏米,打粉熬粥服用,每日一小碗。
)7. 胃经上的四个常用穴梁丘(对于急性胃痛和慢性胃痛的发作有立时止痛的疗效)、足三里(疼痛位置偏于胃脘时多揉)、丰隆(适用于慢性肠胃病的治疗)、下巨墟(疼痛偏于小肠部位时多揉)。
《求医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讲解经络穴位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
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
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
所以身体哪里有病,这张网上就会有相应的铃铛响起来向我们报警求救。
我们只要察看一下是哪条经的铃铛在响,就可以知道是哪个脏腑器官出了问题。
经络畅通,百病不生。
人体有六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再加心包)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每个脏腑都联接着一条经络,一共12条经络。
离穴不离经——轻轻松松找穴位经络的走向在四肢两侧是基本对称相同的。
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路径和轨道,那就是十二条经络的位置。
您只需找到与自己有关的那条经络就行了。
穴位是什么?是路标,是参照物。
很多人专找路标,却不看路,连要去哪里都不知道,您找到路标又有什么用呢?您只要找对经络就可以了。
古代的医家都提倡“离穴不离经”,就是说穴位可以找不准,但经络找对就行了。
按不准穴的,就用敲打法,一敲打,就把那个穴位从身体深层敲出来了。
因为通常穴位要比其他的地方敏感许多。
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着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一下整条经络上各处的感觉。
有痛的地方就是要按摩疏通的地方,可按、刮、拔。
其实,我们需要掌握的穴位总共也不过20多个。
每天记住两个,十几天也就都烂熟于心了。
而正是这20多个穴位,在对付一般常见疾病中却显示了出乎意料的神奇效果。
12经络分类(按手足、阴阳分类)手上6条经络——手背 3条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内臂3条阴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脚上6条经络——腿外侧3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腿内侧3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三阳与三阴代表着阳气或阴气的强弱程度。
中⾥巴⼈:推腹法的步骤、功效和好处中⾥巴⼈:推腹法的步骤、功效和好处作者:妍妍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指、⼿掌、拳头皆可,⼀般由⼼窝向下推到⼩腹,但是你也可以顺时针推、逆时针推,或者是向上推、向下推,您想怎么推都⾏,简单吧?这可是最好的健⾝法。
千万不要因其简单⽽忽略,那样您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粪了。
推腹的功效 1、推腹⾸先要推掉的是“浊⽓”:屁。
浊⽓,就是我们放出的屁,这个是最主要的。
您把浊⽓推出来了,⾝体就基本完成了80%的任务,剩下的浊⽔和宿便就会顺着浊⽓⼀块排出来。
推荐博⽂:民间验⽅集合(不断更新中) 您之前排不出来是因为浊⽓在那堵着,新鲜⾎液下不去,所以浊⽔和宿便就没有往下⾛的⼒量,因此⼤便不通畅,⼩便也不利。
所以,推三浊⾸先要推浊⽓。
有⼈每天都放屁。
放⼩屁、蔫屁、臭屁,放的是肠胃产⽣的浊⽓,也就是⾷物发酵的产物,是脾胃⾷积不化、消化不良的症状,需要吃些助消化的药物,如加味保和丸、⾹砂积术丸等。
还有⼀种响⽽不臭的屁,放出后⼼⾥很痛快,放的则是肝胆的浊⽓。
肝胆的浊⽓多是由情志不舒造成的,但是肝胆与外界并⽆通道,需借肠胃之路得以宣发。
每天能放些这样的屁,对缓解⼼理压⼒帮助巨⼤。
微信⽤户请点击右边⽂字收看视频:求医不如求⼰_推腹法 有⼈长期不知放屁为何事,那是很危险的。
⽣于斯世,谁⼜能⽇⽇舒⼼、⽆怨⽆悔,故必会有些郁结之⽓。
我们不能保证不⽣⽓,但是我们要⼒争能放⽓。
因为⽓滞必⾎瘀,⾎瘀的地⽅多了,必然会表现出各种症状,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各种病,如肝胆病、肾脏病、⾼⾎压、⼼脏病、⽉经病及肿瘤等,中医⾔“百病从⽓⽣“,正是此意。
