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副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副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副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副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副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该施工组织设计依据××××集团××××煤矿项目副井井筒施工图,现有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工业广场布置和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本单位的施工队伍、设备情况和国家及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编制。。。。。。。。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4

第二节地质及水文地质------------------------------4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建井测量------------------------------------9

第二节四通一平------------------------------------10

第三节建井期间总平面布置--------------------------11

第四节施工准备期工程进度安排----------------------12

第三章施工方案的选择

第一节表土段的施工方案----------------------------15

第二节基岩段的施工方案----------------------------15

第四章施工方法

第一节临时锁口施工--------------------------------16

第三节基岩段施工----------------------------------18

第四节井筒相关硐室的施工--------------------------22 第五节井筒过围岩破碎带施工------------------------23 第六节井筒通过煤层施工----------------------------23 第七节井筒基岩段防治水----------------------------23

第五章辅助系统

第一节井架选择------------------------------------24

第二节提升系统------------------------------------24

第三节凿井设施平面及提绞布置----------------------24 第四节排水系统------------------------------------25

第五节压风系统------------------------------------25

第六节通风系统------------------------------------25

第七节照明、信号及放炮设施------------------------26 第八节测量----------------------------------------26

第九节吊盘及安全梯--------------------------------26

第十节混凝土搅拌系统------------------------------27

第十一节地面排矸系统--------------------------------27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和劳动组织

第一节工程进度计划--------------------------------27

第二节劳动组织------------------------------------29

第七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节施工安全措施--------------------------------31

第三节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33

第四节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36

第八章井筒发生突发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节矿井概况------------------------------------38

第二节井筒重大事故危险分布------------------------39

第三节应及救援指挥部组成和职责分工----------------39

第四节大事故的抢救措施----------------------------41

附录1 副井提升选择计算

附录3 吊盘计算

附录4 施工设备设施搬运清单表

附录5 凿井设施计算成果表

附录6 副井井筒基岩段炮眼布置图

附录7 井筒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录8 主井天轮平台布置图

附录9 翻矸台系统图

附录10 翻矸台钢梁布置图

附录11 副井提绞布置图

附录12 封口盘结构图

附录13 固定盘结构图

附录14 吊盘总图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设计概况

××××煤矿位于内蒙锡林浩特市境内,矿区外部交通较便利,区内交通不利,以公路为主。设计能力5000万吨/年,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位于工业广场内。副井井筒深度为255m,井筒净直径为7m。设计有关参数详见下表。

井筒断面特征表

名称断面积(㎡)砌壁深度(m)备注

净掘进厚度(mm)材料

表土段38.5 55.4 700 C30双层钢筋砼30

基岩段38.5 47.8 400 C30单层钢筋砼225

第二节地质及水文地质

一、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井筒施工没有译实的井检钻报告说明,只是通过勘探并结合“普查报告”的地层资料,井田内发育地层自上而下有:

(一)第四系(Q)

褐黑色腐植土、浅黄~褐黄色砂土、浅黄~灰白~浅灰色细砂、灰褐色粗砂、浅黄~灰~褐灰色粉砂、土黄~棕红色亚砂土、灰白~黄色砂砾和少量土黄~浅黄色亚粘土、黄土等组成。全区厚度为12.90~62.50m,平均28.92m。

(二)第三系(N2)

一般发育有棕红~深红~灰~浅黄~褐~褐黄色粘土或砂质粘土,底部含灰白~灰黄色砂砾层,局部含锰质结核,粘土塑性强,有滑感,风干后易碎。全区厚度为4.3~48.88m,平均22.80m。

(三)白垩系—××××组(K1b)

以灰、深灰、灰绿色粉砂岩、粘土岩为主。次为浅灰色砂岩、砂砾岩。胶结松散,风化易碎。中部含主要煤层,含煤1~12层,煤层累计厚度最大为68.88m。从水文地质资料提供的数据没有具体的含水层及水流量描述,施工时二、水文地质

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砂岩空隙潜水含水层、一、二煤组砂岩承压孔隙含水层和三煤岩组承压含水层,其中第四系砂岩空隙潜水含水层为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