有很多⼈晕车、晕船,车或者船⼀开动,就开始恶⼼、头晕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体内的浊⽓在肚⼦⾥堵看呢!车或船⼀颠簸,浊⽓就出来熏蒸他了,当然就会出现头晕、恶⼼的症状。
有⼈说吃点⼉药就不晕、不恶⼼了,那是因为这些药⿇醉了您,或者转移了您的注意⼒,⽽且,它管⽤的时间也不长。
一、我的美容秘方1敲头与疏头:用十个手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从前发际到后发际。
反复敲击两分钟,然后用十个手指肚疏头两分钟,也是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一定不能用指甲)。
头上的经络众多,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穴位则有好几十个。
敲、疏以后,通常可以看到满指油污,这是头皮内的污浊从穴位和毛孔排出了。
如果想加强疗效,可以用手掌将两耳堵住,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弹拨后脑,这在古书中叫做:鸣天鼓。
最能怡神健脑。
经过这番“推敲”,经络无阻,血管畅通,何愁头发不浓密乌黑呢?面部皮肤的保养:用十个手指肚轻轻敲击整个面部,额头,眉骨、鼻子、颧骨、下巴要重点敲击。
然后用左手掌轻轻拍打颈部右前方,右手掌拍打颈部左前方(手法一定要轻)。
然后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
(大肠经很好找,您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
)然后换过来左手攥空拳再敲打右臂。
一边敲打一分钟。
(从上臂到手腕,整条经都要敲)。
敲打大肠经是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
此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经络——胃经,也要敲打。
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一直敲到脚踝,都是胃经。
胃经敲打可稍用力。
面部的供血,主要靠胃经的供应,所以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
有人脖子上的皮肤松皱了,很影响美观,其实这不过是胃经的气血亏虚所造成。
只要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很快就会有惊人的改观。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
简单吧,但是我还要对您苦口婆心,反复强调,这可是最好的健身法。
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您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不是我的新发现,古来就有,但是我要告诉您一个书上没有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中里巴人谈八卦掌和养生郑幅中中里巴人谈八卦掌和养生/郑幅中听说您父亲是八卦掌的传人,能谈谈您的家学吗?中里巴人:我祖父是民间医师,所以我父亲也受了一些熏陶,然后到我这里也算是承了家业。
八卦掌自问世以来备受习武者喜爱和推崇,自董海川在京传艺后,形成了不同的门派。
父亲从小拜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尹玉章为师,后来成为第四代传人。
所以,我父亲传承的是尹氏八卦,所谓尹氏八卦就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大弟子尹福传承下来的。
尹氏八卦掌形,四指并拢扣拇指,以推、托、带、领、搬、扣、批、进八个字而概括。
最讲手、眼、身法、步气力合一,崩弹力多,其敏捷如打闪韧针讲借劲使劲,以巧破千斤。
每个劲都出自于腰,手到步到,走的是圆圈,用的时候是个圆球,这就是尹派八卦掌独特风格。
即使我父亲学的是尹氏八卦掌,但可能也不一定是原本最正统的尹氏八卦掌了,他必然在其中掺杂了自己的感悟。
至于什么氏,无所谓,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虽然父亲是八卦掌的第四代传人,但他并不要求我一定要学。
每到父亲早上去公园练习八卦掌时,我跟在父亲身后,我在旁边看着。
小孩觉得好玩就会模仿,自然也就会了。