(一)第四系砂岩空隙浅水层:含水层厚9.6~45.65米,平均19.31米,水位平均深埋2.27米左右,根据水B0号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1.09(L/s.m),渗透系数为13.58(m/d)。(二)一、二煤组含水煤岩裂隙承压水:顶板埋深38.35~288.90米,平均122.90米,含水层厚22.25~66.40米,平均27.60米。

(三)三煤岩组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平均厚度41.66米,厚度稳定,含水层层厚1.50~3.15m,平均1.79m,单位涌水量1.174(L/s.m),渗透系数为0.311(m/d)。

三、煤层瓦斯、煤尘与煤的自燃

(一)瓦斯

勘探资料提供,所采瓦斯样,用解吸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各煤层CH4为0,其中二煤组属氮气带。一三煤组属二氧化碳、氮气带,各种气体成分(即CO2)的含量最大为0.23m3/t,最小为0.01 m3/t,属低沼气矿区。

(二)煤尘

勘探资料提供,所采煤尘样结论一致为煤尘有爆炸性。

(三)煤的自燃

利用吸氧量测定法,煤在一定温度下吸氧量越大,表明它越易氧化,因而越易自燃,实验指标的吸氧量均大于0.65,该区的煤Ⅱ级自燃—Ⅰ级容易自燃。

在井筒施工中要加强煤尘、防火等方面管理,过煤层时加强通风、降尘、洒水,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建井测量

一、近井点及测量资料

××××煤矿副井井筒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点(近井点)及有关测量资料均由发包方提供。二、井口标定

根据井筒中心的设计平面坐标和高程,用井口附近的测量控制点,求出标定要素,进行现场标定。

三、井筒十字中心线的设置

井筒十字中线点均由发包方设置测定,井筒十字中线点资料均由发包方提供。每个方向不少于三个点,点间距一般应不少于20米,两条十字中线的垂直误差<±10秒。

四、井筒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1、井筒掘砌施工主要依靠固定在井盖上的井筒中心垂线进行控制;

2、标高导入用50米比长钢尺搭接的钢尺测定,两次导入高程的互差不得超过井深的1/8000。第二节四通一平

一、交通运输

场外公路及场内临时公路已经形成,满足建井期间材料、设备和其他物资的运输,具备施工条件。

二、供电与通讯

1、供电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建井期间副井均使用已形成的双回路6KV永久电源。

根据凿井期间用电负荷的总体布置情况,供电方案是:由永久变电所将6KV电源引到井口绞车房,供绞车使用,另在井口附近建一临时变电所,内设一台6/0.4kv电力变压器,总容量500kva,低压配电盘,凿井期间用电负荷全部由此接引(见供电系统图) 。井筒施工期间,井下供电专设一条3*70+1*25电缆,随吊盘绳下放。

2、通讯

建井期间通讯联络全部采用无线通讯。

三、供水、排水

1、供水

建井期间的生产用水取自甲方提供的水源井,利用临时管路将水送达施工现场和生活区

2、排水

井下涌水及现场污水经地面排水沟自然沉淀后排至永久排水系统。

第三节建井期间总平面布置

一、布置原则

1、尽量利用永久工程,必不可少的凿井设施、施工暂设及管线要避开永久建筑物和永久设施;

2、材料场地:大综材料及设备场地的选择既要避开永久建筑物,又要避免频繁迁移;

3、井筒临时锁口,按绝对标高施工,其余凿井设施的基础表面,按高于自然地表的300mm 考虑。具体布置方式见附录7

二、排矸方式

考虑到井筒施工的同时,可以回填部分工业广场,故决定先期采用汽车排矸,井筒矸石通过

溜子到达地面,由汽车运到广场。井筒施工后期排矸按业主要求运到指定的地点。

三、混凝土搅拌系统

在井口附近设一混凝土搅拌站,搅拌站里安设两台自动配料JS—75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通过底卸式吊桶下放到井下。

第四节施工准备期工程进度安排

施工准备期间工程从2009年05月25日开始,到2009年7月25日结束,具体工程内容如下:

井架组装、天轮平台梁加工、翻矸台加工、天轮房组装;井架及天轮房吊装;上天轮平台、翻矸台;压风机安装,调试;绞车安装调试;

大临及措施工程土建项目施工,具体由井架基础、稳车群基础、绞车基础、压风机基础,压风机房、绞车房、井口房、仓库、办公室、住宅、维修房等。(具体见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