我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儿子对中医不感兴趣,那也没关系。
说到底,中医是一种文化,对中医的兴趣是对一种文化的兴趣,顺其自然。
所谓的教,必须要想学、感悟才能学会。
正是对八卦掌的练习,才让我了解了身体经络的位置。
我祖父留下许多医书,我就是从小喜欢看这些东西,什么草药图经络图,就是觉得好玩。
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会不会都无所谓,然后自然就会了。
学习需要一种感知,没这个感知就别进这一行,所以不是学出来的。
用学的方法,你学不会,重要的是一种感知的方法。
八卦掌在许多电影和武侠小说中都非常神秘,作为尹氏八卦传人,您能描述一下吗?中里巴人:其实并不神秘。
八卦掌是中国武学里的内家拳,相当于大家熟悉的太极,但八卦掌更偏重于技击方面,太极更偏于养生。
其实要说八卦掌的实质,牵涉到武学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养生,一个是技击。
十二经络-中里巴人一、肺经:(手太阴)2、天府穴:治过敏性鼻炎的要穴3、尺泽穴:尺指肾泽为恩泽故为滋阴必须穴!治身高血压、哮喘4、孔最穴:最,汇集治身与孔有关的穴5、定喘穴:“头项寻定喘”化疗偏头痛等6、经渠穴:化疗呕吐7、太渊穴:肺经原穴补气!8、鱼际穴:化疗呕吐9、少商穴:化疗各种咽喉痛二、大肠经(阳明)1、商阳穴:治身痛经2、合谷穴:止痛要穴(面部-牙痛)3、温溜穴:迁调阳气的促进作用就是大肠经的郗穴(浅)4、曲池穴:降血压、通在就是大肠经合穴5、肩yu穴:易受风寒的穴6、迎香穴:治身鼻炎1、天枢穴:便秘助消化2、梁丘穴:化疗急性病苦胃痛乳痛3、足三里:身心健康必须穴!4、上巨虚:治身大肠疾病5、下巨虚:化疗小肠疾患6、丰隆穴:清热解毒烫1、隐白穴:止血2、太白穴:健脾3、公孙穴:消化胃胀4、三阴交-阴陵泉5、血海:治疗血病贫血等1、极泉穴:腋窝中间化疗、确诊心血管疾病2、少海穴:心经的合穴属水和肾相通交通心肾平和气血降血压3、灵道:预防房颤早搏减缓心率4、阴郗穴:治疗尿频5、神门:迁调脾胃气血回去心火快速胃动力化疗口渴6、少府:少阴的府化疗先天性心脏病治身湿热回去心火7、少冲:化疗急症割疗法回去热毒1、少泽穴:井穴-源头穴刺血疗法牙肿痛2、后溪穴:八脉交汇穴与督脉相连化疗腰椎肩膀苦胆小怕事3、养老穴:化疗眼花耳聋4、支正穴:治疗人体赘生物瘊子脂肪瘤等去痰湿5、小海穴:属土增强脾胃去心火治牙痛耳鸣脸肿6、天宗:防止乳腺心血管疾病7、听到宫:化疗耳聋咳嗽1、睛明穴:健眼2、俞穴:排毒3、委中穴:“腰背委中谋”减轻腰背疼痛通便出口时服疗法4、承山穴:痔疮腰腿痛5、飞扬穴:慢性腰痛6、昆仑穴:腰痛降血压化疗痛经1、涌泉穴:长寿保健引火下行治疗高血压2、太溪穴:补肾大穴3、大钟穴:治疗失声4、复溜穴:化疗水肿静脉曲张通在月经滋阴化疗哮喘5、阴谷穴:肾经最重要的穴治疗不育性功能障碍利尿祛湿阴部瘙痒湿疹6、俞府穴:肾不纳气梅核气1、天泉穴:眩晕过慢2、曲泽穴:心血管疾病胸闷憋气3、郗门穴:急救穴心梗4、内关穴:治疗失眠调节心率5、大陵穴:压力增添的头痛口臭-心血管引致的6、劳宫穴:大补放松心情消除紧张7、中冲穴:泻心火治疗口疮等主情志气郁右侧效果不好1、关冲穴:防晕车2、液门穴:化疗阴液严重不足进一步增强津液3、阳池穴:化疗阴虚受凉4、支沟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通气通便5、翳风穴:化疗急性耳聋咳嗽6、丝竹空:防止黄褐斑鱼尾纹十一、胆经(少阳)1、瞳子廖:眼病2、率谷穴:化疗偏头痛3、风池穴:眼睛酸涩疲劳4、肩井穴:化疗苦症头部5、京门穴:肾经发源地调节肾功能8、阳陵泉:敲击化疗关于筋的病症9、光明穴:利眼10、丘墟穴:腿脚抽筋各种炎症崴脚1、太冲穴:散肝火2、蠡沟穴:女性生殖疾病3、章门穴:调节五脏“八大要穴”之一减肥1、金鸡独立:惹来气血上行防治老年痴呆2、推腹:可以同时调节12条经络3、敲打带脉:瘦身保健4、坠足法:放松心身5、跪下膝法:引血上行6、撞丹田:强身健体7、壁虎跳跃法:快速增长气血8、叩首法:头病眼病美容9、矛状摇摇头法:化疗阴虚症脊椎病10、振臀法:男性保健。
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阅读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极简养生法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实用有效。
下面,我们就来一步步地了解一下这种养生法的具体内容吧。
一、养生法简介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是一种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养生方法,其核心是为了激活身体的自愈功能,并通过养生食品、运动等方式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二、养生步骤1. 合理的饮食:养生的饮食建议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品,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杂粮等养生食品,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2. 适度的运动:养生中,适度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定期参加一些运动课程,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还能缓解压力,帮助心情愉悦。
3. 合理的作息:良好的作息规律能够有助于身体健康,其中包括合理的睡眠时间、定时的饮食和休息等。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药膳养生:药膳是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中的关键环节,可以选择一些符合自己体质特点的养生食谱,如枸杞蜜炒板栗、龙眼红枣饮等。
这些养生食品能够滋补强壮身体,有助于心情舒畅和延缓衰老。
5. 自我保健:除了日常的养生活动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自我保健方法,如拔火罐、推拿按摩、穴位贴敷等,能够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身体疲劳,提高身体免疫力。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状况:在进行任何养生活动之前,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确自己的病史、过敏情况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2. 根据体质选择:不同的体质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案,因为不同的体质需要不同的重点调节。
所以在选择养生方案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3. 不过度追求:在进行养生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调节,不要过度追求。
同时,也不要放弃自己喜欢的食品和爱好。
总的来看,中里巴人极简养生法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养生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增强身体免疫力,并且非常容易实践。
中里巴人穴位汇集中里巴人穴位汇集为了便于查寻,我把中里教员的dvd中有关各条经络的穴位的位置和作用打叠整顿出来,与网友分享,希望能对网友有一点儿点帮忙。
有纰缪的处所请指正d1肺经:天府:鼻尖触须臂处。
疗治过敏性鼻炎。
尺泽: 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伤风汗不出可起到赶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喉咙痛列缺:合谷相对于食指下的缺刻处。
疗治小儿遗尿,偏头疼,外感风寒导致的偏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疗治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导致的照旧肺热导致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来回挫搓。
(在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疗治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拇指甲外侧,疗治喉咙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结肠经:功效:1.有用防止皮肤病,刮痧结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忙人的身体加强阳气或把骈枝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成效。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健康水平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1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缺刻处。
是人的身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困觉时穿上短袖。
迎喷鼻: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息,鼻出血。
经常推拿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疗治结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1个很是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疗治慢性胃痛,加强免疫力,补益人的气虚。
也是1个胃肠的消气穴。
中里巴人——四十岁只能算青少年人过中年,年轻时的漂亮慢慢如潮归海,黑眼圈、肿眼袋、鱼尾纹、黄褐斑纷至沓来,谁不想留住光荣照人的往昔,留住那惊鸿一瞥的绚烂呢?化妆品的遮盖,未能增加我们的自信,却平添了一份隐忧:当睡前擦去粉妆,岁月的沧桑便一览无遗。
能不能让青春放慢脚步,让我们每天都情愿在镜子前伫足凝视呢?恼人的黑眼圈和眼袋,是怎么消失的?如何消退它们呢?要知道,眼睛是气血灌注的地方,《黄帝内经》上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所以每天每条经的气血都流向此处,这里就像是一个凹地,阴经的气血注于目内,阳经的气血流于目围。
脾虚则水湿不运,胃经之湿浊则上行于眼下四白穴;肾虚则水道不通,膀胱经之湿浊则由攒竹穴、睛明穴旁注于眼上,所以通常讲上睑肿肾虚,下睑肿脾虚。
知其成因,我们就可以及早防患。
我们完全可以在50岁仍旧没有鱼尾纹,可以终生都没有老年斑,而眼袋和黑眼圈也不是自然年轻的必定产物。
有人说,你还没到50岁,怎敢妄言50岁的事情呢?其实,我即使言出必中,也仍旧是一家之言,您且做个参考,会有许多人想先去找到科学的验证才愿去实施,那也很好,走一条严谨的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黑眼圈被公认为是熬夜的必定产物,是很有道理的,但其机理是什么呢?是肝血被过多地消耗所致。
肝血被消耗过多,就会导致胆经的虚弱,眼睛四周的供血主要是依靠胆经来供应的。
睡觉时血归于肝,正是养肝生血的最好时机,肝与胆相表里,肝血旺则胆气足。
夜里肝血主要是用来消化解毒,既解有形之血毒,也舒无形之气郁,所以叫做“肝主疏泄”,也就是所谓的“推陈出新”。
若夜里不休息,强将肝血调用到消遣上,肝解毒之力就会减弱,血液就会变得很脏,而且制造新奇气血的力量降低,不但眼睛会由于供血削减而酸涩,眼四周也会由于胆经供血量不够且血液不够新奇而显得晦暗,造成黑眼圈。
有些人并不熬夜,也有黑眼圈,多为肝气郁结、胆经气血不畅所致。
还有长在眼角的鱼尾纹,也会让我们感到忧心忡忡,但大家一看便知,胆经第一个穴——瞳子,正好长在鱼尾纹的位置,所以这就既告知了我们鱼尾纹的成因,即胆经气血不足或瘀阻了,也告知了我们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养肝利胆。
中里巴人穴位汇集为了便于查寻,我把中里教员的dvd中有关各条经络的穴位的位置和作用打叠整顿出来,与网友分享,希望能对网友有一点儿点帮忙。
有纰缪的处所请指正d1肺经:天府:鼻尖触须臂处。
疗治过敏性鼻炎。
尺泽: 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伤风汗不出可起到赶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喉咙痛列缺:合谷相对于食指下的缺刻处。
疗治小儿遗尿,偏头疼,外感风寒导致的偏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疗治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导致的照旧肺热导致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来回挫搓。
(在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疗治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拇指甲外侧,疗治喉咙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结肠经:功效:1.有用防止皮肤病,刮痧结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忙人的身体加强阳气或把骈枝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成效。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健康水平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1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缺刻处。
是人的身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困觉时穿上短袖。
迎喷鼻: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息,鼻出血。
经常推拿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疗治结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1个很是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疗治慢性胃痛,加强免疫力,补益人的气虚。
也是1个胃肠的消气穴。
中里巴人健康大講堂筆記和找穴位1、趋吉避凶的大法——对自己的七情六欲既要管理,又要顺从。
“气合而有形”是指指正气和邪气相会合后发生斗争,便会出现各种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讲的“百病从气生”。
“百病从气生”,是指气分内气和外气,外气:是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气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内气”既情志,要保持协调,不令偏激,该喜即喜,该怒即怒,该思即思,该恐即恐,该悲即悲,但是必须要有度,不可过度而无节制,才不会被内气所伤。
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忧悲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
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外气”本来是宇宙空间的自然产物,但如果与我们的身体“不投脾气”,就会成为我们的致病因素。
自我治疗方法:1、面色暗黄,毫无光泽,舌苔暗红青紫,一年多无月经,(但是脉项浮大有力)——揉脾经的公孙穴、心包经的内关穴。
每天一碗山药薏米粥(如人太瘦或觜唇红肿破裂可用二碗粥)。
2、腰部酸痛——通过“肾为腰之府”,是肾出了问题。
3、手指甲变得又溥又脆——通过“爪为筋之余”“肝主筋”可以考虑是不是肝脏虑弱了。
4、头发脱落,须发早白——通过“发为血之余气”,与心血不足有关。
5、夜里1-3点醒来睡不着——睡前按摩肝经的太冲穴(消气穴)以祛肝火。
6、晚上7-9点胸部不舒服或肚子痛——为心包经所主。
7、“推腹法”的目的——是清除腹内“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8、拔罐后皮肤奇痒难忍——是新鲜气血流注此处的极好表现象,此时刮痧痒的地方最适合。
9、吸痒——“嗅玫瑰”法;放松——“抓蝴蝶”法、“擦玻璃”法。
10、手脚凉、怕凉——用热水泡脚、坠足法、跪膝法、金鸡独立。
11、身心改善——先天之本,激活肾经——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原头。
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
再通过涌泉穴来好好利用,用在肝处——涌泉穴是通肝的;供给肝脏营养就靠肾,让肾经的气血周流通畅。
12、补肾——先揉肾经,再揉心经。
心肾是相通。
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
两经同时揉,效果能达到极致。
13、肾虑——揉肾经、心经。
14、失眠——揉然谷穴、再揉心经的少海穴去去心火,上下同治,效果更佳。
15、恐惧——揉摩太溪穴,来强壮肾脏(恐惧伤肾,就是大伤气血)。
16、吸气短呼气长“气短”——胸中有郁闷之气,但肾不纳气,就是肾虚,坚持用腹式呼吸法,能真正达到补肾的效果。
17、肚胀、消化不好——推腹法(主推胃经部分)、跪膝法(主要可引胃经气血下行)、敲胃经法(用拳头敲打大腿、小腿胃经部分)来调动身体本来就充足的能量库,自行冲击堵塞的经络。
18、小便不利、喝水少、身体湿气大——打通胃经来激发自身特有的原动力,而不是按膀胱经。
19、爱发火的人,脾气就是能量——平时多敲打、按摩肝胆两经,尤其是胆经。
经常刺激能疏解肝胆滞气,让气血畅通。
肝火旺的人能量最足,最易上火,通过肝胆两经就把肝火引到它该去的人体虑弱的地方去。
20、偏头痛、乳房胀痛——压抑点就在胆经和三焦经上。
21、吃得多但肚胀,就是所谓的“胃强脾弱”——小腿的胃经和脾经,尤其是脾胃相通的穴位上:脾经的公孙穴、胃经的丰隆穴。
22、胃溃疡——病源起于肝,郁结之气在胆,症状表现在胃,压抑点在胆经上,郁结的能量从胆经宣发,而不去冲击胃。
23、塞症、萎缩症、炎症等久治不愈之症——需把气血引到病灶点,看看病灶点压哪条经上,就在病灶的去路上“挖个坑”,把气血引过去,用拔罐法(可能开始拔不住,多拔几次罐就能拔住了)。
24、补肾——借助一条不易枯竭的经络——胃经来实现,(治病从调肝入手,养生以强肾为功)。
25、气血不足、美容——打通胃经,保持胃经畅通,气血自然充足。
推摩腹部胃经(尤其是腹直肌部分),、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经、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子、刮痧,蹲档骑马式、跪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法。
26、清除体内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用“推腹法”,使大便畅通、小便增多、放屁打嗝,浊气排除。
27、壮肾阳——艾灸关元穴,和拍打命门和关元穴,以激发出体内无限的先天活力。
28、鼻子不通气——用“取嚏法”,流出清涕(寒气),鼻子马上通气。
29、受寒后头痛剧烈——用“取吐法”,汗水痰涎齐出(寒气),头痛立止。
30、吃凉的食物腹泻——是身体帮你把寒气排出,不必惊慌。
31、高血压——常揉尺泽穴。
32、关节炎——练“跪膝法”。
33、老胃病——练“壁虎爬行”效果最好。
34、美白、祛斑——打通小周天的“叩首法”。
三五天做一次,每次一小节,每小节叩首15次。
35、胆囊炎、乳腺增生、头皮屑、脑供血不足、补肝肾、预防老年痴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梗塞——梳头,每天最少300次,越多越好,梳头还可以疏通很多经络,等于给身体打基础。
一梳头胆经的20多个经络就全部打通。
36、锻炼脖子、颈椎、头脑的神经——用头练书法(用头部练写字)。
37、膝盖痛、膝盖积水、膝盖骨刺、腰痛、不能下蹲、不能上侧所、补肾——练“跪膝法”(中医称膝为筋之府,膝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补肝脏的方法)。
38、补肝——“跪膝法”(坚持每天做一次20分钟,相当于每天喝几支杞菊地黄丸口服液)。
39、膝盖有积水——先推腿下边的脾经,先除湿,再揉膝阳关穴,往下疏导,然后再跪行把气引过来就没问题了。
40、减肥密法——“跪膝法”,三周见效。
41、脱发——“跪膝法”。
42、坐月子生气断奶——使劲点按“涌泉穴”,要身心同治,二小时后,乳房开始逐渐胀,奶水会重新有。
43、胃痛——按“足三里”,再循胃经上行,找到“伏兔穴”,将胃经上的硬结揉散。
44、生气打咯——用按摩棒从上到下疏通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会有很多痛点,嗝打出来就不痛了。
45、弯腰时两肋疼痛——口服《加味逍遥丸》。
46、肝火旺、长豆豆——就按肝经的“曲泉穴”到‘阴包经’,都是肝穴的要穴,“曲泉泄”肝火,清湿热;“阴包经”解肝郁,调月经。
如按摩穴位疼痛时,可用刮痧法,工具随意。
让痘痘根除。
47、各种皮肤病——按“曲池”穴,多按就会好。
48、鼻流清涕、感冒、肘上边穴位痛——肺与大肠经相表里,手敲大肠经(感冒初期,有预防肺脏被风寒侵袭的作用)。
49、咳嗽、嗓子不痰咳不出——按肾经上的“复溜穴”、膝盖窝里的“阴谷穴”,咳嗽立止。
50、高血压——刮心包经、大肠经、肺经,按摩降压穴位,膀胱经走罐几分钟,再按摩太溪穴、太冲穴、足底心脏反射区。
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坚持三个月方见效果。
51、心脑血管疾病——“心包经”专治心脑血管疾患。
52、大肠经清体内热毒淤血。
53、肺经肃降而补肾。
54、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补肾并引血下行。
55、太冲穴清全身浊气,浊气出则百病皆消,使心脏反射区增强心脏供血,补充气血原动力。
56、冬天着凉——用“取涕法”。
57、鼻塞——按压胳膊上的“孔最穴”,右侧不通就按左侧的“孔最穴”,同样方法按另一侧。
58、胸闷、恶心、想打嗝打不出——用“推腹法”,主推心窝下及中间任脉和两旁的胃经,找三焦经的手腕处找“支沟”和“外关穴”进行敲打或点按。
小腿的胃经诸穴上点按或刮痧,也可按孙公穴(是消除肠胃浊气的要穴)。
59、通鼻、感冒引起的咽喉痛——按“孔最穴”(孔最穴是总管全身各种孔窍而得名的穴位)有特效。
60、防衰老的五大法:治黄褐斑、眉棱痛、鱼尾纹、眼袋、黑眼圈:做眼保健操——按“攒竹穴”(管眼睛视力及眼睛胀痛等眼睛不舒服问题);“鱼腰穴”(管的是眉棱痛);“丝竹空”(管专门祛斑的大穴,专管太阳穴附近出现的暗斑、黄褐斑)。
61、鱼尾纹——按眼睛上的“瞳子髎”。
62、去眼袋——按“承泣穴”(是专管眼袋的穴位,上眼袋是是肾虑引起的;下眼袋是脾虑引起的,都是脾肾两虑的结果)。
63、黑眼圈——按揉“四白穴”。
64、改善头部供血、面若桃花——采用“撞揉鼻骨法”。
65、乌发满头,肾强腰壮——多叩齿(牙齿里的经络和肾经是相通的,在不便直接调养肾时,就采用健壮牙齿,是最好的补肾方法)。
66、补肾、治耳鸣——用掌根揉耳背(每天揉三分钟直到耳朵眼里发痒,证明耳朵面里的气血过来了,长期这样揉,耳鸣、耳聋的问题就解决了)。
67、让面色一直保持健康红润——敲打“胃经”(胃经是经面部供血之经,是一条多气多血之经,直接通达于面部。
方法:用10个手指肚敲打面部,敲打的就是胃经,也敲了大肠经和小肠经,再用手捋脖子,从下往上捋,再用空拳敲打胸部的乳头上下到心窝,两个空拳相对敲,然后在大腿的正面和侧面1/2处接着敲,最后再敲一敲小腿中间的胫骨外侧,就接通了下面的整条胃经。
只需几天时间,蜡黄、比较发暗的脸色不见了)。
68、高血压、脑供血不足、低血压——捋脖子上的“胃经”,从下往上捋脖子。
69、中医所称的三种痰——第一种是气郁生痰: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叫痰核,像扁平疣这类也跟气郁有关;第二种是脾虚生痰:就是人们一咳就吐的痰,其实不是来原于肺,而是生自于脾,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要想根除痰,就必须健脾祛痰。
第三种痰是血痰,“血滞则生痰”,“痰蒙心窍”就是指血痰,就是常说的高血脂,血流缓慢停滞住了就堆积下来形成了高血脂。
心包经就是化痰的,化血脂之痰,是专门预防高血脂的一条经络,如果血脂高就会患心脑血管病。
70、刮痧方法——要顺着经络刮,轻轻的刮,顺着经络走,不能横着刮。
是否出痧不在于用多大的劲:痧是不是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推出来的。
特别注意:孕妇、肿瘤、心脏不好的病人不能刮。
71、肥胖产生的二种原因:外寒和内火,治疗的六种方法: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推大腿骨侧的肝经和外侧的胆经、敲带脉区;肠胃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方法:跪膝法;小肠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捏手臂内侧心经和小肠经;心脏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用大拇指揉心包经;脾的运化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每天推揉左侧小腿上的脾经有特效;膀胱经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在后背膀胱经按摩、刮痧、捏脊、艾灸。
中医认为:“风从项后入,寒从脚底生”,用拔罐、按摩托、捏脊、艾灸的方法,目的是清除后背的寒气,以消除肥胖;72、通治各种肥胖的自治疗法——推腹法、走路法、早睡早起。
膀胱经大药房73、治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按揉睛明穴,按一下松一下,每天做9次就会起作用。
74、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热证——揉攒竹穴。
75、通鼻窍、治眼疾、头痛、癫痫——用10个指头肚每天梳头上的膀胱经50次。
76、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揉天柱穴。
77、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按后背膀胱经上的相应位置,在后背中线旁开寸和旁开3寸的地方上找痛点,多揉就行,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